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地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

准噶尔盆地腹地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

一、准噶尔盆地腹部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军,宋永,郑孟林,任海姣,吴海生,何文军,王韬,王霞田,赵长永,郭健辰[1](2021)在《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复式聚集成藏》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为新疆北部最大、最富集的含油气盆地,随着盆地勘探资料丰富,重新研究盆地油气形成与分布,明确大油气田富集层位和勘探方向,可为盆地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指导。应用地震、钻井、试油、油源对比等资料,通过油气藏解剖、有效烃源岩分布和生烃潜力的差异性再认识,将盆地石油地质演化与构造演化相结合,对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的复杂性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经历了石炭纪海陆过渡相和二叠纪—新生代陆内盆地多旋回演化,形成了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等多套构造层系,发育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3套主要烃源岩,存在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和白垩系3套区域性盖层,形成了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大含油气系统。明确了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西山窑组、侏罗系顶面与上覆地层存在的大型不整合面,控制了三大含油气系统原生油气藏分布。自海西晚期至喜马拉雅期发育4期主要断裂,在盆地内构成了立体输导网络,将三大含油气系统纵向沟通,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原生油气藏与次生油气藏有序分布的复杂油气成藏系统。

匡立春,支东明,王小军,李建忠,刘刚,何文军,马德波[2](2021)在《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不断获得多项重大油气发现,证实含油气盆地深层蕴含巨大的勘探潜力。新疆地区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稳定中国油气战略坚实的能源保障,但限于深层领域多,油气富集规律复杂,其勘探潜力及方向不是十分明确,进一步厘清新疆地区深层—超深层重点领域区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疆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分析,对比研究了新疆地区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深层基础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成藏组合特征,系统梳理了三大盆地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构建了新疆地区深层不同领域油气成藏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其控藏要素及油气分布特征。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库车前陆冲断带、塔西南山前带,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南缘冲断带下组合、二叠系页岩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三叠系、深层石炭系等区带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未来深层寻求规模储量及重大突破的重要勘探区带。

陈棡,卞保力,李啸,刘刚,龚德瑜,曾德龙[3](2021)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中浅层油气藏具有远源、次生的特征,而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断裂、砂层、不整合等要素的系统刻画及其空间组合关系研究,梳理出断裂垂向单一输导型、断裂-毯砂阶状输导型、断裂-不整合复合输导型等3类输导组合类型。结合输导体系与成藏过程及成藏要素的时空耦合关系,总结出3类优势输导体系控制下的成藏模式:断裂垂向单一输导控制下的立体成藏模式、断裂-毯砂阶状输导控制下的环凸成藏模式、断裂-不整合复合输导控制下的连片成藏模式。综合输导要素配置关系及成藏背景,指出阜康凹陷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是寻找中浅层高效油气藏的重要接替区。

王彦君[4](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易立[5](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毛礼鑫[6](2020)在《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成藏条件分析》文中指出永进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目前已在侏罗系取得了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化,以及腹部周边地区白垩系油藏的大量发现,白垩系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目标。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埋藏浅、物性条件好,已在部分井位有油气显示,展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成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位。就当前研究程度而言,永进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条件中,砂体展布与油源输导体系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本文综合测井资料、地震数据等对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的层序划分、沉积特征、砂体展布和断裂体系等进行了细致研究,以上述两个核心内容为主要解剖点,分析了其成藏条件。在层序划分中进行了区域引层,并且与腹部其他地区的地层也进行了对比,确保层序划分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指导下,结合地震反射、测井曲线组合、泥岩声波时差、砂泥比分析定量分析、测井数据主成分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永进地区层序界面进行了精确识别,确立了层序划分方案,将其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并认为其经历早期水进、中期水退、晚期水进的沉积过程。在层序格架和沉积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岩性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等典型的沉积相标志,识别出了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根据地震属性和物性资料重点对低位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进行了研究,发现清水河组底部砂体受不整合影响物性条件较好,是潜在的有利储集层。研究区内广泛发育压扭走滑断裂体系,结合地质背景和地震曲率属性等对其进行了识别刻画,这些断裂主要发育在古隆起边缘和凹凸转换带附近,平面上呈近东西向平行排列,剖面表现为“Y”型分布,从下至上发育程度减弱,通过沟通烃源岩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输导性研究表明断层在白垩纪之后有重新被激活的迹象。丰富的源岩条件、良好的储盖组合以及不整合与油源断裂构成的输导体系成为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有利的关键成藏条件。通过系统的分析,建立了成藏模式,综合源岩供烃优势路径、圈闭发育部位、断裂分布、不整合黏土层厚度等有利条件,提出永进地区北部是有利的成藏区域。

刘刚,卫延召,陈棡,贾开富,龚德瑜,王峰,孙靖,朱峰,麻伟娇[7](2019)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大量的次生油气藏,以埋藏浅、物性好、建产快、产能高为特点,是寻找高效油气藏的重点探区。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结合恢复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明确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原生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期在早白垩世,次生调整的成藏期在古近纪末期。通过恢复早白垩世(原生油气成藏期)侏罗系的构造,结合成藏要素的时空耦合关系以及油气包裹体丰度、储集层定量颗粒荧光分析,揭示出莫索湾、陆南和陆梁古鼻状构造是侏罗系原生油藏的主要聚集区。综合原生油藏的分布和古近纪末期(次生油气调整期)的构造特征,深入剖析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输导要素,构建了次生油气藏的4类输导体系,明确了各类输导体系的作用区域、成藏层位、目标类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模式。在成藏模式的指导下,结合输导体系的差异性,将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划分为4类成藏区,其中,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石东凸起和石南鼻状凸起是未来寻找高效次生油气藏的重点区带。

官伟[8](2019)在《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湖凹陷大油区的发现证实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界面上下是油气成藏和勘探的重要目标,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受二叠系与三叠系、下乌尔禾组与上乌尔禾组之间的大型不整合控制,结合该时期准噶尔盆地整体为统一的坳陷沉积,东西区构造及沉积特征具有相似性的特点,论文选择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及成藏作用研究,为寻找二叠系-三叠系大-中型不整合体油气藏提供基础。通过区域构造解剖研究认为陆梁隆起带二叠纪-三叠纪盆地性质及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早二叠世岛弧碰撞后应力释放的断陷盆地阶段,中晚二叠世转化为前陆盆地阶段,三叠纪为坳陷盆地阶段。综合地层界面特征分析,将二叠系-三叠系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二叠系与三叠系各分为3个层序,PSQ1为夏子街组(将军庙组),PSQ2为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PSQ3为上乌尔禾组(梧桐沟组),TSQ1为百口泉组(上仓房沟群),TSQ2为克拉玛依组,TSQ3为白碱滩组(黄山街组),基于连井及地震剖面开展地层对比,明确陆西缺失上二叠统地层,陆东缺失中下二叠统地层。研究区整体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陆梁隆起带大部分为扇三角洲沉积,局部存在冲积扇沉积,扇三角洲前缘大面积分布,是有利运聚层发育部位。提出不整合体结构3级层次划分方案,即一级为盖层、不整合体层和油源网层,二级不整合体层可细分为上覆层、不整合面层及下伏层,三级是成藏要素级包括运聚层、隔挡层、风化粘土层和风化淋滤带等单元。通过以测井、地震资料为主结合岩性、物性特征等进行不整合体纵向结构的分析,将研究区分为5种不整合类型和8种岩性组合关系,确定了16种不整合体结构类型。描述不整合复合体三层结构内部的运聚层、隔挡层展布特征,风化粘土层和风化淋滤带的平面展布特征,以及不整合体结构类型的展布特征,明确滴南凸起一带和白家海-五彩湾一带是有利不整合体圈闭形成的有利区。从油气输导体系和不整合复合体评价入手,结合3个典型不整合体油气藏的解剖,明确了不整合复合体油气成藏控制要素,预测了各结构层成藏有利区。平地泉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南侧斜坡带和夏盐凸起西段斜坡带,梧桐沟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和白家海凸起,但是滴南凸起分为南带二叠系来源有利区和北带石炭系来源有利区,整体与断裂的分布及性质有很大关系。

马捷[9](2018)在《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索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三面紧靠生烃凹陷,深浅断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是,活跃的盆内构造运动导致油气成藏过程复杂难辨。根据现有勘探成果发现,仅在紧邻盆1井西凹陷的盆5井区有工业油流发现,而盆参2井区虽岩心含油性好,但仅在盆参2井为油水同出,其他井试油结果均出水,反映出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水关系十分复杂。为了查明区内油气富集规律,有必要对研究区油气成因及来源、油气成藏过程加以探讨研究,以便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本文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白垩系油气的成因及来源,通过选取典型井开展成藏解剖,明确油气差异聚集的主要原因;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等手段,确定白垩系油气成藏的时期,结合构造演化史、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油气运移、保存条件,明确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并指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不同井区油气来源存在差异,盆5井区主要来自于盆1井西凹陷,盆参2井区主要来自南缘阜康凹陷;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砂体发育规模以及沉积微相的差异是盆参2井与莫24井白垩系油气富集差异、含油岩心出水的主要原因。盆参2井白垩系底部物性差,渗透率较低,排驱压力大,孔喉结构差,砂体发育规模小,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沉积微相,以砂、粉砂与泥岩互层状分布为主,横向连通性差,后期构造调整过程中,有利于油气保存。莫索湾地区白垩系存在两期油气成藏,第一期充注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第二期为主成藏期,油气充注时间晚白垩世—渐新世;白垩系存在强烈的生物降解破坏,降解时间为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期,降解仅破坏第一期油气,主成藏期油气未遭受降解;莫索湾地区白垩系具有油源复杂、多期成藏特征,古隆起的后期反转运动使先期形成的油藏遭到破坏和调整,形成以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地层岩性圈闭为主,控制形成岩性地层油藏,调整后油藏呈现分散和小规模的特征,并形成砂泥岩薄互层式、沉积充填式、低幅度构造式以及地层尖灭式等四类岩性油气藏。针对区内未来油气勘探,在原油藏上倾方向沿油气次生调整路线是勘探的首选目标,同时盆参2井以南的三角洲外前缘、莫索湾东南翼以及受控于古地貌的低洼沉积充填砂体,也是下一步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方向。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10](2012)在《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和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油气成藏之后经历了后期构造变动的调整、改造和破坏,分布规律十分复杂。研究叠合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对于提高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叠合盆地系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它们具有地层沉积不连续、地层构造不连续和地层应力应变作用不连续等三大判别标志。依据构造剖面上沉积地层年代的关联性将叠合盆地分为连续沉积型、中晚叠合型、早晚叠合型、早中叠合型和长期暴露型等五种类型。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过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三种地质作用(剥蚀、断裂和褶皱)使区域盖层受到破坏,六种微观机制(渗漏、扩散、溢散、氧化、降解和裂解)导致了油气损耗。它们的联合作用形成了原成型、圈闭调整型、组份变异型、相态转换型和规模改造型等五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的功能要素包括有烃源灶(S)、古隆起(M)、沉积相(D)、区域盖层(C)、断裂带(F)和低势区(P)等,它们在纵向上的有序组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层位;在平面上的叠加复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范围;在时间上的同时联合(TC=TD=TM=T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期次(T)。叠合盆地后期构造过程的叠加复合导致了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和破坏。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模式是:强强叠加破坏、强弱叠加改造、弱弱叠加保护。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受构造变动强度、构造变动次数、构造变动次序、区域盖层封油气能力和原始聚油气量等五方面因素的控制,建立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和剩余资源潜力与各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为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叠合盆地晚期相-势-源复合决定着圈闭的含油气性。叠合盆地发生过多期成藏作用,但最后一期成藏作用的勘探意义最大;叠合盆地油气藏发生过多期调整和改造,但晚期条件的制约作用最为关键。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区和弱弱叠加保护区最有利开展当前油气藏勘探;在这一地区的油源通道上发育的圈闭、优相储层区中发育的圈闭、低势场中分布的圈闭的成藏概率高;依据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可以预测和评价最有利勘探目标的含油气性,优选钻探目标。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需分四个层次展开。首先基于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作用搞清每一运聚单元内的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根据物质平衡原理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其次在有利资源领域展开油气成藏功能要素的识别、演化历史恢复和控油气作用研究,基于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出多期复合成藏的边界、范围和概率;然后开展盆地演化历史与油气藏调整、改造和破坏作用的研究,基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在有利成藏区带内预测出剩余资源较大的有利勘探区;最后在有利勘探区带内展开油气富集作用的研究,基于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出最有利的钻探目标。应用新理论新技术,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主要目的层最有利的资源领域、最有利的成藏领域和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准噶尔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100%分布在理论预测的最有利成藏领域中得最有利勘探区带内;截止到2009年底,上列两个盆地已钻567口探井中得316口成功井100%分布在理论预测出来的最有利勘探目标中,其中日产油气量超过18t的高产井中得95%的相-势-源复合指数(FPSI)大于0.6。215口无油气的探井中,有24%~68%是功能要素不好,有5%~19%是构造变动破坏所致,有27%~57%是相-势-源复合不好。叠合盆地"要素组合控藏-过程叠加改造-晚期相势定位"的理论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就塔中隆起一地预测和评价出来的21个最有利的勘探目标中,经钻探证实100%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它们为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公司年均发现2.85亿吨油气储量和每年保持18%的储量增长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准噶尔盆地腹部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腹部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复式聚集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盆地地质背景
2 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
    2.1 石炭系含油气系统
        2.1.1 石炭系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及分布
        2.1.2 成藏组合与分布
        2.1.3 圈闭形成与油气成藏
    2.2 二叠系含油气系统
        2.2.1 中—下二叠统烃源岩及分布
        2.2.2 成藏组合与分布
        2.2.3 圈闭形成与油气成藏
    2.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
        2.3.1 中—下侏罗统有效烃源岩及分布
        2.3.2 成藏组合特征与分布
        2.3.3 圈闭形成与油气成藏
3 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聚集特征
    3.1 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
    3.2 油气聚集特征
4 结论

(2)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构造背景
2 成藏组合差异与油气地质条件特征
    2.1 塔里木盆地
    2.2 准噶尔盆地
    2.3 吐哈盆地
3 深层—超深层油气成藏模式与控制因素
    3.1 塔里木盆地
    3.2 准噶尔盆地
    3.3 吐哈盆地
4 油气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
    4.1 塔里木盆地
    4.2 准噶尔盆地
    4.3 吐哈盆地
5 结论与认识

(3)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输导体系特征及组合类型
    2.1 断裂系统
    2.2 砂体输导层
    2.3 区域不整合
    2.4 输导要素组合类型
3 输导体系有效性及其控藏模式
    3.1 输导体系与成藏事件的时空匹配关系
    3.2 优势输导体系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
4 有利勘探方向
5 结论

(4)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工作量
2 地质概况
    2.1 区域位置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演化
3 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界面的准确识别
    3.2 层序划分方案
    3.3 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4 层序格架中的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4.1 沉积环境与物源分析
    4.2 沉积相标志
    4.3 沉积相类型及相分析
    4.4 沉积相展布及沉积相模式
    4.5 砂体展布
5 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
    5.1 成藏基本条件
    5.2 输导体系特点
    5.3 白垩系成藏模式
    5.4 有利区带预测
6 绪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侏罗系—白垩系原生、次生油气藏形成期
3 原生油气藏分布
4 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
    4.1 次生油气藏的成因
    4.2 次生油气藏的输导体系
    4.3 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模式及分布
5 结论

(8)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整合体概念及研究现状
        1.2.2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体研究现状
    1.3 工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1.3.1 工区概况
        1.3.2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形成地质背景分析
    2.1 二叠系-三叠系形成构造背景
        2.1.1 二叠系形成构造格局特征
        2.1.2 三叠系形成构造格局特征
        2.1.3 二叠系-三叠系构造转化特征
    2.2 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特征
        2.2.1 地层界面特征
        2.2.2 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
    2.3 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特征
        2.3.1 物源分析
        2.3.2 岩心相特征
        2.3.3 测井相特征
        2.3.4 沉积相分布特征
第3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
    3.1 不整合体内涵及结构划分方案
    3.2 不整合体结构识别方法
        3.2.1 露头-岩心观察法
        3.2.2 测井分析方法
        3.2.3 地震分析方法
    3.3 不整合体结构及特征
        3.3.1 单井结构特征
        3.3.2 剖面结构特征
第4章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平面分布特征
    4.1 二叠系-三叠系主要不整合体界面特征及分布规律
        4.1.1 上乌尔禾组(梧桐沟组)与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界面
        4.1.2 百口泉组与上乌尔河组(梧桐沟组)、下乌尔禾组(平地泉组)界面
    4.2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复合体上覆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4.2.1 上覆层分布特征
        4.2.2 上覆层构造特征及分布
    4.3 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复合体下伏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4.3.1 下伏层分布特征
        4.3.2 下伏层风化淋滤带特征及分布
    4.4 二叠系-三叠系主要不整合体形成模式及分布
        4.4.1 不整合体形成模式及特征
        4.4.2 不整合体成因类型分布特征
第5章 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控藏作用和油气分布预测
    5.1 已知油气藏分布与不整合体关系
    5.2 不整合体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2.1 不整合体结构与油气运聚关系
        5.2.2 典型不整合体油气成藏解剖
        5.2.3 不整合体油气成藏模式
    5.3 不整合体油气分布预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况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3.1 烃源岩特征
        3.1.1 石炭系
        3.1.2 二叠系
        3.1.3 侏罗系
        3.1.4 烃源岩热演化史
    3.2 油气来源
        3.2.1 油气来源层位
        3.2.2 油气性质差异
        3.2.3 油气来源方向
第4章 典型油藏解剖
    4.1 工区白垩系含油岩心多井测试出水
    4.2 典型井成藏解剖
        4.2.1 盆参2井与莫24井白垩系对比分析
        4.2.2 莫24井白垩系与侏罗系对比分析
    4.3 含油岩心出水原因分析
第5章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5.1 油气成藏时期
        5.1.1 成藏期次
        5.1.2 成藏时间
    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5.3 成藏模式
    5.4 有利勘探方向预测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1.1叠合盆地的概念及其识别标志
        1.1.1叠合盆地的概念
        1.1.2叠合盆地的识别标志
    1.2中国叠合盆地基本地质特征与成因分类
        1.2.1中国叠合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
        1.2.2中国叠合盆地成因分类
        1.2.3中国叠合盆地的平面分布
    1.3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基本的油气地质特征
        1.3.1广泛发育复杂油气藏
        1.3.2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
        1.3.3发生过多期多区生排油气作用
        1.3.4发生过多旋回的成藏作用
        1.3.5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2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其控油气特征
    2.1叠合盆地油气藏产状特征及其恢复
        2.1.1天然气产状的基本概念
        2.1.2天然气地表产状与地下产状差异性与研究意义
        2.1.3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研究方法原理
        2.1.4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在塔中地区的应用
        2.1.4.1塔中天然气地表产状特征
        2.1.4.2塔中天然气地表平面分布特征
        2.1.4.3塔中天然气地表产量变化主控因素分析
        2.1.4.4塔中地下天然气产状恢复
        2.1.4.5塔中天然气地下产状分布特征
        2.1.4.6塔中天然气地下和地表产状差异比较及石油地质意义
        2.1.4.7塔中天然气产状恢复结果讨论
    2.2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基本特征
        2.2.1纵向上多层位分布
        2.2.2平面上多区带分布
        2.2.3时间上多期次分布
    2.3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
        2.3.1烃源灶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1.1烃源灶的基本概念
        2.3.1.2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1.3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1.4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1.5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来源
        2.3.1.6烃源灶的形成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规模
        2.3.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2.1古隆起的基本概念
        2.3.2.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2.3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2.4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2.5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运聚方向
        2.3.2.6古隆起控制着圈闭的成因类型
        2.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3.1有效储层的基本概念
        2.3.3.2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分布范围
        2.3.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3.4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4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4.1有效区域盖层的基本概念
        2.3.4.2有效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4.3有效区域盖层控制油气的分布特征
        2.3.4.4有效区域盖层控油气的分布模式
        2.3.5断裂带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5.1断裂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
        2.3.5.2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输送油气作用
        2.3.5.3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改善储层的作用
        2.3.5.4断裂控油气成藏基本模式
        2.3.6低界面势能区的控油气作用
        2.3.6.1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普遍性
        2.3.6.2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2.3.6.3低势指数预测有利勘探区
        2.3.6.4低势控藏作用可靠性检验
3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成藏与多期复合成藏
    3.1功能要素及其判别标准
    3.2功能要素控藏作用存在临界条件
    3.3功能要素组合模式决定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3.3.1功能要素有序组合控制着纵向上油气富集的层位
        3.3.2功能要素叠加复合控制着平面上油气富集的范围
        3.3.3功能要素地史期联合控制着油气藏大量形成的时期
    3.4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表征
        3.4.1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性表征
        3.4.2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量表征
        3.4.2.1烃源灶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2有利相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3区盖层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3.4.2.4古隆起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5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指数 (T-CDMS)
        3.4.2.6不同的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4叠合盆地油气藏多期调整改造与剩余资源评价
    4.1构造变动特点
    4.2构造破坏油气藏机制
    4.3构造变动与油气藏破坏程度的关系
        4.3.1构造变动的基本形式
        4.3.2构造变动的强度与定量表征
        4.3.3构造变动强度越大油气藏受破坏程度越高
        4.3.4构造变动时间越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5构造变动次数越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6构造变动时盖层的塑性越强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低
    4.4叠合盆地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1单次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2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3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的实际应用
    4.5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模式
        4.5.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地质概念模型
        4.5.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评价数学模型
    4.6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资源潜力预测
        4.6.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方法流程
        4.6.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工作流程
    4.7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1塔中隆起油气地质简介
        4.7.2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3塔中隆起油气聚散模式的建立与意义讨论
5叠合盆地晚期油气藏相势源复合定位
    5.1叠合盆地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
        5.1.1晚期成藏的基本概念
        5.1.2晚期成藏效应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5.1.2.1早期形成的油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凝析气藏和裂解气藏
        5.1.2.2早期形成的大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次生小型油气藏
        5.1.2.3早期形成的小型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大型油气藏
        5.1.2.4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油气藏
        5.1.3晚期成藏效应的机理模式
        5.1.4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的关联性
    5.2相势耦合控藏作用与有利目标预测
        5.2.1相的概念、层次表征与控藏作用模式
        5.2.1.1相的概念
        5.2.1.2相的层次表征
        5.2.1.3相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流体势的概念、分类与控藏作用模式
        5.2.2.1流体势的概念与分类
        5.2.2.2势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3势控油气作用地质模式
        5.2.2.4势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5.2.3相势耦合控藏作用概念与定量表征
6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
    6.1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方法
        6.1.1依据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
        6.1.1.1地质门限控油气成藏原理
        6.1.1.2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工作流程
        6.1.1.3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参数选择
        6.1.1.4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
        6.1.2依据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
        6.1.2.1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方法原理
        6.1.2.2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工作流程
        6.1.2.3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参数选择
        6.1.2.4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结果及可靠性评价
        6.1.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
        6.1.3.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方法原理
        6.1.3.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工作流程
        6.1.3.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参数选择
        6.1.3.4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结果与可靠性分析
        6.1.4依据晚期相-势-源复合定位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
        6.1.4.1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方法原理
        6.1.4.2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工作流程
        6.1.4.3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参数选择
        6.1.4.4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与可靠性分析
    6.2叠合盆地油气藏勘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四、准噶尔盆地腹部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与复式聚集成藏[J]. 王小军,宋永,郑孟林,任海姣,吴海生,何文军,王韬,王霞田,赵长永,郭健辰.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4)
  • [2]新疆地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J]. 匡立春,支东明,王小军,李建忠,刘刚,何文军,马德波.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4)
  • [3]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J]. 陈棡,卞保力,李啸,刘刚,龚德瑜,曾德龙. 岩性油气藏, 2021(01)
  • [4]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5]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成藏条件分析[D]. 毛礼鑫.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J]. 刘刚,卫延召,陈棡,贾开富,龚德瑜,王峰,孙靖,朱峰,麻伟娇. 石油学报, 2019(08)
  • [8]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带二叠系-三叠系不整合体结构特征研究[D]. 官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 马捷.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10]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J].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 地质学报, 2012(01)

标签:;  ;  ;  ;  

准噶尔盆地腹地复合圈闭成藏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