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

一、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逯琳琳[1](2021)在《数字化交互平台的在用信息与价值共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唐研[2](2020)在《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球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过时节奏加快、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下,产品快速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多主体合作是企业实现产品快速创新的有效途径。虚拟整合是企业与外部合作主体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实施的一种非产权的外部整合,是一种多主体合作形式,其广泛存在于实践领域中。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使得新产品开发模式的转变几乎影响到新产品开发的方方面面的当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实施虚拟整合势必会对新产品的开发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文献对外部整合加快产品创新速度的相关问题做了丰富的探讨,但通过梳理和分析仍发现:在新产品开发中,企业与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不同程度的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可能具有不同的影响;比较供应商整合和客户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的研究没有定论;有关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外部整合如何影响产品创新速度的问题受到的关注不多;产品创新速度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多是情景化的,但有关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还需丰富。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为:(1)企业前后向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在充满需求动态性、市场竞争性的一般环境下,前后向虚拟整合如何影响产品创新速度;以及(3)在对相关利益者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的新产品开发任务环境下,企业间非正式关系在需求动态性、市场竞争性对前后向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中,有何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构建了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随后基于36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1)前后向虚拟整合对加速产品开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信息共享作为较为基础的虚拟整合,对加速产品创新无积极作用;前后向知识协同与创新作为深层次的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有积极影响。后向虚拟流程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有负向影响;前向虚拟流程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有显着的积极作用,且对加速产品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2)不同的环境不确定因素在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需求动态性显着地调节了虚拟流程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但市场竞争性对两者关系无显着影响;市场竞争性显着地调节了前后向信息共享、以及后向知识协同与创新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但需求动态性对这些关系无显着影响。(3)在市场竞争性较高时,企业间非正式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况下,前后向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被放大。研究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对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探讨和解释,推进了外部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丰富了产品创新的相关理论,也丰富了组织信息处理理论在供应链整合与产品创新中的应用。研究还丰富了环境不确定因素对外部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张贝尔[3](2020)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国“互联网+”国策的明朗,电子政府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帮助政府履职方面作用明显,不可替代。得益于政府的独特地位、丰富资源和巨大权能,以及互联网的强大场域,电子政府的施用已然从政府及其服务和监管对象范畴扩展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凸显出规范其言行、限制其权力以及监控其执行的必要和重要。为此,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需要提高电子政府自身的信用度,并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力度,以此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和“互联网+行政”创设安全可靠的信用环境。作为电子政府构建亟待突破的障碍因素之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涵义既可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又可从多种层面来解读。首先,从技术、组织、关系等方面来理解电子政府信用,把电子政府信用理解为多方面信用的集合,如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及其内外部关系的信用等。其次,可以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人机工程学等层面来解读电子政府信用。从伦理层面,电子政府信用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在其内网、外网和互联网上“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履行职责,涉及道德、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是政府处理内外部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践约行为。从经济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守信践诺,在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信赖关系,以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和绩效令公众满意。从法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电子政府中工作的、与电子政府打交道的和享受电子政府服务的各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二是指各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因此,电子政府信用应要求电子政府持有诚信、善意、不欺诈的主观态度,没有伪装的客观事实,尊重他人应受保护的利益。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提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是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府实施诚信行为的一种反馈或评价。从人机工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包括技术、网络和设施的信用,电子政府系统的信用,以及政府本身的信用。上述信用关系的承载者和信用活动的行为者遍及政府、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组织和私人组织。由于这些组织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承担着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追求利益的“经济人”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而“失信行为的泛滥必定表明现有的制度存在缺陷,从而使经济人发现选择机会主义的失信行为有利可图”,可见,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中涉及的众多信息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信用关系必然使电子政府信用受累于目前缺乏制度建设和规则约束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尤其是在电子政府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依赖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我国在信息技术及其核心产品方面严重依赖国外的现实境况无疑令电子政府信用保障形势严峻。基于电子政府信用的量化和可操作,遵从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原则,可以基于信息的观点将电子政府信用集合中的元素归类为信息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信用、信息人信用。可将这五个组成元素作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模型的基本要素,也可以基于技术和管理参数将这五个组成元素归类为技术型要素和管理型要素。其中,技术型要素包括信息基础信用中的硬件环境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而管理型要素涵盖信息基础信用中的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信用和信息人信用。在五个基本要素中,信息人信用是最重要的要素,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可以获取大量有关自身、其他政府及其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状况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还混杂有主观的成分,需要政府在进行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深入挖掘、辨识和使用,如何确定数据信用以及保证据此做出的管理和决策公平公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取决于政府的能力,所以,政府不得不依靠其他组织,与企业和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社会公众虽不是信息基础、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的直接建设者和运维者,却因广泛渗透与频繁使用信息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而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信用主体。进一步地,本文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管理型信用要素部分解构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人和信息信用,并基于“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予以分别建构,搭建起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整体性框架结构。最后,分析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提出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打造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此外,本文在对吉林省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省信用评估中心以及负责吉林省信用信息平台搭建的祥云科技公司等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信用数据来源,验证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现实构建的难题和策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从文献研究和积累方面看,国内尚没有关于电子政府信用体系这一论题的研究专着,也鲜见有学者和专家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研究。部分成果概念繁杂,没有结合电子政府的特征进行界定,难免顾此失彼,层次不明。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府信用”、“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思考政府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很少有人以“电子化”和定量化的视角去分析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逻辑内涵。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府信用内涵的多方面、多视角阐释,以及对电子政府信用的构成要素的概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电子政府信用概念模糊和难量化的问题,创新性地阐释了电子政府信用的核心思想。第二,本文提炼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的五大要素:信息人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基础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明确解析出的电子政府信用涉及到电子政府的软硬件环境、平台、系统、信息、人等多方面信用,相应地,牵涉到其各个构成要素的构件、结构、关系、流程、权限、结果等各个层面或环节,指出其体系构建必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关涉社会公众对与之相关的所有信用主体的多方面、各层面、全流程的诚信行为实施的反馈或评价,由此要求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必须兼具平台性和延展性、生态性和合作性、创新性和革命性、公共性和政治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具体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三,本文依据“目标定位——顶层设计——保障机制——运行模式”路径对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进行逻辑设计,创造性地提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的基本样式,凸显出其构建目标的具体化与可行性,旨在填补战略目标和具体样态之间的间隙。基本样式是由宏观至具体的设计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力保证总体目标定位与具体任务实现之间的关联、匹配和衔接,进而为其他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组成要素提供构建前提。考虑到信用难得易失,失去又很难恢复,且信用体系构成要素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令电子政府信用减量、受损甚至失去,以致影响电子政府的健康发展和普及深化,为保证电子政府信用不因一时一事被破坏或毁掉,除了利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五大要素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之外,还必须保证所有应用电子政府功能和使用电子政府服务的人和组织都能从中体验到电子政府言行的守信践诺,并分享到电子政府及其信用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政府不但要借助与各类组织的合作持续完善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使其渐趋系统和完整,同时,以政府为代表的信用主体还要进行经常性的诚信宣传教育,实行常态化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诫,以及加强个体乃至全社会的诚信管理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见,以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引导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是正途和根本,只有做到人人讲信用、所有组织都讲信用,诚信社会才有建立根基,诚信国家形象才有望树立。

何姝凝[4](2020)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中段年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大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敞开了创新的大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以信息技术的手段将课程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更加具有灵活性、直观性、趣味性,能将枯燥的课堂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本研究以F小学三、四年级为例(小学年级分段为中段),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笔者在M市F小学进行实习时,观察其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向F小学中的100名学生及笔者在走访的十所小学中随机选取了80名数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同时从十所小学中随机选取四所小学中的15位在职数学教师进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基于现状提出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对策,希望能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起到借鉴作用。

蒋瑜珂[5](2020)在《信用信息共享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用信息共享可以实现信息主体的真实信用状况在交易活动中的透明化,可以发挥节约交易成本,改变交易双方信息掌握能力不对等的状态,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作用,符合金融法上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和债权方合法权益的理论。但信用信息的过度共享和流通也必定会损害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破坏金融市场地正常运行,所以为了平衡信息主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适当的法律制度来保护信用信息主体的权益在信用信息共享制度中也十分重要。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催生出了互联网征信行业,同时给信用信息共享的全面实现增加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的必要性,制定了《征信业管理条例》等多部信用法律,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但由于全面信用信息共享所依据的法律依据不充足、我国信用信息混合共享模式制度不完善以及信用信息共享的目录和标准化制度不统一的原因,严重阻碍了央行征信系统、互联网征信系统以及需要使用信用信息的使用者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导致了信用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另外,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面临新的困境,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现有规定对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不足,使得信用信息主体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导致信用信息主体对市场失去信心,阻碍信用信息共享的实现。所以,我国应加快解决信用信息共享中现存的法律问题的步伐,为信用信息共享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撑。本文在信息自由理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理论、实现金融法上效率和安全价值理论以及平衡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我国信用信息共享的立法和实践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和域外制度,来解决信用信息共享中信息孤岛和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论之外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信用信息共享的基本理论和问题提出。本部分首先对信用信息共享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介绍了信用信息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建设所依据的信息自由理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理论、实现金融法上效率与安全价值理论以及平衡理论,来证明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在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后文解决信用信息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结合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和实践,提出我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收集的信用信息不全面、互联网征信机构共享的信用信息有效性不够,同一主体重复借款现象严重等信用信息孤岛的问题以及信息主体隐私权易被侵犯、知情同意权等基本权利保护力度较弱的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据此提出解决信用信息孤岛和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不足两个问题对于信用信息共享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第二部分分析了信用信息共享所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本部分以信用信息孤岛形成的原因为依据展开论述,具体从信用信息共享依据的法律不充分、信用信息共享模式制度不完善以及共享目录和标准不统一三个原因展开论述。首先,信用信息共享法律依据薄弱,更新不及时,层级较低,缺少对互联网征信机构参与信用信息共享的规定。其次,通过对各信用信息共享模式的比较确定我国应采用混合信用信息共享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共享模式中导致各征信系统内部和外部信用信息共享不全面的运行规则上的缺陷。最后,论述了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和标准化制度对于整合大量、不同征信系统间的信用信息的重要作用,但现在仍存在不统一的问题。第三部分析了信用信息共享中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不足的法律问题。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一直是传统征信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征信的迅速发展,信用信息主体的权益更易受到侵犯,现有的法律规定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一方面,信用信息共享中信用信息采集阶段方式不统一、范围不明确,信用信息使用阶段使用者及使用范围未划分,使用目的不明确,以及信用信息安全保障规则过于笼统这三个方面的规定都可能使得信息主体的隐私权和自主决定权被侵犯。另一方面,法律规定的信息主体拥有的同意权、知情权、异议权、被遗忘权和救济权也呈现出保护力度较弱的问题。第四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为解决信用信息孤岛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提出建议。首先,通过完善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法律依据,对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百行征信的信用信息共享运行规则进一步规定,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和标准化制度来探究全面信用信息共享的实现路径,解决信用信息孤岛的问题。其次,提出用平衡原则来调和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两者的关系,分析国际上保护个人数据的规定和做法,主要分为美国平衡保护模式和欧盟严格保护模式两种模式。美国更侧重于征信行业的发展,而欧盟更注重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最后,通过细化信用信息采集规则和使用规则,强化对信息的安全保护制度建设来解决信用信息主体隐私权和自主选择权易被侵犯的问题;通过强化同意权和知情权的规定,细化异议处理机制、构建具体的被遗忘权规定和明确司法救济制度的定位来加强对信用信息主体基本权利的保护。

张帆[6](2020)在《核电产业的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能源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推动并影响着工业文明的进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核电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一种高科技产业,其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信息共享成为核电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核电供应链中各成员单位的共同目标就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高效利用供应链动态能力及时整合协同各方面的资源。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核电产业各成员企业在彼此协同合作的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供应链动态能力,推进和完善各地区核电站的全寿期管理模式,推动核电产业的技术突破与专利研发。通过提升协同整合共享信息的能力使各方面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节约成本,提升核电产业在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的协同创新水平。本文围绕“核电产业如何提高协同创新绩效”核心问题,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探讨供应链协同机理。本文首先将信息共享划分为信息共享内容、信息共享质量和信息共享IT技术三个维度,然后引入了供应链动态能力这一中间变量,将供应链动态能力划分为供应链学习能力、供应链协调能力和供应链重构能力,并构建“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创新绩效”模型,探讨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通过195份问卷回收和数据校验、回归分析,检验并修订概念模型,深入揭示核电产业信息共享和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核电产业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动态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二是核电产业供应链动态能力中的供应链学习能力和重构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着,供应链协调能力对企业管理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显着作用,但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却并不明显。三是核电产业信息共享中信息共享质量和信息共享IT技术对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而信息共享内容对企业管理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显着。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丰富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核电产业利用信息共享和供应链动态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张琳[7](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杜威[8](2016)在《基于财务信息元素视角的XBRL分类标准微观结构标准化与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XBRL(e 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披露方式,已经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尽管目前XBRL技术应用已经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其发展遇到了瓶颈,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研究领域:XBRL分类标准是其技术框架的核心,但是目前的研究体系中尚未形成完整的基于XBRL分类标准的理论体系,如何从会计角度构建XBRL基础理论的研究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应用领域:目前XBRL技术应用的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而作为技术采纳方的企业,其使用XBRL技术大多是迫于监管压力,而并没有体会到XBRL技术优势,XBRL在企业层面推广并不顺利,而监管层在XBRL分类标准行业扩展进度的迟缓,也进一步抑制了XBRL技术在企业层面推广应用效果。学术研究与应用领域两方面的不足,制约着XBRL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认为,要解决当前XBRL所面临的问题,需要从研究与应用两个角度同时着手,而XBRL理论体系研究的不足则是抑制XBRL技术发展应用的关键。综合XBRL分类标准研究可知,大部分研究都是在结合现有的实施分类标准,考察其应用效果与改进等,而缺乏从微观结构角度,对分类标准信息元素的标准化问题思考。分类标准信息元素的标准化,对于分类标准基础理论与其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信息元素微观结构的标准化,可以将目前关于分类标准的研究下探至信息元素的结构元素层次,使得财务信息元素理论进一步落地,进一步夯实与巩固财务信息元素理论;其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的标准化,是指导与规范目前XBRL分类标准制定实施与扩展的核心内容,信息元素微观结构的标准化,为如何进一步地对目前分类标准创建质量与扩展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思路,对于推进XBRL分类标准的应用与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财务信息元素作为研究主线,尝试从微观结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以“财务信息元素的微观结构标准化”以及“基于财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的分类标准评价”作为研究切入点。这两个研究问题一方面从微观结构视角,对财务信息元素理论进行扩展与解析;另一方面将微观结构标准化与分类标准质量评价相结合,从信息元素的结构元素角度重新构建评价模型,实现更深层次地对分类标准创建与扩展质量进行细致化地度量与评价,并为分类标准应用提出改进建议。概括而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总结为2点:(1)探索与解析财务信息元素的微观结构标准化问题。本文在结合分类标准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角度结合对财务信息元素的逻辑结构与空间结构等进行定义与拓展,明确财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可以从结构元素和结构关系两个角度进行解析与定义;在此基础上,结合XBRL技术特点以及微观结构定义,从不同角度构造基于XBRL的信息披露行为评价指标。以此实现对财务信息元素理论的解析与扩展,并对分类标准信息元素定义与遴选,行业分类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进行规范与指导。(2)通用分类标准无法满足企业信息披露需求,分类标准行业扩展亟待推进。在结合信息元素微观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新构造分类标准评价模型,实现从微观结构角度,更精确地对企业分类标准复用与扩展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通用分类标准中定义的信息元素存在大量冗余,与企业实际信息披露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企业存在着信息元素扩展的动机,但信息元素的扩展主要是为了满足单个公司披露需求。因此,需要在国家级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尽快制定其他行业分类标准,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信息披露需求。本文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点:(1)微观结构视角的财务信息元素研究,扩展当前分类标准研究的基础理论。本文以财务信息元素为研究主线,以微观结构标准化与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对XBRL分类标准相关研究中尚未有效解决的信息元素标准化问题,进行系统地探讨与分析,并对分类标准信息元素的标准化问题进行定义与规范,以此实现对信息元素的结构元素的组合、继承、拆分以及传递等结构流程的标准化,对规范分类标准信息元素的定义与遴选、信息元素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以及行业分类标准的合理制定、扩展与实施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2)基于XBRL应用视角,提出如何定量度量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的新思路。本文结合XBRL技术特点,在对财务信息元素及其结构进行量化的前提下,又考虑到元素层级结构的不同对于信息提供方与信息需求方的不同效用,以此为基础设计并构造度量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以精确地对企业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衡量,弥补了传统研究中,信息披露指标无法实现对信息披露实现精确度量的缺陷。考虑到XBRL格式已经成为当前企业信息呈报时必须报送的格式。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XBRL的信息元素披露度量方法,可以作为当前信息披露研究中如何度量信息披露质量的一个新的思路。

王芳[9](2015)在《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现了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中国在摸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诞生了“以用户需求为牵引,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成果为基础,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大举措。该举措在国内落实时,出现了很多合作问题,其中以产学研用合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效率问题最为突出,直接影响了产学研用联合效果。本文选择了AHC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运用实际调研、文献研究和图表分析的方法,根据信息管理和信息沟通的相关理论,研究AHC公司目前存在的产学研用信息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些问题既有AHC公司信息沟通过程不科学和信息管理管理职能部分缺失的直接原因,也有AHC公司体制上责权关系不清晰所带来的间接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归纳影响该公司信息沟通机制的关键要素,对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以动力、运行、协调和反馈四个子机制组成的公司整体信息沟通机制。最后提出推进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顺利实施的相关保障措施。

袁俊[10](2011)在《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市场竞争力》文中指出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构建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的一体化战略,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二、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2)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
        1.3.1 虚拟整合
        1.3.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
        1.3.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
        1.3.4 产品创新速度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品创新速度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2.1.1 产品创新速度的特征
        2.1.2 产品创新速度的概念界定
    2.2 产品创新速度的相关研究回顾
    2.3 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2.3.2 企业内部资源因素的影响
    2.4 虚拟整合及其相关研究
        2.4.1 虚拟整合的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2.4.2 虚拟整合的理论视角及与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研究
    2.5 研究切入点及理论基础
        2.5.1 研究切入点
        2.5.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概念模型的提出
        3.1.1 前后向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
        3.1.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的影响
        3.1.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作用
        3.1.4 概念模型的建构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前后向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
        3.2.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的调节作用
        3.2.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作用
    3.3 研究假设汇总与框架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问卷设计过程
    4.2 变量测量
        4.2.1 前后向虚拟整合的测量
        4.2.2 产品创新速度的测量
        4.2.3 需求动态性、市场竞争性的测量
        4.2.4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测量
        4.2.5 控制变量的测量
    4.3 预测试数据分析及量表修正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2 测试题项的信度检验
    4.4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4.4.1 样本选择
        4.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数据的质量评估
        5.2.1 未回复偏差检验
        5.2.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研究分析工具选择
        5.3.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3.2 研究分析工具的选择
    5.4 构念有效性检验
        5.4.1 信度检验
        5.4.2 效度检验
    5.5 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
        5.5.1 前后向虚拟整合与产品创新速度之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5.5.2 需求动态性和市场竞争性的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5.5.3 企业间非正式关系的作用的假设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6.1 研究结果汇总
    6.2 研究结果讨论
        6.2.1 研究问题一的结果讨论
        6.2.2 研究问题二的结果讨论
        6.2.3 研究问题三的结果讨论
    6.3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理论贡献
    实践意义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大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一)美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二)欧盟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三)中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三、理论依据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三维信用论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政府信用相关概念的理解
        (一)信任
        (二)信用
        (三)政府信用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特征
        (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概念理解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范畴
        (三)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主要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目标定位
        (一)文化定位
        (二)制度定位
        (三)平台定位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顶层设计
        (一)基于治理视角的顶层设计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顶层设计
        (三)基于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
    三、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保障机制
        (一)信息人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二)信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三)技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四、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模式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样式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模型
        (二)信息人信用的属性
    二、信息人信用的权义解析
        (一)电子政府行政人的权利解析
        (二)电子政府行政人的义务解析
        (三)“行政相对人”和“利益相关方”信用的权义解析
    三、对信息人信用的检验研究
        (一)构建评估指标的现实目标
        (二)构建评估指标的层次逻辑
    四、信息人信用的建构路径
        (一)目录式建构——相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核心信用功能需求
        (二)互动式建构——提高电子政府信息人的协同治理能力
        (三)监督式建构——完善电子政府信息人的行政治理意愿
        (四)成果式建构——适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主流信用评价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模型
        (二)信息信用的属性
    二、信息信用规制解析
        (一)信息建设的整体性规制
        (二)信息治理的制度性规制
        (三)信息供给的异质性规制
        (四)信息管控的格式化规制
    三、对信息信用的实证研究
        (一)构建模型推演的背景描述
        (二)构建模型推演的取样调查
        (三)构建模型推演的实证研究
        (四)构建模型推演的回归分析
    四、信息信用的形塑路径
        (一)改善信息传递性,塑造信用形象
        (二)增强信息互动性,提升信用影响
        (三)提高信息响应度,巩固信用粘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模型
        (二)技术信用的属性
    二、技术信用配置解析
        (一)技术信用与供需配适的差异化
        (二)技术信用与制度驱动的缺失化
        (三)技术信用与全球网络的安全化
    三、对技术信用的优化研究
        (一)技术信用的危害案例
        (二)构建技术信用的现实描述
    四、技术信用的发展路径
        (一)协同技术制度发展
        (二)划归技术规范界限
        (三)提升技术治理高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策略
    一、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
        (一)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制度保障
        (二)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推进合力
        (三)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执行保障
    二、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
        (二)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
        (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
        (四)建立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后记

(4)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中段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信息技术
        2.1.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2.1.3 信息技术教学
        2.1.4 信息素养
        2.1.5 小学中段年级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3章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内容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问卷
    3.3 调查结果
        3.3.1 学生
        3.3.2 教师
        3.3.3 电子白板设备
        3.3.4 访谈
第4章 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
    4.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
        4.1.1 小学数学教师层面
        4.1.2 学生层面
        4.1.3 信息技术设备层面
        4.1.4 信息技术培训层面
        4.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面
    4.2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4.2.1 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态度
        4.2.2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4.2.3 培养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科学认知
        4.2.4 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4.2.5 增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
    4.3 融合案例—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融合
        4.3.1 希沃白板5软件介绍与使用概况
        4.3.2 小学数学学科特点
        4.3.3 希沃白板5的各项功能
        4.3.4 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小学数学课件
        4.3.5 希沃白板在小学三、四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第5章 总结反思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5.2 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信用信息共享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信用信息共享的基本理论及问题提出
    第一节 信用信息共享基本理论
        一、信用信息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二、信用信息共享理论依据分析
        三、信用信息共享法律关系的构成
    第二节 我国信用信息共享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全面信用信息共享尚未实现——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二、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不足
第二章 信用信息共享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分析
    第一节 信用信息共享的法律依据薄弱
        一、信用信息共享的法律依据现状
        二、信用信息共享法律依据薄弱的分析
    第二节 信用信息共享模式制度不完善
        一、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模式面临的信息孤岛困境
        二、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模式制度不完善的分析
    第三节 信用信息共享目录和标准化制度不统一
第三章 信用信息共享中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信用信息共享规则与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冲突
        一、信用信息采集和使用规则与信息主体权益的冲突
        二、保障信用信息安全的规定过于笼统
    第二节 信用信息主体基本权利保护力度较弱
        一、同意权和知情权的弱化
        二、异议权行使效率低下
        三、被遗忘权规则的缺失
        四、信用信息主体权益救济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解决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法律问题的路径探究
    第一节 实现全面信用信息共享的路径探究
        一、完善全面信用信息共享法律依据
        二、构建我国混合信用信息共享模式制度
    第二节 以平衡原则调和信用信息共享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之间的冲突
        一、欧盟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模式
        二、美国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模式
    第三节 加强对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
        一、完善与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相关的信用信息共享规则
        二、加强对信用信息主体基本权利的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核电产业的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1.5.1 技术路线
        1.5.2 结构安排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信息共享
        2.1.1 信息共享的概念界定
        2.1.2 信息共享的维度结构
        2.1.3 信息共享理论研究现状
        2.1.4 小结
    2.2 供应链动态能力
        2.2.1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
        2.2.2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维度结构
        2.2.3 供应链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现状
        2.2.4 小结
    2.3 协同创新绩效
        2.3.1 协同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
        2.3.2 协同创新绩效的维度结构
        2.3.3 协同创新绩效的研究现状
        2.3.4 小结
第3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变量的界定与测量
        3.1.1 信息共享构成要素的维度结构
        3.1.2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维度结构
        3.1.3 协同创新绩效的维度结构
    3.2 创新绩效模型研究的理论假设
        3.2.1 信息共享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3.2.2 信息共享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关系
        3.2.3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3.3 研究模型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问卷设计
        4.1.2 数据收集
    4.2 数据统计分析
        4.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2.2 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4.3 回归分析
        4.3.1 相关分析
        4.3.2 信息共享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4.3.3 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动态能力影响的回归分析
        4.3.4 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案例企业选择
    5.2 数据收集
    5.3 案例简介
        5.3.1 核电站的简介
        5.3.2 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
        5.3.3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5.4 描述工程性分析
        5.4.1 中国核电的信息共享
        5.4.2 中国核电的供应链动态能力
        5.4.3 中国核电的协同创新绩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实践启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课程实施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第三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基于财务信息元素视角的XBRL分类标准微观结构标准化与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XBRL技术优势
        1.1.2 XBRL技术推广
        1.1.3 XBRL技术与利益相关者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XBRL财务报告
        1.4.2 财务信息元素
        1.4.3 通用分类标准与扩展分类标准
        1.4.4 财务信息价值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XBRL技术优势研究
        2.1.1 XBRL财务报告技术优势
        2.1.2 XBRL账簿报告价值优势
        2.1.3 XBRL技术应用研究
    2.2 XBRL分类标准研究
        2.2.1 分类标准制定研究
        2.2.2 分类标准扩展研究
        2.2.3 分类标准评价研究
    2.3 XBRL实例文档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XBRL分类标准理论基础
    3.1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构建的理论基础
        3.1.1 本体论
        3.1.2 信息元素空间理论
        3.1.3 粒度理论
    3.2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研究必要性
    3.3 财务信息元素理论概念
        3.3.1 财务信息元素定义
        3.3.2 财务信息元素的结构元素
        3.3.3 财务信息元素表达方式
        3.3.4 财务信息元素的继承、传递和关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BRL分类标准、信息披露与信息元素微观结构研究
    4.1 财务信息元素的逻辑结构梳理
        4.1.1 财务信息元素结构关系
        4.1.2 财务信息元素空间结构
        4.1.3 财务信息元素与分类标准信息元素
    4.2 基于微观结构视角的财务信息元素度量指标
        4.2.1 传统信息披露度量指标
        4.2.2 基于XBRL的信息披露指标
    4.3 微观结构、粒度概念与信息披露质量
        4.3.1 基本假定
        4.3.2 信息元素层级关系
        4.3.3 粒度测度计算
        4.3.4 信息元素披露质量指标
    4.4 通用与扩展分类标准信息元素披露质量度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上市公司披露实例的财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研究
    5.1 信息元素提取思路
    5.2 样本选择
    5.3 财务信息元素提取规则
        5.3.1 信息元素提取方法
        5.3.2 信息元素提取对象
        5.3.3 信息元素提取流程与示例
    5.4 基于财务信息元素的企业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5.4.1 基本描述性统计
        5.4.2 财务信息元素结构分布
        5.4.3 财务信息元素披露数量
        5.4.4 财务信息元素披露含量
        5.4.5 财务信息元素披露质量
    5.5 信息元素披露行业差异性分析
        5.5.1 研究方法选择
        5.5.2 行业间差异检验
    5.6 财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视角分析
        5.6.1 结构元素
        5.6.2 结构关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财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与分类标准评价研究
    6.1 分类标准评价方法
        6.1.1 通用分类标准评价方法
        6.1.2 扩展分类标准评价方法
    6.2 基于微观结构的分类标准评价研究设计
        6.2.1 研究思路
        6.2.2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6.3 信息元素微观结构与通用分类标准创建质量评价
        6.3.1 通用分类标准复用现状评价
        6.3.2 通用分类标准创建完整性评价
        6.3.3 通用分类标准创建效率性评价
    6.4 信息元素微观结构与分类标准扩展质量评价
        6.4.1 分类标准扩展现状评价
        6.4.2 分类标准扩展质量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抽样公司列表
    附录2 财务信息元素主体描述性元素归纳
    附录3 基于SAS9.4 数据处理过程主要代码
    附录4 财务信息元素披露数量描述性统计
    附录5 财务信息元素披露数量描述性统计(通用分类标准部分)
    附录6 财务信息元素披露数量描述性统计(扩展分类标准部分)
    附录7 财务信息元素含量描述性统计
    附录8 财务信息元素含量描述性统计(通用分类标准部分)
    附录9 财务信息元素含量描述性统计(扩展分类标准部分)
    附录10 通用分类标准部分结构元素描述性统计
    附录11 扩展分类标准部分结构元素描述性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科研情况
致谢

(9)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及现存主要问题
    2.1 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特征
    2.2 AHC公司概述及其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
        2.2.1 AHC公司概述
        2.2.2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
    2.3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存主要问题
        2.3.1 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
        2.3.2 信息指令不能及时执行
        2.3.3 缺乏统一、有效的信息沟通模式
        2.3.4 信息沟通内容与沟通需求不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问题原因分析
    3.1 信息沟通过程中的原因
        3.1.1 信息发送时机不当
        3.1.2 信息沟通过程中缺失编解码环节
        3.1.3 信息丢失和遗漏现象严重
    3.2 部分信息管理职能缺失
        3.2.1 决策职能缺失
        3.2.2 计划职能缺失
        3.2.3 控制职能缺失
    3.3 企业体制中责权关系不清晰
        3.3.1 责任关系不清晰
        3.3.2 权力关系不清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
    4.1 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4.2 机制构建的原则和关键要素分析
        4.2.1 机制构建原则
        4.2.2 机制关键要素分析
    4.3 动力机制
        4.3.1 外部动力机制
        4.3.2 内部动力机制
    4.4 运行机制
        4.4.1 沟通主体
        4.4.2 编码和解码
        4.4.3 沟通渠道
        4.4.4 沟通的客体
        4.4.5 强化信息管理职能
    4.5 协调机制
        4.5.1 内部协调机制
        4.5.2 外部协调机制
    4.6 反馈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信息文化重塑
    5.2 信息组织结构调整
    5.3 引进和培养专业信息人才
    5.4 制定信息管理评价体系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市场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信息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四、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交互平台的在用信息与价值共创研究[D]. 逯琳琳. 西北大学, 2021
  • [2]虚拟整合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视角[D]. 唐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D]. 张贝尔. 吉林大学, 2020(08)
  • [4]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中段年级为例[D]. 何姝凝.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5]信用信息共享法律问题研究[D]. 蒋瑜珂.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核电产业的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D]. 张帆.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3)
  • [7]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基于财务信息元素视角的XBRL分类标准微观结构标准化与质量评价研究[D]. 杜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研究[D]. 王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10]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市场竞争力[J]. 袁俊.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11(03)

标签:;  ;  ;  ;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优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