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儿子与情人》中母亲的角色

重新思考《儿子与情人》中母亲的角色

一、对《儿子与情人》中母亲角色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钟佳敏[1](2021)在《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考察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着力挖掘作家深藏于文字背后书写态度。自晚清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科技知识不断传入中国,不仅给中国人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让中国人对人体的结构和生命的形成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生育观念也由此发生了转变。“五四”过后,文学作品中有关生育书写的文字逐渐增多。对生育不同的描写方式,实际上展现的是作家的生命观,甚至是人生观。不仅如此,对生育的书写,也体现着作者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从现代文学作品中书写生育的文字中透视出不同的生育态度。绪论部分整体梳理了从古代到清朝国门洞开后,生育观念发生的转变,点明对生育书写展开研究的意义。正文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在面临深重民族危机的清朝,知识分子是怎样一步步将女性的生育意义提升到关乎民族国家命运的高度的。以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着作和晚清科幻小说为重点分析文本。同时对女性在面临革命和生育的两难选择时的自我分裂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以“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大力倡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为背景,从生育对女性的束缚展开论述,分析新时期女性生育观念发生的细微变化。第三部分以现代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生育陋习和重男轻女等传统生育观念给女性生育带来的影响为出发点,揭露出女性在传统生育观念规训下的无权状态。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所论述的生育现象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再次点明了核心观点,并对现代文学中生育书写的后续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或建议。

张挺玺[2](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姚文丽[3](2018)在《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是巴尔干地区的代表导演,所拍影片屡获欧洲电影节青睐。他用自己艺术的人生谱写了只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一首首激昂澎湃的“巴尔干庞克”。以库斯图里卡生活的前南斯拉夫到分裂战争最后回归塞尔维亚为历史大背景,融合导演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探究其在后来营造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这一人生历程中创作的代表作品:《爸爸去出差》、《地下》、《流浪者之歌》、《亚利桑那之梦》、《黑猫白猫》以及《送奶路上》等影片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对电影作品本体的研究。本文以“作者论”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电影学、叙事学、精神分析学等的相关理论,从作品主题、影像风格、价值内核三个方面对其电影作品做较为详实的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正文第一部分先对库斯图里卡的生平及创作做了概述,作品主题进行细读研究,阐明其深植于现实题材的发掘通过一种近似于荒诞癫狂的视听形式讲述个人成长中对战乱现实的思考,表达反战的主题。第二部分对其电影风格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影片表现出的喧嚣狂欢荒诞的影像风格即为导演的主体风格。第三部分是对库斯图里卡荒诞喧嚣风格外衣下的价值内核做深度剖析。是对动乱社会、国家政治、民族历史的深层隐喻。导演在作品中呈现的荒诞幽默喧闹的外在独特性从而深层次探究其所要表达对家国破碎,颠肺流离中民众的艰难生活以及对国家政治、民族历史的隐喻与强烈讽刺。总结分析其作品成功之处是他天生的艺术品位和努力的学习实践以及对国族赤诚的爱。通过研究发现其后期作品稍显疲敝是其陷入循环往复的厄运宿命中的思维圆环里,后期也在不断实践中寻求突破。总体来讲,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历年影片可视为该地区电影发展的缩略图,通过研究他来了解巴尔干地区的电影发展概况,用立足地域民族,谋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产电影。

靳喆安[4](2018)在《丁玲、韦君宜文学活动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丁玲和韦君宜的文学活动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她们的文学书写中贯穿着政治与文学、个性与集体、女性与革命等多种话语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与她们的多重身份密切相关。女性、作家(知识分子)、革命者、编辑家、文化官员等身份集于一身,不同阶段的身份嬗变,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与社会、革命、政治之间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通过联系她们丰富而相似的人生经历,对她们的文学实践进行比较研究。论文主要从文本分析、延安经历、“十七年”时期和晚年状态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章对比二人在相同主题下的文学书写,探讨其创作呈现出的时代特征及文化意义。第二章围绕两人延安时期的革命选择和创作实践来展开分析,对比其赴延动机的异同以及话语立场的转变、身份认同的差异。第三章探讨“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文学身份与政治身份的冲突。第四章分析两人不同的晚年形象,试图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解释其晚年形象差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王兰兰[5](2016)在《家庭伦理视域下的五四女作家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石。近代以降,旧式大家族作为封建专制的象征物受到批判,尤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先驱者们对旧家庭伦理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同时探讨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五四文学也大都以家庭、婚恋为题材,五四女作家更是从切身的生命体验出发,书写当时的家庭生活,反思旧家庭伦理文化,也表现出在新旧交替时期的伦理困境。目前学界对五四女作家的创作研究主要在分析女作家创作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女性性别意识以及叙述特色等。本文以五四女作家的创作为对象,结合文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成果,翔实探讨在五四语境中崛起的女作家对家庭伦理的思考,考察第一代现代女作家共同面临的艰难处境,力图得出有独创性的结论,以推进五四女作家的研究,同时也希望能为家庭叙事研究的深入提供有意义的启示。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阐述家庭伦理内涵,总结家庭叙事及五四女作家的研究现状和现有的研究成果。第一章探究五四女作家创作的时代语境,介绍五四时期新式知识分子对旧家庭伦理的批判、当时的中国家庭现状和五四女作家的创作情况。第二章分析父亲、母亲和女儿这三种家庭人物形象。第三章挖掘五四女作家家庭书写中的伦理冲突,主要在展现亲情和贞操等问题上的挣扎与困惑。最后一章探讨五四女作家尝试对新型家庭伦理的重建。

吴端明[6](2015)在《门罗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门罗小说中展现了多面的母亲群像,这些丰富的母亲形象不同于传统的慈悲、隐忍、伟大的圣母形象。门罗通过书写不同的母亲形象与母性侧面,描画了多元化的母性,改写了单一化理想化的扁平母亲形象。她怀着深深的同情与关怀述说了母亲的遭遇与亲子相处的境况,并以对传统话语中母亲社会价值和传统角色的领会为基础,从女性作家视角出发,为女性与母亲发声。

安晓芳[7](2014)在《论《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主义与人物塑造及主题的关系》文中提出英国文坛20世纪着名作家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充满了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说中无处不在的象征手法赋予了整部作品以浓烈的散文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但这并不是作者运用象征主义的真正意图所在,在这浓郁的散文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背后,劳伦斯向读者传递了他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憎恨,深刻揭露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人性的摧残。让读者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性被吞噬、两性关系被扭曲——这样一个病态的世界势必要被扭转,同时表达了他对美丽的大自然、完美的人性及对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企盼。

马楠楠[8](2014)在《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许鞍华电影研究》文中提出许鞍华无疑是香港影圈乃至华语影坛中一位重要的女性导演,在其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许鞍华的电影在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本土与全球、艺术与商业之间不断协商并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体现出了一种浓厚的香港情怀和香港意识,在“香港电影”的概念变得疑云密布的当下,这份独有的港味显得尤为可贵。另一方面,许鞍华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又使其超越了香港,在呈现出鲜明的跨本土特质的同时,赢得了两岸四地观众的普遍欢迎。本文以许鞍华电影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美学、空间、身份认同、女性主义等理论资源,从电影形式与风格、香港城市空间的书写、文化身份与国族想象、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体性的独特表达等多个角度对许鞍华电影进行系统地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许鞍华电影如何实现本土与跨本土、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对话与协商,以期对香港电影及女性电影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缘起、研究现状综述及主要研究方法,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概括评价的基础上,阐明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主要是对许鞍华的成长历程、电视台岁月和自新浪潮以来的从影时期进行梳理和描摹,尤其是将许鞍华的电影还原于具体的创作语境中,探讨香港电影整体工业环境的潮涨潮落与许鞍华个人电影生涯的跌宕起伏之间的联系,分析许鞍华如何在个人言志与商业体制、艺术追求与票房压力之间艰难平衡。第二章主要从电影本体论的角度,结合香港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来分析许鞍华电影中西融合的电影形式与风格。一方面,受欧洲艺术电影、先锋电影的滋养,许鞍华在其电影中对西方现代电影技巧进行了熟练地运用,如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多重人称的叙事视点;另一方面,许鞍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颇为迷恋和向往,其电影浸润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和韵味,呈现出独特的东方影像美学特征。第三章主要运用文化地理学以及空间的相关理论,从日常生活空间和底层边缘空间两个方面来考察许鞍华电影中的香港城市空间书写及其文化表征。许鞍华的电影剥去了香港作为全球化大都市的浮华光环,用饱含人道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镜头捕捉着香港都市空间的平凡与诗意,聚焦承载着港人文化记忆和在地经验的日常生活空间以及被主流商业电影和官方宏大叙事所忽略的、底层边缘群体所处的另类空间。第四章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维,以人物的跨界、流徙为焦点,从浮城隐喻与离散叙述、香港本位与国族的幻灭、主体分裂与差异政治等方面来探讨许鞍华电影中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国族想象问题,指出许鞍华对国族论述与民族主义的宏大话语所持的疏离、质疑的态度。第五章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探讨许鞍华电影中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作为一名关注女性命运和生存处境的女性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质疑了主流的性别常规,揭示了父权制、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体制以及国族、历史等宏大论述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在面对这些压迫时所表现出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当然,作为一名在商业体制中艰难谋生的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并无意于从根本上推翻或颠覆主流的性别秩序和性别常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许鞍华电影的一个综合评价,分析其对于当下香港电影创作的启示意义,并指出其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

干雪婷[9](2013)在《论《儿子与情人》中母子爱的社会内容》文中认为《儿子与情人》出版以来,批评家们尝试着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和评价,批评角度的多样性体现了小说自身的包容性。由于弗洛伊德主义当时在欧洲十分盛行,大量的评论家认为劳伦斯受到了它的影响,并且认为《儿子与情人》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最好诠释。本论文通过文本分析,探讨莫瑞尔太太畸形母爱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以及儿子们与各自情人感情失败的原因,认为这种不正常母子爱并非抽象的弗洛伊德爱,母亲和子女之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这种不正常母子爱的具体社会内容。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产阶级迅速扩大,社会阶级分层和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无产阶级、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其他劳动群众,尤其是他们的子女,有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的机会,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成为中产阶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社会变迁中,这种不正常母子爱表现于:在母亲方面,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价值标准化身的莫瑞尔太太期望孩子们努力跻身中产阶级;在子女方面,作为煤矿工人的后代,孩子们不遗余力地实现母亲的期望,通过个人努力都提高了社会地位,改善了经济状况。据此,本论文认为《儿子与情人》中的母子爱本质上是共同努力中的伙伴关系。

李红[10](2013)在《探析影片《儿子与情人》中的“恋子情结”》文中研究表明电影《儿子与情人》改编自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的自传体同名小说,由杰克·卡迪夫执导,这位导演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摄影师,该影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影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对母子之间欲说还休的微妙关系。本文探析影片《儿子与情人》中葛楚的"恋子情结"形成及其表现以及造成的危害,并试从葛楚的境遇及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剖析葛楚的"恋子情结"产生原因。

二、对《儿子与情人》中母亲角色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儿子与情人》中母亲角色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围绕优生节育观念展开的论述
        1.1.2 关于生育体验的研究
        1.1.3 关于“母性书写”的研究
    1.2 选题原因、研究意义及思路
        1.2.1 选题原因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思路
2 民族国家话语下的生育
    2.1 生育:由“家”到“国”
    2.2 革命与母职的博弈
        2.2.1 革命对母职的遮蔽
        2.2.2 革命和母职的二项对立
    2.3 生育疼痛对革命意志的冲击
3 妇女解放思潮下的生育
    3.1 生育与女性个体独立
        3.1.1 生育对女性自我主体性的剥夺
        3.1.2 对母性自决的追求
    3.2 生育与女性的“性”
        3.2.1 打破性禁忌的坚冰
        3.2.2 生育与性爱分离的可能性
    3.3 对生育神话的颠覆与解构
4 社会习俗话语规约下的生育
    4.1 严重的性别偏好
    4.2 生育禁忌
    4.3 “异类者”的生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小结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一)经济“统制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新国民运动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小结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一、“歌诗体”的复兴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一、平剧(京剧)改革
        二、秦腔改革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小结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小结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多学科交叉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成长背景及创作分期
    第一节 昙花一现的前南斯拉夫
        一、历史背景概述
        二、电影发展概况
    第二节 库斯图里卡电影创作分期
        一、布拉格留学起步时期
        二、前南荒诞风格成熟期
        三、旅居流亡的黄金时代
        四、重归贝尔格莱德至今
第三章 现实主义主题创作的多重变调:个人成长与反战表述
    第一节 类型多样的现实题材
        一、孩童眼里的世界:《爸爸去出差》
        二、魔幻现实的两面:《黑猫白猫》
        三、“吉普赛”情结:《流浪者之歌》
    第二节 历史的个人化记述
        一、聚焦个人的成长:《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二、逃离现实去寻梦:《亚利桑那之梦》
        三、奇异荒诞的经历:《给我承诺》
    第三节 反战的现实母题表述
        一、反个人英雄主义:《地下》
        二、“爱”的智慧与救赎:《送奶路上》
        三、平民蒙难的反战隐喻:《生命是个奇迹》
第四章 荒诞现实风格的外在张力:喧嚣狂欢的影像外衣
    第一节 喧嚣荒诞的视听风格
        一、典型场景:婚礼宴会
        二、剪辑手法:拼贴式
        三、镜头运用:隔窗拍与长镜头
        四、音乐音响:喧嚣与忧郁
    第二节 对立统一的叙事结构
        一、贯穿始终的线性叙事
        二、看与被看的女性视点
        三、变换移置的叙事空间
    第三节 拉伯雷式的银幕幽默
        一、拉伯雷式幽默
        二、幽默中的寓意
第五章 荒诞现实主义价值内核:国族离乱的隐喻符码
    第一节 荒诞现实风格内核
        一、地域文化及国族想象
        二、国族想象的影像隐喻
    第二节 政治讽喻另类呈现
        一、飞翔的梦游狂人
        二、马戏团美学隐喻
        三、失序狂欢内在逻辑
    第三节 荒诞情节现实隐喻
        一、成长的记忆与自我寓言
        二、角色的缺席与家庭内核
        三、国家战乱与重建乌托邦
第六章 对库斯图里卡作品的思考:拘泥旧宿命与探索新发展
    第一节 拘泥于循环往复的厄运宿命
    第二节 转变中的“新巴尔干电影”
    第三节 对中国电影创作现实维度的思考
        一、关注社会现实,深度挖掘主题
        二、丰富影像特色,构建主体风格
        三、立足地域民族,讲述中国故事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丁玲、韦君宜文学活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相同主题下的文学书写
    1.1 “母亲”的“革命”传奇
        1.1.1 觉醒:“在寂寞中挣扎”
        1.1.2 立足于“人”的文学视点
    1.2 知识分子的成长叙事
        1.2.1 成长主题:“人是在艰苦中成长”与“路在哪里”
        1.2.2 女性叙事与边缘叙事
    1.3 战时语境下的女性关怀
        1.3.1 革命女性的日常焦虑
        1.3.2 国家话语与女性话语的纠缠
第2章 延安时期的丁玲与韦君宜
    2.1 寻路:“叛逆者”与“追求者”
    2.2 延安文艺的筹建者
    2.3 “改造”话语下的个体境遇
第3章 体制规约与文学实践
    3.1 文艺导向的制定者
    3.2 政治困境中的文学追求
    3.3 “无我”的悲剧与抗争
第4章 晚年丁玲与晚年韦君宜
    4.1 言与不言:自我否定的艰难
    4.2 老骥伏枥:拓荒者的精神
    4.3 与年轻作家的关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家庭伦理视域下的五四女作家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家庭伦理与家庭叙事
    二、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四女作家创作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明清到五四时期对旧家庭伦理的反思
    第二节 五四时期部分家庭现状
    第三节 五四女作家及其创作
第二章 五四女作家创作中的伦理形象
    第一节 单薄的父亲形象
    第二节 多维的母亲形象
    第三节 复杂的女儿形象
第三章 五四女作家创作中的伦理冲突
    第一节 两代人的情感依恋与疏离
    第二节 性爱的贞操樊篱
第四章 五四女作家创作中的伦理建构
    第一节 新女性的家庭危机
    第二节 新女性的出走
    第三节 探索新型家庭伦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门罗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想化的母亲与母性的多面性
二、杀婴的母亲: 选择与保留
三、赎罪的母亲: 沉默与缺失
四、无能为力的母亲: 预见与补偿
五、衰弱的母亲: 呼唤与失落
六、失职的母亲: 出轨与回归
结语

(7)论《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主义与人物塑造及主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矿井
二、鲜花
    (一) 百合花
    (二) 白玫瑰花
    (三) 立金花、蓝铃花、蝴蝶花
三、月亮
    (一) “月亮”象征女性的力量
    (二) 月亮象征着伟大的母爱
四、结语

(8)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许鞍华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缘起
    二、 研究方法
    三、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她从新浪潮来
    第一节 许鞍华的成长历程
        一、 家庭背景
        二、 成长和教育经历
        三、 电影经验
    第二节 电视台岁月
    第三节 电影时期
        一、 新浪潮时期:锐气逼人,佳作迭出
        二、 19842003 年:跌宕起伏,多元探索
        三、 20032013 年:辗转南北,回归本土
第二章 中西融通的电影形式与风格
    第一节 西方现代电影技巧的运用
        一、 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二、 多重人称的叙事视点
    第二节 东方哲思与传统美学韵味
        一、 诗意写实与永恒之思
        二、 冲和寡淡与无言之境
        三、 感伤情怀与沉郁之美
第三章 香港城市空间的书写及其文化表征
    第一节 日常生活空间
        一、 资本、全球化与“无地域空间”
        二、 从“空间”到“地方”
        三、 日常生活、传统仪式与在地经验
    第二节 底层边缘空间
        一、 权力、空间与政治
        二、 被遗忘的弱者的反抗空间
        三、 现代化面具下的悲情城市
第四章 文化身份与国族想象
    第一节 浮城隐喻与离散叙述
        一、 香港的殖民历史与离散叙事
        二、 无根的漂泊与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 香港本位与国族的幻灭
        一、 《客途秋恨》:协商中的家
        二、 《千言万语》:国族维度的弱化与政治幻灭感
    第三节 主体分裂与差异政治
        一、 在全球化与再国族化的拉扯之间
        二、 移民叙述与性别修辞
        三、 分裂的主体与国族内部的差异政治
第五章 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体性的独特表达
    第一节 女性主义抑或反女性主义?
    第二节 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性间的摇摆
        一、 《疯劫》中的传统、女性与现代性
        二、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全球化、性别与经济
        三、 《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女性对现代性的补偿
    第三节 在个体意识与国族话语中的权衡
        一、 《香香公主》:站在国族历史前景的女性
        二、 《客途秋恨》:女性的赋权与父权的衰落
        三、 《今夜星光灿烂》、《千言万语》:国族论述的消退与个人琐碎的凸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许鞍华影像资料汇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致谢

(9)论《儿子与情人》中母子爱的社会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Social Content of Mother Love
    1.1 The Social Background
    1.2 Mother's Growing-up and Marriage
    1.3 Mother's Expectation of Her Children
Chapter Two Love Between William and His Mother
    2.1 William and Lily
    2.2 William's Failure
    2.3 Impact of William's Death on His Mother
Chapter Three Love Between Paul and His Mother
    3.1 Miriam's Influence on Paul
    3.2 Mother's Opposition to Miriam
    3.3 Paul's Dilemma Between Mother and Miriam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10)探析影片《儿子与情人》中的“恋子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葛楚的“恋子情结”形成及其表现
二、“恋子情结” 造成的危害
三、葛楚的“恋子情结”产生原因分析
四、结 语

四、对《儿子与情人》中母亲角色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研究[D]. 钟佳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研究[D]. 姚文丽.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4]丁玲、韦君宜文学活动比较研究[D]. 靳喆安. 南昌大学, 2018(01)
  • [5]家庭伦理视域下的五四女作家创作研究[D]. 王兰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6]门罗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J]. 吴端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7]论《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主义与人物塑造及主题的关系[J]. 安晓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7)
  • [8]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 ——许鞍华电影研究[D]. 马楠楠. 上海大学, 2014(02)
  • [9]论《儿子与情人》中母子爱的社会内容[D]. 干雪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8)
  • [10]探析影片《儿子与情人》中的“恋子情结”[J]. 李红. 电影文学, 2013(09)

标签:;  ;  ;  ;  ;  

重新思考《儿子与情人》中母亲的角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