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Web 服务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Web 服务

一、什么时候应该使用Web Service(论文文献综述)

赵岩[1](2021)在《网络直播同传中口译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以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直播是使用流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将内容分发给众多同时收听或观看者的媒体呈现方式。同传与之结合产生了新的工作模式,译员不再需要亲临现场进行工作,通过直播平台远程即可完成翻译任务。但是,译员将直面网络环境中的观众,增加了译员的曝光度和心理负担,使得口译工作更具艰难性和复杂性。本文选用美国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于2020年3月31日召开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直播同传为研究对象。同传语料来源于两家“优兔”(You Tube)频道,“新唐人”和“洛杉矶华人资讯网”,口译时长64分钟。经过对两个同传视频的文字转写和对齐,分别获得中文语料14368字,18369字。研究依据王斌华(2014)提出衡量口译表现的参数标准,首先运用对比和描写的方法,对两位译员在内容、语言和发布三方面口译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以吉尔精力分配模型为指导分析影响口译表现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内容参数层面,省略现象较为普遍,错误发生的频率较低。2)语言参数层面,不当表达出现的频率均不超过3%。3)发布参数层面,口译表现有较大出入。两位译员在停顿,重复和自我修正的频次总数差距达到68%。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认为以下因素对口译表现有较大影响:1)现场认知条件:包括声音输入质量和语速。2)口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和口译技巧。3)语言特殊性:包括句子结构和习惯表达。因此,提高口译表现不仅主观上要求译员提高口译能力,客观上也要综合考量现场认知条件和语言特殊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杨华[2](2021)在《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带动,互联网保险作为对传统保险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高速增长。在互联网技术及保险科技的赋能下,已逐渐成为未来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互联网保险相较于传统保险,具有效率性、便利性、经济性、交互性及创新性的优势。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保险的各方参与主体都深刻认识到发展互联网保险势在必行,保险机构均在积极加速推进互联网保险的布局与发展。但从历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数据来看我国互联网保险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最高仍未突破10%,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下,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需求、偏好和感受,通过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保险向纵深发展,这已成为当下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保险能够更好地被消费者接受,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本研究围绕“消费者怎么能更好的接受互联网保险”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去揭示此中作用机制的“黑盒”。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逐步探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互联网保险情境下,除了原有的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外,是否还存在新的未知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接受?(2)是否存在新的中介变量,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存在影响?(3)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如何构建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内在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为了解决以上研究问题,本文在对互联网保险和技术接受理论等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保险接受进行探索性研究,提炼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中的关键因素,初步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理论框架。(2)探讨关键因素定义及相互之间影响关系,在UTAUT模型基础上,构建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3)针对研究变量明确测量方法,开发调查问卷,展开大规模调研,收集数据进行分析。(4)实证检验互联网保险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验证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与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而揭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作用机制。(5)根据上述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的研究启示。经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发现及结论:(1)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均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努力期望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的影响不显着。促成因素、信任和行为意图都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和使用行为。(2)感知风险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互联网保险研究情境,拓展了UTAUT模型在消费者视角下的技术接受研究,分析和揭示了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关键组成因素,构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黑盒”。(2)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并引入互联网保险情境下新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拓展了UTAUT模型的影响因素。(3)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引入感知风险作为新的中介,通过实证检验了其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拓展了UTAUT模型的中介作用关系。(4)提出并验证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探讨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进一步对UTAUT模型做了有益拓展。

王慕雪[3](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孙达[4](2020)在《结合上下文信息的Web服务推荐算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服务的发展,Web服务的数量也将爆炸式增长,过多的Web服务数量使得用户无法高效的获取符合自己个性的Web服务,增加了各种成本。目前,推荐算法已经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推荐算法在Web服务推荐领域还未被广泛研究。因此,面对稀疏的Web服务数据集以及尚未挖掘出的潜在信息,如何提高Web服务的服务质量(Qo S)的预测精度是当前推荐算法应用在Web服务推荐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上述场景,本文主要研究Web服务的推荐算法。首先提出了带有偏置项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Bias SVD)。该方法利用Web服务领域的公开数据集,针对目前基于记忆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数据集稀疏时表现不佳的情况,提出了本文的改进方案,即利用矩阵分解技术作为解决数据稀疏的方案,然后结合数据集中的偏置信息改进模型,提高对于服务质量(Qo S)的预测精度。本文通过不同稀疏程度的数据集验证,证明了Bias SVD模型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记忆的协同过滤算法在预测精度方面的优越性,从而提高了推荐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接着提出了结合了Web服务位置信息的L-Item2vec方法。该方法依然采用Web服务公开数据集,为了提高最终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结合Web服务位置的观点。通过将Web服务之间的距离作为参考因素,添加到Web服务之间的相似度计算中,使得推荐结果更加符合用户兴趣。该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数据稀疏程度以及不同的隐向量维度,验证该方法在数据稀疏时的表现以及不同隐向量维度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L-Item2vec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相较于之前的推荐算法有很好的表现。

许一明[5](2020)在《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声誉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所带来的信息超载,现在社区内的内容流行度往往是由用户通过投票机制来决定的,尤其是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如美国的Quora.com和中国的知乎。这些问答网站通过根据投票数量对答案进行排序,实现了有效的信息过滤。这些投票反映了群体对质量的评价,影响着读者的注意力分配。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UGC声誉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是深入分析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提前识别高声誉UGC信息的基础,有助于增强社区和政府在舆情演化中的主动地位,改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的来源、内涵、形成机理、影响作用以及分析方法;(2)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与声誉特征之间的关系;(3)利用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可观测的相关变量来对其声誉特征进行预测;(4)发掘不同话题不同声誉区间UGC,尤其是异常声誉UGC的相关特征;(5)基于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的相关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与实践建议。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的声誉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与数据挖掘的方法,从UGC声誉特征的形成机理入手,构建了UGC声誉特征研究模型和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发掘不同话题不同声誉区间UGC的相关特点,分别分析了基于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对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以及出现异常声誉特征的UGC,然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的进行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来源与内涵,及分析、分类方法。然后使用扎根理论方法,结合信息接受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了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了SOR理论,对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接着引出了UGC声誉特征的影响作用,从UGC声誉特征对活跃用户、“潜水者”、社会化问答社区、互联网环境的影响,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模型和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作用模型。第二,基于信息接受模型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提出社会化问答社区UGC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和信源可信度作为UGC声誉特征的影响因素,并受到信息涉入度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思想,进而以知乎社区中健康、时尚、娱乐三个话题共190990条回答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所有话题来说,文本质量越好的回答声誉越高,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均与信源可信度均对声誉特征的大小存在正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于娱乐话题下的回答来说非常小;(2)对在大数情况下(包括总体情况和健康、时尚话题情况),信源可信度越高的回答声誉特征越不容易为零,但是娱乐话题是个例外;(3)话题涉入度各因素对于声誉特征的影响中不存在调节作用;(4)在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中,存在着“结构零”的现象,信源可信度在声誉特征的“结构零”部分与离散分布部分起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通过文献调研,从社会化问答社区回答信息的相关属性构建影响回答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的指标属性。其中信息质量包括文本特征和非文本特征两个方面,文本特征包括回答长度、情感极性、关键词密度和问答长度比4个指标,非文本特征包括回答及时性、反馈及时性、回答评论数、回答者互动性、引用外部链接数量和图片数量6个指标。信源可信度的指标则包括回答者获赞数、回答者被收藏数、回答者最佳回答数量、回答者个人认证情况、回答者官方认证情况、回答者粉丝数、回答者关注数、回答者回答数量、回答者文章数量、回答者专业度共10个。然后提出了信息质量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和信源可信度三个变量相关指标的获取和量化方法。构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预测模型。将信息质量文本特征、非文本特征和信源可信度三个变量对信息声誉特征的影响系数作为权重,通过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对UGC声誉特征进行预测。该模型的预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预测已有声誉回答可能获得的声誉特征;二是预测回答零声誉回答的零声誉状态是否会一直持续。第四,选取了知乎社区内的回答数据来进行实例验证,在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后,本章又探究了不同声誉区间内UGC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的分布,并对样本中的声誉特征异常的UGC进行了分析。(1)文本特征的主要影响维度是文本长度和问答长度比;对于非文本特征维度来说,反馈及时性的影响权重相对不高;回答者通过发布UGC所获得的奖励情况远比回答者发布的UGC数量更能影响回答者的可信度,回答者文章数也比回答者回答数的影响更大;(2)不同话题中词汇的属性存在着较大差别。健康话题中高声誉和极高声誉区间回答的高频特征词中情感词的比例和相对位置都更小,而时尚和娱乐话题中的主观词汇更接近中心;(3)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的信源可信度决定了该回答声誉特征的下限,却无法决定其上限。合理的表层语言特征与非文本特征是回答获得极高声誉的必要条件;(4)回答者的认证情况仅能够提升当前回答信息的声誉特征,但是无法提升话题内所有回答的整体声誉特征。第五,从用户、社会化问答社区管理和政府网络信息治理三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在用户层面,在指引用户发布或与他人协作产生更高质量、更具影响力的UGC的同时,倡导用户的规范声誉赋予行为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在社会化问答社区管理层面,为社区鼓励优质UGC和优质用户的实践措施中提出了可行策略,同时又为社区中UGC的排序机制优化提供了参考;在政府信息治理层面,帮助政府“激浊扬清”,让优质的意见领袖和UGC更早、更广、更深地发挥他们在互联网信息治理中的作用,而让有可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谣言、垃圾信息等在其造成严重后果之前得到应有的处理。本文的研究工作从理论层面对用户生成内容研究的理论体系做出了丰富与完善,对用户生成内容信息特征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拓展与深化,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排名优化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通过分析与研究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相关规律,为筛选和识别高声誉用户生成内容提供了系统的实践方法,有助于加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贡献知识的涌现,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良性发展。

刘敏[6](2020)在《UP项目范围和时间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时光更迭,历史嬗递。随着经济全球化,各行各业都日新月异,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现阶段随着IT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比如国内外的众多企业,在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管理。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经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合同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也是评价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标准之一。过去传统的合同管理是采用手工制作合同文本,本地纸质保存,缺乏非标准条款的审批过程,对于合同的管理显得粗放。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合同的自动创建,条款审批,版本控制,电子合同保存等等功能。合同管理人员以及法务部的人员逐渐地从过去单纯的作业性和事务性中解放出来,从单纯的职能服务上升到企业战略角色,更加关注于企业标准化的合同模板,国内国际的法律法规对于合同的影响。同时也更加进一步完善了客户关系管理。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重点围绕项目范围和时间管理展开论述。结合软件信息系统研发本身的特点,Agile敏捷实施方法的优势,以及UP项目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范围和时间管理的应对方法。例如在项目范围的需求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头脑风暴会议、名义群体法、以及引导式研讨会等方法,对项目的整体需求进行了分析定义;在范围规划中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定义了需求变更日志列表和需求变更报告,用以管理UP项目的范围变更。在进度计划制定和进度控制中使用专家估算加类比估算的方法对活动任务进行了时间估算,通过项目网络图推导出关键路径和甘特图;采用迭代周期管理,将进度的管理精确到每一个迭代周期中。通过对该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梳理了公司现有的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实现了合同管理的自动化。经过本文的研究,对比传统的瀑布模型开发方式,可以看出敏捷实施方法能够针对需求变化做出快速有效反馈,并且能够让客户在短期内看到软件模型,减少信息系统软件实施的开发风险。将敏捷方法在软件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的实施方法论与项目管理的九大核心功能中的范围管理和时间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支持软件信息系统开发迭代且轻量级的软件项目范围和时间管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的。也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正在尝试和探索的新项目管理实践方法。

李向阳[7](2020)在《基于异构多源学习数据的智慧教育平台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平台随之增长,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管理,鼎新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但如何在教学平台中做好个性化推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依然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面对教育平台中数据的种类和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在基于大数据的高效组织与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构多源数据的组织与处理,通过异构数据自动收集、异构数据融合技术和异构数据校验技术,建立了异构多源的动态学习模型。通过分析学科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关系,本文提出了知识点度量值和节点的度量值的方法,并由此得到知识点重要性排序算法,为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系统研究打下基础。鉴于传统的推荐算法在教育平台中做习题推荐推荐的效率低,算法难以实现,推荐不准确和习题特征不容易提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习题推荐算法,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学科知识图谱,结合本文提出的知识点重要性排序算法,计算出知识点重要性排序序列。在教育平台中的新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知识点重要性排序算法得到推荐列表进行习题推荐,对于已有数据记录的用户可根据已构建的用户行为记录库,得到基于学生本身的正确习题序列、总习题序列以及知识点-习题分布矩阵,并计算出知识点得分序率序列,结合推荐区间函数和知识点重要性排序序列,构建训练集得到习题推荐列表分别推荐给每一位用户。本文实现了多个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并在部分平台上实现了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图谱的习题推荐算法的功能,完善了智慧教育服务平台中的智能推送,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习题推荐服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郑志高[8](2019)在《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时代,整合技术开展教学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素养。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有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TPACK最初作为一种知识框架被提出,旨在探索和理解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备的知识。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它的内涵被扩展,对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等都进行了阐释,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同样存在TPACK发展问题。在师范教育阶段发展师范生TPACK,对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和今后专业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TPACK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范生教师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探索有效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是教育信息化赋予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本文围绕“用什么样的实践模式来发展我国师范生TPACK?”这一问题,开展了以下四项研究。第一,解析TPACK构成要素。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提出的TPACK定义,通过分析定义之间的联系、各个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TPACK有内在和外在两类构成要素,内在要素包括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外在要素是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物理与技术环境、文化、学生特征和教师个人人际关系。TPACK发展是内在要素的发展,即提升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水平,培养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技能,形成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心理以及遵循道德规范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和行为。第二,分析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此项研究以教师专业知识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职业道德和信息道德培养思想为依据,分别分析了 TPACK四个内在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并在讨论它们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宏观地描述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由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理解与内化、进行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与升华和反思五个活动环节构成。第三,构建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此项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其次,从功能目标、理论基础、操作程序、实施条件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的实践模式以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的发展为功能目标,以“设计型学习”与“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以包含“定义问题”、“准备开展设计”、“制定制作方案”、“制作作品”与“评价设计”五个活动环节的活动循环为操作程序,以多元化的方法来评价发展效果。应用模式进行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对教学环境、资源和课程以及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定要求。第四,验证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此项研究以准实验法为研究方法,开展了两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第一轮实践结果表明:构建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具有可操作。依据模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且比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学实践没有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显着变化;同时,师范生反映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与“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方面的问题。在针对第一轮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修正了模式后,此项研究进行了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发展实践也提升了师范生TPACK水平,模式仍具有有效性。同时,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变化非常接近于显着性水平,“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和“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修正后的实践模式更加完善。本文在理论层面解析了 TPACK构成要素,说明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构建了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 TPACK发展理论,为开展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范生TPACK发展案例,可以被我国教师教育者借鉴与参考。

于跃[9](2019)在《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指出美国IBM公司于2010年提出智慧城市愿景并将之推向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展开智慧城市实践,并以此推动智慧社会乃至智慧国家建设,使得智慧类实践热潮空前炙热,智慧化建设需求日益攀升。当城市、社会和国家治理由智能化转向智慧化,必然要求它们的管理者——政府所提供的管理、决策和服务也能从智能化提升至智慧化,由此引发的对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需求,必然要求电子政府由智能政府向智慧政府转型,同时要求其电子政务由智能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化。因之,智慧政府建构成为电子政府适应智慧化建设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智慧政府基于电子政府已有成果建设,实践才刚刚起步,成果也只是初步的。在建的智慧政府和智慧政务成果是否名副其实?应该如何评判它们是否符合“智慧”的原则要求?未来的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建设和发展到底应往哪儿去、该怎样走?这些都取决于人们能否对智能与智慧、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做出正确理解和合理区分。为正确理解智慧政府,明确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第一章从语义、哲学、科学、技术等维度辨析“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与关联,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中析取智慧元素,在归纳已有的智慧政府概念的要点的基础上,厘定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满足公众需求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职能清单为基本构架,以智慧决策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和政府内外部合作共建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政务系统,从而主动精准、优质高效地推送令公众满意甚至超出公众期望的政务服务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还在分析智慧政府的特质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政府的属性主要表现为智能性与智慧性、集聚性与延展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自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以此为确定智慧政府的评判原则提供初步素材,为摆正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的关系与界线提供考据。之后,探究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及以何区分,指出二者区别不在于比对它们的智能高低,而在于运行中注入、融汇、融会智慧的多少和程度,应以此促进两者相互转化,而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类智慧的持续融入。智慧政府唯有依靠人民的智慧这一根本性的要素,才能追求智慧,进而更多地具有智慧,更好地应用智慧,从而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晋阶。关于电子政府应该以智慧政府为发展方向的观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很多国家已将智慧政府写入国家电子政府规划或专门制定的智慧政府规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各国筹划的或在建的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各有不同,并不一定符合本文提出的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但是,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领先国家也很少有电子政府能够达到基本符合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的情况下,各国的智慧政务建设在它们的目标规划的引导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说明各国有关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建设规划中所设计的目标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至少,它们在努力建设智慧政府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行动本身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原则性地给出了电子政府应“往哪儿去”的答案。在智慧政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下,借助智能技术、机器和系统支撑智慧政府具备高度智能固然重要,令智慧政府至少具有与其智能程度相匹配的“智慧”更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政府建设并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其目标做出规划的原因或初衷。第二章从明确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入手,考查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规划中设计的目标及其启示和借鉴,在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包括: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主要目的是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方向,带领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做到不仅力促智慧政府追求智慧,还能够更多地具有智慧和更好地应用智慧。针对智慧政府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需求,着眼于建构具有更高定位——“以人民为中心”和更智安排——“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的智能型政务系统与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及更多智慧的相互融合”的智慧政府,第三章探讨智慧政府的生成和演进的逻辑规律,寻求智能生成和智慧演进所需依靠的资源要素和支持智慧政府具有智慧的逻辑模型,旨在获取使智慧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应然建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厘清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探寻智慧政府的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究竟应该依靠哪些资源要素来生成,即解决“智能化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应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借助数据、信息和知识等资源要素的递进关系逐步生成智能;其次研究智慧政府的“智慧”可以依靠哪些知识要素、采取怎样的逻辑进路来实现由“智能”向“智慧”的演进,即解决“智慧化往哪里去”的问题,提出可以将人类生成智慧的资源要素作为智慧政府的智慧生成需要依靠的基本要素,通过具体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及其他智慧元素,实现逐层管理资源、持续融入智慧、递进实现晋阶的效果,旨在为维持智慧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供模式和方法。一些公共管理学者主张采取将人工智能向政府不断渗入的模式建构智慧政府。本文主张与之相向而行,即智慧政府通过将人的智慧嵌入政务系统之中使之事实上具有智能,再借助政务系统应用中的人机交互环节,将智信人的智慧持续注入系统之中,经由政务系统对其智慧进行融汇,继而再由智信人完成融会的工作,使得政务系统因为融入智慧而具有智慧,实现智慧的动态建构,推进智慧政府由智能向智慧晋阶。已有的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实践为智慧政府建设积累了实践基础和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在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已有成果之上的智慧政府而言,其研究重点显然不在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和体制机制上,凡此种种固然重要,但这却是电子政府分内应该解决或早该解决的问题。智慧政府所应具有的“智慧”之处,才是它更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第四章主要探索如何借助政务系统的智能以及社会公众的智慧实现以智慧武装智慧政府头脑的目的,并探讨了如何为之提供可能与可行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具体地讲,就是从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需求出发,首先,提出要进行主体间性思想建设、包容性文化建设、伦理道德教育、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等思想条件建设,借以提高智慧政府的软实力;其次,从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建设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以及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等路径提出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实践条件,以便为智慧政府硬实力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

李艳[10](2019)在《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文中提出遗产景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化遗产地因为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以及旅游符号消费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本质上,文化遗产地的空间表征是在国家权利话语基础上展开的经由规划师、专家、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经营者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是权利、资本、技术的融合统一。一旦“遗产地空间”和“旅游”结合,遗产地的建构和表征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当旅游者涉入到此空间中,开始通过人的感官对文化遗产空间进行感知和体验,旅游者主体开始对空间进行解构性分析,遗产地空间的建构与解构成为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而这一对生动的主客关系,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以往有关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中,其视角大多基于文化遗产地的客体视角,后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遗产旅游者主体的感知,但鲜有研究能够结合主客两种视角来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而在一个系统中研究文化遗产地的表征与解构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正是推动构建理想的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研究关注主客双方对于旅游体验价值影响及生成作用。本研究将按照三个相互递进的研究进程对该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遗产地空间有关旅游吸引物的建构表征与游客感知与解构之间的互动,意在探讨旅游体验的生成及影响因素;2)游客旅游体验感知要素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影响关系。意在基于游客主体层面探讨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是如何生成以及相关体验要素对各个体验价值维度的影响;3)依据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对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系统进行分类,借由游客感知这一中间媒介,关联起管理者设计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最终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构建出符号互动下主客之于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结合不同研究范式有关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的论述,鉴于本研究关注具体旅游情境下游客动态性、主观性的心理特征,在本体论中存在“多重事实”以及在认识论中的“主观的”视角,更符合“解释学社会学范式”,本研究更适宜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因为定量研究的前提,按照本体论和认识论,是缺乏对经验的理解。因此,本研究以单案例嵌入式研究为策略,采用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城墙为案例地,基于主客两方面的视角,以立意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抽样方法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法分别访谈客体——西安城墙景区管理者,主体——游客,借助Nvivo11软件结合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处理一手访谈数据,得到初始范畴与主范畴。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赖性,选取大众点评、猫途鹰以及马蜂窝三大网络平台上针对西安城墙旅游体验感知点评的网络文本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高词频统计,并对词频进行编码并与扎根理论三级编码进行匹配校验,实现了初始范畴与主范畴的覆盖与重叠。最终以初始范畴,主范畴,归纳出核心范畴,构建了西安城墙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的生成模型。研究发现:客体层面:1)文化遗产旅游空间建构主体为国家、政府、旅游开发商、规划师、学者以及旅游经营者,他们分别代表着空间生产的权利、资本、技术以及市场,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以“大众传媒”、“节事活动”以及“媒介事件”等形式出现,它们作为非现场符号生产的过程联合促成了文化遗产地西安城墙的“意象”;2)进入到现场的符号生产本质是旅游吸引物的现场表征阶段。主题、对应文化要素、活动以及配套设施是这一个系统的核心,系统要素可以分为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它们分别代表着非文化主题商品、服务;融入了文化主题的商品、服务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一切体验属性;主体层面:3)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主体是旅游者,他们通过由管理者客体构建的一切有关西安城墙的非现场标识信息加上口碑传播构建了对于西安城墙的幻想和期待,这一阶段是符号想象的预体验阶段,催生了旅游需求及旅游动机。经由实地探访,旅游者开始对文化遗产空间中的“景观”、“标识”和“人”进行符号阅读,旅游吸引物感知最终表现为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这些感知要素影响了游客旅游体验中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的生成。主客互动层面:4)基于主题、对应要素、主题活动以及服务设施的旅游吸引物表征生成的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以及体验属性直接影响着游客主题感知、氛围感知、节事感知、真实性感知以及服务感知。而这五大属性组的体验感知又生成了旅游体验价值。管理者立意对旅游体验的塑造借助游客感知最终影响了旅游体验价值;5)只有主客双方在以上层面实现了良好的积极互动,才能构建值得回忆的旅游体验,并影响游客的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休闲娱乐价值以及功能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的视角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首次在实证领域揭示文化遗产地旅游空间中,由管理者设计表征的体验属性与游客感知属性之间符号互动过程,这是在实证领域校验主客双方互动过程及结果,深化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其次,在微观层面关注旅游者动态性、情境性的旅游体验心理活动并衍深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目前有关旅游体验价值研究依旧借鉴的是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价值理论,该研究丰富了旅游体验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体系。最后,本研究焦点是遗产地旅游吸引物表征、遗产地旅游体验感知和旅游体验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这样的关联互动,可追本溯源,找到影响旅游体验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要素,并发掘旅游体验价值实现过程。这不仅对于遗产地旅游空间管理方更好地设计表征体验产品有启发,也可使得其他文化遗产地体验设计者受益,从而最终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价值。这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二、什么时候应该使用Web Servi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时候应该使用Web Service(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直播同传中口译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以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 Data Collection
    1.4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Study of Broadcast Interpreting Abroad
    2.2 The Study of Broadcast Interpreting at Home
    2.3 Conclus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Parameters of Gauging Interpreting Performance
    3.2 Gile’s Effort Models of Interpreting
Chapter Four DESCRIPTIONS OF INTERPRETERS’PERFORMANCE
    4.1 Omissions and Errors from the Parameter of Accuracy
        4.1.1 Omissions
        4.1.2 Errors
    4.2 Infelicities from the Parameter of Appropriacy
    4.3 Pauses,Repeats,and Self-repairs from the Parameter of Fluency
        4.3.1 Pauses
        4.3.2 Repeats
        4.3.3 Self-repairs
    4.4 Discussion
        4.4.1 Distribution of the Phenomena
        4.4.2 Quality of Accuracy and Appropriacy
        4.4.3 Quality of Fluency
Chapter Five ANALYSIS OF SHAPING FORCES
    5.1 Cognitive Conditions On-site
        5.1.1 Acoustic Quality
        5.1.2 Speech Rate
    5.2 Interpreting Competence
        5.2.1 Bilingual Competence
        5.2.2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5.2.3 Interpreting Skills
    5.3 Language Specificity
        5.3.1 Sentence Structure
        5.3.2 Idiomatic Expression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REFERENCES
APPENDIX

(2)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互联网保险
        2.1.1 互联网保险内涵
        2.1.2 保险科技研究
        2.1.3 互联网保险研究
    2.2 技术接受理论
        2.2.1 技术接受理论发展
        2.2.2 个体接受与组织接受理论
        2.2.3 个体经典理论模型
    2.3 互联网保险与技术接受研究现状
    2.4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保险接受扎根研究
    3.1 扎根方法的选择
        3.1.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3.1.2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2 扎根理论资料收集
        3.2.1 研究对象选取
        3.2.2 研究资料收集
    3.3 扎根理论资料分析
        3.3.1 开放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编码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 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框架构建与关键因素分析
        3.4.1 理论框架提出
        3.4.2 关键因素析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理论模型构建
    4.2 核心变量定义
        4.2.1 绩效期望
        4.2.2 努力期望
        4.2.3 社会影响
        4.2.4 促成因素
        4.2.5 消费者创新性
        4.2.6 信任
        4.2.7 感知风险
        4.2.8 行为意图
        4.2.9 使用行为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4.3.1 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
        4.3.2 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
        4.3.3 基于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的链式中介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5.1 研究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思路
        5.1.2 问卷设计过程
        5.1.3 问卷框架结构
        5.1.4 问卷偏差控制
    5.2 变量的测量
        5.2.1 绩效期望的测量
        5.2.2 努力期望的测量
        5.2.3 社会影响的测量
        5.2.4 促成因素的测量
        5.2.5 消费者创新性的测量
        5.2.6 信任的测量
        5.2.7 感知风险的测量
        5.2.8 行为意图的测量
        5.2.9 使用行为的测量
    5.3 预调研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4 数据收集
        5.4.1 问卷发放原则
        5.4.2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模型验证与数据分析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样本描述性统计
        6.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1 信度分析
        6.2.2 效度分析
        6.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 相关性分析
    6.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6.5 中介效应检验
    6.6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理论贡献
    7.3 管理实践的启示
        7.3.1 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
        7.3.2 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
        7.3.3 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
        7.3.4 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原始资料
附录三 调查问卷初稿
附录四 调查问卷正式稿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1.1 翻译任务介绍
    1.2 翻译文本描述
    1.3 翻译工具介绍
    1.4 翻译过程设计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1.1 缩略词术语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2.1 直译法
        3.2.2 拆译组合法
        3.2.3 不译法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原文
附录3 译文
致谢

(4)结合上下文信息的Web服务推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推荐系统研究现状
        1.2.2 Web服务推荐的研究现状
        1.2.3 上下文信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推荐算法理论基础
        2.1.1 基于记忆的协同过滤
        2.1.2 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
    2.2 Web服务理论基础
        2.2.1 Web服务
        2.2.2 服务质量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与评价标准
    3.1 数据介绍
    3.2 评价标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带偏置项的矩阵分解方法
    4.1 问题描述
    4.2 结合偏置信息的矩阵分解方法
        4.2.1 基础矩阵分解
        4.2.2 加入偏置信息的矩阵分解
    4.3 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4.3.1 实验环境
        4.3.2 训练数据
        4.3.3 实验设计
        4.3.4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合位置信息的项目嵌入模型
    5.1 问题描述
    5.2 结合位置信息的项目嵌入模型
        5.2.1 项目嵌入模型
        5.2.2 加入位置信息
    5.3 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5.3.1 实验环境
        5.3.2 训练数据
        5.3.3 实验设计
        5.3.4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声誉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用户生成内容研究现状
        1.3.2 网络UGC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1.3.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1 社会化问答社区
        2.1.1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概念
        2.1.2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特点
        2.1.3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类型
    2.2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
        2.2.1 用户生成内容的内涵
        2.2.2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的内涵
        2.2.3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的特征
    2.3 声誉特征
    2.4 自我涉入理论
    2.5 信息接受模型
        2.5.1 技术接受模型
        2.5.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2.5.3 信息接受模型
    2.6 SOR理论
    2.7 相关技术方法
        2.7.1 扎根理论
        2.7.2 情感分析
        2.7.3 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
        2.7.4 熵权法
        2.7.5 TOPSIS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理论研究
    3.1 UGC声誉特征的来源与内涵
        3.1.1 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声誉系统
        3.1.2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UGC声誉赋予行为
        3.1.3 社会化问答社区内UGC声誉特征
    3.2 社会化问答社区中UGC声誉特征研究
        3.2.1 帕累托法则与UGC声誉特征分析
        3.2.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析方法
        3.2.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类方法
    3.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3.3.1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3.3.2 数据收集
        3.3.3 范畴提炼和影响因素提取
    3.4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研究
        3.4.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的影响因素
        3.4.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形成路径探求
        3.4.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3.5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作用分析
        3.5.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活跃用户的影响
        3.5.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潜水者”的影响
        3.5.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影响
        3.5.4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对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3.5.5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作用模型构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4.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问题分析
    4.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
        4.2.1 理论基础
        4.2.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指标分析
        4.2.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4.3 UGC声誉特征因素分析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4.3.2 相关变量说明及测定
        4.3.3 数据描述性统计
        4.3.4 数学建模方法
    4.4 分析结果
        4.4.1 数学模型构建
        4.4.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研究
    5.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问题分析
    5.2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指标构建
        5.2.1 研究框架
        5.2.2 指标选取
        5.2.3 评价指标的获取方式和量化
        5.2.4 指标权重计算
        5.2.5 排序算法
    5.3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6.1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
        6.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1.2 描述性统计
        6.1.3 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6.1.4 声誉特征预测变量权重与排序计算
        6.1.5 声誉特征预测变量排序结果查看与分析
        6.1.6 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预测
    6.2 基于信息质量的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析
        6.2.1 声誉特征区间划分
        6.2.2 基于信息质量的UGC声誉特征分析
    6.3 基于信源可信度的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分析
    6.4 异常声誉UGC特征分析
        6.4.1 优质低声誉UGC特征分析
        6.4.2 低质量高声誉UGC特征分析
        6.4.3 信源可信度与声誉不匹配UGC特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社会化问答社区UGC声誉特征的应用策略研究
    7.1 用户层面
        7.1.1 挑选问题,及时作答
        7.1.2 多种形式,引用权威
        7.1.3 积极评论,欢迎探讨
        7.1.4 拒绝从众,投票负责
    7.2 社会化问答社区管理层面
        7.2.1 优化社区中回答的排序机制
        7.2.2 鼓励用户积极申请个人认证
        7.2.3 注重优秀回答与用户的审核
        7.2.4 鼓励新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
    7.3 政府网络信息治理层面
        7.3.1 规范信息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7.3.2 关注意见领袖最新发布内容
        7.3.3 提前发掘潜在高声誉UGC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6)UP项目范围和时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2.1 什么是项目管理
    2.2 项目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2.3 项目范围管理
        2.3.1 项目范围的概念
        2.3.2 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
        2.3.3 项目范围管理的内容
    2.4 项目时间管理
        2.4.1 项目时间管理的概念
        2.4.2 项目时间管理的历史
    2.5 敏捷方法论
        2.5.1 敏捷方法的发展历史
        2.5.2 敏捷项目管理的核心与过程
        2.5.3 PMBOK与敏捷方法的结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P项目简介与管理现状分析
    3.1 UP项目简介
    3.2 UP项目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P项目范围管理研究
    4.1 UP项目范围管理问题分析
    4.2 UP项目范围的需求分析
        4.2.1 项目产品范围规划
        4.2.2 项目组成员范围规划
        4.2.3 项目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
    4.3 UP项目范围定义
    4.4 UP项目的WBS
    4.5 UP项目范围确认
    4.6 UP项目范围变更管理
        4.6.1 UP项目范围变更的主要原因
        4.6.2 UP项目范围变更管理策略
    4.7 敏捷方法在UP项目范围管理的应用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P项目时间管理研究
    5.1 UP项目时间管理问题分析
    5.2 UP项目时间进度计划的制定
        5.2.1 活动定义
        5.2.2 活动排序
        5.2.3 活动时间估算
        5.2.4 进度计划制定
    5.3 UP项目时间进度的控制
    5.4 敏捷方法在UP项目时间管理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异构多源学习数据的智慧教育平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鼎新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
        1.1.2 打造个性化教育
        1.1.3 构建新的教学评判准则
        1.1.4 改善推荐系统的推荐效果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贡献及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2 异构多源数据处理
    2.1 大数据高效组织与处理技术
        2.1.1 压缩去重技术
        2.1.2 基于虚拟化的多卷服务器的块级云存储技术
        2.1.3 大数据实时查询处理技术
    2.2 异构多源大数据的高效组织与处理
        2.2.1 异构大数据自动收集技术
        2.2.2 异构数据融合技术
        2.2.3 异构数据校验技术
    2.3 异构多源的动态学习模型
3 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算法
    3.1 教育平台中的个性化推荐问题
    3.2 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基础
        3.2.1 知识图谱的构建
        3.2.2 知识图谱中的关联关系
    3.3 关于知识图谱中知识点的相关定义
    3.4 知识图谱中知识点重要性排序算法
        3.4.1 知识点重要性的概念
        3.4.2 知识点重要性的量化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知识图谱的习题推荐研究
    4.1 知识点得分率序列
    4.2 在线教学平台中的习题推荐
    4.3 本章小结
5 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开发与测试
    5.1 智慧教育服务平台的搭建
        5.1.1 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开发
        5.1.2 实验数据预处理
    5.2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5.2.1 实验说明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1.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1.1.3 解决当前我国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需求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TPACK
        1.2.2 TPACK发展
        1.2.3 TPACK发展实践模式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过程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TPACK内涵研究
        2.1.2 TPACK发展研究
        2.1.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TPACK基本理论研究
        2.2.2 TPACK发展研究
        2.2.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3.1 TPACK内涵研究现状评述
        2.3.2 TPACK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2.3.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TPACK构成要素及发展的内涵解析
    3.1 TPACK构成要素解析
        3.1.1 研究过程
        3.1.2 已有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
        3.1.3 TPACK构成要素
        3.1.4 TPACK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1.5 与TPACK Framework构成要素的关系
        3.1.6 与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四个能力维度的关系
    3.2 TPACK发展的内涵解析
第4章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理论分析
    4.1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1.1 对TPACK知识要素的再认识
        4.1.2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
    4.2 师范生TPACK技能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3 师范生TPACK心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4 师范生TPACK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5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5.1 TPACK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综合分析
        4.5.2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
第5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构建
    5.1 实践模式构建思路
    5.2 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特征透视
        5.2.1 研究过程
        5.2.2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的教学要素的特征
        5.2.3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
    5.3 实践模式构成要素解析
        5.3.1 功能目标
        5.3.2 理论基础
        5.3.3 操作程序
        5.3.4 实施条件
        5.3.5 评价方式
第6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应用及迭代
    6.1 第一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6.1.1 研究设计
        6.1.2 实验数据分析
        6.1.3 实验结论
    6.2 第一轮发展实践反思与实践模式修正
        6.2.1 对实践结果的反思
        6.2.2 对实践过程的反思
        6.2.3 实践模式的操作程序修正
    6.3 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6.3.1 研究设计
        6.3.2 实验数据分析
        6.3.3 实验结论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献
        (一) 英文期刊文献
        (二) 中文期刊文献
    二、学位论文
        (一) 英文学位论文
        (二) 中文学位论文
    三、着作
        (一) 英文着作
        (二) 中文着作
    四、电子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一)智慧政府的相关概念谱系
        (二)智慧政府的前提条件准备
        (三)智慧政府的基本策略安排
        (四)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一、核心概念
        (一)“智能”与“智慧”辨析
        (二)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
        (三)智慧政府的特质和属性
    二、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区分
        (一)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
        (二)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以何区分
    三、理论资源
        (一)合作治理理论
        (二)数据管理理论
        (三)信息管理理论
        (四)知识管理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考量
    一、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二)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公众的现实诉求
    二、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一)国外电子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二)国外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三、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
        (一)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
        (二)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
        (三)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
        (四)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
        (五)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和支持模型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
        (一)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
        (二)智慧政府的演进逻辑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支持模型
        (一)智慧政府的数据管理模型
        (二)智慧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型
        (三)智慧政府的知识管理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
        (一)主体间性思想建设
        (二)包容性文化建设
        (三)伦理道德教育
        (四)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
        (二)优化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
        (三)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件 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集
后记

(10)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旅游体验研究
        2.1.1 体验的定义
        2.1.2 旅游体验内涵
        2.1.3 旅游体验的内容研究
        2.1.4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2.1.5 旅游体验的策划与管理
    2.2 旅游符号学研究
        2.2.1 符号学的概念及内涵
        2.2.2 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化表征
        2.2.3 旅游吸引物表征的符号学解析
    2.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2.3.1 顾客价值
        2.3.2 顾客体验价值
        2.3.3 旅游体验价值概念
        2.3.4 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因素
        2.3.5 旅游体验价值的维度
    2.4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2.4.1 文化遗产旅游者研究
        2.4.2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研究
        2.4.3 文化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
    2.5 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研究概念界定
        3.1.1 文化遗产旅游
        3.1.2 旅游体验价值
    3.2 研究理论基础
        3.2.1 符号论与旅游吸引物理论
        3.2.2 符号互动论与旅游吸引物的解构
        3.2.3 真实性理论
        3.2.4 空间三元论
    3.3 本文理论体系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方法
        4.1.1 解释社学会研究范式
        4.1.2 定性研究—扎根理论
        4.1.3 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
    4.2 研究设计
        4.2.1 单案例嵌入式研究
        4.2.2 案例地选择—西安城墙
        4.2.3 抽样选择
        4.2.4 半结构化访谈
    4.3 数据采集
        4.3.1 预调研
        4.3.2 正式的数据收集
        4.3.3 网络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
        4.4.1 分析原则
        4.4.2 三级编码
    4.5 数据呈现
    4.6 可信赖性(确实性)检验
    4.7 研究伦理
第五章 符号生产——西安城墙空间生产与旅游吸引物表征
    5.1 旅游空间生产
        5.1.1 文化主题
        5.1.2 文化要素
        5.1.3 支撑系统
    5.2 旅游吸引物表征
        5.2.1 军事文化表征
        5.2.2 历史文化表征
        5.2.3 现代文化表征
    5.3 旅游吸引物符号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符号阅读——西安城墙旅游吸引物游客感知解构
    6.1 数据分析过程——初始范畴与主范畴提炼
    6.2 数据呈现与研究分析
        6.2.1 主题感知
        6.2.2 氛围感知
        6.2.3 节事感知
        6.2.4 真实性感知
        6.2.5 服务感知
        6.2.6 五大属性组间的互动
    6.3 .内容分析法
        6.3.1 样本选取
        6.3.2 样本处理
        6.3.3 词频分析与扎根理论编码比对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符号互动下西安城墙主客双方与旅游体验价值生成
    7.1 游客体验感知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7.1.1 数据分析过程与呈现
        7.1.2 认知价值
        7.1.3 情感价值
        7.1.4 休闲娱乐价值
        7.1.5 功能价值
    7.2 管理者表征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与旅游体检价值
        7.2.1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与体验属性
        7.2.2 技术属性、功能属性、体验属性与旅游体验价值
    7.3 主客互动旅游体验价值生成模型构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主客双方文化符号互动的关联及差异
        8.1.2 游客主体符号阅读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8.1.3 文化遗产地客体符号表征与旅游体验价值的互动
        8.1.4 主客双方旅游体验价值共创
    8.2 研究不足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 B 管理者访谈内容
附录 C 旅游者访谈提纲
附录 D 部分游客访谈内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什么时候应该使用Web Service(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直播同传中口译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以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为例[D]. 赵岩.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D]. 杨华. 西北大学, 2021(12)
  • [3]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4]结合上下文信息的Web服务推荐算法研究[D]. 孙达.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声誉特征研究[D]. 许一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6]UP项目范围和时间管理研究[D]. 刘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基于异构多源学习数据的智慧教育平台研制[D]. 李向阳.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8]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D]. 郑志高.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D]. 于跃. 吉林大学, 2019(02)
  • [10]符号互动论下文化遗产旅游体验价值生成研究 ——以西安城墙为例[D]. 李艳.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Web 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