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局部更新动力要素研究

城市局部更新动力要素研究

一、城市局部更新的动态构成要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阮一晨[1](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王智洋[2](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赵珍[4](2021)在《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晋南地域处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河东文化、尧舜禹华夏文明和晋文化历史传说汇聚于此,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兴盛于此的晋商文化活动,使得该地区形成众多独具特色风貌的传统村落。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面临乡土文脉断裂、地域风貌缺失、空间活力低下等现实问题,且缺乏有效的地域性乡村风貌指引策略。近些年国家相关文件不断提出要加强对乡村传统风貌的发掘引导,在此契机下以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总结、类型分析方法以及图示化方法揭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乡土地域性特征,并提出地域文脉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重构策略。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从地域层面概括归纳晋南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与地域特征的关联性。归纳晋南传统村落地形地貌及年代特征、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街巷景观风貌在晋南地域背景下的生态、乡土、审美、文化、意象等特性。(2)分别从街巷空间肌理格局和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两大层面深入分析。采用对比归纳、图示化方法总结街巷肌理演变、结构秩序、布局形态、尺度比例、界面以及节点风貌、街巷与院落空间联系等空间特征规律;从乡土自然植物景观、乡土物质文化景观、乡土非物质人文景观三个方面总结提炼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特征和人文精神内核。(3)从街巷空间格局体系风貌和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并以城内村为实例探讨研究思路及提升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地域文化和背景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特征和乡土风貌特征,结合场所理论、有机更新及微更新理论,提出晋南地域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2)总结凝练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肌理特征和乡土要素风貌特征,建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体系。(3)基于归纳总结的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特征内涵和现状问题,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以城内村为例进行实践论证研究。

袁艺[5](2021)在《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庐江县黄屯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传统村落的更新实践往往放置在由政府一元主导和相对静止的背景下,不仅脱离村民对村落空间的使用需求,而且使得乡村建设的过程性和有机性被抹杀。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争相呼吁传统村落空间的更新应着力于“自下而上”渐进动态式的转变。在此,笔者将引入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提出“以点带面”的更新思路,以期在触媒的空间示范效应下,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村民为主体、多方参与的渐进式更新策略,希望该尝试能给传统村落的更新建设带来启发。文章从“触媒”视角出发,以村落空间中的物质构成要素为更新对象,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对触媒理论指导下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展开探索。首先,通过对相关书籍和文献的整理,掌握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制定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其次,论述了村落空间更新现状及触媒理论的基本思想、作用原理、应用机制等方面内容,通过比对触媒理论的运作特征与村落空间更新中所面临的问题,证实了触媒理论介入村落空间更新的契合性。然后,剖析了传统村落更新中较为成功的触媒案例并构建了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框架,进而确定了触媒理论应用于村落空间更新的应用类型、应用原则、应用特征、应用目标。再次,笔者秉持“先生活后发展”的更新观念,立足于村落空间现状,以村落的保护发展愿景为导向,结合村民的意愿和需求实施由主及次的筛选与塑造本土触媒。同时,也为保障“自下而上”触媒反应的持久性运作进一步探索了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责与增强村落自身的“造血”能力,继而形成基于触媒理论的“挖掘原始触媒+筛选原始触媒+塑造原始触媒媒介+引导与控制触媒反应+扩大与反哺触媒反应”五个方面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最后,以庐江县黄屯村作为实例应用,将前文提出的村落空间触媒更新策略应用到实践中作为理论支撑,制定出较为系统的更新方案。图[81]表[42]参[101]

李晶[6](2021)在《触媒理论视角下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以石庄子村为例》文中认为山阳县所在的秦巴山区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特征,其山地地形占山阳县总面积的82%,因此山地型传统村落是山阳县最具代表性的村落类型,其独特的山地风貌、经济社会组织结构、历史人文资源以及传统村落格局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与科学研究价值。而在旅游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下,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格局渐渐发生改变,传统建筑的废弃与破坏、街巷风貌现代化以及急于开发而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阻碍了山地传统村落的风貌延续,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发展问题也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因此提出适合山地型传统村落的更新策略是十分紧迫的。本文以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以触媒理论在山地型传统村落的适用性应用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研以及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进行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的探索研究。首先,本文对触媒理论基本原理及主要内容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村落发展现状与深层困境,探索触媒理论与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的结合点,论述触媒理论所具有的整体关联、文脉持续、小量局部以及动态渐进等理论特征引入传统村落更新的可行性。其次,从宏观层面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归纳总结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特点;并从微观层面以山阳县石庄子村作为理论实践案例,对石庄子村现状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探索触媒理论引入石庄子村更新发展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按照“挖掘触媒方向——选择触媒载体——塑造触媒载体——引导触媒效应”的更新结构框架提出石庄子村的更新策略,即挖掘村落优势资源,确定村落更新方向;选择对应触媒载体,适量更新村落,延续村落风貌格局;从建筑实体、公共空间、生态景观以及历史文脉四个方面对村落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更新塑造,传承地域文化;并通过事件、政策以及建设时序为村落的更新过程提供保障,推动村落可持续更新发展,进一步验证触媒理论视角下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所具有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基于山阳县石庄子村更新实例研究,针对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实际的分析探索,从中归纳总结出适合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的更新策略以及具体更新方法,激发村落发展活力,以期改善山地型传统村落的山地环境失序以及传统风貌渐渐消失的发展困境,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是一次针对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的积极尝试,通过引入触媒理论,相对完整地构建了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体系,希望对传统村落更新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丰富国内山地型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策略,为同类型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以及方法。

王慕宇[7](2021)在《武安后临河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传统聚落与传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原真性历史信息,承载了复杂背景下厚重的历史发展轨迹。河北省武安市后临河村作为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近年来,聚落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聚落活力日渐消失,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如何延续和发展等多种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后临河村为研究对象,从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方面切入,结合社会学、地理学、几何学、类型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大量的文献查证、调研测绘,将资料及结果经归纳、比较分析与定量研究,开展聚落与建筑营建及演化中所蕴含的内在规律与形态特征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营建智慧和保护价值,旨在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是正文第一章内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整理研究思路并制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背景研究,是正文第二章内容,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三方面对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及传统建筑的生成背景进行了探讨研究。第三部分为分析研究,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为正文第三、四章内容,分别从聚落空间形态与建筑空间形态两个层次对后临河村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第三章对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是从聚落选址、空间格局、边界形态、节点形态、街巷形态、水系形态五个方面展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分析总结了每一层级的形态特征。借助分形理论对聚落形态进行了分维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聚落形态演变规律、总结形态特征,对相关定性分析进行科学性验证与补充。第四章对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是以民居宅院与公共建筑两类建筑展开的。对民居院落的组成排布、组织演变、组构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研究,对建筑单体及细部特征进行了整理及归纳,还对典型宅院案例以及重点公共建筑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为策略与方法研究,是正文第五章内容,基于前文分析研究所得的形态特征,结合后临河村的保护更新价值与发展现状,对后临河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策略与方法。通过系统的研究及深入的分析,发现后临河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呈中心辐射、边界模糊、团状内聚、多层级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形态特征;传统建筑呈形式多变灵活、组构类型多样、层次立体丰富、地域标识明确的形态特征,由此建立信息资料库,对邯郸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系统进行补充,期望对后临河村保护与更新给与有效的参考与帮助,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孙坤[8](2021)在《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文中认为西安环城墙带是由西安城墙、顺城巷、环城公园共同构成的西安市最具特征性的开放空间。其中西安城墙始于隋唐时期皇城营建,五代至元时期沿用,明代拓建并延续至今,20世纪历经多次修葺并围绕城墙逐渐形成了环城公园与顺城巷等市民喜爱的公共空间。西安环城墙带作为见证自隋至今众多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场所,目前除城墙、护城河,公众无法感知其中蕴含的多时代叠加的层积化空间及其内涵。因此,如何综合有效的运用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依托西安环城墙带进行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实现层积化空间构成要素真实、有效的表达与再现。如何利用其巨大尺度的开放空间实现对公众的有效信息传播,是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课题。本次研究针对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难以捕捉、阐释与展示“实物”媒介缺乏、公众理解较差等问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叠图法、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索。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明晰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概念,对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传播学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第二部分通过隋唐至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文献阅读、考古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围绕城墙带的层积化空间进行识别及构成要素分析,确定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对象。第三部分通过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模数研究,对各时期层积化空间进行空间尺度分析。根据层积基本模式对层积化空间进行分类,确定其阐释与展示的表达重点。从共时性、历时性特征多维分析层积化空间的空间形态演变,明确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内容。第四部分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遗存现状、阐释与展示现状及公众理解调查。研究并总结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公众需求等。第五部分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技术路线,将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方式与城市设计相结合,提出由标牌、景观元素、建构筑物、辅助手段组成的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方式技术菜单及选择流程。最终提出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设施实施路线,并根据操作流程运用叠图法提出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区域划分及标牌布点预案,为丰富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设施奠定基础。本文围绕西安环城墙带,依据其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现状问题,以满足公众理解与需求为目的,运用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关联性来梳理层积化空间构成要素及演变,将那些隐含的空间信息“可视化”,向西安市民及游客呈现可识别、可解读的城市空间历史发展进程。对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空间的活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惠丹红[9](2021)在《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常出现公共空间缺失、失尺度建设等现象,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下降、活力缺失等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活力和品质化。在现今以存量更新为主、着重打造内涵品质的主题之下,活力营造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组成部分,社会交往的需求常常被忽视,导致人群与街道生活的远离,尤其是历史片区在面临保护与发展的抉择中应更注重街道公共生活和活力的塑造。然而,如何对活力进行量化评价是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随着信息化发展,新数据环境的构建日益成熟,图片数据获得渠道不断更新、图像解译的技术手段更加多元,为通过街景图片的语义识别来认知街道空间环境构成和量化评价街道活力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首先梳理和把握街道空间活力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探索,掌握目前相关研究方向和不足,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其次是关于本文街道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明晰街道活力的构成和来源之下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主要包括指标分类和数据获取,基于活力的外在表征和构成要素两个维度,将活力具化为适用于书院门片区、可定量评价的街道语义因子,并分类获取。二是活力量化评价方法的确立,SD语义分析和深度学习两种图像识别方式分别对应活力的人工评价和机器评价两个层面,人工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知人群对高活力街道特征的心理感知倾向,并对街段街景数据特征进行语义解读,以实现本文街道活力强弱的人工评分;机器评价则基于视觉感知对街景图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语义分割,将聚集人群数量作为机器评分标准。前者反映了活力和街道构成要素特征之间的关系,后者通过街道构成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反映了活力与街道构成要素比例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的融合能更全面表达街道要素构成及特征对人群的综合影响,再针对两者所得结果进行统一与差异解析,总结出不同类型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和因素特征,作为空间优化和活力提升的重要依据。西安书院门片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生活模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获取街景图像作为本次街道活力评价体系实证的数据基础,并结合片区内产业和人口等社会特征的调查,使得书院门街道空间构成与特征方面矛盾的认知与解决更具综合性和针对性。最后提出本文的街道活力提升策略,应基于问题导向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同时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探索新的街道活力塑造方向。本次研究目标期望在活力量化以及以西安书院门片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研究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孟运五[10](2021)在《基于微更新的历史街区活力再现研究 ——以合肥城隍庙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诸多历史街区在改造过后出现商家经营惨淡、街区活力不足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活化更新,从而促使街区活力再现,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是今后一段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旧城改造更新背景下,庐阳区对城隍庙街区进行了改造更新,在经过两期改造过后,城隍庙街区物质环境得到了改善,整体风貌得到了显着提升,但改造后的城隍庙街区却出现商户生意惨淡、街区活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取合肥城隍庙街区为研究案例,以微更新理论为基础,以街区活力再现为切入点,在对城隍庙街区进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构建针对城隍庙街区活力的评价体系,辅助城隍庙街区微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改善街区物质环境的同时,提高街区的吸引力,进而实现街区活力再现,从而促使街区得到繁荣发展,并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街区活力、微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又开展了对微更新、街区活力的相关基础研究,探讨了微更新与街区活力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活力提升的历史街区微更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合肥城隍庙街区为研究案例,详细分析了街区的综合现状,构建了街区活力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之后总结出街区的症结所在,最后结合街区自身的优势及规划愿景,从街区功能层面、物质环境层面、文脉传承层面提出合肥城隍庙街区的微更新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实施保障策略。本文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指导微更新策略的研究,提出基于活力提升的合肥城隍庙街区微更新策略,旨在为以后城隍庙街区的适应性改建提供一定依据,并为以后类似街区活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图[70]表[21]参[96]

二、城市局部更新的动态构成要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局部更新的动态构成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主要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据驱动
        1.3.2 公共中心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研究方法
        1.5.2 定量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章节组织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2.5 借鉴与启示
        2.5.1 研究借鉴
        2.5.2 研究启示
3 研究框架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3.4 本章小结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4.1.1 中心度的评价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4.3.4 功能关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5.2 基础设施建设
        5.5.3 城市空间调整
        5.5.4 经济发展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5.6 本章小结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6.2.1 经验目标
        6.2.2 价值目标
        6.2.3 规律原则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6.3.1 空间优化指引
        6.3.2 服务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7.2 主要创新之处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个人简介

(2)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状问题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理论
        1.4.1 外部空间理论
        1.4.2 场所理论
        1.4.3 有机更新理论
        1.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5 微更新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2.1 晋南地域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2.1.1 晋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1.2 晋南传统村落年代特征
        2.1.3 晋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2.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构成
        2.2.2 人工景观要素
        2.2.3 人文景观要素
    2.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
        2.3.1 景观生态特征
        2.3.2 地域乡土特征
        2.3.3 景观美学特征
        2.3.4 文化底蕴特征
        2.3.5 景观意象特征
    2.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重要性
        2.4.1 交通联系功能
        2.4.2 商业休闲功能
        2.4.3 文化生活场所
        2.4.4 风貌特色体现
    2.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格局风貌特征
    3.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肌理景观风貌
        3.1.1 街巷格局肌理类型
        3.1.2 街巷结构秩序类型
        3.1.3 街巷布局形态类型
        3.1.4 街巷尺度比例类型
        3.1.5 街巷界面风貌类型
        3.1.6 街巷节点风貌类型
    3.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院落空间景观风貌
        3.2.1 街巷—院落空间联系
        3.2.2 街巷—院落空间层次
    3.3 本章小结
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要素风貌特征
    4.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
    4.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自然植物景观风貌
        4.2.1 街巷—乡土植物种类
        4.2.2 街巷—植物生态特性
        4.2.3 街巷—植物人文意境
        4.2.4 街巷—植物种植方式
        4.2.5 街巷—植物色彩特征
    4.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物质文化景观风貌
        4.3.1 街巷—界面材质风貌
        4.3.2 街巷—乡土景观小品
        4.3.3 街巷—乡土技艺特色
        4.3.4 街巷—乡土文化符号
        4.3.5 街巷—乡土材质色彩
    4.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非物质人文景观风貌
        4.4.1 街巷社会交往类活动
        4.4.2 街巷祭祀仪式类活动
        4.4.3 街巷民俗文化类活动
    4.5 本章小结
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研究
    5.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原则
    5.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体系风貌提升
        5.2.1 延续街巷传统肌理
        5.2.2 打造适宜街巷尺度
        5.2.3 修复街巷空间界面
        5.2.4 建立街巷空间体系
    5.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节点景观风貌提升
        5.3.1 交通性节点空间
        5.3.2 生活休闲节点空间
        5.3.3 礼制文化节点空间
        5.3.4 商业性节点空间
        5.3.5 民居院落节点空间
    5.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升
        5.4.1 乡土植物绿化
        5.4.2 乡土材质运用
        5.4.3 乡土设施完善
    5.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活力品质风貌提升
        5.5.1 提升民俗文化活力
        5.5.2 适应现代生活品质
        5.5.3 创造安全传统街巷
        5.5.4 营建生态街巷空间
    5.6 本章小结
6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6.1 城内村概况
    6.2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6.3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问题
    6.4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6.4.1 城内村街巷—空间体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2 城内村街巷—节点空间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3 城内村街巷—乡土植物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4 城内村街巷—乡土材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5 城内村街巷—活力品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庐江县黄屯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更新的紧迫性与机遇
        1.1.2 传统村落更新方式的发展趋势
        1.1.3 触媒理论为村落更新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2 触媒理论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村落空间更新及触媒理论的相关概述
    2.1 村落空间更新的相关概述
        2.1.1 村落空间环境的普遍现状
        2.1.2 村落空间更新面临的困境
        2.1.3 村落空间更新的理论基础
    2.2 触媒理论的相关概述
        2.2.1 触媒理论的产生背景
        2.2.2 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
        2.2.3 触媒理论的运作特征
        2.2.4 触媒理论的应用机制
    2.3 触媒理论引入村落空间更新的适应性分析
        2.3.1 触媒理论与村落空间更新的契合性
        2.3.2 触媒理论对村落空间更新的指导意义
    2.4 触媒理论应用于村落空间更新的案例分析
        2.4.1 案例一:福建省建宁县上坪村
        2.4.2 案例二:河南省新县西河村
        2.4.3 不同案例的对比分析与经验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建构
    3.1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类型
        3.1.1 生态景观触媒类型
        3.1.2 公共空间触媒类型
        3.1.3 建筑实体触媒类型
        3.1.4 公共设施触媒类型
    3.2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角度
        3.2.1 解决生态失衡的应用角度
        3.2.2 解决物质落后的应用角度
        3.2.3 解决功能过时的应用角度
        3.2.4 解决文脉缺失的应用角度
    3.3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原则
        3.3.1 整体性原则——统筹谋划,动态实施
        3.3.2 示范性原则——本土触媒、多点示范
        3.3.3 开放性原则——有限干预,开放营建
        3.3.4 渐进性原则——渐进更新,护改并重
        3.3.5 协同性原则——协同共建,体系保障
    3.4 触媒理论在村落空间更新中的应用目标
        3.4.1 改善空间环境,实现多元复兴
        3.4.2 激发内生动力,鼓励社会参与
        3.4.3 可持续性更新,平衡保护与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
    4.1 触媒理论应用于村落空间更新的策略框架
    4.2 挖掘村落空间中的原始触媒要素
        4.2.1 生态景观原始触媒要素
        4.2.2 公共空间原始触媒要素
        4.2.3 建筑实体原始触媒要素
        4.2.4 公共设施原始触媒要素
    4.3 筛选村落空间中的原始触媒要素
        4.3.1 原始触媒筛选的基本原则
        4.3.2 原始触媒筛选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4.4 塑造村落空间中的原始触媒媒介
        4.4.1 以修复生态景观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4.4.2 以优化公共空间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4.4.3 以提升建筑实体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4.4.4 以完善公共设施为导向的媒介塑造
    4.5 引导与控制村落空间中的触媒反应
        4.5.1 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拓宽参与渠道
        4.5.2 制定更新单元制度,采取渐进更新
        4.5.3 鼓励专业人士融入,参与指导决策
        4.5.4 建立长效监管体系,完善公共责任
    4.6 扩大与反哺村落空间中的触媒反应
        4.6.1 举办特色节事活动的影响
        4.6.2 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庐江县黄屯村空间更新实践
    5.1 黄屯村基本概况及规划背景
        5.1.1 村落发展机遇
        5.1.2 村落基本概况
        5.1.3 村落特色资源
        5.1.4 村落规划背景
    5.2 黄屯村原始触媒的挖掘
        5.2.1 村落空间环境的现状分析
        5.2.2 村落空间环境的核心问题
    5.3 黄屯村原始触媒的筛选
        5.3.1 村落空间使用情况与民意调查
        5.3.2 原始触媒预判及联动组织结构
    5.4 黄屯村原始触媒媒介的塑造
        5.4.1 第一期触媒策略——村入口片区的媒介塑造
        5.4.2 第二期触媒策略——“鱼眼”片区的媒介塑造
        5.4.3 第三期触媒策略——黄屯河片区的媒介塑造
    5.5 黄屯村触媒反应的引导与控制
        5.5.1 搭建网络平台,拓宽参与渠道
        5.5.2 划分更新单元,实施分期更新
        5.5.3 重视专家指导,多元参与决策
        5.5.4 设立监管机构,强化主体责任
    5.6 黄屯村触媒反应的持续与扩大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6.2.1 研究的贡献
        6.2.2 研究的不足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黄屯村村落空间使用情况与民意问卷调查
附录B 黄屯村传统建筑调查表与意见征求图片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触媒理论视角下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以石庄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浪潮下的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
        1.1.2 山地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中的困境
        1.1.3 触媒理论为山地型传统村落的更新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山地型传统村落
        1.3.2 触媒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传统村落更新研究现状
        1.4.2 城市触媒理论研究现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2 触媒理论介入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发展的理论研究
    2.1 城市触媒理论研究
        2.1.1 城市触媒理论的基本概念
        2.1.2 城市触媒理论的运作过程
        2.1.3 城市触媒理论的类型
        2.1.4 城市触媒理论的核心特征
    2.2 触媒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更新的可行性研究
        2.2.1 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面临的困境
        2.2.2 触媒理论与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的契合度
        2.2.3 触媒理论对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的指导价值
    2.3 触媒理论在传统村落更新中的应用案例
        2.3.1 浙江省衢州市七里乡杨坞村
        2.3.2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
        2.3.3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村
    2.4 触媒理论的应用启示与总结
        2.4.1 调整传统建筑功能活化
        2.4.2 激发既有村落空间活力
        2.4.3 促进村落景观风貌提升
        2.4.4 实现村落文化可持续发展
    2.5 本章小结
3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及石庄子村现状解读
    3.1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概述
        3.1.1 自然地理特征
        3.1.2 社会人文特征
    3.2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3.2.1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选址特征
        3.2.2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类型特征
    3.3 山阳县石庄子村现状概述
        3.3.1 石庄子村背景解析
        3.3.2 石庄子村现状研究
    3.4 山阳县石庄子村存在问题
        3.4.1 整体发展定位模糊
        3.4.2 人居物质环境破败
        3.4.3 文化传承逐渐消逝
    3.5 本章小结
4 触媒理论视角下山阳县石庄子村更新探索
    4.1 石庄子村触媒理论体系构建
    4.2 挖掘村落资源,明确更新方向
        4.2.1 挖掘发展优势
        4.2.2 村落人群分析
        4.2.3 已有触媒发展
        4.2.4 明确更新方向
    4.3 适度更新村落,延续风貌格局
        4.3.1 对应触媒载体选取
        4.3.2 地域风貌格局保护
        4.3.3 村落功能布局规划
    4.4 重塑物质环境,传承空间文化
        4.4.1 建筑单体优化
        4.4.2 公共空间营建
        4.4.3 山地景观构建
        4.4.4 传统文脉弘扬
    4.5 提供更新保障,引导村落发展
        4.5.1 事件引导
        4.5.2 政策引导
        4.5.3 时序引导
    4.6 石庄子村更新评述
        4.6.1 石庄子村触媒载体之间的相互效应
        4.6.2 石庄子村触媒效应分析评价
    4.7 本章小结
5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
    5.1 触媒理论视角下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优势
        5.1.1 传统村落更新发展理论借鉴
        5.1.2 触媒理论更新与传统更新方式区别
        5.1.3 触媒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更新优势
    5.2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原则
        5.2.1 整体关联性原则
        5.2.2 小量局部性原则
        5.2.3 文脉延续性原则
        5.2.4 动态渐进性原则
    5.3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
        5.3.1 挖掘优势资源,明确村落更新方向
        5.3.2 适度更新村落,延续村落风貌格局
        5.3.3 重塑物质环境,传承村落空间文化
        5.3.4 提供更新保障,助力村落有机更新
    5.4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方法
        5.4.1 触媒方向的识别与挖掘
        5.4.2 触媒载体的梳理与选取
        5.4.3 触媒载体的塑造与完善
        5.4.4 触媒效应的控制与引导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1 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调研现状图
附录2 山阳县石庄子村民居调研问卷表
致谢

(7)武安后临河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层面
        1.1.2 学术层面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聚落
        1.2.2 传统聚落
        1.2.3 空间形态
        1.2.4 保护与更新
    1.3 相关研究动态
        1.3.1 关于传统聚落的研究动态
        1.3.2 关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动态
        1.3.3 关于乡村遗产保护更新的研究动态
        1.3.4 关于分形理论的研究动态
        1.3.5 关于后临河传统聚落的研究动态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1.6.1 相关研究理论
        1.6.2 相关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及论文框架
        1.7.1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1.7.2 论文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生成环境
    2.1 地理位置
        2.1.1 武安市地理区位
        2.1.2 后临河村地理区位
    2.2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
        2.2.1 土地资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特点
        2.2.4 水文特征
    2.3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人文环境
        2.3.1 历史沿革
        2.3.2 社会经济
        2.3.3 宗族文化
        2.3.4 非物质文化遗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3.1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选址
        3.1.1 传统聚落选址依据
        3.1.2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选址分析
    3.2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空间格局
        3.2.1 影响聚落空间布局的因素
        3.2.2 后临河村空间布局分析
    3.3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边界及形态
        3.3.1 聚落的边界
        3.3.2 聚落的形状
    3.4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空间节点
        3.4.1 村口空间
        3.4.2 聚落核心空间
        3.4.3 小型公共空间
    3.5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街巷系统
        3.5.1 街巷等级
        3.5.2 街巷形式
        3.5.3 街巷节点
        3.5.4 街巷尺度
        3.5.5 街巷格局特征
    3.6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水系格局
        3.6.1 水系形式
        3.6.2 水口节点
        3.6.3 水系影响下的空间结构
        3.6.4 水系影响下的区域等级
        3.6.5 水系格局特征
    3.7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形态定量分析
        3.7.1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选定
        3.7.2 基于分形理论的后临河传统聚落形态数理分析
        3.7.3 分形下的聚落迭代生成规律
        3.7.4 分形下的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临河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4.1 后临河村传统建筑类别及分布
    4.2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的空间形态
        4.2.1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宅院构成要素
        4.2.2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空间的组织形态
        4.2.3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空间的演化变异
        4.2.4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类型分析
        4.2.5 后临河村重点宅院示例
    4.3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形态
        4.3.1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平面组织形式
        4.3.2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立面组织形式
        4.3.3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空间组织形式
    4.4 后临河传统民居的建筑细部形态
        4.4.1 门
        4.4.2 窗
        4.4.3 屋顶
        4.4.4 天地庙
        4.4.5 拴马石
        4.4.6 装饰
    4.5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公共建筑形态
        4.5.1 防御建筑
        4.5.2 世俗建筑
        4.5.3 宗祠建筑
        4.5.4 庙宇建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5.1 后临河传统聚落保护更新概况
        5.1.1 聚落发展现况
        5.1.2 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5.1.3 聚落价值评估
    5.2 后临河传统聚落保护更新目标与策略
        5.2.1 保护与更新目标
        5.2.2 保护与更新策略
    5.3 后临河传统聚落保护措施探究
        5.3.1 周围景观风貌的保护
        5.3.2 传统聚落格局的保护
        5.3.3 传统建筑形态的保护
    5.4 后临河传统聚落更新发展探究
        5.4.1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4.2 聚落整体规划发展构思
        5.4.3 聚落空间形态更新探析
        5.4.4 建筑空间形态更新探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后临河村建筑编号图
附录2 后临河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表
附录3 图录
附录4 表录

(8)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层积化空间
        1.2.2 阐释与展示
        1.2.3 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溯源
        1.4.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相关法案文件
        1.4.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内容演变
        1.4.4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式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传播学
        1.5.2 环境图形设计
        1.5.3 公众感知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识别及类型化分析
    2.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识别及构成要素分析
        2.1.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时段划分
        2.1.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识别
        2.1.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构成要素
        2.1.4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价值分析
    2.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研究范围划定
        2.2.1 隋唐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2.2 五代至元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2.3 明清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2.4 民国时期研究范围划定
    2.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梳理
        2.3.1 隋唐时期空间梳理
        2.3.2 五代至元时期空间梳理
        2.3.3 明清时期空间梳理
        2.3.4 民国时期空间梳理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更新演变分析
    3.1 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模数研究
        3.1.1 隋唐至元时期城市营建模数
        3.1.2 明清至民国时期城市营建模数
    3.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1 隋唐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2 五代至元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3 明清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2.4 民国时期空间模数网格建立
    3.3 层积化空间的层积模式
        3.3.1 层积的基本模式
        3.3.2 层积化空间的多种层积模式
        3.3.3 层积化空间分类
    3.4 层积化空间特性研究
    3.5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多维分析
        3.5.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二维平面
        3.5.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二维平面更新演变
        3.5.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三维空间
        3.5.4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三维空间更新演变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环城墙带现状调查分析
    4.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1 隋唐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2 五代至元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3 明清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1.4 民国时期空间遗存现状分析
    4.2 西安环城墙带阐释与展示现状调查
        4.2.1 西安环城墙带现状
        4.2.2 西安环城墙带阐释与展示现状
    4.3 西安环城墙带公众理解调查
        4.3.1 西安环城墙带人群构成
        4.3.2 西安环城墙带人群活动调查
        4.3.3 西安环城墙带公众理解调查
    4.4 西安环城墙带阐释与展示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技术路线
    5.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原则
    5.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对象及内容
        5.2.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对象
        5.2.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内容
    5.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方式
        5.3.1 阐释与展示方式技术菜单及选择流程
        5.3.2 标牌阐释与展示
        5.3.3 景观元素阐释与展示
        5.3.4 建(构)筑物阐释与展示
        5.3.5 辅助手段阐释与展示
    5.4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设施实施
        5.4.1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设施实施路线
        5.4.2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阐释与展示区域划分
        5.4.3 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标牌布点预案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9)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1.1.2 存量更新加快历史街区发展进程
        1.1.3 信息时代公共空间活力提升面临新机遇
        1.1.4 书院门历史片区发展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2 研究基础概述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2.1.1 研究对象选取
        2.1.2 研究范围界定
        2.1.3 书院门片区发展概况
    2.2 基本概念界定
        2.2.1 街道的定义
        2.2.2 街道的分类发展
        2.2.3 街道空间环境
        2.2.4 街道空间活力
        2.2.5 街景图像识别与应用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基础理论研究
        2.3.2 评价测度方法
        2.3.3 规划实践探索
        2.3.4 评述与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图像识别的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评价体系
    3.1 街道空间活力构成和来源
        3.1.1 街道空间活力的构成
        3.1.2 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的构成
    3.2 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搭建
        3.2.2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分类解读
        3.2.3 街道活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3.3 街道空间活力的评价方法构建
        3.3.1 人工评价方法
        3.3.2 机器评价方法
        3.3.3 综合评定中的差异与统一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图像识别的书院门片区街道活力评价分析
    4.1 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与整合
        4.1.1 连续性街段街景图像数据
        4.1.2 其他街景图像数据
        4.1.3 社会性调查数据
    4.2 统计评价分析
        4.2.1 人工评价分析
        4.2.2 机器评价分析
        4.2.3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3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综合解析
        4.3.1 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分类解析
        4.3.2 活力评价结果中的差异与统一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5.1 街道物质空间要素构成视角下的更新策略
        5.1.1 产业升级改造
        5.1.2 空间界面优化
        5.1.3 空间场所优化
        5.1.4 空间品质提升
    5.2 新时代发展视角下的文化片区更新策略
        5.2.1 夜景打造
        5.2.2 “隐性”活力的提升
        5.2.3 多元诉求下的发展模式探索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图表目录
    论文图目录
    论文表目录
    论文公式目录
附录1 书院门片区机器分割数据信息
附录2 书院门片区街景人工语义评分数据
附录3 街道感知判断层次分析调查表
附录4 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感知调查问卷
致谢

(10)基于微更新的历史街区活力再现研究 ——以合肥城隍庙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历史街区保护及更新所面临的困境
        1.1.2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转向内涵化
        1.1.3 政策背景: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
        1.1.4 现实背景:公众对以合肥城隍庙街区为例的街区活力提升诉求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解释
        1.4.1 历史街区
        1.4.2 微更新
        1.4.3 街区活力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微更新的相关研究
        2.1.1 微更新的提出背景
        2.1.2 微更新的相关理论
        2.1.3 微更新的内涵与特征
        2.1.4 微更新的基本动因
        2.1.5 微更新的参与主体
        2.1.6 微更新与其他概念的比较研究
    2.2 街区活力的相关研究
        2.2.1 街区活力的来源
        2.2.2 街区活力体现的特征
        2.2.3 街区活力提升的意义
    2.3 微更新与街区活力的关系
        2.3.1 街区活力的构成
        2.3.2 微更新促进街区活力的生成
    2.4 基于活力提升的历史街区微更新模式建构
        2.4.1 目标与原则
        2.4.2 微更新的方法
        2.4.3 微更新的内容
        2.4.4 微更新的实践路径
        2.4.5 微更新的实践流程
        2.4.6 双重保障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肥城隍庙街区现状研究
    3.1 合肥城隍庙街区的概况
    3.2 合肥城隍庙街区价值分析
        3.2.1 历史价值
        3.2.2 文化价值
        3.2.3 遗产价值
        3.2.4 艺术价值
        3.2.5 区位价值
        3.2.6 经济价值
    3.3 合肥城隍庙街区的现状研究
        3.3.1 土地利用现状
        3.3.2 道路交通现状
        3.3.3 空间格局现状
        3.3.4 功能业态现状
        3.3.5 建筑综合现状
        3.3.6 景观绿化现状
        3.3.7 配套设施现状
        3.3.8 文化资源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城隍庙街区活力评价及症结所在
    4.1 街区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维度的确立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3 确立评价方法
    4.2 合肥城隍庙街区活力综合评价
        4.2.1 整体评价
        4.2.2 活力的表征
        4.2.3 各因子评价结果统计分析
    4.3 合肥城隍庙街区问题总结
        4.3.1 街区活力尚有不足
        4.3.2 功能定位存在不符
        4.3.3 业态亟待拓展完善
        4.3.4 物质环境亟待改善
        4.3.5 文化内涵还需深挖
        4.3.6 管理维护水平欠缺
    4.4 合肥城隍庙街区改造成功之处
        4.4.1 物质环境得到改善
        4.4.2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活力提升的合肥城隍庙街区微更新策略研究
    5.1 合肥城隍庙街区微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5.1.1 必要性
        5.1.2 可行性
    5.2 合肥城隍庙街区微更新的框架
        5.2.1 微更新的思路
        5.2.2 微更新的依据
        5.2.3 目的与原则
    5.3 街区功能层面策略
        5.3.1 明确街区定位
        5.3.2 整治街区功能
        5.3.3 完善街区功能
        5.3.4 转变商业模式
    5.4 物质环境层面策略
        5.4.1 整治交通顽疾
        5.4.2 修补空间肌理
        5.4.3 打造触媒节点
        5.4.4 完善基础设施
        5.4.5 优化景观环境
    5.5 文脉传承层面策略
        5.5.1 传承文化遗产
        5.5.2 开展特色活动
        5.5.3 设置文化小品
        5.5.4 强化文化展示
        5.5.5 加强文化宣传
    5.6 实施保障层面策略
        5.6.1 加强政策支持引领
        5.6.2 落实多元资金保障
        5.6.3 构建多元参与平台
        5.6.4 渐进式的更新时序
        5.6.5 健全街区管理体系
        5.6.6 建立动态反馈机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城市局部更新的动态构成要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D]. 赵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触媒理论的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庐江县黄屯村为例[D]. 袁艺.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触媒理论视角下山阳县山地型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以石庄子村为例[D]. 李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武安后临河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王慕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8]西安环城墙带层积化空间的阐释与展示研究[D]. 孙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基于图像识别的西安书院门片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D]. 惠丹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微更新的历史街区活力再现研究 ——以合肥城隍庙街区为例[D]. 孟运五.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城市局部更新动力要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