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土壤风蚀规律研究

鄂尔多斯高原土壤风蚀规律研究

一、鄂尔多斯高原土壤风力侵蚀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闫纪元[1](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唐国栋[2](2021)在《沙区光伏阵列地表形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恰好是光热资源丰富区,且土地占用成本低,成为建设规模化地面式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随着大规模太阳能光伏阵列在沙漠地区兴建,施工对地表扰动导致沙丘活化为风沙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地表风蚀和堆积过程引起的微地貌变化不仅威胁着光伏组件固定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加速地表沙尘释放速率损耗光伏电板发电效率。本研究利用野外观测和风洞试验方法,研究光伏电板扰动下气流场分布规律、风沙输移特征和地表形态变化之间的动力关联,揭示沙区建设光伏阵列后微地貌发育和演变过程,为科学规划沙区光伏电站地表防沙治沙技术方案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沙区光伏阵列整体对近地层风沙运动的影响与光伏阵列与风向之间的夹角(以下简称“夹角”)显着相关。夹角为±90°时阵列内风速和输沙率降低幅度最大,阵列内200cm高度范围内风速平均降低64.25%(夹角范围为85°~90°),输沙率平均降幅达到84.7%(夹角范围为56°~83°);夹角在±22.5°附近时风速和输沙率降低幅度最小,地表20cm高度处风速降低范围为0~20%,在板间50cm和100cm高度处甚至存在微弱的风速放大效应,输沙率平均降低30%以上。具体光伏阵列近地表层风速和输沙率降幅随夹角变化规律为:夹角0°→22.5°变化时下降,夹角22.5°→45°变化时迅速增强,夹角45°→90°变化时缓慢增强至峰值;夹角0→-90°变化时规律基本一致,但夹角为负值比同样夹角为正值时光伏阵列内近地层风速和输沙率降幅更大。(2)光伏阵列局部风速流场分布规律:夹角接近+90°时,整体呈现出板前区域风速最高、两侧逐渐降低的扁“倒V”型;夹角接近0°时,风速剖面特征整体呈“W”型。板间、板前和板后区域风速相对较高,板下区域风速较低,且中部高于两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夹角为正值时,相较于0°夹角时,随着夹角增大板前和板下区域风速升高,板间和板后区域风速降低;夹角为负值时,处于迎风侧的板间和板前区域风速较高,板下区域风速呈下降趋势,板后区域风速回升至接近均值水平。光伏阵列局部风沙输移特征:随着夹角增大,板前位置风沙输移高度更加贴近地表,而板间和板后位置风沙输移高度则表现出较强的向上层移动趋势。双参数指数模可以很好的模拟光伏阵列内3个典型部位近地层30cm高度范围内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规律。(3)沙区建设光伏阵列后微地貌演变过程:边缘区南北侧表现为板下和板前区域地表土壤被吹蚀,板间形成堆积沙垄,东西侧表现为土壤流失和基柱出露;腹地区当夹角为正值时,在电板汇流加速作用下同样使下沿地表土壤被吹蚀,在板前和板间区域形成堆积;夹角为0°,在光伏电板斜向下的导流作用下使下沿地表土壤被吹蚀,在板前附近区域堆积;夹角为负值时,在“狭管效应”作用下电板下沿处风速增大导致地表土壤被吹蚀,在板下和板后区域堆积。最终在不同风况条件下腹地区形成以电板下沿为轴线的扁“V”型风蚀沟槽。(4)本研究光伏阵列次生风沙危害防治建议:“边缘固沙、两侧防风、内设风沟”。具体针对沙漠地区建设光伏阵列后边缘区域地表土壤流失严重现象,疏导气流基础上做好地表固沙措施;两侧是气流进入光伏阵列腹地的主要“通道”,不仅要做好固沙措施,还需要设置具有防风功能的机械沙障或防护林,以达到削弱气流进入光伏阵列时的初始动能,从而降低光伏阵列内风沙活动强度;针对光伏电站腹地区域,建设时应提前在光伏电板下沿位置设置“导风沟槽”,使得过境风沙流在近地表传输时接近平衡态,以削弱近地表风蚀和堆积活动强度。此外,根据研究区域风能环境应强化光伏阵列北侧和西侧的防护。

陈家欢[3](2021)在《沙地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喷灌圈耕地缺少留茬、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风季内成为风沙源地。风蚀不但使耕地土壤沙化、营养物质流失,而且产生沙物质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圆面状耕地及深翻采收是马铃薯喷灌圈耕地的基本特征,这也造成了其土壤风蚀规律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选取库布齐沙漠东北缘沙地的马铃薯喷灌圈耕地为研究对象,并与周边未开垦的固定沙地为对照,在风季内对风速风向、输沙量、微地形、土壤粒径等指标进行野外定点观测与对比研究,以揭示沙区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为沙区耕地土壤风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存在严重的风蚀,风季内风蚀量达504t·hm-2。与对照相比,输沙量增加了103.35倍,向耕地外部输出的沙物质中的黏粒粉粒颗粒含量分别增加了3.52与4.97倍。(2)喷灌圈耕地内不同长度的风沙运移路径对沙物质运移产生了显着影响。地表蠕移沙物质沿路径运移时,其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圆面状耕地上、下风向部位活动平稳,中风向部位活动剧烈。风沙流沿路径从耕地上风向运移至下风向时,虽然发育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路径下的风沙流均得到了增强,其中输沙量较上风向平均增加了51.97倍,且沙物质黏粒粉粒含量在100~200cm高度范围平均增加了81.73%。(3)采收后到翌年春耕前,耕地受到风沙作用的影响,采收产生的起伏微地形演变为平坦地形,地表糙度随之下降了91.01%;受风沙运移的影响,微地形的起伏高点平均下降了9.13cm,起伏低点则平均上升了3.84cm。在微地形变化过程中,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摩阻速度均在减小,起伏地形显着时,过境风沙流结构出现明显变异,输沙量随高度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处于2.73~3.60之间,风沙流上层的输沙量占比相对较多,风蚀基准面抬升;在平整地形时,过境风沙流结构无变异发生,输沙量随高度呈现单调递减的趋势,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处于1.14~1.39,风沙流上层与下层输沙量逐渐接近,开始趋向于平衡状态。(4)风沙作用造成了耕地表层土壤细颗粒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平均粒径变小,分选性向中等发展,偏度向极正偏发展,峰态向尖窄化发展,分形维数减小,土壤黏粒、粉粒、细砂颗粒含量分别下降42.14%、48.85%、42.28%。与对照相比,土壤平均粒径减小,分选性变差,偏度无明显差异,峰态向极尖窄化发展,土壤黏粒、粉粒、细砂、中砂颗粒含量分别下降65.10%、69.60%、56.45%、18.06%。

高玄娜[4](2021)在《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泥沙搬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流域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地区是黄河流域典型的高侵蚀模数和强含沙量的生态脆弱区,水力、风力、冻融等多种动力复合交替发生侵蚀,共同构成了复杂的侵蚀系统。由于砒砂岩本身具有较弱的抗蚀性,在复合动力的侵蚀环境中导致了高强度的侵蚀产沙过程,为黄河输移了大量粗泥沙,对黄河中下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以鄂尔多斯高原二老虎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室内模拟开展不同动力组合的复合侵蚀试验,研究复合侵蚀过程与泥沙搬运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的泥沙搬运机理。结果表明:(1)探讨了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的水沙变化过程。复合侵蚀作用下的产流时长是单一水蚀产流时长的2到3倍,并在过程中延长了10%-13%的有效侵蚀时间。复合侵蚀过程中的径流量逐渐增加,增长率达到21%;坡面对产沙的反应加快,产沙量增长高达183%。(2)分析了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的水沙关系特征。在不同动力组合的侵蚀过程中累计径流量与累计输沙量之间幂函数决定系数2>0.98。在复合侵蚀作用下,随着侵蚀动力种类的增加,水沙关系展示出更好的同步趋势。(3)描述了砒砂岩侵蚀泥沙颗粒的分布变化特征。侵蚀泥沙颗粒的MWD表现为:冻融+风蚀+水蚀颗粒(0.76mm)>冻融+水蚀颗粒(0.75mm)>单一水蚀颗粒(0.68mm);随着侵蚀动力种类的增加,各粒径颗粒在侵蚀过程中变化更加剧烈;冻融+水蚀和冻融+风蚀+水蚀下只有砂粒含量的富集率大于1,最高分别达1.40和1.71,表明复合侵蚀作用能够明显影响砒砂岩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造成大量粗颗粒富集。(4)分析了砒砂岩侵蚀泥沙颗粒的组成变化特征。各粒级侵蚀泥沙颗粒在复合侵蚀作用下具有明确的变化趋势。复合侵蚀作用能够改变侵蚀泥沙中各粒径颗粒的含量比例,使粗颗粒大量输出并在侵蚀过程中波动变化剧烈。冻融+水蚀作用下侵蚀泥沙颗粒的黏粒含量大幅度减少43%,砂粒含量以较快速率升高,约增长22%;冻融+风蚀+水蚀作用下,黏粒含量减少达47%,砂粒含量增加27%。冻融和风力作用对侵蚀泥沙具有明显的筛选功能。(5)揭示了砒砂岩在复合侵蚀过程中与泥沙搬运之间的响应关系。随着复合侵蚀动力种类的增多,砒砂岩坡面细沟发育速率越快,坡面侵蚀范围面积越大,产沙量伴随着细沟发育活跃阶段明显上升,粗颗粒富集,侵蚀过程趋向于以推移方式作为主要的泥沙搬运机制。

温鹏辉[5](2021)在《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全新世是地球历史上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时期,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成为不同学科的研究热点。农牧交错带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可为认识该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考古、历史文献学、GIS分析等方法,多学科交叉定量化研究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本文不仅对农牧交错带环境变迁以及人地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有着科学上的意义,而且可以为鄂尔多斯高原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沙漠化趋势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人类活动遗址是研究历史时期区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时空坐标。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新石器以来人类活动遗址数量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遗址时空变迁的原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人类活动遗址以中小型规模及农耕政权遗址为主,游牧政权遗址数量较少,且基本分布于明长城以北区域。遗址数量及遗址出现频率呈现阶段性地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遗址选址对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源、非沙漠地区均具有较强烈的环境选择倾向。遗址时空分布格局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综合影响,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其数量较少。当气候温暖湿润时,遗址数量明显增多,空间分布也扩散到整个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时,遗址数量相对较少且分散。此外,人类活动遗址出现频率受当地民众生业方式影响显着。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水环境变化、沙漠化两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进而总结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整体演变的规律。通过对无定河上游三岔河古城古井、泉水、古城的野外考察,结合14C测年、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及聚落遗址空间分析和历史地震分析,本文认为新构造运动是造成无定河流域地壳抬升和河流加速切割的原因。河流快速下切导致了三岔河古城及周边区域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水环境的退化是无定河上游区域沙漠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历史时期湖泊退缩通常导致人类活动的迁移,进而对区域政治经济中心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地层中古土壤、风成砂年代累积频率及沙丘底界年代,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2000 a以来经历了魏晋、唐末、明中晚期3次较为明显的沙漠化过程。通过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演变存在较为明显的“海绵效应”。环境适宜时“吸收”了大量的人口,而当环境开始恶化,这些人口又被“挤”出至其他地区。这种人口的迁徙结果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导致资源相对适宜区的人地关系失衡,进而引起农耕、游牧之间的战争。

伍艳[6](2020)在《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黄河下游两岸及临近区域的防洪安全。本论文以准格尔旗暖水乡砒砂岩区黄河一级支流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进行植被调查、砒砂岩采样及其养分含量、物化特性、力学特性、微观形貌等分析,开展砒砂岩侵蚀岩性机理研究及砒砂岩治理模式研究及示范。结果表明:砒砂岩区主要本土植被有沙棘、柠条、沙柳、酸枣等,依据砒砂岩坡面的稳定性进行划分,将砒砂岩区坡面类型划分为8个单元,24种典型坡面。沟道沉积泥沙粒径明显较坡面泥沙颗粒粗,砒砂岩总体养分含量非常低,长石(钾长石+斜长石)含量在23%~56%,在当地恶劣的气候因素影响下,长石风化可能性高,容易破坏岩石结构而影响其抵抗侵蚀性能。蒙脱石含量波动范围为5%~28%,且白色砒砂岩含量明显低于其他颜色砒砂岩。方解石含量为1%~25%,其实质是在长期的水蚀作用下,岩体产生大量裂缝,方解石与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从而形成碳酸氢钙并溶解流失,这也是引起方解石含量波动较大的原因。受到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当地长石易风蚀,方解石的易水蚀,而导致岩体无法有效的抵抗风蚀和水蚀,引发水土流失。红色砒砂岩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发生明显的改变,总体变化趋势为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白色砒砂岩抗剪强度则和含水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摩擦力和咬合力对其抗剪强度产生明显影响。红色和白色砒砂岩均级配良好,不过其粒径变化大,白色砒砂岩大部分为粗砂,颗粒存在很显着的棱角,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咬合力达到较高水平;红色砒砂岩细砂比例高,且絮状结构很致密,滑动时抗剪强度主要受到黏聚力影响,不存在明显咬合摩擦效果。此外,论文提出了集材料-工程-生物措施与坡顶-坡面-沟道系统治理于一体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模式中包含植被措施、固结措施、抗蚀促生措施、重力侵蚀治理措施、径流高效利用措施、淤地坝措施、柔性坝措施等,并在皇甫川支流纳林川右岸的一条二级支沟二老虎沟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根据示范区径流小区的野外观测,布设抗蚀促生措施的治理小区产沙量减少91%以上,遥感图片显示植被区域面积明显增加,效果良好。

王晓伟[7](2020)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毛乌素沙地位于亚洲季风边缘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而其南部与黄土高原相连,构成了沙漠-黄土边界带的一部分。沙地东南缘沉积地层类型丰富,保存有第四纪以来相对完整的风成砂/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很好地记录了区域气候变化和沙地演化历史;同时,也是研究沙漠-黄土边界带空间范围动态变化的理想区域。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2个风成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白界(BJ)剖面和锦界(JJ)剖面沉积地层变化以及沉积物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元素等代用指标,结合石英(OSL)以及钾长石(pIRIR)释光测年结果,探讨了晚第四纪以来黄土沉积过程、毛乌素沙地时空演化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毛乌素沙地东南缘2个风成剖面黄土-古土壤沉积特征与黄土高原典型剖面较为一致,但剖面中粗颗粒含量普遍较高。白界剖面沉积了晚中更新世至末次间冰期的黄土-古土壤-风成砂地层,对应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JJ剖面下伏黄土地层,以风成砂沉积地层为主,底部风成砂的年龄为120.7±11.0ka。2、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区域气候由暖湿转向冷干时,沉积地层表现为由黄土沉积向风成砂沉积的快速转换,并伴随着植被退化而导致的地表风力侵蚀加剧,地层出现沉积间断,毛乌素沙地向东、南扩张,黄土沉积的范围则向南收缩。气候由冷干转向暖湿时,植被广泛发育,沉积物类型由风成砂向砂质古土壤或黄土逐渐过渡,沉积地层相对连续,黄土沉积的范围向北扩张。3、毛乌素沙地至少在晚中更新世时期就已经存在,BJ剖面底部沉积的砂质黄土地层表明,在230.1 ka以前毛乌素沙地距白界地区较近;230.1-225.4 ka期间毛乌素沙地东南部得以固定,沙地范围向北收缩。MIS 5d期间,研究区发育风成砂地层,表明毛乌素沙地在这一时期向南扩张,并伴随着强烈的风蚀作用,白界剖面出现沉积间断。MIS 5c-5a期间,毛乌素沙地再次向北收缩。锦界剖面沉积的风成砂地层则显示毛乌素沙地分别在120.7 ka、44.7 ka和1.4 ka前后扩张。4、结合前人提出的黄土高原北部黄土沉积存在沉积间断的事实,我们的结果表明,现代黄土高原上风向区域分布的典型黄土在冰期时遭受强烈侵蚀,成为下风向黄土沉积的重要物源,可能导致同期黄土高原黄土沉积通量相应增加,而粒度组成则变化不大的现象。这一过程无疑增加了黄土沉积序列代用指标解释的复杂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理解。

陈垚[8](2020)在《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文中提出《汉书·沟洫志》曾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着于四渎,而河为宗”,将黄河誉为“四渎之宗”。黄河的治理工作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属于重点,由于特殊的河情,使得流域内的水沙关系复杂多变,其治理问题也成了难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意味着黄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黄河问题的关键在于泥沙,泥沙问题的根源在于水少沙多。因此对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其物源进行深入研究和甄别,可为黄河治理及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持,进而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之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黄河泥沙沉积环境展开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工作。以约50km为间隔采集黄河上游青海省久治县至下游入海口的河漫滩泥沙沉积物,以及上游玛曲(深7m)、刘家峡(深5m)、中游柳林—吴堡(深7m)和下游开封(深4m)等四个钻孔泥沙沉积物作为黄河泥沙沉积环境研究的载体,结合地球化学、沉积学、水文学及数学地质统计等方法揭示了黄河泥沙空间演化特征及物源信息,从而构建了基于层次聚类的粒度端元模型及物源示踪的多端元混合模型,对黄河泥沙搬运机制与物源区泥沙贡献率进行计算,提出了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体系,为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黄河泥沙沉积物的沿程粒度组分受地质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影响较大。结合河漫滩与钻孔点泥沙沉积物的C-M图、粒度相、粒度频率曲线以及沉积判别函数,阐明了黄河泥沙沉积物的沉积特性。建立基于层次聚类的粒度端元模型,揭示了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各粒径颗粒在运移过程中的主要搬运形式及搬运机制。上游至下游,黄河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河流的选择性运输、支流的汇入、河道形态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2.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的烧失量、红化率与磁化率的沿程变化规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判别不同河段沉积物的形成条件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烧失量、红化率与磁化率可作为黄河泥沙物源分析的基础指标,能够有效反映人类活动干扰下黄河泥沙沉积环境的变化情况;黄河泥沙的物源为干流沿岸侵蚀、风沙入黄以及支流携沙入黄。3.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多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段及刘家峡钻孔泥沙沉积物发育着V型撞击坑、水下磨光面以及麻点麻面等复合结构,说明该段泥沙沉积物与宁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以及库布齐沙漠等风成砂的有效输入有关。根据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之间的欧氏距离判断出泥沙入黄模式由上游未流经黄土高原段的河流近源侵蚀向中游的支流携沙入黄转变。4.河漫滩与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组合类型均以碎屑矿物为主,黏土矿物次之,碳酸盐矿物较少,铁氧矿物仅在部分点位检出。通过对不同钻孔点沉积物矿物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防洪、居民用水和灌溉的需要,水库排、蓄水调节作用是导致钻孔不同深度矿物含量呈周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将矿物含量变化情况与沿岸地质、地形地貌进行对比,推断出黄河石嘴山—巴彦淖尔段泥沙沉积物多来自于西北风作用下乌兰布和沙漠的流动沙丘;而巴彦淖尔—托县—三江口段泥沙沉积物多来自于库布齐沙漠、黄土高原、沿岸的支流以及大规模季节性的降雨将沿岸的碎屑物质携带入黄。5.黄河泥沙沉积物化学组成常量元素以Si O2、Al2O3及Ca O为主,伴有少量Fe2O3、Mg O、Na2O和K2O;微量元素中Ti、P、Mn、Zr、Ba以及Sr含量较多,而Cr、V、Rb、Zn、Ni、Pb、Y、Nb和Ga含量较少。采用Sr、V、Ni、V/Ni以及Sr/Ba等指标进行沉积环境识别与粒度特征判别结果基本一致。泥沙沉积物中Zr元素含量随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粒径的粗化明显增加;Ca O和Ti含量在清水河附近呈现较高水平;K2O和Sr含量则在十大孔兑附近含量较高。利用Sr/Ca和Ti/K值的区域分布能够较好区分宁夏河东沙地、支流、库布齐沙漠以及乌兰布和沙漠入黄对黄河泥沙的影响程度。6.利用黄河泥沙物源的判别结果,建立端元混合模型,确定了物源区对黄河泥沙沉积物的贡献率,并绘制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区贡献率分布图。结果表明:上游未流经黄土高原段河道中仅有52.4%的泥沙被黄河携带至刘家峡附近;上游宁蒙段以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的风沙入黄为主,并且该段超过75%的河漫滩泥沙被携带至窟野河入黄口附近;贯穿黄土高原的祖厉、清水二河也携带了大量泥沙入黄,并且对邻近地区黄河流域泥沙的贡献率达到71.9%;中游泥沙主要以窟野河、汾河、无定河、渭河携带泥沙为主;下游泥沙多源于上、中游泥沙运移至平坦地带的沉积。同时,考虑径流、支流流域面积、沿岸地形、气候及源岩等自然背景因素,对黄河泥沙物源分析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鉴于黄河自然环境与社会功能特点,提出因地制宜改善黄河流域水沙关系的措施,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卫午毓[9](2020)在《砒砂岩区多动力作用下坡面复合侵蚀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砒砂岩区是黄河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在多种侵蚀营力的影响下,土壤侵蚀十分严重。研究风、水、冻融等多种动力作用下的砒砂岩复合侵蚀过程及规律,为砒砂岩区的治理方式及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该区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降雨大厅建立的多动力侵蚀试验模型,开展了不同坡度坡面及风力、水力、冻融等多动力不同组合模式下的侵蚀过程试验,研究了多动力侵蚀组合条件下的砒砂岩产流产沙变化过程,阐明了不同动力组合对水动力学参数变化及含水量和入渗变化过程的影响,结合野外观测试验,揭示了不同侵蚀营力对砒砂岩坡面的侵蚀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冻融作用能够使砒砂岩坡面径流量增加20%以上,侵蚀产沙量增加40%以上;风蚀作用使侵蚀产沙量增加13%17%。低坡度条件下多动力组合的产流产沙过程相较于高坡度的水沙过程更稳定,坡度增加容易诱发局部滑塌侵蚀发生,同时随坡度的增加产流产沙过程更明显,波动幅度更大。(2)不同坡度与侵蚀动力组合条件下,砒砂岩的累计产流量与累计产沙量均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径流量相同时,不同侵蚀条件下的产沙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冻融+风蚀+水蚀、冻融+水蚀、水蚀。水沙关系受冻融作用影响较大,受风力作用影响较小,坡度对水沙关系趋势有很大影响。(3)降雨过程中,坡面径流的流速随侵蚀营力的叠加而增大。不同坡度及动力组合条件下,坡面水流均为层流。水流流态主要与径流类型有关,面流大多为缓流,细沟流则均为急流。砒砂岩表层含水率在降雨初期随着营力作用叠加而增大,随后又随着营力作用叠加而减小。初始入渗率随营力侵蚀作用的叠加而增大,复合侵蚀对坡面入渗的影响随降雨的进行逐渐减小。(4)侵蚀营力种类的增加会加快砒砂岩坡面的地形变化,侵蚀量随营力的叠加而增大。冻融作用对降雨过程中的地形变化影响较大,风力作用的影响较小。剥离单一侵蚀营力产生的侵蚀量,室内模拟的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3种营力作用的侵蚀贡献率为23.8%,15.9%,60.3%,3种作用的贡献率大小为冻融侵蚀>水蚀>风蚀。野外自然坡面的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3种营力作用的侵蚀贡献率为58.5%,23.9%,17.6%,其贡献率大小为水蚀>风蚀>冻融侵蚀。

杨玉春[10](2020)在《砒砂岩区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异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砒砂岩区位于黄河流域鄂尔多斯高原上,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被称为“地球生态癌症”,既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提供物质源又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损失。砒砂岩具有遇水成泥、遇风成砂的特点,形成了砒砂岩区独特的环境特征,也使得该区极易发生土壤侵蚀,且这种侵蚀是全年持续发生的,春季主要发生风蚀,夏季主要发生水蚀,冻融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几乎一年四季都伴随着侵蚀。经过多年的治理与恢复,尽管土壤侵蚀发生的环境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对该区域土壤侵蚀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复合作用特性缺乏监测,致使该区域土壤侵蚀的精准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在收集整理砒砂岩区气象数据(1980-2017)、遥感影像数据、土壤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基于通用的风蚀、水蚀及冻融侵蚀模型,分析了土壤侵蚀环境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监测了1980s、1990s、2000s和2010s四个年代土壤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其复合作用的时空变异特征,不仅可以为认识砒砂岩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数据基础,更重要的是能为该区的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有利于砒砂岩区土壤侵蚀的发生。砒砂岩区82%以上的地形处于均衡的壮年期,发育环境相对稳定,但地形湿度指数偏低;5个高程区间的区域面积占比均在15%以上,均为放射状穿插分布;96.86%的地表粗糙度位于1-1.1之间,呈东高西低分布;坡度为3-8°和8-15°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5.44%和31.88%,均细碎化覆盖于整个研究区,另外该区向阳和背阳区均匀分布,平地较少;此处地貌类型主要为台地和丘陵,为中度切割,在东部大面积聚集分布,西部斑块状离散分布;土壤类型多样,具有17种土类,空间分布复杂。(2)气候的暖湿化、土地利用变化为土壤侵蚀程度的降低创造了条件。1980-2017年间,砒砂岩区的年均气温明显升高,并且始终保持着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而年降雨量和年均风速则表现为降-升-降的趋势,二者总体分布状况较为复杂;植被覆盖情况除在2000年出现降低拐点以外,整体保持覆盖面积稳定增加的态势,空间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分别在1995年和2015年出现明显变化,且两个年份的分布格局相似,其他年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分布变化不明显。(3)38年来,砒砂岩区的侵蚀状况有所好转,整体侵蚀强度集中在轻度以下。1980s至2010s,大部分砒砂岩区的风蚀强度始终保持在微度以下,强度以上的侵蚀区面积共计减少约900km2,且不同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相对稳定;不同水蚀强度的面积总体上表现为微度>轻度>中度>剧烈>极强度>强度,在不同年代,侵蚀强度的面积排序有略微差别,中度以上侵蚀呈斑块状分散分布;冻融侵蚀强度面积大小为中度及以下>强度>极强度>剧烈,强度侵蚀以上由中部向四周蔓延分布;复合侵蚀特征则为风、水、冻融交互侵蚀>水力侵蚀主导>冻融侵蚀主导>风、水交互侵蚀主导>风力侵蚀主导>水、冻融交互侵蚀主导>风、冻融交互侵蚀主导,各种复合侵蚀类型基本上为点状分散于各处。

二、鄂尔多斯高原土壤风力侵蚀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高原土壤风力侵蚀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2.2 山西地堑系
    2.3 运城盆地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沙区光伏阵列地表形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展现状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光伏阵列风致干扰效应
        1.3.2 光伏阵列地表风沙输移规律
        1.3.3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
        1.3.4 光伏板面降尘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1.3.5 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标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光热资源
    2.8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试验光伏电站概况
        3.2.2 沙区光伏电站稳定运营期地表形态测量
        3.2.3 沙区光伏阵列扰动下近地表风沙运动规律野外观测
        3.2.4 不同夹角条件光伏阵列地表形态变化规律风洞模拟试验
    3.3 技术路线
4 沙区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营面临的环境挑战
    4.1 沙区光伏阵列扰动下地表形态特征
    4.2 稳定运营期光伏阵列地表形貌特征
        4.2.1 光伏阵列迎风侧边缘区地表形态特征
        4.2.2 光伏阵列中部腹地区地表形态特征
        4.2.3 光伏阵列背风侧边缘区地表形态特征
    4.3 微地貌变化对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营的影响
    4.4 小结
5 沙区光伏阵列近地层风速流场的干扰效应
    5.1 光伏阵列整体的风致干扰效应
        5.1.1 不同风速风向条件光伏阵列队近地层风速变化率的影响
        5.1.2 光伏阵列近地层风速变化规律
        5.1.3 光伏阵列近地层风向变化规律
    5.2 光伏阵列局部近地表水平风速剖面特征
    5.3 光伏阵列局部垂直风速剖面特征
        5.3.1 光伏电板典型部位风速变化特征
        5.3.2 光伏电板典型部位风速廓线特征
    5.4 小结
6 沙区光伏阵列干扰下近地表风沙输移特征
    6.1 光伏阵列干扰下近地层输沙率变化特征
    6.2 光伏阵列局部典型部位风沙流结构
    6.3 光伏阵列局部典型部位输沙通量模型
    6.4 小结
7 沙区建设光伏阵列后地表形态演化过程
    7.1 光伏阵列地表蚀积关键动力区间提取
    7.2 不同夹角条件光伏阵列地表蚀积变化规律
    7.3 不同夹角条件对光伏阵列地表形态变化的贡献
        7.3.1 0°夹角地表侵蚀和堆积特征
        7.3.2 夹角为正值时地表侵蚀和堆积特征
        7.3.3 夹角为负值时地表侵蚀和堆积特征
    7.4 光伏阵列地表形貌演变过程
        7.4.1 光伏阵列边缘区地表形态演变过程
        7.4.2 光伏阵列腹地区地表形态演变过程
    7.5 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沙区光伏阵列对过境气流的影响
        8.1.2 沙区光伏阵列地表风沙输移特征
        8.1.3 沙区光伏阵列内地表风蚀和堆积过程
        8.1.4 沙区光伏阵列内次生风沙危害防治建议
    8.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沙地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风蚀研究进展
        1.2.2 耕地土壤风蚀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候
        2.1.3 植被与土壤
        2.1.4 地形地貌
        2.1.5 水资源
    2.2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基本概况
        2.2.1 指针式喷灌机情况
        2.2.2 田间管理
        2.2.3 植被情况
        2.2.4 试验期间风力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图
    3.3 研究方法
        3.3.1 试验小区划分
        3.3.2 土壤取样及测定方法
        3.3.3 风速风向的测定
        3.3.4 输沙量的测定
        3.3.5 地表微地形测定
        3.3.6 风蚀深度测定
    3.4 计算公式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面源风蚀特征
        4.1.1 耕地的输沙通量情况
        4.1.2 耕地的风蚀量特征
    4.2 不同长度路径沙物质运移规律
        4.2.1 蠕移颗粒随弦长路径变化规律
        4.2.2 侵蚀强度随弦长路径的变化规律
        4.2.3 不同路径下输沙通量差异规律
    4.3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地貌演变及风蚀变化特征
        4.3.1 耕地微地形演变规律
        4.3.2 耕地表层土壤粒度变化特征
        4.3.3 近地表风沙流变化特征
5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1.1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面源风蚀特征
        5.1.2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内部蠕移颗粒物质运移差异
        5.1.3 微地形变化对风沙运移的影响
        5.1.4 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地表土壤粗化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泥沙搬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多动力复合侵蚀研究进展
        1.2.2 侵蚀产沙规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方法
2 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2.2.2 风力驱动装置
        2.2.3 低温驱动装置
        2.2.4 试验土槽
        2.2.5 试验设计
        2.2.6 数据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过程研究
    3.1 砒砂岩坡面水沙数据的采集与计算
    3.2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的产流过程研究
    3.3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的产沙过程研究
    3.4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水沙关系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泥沙颗粒分布特征研究
    4.1 侵蚀泥沙颗粒数据的获取与计算
    4.2 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平均重量直径的变化规律研究
    4.3 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
    4.4 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富集率的变化规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砒砂岩区复合侵蚀过程与泥沙搬运过程的响应机制研究
    5.1 复合侵蚀作用下泥沙颗粒搬运机制研究
    5.2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的地形变化研究
    5.3 复合侵蚀过程与坡面地形之间的关系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5)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植被土壤
    2.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1 沙漠化
        2.2.2 水土流失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
    3.1 全新世人类活动的气候背景
    3.2 鄂尔多斯政区沿革与区域开发
    3.3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分布
        3.3.1 遗址数量分布特征
        3.3.2 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3.3.3 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
第四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
    4.1 河流下切与人类活动变化
        4.1.1 三岔河古城
        4.1.2 三岔河古城环境退化
        4.1.3 无定河上游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
    4.2 湖泊退缩与人类活动遗址的变迁
        4.2.1 北大池与古城选址
        4.2.2 小盐池与盐池县治的迁移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响应
    5.1 地层剖面揭示的全新世沙漠化过程
        5.1.1 地层年代资料统计
        5.1.2 统计分析结果
        5.1.3 三岔沟湾剖面
    5.2 古城变迁与沙漠化
        5.2.1 统万城
        5.2.2 铁柱泉古城
第六章 鄂尔多斯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讨论
    6.1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原因
        6.1.1 自然环境
        6.1.2 人类活动
    6.2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2.1 多学科交叉
        7.2.2 长时间序列
        7.2.3 沙漠化形成机制的一种新解释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1.2.2 坡面侵蚀研究进展
        1.2.3 砒砂岩侵蚀研究进展
        1.2.4 砒砂岩区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砒砂岩区概况
    2.1 砒砂岩的分布
        2.1.1 地理位置分布
        2.1.2 砒砂岩流域区划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演化
    2.2 砒砂岩区的水文环境分析
        2.2.1 砒砂岩区气候状况
        2.2.2 砒砂岩分布区河川径流变化
    2.3 其它
        2.3.2 土壤类型
        2.3.3 植被发育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质量控制
    3.1 研究思路与工作部署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各种指标测试
        3.2.3 植被调查
        3.2.4 泥沙分选搬运过程
        3.2.5 示范区建设
    3.3 数据质量控制
第四章 砒砂岩坡面侵蚀产沙特征
    4.1 典型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4.1.1 覆土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4.1.2 裸露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4.1.3 覆沙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4.2 典型坡面空间组合结构特征
    4.3 坡面-沟道泥沙分布特征
第五章 砒砂岩侵蚀与岩性特征
    5.1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养分含量
        5.1.1 砒砂岩表层土壤矿物成分特征
        5.1.2 砒砂岩表层土壤化学成分特征
        5.1.3 砒砂岩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5.1.4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抗剪强度
        5.2.1 剪切形貌特征
        5.2.2 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特性
        5.2.3 抗剪强度特性
        5.2.4 抗剪强度与矿物组成关系
        5.2.5 抗剪强度与颗粒组成关系
        5.2.6 抗剪强度与微观形貌关系
    5.3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侵蚀机理
        5.3.1 砒砂岩容重对其侵蚀的影响
        5.3.2 砒砂岩粒径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5.3.3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5.3.4 砒砂岩化学特性对其侵蚀的影响
        5.3.5 砒砂岩微观形貌对其侵蚀的影响
        5.3.6 砒砂岩岩性侵蚀过程分析
第六章 二元立体配置模式研究及示范
    6.1 立体配置模式
        6.1.1 坡顶治理模式
        6.1.2 坡面治理模式
        6.1.3 沟道治理模式
    6.2 示范区建设
        6.2.1 植被措施
        6.2.2 固结措施
        6.2.3 抗蚀促生措施
        6.2.4 重力侵蚀治理措施
        6.2.5 径流高效利用措施
        6.2.6 淤地坝措施
        6.2.7 柔性坝措施
        6.2.8 示范区建设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古气候研究概述
    1.2 黄土物源研究概述
    1.3 毛乌素沙地风沙活动研究概述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气候
        2.3.1 气温
        2.3.2 降水
        2.3.3 蒸发与相对湿度
        2.3.4 大风日数及尘暴
    2.4 土壤与植被
    2.5 水文情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3.2 沉积地层
        3.2.1 白界剖面
        3.2.2 锦界剖面
    3.3 粒度
    3.4 元素
    3.5 磁化率
    3.6 烧失量
    3.7 年代
第四章 结果与解释
    4.1 年代
    4.2 粒度
        4.2.1 粒度频率曲线
        4.2.2 粒度组成地层变化
    4.3 磁化率
    4.4 烧失量
    4.5 元素
        4.5.1 常量元素含量变化
        4.5.2 常量元素富集迁移
第五章 讨论
    5.1 风成沉积地层层序与区域环境变化
        5.1.1 沉积地层
        5.1.2 区域环境重建
    5.2 毛乌素沙地时空变化
    5.3 毛乌素沙地动态演化对黄土沉积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与水文
        2.1.3 地质地貌
    2.2 黄河流域河道特征与侵蚀强度概述
        2.2.1 黄河河道特征与径流量关系
        2.2.2 黄河流域主要地区侵蚀强度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分析
第三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的沉积环境识别
    3.1 黄河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3.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3.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粒度特征
    3.2 粒度相特征对成因的指示
    3.3 基于粒度特征的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
    3.4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粒度端元混合模型
        3.4.1 模型的建立
        3.4.2 粒度端元分解
        3.4.3 粒度端元指示的沉积动力环境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沉积环境指示
    4.1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4.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4.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演化特征
    4.2 黄河泥沙沉积物理化学性质与粒度的相关性
    4.3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的物源分析
    5.1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5.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5.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特征
    5.2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相似性分析
    5.3 黄河泥沙沉积物石英颗粒微形态指示的物源信息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的物源分析
    6.1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6.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6.1.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演化特征
    6.2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示踪研究
    6.3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6.3.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6.3.2 钻孔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物源区指数与成熟度指数
    6.4 黄河泥沙沉积物矿物成分指示的物源信息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黄河泥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的物源分析
    7.1 黄河泥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演化特征
        7.1.1 河漫滩泥沙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演化特征
        7.1.2 钻孔泥沙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演化特征
    7.2 河漫滩及钻孔泥沙沉积物化学风化定量分析
    7.3 黄河泥沙沉积物化学元素示踪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分析体系及水土保持意义
    8.1 基于端元分析的黄河泥沙物源区贡献率定量计算
        8.1.1 基础理论
        8.1.2 物源区泥沙贡献率计算结果与讨论
    8.2 黄河泥沙沉积物物源影响因素
        8.2.1 流域面积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2 径流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3 沿岸地形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4 气候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5 源岩、地质及地貌类型对黄河泥沙输运量的影响
        8.2.6 黄河泥沙物源分析体系的建立
    8.3 物源区泥沙贡献率对黄河水土保持的指导
    8.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砒砂岩区多动力作用下坡面复合侵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砒砂岩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3 砒砂岩侵蚀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设计
    2.2 野外对照观测试验
    2.3 水动力学参数计算
    2.4 试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2.5 本章小结
3 砒砂岩坡面复合侵蚀产流产沙过程分析
    3.1 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产流产沙参数特征
    3.2 复合侵蚀作用对砒砂岩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影响
    3.3 复合侵蚀作用对砒砂岩坡面水沙关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多动力作用对砒砂岩坡面水力学参数及水分变化的影响
    4.1 多动力作用下砒砂岩坡面径流流速变化特征
    4.2 多动力作用对砒砂岩坡面雷诺数的影响
    4.3 多动力作用对砒砂岩坡面弗劳德数的影响
    4.4 多动力作用对砒砂岩水分及入渗过程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多动力作用对砒砂岩侵蚀量影响及贡献分析
    5.1 多动力作用对砒砂岩坡面地形变化的影响
    5.2 复合侵蚀多动力作用贡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10)砒砂岩区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土壤侵蚀环境的研究进展
        1.2.2 侵蚀模型的研究进展
        1.2.3 砒砂岩区的研究现状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数据
        2.2.2 地形数据
        2.2.3 植被覆盖数据
        2.2.4 土地利用数据
        2.2.5 砒砂岩区范围图
        2.2.6 土壤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预处理
        2.3.2 克里金插值法
        2.3.3 土壤侵蚀模型选择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砒砂岩区地表侵蚀环境状况
    3.1 砒砂岩区地形特征
    3.2 砒砂岩区地貌特征
    3.3 砒砂岩区地质特征
    3.4 砒砂岩区土壤状况
第四章 38年来砒砂岩区气候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1 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4.1.1 气温
        4.1.2 降雨
        4.1.3 风速
    4.2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4.3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第五章 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5.1 水力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5.2 风力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5.3 冻融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5.4 复合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鄂尔多斯高原土壤风力侵蚀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沙区光伏阵列地表形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D]. 唐国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沙地马铃薯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特征研究[D]. 陈家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泥沙搬运机制研究[D]. 高玄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5]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D]. 温鹏辉. 兰州大学, 2021(09)
  • [6]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D]. 伍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D]. 王晓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8]黄河泥沙沉积物演化特征及物源示踪[D]. 陈垚. 长安大学, 2020
  • [9]砒砂岩区多动力作用下坡面复合侵蚀过程研究[D]. 卫午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砒砂岩区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异特征[D]. 杨玉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鄂尔多斯高原土壤风蚀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