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四川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十一五”期间四川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四川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十五”发展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兵[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韩小伟[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提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曾誉倩[4](2020)在《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普及科学的膳食意识,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日益受到大众的青睐。食用菌作为动植物之外开发的第三类营养食品,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食用菌作为理想的健康食品,食用菌产业的市场前景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对食用菌产业的菌种培育、种植、生产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有关食用菌产品营销渠道的研究仍在探索中。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与管理,是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乎了人们对食品需求的满足,更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本文以食用菌企业-贵州兴农农牧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食用菌企业在营销渠道建设现状,并针对营销渠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这对食用菌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切实优化贵州兴农农牧公司的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促进地方食用菌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思路是: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现状,并介绍了营销渠道的相关理论及本文采用的相关分析方法;其次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该企业现有的营销环境,又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该企业的营销渠道模式规划,经销商的选择,激励政策的制定及营销渠道的管控;再次分析了该企业现阶段在营销渠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再次通过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针对以上问题,对该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提出优化措施;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周锡萍[5](2019)在《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品牌建设需要强化农产品商标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健全各地特色农产品质量体系,从而创响一批“乡字号”和“土字号”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成都是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成都农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农作物产,如温江大蒜、青白江龙王贡韭、龙泉驿水蜜桃、都江堰猕猴桃、郫县豆瓣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成都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较低,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扩大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力,成为提升成都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现有的管理学知识,在对农产品区域品牌概念及其特性、原产地效应理论、战略品牌管理理论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等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访谈、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存在着农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弱、品牌价值不高、品牌保护力度弱的问题,而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规模效应较低、品牌宣传力度弱、品牌运营能力不足、政府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引起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针对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对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环境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成都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策略,包括加大农产品技术支持和提升规模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品牌管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策略,以期能为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成都市农业和成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的借鉴与参考。

王锋尖[6](2019)在《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主要包括湖北省内的神农架、十堰、宜昌、恩施、襄阳、随州等地,境内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三峡库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鄂西独特的地理位置、温润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充沛的水分,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大型真菌。通过文献查阅,除神农架以外,鄂西其余地方少有大型真菌资源的公开报道。本研究对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鄂西大型真菌物种濒危程度进行了评价,编制了鄂西大型真菌红色目录。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本研究对鄂西地区范围内的3023份大型真菌标本(野外采集获得的2151份标本及馆藏872份标本)整理、鉴定,共鉴定出841种,隶属于2门、7纲、23目、94科、295属,其中,子囊菌类95种、胶质菌类32种、伞菌类418种、牛肝菌类56种、腹菌类32种、多孔菌类140种、红菇类68种,包括食用菌208种,药用菌182种,有毒菌245种。发现并描述新种1个:蓝紫黄蘑菇Xanthagaricus ianthinus Y.Li&F.J.Wang,拟定新种2个:湖北光柄菇Pluteus hubeiensis Y.Li&F.J.Wang、武当假亚脐菇Pseudoomphalina wudangensis Y.Li&F.J.Wang,中国新记录种11个:高丽冷杉生菌Abieticola koreana Hyang B.Lee、砖红小蘑菇Micropsalliota lateritia Heinem.、牧场黄蘑菇Xanthagaricus epipastus(Berk.&Broome)Hussain、石墨粉褶菌Entoloma graphitipes E.Ludw.、棱镜孢粉褶菌Entoloma prismaticum Hir.Sasaki,A.Kinosh.&K.Nara、可疑球盖菇Stropharia ambigua(Peck)Zeller、卡斯特光柄菇Pluteus karstedtiae Menolli,Justo&Capelari、变色光柄菇P.variabilicolor Babos、绒盖光柄菇P.velutinus C.K.Pradeep,Justo&K.B.Vrinda、坚实田头菇Agrocybe firma(Peck)Singer、威帕特假小孢伞Pseudobaeospora wipapatiae Desjardin,Hemmes&B.A.Perry。补充湖北省新记录属37个:囊盘菌属Ascocoryne、绿盘菌属Chlorencoelia、螺菌属Neobulgaria、核地杖菌属Scleromitrula、杜蒙盘菌属Dumontinia、平盘菌属Discina、大团囊虫草属Tolypocladium、冷杉生菌属Abieticola、暗褶伞属Melanophyllum、小蘑菇属Micropsalliota、黄蘑菇属Xanthagaricus、黏伞属Limacella、拟锁瑚菌属Clavulinopsis、粉褶红盖菇属Entocybe、Porpolomopsis、裸伞属Gymnopilus、暗皮伞属Flammulaster、木生杯伞属Ossicaulis、灰顶伞属Tephrocybe、雅典娜小菇属Atheniella、囊皮菇属Cystoagaricus、须瑚菌属Pterula、雅薄伞属Delicatula、法伞属Fayodia、假小孢伞属Pseudobaeospora、假亚脐菇属Pseudoomphalina、毛缘菇属Ripartites、杵瑚菌属Pistillaria、核瑚菌属Typhula、裘氏牛肝菌属Chiua、红孢牛肝菌属Porphyrellus、臧氏牛肝菌属Zangia、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白齿耳菌属Mycoleptodonoides、棉絮干朽菌属Byssomerulius、蜡卧孔菌属Ceriporia、地花孔菌属Albatrellus,补充湖北新记录种274个。物种多样性编目按照《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2008)系统和真菌索引(http://www.indexfungorum.org/)排列。区系多样性的研究:包含10个物种及以上的科定义为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的优势科,经过数据整理发现优势科有24科,共包含608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科数的25.53%,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72.29%。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光柄菇科Pluteaceae、层腹菌科Hymenogastr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小菇科Mycenaceae、类脐菇科Omphalotaceae、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钉菇科Gomphaceae、花耳科Dacrymycetaceae、火丝菌科Pyronemataceae、炭角菌科Xylari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而包含10个物种以下的科共有70个,仅有物种233种,占总种数的27.71%,在本区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包含5个及以上物种的属定义为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的优势属,经过数据整理发现优势属有41个,占总属数的13.90%,计439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52.20%。物种的区系地理组成上,鄂西地区大型真菌主要以北温带分布种、世界广布种为主,其中北温带分布种206种,占鄂西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24.49%;世界广布种168种,所占比例为19.98%。其它区系成分如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分布种、欧亚大陆分布种、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14.03%、12.49%和11.06%。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特有种占整个区系成分的7.13%,丰富的特有成分,说明了鄂西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物种濒危程度评价及红色目录编制: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对841个大型真菌物种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并编制了鄂西大型真菌红色目录。评估结果表明鄂西有大型真菌易危物种3个:近杯伞状粉褶菌Entoloma subclitocyboides W.M.Zhang、承德高腹菌Gautieria chengdensis J.Z.Ying、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 M.Zang,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0.36%。此外,近危的大型真菌有8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ex Murrill、东方色钉菇Chroogomphus orientirutilus Y.C.Li&Zhu L.Yang、东方钉菇Gomphus orientalis R.H.Petersen&M.Zang、密枝糊菌Ramaria stricta(Pers.)Quél.、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灵芝Ganoderma lingzhi Sheng H.Wu,Y.Cao&Y.C.Dai、杯冠瑚菌Artomyces pyxidatus(Pers.)Jülich。另数据不足的有223种,无危的607种。易危、近危以及数据不足的物种均为需要关注和保护的物种。因此,鄂西地区需关注和保护的大型真菌达234种,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27.82%。

吴斯楷[7](2018)在《2011~2016年广东食用菌出口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食用菌是世界上一类重要的蔬菜,广东是我国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随着国内外食用菌出口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广东食用菌的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本论文通过收集2011~2016年广东食用菌出口的原始数据和相关的资料以及调查,进行了下列3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2011~2016年广东出口食用菌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结果有:食用菌每年的出口额为2084.24~3632.16万美元,出口量为5292.7~13286.8t。其中以干木耳的出口额最大,2011年达到994.95万美元。每年食用菌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出口地是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其次是独资企业。出口运输方式以江海运输和汽车运输为主。每年每类食用菌出口的单价都较为稳定,只有个别波动较大。干食用菌是食用菌出口的主力。广东本地生产的食用菌出口额占广东口岸食用菌出口额的比重,每年有下降的趋势等。第二,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广东省食用菌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广东食用菌出口产品单一,产品档次不高;食用菌深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较低;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出口数量和出口额不够高;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制约食用菌产业竞争力;标准类型需加强,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生产方式未成规模,造成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较短;生产流通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产业化发展等。第三,提出了提高广东省食用菌出口竞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快产业化进程,合理布局全省生产区;依靠科技带领,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树立品牌关;促进深加工产品开发,使出口产品多元化,提高出口额;加强企业经营化水平,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加快对接国际市场,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加大相应政策引导与规范;加强国际贸易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

张鹏飞[8](2017)在《两当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因其生产机制灵活,能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兼具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我国西北部以第一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城镇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本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文献调查的方法,梳理了两当县2012年至2015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调查分析了两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2012年以来,两当县政府立足县域实际,开始引导和扶持广大农户、企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近些年的努力,两当县食用菌产业已经基本成型。同时始终坚持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从最初的小户示范种植、到大户规模发展、再到组建产业合作社,成立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了以“龙头企业+示范园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并采取项目扶持、以奖代补、股份合作、农户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调动和提升种植户对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2.实证调查了两当县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自两当县开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以来,从2012年至2015年四年间,两当县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2015年末相比2012年实现了翻一番,农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其中,食用菌产业在近几年全县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12年至2015年,三类主要食用菌产值占全县农业总收入比重分别为1.48%、10.65%、11.8%、12.98%,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3.发现了两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总结了两当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外出务工较多,劳动力保障不足;投入成本较高,资金困难短缺;资源利用率不强,对生态造成压力;栽培品种比较单一;病害及杂菌防治技术欠缺;废弃产品循环利用率低下;生产管理不严,产量质量不高;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弱;销售体系不全,产品收益有限;产品附加值研发不够,未实现价值最大化;产业化水平较低,发展相对滞后。4.提出了两当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全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大宣传引导,吸引劳动力返乡;加大投入力度,调动发展积极性;注重沟通协调,拓宽材料来源;引进培育新品种;加强防治队伍建设;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产业发展体系;注重产品包装宣传;健全销售服务平台;注重统筹谋划;注重深度开发;注重提升转化。

陈娟钦[9](2017)在《食疗视角下古田县银耳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常兼具食疗价值,其发展前景广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古田县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银耳之乡”,该县的银耳产量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90%以上,其产业成为古田县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但伴随着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古田县银耳产业正在转型,其存在的问题逐渐呈现出来:传统的栽培模式、落后的加工技术、食疗产品的种类较少、消费市场较窄等。如果这些问题未能解决,必将影响着该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古田县的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拓宽思路,深入分析古田县银耳产业遇到的问题。本文以古田县银耳产业为对象开展相关研究,从银耳的价格波动、古田县银耳产量和银耳食疗产品的市场需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s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银耳的价格从2012年开始便趋向稳定,对产业的影响较小。(2)在影响古田县银耳总产量的5项影响因素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三个因素对于古田县银耳的产量影响较大,而从事农林渔业的从业人员和农村用电量两个因素对银耳产量的影响较小。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与银耳产量呈正相关。(3)有71.7%的消费者愿意购买银耳食疗产品,购买意愿与食疗产品的功能效果、自身健康情况、关注健康的信息、月均收入、食疗产品的质量、对食疗产品信息的关注度、食疗产品的品牌、对银耳营养功能的了解度和教育程度呈正向相关(回归系数大小由大到小排列)。另外,消费者对银耳食疗产品的认知与购买意愿与食疗产品的价格呈负向相关。因此,根据计量结果与古田县银耳产业存在的问题,从食疗视角综合提出银耳产业的提升策略建议:加强银耳食疗文化宣传,提高科研技术、研发银耳新产品(特别是食疗产品),打造银耳特色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建立银耳产业国际标准,充分结合互联网+和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建立智库。现代农业的背景下,银耳的栽培模式有望更进一步发展,其食疗的健康产业有宣传与发展的前景,其加工利用的方向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杨森[10](2017)在《南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实现西部地区全面脱贫的重要农业产业。同时食用菌产业有着“优质、生态、安全、高产”的特点,在确保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食用菌产区,近几年食用菌产业利用气候、区位、技术等优势发展成南宁市农村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通过资料分析,实地调研、归纳比较等手段,结合SWOT分析法中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分析南宁市食用菌产业,并且提出了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的四大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总结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菌种市场方面主要存在市场监管不力、质检人员不足等问题;生产环节主要存在菇农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销售环节主要存在精深加工产品少、渠道单一等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支持优质菌种研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家庭种植模式,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打造区域性品牌等。本文意在通过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提高栽培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也为广西甚至全国同类型地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参考。

二、四川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十五”发展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十五”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2.1.1 中央单位
        2.1.2 社会扶贫
        2.1.3 定点扶贫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6.2.1 政策优势
        6.2.2 资源优势
        6.2.3 规划优势
        6.2.4 人才优势
        6.2.5 技术优势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3.1 党委领导机制
        6.3.2 政府主导机制
        6.3.3 群众参与机制
        6.3.4 组织协调机制
        6.3.5 资金投入机制
        6.3.6 考核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农产品营销渠道研究现状
        1.3.2 国内农产品营销渠道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营销渠道理论
        2.1.1 营销渠道的概念
        2.1.2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2.1.3 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2.1.4 营销渠道关系理论
    2.2 相关分析方法介绍
        2.2.1 PEST分析法
        2.2.2 SWOT分析法
3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3.1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现状分析
        3.1.1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产品现状分析
        3.1.2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市场现状分析
    3.2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建设现状
        3.2.1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模式的规划
        3.2.2 经销商的选择
        3.2.3 激励政策
        3.2.4 渠道管控
4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4.1 营销渠道模式规划混乱
        4.1.1 爆发式铺货方式导致铺货渠道重叠
        4.1.2 营销渠道过长,成本增加导致销售价格较高
    4.2 对区域经销商及下游批发商管理不健全
        4.2.1 现有区域经销商无法扩大销售范围
        4.2.2 缺乏对区域经销商下游的批发商管理制度
    4.3 现有激励措施存在漏洞
        4.3.1 区域经销商年底囤货
        4.3.2 缺乏对线上销售部门的激励机制
    4.4渠道管控混乱
        4.4.1 销售终端资源信息不透明
        4.4.2 缺乏渠道统一价格管理制度
        4.4.3 对渠道成员缺乏统一管理
5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环境分析
    5.1 PEST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5.1.1 政治因素
        5.1.2 经济因素
        5.1.3 社会因素
        5.1.4 技术因素
    5.2 SWOT分析
        5.2.1 优势分析(stengths)
        5.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5.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5.2.4 威胁分析(threats)
        5.2.5 对应策略
    5.3 营销渠道环境分析
6 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优化措施
    6.1 扁平化渠道建设
        6.1.1 加强直接与周边市、县核心销售终端合作,减少中间环节
        6.1.2 扩展、完善网络销售渠道
    6.2 完善经销商、二级批发商管理制度
        6.2.1 开发周边市场区域经销商
        6.2.2 完善经销管理制度
    6.3 完善激励措施制度
        6.3.1 完善对区域经销商的激励制度
        6.3.2 增加线上销售部门激励措施
    6.4 加强渠道管控力度
        6.4.1 加强营销渠道管控力度,实现市场资源共享
        6.4.2 制定统一价格管理制度
        6.4.3 参与区域经销商下游的二级批发商、核心终端管控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2.3 技术线路图
    1.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及特征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原产地效应理论
        2.3.2 战略品牌管理理论
        2.3.3 SWOT分析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3.1 成都市农业及农产品发展现状
        3.1.1 成都市农业发展概况
        3.1.2 成都市农产品现状
    3.2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
    3.3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农产品附加值低
        3.3.2 品牌影响力弱
        3.3.3 品牌价值不高
        3.3.4 品牌保护力度弱
    3.4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规模效应较低
        3.4.2 品牌宣传力度较弱
        3.4.3 品牌运营能力不足
        3.4.4 政府对品牌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环境条件分析
    4.1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SWOT分析
        4.1.1 成都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4.1.2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外部威胁(Threats)
        4.1.3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s)
        4.1.4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内部劣势(Weakness)
        4.1.5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SWOT分析结论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策略
    5.1 加大农产品技术支持,提升规模效应
        5.1.1 提高农产品质量
        5.1.2 提升农产品规模效应
    5.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5.2.1 丰富宣传推广方式
        5.2.2 制定宣传推广计划
    5.3 加强品牌管理能力
        5.3.1 做好战略规划
        5.3.2 构建形象体系
        5.3.3 强化品牌定位
        5.3.4 完善监督机制
    5.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5.4.1 搭建高效服务平台
        5.4.2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5.4.3 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5.4.4 积极开展政府营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6)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湖北省研究概况
    1.3 研究地概况
        1.3.1 地理与地形
        1.3.2 气候条件
        1.3.3 土壤状况
        1.3.4 植被状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鄂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鄂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三章 新种与拟定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和湖北省新记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新种与拟定新种
        3.4.2 中国新记录种
        3.4.3 湖北省新记录属、种
        3.4.4 鄂西光柄菇属大型真菌多样性
第四章 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区系组成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优势科分析
        4.2.2 优势属分析
        4.2.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第五章 鄂西地区大型真菌红色目录
    5.1 研究材料
    5.2 研究方法
    5.3 .评估结果与分析
        5.3.1 大型真菌受威胁物种
        5.3.2 大型真菌近危物种
        5.3.3 大型真菌需关注和保护物种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2011~2016年广东食用菌出口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世界食用菌生产和贸易概况
    2.2 中国食用菌生产和出口概况
    2.3 广东食用菌生产和出口概况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2011~2016年广东出口食用菌的具体情况分析
        4.1.1 出口食用菌的金额和数量
        4.1.2 出口食用菌的目的国和地区
        4.1.3 出口食用菌的类别
        4.1.4 出口食用菌的单价
        4.1.5 出口食用菌的企业性质
        4.1.6 出口食用菌的运输方式
        4.1.7 出口食用菌的货源地
    4.2 广东食用菌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出口数量和出口额不够高
        4.2.2 出口产品比较单一,产品档次不高
        4.2.3 生产方式未成规模,造成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
        4.2.4 深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较低
        4.2.5 品牌保护意识不强
        4.2.6 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制约产业竞争力
        4.2.7 标准类型需加强,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4.2.9 生产流通体系不是很完善
    4.3 促进广东食用菌出口的对策措施
        4.3.1 加快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合理布局全省食用菌生产区
        4.3.2 依靠科技带领,加大科技投入
        4.3.3 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树立品牌关
        4.3.4 促进深加工产品开发,使出口产品多元化,提高出口额
        4.3.5 加强企业经营化水平,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
        4.3.6 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4.3.7 加快对接国际市场,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
        4.3.8 加大相应政策引导与规范
        4.3.9 加强国际贸易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5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两当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1.2 中国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农业发展概况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2.1 研究思路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两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3.1 食用菌种植情况
    3.2 政策及资金扶持情况
    3.3 食用菌产业链发展情况
第四章 两当县食用菌产业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4.1.1 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1.2 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县区经济的影响
    4.2 社会效益
第五章 两当县食用菌发展实例
    5.1 左家乡食用菌产业
        5.1.1 区域基本情况
        5.1.2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5.1.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2 云屏乡食用菌产业
        5.2.1 区域基本情况
        5.2.2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5.2.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六章 两当县食用菌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1 两当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基础保障不足与食用菌产业不匹配
        6.1.2 技术落后与食用菌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6.1.3 管理服务薄弱与食用菌产业发展不相符
        6.1.4 产业链滞后与食用菌产业不协调
    6.2 两当县食用菌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
        6.2.1 夯实基础保障
        6.2.2 注重技术投入
        6.2.3 规范管理服务
        6.2.4 实现产业升级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食疗视角下古田县银耳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局限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食疗
        2.1.2 食疗药膳养生
        2.1.3 银耳产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
3 古田县银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银耳的食疗价值分析
        3.1.1 银耳的营养功效
        3.1.2 银耳的食疗典故
        3.1.3 银耳的食疗产品
    3.2 古田县银耳产业的现状
        3.2.1 古田县概况
        3.2.2 古田县银耳产业现状
4 食疗视角下古田县银耳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银耳价格的波动情况
    4.2 古田县银耳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4.2.2 古田县银耳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2.3 古田县银耳产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 消费者对银耳食疗产品的认知及购买意愿分析
        4.3.1 调查问卷设计
        4.3.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4.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4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4.3.5 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的建立与计量分析
    4.4 小结
5 食疗视角下古田县银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展望
    5.1 对策建议
        5.1.1 加强银耳食疗文化宣传提高产业发展前景
        5.1.2 提高科研技术研发银耳新产品
        5.1.3 打造银耳特色品牌扶持龙头企业
        5.1.4 建立银耳产业国际标准使其规范发展
        5.1.5 充分结合互联网+促进银耳产业的快速发展
        5.1.6 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建立智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消费者对银耳食疗价值的认知与产品购买意愿的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南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食用菌产业研究现状
        1.2.2 国内食用菌产业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南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3.1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3.1.1 食用菌产量发展变化
        3.1.2 食用菌品种生产结构现状
        3.1.3 食用菌生产区域现状
        3.1.4 食用菌出口现状
        3.1.5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3.2 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3.3 南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3.3.1 南宁市食用菌种植分布
        3.3.2 南宁市食用菌生产模式
        3.3.3 南宁市食用菌产品加工
    3.4 南宁市食用菌产业SWOT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机遇分析
        3.4.4 威胁分析
        3.4.5 战略分析
第四章 广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4.1 产前环节
        4.1.1 市场监管力度不足
        4.1.2 优质菌种培育少,质检人员缺乏
    4.2 生产环节
        4.2.1 菇农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
        4.2.2 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4.2.3 先进技术推广困难
    4.3 销售环节
        4.3.1 精深加工产品少
        4.3.2 信息来源较少
        4.3.3 流通渠道单
第五章 促进南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
    5.1 注重产品质量监管,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5.2 支持优质菌种研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3 调整家庭种植模式,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5.4 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产品
    5.5 建立企业、批发市场、超市、“互联网+”销售渠道
    5.6 实现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5.7 打造区域性品牌,开拓高端产品市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四川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十五”发展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贵州兴农农牧公司食用菌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曾誉倩. 贵州财经大学, 2020(05)
  • [5]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D]. 周锡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鄂西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锋尖.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4)
  • [7]2011~2016年广东食用菌出口分析研究[D]. 吴斯楷.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两当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张鹏飞. 兰州大学, 2017(04)
  • [9]食疗视角下古田县银耳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 陈娟钦.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10]南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杨森. 广西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十一五”期间四川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