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析(二)

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析(二)

一、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侯素璐[1](2018)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探析》文中指出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在英美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奥斯汀对于语言哲学的贡献有很多,而“言语行为理论”是他最为出色的思想,对语言哲学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二分说;第二个阶段是话语表意行为、话语施事行为和话语施效行为的三分说。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从新的角度阐释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言语行为理论思想为整个话语评价体系增加了新标准,不仅促进了日常语言学派的发展,而且对于法哲学、伦理学、心灵哲学的研究亦有很大的价值。本文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思想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摩尔、维特根斯坦、赖尔等人对奥斯汀思想的影响,并从多角度探究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文指出,奥斯汀最初的兴趣在于施事话语,他认为施事话语是话语与行为的结合。在以往哲学家对语言的看法基础上,奥斯汀提出了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区分。随着奥斯汀对于语言和行为理解的深入,这种区分在后期发展为成熟的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奥斯汀前后期的两种观点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它们都是对于日常语言的深入探究。言语行为理论是对哲学和语言本质探讨的一个新突破,并且加深了人们对于言语的理解和使用。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研究意义。通过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发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将日常语言放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去考虑,加深了对于语言本质的思考。奥斯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打破传统思维、突破语言分析只有真假概念的限制,也让我们对于语言哲学的思考有了更多可能。

马纯真[2](2017)在《《西游记》建议言语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62年奥斯丁出版《如何以言行事》,言语行为理论形成,而后赛尔在这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从此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请求、拒绝、承诺、道歉等言语行为进行不断地发掘和探索,建议言语行为作为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也是热门研究对象之一。对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从理论角度来看,大多从格莱斯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以及布朗和列文森面子理论这三个理论角度进行阐释;从研究对象来看,对建议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日常中的机构性话语中,对文学作品中的建议却研究甚少。《西游记》作为一部中国着名古典小说,它所包含的人物形象丰富饱满,趣味性与文学性并存,被译为多国语言为世人熟悉,在国际上影响力巨大,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建议性话语,然而学者们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话语的研究稍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对吴承恩《西游记》的建议言语进行了定性定量地分析,探讨了《西游记》中建议的形式特征,语用策略以及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西游记》中从两个角度分别分析可得到四种类型的建议:简单建议和复杂建议;自发性建议和他发性建议。根据对不同建议的分析,得到了《西游记》的建议策略包括使用称谓语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使用解释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使用后果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以及使用表扬作为辅助成分的建议策略。此外,通过结合语境顺应论,我们发现,西游记中的建议言语行为是建议者对自身和被建议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各个因素顺应结果。其中包括物理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心理世界的信仰,情绪,动机和个性的因素,以及社交世界中的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以及自身身份等因素。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对《西游记》中建议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拓宽了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的理论视阈,充实了建议言语行为研究的内容和议题,同时也是对《西游记》研究的有力补充,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地了解建议言语行为,实现成功交际,在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亚杰[3](2016)在《西方哲学发凡探源——兼论古希腊语言学》文中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经过本体论阶段和认识论阶段转向语言哲学阶段。实际上,早在古希腊时期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都对语言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且,他们对语言学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哲学源头的意义。之所以如此说,不仅是因为其在哲学的历史长河中的影响时隐时现,甚至影响着近现代的哲学流派。

范彩霞[4](2016)在《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汉、英两种语言在共时平面上的对比研究。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基础,汉、英语言中很多的非空间概念都是由空间概念通过隐喻而来的,这足以体现空间方位范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本项研究以空间方位作为深层概念语义,建立以静态位置范畴和动态位移范畴为子范畴的空间方位研究框架,考察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深层语义体现出来的认知角度和编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实际语料分析,找出并描写汉英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运用语言内部制约因素和认知语言学以及类型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对现象进行合理解释。论文的前三章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回顾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界定与分类,交代论文的总体框架,为后续的对比工作打下基础。第四、第五、第六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从汉、英的表达手段和两个子范畴的角度进行对比。在每个对比角度上,本文都先列举表达相关概念语义的主要组构要素,继而按照语义的细化分类来匹配两种语言中的表达要素,最后对比两种语言对相同语义的编码差异并找出规律,解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两种语言的表达手段分为“名同值异”和“值同形异”两类,既有相同之处,又无法一一对应,各自拥有特殊的表达手段。静态位置范畴按照目标物、参照物以及表示存在状态的动词分别对比论述;动态位移范畴按照[动体]、[背景]、[运动]、[路径]四个基本语义要素的词汇化形式和表达语义的编码方式展开对比研究。本文按照对比实际语料和翻译验证的方法,通过汉译英、英译汉的方法处理语料,进一步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第七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对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逐一梳理,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的研究发现,汉、英语对空间方位范畴的表达体现出的相同点为:二者都可以将空间方位范畴分为静态位置、动态位移两个子范畴进行研究;对目标物和参照物的选取有共同倾向性;物体的实体性都是表达的影响因素;都可以用存在句、处所句以及假想位移句表达静态位置关系;对动态位移的表达都可以根据[动体]与[运动]的不同关系区分出自移和致移两类;对[路径]义的表达都属于附加语类型(S型)等等。汉、英表达空间方位范畴的异同点:对相同概念语义的表达要素不同;目标物和参照物在复合方位词、方位短语、存在句等单位中,语序的组合方式相反;空间维度表达的精准程度不同;位移句中对路径描写的细致程度不同;自移和致移的体现方法不同等。对比得出的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与各自语言系统属性相关;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策略、思维角度、文化背景等非语言本体因素相关。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语义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语序相对灵活,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程度高;英语属于屈折语,形态丰富,表达语义时大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形态(如时态、语态等)变化来表达,语序相对固定,语言的规约性(conventionality)程度高。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是我们解释两种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具有共性,同时由于对空间场景的扫描方式不同,体现为语言表层的差异性。对比得出的结论具有类型学意义,并可以为英汉互译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王君兰[5](2016)在《小议奥斯汀及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文中指出言语行为(speech act,речевойакт)体现的是一种从全新角度观察语言意义的观念。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在该理论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以及美国哲学家塞尔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主要是对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奥斯汀及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浅显的介绍和评述。

郭继荣,车向前[6](2015)在《中国后语言哲学探索之路:诠释·反思·超越——兼述第10届中西语言哲学研讨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对第10届中西哲学夏日书院研讨会述要及详细反思可见,会议是探索一条中国后语言哲学路子的积极实践,我国语言学、语言哲学工作者有必要沿着诠释语言哲学基本思想、反思理论内涵、通过本土化等手段超越前人理论这一求索之路,在把握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及前沿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求实创新。会议在对西方早期分析哲学专题研究与总结中找到的新角度、新发展、新方法,能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语言哲学研究线索、现状及前景,理解好这些研究范式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作用能为找到思想创新途径、形成语言学理论流派打下牢固基础。

唐兴红[7](2015)在《赵元任对语言意义程度的研究》文中认为赵元任对语言意义程度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语言形式的长短是衡量意义程度的一般标准,这种正比关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语言形式越多样化,意义越丰富;重复和冗余会减少语言的意义;语言使用的频率越高,意义越少。赵元任认为翻译时不可忽视意义程度的影响因素,尤其是频率对意义程度的影响。

酆雪芹[8](2014)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奥斯汀在语言哲学领域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摩尔重视自然语言和常识的思想,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的思想,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包括完成行为式表述概念和言语行为三分说等重要内容。奥斯汀认为,在遵循某些条件和规则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完成行为式表述,就能够有效地完成某种行为。否则,就会犯不恰当言辞错误。言语行为三分说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话语言内行为、话语言外行为和话语取效行为。其中,话语言外行为是言语行为三分说的核心内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一方面促进了日常语言学派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塞尔的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杨晨雨[9](2014)在《顺应理论视角下《庄子》“三言”的语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语用学是当代语言学研究中最活跃、最富成效的理论之一。我国的语用学传统思想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期,语用学思想就相当丰富。《庄子》是庄子的学术思想汇集,聚焦于对“道”的探索和阐释。在庄子看来,“道”本身并不可言说,所以“道言悖论”的出现使得庄子在言说方式上进行了不懈的尝试,并创造性发明了“三言”的言说方式,即“寓言”、“重言”、“卮言”,“三言”概念蕴含了丰富的语用学思想。顺应理论是由语言学家耶夫·维绪尔伦在其着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顺应理论是一种语用综观论,试图解释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进行各种顺应,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庄子》中的“三言”进行语用分析研究,挖掘庄子的语言观,主要从语境顺应的角度探索庄子“三言”言说方式形成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三言”的形成是庄子为达到对“道”的宣扬而做出的一种语境顺应。本文将深入地分析“三言”在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中对其各要素的具体顺应。“三言”是庄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顺应理论指导的分析下,“三言”这一特殊言说方式将会更加清晰地被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庄学在西方的传播。

詹全旺[10](2012)在《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交际主体在实施任何言语行为时必须满足四项普遍有效性要求: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与合适性。可领会性属于语义要求,真实性、真诚性与合适性则属于语用要求。在语言的认知使用、交互使用与表达使用中,真实性、合适性与真诚性分别被主题化。有效性要求反映了普遍语用学的方法论特征与理论取向:在方法论上,普遍语用学把语义分析与语用分析结合了起来;在理论取向上,普遍语用学代表了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超越了英美经验主义的传统。普遍语用学中所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对我国的语用学研究和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独创及新颖之处
第一章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来源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的现实背景
        一、哲学危机
        二、逻辑的发展与语言的研究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摩尔思想对奥斯汀的影响
        二、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对奥斯汀的影响
        三、赖尔后期思想对奥斯汀的影响
第二章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二分说
        一、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提出
        二、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区别
        三、对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审视
    第二节 言语行为由二分说向三分说的转化
    第三节 言语行为三分说
        一、话语表意行为
        二、话语施事行为
        三、话语施效行为
    第四节 言语行为三分说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一、奥斯汀哲学对塞尔思想的推进
        二、奥斯汀哲学对心灵哲学的影响
    第二节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西游记》建议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Advice
        2.1.1 Definition of Advice
        2.1.2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Advice
        2.1.3 Research Limitation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Journey to the West
        2.2.1 Religious Perspective
        2.2.2 Cultural Perspective
        2.2.3 Linguistic Perspective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Speech Act Theory
        3.1.1 Philosophical Origin
        3.1.2 Advocacy and Development
    3.2 Adaptation Theory
        3.2.1 The Concept of Making Linguistic Choices
        3.2.2 Three Conceptual Tools of 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3.2.3 Four Focal Points of 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3.3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dvice-giving Speech Act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Advice in Journey to the West
    4.1 Classifications of Advice
        4.1.1 Initiative Advice
        4.1.2 Introductory Advice
        4.1.3 Complex Advice
        4.1.4 Simple Advice
        4.1.5 Summary
    4.2 General Features of Advice in Journey to the West
        4.2.1 Lexical Features of Advice
        4.2.2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Advice
        4.2.3 Summary
    4.3 Strategies of Advising in Journey to the West
        4.3.1 Using Addressing Terms
        4.3.2 Using Explanation
        4.3.3 Using Results
        4.3.4 Using Praise
        4.3.5 Summary
    4.4 Adaptability of Advice in Journey to the West
        4.4.1 Adaptation of Advice to the Physical World
        4.4.2 Adaptation of Advice to the Mental World
        4.4.3 Adaptation of Advice to the Social World
        4.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search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Advice selected from Journey to the West

(3)西方哲学发凡探源——兼论古希腊语言学(论文提纲范文)

(4)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任务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理论指导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指导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语料来源
        一、汉语语料
        二、英语语料
    第五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汉英空间方位表达研究综述
    第一节 现代汉语空间方位表达研究综述
        一、对空间方位表达要素的研究
        二、认知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三、语言类型学角度的研究
    第二节 英语空间方位的研究综述
        一、对表达要素--空间介词的研究
        二、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语空间方位范畴
        三、国外空间研究的特点
    第三节 汉外空间方位范畴对比研究综述
        一、汉外空间位置和位移表达对比研究
        二、汉外个案的对比研究
    第四节 前人研究的启发与不足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的启发
        二、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方位范畴的界定与分类
    第一节“空间”、“方位”的含义
        一、生活中“空间方位”的多面性
        二、辞书中对“空间”、“方位”的定义
        三、本文研究的“空间方位”
    第二节 空间方位的范畴化及构成分类
        一、空间方位语义范畴化
        二、空间方位范畴的构成和分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空间方位表达要素和手段
    第一节 汉语表达空间方位范畴的要素
        一、现代汉语表达空间方位的词汇要素
        二、 现代汉语表达空间方位的句法手段
    第二节 汉语诸要素分类及其在英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汉语方位词的分类及与英语的对比
        二、汉、英运用名词对方位的表达
        三、汉语空间介词的分类及与英语的对比
        四、汉语空间指示词与英语的对比
    第三节 英语的冠词、数范畴对表达空间方位的作用
        一、冠词
        二、数范畴
    第四节 汉英表达要素的差异性、共同性成因解释
        一、汉英表达要素和手段的差异性
        二、汉英表达要素和手段的共同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英空间静态位置表达对比
    第一节 目标物与参照物
        一、汉、英对目标物与参照物的选择
        二、汉、英语中目标物与参照物的顺序
    第二节 汉、英对空间维度的表达
        一、汉、英语对空间维度的编码
        二、汉英无法一一对应的表达现象
        三、汉、英表达维度关系的异同现象成因分析
    第三节 汉、英语对绝对静态关系的表达
        一、汉语对绝对静态关系的表达
        二、英语对绝对静态关系的表达
    第四节 汉、英对相对静态位置关系的表达
        一、汉语相对静态关系的表达
        二、英语对相对静态位置的表达
    第五节 汉英假想位移句(fictive motion)表达静态位置
        一、汉、英词汇化位移路径的差别
        二、汉、英扫描方式的不同
        三、汉、英视线信息的主体加工不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英空间动态位移表达对比
    第一节 空间位移概念的构造要素
        一、空间位移概念
        二、Talmy位移事件“词汇化”理论
    第二节 汉英[动体]、[背景]概念的词汇化形式及表达位移事件的对比
        一、[动体]概念的词汇化形式
        二、[背景]概念的词汇化形式
        三、汉、英[动体]、[背景]表达位移事件
        四、汉、英[动体]、[背景]编码位移事件异同及成因
    第三节 汉、英[运动]概念的词汇化形式及对位移事件的表达
        一、[运动]概念的词汇化形式
        二、汉、英[运动]动词对位移事件的表达
        三、汉英[运动]动词表达位移事件的异同成因
    第四节 汉、英[路径]概念的词汇化形式及其对位移事件的表达
        一、汉、英[路径]概念的词汇化形式
        二、汉、英[路径]成分对位移事件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结果
        一、汉、英空间方位范畴表达手段的差异
        二、汉、英对空间物体的实体性认知差异
        三、汉、英空间位置范畴表达的差异
        四、汉、英位移范畴表达的差异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本文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小议奥斯汀及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溯源及发展
    (二)施为句理论
    (三)言语行为三分说
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区分
    (二)言语行为的构成规则
    (三)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分类
    (四)间接言语行为
三、结语

(6)中国后语言哲学探索之路:诠释·反思·超越——兼述第10届中西语言哲学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诠释篇
3. 反思篇
4. 超越/ 本土化篇
5. 结语

(7)赵元任对语言意义程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意义的获取
二、语言意义的分类
三、意义程度的研究
    (一) 语言形式的长短与意义程度的关系
    (二) 语言形式多样化与意义程度的关系
    (三) 语言形式的重复度与意义程度的关系
    (四) 语言使用频率与意义程度的关系
四、翻译中意义程度的探讨

(8)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和理论渊源
    1.1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
        1.1.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哲学危机
        1.1.2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语言学转向”
    1.2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论渊源
        1.2.1 摩尔思想的影响
        1.2.2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影响
第2章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奥斯汀的语言观
        2.1.1 语言与世界
        2.1.2 语言的功能
    2.2 完成行为式表述
        2.2.1 完成行为式表述的界定
        2.2.2 完成行为式表述的标准
        2.2.3 完成行为式表述的条件和规则
        2.2.4 完成行为式表述的不恰当言辞错误
        2.2.5 完成行为式表述和直陈式话语的关系
    2.3 言语行为二分说及其局限性
        2.3.1 言语行为三分说取代二分说的原因
        2.3.2 言语行为三分说的主要内容
        2.3.3 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言外行为与取效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3章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和局限性
    3.1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对日常语言学派的影响
    3.2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对塞尔的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影响
    3.3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顺应理论视角下《庄子》“三言”的语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mportant terms in this thesis
    1.2 Motivation of this research
    1.3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Chuang-Tzu and Chuang-Tzu
        2.1.1 The person of Chuang-Tzu
        2.1.2 The book of Chuang-Tzu
    2.2 English versions of Chuang-Tzu
    2.3 Chuang-Tzu study abroad
    2.4 “Sanyan”: approach to advocate “Tao”
    2.5 Domestic research on “Sanyan”
        2.5.1 Role of “Sanyan” in Chuang-Tzu
        2.5.2 Related research on “Sanyan” 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Proposal of Adaptation Theory
    3.2 Making choices
    3.3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3.4 Four angles of adaptability research
        3.4.1 Contextual correlates
        3.4.2 Structural objects
        3.4.3 Dynamics
        3.4.4 Salience of adaptation processes
Chapter Four Exploration into the Choice of “Sanyan”
    4.1 “Sanyan” in Chuang-Tzu
    4.2 Basic information of context
    4.3 Communicative context adaptation
        4.3.1 Adaptation to physical world
        4.3.2 Adaptation to social world
        4.3.3 Adaptation to mental world
    4.4 Linguistic context adaptation
        4.4.1 The virtual context in Chuang-Tzu
        4.4.2 Linguistic context adapt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Publications
Acknowledgements

(10)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普遍语用学
3. 有效性要求
    3.1 有效性要求的内容
    3.2 有效性要求的主题化
4.简评
5. 结语

四、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探析[D]. 侯素璐. 太原科技大学, 2018(05)
  • [2]《西游记》建议言语行为研究[D]. 马纯真. 西南大学, 2017(02)
  • [3]西方哲学发凡探源——兼论古希腊语言学[J]. 李亚杰.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4)
  • [4]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D]. 范彩霞. 黑龙江大学, 2016(06)
  • [5]小议奥斯汀及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J]. 王君兰. 现代交际, 2016(02)
  • [6]中国后语言哲学探索之路:诠释·反思·超越——兼述第10届中西语言哲学研讨会[J]. 郭继荣,车向前.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4)
  • [7]赵元任对语言意义程度的研究[J]. 唐兴红.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8]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研究[D]. 酆雪芹. 河北大学, 2014(11)
  • [9]顺应理论视角下《庄子》“三言”的语境分析[D]. 杨晨雨. 西华大学, 2014(03)
  • [10]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J]. 詹全旺. 外语教学, 2012(03)

标签:;  ;  ;  ;  ;  

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析(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