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差分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FBI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是育种家们在研究过程中提升育种筛选效率、增加目标基因筛选准确性、方便快捷得到优良品种的重要策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通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凭借其数量多、通量高、规模大的特点,在育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实验室前期通过改良转座子显示技术,发明了一种新的高通量SNP分子标记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一条转座子引物和一个前景基因的特异引物,通过一步Tn5转座酶反应和两轮PCR扩增构建一个二代测序文库,分析其测序数据可以得知检测样品的前景基因型和遗传背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其实验流程进行改良优化,利用特异引物在基因组模板上完全匹配的退火(primer-template perfect annealing,PTPA)扩增目标片段作为前景标记,同时利用引物在基因组模板上的不完全匹配的退火(primer-template mismatches annealing,PTMA)扩增出数以十万计的其它片段作为全基因组的背景标记,最终开发出可以一次性同时检测多个目标前景位点和全部遗传背景的FBI(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Integrated genotyping)技术,该技术不受物种限制,可为育种家的种质研究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具体来说,本研究共获得了以下结果:1.完成一个前景基因到多个前景基因筛选的实验方法优化,使引物的PTMA和PTPA扩增效应更强,通过Q-PCR检测最终确立了FBI方法的最优体系。2.完成了FBI技术不同引物在不同作物品种的通用性研究,证明了该方法不受物种的限制,任何一条引物都可以完成不同作物的遗传背景标记。3.利用高保真酶和非高保真酶对比实验,确定了FBI技术特异引物的PTMA效应的匹配模式是引物中间的5~7碱基完全匹配,并且是以滑窗式移动的结合扩增的方式。4.在FBI-seq的应用研究中,完成了同时对稻瘟病抗性基因Pi2、香味基因BADH2、育性恢复基因Rf3和Rf4、品质基因Waxy的5个前景的46个高世代株系的遗传前景和背景的育种筛选。这些实验结果表明,FBI-seq仅需要一条不需要特殊设计和优化的普通引物即可实现对前景标记和数十万个位点的背景标记的同时检测,且能够很方便的转换到不同的前景基因和不同的物种中,尤其是基因组信息积累较少的物种上。此外,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多达6种前景的分子标记检测,相比目前其它全基因组标记检测方法,本研究提出的基于LM-PCR和NGS测序相结合的FBI技术,实验流程简单,是一种简单快捷且符合潮流趋势的新型育种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方法,在育种研究的基因型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许耀照[2](2020)在《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低温是限制农作物地理分布和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作物抗寒机理,对培育抗寒作物新品种,促进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价值。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AA)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适应寒旱环境,含有丰富的抗寒基因。本研究以白菜型冬油菜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为研究材料,低温胁迫下,通过叶片组织结构观察、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蛋白组学和microRNA测序分析以及PsbR基因克隆,从生理、蛋白和RNA水平研究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菜型冬油菜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叶片气孔和组织结构观察发现,低温条件下冬油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变小,叶片变薄,细胞间隙变大,而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的气孔和组织结构变化较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更明显;光合生理分析发现,低温条件下,陇油7号叶片Pn、Fv/Fm、Fv/Fo、PI、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Fo(O相)、Fk(K相)、Fj(J相)、Fm(P相)以及荧光参数Fo-k、Fk-j、Fi-P和Fj-i均较天油4号明显降低;进一步生理生化研究发现,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可溶性蛋白含量和CAT酶活性均低于天油4号,而其MDA含量高于天油4号;结合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说明陇油7号叶片细胞膜系统和PSII受损以及光抑制程度均较天油4号严重,其地上部表现较强的低温敏感性。根部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发现,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根中EL明显小于天油4号,而其根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天油4号,说明根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糖的积累以及较强SOD酶活性增强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耐受性。低温条件下,陇油7号叶中IAA、ZR、ABA含量、(IAA+ZR+GA3)/ABA值和总多酚含量均较天油4号低,而根中ABA和总多酚含量均较天油4号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越冬率与冬油菜内源激素IAA、ZR和GA3含量呈负相关,而与根中ABA和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说明ABA和总多酚含量对冬油菜的低温耐受力非常重要。2.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诱导的蛋白组学分析通过iTRAQ测序分析,从-4℃低温胁迫的陇油7号和天油4号叶中鉴定出142个差异富集蛋白(DAPs),其中29个DAPs丰度上调,113个DAPs丰度下调,这些DAPs参与了10个代谢通路;从根中鉴定出70个DAPs丰度上调和104个DAPs丰度下调,这些DAPs参与了8个代谢通路。功能分析得出,白菜型冬油菜叶片通过减弱TCA循环和PPP途径,降低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的能量代谢,削弱光合作用,平衡叶中糖类物质的含量来适应低温逆境;而冬油菜根通过蛋白质合成、根细胞壁变厚、根细胞木质化程度增加、降低根中能量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氧化磷酸化)、抑制糖消耗、削弱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可溶性糖积累来响应低温逆境。3.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胁迫响应的microRNAs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低温胁迫的陇油7号和天油4号叶中鉴定出2个保守的差异表达miRNAs(miR166e-3p和miR166h-3p),根中鉴定出4个保守的差异表达miRNAs(miR166e-3p,miR319e-1,miR319a,miR319-2),这些保守的miRNAs均属于miR166和miR319家族;另外,从根中鉴定出4个新的miRNAs(Bra-Novel-m3153-5p,Bra-Novel-m0894-3p,Bra-Novel-m3936-5p,Bra-Novel-m0040-3p),推测miR166、miR319和新的miRNAs在白菜型冬油菜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发现,miR319的靶基因TCP4和MYB104参与次生细胞壁合成,推测miR319及其靶基因可能调控冬油菜根部次生细胞壁合成而响应低温胁迫。4.白菜型冬油菜PsbR基因的克隆及低温胁迫下表达分析采用DDRT-PCR和5′RACE技术从陇油7号叶中克隆到PsbR(Photosystem II subunit R)基因,该基因全长为570 bp,编码包含417 bp的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其编码138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PsbR超家族,与甘蓝、山嵛菜和芥菜型油菜的PsbR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低温胁迫后,PsbR相对表达量下降,说明低温抑制PsbR基因的表达。结合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Pn和Fv/Fm降低的趋势,推测陇油7号通过下调PsbR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来调控光合系统,使其Pn和Fv/Fm下降,增强光抑制程度来响应低温胁迫。

王越[3](2020)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转座子显示技术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作物学和育种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方法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技术(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别为目的基因的筛选(前景筛选)和遗传背景的筛选(背景筛选)提供了成熟的工具。然而,在科研和育种上,仍然需要开发价格低廉、能够同时对材料进行背景和前景筛选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技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结合已有的转座子显示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了出一种新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TD-seq(Transposon display by sequencing)。TD-seq技术利用转座子在基因组散布分布的特点,实现对全基因组的检测。同时,TD-seq利用转座子在基因组上的拷贝数高的特点,将转座子显示得到的PCR产物全部进行高通量测序,实现用一对引物检测多达上千个分子标记位点的效果。另外,鉴于高通量测序的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因扩增效率低而导致的低含量PCR产物。因此,TD-seq技术利用高通量测序的优势,将传统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有无的方法转换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检测PCR产物中的SNP/indel。TD-seq技术利用一条位于转座子上的TD-primer引物,实现对背景标记的检测(背景筛选),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目标基因的特异引物实现对目标基因的检测(前景筛选)。目标基因的特异引物与TDprimer引物同时进行扩增,只需要一步转座酶打断反应和两次PCR扩增,即可达到前景和背景标记同时检测的效果,方案操作流程非常简单。本论文概述了我们所研发的TD-seq方案的检测方法及其开发过程,并应用TD-seq方法对回交育种后代的目标基因和遗传背景进行了检测,显示了TD-seq方法在回交育种和近等基因系构建等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史红鸽,魏银初,班新河,申进文[4](2020)在《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方法在食用菌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方法主要有DDRT-PCR,cDNA-RDA,SSH和SAGE等,这些方法在食用菌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本文作者就差异表达基因研究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食用菌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张磊[5](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唐研耀[6](2018)在《山核桃基于正反交子代MSAP标记分析的遗传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树种。多年的研究发现,山核桃与其同属的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无论正反交都是可育的,且存在杂种优势。近年来研究又发现山核桃中存在印迹数量性状位点(iQTL)和无融合生殖现象。山核桃的可杂交性及杂种优势与无融合生殖的现象之间是有矛盾的,但观察到的现象均为生产上有益的性状表现。基于此,本文运用适用于山核桃、薄壳山核桃的MSAP(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标记分析体系,分析这二个物种及正反交子代群体,并与山核桃及其自由授粉子代群体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山核桃的遗传机理,同时可以为多年生且基因组大而高度杂合林木的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SAP分析的正反交子代研究结果表明:反交(薄壳山核桃×山核桃)子代的位点总数、MSL(甲基化敏感位点)数及多态MSL数、NML(非甲基化位点)数及多态NML数均大于正交子代(山核桃×薄壳山核桃),而MSL及NML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 diversity index,I)则反交子代略高于正交子代;正交子代非甲基化遗传位点、半甲基化位点、内部甲基化位点的比例要高于反交子代。2、与相同正反交子代群体RAPD、ISSR、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比较发现,MSAP标记获得的遗传位点数远超上述分子标记,且多态位点的比例近100%,是其它3种标记的2-3倍。3、Wilcoxon Rank Sum检验表明,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交子代群体(W=251521(p<0.0001))与反交子代群体(W=436529(p<0.0001))的遗传多样性和表观遗传多样性差异极显着。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正反交子代群体间的甲基化变异与遗传变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01),群体内的变异约占80%;MSL、NML的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NML、MSL在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群体间分化明显不同。Mantel检验表明,正交子代群体(r=0.3647102,p=0.000999,p<0.01)与反交子代群体(r=0.2648822,p=0.000999,p<0.01)中遗传位点对甲基化位点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着的水平。基于获得的遗传位点信息分别对正反交子代群体中的个体进行了聚类,从分子水平上说明正反交子代个体间是有差异的,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二物种间是有杂交的。4、山核桃自由授粉子代(S)、薄壳山核桃自由授粉子代(M)及二树种正(SM)反交(MS)子代间、不同年龄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授粉方式和年龄间具有极显着的互作关系;F1代杂交幼苗具有杂种优势。除2年生的山核桃幼苗苗高外,4种幼苗的苗高及地径在前二年无显着差异;4年生的正交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幼苗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58.61cm、14.75mm,反交分别为128.54cm、14.93mm,显着大于自由授粉的山核桃幼苗(101.69cm、10.82mm)和薄壳山核桃子代幼苗(87.65cm、10.73mm)。相对于自由授粉子代,正反交F1代杂交幼苗的生长呈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LRT)结果表明,718个MSAP遗传标记中共有204个标记关联的苗木生长性状达到显着水平,生长性状关联的遗传标记中对苗木生长性状的贡献率在17.98%-97.99%之间。5、对29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进行MSAP分析,共获得1307个位点,NML数比MSL数要多,分别占56.24%和43.76%,但MSL变异比NML丰富。4种类型的位点中内侧胞嘧啶甲基化位点比例最高,占19.84%,非甲基化位点、半甲基化位点的比例均小于10%,但遗传位点的比例略高于半甲基化位点的比例。Wilcoxon Rank Sum检验表明,薄壳山核桃无性系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差异极显着(W=150865.5(p<0.0001))。遗传位点I为0.20±0.08,低于表观遗传位点I值(0.51±0.14),但遗传位点I的变异系数达40.9%,要高于MSL(27.1%)。6、基于MSAP分析进行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物种水平的比较,结果非甲基化遗传位点在山核桃中的比例要远远大于薄壳山核桃。I表明薄壳山核桃与山核桃中表观遗传多样性相当,但薄壳山核桃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山核桃。Wilcoxon Rank Sum检验表明,薄壳山核桃(W=150865.5(p<0.0001))和山核桃(W=16656.5(p<0.0001))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差异极显着。AMOVA表明,薄壳山核桃与山核桃MSL、NML有极显着差异,且大部分的甲基化变异(67.28%)和遗传变异(77.48%)存在于物种内。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薄壳山核桃与山核桃物种有明显的分化,且表观遗传变异丰富。Mantel检验表明,薄壳山核桃遗传位点对甲基化位点影响极显着;山核桃遗传位点对甲基化位点的影响不显着。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两物种各遗传参数(等位基因数(Na)、有效的等位基因数(Ne)、香农信息指数(I)、期望杂合度(He)、无偏的期望杂合度(uHe))值十分接近,正反交可行。综上所述,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的分析表明,甲基化对遗传位点的发现有影响,二物种间存在杂交,甲基化对山核桃无融合生殖的表型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丘立杭,陈荣发,黄杏,吴建明,李杨瑞,李强,罗含敏[7](2016)在《基因差异表达技术cDNA-SCoT在植物上的研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 T)分子标记是一种源于起始密码子ATG翻译起始位点保守区域来设计其侧翼单引物的标记技术。自从首次应用SCo T标记进行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来,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花生(Arachis hypogaea)、玉米(Zea mays)、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芒果(Mangifera indica)、西瓜(Citrullus lanatus)等植物的研究。本文介绍了c DNA-SCo T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及特征,着重总结c DNA-SCo T技术体系筛选及其在抗病、抗寒、抗旱、遗传进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在选择差异表达分析技术提供参考。

孙音[8](2016)在《矮牵牛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功能分析与不育突变体遗传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茄科,矮牵牛属。多年生草本,华中地区常作一二年生栽培。花朵硕大,色彩丰富,花型各异,是重要的盆栽和花坛植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同时也是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重要的模式植物之一。MADS-box基因指具有高度保守的MADS-box结构域的一类基因的总称。主要参与生长发育的调控和信号传导,编码各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目前矮牵牛中MADS-box基因家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花发育的ABCDE类基因,参与植物花器官的发育,开花时间的调节等。STMADS11和FLC类基因都属于MADS盒基因,STMADS11类基因主要在营养生长阶段表达受自主途径等多个开花途径调控;而FLC是成花抑制的关键基因、主要参与春化途径,春化作用负调控FLC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植物开花。CRISPR-Cas9是近年应用于分子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多个物种中得到应用,目前在矮牵牛中得到了初步应用,目的基因沉默效果较好。转座子目前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最直接的分子元件,基于转座子特性的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TransposonDispalyTD)成为分离和克隆目标基因重要的工具。不同基因型的矮牵牛株系含有不同数目的转座子。目前发现W138株系中含有多拷贝的dTph1转座子,为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条件。(1)构建PDS-CRISPR-Cas9载体转化矮牵牛,获得具有叶色明显变浅的基因沉默株系。(2)本实验主要研究矮牵牛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的功能,以野生型矮牵牛 W115cDNA 为模板,扩增 AGL27-like、PMADS15-like、PMADS17-like基因并构建超表载体和CRISPR-Cas9载体。分别构建AGL27-like、PMADS15、PMADS15-like、PMADS17、PMADS17-like、FBP13、FBP25、PMADS20基因的PGBKT7、PGADT7载体。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两类基因的互作情况,从而分析蛋白调控功能。(3)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得出FLC家族的PMADS15、PMADS15-like蛋白同FLC亚家族以及STMADS11亚家族蛋白普遍都存在互作现象,且互作较强;此外其他基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作现象。(4)转化拟南芥和矮牵牛,观测表型和数据统计分析,35S:AGL27-like转化拟南芥较野生型表型明显,基生叶、茎生叶明显增多、茎秆粗壮,抽薹时间、开花时间明显推迟、花萼变大,花瓣心皮化,雌蕊变多、扭曲;生长后期,主枝顶端表型回复,新生正常花序,花器官正常。其它基因转化拟南芥表型不明显,开花时间稍推迟。35S:FBP13转化矮牵牛开花推迟、花朵变小、柱头凹陷、果实细长等;35S:PMADS17-like转化矮牵牛茎变粗壮、节间变短、叶色深、叶片圆、花瓣、花萼、雄蕊,柱头,子房等明显变大。(5)W138株系自交多代中出现的不育突变体的表型进行观测统计,突变体节间较短,叶片小密,呈簇状,茎秆较硬;叶片卷曲、自下而上卷曲程度加深;花朵变小,花瓣卷缩成筒状;柱头偏白,较小,花粉很少;自交不结实。将具有突变性状的植株与W138背景、W115背景植株进行杂交,后自交得到F3代群体材料,对F1、F2、F3代植株突变体的分离进行统计,确定突变性状为单基因隐形。(6)根据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在F3代中选取稳定遗传的突变植株和纯合植株取样,每组保证12个突变样品、12个正常样品,提取DNA,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在聚丙酰胺凝胶上成像,正常植株样品中都没有且突变植株样品中都显示或仅有1-2个样品不显示的片段为目的片段,回收测序确定目标基因。

王忠[9](2009)在《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的响应机制及病程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茄子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俗称半边疯、黑心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侵染引起的茄子重要病害之一,常常造成大幅度的减产。在已有相关经济作物抗病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是目前茄子抗黄萎病的育种尚无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除了栽培品种中缺乏抗病材料外,还与茄子黄萎病的基础性研究不够深入有关。开展茄子抗黄萎病机制及其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不仅能够为茄子抗黄萎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能为抗病育种提供抗病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和苏崎茄为主要材料,通过比较两种茄子在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侵染过程中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托鲁巴姆对黄萎病的防卫响应机制;同时运用cDNA-AFLP技术构建分析托鲁巴姆感染黄萎病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并进一步结合RT-PCR和RACE技术,分离抗黄萎病相关的三个全长基因,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托鲁巴姆对黄萎病菌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黄萎病菌侵染方法对托鲁巴姆的抗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托鲁巴姆植株表现出很强的自我防御和自我修复能力。对托鲁巴姆体内一些相关的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在侵染前,托鲁巴姆体内存在的活性氧清除系统,如:SOD、POD、CAT等酶的活性均高于苏崎茄;而侵染后,托鲁巴姆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快速增加,其幅度高于苏崎茄;MDA的变化却恰恰相反。这个结果提示,托鲁巴姆具有较高活性氧清除基础能力,而黄萎病菌胁迫进一步增强了托鲁巴姆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加快了某些防御物质(如木质素和抗菌物质绿原酸等)的形成,同时减缓或降低MDA等有害物质在植株体内的积累,最终把病菌侵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2)侵染后各生理指标的响应时间表现出差异。托鲁巴姆中POD、PAL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侵染后的12 h内就迅速作出响应(POD增加、PAL和可溶性蛋白减少);而SOD、PPO、CAT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则在处理后初始阶段(至少12 h)进行了一些调整,随后才进入持续性的增加或减少阶段。由此可见,托鲁巴姆对黄萎病病菌侵染的响应具有时序性,其体内POD酶、PAL酶和可溶性蛋白首先参与植物的防卫反应来应对黄萎病的胁迫,其它酶随后参与响应,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对黄萎病菌的有效防卫。2.黄萎病菌胁迫下托鲁巴姆植株根部的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1)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黄萎病菌侵染前后S. torvum根部的基因差异表达,获得118条TDFs (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s)。根据基因的表达特征,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诱导表达、抑制表达、上调表达、以及瞬时表达。(2)在118条TDFs中,共有50条TDFs与已知功能基因同源。根据功能推测分为7类:①与代谢相关的;②与细胞自救和防御相关的;③与细胞周期和DNA加工相关的;④与细胞组分的生物学合成相关的;⑤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⑥与结合功能蛋白有关的;⑦与转运相关的。这些结果表明,托鲁巴姆对黄萎病的防卫反应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3. Stcyp450、Strpll6和StDAHP基因的克隆。采用同源序列克隆和RACE的方法从托鲁巴姆中克隆了Stcyp450、Strpll6和StDAHP基因:(1) Stcyp450 cDNA序列含有一个153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51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分子量为58.08 kD,等电点为9.17。采用DNAMAN对Stcyp450和其他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Stcyp450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大豆等四个CY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表达分析显示:Stcyp450受黄萎病病菌的诱导上调表达,侵染后期恢复。(2) Strpll6 cDNA序列含有一个49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1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其分子量为42.16kDa,等电点为5.2。DNAMAN软件对Strpl16编码的蛋白和其他四个RPL16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Strpl16和来自野生马铃薯、番茄、莳萝、辣椒的同源蛋白在氨基酸水平有较高的一致性,在蛋白的第91氨基酸位点出有一个保守的核糖体蛋白L16的标志性特征域Ⅱ;进化分析表明:Strpl16与野生马铃薯、番茄、和辣椒三种茄科植物的对应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更近。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Strpl16属于组成型表达,表达量随病菌侵染时间延长有所增加。(3) StDAHP cDNA含有一个168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5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该蛋白分子量为62.53 kD,等电点为9.1。DNAMAN软件对StDAHP和其他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与来自马铃薯、番茄、烟草和水稻四种植物的同源蛋白在氨基酸水平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在靠近N-末端和C-末端的氨基酸都比较保守;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tDAHP mRNA水平分析结果显示:StDAHP属于诱导表达,病菌侵染后期持续表达。

贾晋[10](2008)在《大白菜和萝卜败蕾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克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白菜和萝卜败蕾是育种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利的生物现象,阐明其分子生物学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了萝卜败蕾与正常花蕾基因的表达差异,结合电子克隆技术进行了cDNA全长克隆;采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大白菜败蕾连续取样材料的基因表达差异。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萝卜幼嫩薹叶及花蕾为材料,比较了酸性酚-异硫氰酸胍-氯仿提取法与BIOZOL试剂法提取RNA的效果,并对DDRT-PCR体系中Taq酶、Mg2+、dNTPs、引物及cDNA的用量进行了优化,获得了适合于萝卜的RNA提取方法和最佳DDRT-PCR体系。2.提取了萝卜雄性不育系败蕾和正常花蕾的RNA,用3条锚定引物T14A、T14G、T14C和26条随机引物B0301-B0326组成的78个引物组合对萝卜败蕾材料进行了DDRT-PCR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1)获得了107个差异表达片段,其中13个为败蕾表达量下降的片段,94个为败蕾表达量上升的片段;(2)回收、克隆、测序获得有效EST序列89个。采用NCBI的BLAST序列检索表明,BLASTx分值大于80的ESTs 16条,其中7条为与能量代谢相关,5条为与新陈代谢相关蛋白,1条与人类蛋白相关,3条功能未知;BLASTn分析表明,有15条为无同源性的ESTs,是新发现的萝卜表达序列片段,已将它们登录到GenBank,分别是: EST36-1:登录号FG124881 dbESTId:56786563; EST28-3:登录号FG124882 dbESTId:56786564; EST39-1:登录号FG124883 dbESTId:56786565; EST59-1:登录号FG124884 dbESTId:56786566; EST61-1:登录号FG124885 dbESTId:56786567; EST45-2:登录号FG124886 dbESTId:56786568; EST23-1:登录号FG124887 dbESTId:56786569; EST71-1:登录号FG124888 dbESTId:56786570; EST64-1:登录号FG124889 dbESTId:56786571; EST100-1:登录号FG124890 dbESTId:56786572; EST56-1:登录号FG124891 dbESTId:56786573; EST87-1:登录号FG124892 dbESTId:56786574; EST38-2:登录号FG124893 dbESTId:56786575;EST17-1:登录号FG124894 dbESTId:56786576; EST97-1:登录号FG124895 dbESTId:56786577; 3.BLASTx检索发现,7个与能量相关的蛋白同源序列全部来自叶绿体;4个与新陈代谢相关的蛋白同源序列中,3个为叶绿体成熟酶K,一个是甲基转移酶。其中叶绿体Mat K在不同的引物组合中3次扩增出现。4.BLASTn检索发现,萝卜败蕾中28个差异表达ESTs与已知功能的ESTs有同源性,其中与植物逆境胁迫、衰老相关的分别为11条和7条。同时发现败蕾DNA表现有规则的Ladder,而正常花蕾只有单一DNA带。说明萝卜败蕾可能存在着与植物抵抗逆境胁迫和衰老相似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机制。5.获得了萝卜RNA解螺旋酶基因和光系统I的Ycf4蛋白部分基因。对EST14-2和EST35-1电子克隆后,RT-PCR获得了大小分别为941bp和976bp的cDNA,分别编码307个氨基酸和14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cDNA片段EST14-2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RNA解螺旋酶高度同源,同源性达到96%;cDNA片段EST35-1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葶苈(Draba nemorosa)、香雪球(Lobularia maritima)、毛南芥(Arabis hirsuta)等植物光系统I的ycf4蛋白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89%、96%、97%和95%。6.采用A4-A19和T4-T19组合的256对引物对大白菜败蕾基因表达进行cDNA-AFLP分析,共得到192个差异表达片段,大小分布在100-1 000bp之间,根据“败蕾→正常花蕾”表达情况可以分为:“强→弱”56条(占29.2%)、“弱→强”33条(占17.2%)、“有→无”52条(占27.1%)和“无→有”51条(占26.5%)4种类型。选取88个差异明显的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分析。得到72条ESTs,其中62条ESTs Blastx比对分值大于80,将它们分为7类:(1)能量和新陈代谢相关的ESTs 30条,约占48.4%,(2)膜和运输相关的ESTs 9条,约占14.5%,(3)转录和翻译相关的ESTs 15条,约占24.2%,(4)氨基酸合成和加工相关的ESTs 3条,约占4.8%,(5)信号传导相关的EST 1条,约占1.65%,(6)防御相关的EST 1条,约占1.65%,(7)分类不确定的ESTs 3条,约占4.8%。7.对大白菜败蕾的EST54-1进行了电子克隆,并通过RT-PCR验证,获得了1个大白菜新基因—大白菜苹果酸脱氢酶基因。

二、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FBI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分子标记与MAS育种
    1.2 高通量的SNP标记方法
        1.2.1 基于基因芯片杂交的分子标记
        1.2.2 基于测序技术的分子标记
        1.2.3 实验室已开发的高通量SNP分子标记方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3 FBI技术的设计原理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耗材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及其在研究中的用途
        2.1.3 重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2.1.4 引物序列及位点信息
    2.2 实验研究方法
        2.2.1 目标前景(特异位点)检测引物的设计
        2.2.2 多引物(1条、2条、6条、12条)FBI-seq体系实验流程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FBI方法的开发
        3.1.1 单个前景(单引物)的验证
        3.1.2 多个前景(2、6、12 引物)尝试以及体系的摸索
        3.1.3 多引物的Tag情况分析
        3.1.4 不同引物在不同作物中的通用性研究
        3.1.5 错配结合的规律分析—高保真 DNA 聚合酶和非高保真DNA聚合酶的对比
    3.2 FBI-seq方法的应用-广东水稻所水稻株系与标记结果的分析
        3.2.1 亲本及子代测序数据
        3.2.2 子代株系的前景结果
        3.2.3 背景分析--染色体重组断点分析
        3.2.4 背景分析--黄华占核心基因组区段的分析
        3.2.5 表型结果分析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耐低温的生理基础及结构特征
        1.1.1 光合生理
        1.1.2 气孔性状
        1.1.3 叶片结构
        1.1.4 内源激素
    1.2 植物耐低温的分子机制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2.2 植物microRNA研究进展
        1.2.3 光合蛋白及基因与植物耐低温性
    1.3 白菜型冬油菜耐低温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性状和结构特征的观察
        2.2.2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2.3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2.2.4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2.5 低温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理化指标的影响
        2.2.6 低温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根理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性状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2.3.2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3.3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2.3.4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3.5 低温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理化指标的影响
第三章 基于ITRAQ技术对低温胁迫的白菜型冬油菜蛋白组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及设计
        3.1.2 蛋白质提取和iTRAQ分析
        3.1.3 多肽分离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
        3.1.4 iTRAQ蛋白鉴定与定量分析
        3.1.5 总RNA提取及qRT-PCR基因表达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蛋白质鉴定与定量测定
        3.2.2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差异富集蛋白(DAPs)的鉴定与分析
        3.2.3 差异富集蛋白(DAPs)的GO注释
        3.2.4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DAPs的 KEGG富集分析
        3.2.5 qRT-PCR验证白菜型冬油菜差异蛋白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3.3 讨论
        3.3.1 低温胁迫下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丰度变化
        3.3.2 低温胁迫下与能量和碳代谢相关蛋白的丰度下调
        3.3.3 低温胁迫下与核糖体相关的蛋白的丰度变化
        3.3.4 低温胁迫下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蛋白丰度变化
        3.3.5 低温胁迫下与亚麻酸代谢相关蛋白的丰度下调
        3.3.6 低温胁迫下与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相关蛋白的丰度下调
第四章 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胁迫响应microRNAS鉴定与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设计
        4.1.2 RNA分离、文库构建和测序
        4.1.3 miRNAs测序数据分析
        4.1.4 miRNAs的差异表达分析
        4.1.5 靶基因预测与富集分析
        4.1.6 qRT-PCR验证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菜型冬油菜sRNA测序概况
        4.2.2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miRNAs的鉴定
        4.2.3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miRNAs的差异表达
        4.2.4 低温胁迫下比较分析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间差异表达miRNAs
        4.2.5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miRNAs的靶基因的预测及GO分析
        4.2.6 qRT-PCR验证miRNAs及其靶基因的表达
    4.3 讨论
第五章 白菜型冬油菜PsbR基因克隆及低温胁迫下表达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及设计
        5.1.2 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
        5.1.3 cDNA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分析
        5.1.4 候选基因5′Race序列扩增
        5.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6 PsbR基因的表达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叶片差异片段的分离与回收
        5.2.2 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叶片全长基因的获得及序列分析
        5.2.3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叶片PsbR基因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一、全文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表S1 L7TR/L7CK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2 T4TR/T4CK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3 L7CK/T4CK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4 L7TR/T4TR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5 7RTR/7RCK之间表达上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6 7RTR/7RCK之间表达下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7 4RTR/4RCK之间表达上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8 4RTR/4RCK之间表达下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9 7RTR/4RTR之间的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10 L7TR/T4TR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代谢通路
    表S11 7RTR/4RTR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的KEEG代谢通路
    表S12 白菜型冬油菜中具有STAR序列的新MIRNAS
    表S13 白菜型冬油菜中预测到MIRNA靶基因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转座子显示技术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分子标记技术和主要应用
        1.1.1 分子标记的介绍
        1.1.2 分子标记的分类
        1.1.3 分子标记与MAS育种
    1.2 转座子及其应用
        1.2.1 转座子的介绍
        1.2.2 转座子的分类
        1.2.3 转座子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案设计
        1.3.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及原理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的关键设备和重要试剂
        2.2.1 关键设备
        2.2.2 重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水稻的培养
        2.3.2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和质量控制
        2.3.3 TD-seq方案的文库构建流程
        2.3.4 TD-seq文库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流程
        2.3.5 PCR鉴定Pi2抗性基因
        2.3.6 重测序文库制备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TD-primer在水稻蜀恢498 基因组中的分布
    3.2 Tn5转座酶用量的测试
    3.3 TD-seq方案评估
    3.4 TD-seq的扩增效率
    3.5 Tn5 转座酶和退火温度对TD-seq方案的影响
    3.6 模板浓度对TD-seq的影响
    3.7 TD-seq方案的可重复性
    3.8 TD-seq对水稻BC2F4 群体材料的前景和背景检测结果
        3.8.1 Pi2基因鉴定结果
        3.8.2 ‘VE6219’、‘长农粳1号’、‘武育粳33号’重测序结果
        3.8.3 前景检测和背景检测结果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方法在食用菌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RNA差异显示技术
    1.1 mRNA差异显示技术原理及优缺点
    1.2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食用菌中的应用
2 代表性差异分析
    2.1 代表性差异分析原理及优缺点
    2.2 代表性差异分析在食用菌中的应用
3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3.1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
    3.2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应用
4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4.1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的原理及优缺点
    4.2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在食用菌中的应用
5 食用菌基因表达差异研究动态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评述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基本理论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3.5.2 专业对接指数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5.4 治理工具
        4.5.5 治理能力涵养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设计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5.3.1 研究方法设计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5.4.4 治理思路
        5.4.5 治理工具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7.2 创新与贡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山核桃基于正反交子代MSAP标记分析的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山核桃研究进展
        1.1.1 山核桃相关研究
        1.1.2 山核桃遗传多样性
    1.2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
        1.2.1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及类型
        1.2.2 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1.2.3 山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
    1.3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
        1.3.1 DNA甲基化的概念及类型
        1.3.2 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1.4 分子标记
        1.4.1 分子标记概念
        1.4.2 分子标记的种类与应用
        1.4.2.1 一般的分子标记
        1.4.2.2 MSAP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MSAP分析
        2.2.3 苗木生长性状的测定
        2.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品采集
    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的MSAP分析
        3.3.1 MSAP分析
        3.3.2 甲基化水平分析
        3.3.3 MSAP遗传位点与其它遗传标记的比较
        3.3.4 亲子代甲基化水平的比较
    3.4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遗传与表观遗传分化
    3.5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群体的遗传结构
    3.6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生长性状与遗传标记的关联分析
        3.6.1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生长性状分析
        3.6.1.1 幼苗生长性状的分布规律
        3.6.1.2 幼苗的生长特性
        3.6.2 遗传标记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3.7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的MSAP分析
        3.7.1 样品
        3.7.2 MSAP分析
        3.7.3 甲基化水平分析
        3.7.4 遗传与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
        3.7.5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的聚类分析
    3.8 薄壳山核桃与山核桃物种水平的比较
        3.8.1 MSAP分析比较
        3.8.2 甲基化水平分析
        3.8.3 薄壳山核桃与山核桃遗传与表观遗传分化
        3.8.3.1 遗传与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
        3.8.3.2 遗传与表观遗传分化
        3.8.3.3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的遗传结构
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因差异表达技术cDNA-SCoT在植物上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 DNA-SCo T技术的原理
2 c DNA-SCo T技术方法与特征
    2.1 技术路线及其关键
    2.2 c DNA-SCo T反应体系、条件和检测方法
3 c DNA-SCo T与其他技术的比较
4 c DNA-SCo T在植物上的研究应用
    4.1 c DNA-SCo T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应用
    4.2 c DNA-SCo T在病害和遗传进化上的应用
5 c DNA-SCo T技术应用前景

(8)矮牵牛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功能分析与不育突变体遗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MADS-box家族基因
        1.1 植物MADS-box家族基因结构
        1.2 植物MADS-box家族基因与花发育
        1.2.1 STMADS11亚家族
        1.2.2 FLC亚家族
    2 CRISPR-Cas系统
    3 转座子概述
        3.1 转座子的分类
        3.2 转座子遗传效应及应用
        3.3 植物中的转座系统
        3.3.1 矮牵牛的转座系统
        3.3.1.1 矮牵牛的Act-dTph1转座系统
        3.3.1.2 矮牵牛其它转座元件
    4 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Transposon Display)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矮牵牛RNA靶向的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CRISPR-Cas9测试系统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主要试剂、载体
        2.3 培养基
        2.4 实验方法
        2.4.1 PDS基因克隆与CRISPR-Cas9载体构建
        2.4.1.1 基因编辑位点
        2.4.1.2 引物设计
        2.4.1.3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回收
        2.4.1.4 A-T克隆
        2.4.1.5 热激转化大肠杆菌
        2.4.1.6 质粒酶切及载体连接
        2.4.1.7 重组质粒转化AGL0农杆菌菌株以及GV3101农杆菌菌株
        2.4.2 叶盘法转化矮牵牛及PCR阳性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PDS-CRISPR-Cas9载体构建
        3.1.1 目的片段扩增
        3.1.2 重组质粒酶切检测
        3.2 PDS-CRISPR-Cas9载体转化矮牵牛
        3.2.1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3.2.2 转基因植株表型
    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矮牵牛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功能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主要仪器、试剂
        2.3 培养基
        2.4 实验方法
        2.4.1 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2.4.1.1 引物设计
        2.4.1.2 RNA提取及反转录
        2.4.1.3 获取目的片段
        2.4.1.4 系统进化树分析
        2.4.1.5 超表载体和CRISPR-Cas9载体构建原理
        2.4.1.6 热激转化大肠杆菌、质粒酶切及载体连接
        2.4.1.7 重组质粒转化AGLO、GV3101农杆菌菌株
        2.4.2 STMADS11亚家族与FLC亚家族蛋白互作
        2.4.2.1 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2.4.2.2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AH109
        2.4.2.3 酵母互作检测
        2.4.3 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转化拟南芥
        2.4.3.1 野生型拟南芥播种、侵染及阳性苗筛选
        2.4.3.2 T1代拟南芥表型观测
        2.4.3.3 T2代阳性苗表型观测
        2.4.4 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转化矮牵牛
    3 结果与分析
        3.1 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3.1.1 矮牵牛提取RNA的质量检测
        3.1.2 目的基因的克隆
        3.1.3 系统进化树分析
        3.1.4 重组质粒酶切检测
        3.2 FLC和STMADS11酵母互作实验
        3.2.1 酵母互作结果统计
        3.2.2 X-α-gal显色反应
        3.3 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转化拟南芥表型
        3.3.1 T1代拟南芥转基因植株表型
        3.3.2 T2代表拟南芥转基因植株表型
        3.4 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功能
        3.4.1 转基因阳性株系数目
        3.4.2 超表转基因植株
        3.4.3 CRISPR-Cas9载体转基因植株
    4 分析与讨论
        4.1 STMADS11亚家族和FLC亚家族蛋白互作
        4.2 拟南芥转化与功能验证
        4.3 矮牵牛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功能
第四章 基于dTph1转座子插入的矮牵牛不育突变体遗传机理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SDS法提取基因组DNA
        2.3.2 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产物扩增
        2.3.2.1 接头合成
        2.3.2.2 基因组酶切
        2.3.2.3 酶切片段接头连接
        2.3.2.4 产物的稀释
        2.3.2.5 预扩增
        2.3.2.6 选择性扩增
        2.3.2.7 选择性扩增产物变性处理
        2.3.2.8 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产物扩增
        2.3.2.9 目标片段的富集、回收、鉴定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突变体群体建立以及遗传规律分析
        3.2 突变植株及正常植株的DNA提取
        3.3 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
    4 讨论
        4.1 突变体与纯合正常体群体的建立
        4.2 转座子差异显示技术
        4.2.1 基因组DNA酶切
        4.2.2 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
        4.2.3 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测
        4.2.4 目的片段回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的响应机制及病程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植物黄萎病及研究进展
    1.1 黄萎病病原菌
    
1.1.1 病原菌生物学特征
    
1.1.2 病原菌寄主范围
    
1.1.3 病原菌的适宜环境
    
1.1.4 黄萎病菌致病机理
    1.2 植物抗黄萎病机制
    
1.2.1 组织结构抗性
    
1.2.2 生理生化抗性
    
1.2.3 生物互作产生的抗性
    1.3 植物抗黄萎病的育种研究进展
第二章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2.1 目前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
    2.2 与植物抗黄萎病相关的基因的研究进展
    
2.2.1 黄萎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2.2.2 抗黄萎病防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2.3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
    
2.3.1 图位克隆法
    
2.3.2 序列克隆法
    
2.3.3 功能克隆法
    
2.3.4 鸟枪克隆法
    
2.3.5 转座子标签法和T-DNA标签技术
    
2.3.6 R基因同源序列法
    
2.3.7 植物差异基因表达法
    2.4 结束语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三章 托鲁巴姆对黄萎病菌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病性鉴定
    
3.2.2 黄萎病菌侵染后茄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3.3 讨论
    
3.3.1 托鲁巴姆的抗病性
    
3.3.2 托鲁巴姆响应黄萎病菌侵染的生物学意义
第四章 黄萎病菌胁迫下托鲁巴姆基因的差异表达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病原菌粗毒素的培养及接种
    
4.1.3 总RNA的提取
    
4.1.4 cDNA双链的合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质量的检测
    
4.2.2 cDNA-AFLP技术体系的优化
    
4.2.3 托鲁巴姆黄萎病病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4.3 讨论
    
4.3.1 黄萎病菌诱导茄子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建立
    
4.3.2 cDNA-AFLP体系的优化
    
4.3.3 cDNA-AFLP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利用
第五章 Stcyp450、Strpl16和StDAH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病原菌的培养及接种
    
5.1.3 总RNA的提取与cDNA第一链的合成
    
5.1.4 茄子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
    
5.1.5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1.6 半定量RT-PCR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tcyp450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2.2 Strpl16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2.3 StDAHP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2.4 Stcyp450、Strpl16、StDAHP的表达特性分析
    5.3 讨论
    
5.3.1 细胞色素P450基因与植物防卫
    
5.3.2 核糖体蛋白基因与植物防卫
    
5.3.3 StDAHP基因与植物防卫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大白菜和萝卜败蕾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克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
        1.1.1 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研究进展
        1.1.2 高等植物营养器官发育中的PCD
        1.1.3 生殖器官发育中的PCD
        1.1.4 植物PCD 与植物的防御反应
        1.1.5 植物PCD 相关的基因
        1.1.6 用于植物PCD 的研究方法
        1.1.7 植物PCD 与育种的关系
        1.1.8 大白菜及萝卜败蕾现象
    1.2 cDNA-AFLP 技术
        1.2.1 cDNA-AFLP 技术的原理
        1.2.2 cDNA-AFLP 的技术流程
        1.2.3 cDNA-AFLP 技术的特点
        1.2.4 cDNA-AFLP 技术的应用
    1.3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1.3.1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原理
        1.3.2 mRNA 差异显示的特点
        1.3.3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改进
        1.3.4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应用
    1.4 电子克隆技术
        1.4.1 电子克隆的原理
        1.4.2 电子克隆的方案
        1.4.3 电子克隆的应用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m RNA 差异显示技术分离萝卜败蕾基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生化试剂及引物序列
        2.1.3 仪器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DNA 提取质量
        2.2.2 两种RNA 提取方法的比较
        2.2.3 DDRT-PCR 扩增体系优化
        2.2.4 RNA 提取质量
        2.2.5 萝卜败蕾 DD-PCR 扩增
        2.2.6 cDNA 片段的克隆及菌液PCR 的鉴定
        2.2.7 测序所得EST 序列分析
    2.3 讨论
        2.3.1 萝卜败蕾材料DNA Ladder 的研究
        2.3.2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优、缺点及克服假阳性的方法
        2.3.3 败蕾的可能机理
第三章 萝卜相关的ESTs 的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种子序列和引物
        3.1.2 方法
        3.1.3 RT-PCR 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电子克隆
        3.2.2 RT-PCR 验证
        3.2.3 EST14-2 序列分析
        3.2.4 EST35-1 电子克隆序列分析
    3.3 讨论
        3.3.1 RNA 解螺旋酶与萝卜败蕾的可能关系
        3.3.2 光系统I 组装蛋白ycf4 与萝卜败蕾的可能关系
        3.3.3 电子克隆的优缺点
        3.3.4 本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 大白菜败蕾相关基因的cDNA-AFLP 差异表达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白菜不同败蕾时期花蕾RNA 提取与纯化
        4.2.2 cDNA 一链合成
        4.2.3 cDNA 二链合成
        4.2.4 预扩增
        4.2.5 选择性扩增
        4.2.6 大白菜败蕾相关基因差异片段的序列分析
    4.3 讨论
        4.3.1 大白菜败蕾与萝卜败蕾的异同点
        4.3.2 大白菜败蕾的可能机理
        4.3.3 cDNA-AFLP 技术的优、缺点
        4.3.4 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判断原则
第五章 大白菜败蕾相关EST 的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种子序列和引物
        5.1.2 方法
        5.1.3 RT-PCR 验证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电子克隆
        5.2.2 RT-PCR 验证
        5.2.3 EST54-1 序列分析
    5.3 讨论
        5.3.1 叶绿体苹果酸脱氢酶
        5.3.2 大白菜电子克隆的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FBI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D]. 张鹏. 广西大学, 2021(12)
  • [2]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研究[D]. 许耀照.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转座子显示技术开发及应用[D]. 王越. 广西大学, 2020(02)
  • [4]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方法在食用菌中的应用进展[J]. 史红鸽,魏银初,班新河,申进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4)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6]山核桃基于正反交子代MSAP标记分析的遗传特性研究[D]. 唐研耀.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5)
  • [7]基因差异表达技术cDNA-SCoT在植物上的研究应用[J]. 丘立杭,陈荣发,黄杏,吴建明,李杨瑞,李强,罗含敏.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11)
  • [8]矮牵牛STMADS11和FLC亚家族基因功能分析与不育突变体遗传机理研究[D]. 孙音.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9]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的响应机制及病程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D]. 王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10]大白菜和萝卜败蕾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克隆研究[D]. 贾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差分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