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第三次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概论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第三次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概论

一、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总论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冀晶娟[1](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陈碧薇[2](2019)在《家族企业的“道义经济学” ——广西武鸣区S厂的亲属关系和生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族企业的经营,无法游离于因“家族”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之外。传统的壮族社会是一种所谓的熟人社会,亲属关系对壮族人的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会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所改变,但由亲情所结成的经济组织形式,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似乎也依然不容小觑。本文聚焦于一个壮族人经营的家族企业——S厂的亲属关系与生产模式研究。S厂位于“壮乡”广西武鸣,其老板和工人皆为壮族人,而老板的亲属们又在生产的各部门担任着重要职位。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工厂中不仅有着因血缘、姻缘、地缘结成的亲属关系,还存在着因共同劳动而形成的虚构的亲属关系。基于这些亲属关系而形成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进了工厂生产模式的方方面面。亲属关系的结成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产生由“亲情”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S厂中亲属关系的维系和扩大使工厂中的人紧密团结成一个能够对抗外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集体。斯科特(James C.Scott)《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已说明,人的经济活动并非一味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中的群体各自遵循着一套“道义观”,S厂的老板和工人也不例外。一方面,受壮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在生产活动中,老板和工人习惯以“情”处事,以“情”待人,并非凡事皆以“利”字当头。另一方面,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降低生产成本,老板主动为工人营造宽松的生产劳动氛围,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以此换来工人的忠诚,以及工作中的尽心尽力。“模糊不清”的分工形式正是“亲属”在家庭生产中“互帮互助”形式的延伸。与资本主义企业不同,S厂作为一个壮族家族企业,老板和工人在生产活动中,遵循着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道义观”,双方由此形成了“互助”的劳资关系,共同维护着“家”工厂的生产模式。S厂中老板、亲属员工与非亲属员工三者共同遵守着“有难同当”、“知恩图报”和“一视同仁”的“道义观”,而老板作为壮族家族企业的企业主,则遵循“人情第一”的企业生存原则,其某些行为不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看似违背常理,实际是为适应外部环境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家”工厂是老板和工人为了形成一种比劳资关系更为稳定的关系而建立的,对“亲属关系”的重视和运用,正是他们面对市场经济复杂环境所选择的一种生存策略。

杨丽萍[3](2017)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壮语教育的新机遇和新使命》文中研究表明壮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源异流"的民族,壮语和东南亚侗台语民族语言有许多相近相同之处,学好壮语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东南亚侗台语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以语言为先导,需要培养大量的懂得沿线国家语言的专门人才,由此壮语教育的转型和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壮语教育也将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壮语教育有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实施壮语教育的新策略,加快壮语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建构具有国际视野的"壮—汉—泰"兼顾的壮语教育体系,以此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开创壮语教育的新局面。

赵明龙[4](2016)在《试论骆越族群及其在东南亚的后裔》文中研究指明文章认为,当今东南亚的壮泰族群1是古骆越族群的后裔,他们不是像早先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从中国北方迁徙而来的,而是从中国古代骆越地区迁徙至东南亚各国。中国——东南亚的壮族、傣族、布依族和侬族、岱族、泰族、佬族、掸族等民族有历史渊源关系,并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基因。

范宏贵,彭兆荣,黄玲,赵明龙,吕俊彪,吴兴帜,许晓明,陈丽琴,陆晓芹,李军,蓝媛媛[5](2016)在《跨境民族文化遗产论坛纪实》文中指出2016年5月16日"跨境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以及百色学院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挂牌仪式在百色学院举行。来自厦门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社科院、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及百色学院的三十多位专家,围绕跨境民族、文化遗产以及跨境民族文化的核心话题,分别从研究对象、学理建构、研究方法、田野经验、研究困境等不同切入点,做了非常生动、深入又具有启发与反思意义的发言。论坛一致认为,中心的成立与国家"一带一路"紧密呼应,将"跨境民族"和"文化遗产"这两个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话题结合起来探讨,必将产生新的研究空间和学术话语。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梳理和探究中国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族群交往、文化实践和家园遗产,将会促进中国-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学术合作,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民族)的文化理解与和谐发展。

高敏[6](2016)在《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系列之壮歌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壮族音乐进入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壮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壮族音乐创作、壮族音乐史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十大集成志的广西卷、云南卷、广东卷的编纂及壮族古歌籍翻译整理、壮族歌曲的编辑、壮族音乐创作、壮族音乐史论研究、音乐人才培养、国际文化交流、仪式音乐等方面的整理、翻译和研究。壮族音乐取得的成绩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回顾20世纪末壮族音乐的文献研究,对壮族音乐有一充分的认识,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言红兰[7](2015)在《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文中指出壮泰族谚语蕴含了壮泰民族的智慧与伦理道德思想,是人际交往中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从文化间性角度研究壮泰谚语之伦理对话,寻求能够体现两个民族整体人性价值的伦理准则,使其成为民族相互交流的基础与保障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贺圣达[8](2012)在《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以中文着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说的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是在整体上把中国—东南亚作为一个区域来研究。本文以已公开出版的中文着作(包括译着)为例,对中国—东南亚经济和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南亚历史、文化和民族这3个方面的整体研究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对如何推进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从9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杨雨晴[9](2009)在《侗泰语农业词汇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凡是与农业有关的词汇都可称为农业词汇,本课题只涉及侗泰民族传统农业的词汇。侗泰都是从事传统农业的民族,传统农业是指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通过对侗泰传统农业词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侗泰民族的历史渊源,以及分化后的特点。这不仅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社会学、历史学的意义。本课题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侗语和泰语的农业词汇进行探讨,找出其相似和相异的特点,并对二者的相似和相异做出一定的解释。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侗泰稻作农业词汇比较;第三章,侗泰杂粮作物词汇比较;第四章,侗泰经济作物词汇比较;第五章,侗泰园艺作物词汇比较;第六章,侗泰农业词汇相似及相异原因分析。通过比较,文章认为,侗泰语农业词汇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对于侗泰语农业词汇相似的特点,文章认为,这是由于两民族曾共同生活在华南地区,一同劳作,繁衍生息。而造成侗泰语农业词汇的差异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侗泰民族分化年代较早;二、侗泰语分化后又分别与不同的语言接触;三、侗泰语的语言地位不同。

覃许学[10](2006)在《壮泰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文中指出壮泰民族文化旅游是以壮族和泰族的同源异流文化为依托的一个多民族、跨国的旅游形式。从文化上看,因为旅游是文化相同与文化差异的统一,壮泰民族文化是同源异流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天然就是文化相同与文化差异的统一,完全可以作为旅游开发;从文化心理上来说壮泰民族文化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化,能激起旅游者强烈的旅游动机,符合旅游者的知觉选择规律,激发旅游者的想象,能让旅游者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利用壮泰民族同源异流文化作旅游开发是科学的;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来考察,壮泰民族文化旅游这些方面的的条件已经具备,开发壮泰民族文化旅游是可行的;从机遇来看,中国的入世、东盟的发展和东盟博览会永远落户南宁市为开发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从中国与泰国目前旅游业中存在的恶性竞争和广西在中泰旅游中的劣势等严重的现实问题以及东盟的内在要求来说,开发、发展壮泰民族文化旅游是必要的。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应以同源异流的文化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从文化关系的远近、地缘关系的远近等方面作细致的市场细分和产品形象设计。由于壮泰民族文化旅游是多民族的跨国的旅游方式,采用跨国经营模式是必然的,最终必然是以跨国公司的形式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高效率的管理机制、高质量的品牌、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国际范围内融资,在广西、中国、泰国、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生产销售壮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国与国之间的壁垒,有必要利用国家的力量,降低、消除面临的各种国际壁垒。壮泰同源异流文化丰富多彩,可以开发成为一系列的旅游产品,例如壮泰农家生活体验游、壮泰建筑文化游、壮泰民族歌舞参与、民族节庆参与、民族体育游戏参与一体游、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等等。最后,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如果成功地开发,将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二、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总论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总论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2)家族企业的“道义经济学” ——广西武鸣区S厂的亲属关系和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理论与研究回顾
        一、亲属关系的探讨
        二、壮族伦理道德观研究回顾
        三、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回顾
        四、斯科特的《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第二节 “平淡无奇”的田野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根植于壮乡的S厂
    第一节 创办契机
    第二节 地理位置及工厂环境
    第三节 作息及衣食住行
    第四节 语言及节庆风俗
第三章 老板与“亲戚们”
    第一节 直系血亲
    第二节 旁系亲属
        一、自然旁系血亲
        二、旁系姻亲
    第三节 虚构的亲属关系
        一、同村一家亲
        二、“来者皆是亲”
    第四节 亲属员工任用特点
第四章 生产模式
    第一节 各司其职
        一、指挥中心:办公室
        二、“无首”的棉胎组
        三、“寂静”的车工组
        四、“喧闹”的被芯组
        五、“耐心消磨机”:绣花组
        六、后起之秀:服装组
        七、“无压”的铺面
        八、不干“正事”的老板们
    第二节 技术的习得:“只怕有心人”
    第三节 “熟客”的积累
第五章 薪与酬
    第一节 付之以“薪”
        一、计数
        二、计时
    第二节 报之以“酬”
第六章 劳资关系中的“道义”
    第一节 S厂的道义观与经济“学”
        一、“有难同当”
        二、“知恩图报”
        三、“一视同仁”
    第二节 双重身份的形成
        一、“无意识”的“占有者”
        二、“有意识”的“老大”
    第三节 “家”工厂的构建
        一、“互助”劳资关系的形成
        二、“家”模式的维护
        三、“人情第一”原则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壮语教育的新机遇和新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问题的提出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壮语教育的关联
三、“一带一路”建设与壮语教育的新机遇
四、“一带一路”建设与壮语教育的新使命
     (一) 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壮语人才的培养
     (二) 建构适应“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外向型”壮语教育新模式
     (三) 借助语言相通实现侗台语民族“民心相通”与文化共生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壮语教育的新策略
六、结论

(4)试论骆越族群及其在东南亚的后裔(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岭南的骆越族群
二、骆越族群南迁及其后裔
    (一)越南骆越族群及其后裔
    (二)老挝骆越族群及其后裔
    (三)泰国、缅甸骆越族群及其后裔
三、骆越族群后裔的文化基因
    (一)基因遗传比较
    (二)语言基因比较
    (三)那文化的基因
四、结语

(6)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系列之壮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壮族民间文学中的壮歌研究
    (一)壮族歌谣集成的编辑
    (二)壮族古歌籍集成、壮歌集的整理和翻译
        1. 壮歌集整理
        2. 壮歌翻译整理翻译研究
    (三)壮族史、文学史中的壮歌研究
    (四)壮歌学术研究
二、音乐学的壮歌编辑、创作理论研究
    (一)民歌集成的编撰
    (二)地方壮歌集编辑
    (三)壮族歌曲创作及其评论
三、壮歌音乐史、论理论研究
    (一)壮歌历史源流研究
    (二)壮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1. 单声部壮族民歌研究
        2. 多声部壮族民歌研究
        3. 多声部壮歌唱法研究
    (三)民歌调式称谓及记谱规范的探讨
    (四)壮族民歌风格特征研究
    (五)壮歌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
四、艺术节与国际文化交流
五、本期壮歌的研究特点及问题
    (一)研究特点
    (二)研究方法特点
    (三)壮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六、世纪之交与展望
七、结语

(7)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间性视域下的壮泰谚语之伦理对话
    (一)和睦兴家的家庭伦理观
    (二)重义互助的人际伦理观
    (三)勤俭朴素的生活伦理观
二、壮泰谚语伦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三、结语

(8)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以中文着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东南亚学与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
二、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的现状
    (一) 20世纪80~90年代对中国—东盟经济、政治关系的整体性研究
    (二) 21世纪头10年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的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
    (三) 中国—东南亚区域历史、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研究
三、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展望

(9)侗泰语农业词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意义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2 侗泰稻作农业词汇比较
    2.1 相似稻作词汇比较
        2.1.1 一般稻作词汇
        2.1.2 稻作农业工具词汇
        2.1.3 稻作种植词汇
    2.2 相异稻作词汇
        2.2.1 一般稻作词汇
        2.2.2 稻作农业工具词汇
        2.2.3 稻作种植词汇
3 侗泰杂粮作物词汇比较
    3.1 相似杂粮作物词汇
    3.2 相异杂粮作为词汇
        3.2.1 薯类作物
        3.2.2 芋
        3.2.3 麦类
        3.2.4 玉米
4 侗泰经济作物词汇比较
    4.1 相似经济作物词汇
    4.2 相异经济作物词汇
        4.2.1 甘蔗
        4.2.2 茶
        4.2.3 花生
        4.2.4 烟草
        4.2.5 苎麻
        4.2.6 蚕桑
        4.2.7 棉花
5 侗泰园艺作物词汇比较
    5.1 相似园艺作物词汇
    5.2 相异园艺作物词汇
        5.2.1 荔枝
        5.2.2 龙眼
        5.2.3 柑橘
        5.2.4 芭蕉
        5.2.5 柚
        5.2.6 蔬菜
6 侗泰农业词汇相似及相异原因分析
    6.1 相似原因分析
    6.2 相异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壮泰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研究动态、相关概念、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节 研究动态
        一、文化旅游的研究状况
        二、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状况
        三、壮族文化与壮族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状况
        (一) 壮族文化的研究状况
        (二) 壮族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四、泰族的文化与泰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情况
        (一) 泰族文化
        (二) 泰族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
        五、壮族与泰族的民族文化比较研究状况
    第二节 相关的概念
        一、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概念
        二、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
    第三节 主要论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壮族文化与泰族文化的关系:同源异流
第三章 利用同源异流文化开发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 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科学性分析
        一、文化分析
        二、文化心理分析
    第二节 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条件分析
        二、机遇分析
    第三节 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与泰国两国旅游、广西与泰国两地旅游中已出现的严重问题产 生了一个改革的需要,要求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而壮泰民族文化旅游是最好的选择
        二、开发壮泰民族文化旅游是东盟的内在要求
第四章 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一节 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市场细分和形象设计
    第二节 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跨国经营模式
    第三节 利用国家力量降低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多民族、跨国开 发中的国际壁垒
第五章 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举例
    第一节 产品设计举例
        产品之一:农家生活体验游展
        产品之二:建筑文化游
        产品之三:民族歌舞参与、民族节庆参与、民族体育游戏参与一体游
        产品之四:壮泰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
    第二节 产品、客源市场与跨国经营模式的对应关系
第六章 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影响与远景展望
    第一节 经济影响与发展远景
    第二节 发展壮泰民族文化旅游的文化影响和政治影响
结论与讨论
参考书目
后记

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总论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家族企业的“道义经济学” ——广西武鸣区S厂的亲属关系和生产模式研究[D]. 陈碧薇.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3]“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壮语教育的新机遇和新使命[J]. 杨丽萍.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4)
  • [4]试论骆越族群及其在东南亚的后裔[J]. 赵明龙.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5)
  • [5]跨境民族文化遗产论坛纪实[J]. 范宏贵,彭兆荣,黄玲,赵明龙,吕俊彪,吴兴帜,许晓明,陈丽琴,陆晓芹,李军,蓝媛媛.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3)
  • [6]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系列之壮歌研究[J]. 高敏. 歌海, 2016(02)
  • [7]文化间性视域下壮泰谚语的伦理道德[J]. 言红兰. 百色学院学报, 2015(06)
  • [8]中国—东南亚区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以中文着作为例[J]. 贺圣达. 东南亚纵横, 2012(08)
  • [9]侗泰语农业词汇比较研究[D]. 杨雨晴. 广西民族大学, 2009(06)
  • [10]壮泰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D]. 覃许学. 广西师范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第三次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