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视角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视角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一、从国民党方面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飘[1](2021)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无线电通讯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选题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领域,属于该领域内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成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阶段,无线电通讯技术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得以涅盘重生的重要工具之一,但目前国内外专门研究无线电通讯技术的革命作用的着作还鲜有闻见,相关的研究也大多是散见于通讯情报相关的论文中。就总体情况来看,现有的相关成果还不足以理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斗争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无线电通讯技术在沟通联络和情报侦察方面的帮助得以保存军事实力的史实脉络;于此同时,从无线电通讯这一技术层面出发去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史,对重点历史事件的考察和研究也提供了继续思考的空间。本文就以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实力变化作为根本脉络进行叙述和研究。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顺势接掌统治政权。而被迫面对分裂局面的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由于建党时间短,党派规模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右倾机会主义长期在党内占统治地位,导致中共始终缺少独立的革命武装队伍。因此,仅掌握一小部分国民革命军的中国共产党在面临残酷打击和严密封锁的紧张局势下,既要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又要开辟根据地实现政权重建。然而,全国各地之间的通讯受阻十分严重。在此背景下就凸显出通讯在开展军事、政治较量的重要地位,通过无线电通讯技术不仅能够建立起党内有效的联络关系,同时还能进行积极的情报侦察,对于冲破国民党的封锁,化被动剿杀为主动迎击有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重在考究各苏区革命根据地在开展无线电通讯工作的发展过程,包括引进背景、发展模式和应用情况。通过深度剖析重要战场和历史事件的演变逻辑,肯定无线电通讯技术的战略地位。同时从中共党史这一领域中着眼到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研究,既能从学术层面丰富现有的党史研究成果,也能对新时期的军事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所启示。

何瑞[2](2021)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革命中心由南向北转移,红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积极顺应革命形势的变化进行长征,最终决定在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边界地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在鄂豫陕边界地区的统治裂缝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党的坚强领导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省委、特委领导集体和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的正确决策,鄂豫陕边界地区良好的革命基础,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和地方革命武装的武装斗争,以及根据地群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等为根据地的成功创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同步开展了政权组织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根据地建设活动。根据地建设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还对鄂豫陕边界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王新生[3](2020)在《中央红军长征战略方向选择演变及启示》文中提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四路红军队伍先后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中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尽管这四支队伍都曾在长征途中改变过战略方向,但中央红军改变战略方向的次数最多,高达八次。中央红军长征是在中共中央率领下进行的、里程最远的一次长征,约为两万五千里,其战略方向的改变,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各路红军长征战略方向的改变,更对长征的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向[4](2020)在《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政策与措施研究》文中提出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国民政府大肆的搜捕共产党人,国共关系紧张。当时国共两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进行较量,双方斗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围剿”与反“围剿”。鄂豫皖苏区作为中共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国民政府对其非常重视,为了消灭这一地区中共的红军力量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国民政府向鄂豫皖发动的前三次“围剿”都被中共粉碎了,鄂豫皖苏区的红军不仅没有被“肃清”,反而发展壮大了,1932年鄂豫皖苏区进入全盛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民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围剿”政策,实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政治上,蒋介石清查户口,建立保甲,举办团练,严密封锁,进行公路建设,重视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以争取民众的力量;在军事上,进行防御作战,改变了以往进行主力决战的作战方针,对其进行封锁包围,步步为营,打消耗战、持久战;在经济上,实行屯田,整理土地,减免田赋,成立农村金融救济处,并开展农村救济工作,进行经济善后;在文化上,推行特种教育,进行反共宣传,已达到动摇民心,抹黑中共形象,进而瓦解中共民众支持基础的目的。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部署,以配合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进攻鄂豫皖苏区。再加之当时中共党内“左倾”错误思想占主导,面对国民政府的第四次“围剿”,决策失误,直接导致中共反“围剿”失利,最后以鄂豫皖红军被迫退出鄂豫皖苏区,实行战略转移结束。以往研究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失利的原因基于在政治上的考虑,认为当时中共党内张国焘的“左倾”问题是造成反“围剿”失利的决定性原因。这样的话往往会忽视很多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国民政府为“围剿”鄂豫皖苏区所制定的政策与措施也是影响这一时期两党军事斗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国民政府的研究视角出发来看国民政府是如何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制定“围剿”政策,部署“围剿”鄂豫皖苏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认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失利的深层原因,扩宽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促进鄂豫皖苏区军事斗争相关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蔡瑞琼[5](2020)在《反“围剿”作战视野下的中央苏区闽赣省研究(1933-1935)》文中研究表明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革命,其目标是通过不断扩大苏区(简称“扩苏”)最终建立全国性政权。但是在国民党实行外部“围剿”的战争环境和封闭空间内,“扩苏”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张力。作为中央苏区的五省之一,中央苏区闽赣省(简称“闽赣省”)是在前四次反“围剿”作战取得胜利的背景下逐步建立的,目的是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奠定基础,因此战争环境是闽赣省在辟建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背景。将闽赣省置于反“围剿”作战的视野下考察,结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宏观历史,系统梳理闽赣省从政权建构直至走向失败的历史脉络,可以较为具体地分析闽赣省的创建背景、政权建构及其走向失败背后主客观原因。概而言之,中央苏区闽赣省是以闽北革命根据地、信抚革命根据地、建黎泰革命根据地、宁清归革命根据地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包括党政建设、经济建设、武装斗争在内的各项根据地建设,对中央苏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即使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后期,闽赣省也通过开展游击斗争,有效掩护和策应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的战略转移。然而,中央苏区闽赣省从创建到失败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扩苏必然面对重重困难,敌我力量悬殊加上处于战乱前沿阵地、新扩政权建制尚未完善,是闽赣省失败的客观原因,而政权建构过程中在党的建设、组织路线、军队建设等方面犯了一定的历史错误,则是闽赣省失败的主观原因。借助闽赣省管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扩苏运动,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李杨[6](2020)在《《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的直属机关报,它不仅承担着“为政府辩护”的职责,同时还秉承“宣传亦革命”的理念,因此又被称为是“国民党的喉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日报》刊登了大量围攻中央苏区的报道,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报道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攻,运用诋毁、诬蔑等话语表达方式,发表了大量反共舆论,颠倒是非、歪曲事实,企图塑造中国共产党“妖魔化”的形象,妄想蒙蔽群众的双眼,对当时中共在中央苏区的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析《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第一章概述了《中央日报》的发展历程,作为国民党党报的龙头,无论是它的运行机制还是办报特色都有其特点,为接下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第二章讲政治,主要分析《中央日报》中的政治类报道,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国民党的行政控制力。第三章讲军事,配合在中央苏区的“剿共”计划,制造舆论攻势。第四章讲经济,通过报道国民党在中央苏区实行的经济封锁,意图污名化苏区。第五章评析了国民党舆论宣传的效果以及共产党的应对策略,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我们党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央日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起到“为政府辩护”的作用,但在这种“弱势独裁”的体制下面对具有高度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的中国共产党,其结局也就毋庸讳言了。此外,国民党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肆意践踏实事求是的新闻宣传准则,这种做法必然会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与此同时,在《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报道中,更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到红军在革命历程中所遭受的严重挫折并在长征转移中表现出的“惊人智慧和毅力”,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宣传动员,融合中央苏区民众的支持,最后汇聚成了革命的力量。这些经过千锤百炼最终得以保存下来的力量,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极为宝贵的精髓,同时也为今后党的政治建设和新闻宣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魏少辉[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事关中共苏维埃革命走向与命运的战争,中央苏区反"围剿"一直以来都是革命史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前,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更多是对政治定性的阐释。改革开放后,这一领域学术化趋势日渐凸显,并逐渐实现了由政治阐释向学术研究的转变,进而呈现出多方视野探讨、多元观点争鸣的局面。由此,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论着,并达到了相当的学术高度。当然,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如选题陈旧、观点同质化、内容低水平重复、缺乏深入分析等问题,在理论运用、史料挖掘、研究视角转换、新领域拓展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王天丹[8](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苗贵安[9](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华民族正阔步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人民愿意追随共产党,共产党有强大领导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领导力,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借鉴。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延安时期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力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领导力、社会号召力、军队战斗力。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统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指政治领袖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方面的影响力。领袖和领袖集团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最终确立起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领导力基础。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在思想方面的影响力,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头脑、统一思想、指导革命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想干扰的能力。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为中国革命的合法性提供话语指南,对全党和社会各阶级产生强大思想领导力。组织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通过激发党员奉献精神、提升党员能力和完善党组织治理机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命题。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主要来自于党的建设中解决了共产党员的工作意愿问题,调动和激发起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能够自觉认同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自愿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奉献自己的智慧;来自于高度重视党员和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使全体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党的政治任务相匹配;来自于建立起灵活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畅通的运行沟通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对全社会的影响、凝聚、动员和引导的能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这种号召力是共产党领导力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力,源自于实施合理的治理机制,很好的发挥了制度领导作用;源自于统一战线联盟内各种政治力量的通力合作,体现了高超的领导激励艺术;源自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权变领导艺术。军队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保障。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一支人民军队,通过武装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表现出强大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力的体现。这种战斗力的形成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来自于重视官兵物质利益和创新的军事民主;来自于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能力,官兵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能够根据变化的环境确定组织的职能;来自于政治建军的优势,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灵活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黄秀[10](2019)在《历史军事地理视阈下广昌战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昌战役即广昌保卫战,发生于南京国民政府发起第五次“围剿”计划的第三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抵御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的一次决定性战斗。作为原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历史悠久、山林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其军事地理地位重要而又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国共双方将广昌的得失作为第五次反“围剿”胜败的关键。通过梳理分析广昌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及其军事地理条件,可以认识到广昌在其优越的自然地理和军事位置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缘何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热点区域。本文拟将广昌战役放置于历史军事地理研究视角下,以甘竹战斗,饶家堡、长生桥战役及广昌城附近的战役作为重点战场来分析,进一步阐述地形、气候、交通、人口及当地资源等因素对广昌战役整个战斗过程中的派兵情况、战略部署、战术选择、行军过程、军队编制等方面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于历史军事地理角度,为拓宽广昌战役的解读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二、从国民党方面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国民党方面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无线电通讯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红军发展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理论渊源及实践概况
    2.1 红军发展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理论渊源
    2.2 红军发展无线电通讯技术的现实背景
    2.3 红军发展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历史进程
第三章 红军对无线电通讯人才的发掘与培养
    3.1 红军发掘培养无线电通讯人才的现实背景
        3.1.1 审时度势:进入无线电时代
        3.1.2 恩怨聚离:身处革命绝境
        3.1.3 函矢相攻:人机一度相悖
    3.2 红军网罗培养无线电通讯人才的主要方式
        3.2.1 苦心孤诣:改造原国民党技术人员
        3.2.2 千方百计:网罗无线电通讯人才
        3.2.3 因地制宜:自主开办训练班和通信学校
    3.3 红军着力培养无线电通讯人才的战略意义
        3.3.1 培养造就对党忠诚的无线电专业通讯人才
        3.3.2 保证无线电技侦、破译工作的高效开展
        3.3.3 提供给无线电教育事业以切实有效的重要参考
第四章 红军无线电台的发展及其运行实践
    4.1 电台器材的获取方式
        4.1.1 战争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电台
        4.1.2 白区采购无线电设备及其配件
        4.1.3 接收第三方的经济和物质援助
    4.2 无线电通讯相关工作的开展
        4.2.1 无线电台的管理制度
        4.2.2 无线电通讯加强内部联系
        4.2.3 着力侦察和破译敌方情报
    4.3 无线电通讯与红军革命事业的发展
        4.3.1 点面合力:中共中央对苏区指挥控制权的分散与集中
        4.3.2 纵横联动:红、白两军的交互试探与行动谋略
        4.3.3 比权量力:长征路上的内部博弈与会师大计
第五章 党和红军建设无线电通讯事业的成效及其历史局限性
    5.1 党和红军建设无线电通讯事业的成效
        5.1.1 便利苏区党政军之间的相互联络,有效地联通内外
        5.1.2 保障部队前后方的及时沟通,高效进行战略部署和作战指挥
        5.1.3 积极对敌进行技术情报侦察,打破党和红军消息闭塞滞后局面
    5.2 党和红军推动无线电通讯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2.1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电台器材来源始终受限
        5.2.2 无线电通讯工作在革命斗争事业中的认知与定位问题
        5.2.3 保密工作不彻底的隐患在抗日战争中的延续
第六章 党和红军建设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历史意义和经验分析
    6.1 党和红军建设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历史意义
        6.1.1 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技术保障
        6.1.2 为建国后的无线电通讯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6.1.3 为建国后的无线电通讯事业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
    6.2 党和红军建设无线电通讯事业的现实经验
        6.2.1 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
        6.2.2 通讯兵精神:推动党的革命建设事业稳步发展的思想内核
        6.2.3 科学技术:促进党和人民事业稳步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旨趣
    二、选题意义
    三、创新点
    四、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背景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统治强化与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第二节 红二十五军长征与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决策的形成
第二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中共鄂豫陕省委领导下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
    第二节 中共鄂豫陕特委领导下根据地的恢复与继续发展
第三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并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鄂豫陕边界地区良好的革命基础
    第二节 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
第四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共革命历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鄂豫陕边界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央红军长征战略方向选择演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历史理论渊源
二、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的酝酿和长征中战略方向选择演变的基本过程
三、中央红军长征战略方向选择演变的启示

(4)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政策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的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建立与国民政府的最初反应
    一、鄂豫皖苏区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环境
    三、国民政府的最初反应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围剿”
    一、国民政府对中共的“围剿”政策及演变
        (一)国民党的清党运动
        (二)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政策的推行
    二、国民政府“围剿”的政治部署
        (一)组织民众实行保甲团练
        (二)严密封锁鄂豫皖苏区
        (三)公路建设
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
    一、军事机构的设置
    二、军队部署计划
    三、国民政府的战略战术
    四、建筑碉堡
第四章 国民政府的经济善后和思想文化控制
    一、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苏区的经济善后
        (一)土地的整理利用及减免田赋
        (二)推行农村合作社运动
        (三)赈济灾民
    二、国民政府对鄂豫皖苏区的思想文化控制
        (一)推行特种教育
        (二)重视宣传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反“围剿”作战视野下的中央苏区闽赣省研究(1933-1935)(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闽赣省创建的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 闽赣省的创建背景
        一、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二、闽赣省毗邻区的地缘政治背景
    第二节 闽赣省的创建基础
        一、闽北革命根据地
        二、信抚革命根据地
        三、建黎泰革命根据地
        四、宁清归革命根据地
    第三节 闽赣省的行政区域演变
        一、闽赣省下辖县级行政区域的演变
        二、反“围剿”作战与闽赣省增设县份
第二章 闽赣省的政权建构
    第一节 中共闽赣省委的建立及沿革
        一、中共闽赣省党组织机构及人事沿革
        二、中共闽赣省省委的驻地变迁
    第二节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及沿革
        一、中共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沿革
        二、闽赣省苏下辖县苏沿革
    第三节 闽赣军区的建立及沿革
        一、闽赣军区的建置沿革
        二、闽赣军区领导下的武装建设
第三章 反“围剿”作战与闽赣省的失败
    第一节 闽赣省的前期准备
        一、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加紧经济战线斗争
        二、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组织建设
        三、健全军事建设,领导地方武装斗争
    第二节 闽赣省的反“围剿”作战
        一、黎川失守与闽赣省南移
        二、进驻建宁与守备建泰苏区
        三、宁清归苏区失守与闽赣省陷落
    第三节 闽赣省的后期斗争
        一、拥护红军北上抗日
        二、整编武装开展游击
第四章 闽赣省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第一节 客观原因
        一、国民党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二、新扩闽赣政权建制不完善
    第二节 主观原因
        一、党的建设方面
        二、政权建设方面
        三、军事建设方面
    第三节 历史启示
        一、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要坚持建设高水平干部队伍
        四、要坚持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中央苏区闽赣省大事记(1933-193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史料价值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大历史观下的新闻史研究
        (二)关于国民党史的研究
        (三)涉及中央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
        (四)小结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概念与时段的划分
第一章 《中央日报》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央日报》的概况
        一、《中央日报》的创刊
        二、《中央日报》的办报宗旨
        三、《中央日报》的改组与经营
    第二节 《中央日报》的主要内容
        一、《中央日报》的作者群体
        二、《中央日报》的版面布局
        三、《中央日报》的舆论宣传态势
    第三节 《中央日报》的办报面貌
        一、资金充沛,政府重视
        二、监管严密,以火去蛾
        三、弱化政治,强化改革
第二章 《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政治部署的舆论报道
    第一节 国民党的政治战略
        一、转变“剿匪”策略,为清党正名
        二、重视党务,训练保甲
        三、散布舆论,制造攻势
    第二节 对中央苏区的政治“围剿”宣传
        一、诋毁谩骂,煽动舆论
        二、歪曲事实,黑白颠倒
    第三节 政治“围剿”下的苏区社会
        一、政权建设宣传
        二、土地革命宣传
第三章 《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军事部署的舆论报道
    第一节 国民党的军事战略
        一、集中兵力,改进编制
        二、转变战术,操练军官
    第二节 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宣传
        一、策动舆论,虚张声势
        二、大张“声讨”,推波助澜
    第三节 军事“围剿”下的苏区社会
        一、开展“扩红”运动
        二、组织群众支援
第四章 《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经济部署的舆论报道
    第一节 国民党的经济战略
        一、阻碍“增粮”,管控交通
        二、复苏经济,平息民愤
        三、封锁苏区,断绝物资
    第二节 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围剿”宣传
        一、以偏概全,煽动民意
        二、公开谴责,博取同情
    第三节 经济“围剿”下的苏区社会
        一、增加税收,重视农业
        二、发行公债,开源节流
第五章 国民党舆论宣传的效果评析与中央苏区的积极应对
    第一节 国民党舆论“围剿”的困境
        一、弱势独裁缺陷日益显露
        二、地方党部边缘化发展
        三、党义宣传走向扭曲
    第二节 中央苏区的积极应对措施
        一、理论科学,精准施策
        二、准备充分,成效卓着
    第三节 中央苏区应对工作的历史启示
        一、坚定革命导向与群众立场
        二、坚持实事求是与问题意识
        三、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路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概述
二、中央苏区反“围剿”评价研究
三、中央苏区反“围剿”成败原因研究
四、国民党视域下的中央苏区反“围剿”研究
五、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反“围剿”关系研究
六、重要领导人物与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研究

(8)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史料运用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三) 抗大招生工作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三) 延安摩托学校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一) 政治部(处)
        (二) 政训处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三) 河防战斗情况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四) 边区剿匪成效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二、边区农民参军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三、开展“归队运动”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四、边区“双拥”运动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对象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理论框架
        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
第一章 政治领导力:确立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袖集体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核心的形成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层变化
        二、毛泽东党内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
        三、领导特质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
    第二节 组织确立领导核心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
        二、政治学视野下领袖的作用
        三、确立毛泽东领导核心意义
    第三节 中央集体领导和政治领导力
        一、中央集体领导形成过程
        二、政治路线与政治领导力
        三、战略策略与政治领导力
第二章 思想引领力: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原因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过程
    第二节 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
        一、作为一种理念的思想
        二、领导思想具有领导力
        三、列宁建党学说的启示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引领力
        一、毛泽东思想与领导哲学
        二、毛泽东思想引领力的体现
第三章 组织领导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第一节 党组织内部激励建设
        一、红色文化
        二、思想建党
        三、延安整风
    第二节 党组织能力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二、培养全党群众工作能力
    第三节 党组织管理机制
        一、灵活的组织机构
        二、畅通的沟通渠道
        三、严格的政治纪律
第四章 社会号召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一、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二、建立“三三制”政权组织
        三、构建“相容性”制度机制
    第二节 统一战线内部激励建设
        一、通过共同领导发挥领导力
        二、通过利益共享来赢得民心
        三、发挥尊重激励的领导艺术
    第三节 统一战线组织能力建设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二、因时而异的统战政策
        三、因人而异的斗争策略
第五章 军队战斗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一节 军队组织激励建设
        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重视物质利益的激励
        三、创新军事民主激励
    第二节 军队组织能力建设
        一、正确的军事战略
        二、重视官兵能力提升
        三、复合型的组织职能
    第三节 军队组织管理机制
        一、政治建军的优势
        二、灵活的组织结构
        三、严格的军事纪律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主要启示
        一、对党的领导力的启示
        二、对组织领导力的启示
        三、对干部领导力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10)历史军事地理视阈下广昌战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分析
        1.2.1 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1.2.2 第五次反“围剿”及广昌战役研究
        1.2.3 历史地理角度广昌战役研究
    1.3 主要资料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广昌政区沿革与地理环境
    2.1 广昌政区沿革
    2.2 广昌与中央苏区关系
    2.3 广昌地理环境
        2.3.1 自然地理环境
        2.3.2 人文地理环境
第3章 广昌军事地理及广昌战役
    3.1 军事地理条件
        3.1.1 陆路条件
        3.1.2 水路条件
        3.1.3 关隘条件
    3.2 广昌战役
第4章 广昌战役国共双方攻防形势
    4.1 广昌战役战前背景
        4.1.1 国民党方面
        4.1.2 中央苏区方面
        4.1.3 共产国际方面
    4.2 广昌战役攻防态势
        4.2.1 甘竹战斗
        4.2.2 饶家堡、长生桥战役
        4.2.3 广昌城附近战斗
第5章 地理环境对广昌战役的影响
    5.1 地形与气候
        5.1.1 地形
        5.1.2 气候
    5.2 道路
    5.3 人口
    5.4 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成果

四、从国民党方面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无线电通讯工作研究[D]. 刘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D]. 何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中央红军长征战略方向选择演变及启示[J]. 王新生. 领导科学论坛, 2020(20)
  • [4]国民政府“围剿”鄂豫皖苏区政策与措施研究[D]. 刘向. 河南大学, 2020(02)
  • [5]反“围剿”作战视野下的中央苏区闽赣省研究(1933-1935)[D]. 蔡瑞琼.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中央日报》对中央苏区的舆论宣传研究[D]. 李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J]. 魏少辉.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0(01)
  • [8]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D]. 苗贵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历史军事地理视阈下广昌战役研究[D]. 黄秀.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国民党视角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