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

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

一、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论文文献综述)

邹剑锋[1](2020)在《中国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和InDel标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瓜(Cucurbita L.)是一种耐储藏便运输,营养丰富,加工价值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蔬菜。我国主要种植三个南瓜栽培种,分别是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和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中国南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位于三个南瓜栽培种之首。中国南瓜粗生易种,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种质资源丰富,但是,至今对中国南瓜开展基于农艺性状、资源来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系统研究较少。为了系统评价中国南瓜种质资源,以便较好地保存与利用中国南瓜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对208份中国南瓜材料进行基于农艺性状调查以及基于SSR分子标记及InDel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通过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08份供试材料进行7个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别是第一雌花节位,第一雄花节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厚度及单果重量,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变异系数在29.22%57.61%之间,变异系数均值为41.22%,各品种性状差异明显。多样性指数在2.29-2.97之间,供试材料的多样性丰富,差异显着。通过调查的7个农艺性状数据将208份中国南瓜聚类成2个类群,I类群是果型中等偏大,II类群果型中等偏小;主成分分析中发现,三个主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6.28%、24.71%和15.80%,累计值为76.79%,基本概括7个农艺性状的主要信息,将供试中国南瓜划为2类,与聚类结果相关性显着。综合两种分析结果来看,在208份供试材料农艺性状聚类中,I-I亚群中B小类的20个品种,果形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II-I亚群中的8个品种,果形大小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对课题组前期开发的SSR标记以及InDel标记进行筛选,共得到19对SSR引物和6对InDel引物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其中1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9条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多态性条带为65条,多态百分率为82.28%;6对InDel引物共扩增出24条稳定、清晰的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2条,多态百分率为91.67%。基于SSR标记与InDel标记聚类分析中,SSR标记能够较为准确地将208份供试材料进行分类,在遗传系数为0.683,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群,I类群和II类群,I类群又根据遗传差异,在遗传系数为0.718处分为两大亚群,I-I和I-II亚群,其中在I-II亚群中,分为了5个小类。来源地为广东、泰国的蜜本南瓜被聚类为一小类,来自陕西、山西一带的蜜本南瓜被聚为一个小类,南方的果形为扁圆形被聚为一个小类,国内外的果形较小的一类南瓜被聚类到了一起以及类狗腿型的南瓜也被归类到一个小类,共5个小类。整个聚类结果与来源地和果形差异密切相关,聚类效果好。基于InDel标记的聚类结果及综合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仅能将绝大部分供试材料关于来源地进行聚类,仍有部分材料未能区分开,其中关于蜜本南瓜的聚类与SSR标记聚类结果相近,互相印证。最后通过Mantel检验,结合SSR和InDel标记两种聚类结果关联性较高,说明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较为一致,相关性显着。

谢元恒[2](2020)在《中国南瓜Bin图谱构建和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文中指出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葫芦科南瓜属,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蔬菜资源作物,我国是南瓜产量大国,年产量8180000t,占全球产量的29.6%,世界第一(FAO,2018)。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是经济价值最大的三个主要栽培种之一。南瓜作为有效的降血糖食物之一,降糖功效与其中的糖分与肌醇的比例有着莫大关系。本研究以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自交系CMO-E和CMO-X为亲本,杂交后自交繁育的122个第八代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对该群体与亲本进行重测序,构建高密度中国南瓜遗传连锁图谱,以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中国南瓜商品期果实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肌醇含量进行QTL定位,本研究将为中国南瓜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肌醇含量性状控制位点的精细定位,及中国南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南瓜Bin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本试验以高通量测序对中国南瓜RIL群体测序,测序深度大于7x,对亲本与子代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筛选后的320867个SNP位点作为标记后,在群体单株间进行基因型分型,通过HighMap软件构建中国南瓜遗传连锁图谱,包含2221个Bin,总长2199.12 cM,覆盖中国南瓜20条染色体上的遗传连锁图谱,本研究构建的遗传图谱标记紧密,分布较为均匀,是目前标记密度最高的中国南瓜RIL群体遗传图谱,适合用于QTL定位分析,且能重复使用。2、中国南瓜果实淀粉、糖类与肌醇含量的测定本试验选用双波长法测定与淀粉显色法测定各亲本与RIL群体样品的淀粉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它们的糖类组分与含量和肌醇含量,发现呈近正态分布,为数量性状,并筛选出一份低糖高肌醇的种质资源N19。3、中国南瓜淀粉、糖类与肌醇含量QTL定位分析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中国南瓜商品期果实淀粉、可溶性糖类与肌醇含量等性状进行QTL定位,检测到7个淀粉含量相关性状的QTL位点,贡献率为6.22%-13.11%,9个糖类含量相关性状的QTL,贡献率范围为7.15%-13.55%;1个肌醇含量性状QTL位点,贡献率为10.81%。

武向斌[3](2019)在《美洲南瓜全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瓜属历史悠久,是葫芦科一个重要的植物种群,包含种类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栽培种是中国南瓜(C.moschata)、印度南瓜(Cmaxima)和美洲南瓜(C.pepo)。南瓜不仅营养丰富,同时对多种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截止到2016年,我国南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4.2×105 hm2,产量高达7.78×106吨。与葫芦科其它物种相比,我国关于南瓜的种质资源较少,市场上更是缺少优质品种,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缩短育种年限,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育种方式。本研究从已经测序完成的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中进行了全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和引物设计,统计了不同SSR类型的频率和分布;同时利用电子PCR的方法,从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西瓜、黄瓜和甜瓜基因组中开发了种间SSR标记,并与美洲南瓜进行了染色体的同源性分析。另外,根据已开发的标记选择96对SSR引物在葫芦科7个物种间进行通用性分析。最后,从已开发的标记中选择66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对本实验室引进的61份美洲南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从公布的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基因组中分别开发出34375、30577、38104个SSR标记,标记间的平均距离分别是127Mb、113Mb和145Mb,其中有29133个、28905个和36234个标记被设计成为SSR引物。结果表明美洲南瓜基因组标记密度最高。2.对二碱基重复至八碱基重复SSR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3个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是二碱基重复SSR,其余依次是: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七碱基、六碱基和八碱基重复SSR;各SSR类型在染色体上的数量呈随机分布。同时,对每种碱基重复类型SSR的重复次数进行统计,发现每种类型SSR的个数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减少。3.电子PCR结果表明,中国南瓜的种间SSR数量最多,达到15274个;黄瓜的种间SSR数量最少,只有391个。对这些种间SSR进行染色体比对,发现南瓜属3个物种之间染色体同源性很高,其中有8条染色体之间存在极高的同源性。4.利用96对引物在7个葫芦科作物之间进行通用性分析,其中有87对具有良好的多态性。这87对引物在作物之间的通用性比率范围是90.0%-96.6%,多态性比率的范围是5.7%48.2%,单一多态性比率的变化范围是0-12.6%;聚类结果与传统植物学分类的结果一致。证明本研究所选用的标记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多态性,也验证了葫芦科不同作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5.61份美洲南瓜15个形态学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04,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35;主成分分析可将15个性状综合成5个主成分,最大贡献率为18.794%,累积贡献率为67.741%;聚类分析可以按表型不同特征划分为6个类群。6.利用66对SSR引物在61份种质中共扩增出276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18个位点;Na(观测等位基因)的变化范围为2-9,Ne(有效等位基因)的变化范围为1.03-1.67,香农信息指数(Ⅰ)平均值为0.83,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值为0.43。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用美洲南瓜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进行育种工作时可以加以筛选和利用;PIC值反映出SSR引物多态性很好。7.依据SSR标记可以将所有种质聚为两大类,其中类别Ⅰ包括5份野生种;类别Ⅱ包括56份栽培种;群体结构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质同样可以按野生和栽培分为两个类群。

赵建华[4](2016)在《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种子生产的水氮效应》文中研究表明甘肃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然而在制种玉米种子生产中盲目收获,灌水和施氮不合理且严重过量等问题长期存在。针对以上问题,首先,以先玉335、郑单958、吉祥1号3个制种组合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在武威进行田间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下种子含水量、百粒重、标准发芽率、冷浸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等,明确制种玉米收获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高活力种子生产的最佳收获时间。在此基础上,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水水平(3000、4500和6000 m3·hm-2)和3个施氮水平(0、225和450 kg·hm-2),于2014年在张掖进行田间试验,通过测定产量、农艺性状、生长发育、水氮利用效率、种子乳线发育、不同采收期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等,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制种玉米产量、水氮资源利用以及对不同采收期种子活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河西走廊灌区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生产、高活力种子生产最佳收获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采收期推进,种子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百粒重逐渐增加。3个(先玉335、郑单958、吉祥1号)杂交种种子的活力与成熟度密切相关,在授粉后57天种子活力指标及田间出苗率均达到最大值,标准发芽率分别可达97%、95%和92%;冷浸发芽率可达94%、84%和79%;浸出液电导率下降至稳定值,田间出苗率分别可达95%、95%和80%,此时3个杂交种种子的乳线均发育到籽粒1/2处,种子水分在38-40%之间。2、先玉335种子产量高于郑单958。先玉335种子产量最高出现在W4500N450处理下,达11147.2 kg·hm-2;而郑单958出现在W3000N225处理下,为7520.4kg·hm-2,产量的峰值均未出现在高水高肥处理,产生产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水氮处理显着影响了种子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各水氮处理下,同一采样期施氮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累积量均显着的高于不施氮处理;灌水开始亏缺后,先玉335在W3000灌水条件下,N225处理干物质累积速率显着高于N0和N450,而在W4500和W6000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生长速率增加;郑单958在W3000和W4500灌水条件下,N225处理干物质累积速率显着高于N0和N450,而在W6000灌水下,施氮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均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3、生长前期水分供应一致时各处理耗水量无显着差异,后期亏缺灌水下,随灌水量的增大,制种玉米的阶段耗水量随之增大。两个制种组合均表现出在W4500灌水条件下两施氮处理0-100cm土壤剖面的硝态氮累积量显着高于W3000和W6000。在W3000灌水条件下,各氮素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W4500和W6000灌水下,N225和N45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的高于N0处理,但是N225和N450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对于郑单95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出现在处理W6000N450,而先玉335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出现在W4500N225。同一灌水条件下,N225处理下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均显着高于N450处理。4、不同水氮处理下郑单958和先玉335种子乳线发育明显不同,先玉335种子形成时脱水早,从采收期初期其种子含水量较郑单958显着的低;随灌水量的增加,郑单958种子乳线发育有延迟的趋势,而灌水对先玉335种子乳线发育无影响。随采收期推进,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逐渐降低,种子活力逐渐提升,但测定值于不同时间趋于稳定,郑单958于授粉后59天开始电导率值趋于稳定,先玉335于授粉后53天开始电导率值趋于稳定。种子乳线发育的第1和第2阶段,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差异显着,第3阶段后差异不显着,且稳定。因此,郑单958和先玉335种子乳线发育到1/2处,授粉后59天,籽粒含水量在38-40%时,种子活力最高。

葛宇,韩文昊,刘大伟[5](2016)在《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回顾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现状,对国内外南瓜属作物传统育种中的新品种选育、品质育种、抗性育种、农艺性状育种及分子育种中的种质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质量与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提出了南瓜属作物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褚剑峰[6](2016)在《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探索了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品种适应性、冬春栽培、夏秋栽培、坐果调控等多项栽培技术,实现了印度南瓜在绍兴市周年栽培目标。主要结果如下:1.对‘胜栗’、‘翠栗’、‘锦栗’等9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产量、品质和抗性等特性比较,表明‘翠栗2号’综合表现最好,‘甜栗王’可溶性固形物最高。2.越冬(冬春季)栽培条件下,‘翠栗2号’和‘栗冠’在早熟性、商品性和产量上均占优势。冬季设施栽培及不同搭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拱架栽培最利于生长。3.夏秋季栽培过程中,‘胜栗2号’和‘锦栗’在抗病毒病方面表现较好。不同播种期试验表明7月份播种的印度南瓜生长优于9月份播种。4.周年栽培茬口安排主要有四种。越冬栽培为11月中旬播种,实现产量高、效益好的目的。夏秋季短季节栽培,从7月上旬开始播种,一直播种到9月上旬,产量低、单价高、效益较好。春季、夏季露地栽培省工、省力。5.印度南瓜与美洲南瓜套种,采用美洲南瓜花粉授粉、印度南瓜花粉授粉、氯吡脲处理雌花,比较三种坐果方式的坐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明美洲南瓜花粉能够使印度南瓜坐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坐果效果优于花粉处理。花粉低温储存表明冰冻(-18℃)贮藏花粉效果好,30天后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花粉处理的坐果率分别为90%和80%。6.病虫害化学防治药效试验。露娜森防治白粉病效果最佳。香菇多糖+毒氟灵防治病毒病效果较好。阿维菌素防治烟粉虱效果较好。

杨红波[7](2015)在《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是葫芦科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南瓜品种选育的滞后与南瓜产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极不相适应的态势,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南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选育高产、优质、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南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1、分别以从国外引进的南瓜品种中自交分离获得的自交系JP-1为父本,HP-35为母本,配置F1代杂交组合,成功选育出优质、丰产印度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2、红栗2号成功地克服了目前我国主栽红皮印度南瓜品种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综合性状非常优良。该品种全生育期110 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45 d;果实高扁圆形,果皮红色,果肉橙红色,肉厚约3.8cm,质粉味甜。平均单果质量2.7 kg,667m2产量3000kg左右。坐果性好,生长势强,耐低温、高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全国各地栽培。3、不同栽培方式对红栗2号南瓜品质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当采用爬地双蔓整枝的方式种植时,红栗2号南瓜的综合品质最优。4、通过对良种进行配套良法种植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红栗2号南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5、通过对红栗2号南瓜制种经验的总结,归纳出了一套红栗2号南瓜亲本自交系繁殖和健康种子制种技术规程。

王敬民[8](2011)在《西葫芦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葫芦是人类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它种类繁多,可以说是农作物中最富有变化的植物种类。遗传规律较为复杂,与其它作物相比,目前对其研究较少,西葫芦在我国保护地栽培中面积仅次于黄瓜,但耐低温弱光性的研究远较黄瓜、番茄落后。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育成“早青”杂交一代西葫芦,但在全国仍占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可见品种的更新换代非常慢。这就为西葫芦种质资源创新、品质育种的实际操作增加了困难。本研究实施以来,创新了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在进行新品种选育的同时,研究制定了一代杂种高产制种技术规程,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创新了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材料。从法国纤手系列、美国4094、荷兰大龙翠玉、等国外材料中分离出优良的西葫芦系统群28个,50余个系统;2、选育了两个西葫芦新品种。选育的“淄葫一号”、“淄葫三号”、坐瓜能力强、商品性好,在2007-2008年山东省区域试验中表现抗病、丰产,“淄葫一号”较对照增产30%以上,“淄葫三号”较对照增产10%以上。3、研究制定了西葫芦一代杂种制种技术规程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姚悦梅,潘跃平,戴忠良,肖燕,刘小风[9](2010)在《西洋南瓜杂交新品种特征特性比较》文中指出通过自主选育的瑞红1号和瑞绿1号2个西洋南瓜杂交新品种和国外引进的西洋南瓜3个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瑞红1号和瑞绿1号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瑞绿1号肉质厚,口感甜、面,产量达32 550 kg/hm2,维生素C含量最高,评价认为,瑞绿1号综合性状优良。

张振超,潘跃平,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10](2009)在《西洋南瓜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9份西洋南瓜新种质及2个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份材料的感官品质均符合育种要求。其中,803(161-5-1)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6.476 mg/g和0.028 mg/g;802(0322-2-2)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63.3 mg/kg;113(0326-8-1)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为19%;111(3028-53-1)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6%。杂交组合瑞绿1号(153×801)、瑞红1号(111×153)总体表现优于双亲,显示出杂种优势。

二、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和InDel标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南瓜遗传多样性研究
    1.2 基于SSR及InDel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基于SSR标记的南瓜遗传多样性研究
        1.2.2 基于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
        1.3.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引物来源
    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2.4 实验仪器
    2.5 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5.1 田间试验设计
        2.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2.5.3 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2.6 基于SSR和InDel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2.6.1 基因组DNA提取
        2.6.2 DNA的检测及浓度调整
        2.6.3 SSR及InDel标记多态性分析
        2.6.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2.6.5 聚类分析及Mantel检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农艺性状的中国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表型多样性统计分析
        3.1.2 基于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3.2 基于SSR和InDel标记的中国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3.2.2 SSR和InDel标记筛选及其多态性分析
        3.2.3 基于SSR和InDel标记聚类分析
    3.3 SSR标记、InDel标记及综合两种标记聚类结果相关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基于农艺性状的中国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基于SSR和InDel标记的中国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基于农艺性状与两种分子标记关联性分析
    4.4 本研究对南瓜育种的作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附录
    附录A 208份中国南瓜农艺性状数据表
    附录B 部分南瓜嫩果照片
    附录C 部分老瓜照片
    附录D 部分老瓜果肉照片

(2)中国南瓜Bin图谱构建和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南瓜概述
    1.2 南瓜育种进展
    1.3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研究概况
    1.4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高通量基因分型Bin Map
    1.5 南瓜QTL的研究进展
    1.6 南瓜果实糖类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7.3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瓜遗传连锁图谱BinMap的构建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实验步骤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测序数据分析
        2.2.2 变异检测及Bin Map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2.3 遗传连锁图谱质量评估
        2.2.3.1 单体来源评估
        2.2.3.2 连锁关系评估
        2.2.3.3 遗传图谱共线性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RIL群体南瓜果实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南瓜样品DNA提取
        3.2.2 南瓜果实样品处理
        3.2.3 南瓜果实淀粉含量的测定
        3.2.4 南瓜果实糖含量的测定
        3.2.5 南瓜果实肌醇含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南瓜果实淀粉含量的测定
        3.3.2 南瓜果实糖含量的测定
        3.3.3 南瓜果实肌醇含量的测定
        3.3.4 南瓜果实性状相关系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南瓜果实相关性状QTL初步定位分析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南瓜淀粉含量的QTL定位
    4.4 南瓜糖含量的QTL定位
    4.5 南瓜肌醇含量的QTL定位
    4.6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

(3)美洲南瓜全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南瓜属起源与生产现状
        1.1.1 南瓜属起源与传播
        1.1.2 南瓜的种类和生产现状
        1.1.3 南瓜的产业现状及育种进展
    1.2 分子标记的研究
        1.2.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1.2.2 SSR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1.2.3 南瓜属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3 南瓜属遗传多样性研究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3.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3.3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南瓜属测序物种全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及分析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主要试剂和配制方法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葫芦科全基因组SSR位点的鉴定与开发
        2.2.2 电子PCR (in silico PCR)及物种间SSR标记的线性化关系分析
        2.2.3 基因组DNA提取
        2.2.4 PCR扩增
        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6 聚类运算
    2.3 结果分析
        2.3.1 基因组中不同SSR类型分布
        2.3.2 南瓜属测序物种中每条染色体上不同类型SSR标记的分布情况比较与分析
        2.3.3 美洲南瓜全基因SSR标记在葫芦科物种间和南瓜属物种内的相关性比较与分析
    2.4 SSR标记在葫芦科不同作物间的通用性分析
    2.5 讨论
3 美洲南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材料来源
        3.1.2 所选引物
        3.1.3 试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3.1.4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田间种植
        3.2.2 田间性状调查标准
        3.2.3 基因组DNA提取和质量检测
        3.2.4 PCR扩增程序
        3.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 数据统计和运算方法
        3.3.1 表型数据统计和运算
        3.3.2 SSR条带统计和运算
    3.4 结果分析
        3.4.1 表型数据分析
        3.4.2 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5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4)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种子生产的水氮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河西灌区种子生产现状
    1.2 影响玉米种子质量的因素
    1.3 河西灌区种子生产水氮利用现状
    1.4 收获期对种子生产的影响
    1.5 玉米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关系研究
        2.2.2 不同水氮组合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2.2.3 不同水氮条件下制种玉米水氮利用效率
        2.2.4 不同水氮条件下杂交种种子活力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设计
    2.5 测定项目和方法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
    3.1 不同采收期种子水分和百粒重
    3.2 乳线发育与种子水分和百粒重
    3.3 不同采收期种子活力变化
    3.4 乳线发育与种子活力
    3.5 不同采收期种子田间出苗
    3.6 本章讨论与结论
        3.6.1 讨论
        3.6.2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制种玉米种子产量的影响
    4.1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种子产量
    4.2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产量性状
    4.3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生长
    4.4 不同处理水分亏缺后制种玉米相对生长速率
    4.5 本章讨论与结论
        4.5.1 讨论
        4.5.2 结论
第五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制种玉米水氮利用的影响
    5.1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水分利用
        5.1.1 不同水氮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
        5.1.2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总耗水量变化
        5.1.3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阶段耗水量变化
    5.2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氮素利用
        5.2.1 不同水氮处理下相对叶绿素含量变化
        5.2.2 不同水氮处理下土壤氮累积
    5.3 不同水氮处理下制种玉米水氮利用效率
    5.4 本章讨论与结论
        5.4.1 讨论
        5.4.2 结论
第六章 不同水氮处理对制种玉米种子乳线发育的影响
    6.1 不同水氮对种子脱水和灌浆的影响
    6.2 不同水氮对种子乳线发育的影响
    6.3 乳线发育期籽粒含水量与百粒重
    6.4 乳线发育期种子脱水及灌浆速率
    6.5 不同水氮处理不同采收期种子电导率
    6.6 本章讨论与结论
        6.6.1 讨论
        6.6.2 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
    7.1 不同采收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
    7.2 不同水氮处理对制种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7.3 不同水氮处理对制种水氮利用的影响
    7.4 不同水氮处理对种子乳线发育的影响
    7.5 不同水氮处理不同收获期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育种研究
    1.1 新品种选育
        1.1.1肉用南瓜
        1.1.2籽用南瓜
        1.1.3砧用南瓜
    1.2 品质育种研究
    1.3 抗性育种研究
    1.4 农艺性状育种研究
2 分子育种研究
    2.1 种质亲缘关系
    2.2 质量性状基因定位
    2.3 遗传图谱的构建
    2.4 性状QTL定位
    2.5 基因的克隆
3 存在的育种问题
4 未来研究展望

(6)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印度南瓜生产概况
    1.2 不同印度南瓜品种特征特性相关研究
    1.3 印度南瓜栽培技术相关研究
    1.4 提高瓜类坐果率相关研究
    1.5 印度南瓜主要病虫害相关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印度南瓜茬口安排及品比试验
    2.1 印度南瓜茬口模式调查
    2.2 印度南瓜品种情况调查
    2.3 2013年冬季~2014年春季印度南瓜品比试验
        2.3.1 料材与方法
        2.3.2 田间试验
        2.3.3 结果与分析
    2.4 2015年印度南瓜品比试验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田间试验
        2.4.3 结果与分析
        2.4.4 高温条件下生长情况
    2.5 讨论
第三章 冬春季印度南瓜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3.1 关键技术总结
        3.1.1 品种选择
        3.1.2 种植时间
        3.1.3 保温措施
        3.1.4 保花保果
    3.2 栽培试验
        3.2.1 试验材料
        3.2.2 田间试验
        3.2.3 调查方法
        3.2.4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3.1 掌握关键栽培技术
        3.3.2 优化栽培方式
第四章 夏秋季印度南瓜栽培技术研究
    4.1 关键栽培技术
        4.1.1 播种时间安排
        4.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4.1.3 病虫害防控
    4.2 不同播种期对印度南瓜的影响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试验期间天气状况
        4.2.3 调查方法
        4.2.4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3.1 分析秋季印度南瓜病毒病高发原因
        4.3.2 合理安排播种期
第五章 南瓜花粉贮藏试验及坐果技术研究
    5.1 花粉低温贮藏试验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2 印度南瓜人工授粉试验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田间试验
        5.2.3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印度南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6.1 印度南瓜白粉病防治试验
        6.1.1 材料与方法
        6.1.1.1 试验药剂
        6.1.1.2 田间试验方法
        6.1.1.3 数据统计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1.3 露娜森使用情况
    6.2 印度南瓜病毒病防治试验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3 印度南瓜烟粉虱绿色防控试验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3 稳特药剂试用情况
    6.4 残体无害化处理及再利用
        6.4.1 无害化处理技术
        6.4.2 循环再利用技术
    6.5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与建议
    7.3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附件

(7)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南瓜生物学特征及生产、消费概况
        1.1.1 南瓜的植物学特性
        1.1.2 南瓜的栽培学特性
        1.1.3 南瓜生产与消费概况
    1.2 南瓜的营养价值及其药用价值综述
    1.3 南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1.3.1 南瓜种质资源的类型
        1.3.2 国内外南瓜育种研究历史
        1.3.3 南瓜育种研究进展
    1.4 我国红皮印度南瓜的研究现状
        1.4.1 优良品种类型少
        1.4.2 很多品种与市场脱节
        1.4.3 品种高产与优质矛盾突出
        1.4.4 花瓜现象严重
    1.5 南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新配组杂交组合比较分析
        2.2.2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2.2.3 多点中试结果分析
        2.2.4 生产示范结果分析
        2.2.5 红栗2号抗病性鉴定结果
    2.3 红栗2号品种标准
        2.3.1 红栗2号植物学特性
        2.3.2 红栗2号生物学特性
        2.3.3 红栗2号产量情况
    2.4 讨论与结论
        2.4.1 讨论
        2.4.2 结论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红栗2号南瓜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培条件对南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3.2.2 不同栽培条件下各营养成分的隶属函数值和不同栽培条件的平均隶属函数值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栽培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播种期对红栗2号果实特性的影响
        4.2.2 不同栽培密度和整枝方式对红栗2号果实特性的影响
        4.2.3 不同肥料水平对红栗2号果实特性的影响
    4.3 红栗2号南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
        4.3.1 播种与育苗
        4.3.2 定植
        4.3.3 田间管理
        4.3.4 采收
第五章 红栗2号南瓜亲本繁殖与健康种子生产技术研究
    5.1 亲本繁殖技术
        5.1.1 建立从原原种到原种再到亲本繁殖的技术体系
        5.1.2 母本HP-35的保纯与繁殖
        5.1.3 父本自交系JP-1的保纯与繁殖
    5.2 健康种子生产技术
        5.2.1 制种田的选择
        5.2.2 亲本自交系种子的选择
        5.2.3 播种与育苗
        5.2.4 定植
        5.2.5 田间管理
        5.2.6 授粉
        5.2.7 采种处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西葫芦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南瓜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1.1.1 南瓜种质资源的研究
        1.1.1.1 南瓜种质资源的分类
        1.1.1.2 南瓜的形态学学特性
        1.1.2 南瓜栽培学特性
        1.1.3 南瓜的营养价值
        1.1.4 南瓜的药用价值研究
    1.2 南瓜育种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南瓜育种概况
        1.2.2 我国南瓜育种现状
        1.2.2.1 我国南瓜育种研究进展
        1.2.2.2 我国南瓜育种存在的问题
        1.2.2.3 南瓜育种的前景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材料的来源
        2.2.1 从市场搜集国内的地方品种
        2.2.2 从现有品种分离
    2.3 试验地要求
3 结果与分析
    3.1 加代技术研究
    3.2 西葫芦种质特征及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3.3 综合性状优良亲本材料的选育
        3.3.1 亲本选育过程
        3.3.1.1 优良品种的自交分离
        3.3.1.2 多代稳定单系特征特性的观察记载
        3.3.2 组合选配
    3.4 一代杂交种的选育
    3.5 淄葫一号、淄葫三号西葫芦栽培技术
    3.6 新种质材料的制种技术研究
        3.6.1 不同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3.6.2 播期对种子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3.6.3 不同授粉时间对结实率的影响
        3.6.4 制种技术
        3.6.4.1 选好制种基地、确定适宜播期
        3.6.4.2 营养钵培育适龄壮苗
        3.6.4.3 适时覆膜定植、适当增加密度
        3.6.4.4 适时人工授粉、提高制种产量
        3.6.4.5 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
        3.6.4.6 适时收获、后熟,保证丰产丰收
4 讨论
    4.1 南瓜育种材料的创新
    4.2 南瓜制种的基本要求及关键技术
    4.3. 南瓜种质资源创新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9)西洋南瓜杂交新品种特征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调查内容及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
    2.2 抗病性
    2.3 品质
3 结论

四、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和InDel标记分析[D]. 邹剑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2]中国南瓜Bin图谱构建和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D]. 谢元恒.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3]美洲南瓜全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D]. 武向斌.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种子生产的水氮效应[D]. 赵建华.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3)
  • [5]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回顾和展望[J]. 葛宇,韩文昊,刘大伟. 中国蔬菜, 2016(04)
  • [6]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D]. 褚剑峰. 浙江大学, 2016(09)
  • [7]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杨红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8]西葫芦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D]. 王敬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9]西洋南瓜杂交新品种特征特性比较[J]. 姚悦梅,潘跃平,戴忠良,肖燕,刘小风.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4)
  • [10]西洋南瓜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J]. 张振超,潘跃平,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 江苏农业学报, 2009(04)

标签:;  ;  ;  ;  ;  

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