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上第一个五星红旗升起的人

澳门历史上第一个五星红旗升起的人

一、升起澳门历史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人(论文文献综述)

新华社[1](2020)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五星红旗耀濠江》文中指出数百年飘摇风雨,二十载回归荣光。祖国好,澳门明天会更好风起南海,潮涌濠江。1999年12月20日零时,当五星红旗与澳门特区区旗一同升起——那一刻,历经沧桑、离散400多年的游子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开启了澳门历史"一国两制"新纪元。那一刻,澳门市政厅广场,市民们挥舞着手中的

王玉琴[2](2019)在《开国大典:他设计的旗杆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文中认为2019年的国庆档电影,可以称得上热闹非凡。但有一部片子,却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上映3天票房就突破8亿,豆瓣评分8.1分,它就是——《我和我的祖国》。影片中,黄渤饰演的保障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旗杆设计师",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工程大神"的原型就是林治远,在开国大典中,毛泽东亲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他就站在领袖身侧为升旗保驾护航。在历史上,这根

梅世昌[3](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闫树军[4](2019)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第一天(下篇)》文中提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红旗招展,鞭炮齐鸣1949年10月1日,《东北日报》刊登东北人民政府关于悬挂国旗的通知。这一天,东北人民政府商业部在哈尔滨召开北满各省市商业厅局长会议,布置提前收购粮食土产,及时供应农民布匹工作。这一天,沈阳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胜利闭幕。下午,沈阳市各主要街道共安置了140余个播音器,同时

鞠九江[5](2019)在《李玉坤的国旗情缘》文中研究表明今年72岁的李玉坤,当代着名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江苏如皋丝毯艺术博物馆馆长,系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创作的艺术挂毯《天山》、《楚韵》分别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湖北厅,《幸福鸟》被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收藏,《丝绸之路》被董建华收藏。北京申办奥运会时,选用了他创作的艺

文欢[6](2019)在《国旗人生——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文中研究指明引子1940年12月,重庆沙坪坝之夜似乎日后曾联松几十年的命运,便全都与那个夜晚有关。1940年12月下旬的那个夜晚。但究竟是下旬的哪一天,曾联松却从未具体说过,如果按下旬日期排查的话,从20号到30号都有可能,以曾联松一贯严谨、认真的性格,这样一个日后想起来很是有

牛翠萍[7](2018)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仍然处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需要从历史中借鉴探索民主政治的经验。今天的协商民主、统一战线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革命的烙印,都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起点,是协商民主和政治协商的典范,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并规定了暂代行人大的职能。因此,对这次会议召开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大历史视角对会议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中国时局的变化为行文背景,围绕“为什么要召开”、“谁召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共与各方民主人士协商建国中的求同存异过程。从会议的全过程看,“既透视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殊轨迹,又昭示着中国协商民主的旺盛生命力。”本文的结构设计,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来阐述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分为6章。第一章,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重点考察了政治协商思想来源,追溯到孙中山党派团体制思想,演变为中国党派政治协商思想。梳理了党派团体制思想在实践上发展为新形式的过程。抗战胜利后各方力量促成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各党派围绕国民大会、建国纲领、军队整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政治协商。虽然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决议,但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和原则却保留了下来。第二章,“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首先分析了中共发布“五一”号召的背景,即国共双方军事、经济、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中共的情况下召开的。中间党派对“五一”号召的反应绝大多数是热烈的,但有少数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中间党派对新政协的分歧,认为“五一”号召的核心主张并非中共所独有,由中共召集还是三党联合召集?尽管存在着分歧,但基本一致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中共发动和领导下,开展了以香港为中心的新政协运动,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序幕。第三章,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的全面发动。首先对毛泽东对民主人士的8月复电及复电迟缓原因展开分析,指出新政协进入了“正式决定和实行时期”。其次,分析中共政治上准备新政协,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军事上发动战略决战以配合政治上的筹备。再次,为推进新政协运动,中共克服困难把大量民主人士运送到解放区与中共商讨建国大计,统一思想。最后,重点阐述中共与民主人士围绕新政协的召开时间、地点、参加范围及建国程序等基本问题展开协商,双方本着平等协商精神、求同存异原则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第四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进行,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迅速恶化,国民党发动了“和平运动”,美苏支持国共和谈,一部分中间派发生动摇,支持李宗仁的和谈活动。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中间党派纷纷回应,并公开明确承认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领导,全力投入到了新政协的筹备中,开始了和中共的全面协商建国。第五章,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国民党内外交困下,李宗仁试探“和平”,国共开启北平谈判,由于国民党缺乏诚意,谈判失败。中共与民主党派加快了协商建国步伐,新政协筹备会召开,各地各界以各种形式祝贺政协筹备会的召开。新政协筹备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新政协代表的产生问题。积极推动全国各界人民团体的建立和完善,为新政协的召开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第六章,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次新政协会议尤为集中体现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对政治协商精神的理解。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选、奠基新中国三个历史性文件及其他重大事宜,尤其就“人民政协是否长期存在”、“要不要提社会主义”、“要不要联苏”等问题求同存异,是中共和各方民主力量政治协商的产物,是政治协商精神的彰显。第三部分,结论。纵观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建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互尊重、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是协商建国的必要条件;各界社会团体的建立是多党合作的必要补充。

孟婷[8](2017)在《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事件,反映的是政治与社会文化现状,传递的则是价值观、习俗与信仰。体育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电视尚未发展和普及,体育纪录片兼具新闻报道功能,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量信息通过体育纪录片传达给民众。进入电视时代,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转向人文视角,注重对体育文化和体育价值观念的传播。如今新媒体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平台,体育纪录片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本文在媒介社会学视角之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地区体育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的导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缘起,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在梳理体育纪录片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传播受到了哪些社会力量的作用,受何种因素支配?同时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市场逻辑之下,政治传播方式的转变,以及政治的隐形制约作用,进而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发展契机在哪里?诸如此类问题。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介研究,能够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在这个研究视角下,能够看到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生产背后的社会因素,不同美学特征呈现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功能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背后的国家话语与市场力量控制。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文本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第一章论述了 1949年到1965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片的起步和探索阶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体育纪录电影迎来了第一个发展小高潮。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在国家主导之下,选题面比较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选题分布较为均衡;其次,体育纪录片的新闻报道功能突出。接下来,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以《征服世界最高峰》为个案,研究了国家主导下的体育纪录片何以完成巩固政权合法性和社会动员任务?本章小结部分对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问题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停滞阶段论述了 1966年到1976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十年“文革”时期。本章分析了“乒乓外交”过程中体育纪录片突出的新闻报道功能,以及体育纪录片对“超阶级友谊”的政治言说。另外,本章对《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两部影片进行了再解读,研究了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和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那个年代的特殊性。第三章论述了 1977年到1992年间体育纪录片的发展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电影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体育纪录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体育纪录电影的数量显着增加,体育纪录片在艺术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纪实美学风格确立。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开始由新闻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同时体育纪录片摒弃了先前的革命话语转而用现代化话语言说。接下来,本章重点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体育纪录片通过空间上“自我-他者”关系建构、时间上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两条路径实现民族主义建构。最后,本章结合上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的言说,对体育纪录片思辨性的缺失进行了探讨。第四章研究了多元化发展时期体育纪录片的情况,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体育纪录片迎来了两个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为电视体育纪录片的创作和播出提供了稳定的平台;第二个机遇期是新媒体平台崛起,并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播出平台,这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本章首先对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的多元化、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多样化进行了研究。接下来,分析了市场逻辑对体育纪录片传播方式的影响,主要是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研究。随后,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政治的隐形规训,市场化时代体育纪录片几乎不再直面来自上层的政治要求,但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结早已内化于制作者的认知体系中,另外,当局的播出监管也具有隐形的制约作用,不能越轨是底线。最后,在小结部分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太过于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运动美学展示的问题,毕竟体育纪录片的运动美学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类题材纪录片的根本特征。第五章从宏观上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当前的生态环境,并探讨了体育纪录片所面临的边缘化危机及发展契机。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的选题、美学特征、功能以及政治传播方式等,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宣传政策、体育现代化进程、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与深化、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创作者主体的能动意识等等。各种力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到每一部体育纪录片,其支配性的因素是不尽相同。体育纪录片的危机即来自外部也来自体育纪录片本身,但是在国家扶持纪录片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体育纪录片有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更何况传媒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中,体育纪录片发展有三个显性的驱动因素:政治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商业性体育纪录片的娱乐化发展路径和宣传性体育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不管是作为宣传作品,还是文化产品,这几百部体育纪录片影像既记录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轨迹,既记录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也参与了体育现代化进程,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折射出的是中国大社会的整体形态与变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赵阳[9](2016)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于我国而言,奥林匹克运动是典型的外生性文化,它从“舶来品”成长为中国当今主流的文化是多元的社会主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中互动协商和社会建构的结果,是社会结构中权力与意识形态相互博弈的产物。本学位论文汲取了“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分层理论”、“场域”和“文化表征”等社会文化理论以及奥运文化及中国奥运史的相关文献资料要点,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以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全面地探究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研究结果表明:1.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经历了 1900年至1949年的“萌芽期”、1949年至1979年的“蛰伏期”、1979年至2008年的“多元成长期”和2008年至今的“人本回归期”四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行动者主要涵盖了多元场域下的政治机构、教育机构、大众传媒机构、商业机构和体育类社会组织和团体等。2.在不同历史阶段下奥运文化在我国社会建构的多元场域中,奥运文化社会建构的动机和原因由于社会建构行动者在国际和国内社会关系中特定的身份与地位不尽相同,但是社会建构的动因又遵循着利用奥运文化的价值与功能(体育的意识形态)在旧的“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改造和建构新的“身份认同”的基本逻辑。在本质上,“奥运文化”是国人改变与创造新的现实的“合理性”工具。3.奥运文化在我国社会建构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建构主体依据其组织方式与机制进行着文化意义的生产和社会现实的建构。而对于任何场域的建构者而言,他们都遵循着文化表征模式,以社会化生产的方式将奥运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输入到公共社会生活中,进而开启文化意义的客观化→主观化→客观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建构和再建构的进程。4.奥运文化在我国的社会建构产物不仅仅包涵了体育运动与身体文化和围绕“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心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同时鉴于社会建构场域中不同的主体及其动因,奥运文化在我国社会建构的产物还呈现出与场域和主体相匹配的文化意义和符号,涵盖了政治性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商业性的消费主义、媒介化的多元意义集合和“公民精神”等文化客体。

陈小眉,冯雪峰[10](2014)在《演绎“红色经典”:三大革命音乐舞蹈史诗及其和平回归》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聚焦于新中国历史上的三部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和《复兴之路》。通过对这三部作品在各自文本内容、艺术形式、历史语境异同之间的分析,揭示出三部音乐舞蹈史诗剧与中国当代历史、社会、政治之间的微妙联系。本文借助于对这三部"红色经典""进化史"的细致解读,最终展现出了表演艺术中蕴含的力量与危险。

二、升起澳门历史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升起澳门历史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2)开国大典:他设计的旗杆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论文提纲范文)

翻遍北京城,只找到四根合适的无缝钢管
煞费苦心设计国旗自动升降装置
他设计的旗杆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3)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缘起
    0.2 研究的意义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0.2.2 学术价值
    0.3 研究综述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0.4.1 重点难点
        0.4.2 创新点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3.4.1 鼓舞士气
        3.4.2 瓦解敌手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4.1 丰富的人民性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4.3 多样的艺术性
        4.3.1 中西结合
        4.3.2 雅俗共赏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1949年10月1日:开国第一天(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红旗招展,鞭炮齐鸣
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大陆未解放地区的国民党残存政权面临全面土崩瓦解
香港、澳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一个崭新的中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

(5)李玉坤的国旗情缘(论文提纲范文)

国旗·蚕丝
国旗·老师
国旗·《国旗法》
国旗·赵新风
国旗·曾联松
国旗·责任
国旗·汶川

(6)国旗人生——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1940年12月,重庆沙坪坝之夜
第一章翘首以待
    1.北平,沸腾的新中国筹备
    2.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
    3.华山路院子里的星光
    4.脱颖而出的32号应征图案
    5.五星红旗之美
    6.迟到一年的荣誉
第二章战火青春
    1.逃离中央大学
    2.寻找新四军
    3.辗转寻找之桂林
    4.辗转寻找之浙江
    5.在瑞安当历史老师
第三章中年磨难
    1.步入新生活的正轨
    2.五星红旗飘出国门
    3.日杂日杂,百姓日常
    4.信仰,不仅仅需要忠诚
    5.严霜凛冽仍从容
    6.十年痛,一片冰心如故
第四章晚年欣慰
    1.再赴北京国庆观礼
    2.跨越45年的重新入党
    3.国旗教育,义不容辞
    4.清贫·与国旗班战士的友谊
    5.港澳回归,企盼圆梦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与内容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
        (二)国民会议思想的内容
    二、党派团体代表制的流变
    三、战后政局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一)三种建国方案与重庆谈判
        (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与影响
        (三)国内各界对政协的反应及影响
    四、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1948年政局
        (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与发动全面内战
        (二)国民党制造李闻血案,中间知识分子分化
        (三)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民主运动的高涨
        (四)中间党派逐渐抛弃中间路线
第二章 “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
    一、中共发布“五一”号召
        (一)廖承志的一封电报和中共“五一”号召
        (二)“五一”号召发布的时机
    二、中间党派对中共“五一”口号的反应及分歧
        (一)第一种反应:绝大多数民主党派回应迅速而热烈
        (二)第二种反应:少数中间党派的观望和怀疑
        (三)中间党派对“五一”口号反应上的分歧
    三、香港的新政协运动
        (一)中共成立专门机构
        (二)通过《华商报》等各种形式展开讨论
        (三)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召开座谈会
第三章 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召开的前期准备
    一、毛泽东回复民主人士的两封电报
        (一)毛泽东对民主人士通电的回复
        (二)毛泽东通电回复迟缓的原因
    二、中共为新政协召开的准备
        (一)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
        (二)解放区汇聚民主力量
    三、新政协召开时间、地点和召集人的协商和调整
        (一)召开时间和地点的协商及调整
        (二)召集者和参加者的协商及调整
    四、新政协建国程序的协商及调整
        (一)建国程序的调整
        (二)建国程序调整的原因
第四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
    一、国民党的“和平运动”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一)国民党的穷途末路
        (二)国民党的“和平运动”
        (三)中间党派的反应
    二、美苏的反应:主张国共和谈
        (一)美国弃蒋扶李,主张国共和谈
        (二)斯大林建议抓住“和平的旗帜”
    三、中间派公开承认中共的领导
        (一)中共决定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关于时局的声明》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四、中间党派政治立场彻底转变的原因
        (一)国共双方实力消长变化
        (二)共产党的不断争取,中间党派的亲身参与
        (三)中间党派建国模式的选择比较
        (四)中间党派的自觉选择
第五章 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
    一、背景:国共“和谈”破裂
        (一)李宗仁试探“和平”与中共回应
        (二)国共和谈的破裂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召开新政协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三)各地各界对新政协筹备会的反应
    三、新政协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商定及评析
        (一)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原则和方式
        (二)新政协会议参加代表分析
    四、各人民团体的建立
        (一)恢复和成立了全国性人民团体
        (二)组建新的人民团体
第六章 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二、奠基新中国的三个历史性文件的起草与制定
        (一)《共同纲领》:新中国根本大法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的制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制定
    三、起草《共同纲领》过程中讨论的几个问题
        (一)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还会长期存在吗?
        (二)要不要提社会主义?
        (三)要不要“一边倒”?
    四、拟定国旗、国歌、国徽和国都纪年
        (一)国旗国徽国歌的拟定
        (二)国都、纪年的拟定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体育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体育史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体育纪录片的界定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视野
    一、国内外体育纪录片研究综述
    二、媒介社会学——一种研究视角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综述
第四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探索发展时期:1949-1965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产制的宏观环境
    一、体育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二、体育纪录片生产的国家主导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选题多样,以“成绩”汇报为主
    二、新闻报道功能突出
    三、原因分析:国家主导、计划生产的体制使然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艺术分析
    一、现实主义美学取向
    二、浪漫主义美学取向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胜利叙事
小结 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的泛政治化 第二章 停滞时期:1966-1976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工具论”登峰造极的十年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作品及其新闻报道功能
    一、体育外交活动报道
    二、再现登山运动的辉煌
    三、“体育简报”与着墨不多的群众体育纪录片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再解读
    一、阶级斗争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中话语的军事化
    二、性别从属于阶级:女性形象的嵌入
第四节 超阶级的“友谊”:体育纪录片中的国家外交
小结 体育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探讨 第三章 黄金时期:1977-1992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重启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纪录电影
    一、竞技体育“霸屏”
    二、从宣传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艺术性的回归
    一、纪实美学风格的确立及运用
    二、体育运动美学展示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主导话语:革命话语向现代化话语的转变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一、“自我—他者”关系构建
    二、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东亚病夫”集体记忆构建
小结 体育纪录片与竞技体育之殇 第四章 多元化时期:1993-2016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多元化
    一、体制内体育纪录片及其宣传性和人文性
    二、体制外体育纪录片锋芒初露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创作多样化
    一、纪实手法大量运用
    二、体育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三、电影创作手法的借鉴使用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生产方式多样化
    一、生产流程模块化
    二、故事结构标准化
    三、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传播策略及其市场逻辑
    一、传播实践:《筑梦2008》的“强国梦”叙事和《中国体育再出发》的文化叙事转向
    二、“去政治化”背后的市场逻辑
第五节 市场化时代政治的隐形规训
    一、生产主体民族主义情结的内化
    二、体育纪录片传播过程监管
小结 过度人文化与运动美学缺失 第五章 体育纪录片发展前瞻
第一节 当前体育纪录片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边缘化危机与发展契机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访谈实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件

(9)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文化与文化社会学
        2.1.1 关于文化的概念、特征、分类和结构
        2.1.2 关于文化社会学
    2.2 关于奥运文化
    2.3 关于中国奥运史
    2.4 社会建构主义及其应用
        2.4.1 关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2.4.2 关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应用
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文本分析法
    3.3 研究思路
    3.4 研究创新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4.1.1 奥运文化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4.1.2 社会建构的概念界定
    4.2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环境、参照系与要素分析
        4.2.1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环境——国际国内社会背景
        4.2.2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参照系——演进的奥运文化
        4.2.3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的要素
        4.2.4 小结
    4.3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之萌芽期(190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4.3.1 社会背景
        4.3.2 演进的奥运文化
        4.3.3 政治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3.4 社会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3.5 大众媒介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3.6 小结
    4.4 奥运文化在中国社会建构之蛰伏期(1949年——1979年)
        4.4.1 社会背景
        4.4.2 演进的奥运文化
        4.4.3 政治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4.4 小结
    4.5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之多元成长期(1979年——2008年)
        4.5.1 社会背景
        4.5.2 演进的奥运文化
        4.5.3 政治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5.4 教育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5.5 经济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5.6 大众媒介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5.7 小结
    4.6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之人本回归期(2008年——至今)
        4.6.1 社会背景
        4.6.2 演进的奥运文化
        4.6.3 政治经济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6.4 社会场域中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
        4.6.5 小结
    4.7 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的规律性
        4.7.1 社会建构行动者的规律性
        4.7.2 社会建构过程的规律性
        4.7.3 社会建构产物的规律性
5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5.1 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升起澳门历史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五星红旗耀濠江[J]. 新华社. 作文与考试, 2020(08)
  • [2]开国大典:他设计的旗杆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J]. 王玉琴. 侨园, 2019(11)
  • [3]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4]1949年10月1日:开国第一天(下篇)[J]. 闫树军. 党史博览, 2019(10)
  • [5]李玉坤的国旗情缘[J]. 鞠九江. 中华魂, 2019(09)
  • [6]国旗人生——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J]. 文欢. 作家, 2019(07)
  •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D]. 牛翠萍. 吉林大学, 2018(12)
  • [8]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D]. 孟婷. 山东大学, 2017(03)
  • [9]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奥运文化在中国的社会建构[D]. 赵阳.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10]演绎“红色经典”:三大革命音乐舞蹈史诗及其和平回归[J]. 陈小眉,冯雪峰. 华文文学, 2014(01)

标签:;  ;  ;  ;  ;  

澳门历史上第一个五星红旗升起的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