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矿山连采机的高效除尘器

用于地下矿山连采机的高效除尘器

一、High Efficiency Dust Scrubbers for Continuous Miner in Underground Mines(论文文献综述)

王虹,王步康,张小峰,李发泉[1](2021)在《煤矿智能快掘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文中认为掘进智能化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智能快掘技术是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客观需求,是解决采掘失衡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煤矿井下巷道掘进作业呈现作业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序多、安全性差等问题,智能掘进主要面临掘进单机装备完备性、可靠性和能力不足、围岩时效控制技术薄弱、掘进工序高效协同和掘进装备群的智能化协作技术欠缺三大难题。针对智能掘进保障性技术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掘进设备可靠性、巷道围岩状态在线感知、巷道围岩时效控制、低比能耗高效截割、掘进粉尘综合防治5类智能掘进保障技术;基于掘支运一体化技术,提出了以"边缘感知、平台决策、设备执行、远程运维"4个维度的智能掘进系统基本架构,分析和讨论了掘锚(探)一体化、自动截割、智能支护、掘进导航、远程集控5种智能掘进关键技术;为扩大智能掘进核心技术支撑的覆盖面,针对不同掘进设备配套和不同煤层赋存条件,提出了掘支运一体化、全断面掘进机、双锚掘进机及5G+连续采煤机4种智能掘进模式,并在国能、中煤、山能、陕煤等集团得到推广应用;最后,提出巷道掘进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议,建议研究井下空间定位导航新技术、支护效果动态监测与支护工艺精确调整、掘锚一体机器人、掘进工作面高精度智能感知与数字孪生、掘进系统平台化。

张彦禄,王步康,张小峰,李发泉[2](2021)在《我国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发展40 a与展望》文中认为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在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促进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依靠相关技术与装备科技的创新,支撑着煤炭资源采出率持续提升。首先从煤柱及不规则块段开采、"三下"压煤开采、露天边帮压煤回收、中小煤矿采煤机械化升级改造和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等方面,全面系统阐述了我国煤炭工业对短壁开采的技术需求,并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的工艺、理论及装备的发展历程。工艺方面,连续采煤机短壁采煤法从房柱式发展到旺格维利式,再到以块段式采煤为代表的现代房柱式采煤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体系。从回采方式、通风方式和顶板管理等方面总结了3种工艺的特点,并指出块段式采煤是短壁开采的高级阶段。理论方面,从短壁开采的煤柱稳定性、地表沉陷控制、顶板控制等方面总结了短壁开采理论的研究进展。装备方面,研制了连续采煤机、锚杆钻车、梭车、连续运输系统、给料破碎机、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铲车、柔性连续运输系统等系列化、成套化的短壁机械化开采装备,促进了煤矿短壁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及其技术进步,形成了适应我国不同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短壁开采装备体系,最后,分析了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围绕煤矿智能化建设主题,提出了短壁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建议。

王昆[3](2020)在《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及其采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全环保高效地回收煤炭资源,且广泛适用于保水开采、“三下”开采等特殊开采环境,并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对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煤炭企业经济成本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长壁采煤法控制地表沉降效果有待提高,传统条带采煤法存在回采率低等缺陷,完全充填开采具有生产成本高等缺陷。若能将上述传统采煤方法的优点结合,尽可能规避其缺陷,产生一种新的地下支撑方法和采煤方法,则可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水平。鉴于此,本论文提出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另外以煤矸石混凝土支撑材料研究为基础,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其对应的采煤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采煤方法、充填开采、充填材料的技术特点与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预应力间隔高强度人工材料构筑支撑体系,与关键层覆岩联合支撑,从而最大限度避免顶板下沉的新型地下支撑体系。(2)研究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采煤方法、预应力施加方法及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覆岩变形规律。通过对大同矿区条带式开采历史资料的分析,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宽度与最大留设间距。(3)通过配比试验,研究了矸石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选择煤矸石作为混凝土骨料,以C20混凝土为强度指标,对其试样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C20矸石混凝土最佳配比方案。(4)进行了矸石混凝土矿井水浸泡试验和长期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其长期强度满足间隔支撑采煤技术要求。得到了矸石混凝土柱在蠕变和酸性采空区积水化学耦合作用下的变形规律。(5)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矸石混凝土支撑柱宽度和控顶区宽度组合方案的矸石混凝土柱、顶板上覆岩层和地表的垂直、水平位移和应力变化特征。通过对各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5m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15m控顶区”方案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均较优。(6)利用三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时效应力、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m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15m控顶区”方案,基本顶未发生较大变形,回采完毕后混凝土柱完好,地表基本未发生沉陷。上覆岩层的应力与位移随时间趋于稳定。(7)以同煤集团四老沟矿为例,进行了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的工业应用研究。以矸石混凝土长距离输送为标准,研究了矸石混凝土制备与管道输送系统。对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进行了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从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采出遗弃煤炭资源等全方位分析,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广泛的推广价值。

李璞伟[4](2020)在《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煤矿井下作业时将产生大量粉尘,其中包含的呼吸性粉尘具有粒径微小、分散度较高且极易吸附的特征,并且会随呼吸进入肺部,长期在此高浓度的环境下呼吸将对肺部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喷雾降尘技术在降尘方面应用广泛,其中最常见的为高压喷雾技术,该技术形成的水雾对于大颗粒粉尘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但对粒径微小的呼吸性粉尘捕集效率不佳。研究发现气液两相流喷雾技术所形成的水雾,其粒径能接近呼吸性粉尘粒径,并对呼吸性粉尘具有高效的沉降作用,是新型的高效雾化降尘技术,但有关该技术的雾化机理、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仍有欠缺,本文重点针对对喷雾粒径、喷嘴布局等因素对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首先详细介绍高压喷雾实验平台的搭建,包括平台整体结构、喷雾单元的布局、仪器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实验平台是在目前国内最大除尘通道中搭建,横截面达到4m2,使得实验环境更接近真实巷道,搭建该平台的目的是对比高压喷雾降尘技术与气液两相流喷雾降尘技术的优劣性。在喷雾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喷嘴,作为喷雾形成的主体,它的喷雾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对实验所用喷嘴进行Fluent流体模拟仿真,通过观察腔体内气水体积比、流速等影响喷雾粒径的因素,分析喷雾雾化过程并以此作为喷嘴工艺参数优化的标准。随后对喷嘴进行粒径测量标定,发现当气压0.25MPa时粒径最小且均匀度好,喷雾粒径D50平均值为20μm,当气压小于0.25MPa时粒径在32~96μm范围变化,但气压越小越不均匀。确定喷雾粒径后进行降尘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首先根据之前的标定数据,测试不同喷雾粒径时的除尘率,其中大颗粒水雾由高压喷雾系统提供,结果显示水雾颗粒越小除尘率越高,最高可达72.52%,水雾粒径为25μm;然后研究喷雾单元支架之间间距对除尘率的影响,主要是为了解决喷雾间相互碰撞消耗的问题,结果为当支架间距大于2m后水雾之间的碰撞几乎消除;最后研究在每个喷雾单元上喷嘴的数量和位置与除尘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每排支架安装4个喷嘴效果最佳,位置在支架顶端或者支架两侧对除尘率影响不大。为验证前文关于喷雾粒径与除尘率关系的基础实验,在神东集团哈拉沟煤矿实地进行高压喷雾降尘与气液两相流喷雾降尘对比的工程实验,根据现场设计出特定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各测试点的除尘率在开启气液两相流喷雾系统时相对于原有高压喷雾系统提高26.4%~58.1%不等,工程实验结果与实验室内模拟实验结果相符。

吴升林[5](2018)在《红柳林矿业公司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主动管理转变的主要抓手。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使安全问题落到实处,实现生产的安全化、规范化、合理化。对煤矿主要岗位、主要作业环节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明确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内容,制定管控措施,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的基本条件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对煤矿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管控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专家调查法辨识煤矿企业的风险源,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各风险源的风险度,并依据煤矿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对应的管控措施,从而造就本质安全型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配备本质安全型矿井设备、创建本质安全型环境、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本质安全化,最终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奋斗目标。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一条煤矿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的有效途径,为其它煤矿企业和行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苟尚旭[6](2018)在《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控尘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矿井粉尘问题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井下安全生产与工人身心健康,国家每年因粉尘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每年因粉尘引起或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达数十万人,解决井下工作面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迫在眉睫。综掘面作为井下主要产尘点,粉尘治理尤为重要。本文为了解决综掘面粉尘浓度高问题,通过建立与一实际巷道成比例的独头巷道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综掘面附壁旋流通风风流流场结构和粉尘运移扩散规律,通风参数的选择依据相似实验原理,分别满足运动相似与动力相似。基于该物理模型,分析了巷道粉尘浓度分布与风量、除尘风机效率、吹吸比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附壁旋流通风粉尘浓度分布理论模型。为了探究最优通风工况,论文分别进行了流场分析实验与控尘效果实验,流场分析实验中,运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进行通风流场结构分析,择优选择3000目特细滑石粉(粒径d?10μm)作实验示踪粒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吹吸流量比、条缝口宽度、条缝口个数及位置对通风流场结构影响的对比实验。得到结论:吹吸比越小越有利于迎头区域粉尘控制,但会降低巷道断面旋转风幕旋流效果,综合分析,吹吸流量比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控尘,存在一个最优吹吸比;条缝口宽度影响射流状态,进而影响巷道风流流场结构;条缝口个数影响旋流主体旋流强度,条缝口个数越少,旋流强度越高,断面封堵粉尘扩散效果越好。粉尘实验中,进行了附壁旋流通风与直吹式送风下的控尘对比实验,以及加装排风罩对于控尘、排尘效果的影响,巷道形状对通风系统控尘、排尘效果的影响,得到结论:附壁旋流送风方式相比直吹式送风可以明显提高系统控尘效果,且可以净化巷道环境,是一项十分切之可行的技术,其中附壁旋流送风方式对于司机处和风筒重叠段粉尘控制效率分别达到96.43%和99.35%,对比直吹式送风司机区和重叠段的80.41%和95.10%,控尘效率有明显提高;吸风口加装排风罩对于风筒吸风强度及控尘能力提升明显,加装排风罩将司机区和重叠段控尘效率提升至99.61%和99.81%;巷道断面形状会对通风系统运行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矩形巷道内存在的通风不利区域,会制约旋转风流运动,在矩形巷道顶部拐角出现局部涡流,容易积聚粉尘,对系统整体通风除尘会产生一定影响,必要时需要在该处设置导流装置。

张存建[7](2016)在《塔山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项目后评价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最后环节,成功的后评价不仅可以全面认识项目的决策、工程的实施和管理的正确性,还能提高新项目的决策质量。后评价引入我国时间较晚,但发展较快。然而,在前些年煤炭市场的巨大利润下,煤炭行业忽视了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仅有的后评价内容也局限于对环境的后评价。面对当下煤炭市场的低迷,总结矿山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提高矿山建设的投资效率成了煤炭企业追求的目标。塔山矿井于2009年6月达产,是目前全国煤炭行业建成的第一个规划最完整、建设速度最快、效果体现最明显的塔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建设的第一个千万吨级矿井。对于这样一座矿井进行后评价,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本文从技术和经济后评价、生产系统安全后评价和社会及环境后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客观评价。本文用到了灰色聚类法、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模糊数学等方法。全文的结构为: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为矿井建设经济后评价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矿井建设的基本财务状况后评价、基于建设过程的财务后评价以及矿井建设国民经济后评价,提出适合塔山矿井的经济后评价指标,并对塔山矿井进行了实证的经济后评价分析;第三章为矿井建设技术后评价,对塔山矿主要技术进行了“三性”——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后评价研究;第四章为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综合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煤矿安全评价研究内容、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塔山矿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具体内容、安全后评价方法介绍;第五章为塔山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实证研究,包括巷道工程的灰色定权聚类研究、通风系统的安全后评价、排水系统的安全后评价、供电系统的安全后评价;第六章为塔山矿井建设社会后评价,包括煤矿建设社会后评价的机理分析、煤矿项目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塔山煤矿社会后评价实证分析;第七章为塔山矿井建设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内容包括煤矿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工程分析及环保措施有效性分析、塔山矿环境影响后评价;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详细的研究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述评国内外项目后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同时也介绍了国内煤炭行业后评价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矿井建设经济后评价。将矿井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分为矿井建设财务后评价和矿井建设国民经济后评价。评价结果为:从基本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看,塔山矿井实现了预期效果,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3%,说明矿井的盈利能力比较强。实际投资回收期虽然比前期预估的回收期要长些,但偏差较小,对投资效益的影响并不大。实际投资利润率及投资利税率均大于预测值,表明塔山矿井达到了预期的投资获利能力,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达到了行业的平均水平。在提取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时,选用了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投资净效益率两个基本的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选取煤炭资源回采率这个指标来衡量矿井对整个国家的煤炭资源的利用或浪费的状况。评价结果为:经济内部收益率远高于行业水平,说明塔山矿井建设项目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对经济投资净效益率指标对比,塔山矿井的投资效益也是可行的。塔山矿井工作面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了85%的水平,而一般高产高效矿井的煤炭资源回采率要求达到75%,说明塔山矿井煤炭资源采出率高,煤炭资源利用率高。第三章矿井建设技术后评价。介绍了建设项目的技术后评价内容,并对塔山矿井建设项目从可靠性、先进性以及适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后评价。具体而言,通过提取塔山矿井技术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塔山矿井的主副平硐立井掘进、运输系统、掘进系统、采煤工艺及设备、供电系统等进行“三性”后评价分析。第四章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综合研究。探讨了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轨迹交叉论,认为具有危害能量的物体(或人)的运动轨迹与人(或物体)的运动轨迹的交叉诱发了事故;能量转移论认为异常的或不希望出现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骨牌理论的意义在于移除位于“中间位置”的事故,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人因事故理论介绍了威格里沃思的事故模型和瑟利事故模型。本章还介绍了塔山矿巷道工程、供电系统、排水系统以及通风系统的概况,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介绍了用于安全后评价的灰色聚类和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第五章塔山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实证研究巷道工程安全后评价:选取塔山煤矿10条主要巷道,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原始数据,利用ahp法和熵权法获得指标权重,确定灰类个数和灰色白化权函数,采用灰色聚类法,分辨出最安全的巷道,并将10条巷道根据安全程度进行了分类,其中属于“安全”灰类的有5条,“较安全”的有5条,同时还确定了各个指标对巷道安全性的影响程度;通风系统安全后评价:ahp法获得指标权重,构造评价矩阵及白化权函数,由计算获得各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研究认为影响塔山通风系统的5个一级指标中,通风网络合理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对其安全影响程度占38.63%,设计因素次之;二级指标中,通风方式方法对通风安全最为关键。设计因素、矿井风流稳定性和通风设施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值均大于4.0,属于最高等级的灰类,即“安全”的灰类。认为这三个因素的质量对实现通风系统的高度安全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而巷道因素属于安全度“较高”的灰类,通风网络合理性属于“较低”安全度的灰类。通风系统综合评价值为4.05。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塔山矿通风系统属于“高度”安全的灰类;通过ahp法得到排水系统2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对排水系统安全性的影响程度权重,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结果认为,自然因素和防治水工程的综合评价值均大于4.0,属于“高度”安全灰类。整个排水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也是大于4.0,认为塔山矿通风系统属于安全性高的灰类;供电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大于4.0,属于“高度”安全的灰类,其中,供电系统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属于“高度”安全的灰类,而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属于“中等”安全的灰类。第六章塔山矿社会后评价。定义了煤矿建设社会后评价的概念,探讨了煤矿社会后评价的特点,将煤矿社会后评价的内容概括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项目所在地居民及弱势群体的影响、对区域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影响、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接着,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塔山矿矿井建设项目进行了社会后评价,本文认为塔山矿井建设项目提高了矿区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国土开发利用效益,但对大气、水资源、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破坏,然而对社会经济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项目促进了当地就业率,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拉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在社会环境影响方面,项目对当地政府和管理机构的影响较大,其它方面影响力一般;项目对文化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力也一般。第七章塔山煤矿矿井建设环境影响后评价。给出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程序和范围,以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以及清洁生产作为调查因子对工程运行期大气污染进行调查分析,包括锅炉污染源监测与分析、无组织排放检测与分析、工业场地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检测与分析;环境噪声的评价结果为,杨家窑村(工业场地南侧50m)环境噪声昼夜间可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i类标准。厂区噪声的评价结果为,塔山矿井工业场地和盘道风井场地昼夜间厂界噪声全部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i类标准;对矿井生活污水、矿井水和地下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塔山矿井建设对当地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受井下采煤形成地表沉陷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发水土流失的影响,对上覆煤层的沉陷治理情况和塔山井田沉陷区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矸石场、工业场地及风井场地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塔山矿井建设工程较好地体现了清洁开采、清洁利用、全过程治理的清洁生产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本文将技术后评价作为矿井建设后评价的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从技术的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三方面对塔山矿井建设项目运输系统、采掘系统以及辅助生产系统三个方面技术进行评价分析,建立了塔山矿井技术后评价“三性”后评价模型,采用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了对塔山矿井技术的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塔山矿井建设项目的技术后评价效果为“优良”,其中二级指标运输系统工程属于“优良”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最高。(2)煤炭项目的社会影响具有多层次性,间接影响和间接效益多。本论文针对煤矿的社会效益与影响以及与社会的互适性展开分析与研究,不单单研究煤矿对当地经济带来的效益,将社会环境、科教、当地居民的生活也纳入到了后评价的范畴,构建出一个多层次性的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塔山矿矿井建设的社会影响后评价。(3)本文创新性地将安全后评价纳入矿井建设项目后评价中,鉴于煤矿生产系统信息的灰色特征,借助灰色理论模型实现了对塔山矿达产后生产系统安全性的综合评价,研究认为作为一级指标的塔山矿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和排水系统均属于“高度”安全的灰类,但有部分二级指标属于“较高”、“中等”或“较低”安全灰类,对10条主要巷道按照安全程度进行了分类,其中5条属于“安全”灰类,5条属于“较安全”巷道。

黄显华[8](2015)在《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矿井大量煤柱残留井下,极易导致煤层自燃。现场调研兴陶煤矿现场残留煤柱分布状态与特点;分析残留煤柱围岩赋存结构特征。基于煤氧复合理论,研究分析残留煤柱开采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研究并提出兴陶煤矿残留煤柱开采工艺及其适用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研究残留煤柱开采过程中煤柱竖直应力变化规律、煤柱竖直位移变化规律、煤柱变形破坏规律、围岩变形破坏规律与上覆岩层运移规律。实验研究确定了兴陶煤矿煤自燃预测预报的指标性气体、煤样耗氧速率、放热速率及其临界温度,建立了煤自燃预警体系。基于正压通风原理,总体设计了兴陶煤矿残留煤柱开采工作面的自动控制正压通风系统;基于硬件通信原理,对自动控制正压通风系统的硬件进行了总体设计;基于力控6.0监控组态软件,开发了自动控制正压通风系统的监控软件。

姬建虎[9](2014)在《掘进工作面传热特性及热害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矿的开采深度在不断增加,热害矿井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不仅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而且影响安全生产,对人的伤害大都不可逆转。目前,热害已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发展,成为继瓦斯、火、水、矿压、粉尘之后的第六大灾害。因此,深入研究深井热害问题已成为世界煤炭开采的一项技术发展重点。本文以煤矿热害最为严重的作业点之一——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其换热特性和热害治理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掘进工作面换热计算关联式;从气候、地温和热源等方面对深部矿井的热害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推导出冷负荷计算式,提出热害治理的系统设计方案,开发出新型半封闭式矿用局部制冷降温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掘进工作面传热研究根据高温矿井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和换热特点,对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得到了掘进工作面换热特性影响因素的具体关联式。为结合实际应用,将掘进面迎头、围岩及风流看作一个整体,对840个组合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传热系数关系式。(2)深部高温矿井热害规律研究对深部高温矿井热害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了地面和井下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变化曲线非常相似且同步变化,一般区域矿井地面气候参数对井下气候参数有着显着影响。对于深部高温矿井较远地区,因特殊的开拓条件、进风路线比较长和深度较大等原因,井下气温受地面气温的影响较小,热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地温造成。推导了井下钻孔测地温的原理及巷道调热圈厚度的计算方法。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的原始岩温也在增加。由于地质断层的作用,地温变化有个明显急剧增加的过程。研究确定了地温类型,恒温带的温度和深度,对矿井沿途各种热源散热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沿通风线路中各种热源散热量所占的比例。(3)热害治理研究对高温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热害治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推导了冷负荷计算式,计算了掘进工作面热源的散热量,确定了掘进面制冷负荷,针对掘进工作面设计出降温系统方案,开发出相应装备。实践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制冷效果好。通过PLC对系统进行控制,并可实现多种保护功能。测试结果显示,掘进工作面从迎头到离迎头100m范围内,干球温度平均降低5.6℃,湿球温度平均降低8.5℃,相对湿度平均降低20%,达到了设计要求。掘进工作面热害治理系统是比较成功的,可作为类似高温矿井热害治理的示范矿井,具有推广意义。

李佳[10](2013)在《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石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优势含钒资源,在我国储量丰富,从石煤中提取钒是获得v205的重要途径。随着石煤提钒行业的发展,先进提钒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缺乏提钒行业评估准则及系统的评估体系,难以对各种提钒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进行最优筛选,无法实现对提钒行业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造成目前国内提钒行业面临资源利用率低,工艺及设备配置参差不齐,以及提钒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为促进石煤提钒行业的有序发展,提升提钒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亟须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生产工艺先进性的评价体系、标准和方法,对石煤提钒行业的整体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促进我国钒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基于小样本的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石煤提钒行业先进工艺及污染治理现有技术的调研分析,构建了提钒行业生产工艺评价路线,制定了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模糊数学法对指标体系及标准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此外,本研究还借助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充分利用支持向量机良好的学习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石煤提钒工艺先进性评价体系。上述研究在我国石煤提钒行业领域尚属首次,为推动建立完整的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体系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石煤提钒行业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在调研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当前国内石煤提钒行业工艺技术现状、排污节点、特征污染物、污染防治现状,以及工艺技术和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为先进工艺的评价奠定了基础。2.首次在我国建立了石煤提钒工艺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值。基于生命周期系统评价方法,以易操作性、特殊性和兼容性为原则构建了石煤提钒行业先进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各项指标标准值;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集成赋权法,验证了所构建的石煤提钒行业先进工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值的合理性。3.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引入石煤提钒工艺先进性评价研究领域。根据石煤提钒工艺特点,利用遗传算法(GA)对支持向量机方法(SVM)在核函数及参数选择问题上进行了改进。通过训练样本及测试样本的评价,证明了改进后的支持向量机方法(GA-SVM)可实际应用于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的评价过程,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小样本评价方法。4.制定出石煤提钒行业先进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议。通过AHP/Entroy集成赋权法,分析指标参数对工艺水平影响的重要程度,制定出石煤提钒行业先进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议,为政府、环保部门制定政策及准入条件提供了借鉴。

二、High Efficiency Dust Scrubbers for Continuous Miner in Underground Min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gh Efficiency Dust Scrubbers for Continuous Miner in Underground Mines(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智能快掘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智能掘进面临的主要难题
2 煤矿智能掘进保障技术
    2.1 掘进设备可靠性技术
    2.2 巷道围岩状态在线感知技术
        (1)巷道围岩地质勘探技术。
        (2)巷道围岩随掘探测技术。
    2.3 巷道围岩时效控制技术
        (1)掘进工作面低密度锚杆智能支护技术。
        (2)空顶区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2.4 低比能耗高效截割技术
        (1)截割机理研究。
        (2)强力截齿研究。
        (3)滚筒优化设计。
        (4)滚筒高精度制造。
        (5)截割稳定性控制技术。
        (6)基于最大功率密度的截割减速器紧凑设计方法。
        (7)硬岩截割技术。
    2.5 掘进粉尘综合防治技术
        (1)基于截割装置结构优化的产尘抑制技术。
        (2)基于附臂风筒的控尘技术。
        (3)干式除尘技术。
        (4)湿式除尘技术。
        (5)主动防护技术。
3 基于掘支运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快掘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
    3.1 掘锚(探)一体化技术
    3.2 掘进导航技术
    3.3 自动截割技术
    3.4 智能支护技术
    3.5 远程集控技术
4 智能掘进模式及工程实践
    4.1 掘支运一体化智能掘进模式
        (1)配套方式1:
        (2)配套方式2:
        (3)配套方式3:
        (4)配套方式4:
    4.2 全断面掘进机智能掘进模式
    4.3 双锚掘进机智能掘进模式
    4.4 5G+连续采煤机智能连掘模式
        (1)连续采煤机远控割煤。
        (2)梭车自主驾驶。
        (3)破碎机自动启停。
5 展 望
    (1)井下空间定位导航新技术。
    (2)支护效果动态监测与支护工艺精确调整。
    (3)掘锚一体机器人。
    (4)掘进工作面高精度智能感知与数字孪生。
    (5)掘进系统平台化。

(2)我国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发展40 a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对短壁开采技术的需求
    1.1 煤柱及不规则块段开采
    1.2“三下”压煤开采
    1.3 露天边帮压煤回收
    1.4 中小煤矿采煤机械化升级改造
    1.5 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2 短壁开采工艺和理论的发展历程
    2.1 短壁采煤工艺研究进展
    2.2 煤柱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3 短壁开采顶板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3 短壁开采装备的发展历程
    3.1 连续采煤机
    3.2 锚杆钻车
    3.3 梭车
    3.4 连续运输系统
    3.5 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
    3.6 防爆胶轮铲车
    3.7 柔性连续运输系统
4 存在的问题
    4.1 技术规范的齐全性
    4.2 短壁开采技术的先进性
    4.3 短壁开采的安全问题
5 发展方向与建议
    5.1 短壁开采基础理论和方法
    5.2 多样化、系列化短壁开采装备的创新研制
    5.3 智能化短壁工作面的建设

(3)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及其采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方法研究现状
        1.2.2 充填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1.2.3 充填材料研究现状
        1.2.4 条带与充填采煤岩层控制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预应力间隔支撑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2.1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研究
    2.2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研究
        2.2.1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构筑体系
        2.2.2 矸石混凝土柱支撑柱预应力施加方法研究
    2.3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支撑采煤方法研究
        2.3.1 预应力支撑柱间煤体回采方法研究
        2.3.2 巷道支护及通风方式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矸石混凝土制备方法与特性的试验研究
    3.1 煤矸石主要性能指标与骨料制备研究
        3.1.1 煤矸石成分分析
        3.1.2 煤矸石淋溶试验
        3.1.3 煤矸石作为矸石混凝土骨料研究
    3.2 矸石混凝土制备方法研究
        3.2.1 配比方案
        3.2.2 矸石混凝土配比方案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2.3 最佳配比优化选择
    3.3 矿井水长期浸泡矸石混凝土特性试验研究
        3.3.1 矿井酸性环境特性
        3.3.2 矿井水长期浸泡矸石混凝土特性变化试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应力支撑体系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4.1 蠕变试验设备与方法
    4.2 蠕变试验结果分析
    4.3 顶板和矸石混凝土的蠕变本构方程和长期强度
    4.4 预应力支撑柱高应力与矿井水化学耦合作用的时效变形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应力支撑体系对岩层控制研究
    5.0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布置方案研究
        5.0.1 矸石混凝土支撑柱合理间距研究
        5.0.2 条带式采煤成功历史资料对比研究
    5.1 数值模拟模型
        5.1.1 力学模型简化
        5.1.2 边界条件
        5.1.3 计算模型的各岩层力学特性参数
        5.1.4 计算过程的若干说明
    5.2 岩层应力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5.2.1 垂直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5.2.2 垂直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5.2.3 水平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5.2.4 安全系数研究
    5.3 预应力间隔支撑最佳方案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预应力支撑体系覆岩稳定性研究
    6.1 试验方法概述
    6.2 采动覆岩应力变化特征
        6.2.1 回采后直接顶应力变化
        6.2.2 回采后基本顶应力变化
    6.3 采动覆岩移动变形特征研究
        6.3.1 回采后直接顶位移变化
        6.3.2 回采后基本顶位移变化
        6.3.3 巷道壁及支撑柱的稳定性分析
        6.3.4 回采后的地表沉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预应力支撑采煤方法工业应用方案设计
    7.1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开拓方案研究
    7.2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支撑柱构筑系统研究
        7.2.1 预应力支撑柱构筑系统研究
        7.2.2 输送管道及附属系统研究
    7.3 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采煤方法经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粉尘防治研究现状
        1.2.2 喷雾除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煤矿喷雾除尘研究现状
    1.3 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
    1.4 喷雾雾化机理及降尘机理
        1.4.1 喷雾雾化机理
        1.4.2 喷雾降尘机理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5.1 存在的问题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图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路线
第2章 喷雾降尘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案
    2.1 气液两相流喷雾系统介绍
        2.1.1 供风系统
        2.1.2 模拟巷道
        2.1.3 气液两相流喷雾单元
        2.1.4 尘源发生系统
        2.1.5 水雾粒径测试系统
        2.1.6 控制系统
        2.1.7 污浊风流排放系统
    2.2 高压单相流系统的搭建
        2.2.1 实验系统搭建原因分析
        2.2.2 实验系统搭建方案
    2.3 实验方案及方法介绍
        2.3.1 分析研究对象
        2.3.2 具体实验方案与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喷嘴内部流场仿真
    3.1 引言
    3.2 喷雾粒径影响因素分析
    3.3 Fluent软件介绍
        3.3.1 前处理器
        3.3.2 求解器
        3.3.3 后处理器
    3.4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
        3.4.1 建立物理模型
        3.4.2 数学模型的选择
    3.5 边界条件设定
    3.6 模拟结果分析
        3.6.1 喷嘴内腔流场分析
        3.6.2 喷嘴内腔流速分析
    3.7 不同参数时喷雾粒径的标定
        3.7.1 不同气压下气液两相流喷雾粒径
        3.7.2 不同距离下气液两相流喷雾粒径
        3.7.3 不同水压下高压喷雾粒径
        3.7.4 不同距离下高压喷雾粒径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雾除尘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4.1 喷雾粒径与除尘率的关系研究
        4.1.1 呼吸性粉尘自沉降作用
        4.1.2 不同喷雾粒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4.2 喷嘴布置方式与除尘率的关系研究
        4.2.1 不同支架间距对除尘率的影响
        4.2.2 单排支架喷嘴数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4.2.3 喷嘴分布位置对除尘率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拉沟煤矿喷雾除尘工程实践
    5.1 哈拉沟煤矿简介
    5.2 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
        5.2.1 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概述
        5.2.2 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煤层工作面
        5.2.3 巷道布置
    5.3 哈拉沟煤矿现场工程实验方案
        5.3.1 现场工程实验介绍
        5.3.2 现场实验方案
        5.3.3 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5)红柳林矿业公司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红柳林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分析
    1.2 国内外煤矿安全管控研究现状
        1.2.1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及管理措施
        1.2.2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管理措施
        1.2.3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研究对比分析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路线
2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研究
    2.1 风险辨识的原则
    2.2 风险辨识方法的研究
    2.3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煤矿安全风险辨识
        2.3.1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煤矿安全风险辨识流程
        2.3.2 各操作岗位人员安全风险辨识
        2.3.3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2.3.4 煤矿环境安全风险因素辨识
        2.3.5 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辨识
    2.4 本章小结
3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3.1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3.2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比较与分析
    3.3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3.1 评估方法介绍
        3.3.2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评估
    3.4 本章小结
4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4.1 针对人的操作风险采取的安全管控措施
        4.1.1 各操作岗位工作标准
        4.1.2 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
        4.1.3 各操作岗位员工安全培训
        4.1.4 针对人的操作风险采取的安全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2 针对机电设备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
        4.2.1 “机环双检”管控措施
        4.2.2 “人机工程”管控措施
        4.2.3 针对机电设备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3 针对主要的环境因素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
        4.3.1 水灾风险管控措施
        4.3.2 顶板灾害风险
        4.3.3 瓦斯爆炸防控措施
        4.3.4 矿井综合性防尘措施
        4.3.5 针对主要的环境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4 针对安全管理风险采取的安全管控措施
        4.4.1 过程控制管理
        4.4.2 矿级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4.4.3 科室、区队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4.4.4 针对安全管理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5.1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5.1.1 红柳林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建立原则
        5.1.2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5.1.3 网络系统结构图
        5.1.4 软件系统结构
    5.2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管理流程
    5.3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防灭火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方案设计
        5.3.1 体系管理
        5.3.2 基础资料库
        5.3.3 应用库
        5.3.4 教育与培训材料管理
        5.3.5 风险控制
        5.3.6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火灾安全风险辨识
        5.3.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火灾安全风险评估
        5.3.8 防灭火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5.4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防灭火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控尘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理论研究现状
        1.2.2 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综掘工作面粉尘的产生、分布及特性分析
    2.1 综掘工作面通风方法
    2.2 综掘工作面产尘机理
    2.3 粉尘分布及特性
        2.3.1 综掘工作面粉尘及其粒径分布
        2.3.2 粉尘特性
        2.3.3 粉尘的分类
        2.3.4 粉尘的危害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控尘理论
    3.1 可控循环通风原理
        3.1.1 采区可控循环通风
        3.1.2 掘进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
    3.2 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原理
        3.2.1 有限空间贴附射流
        3.2.2 点汇流
    3.3 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理论
        3.3.1 旋流风形成机理
        3.3.2 粉尘浓度分布理论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型实验系统建立
    4.1 相似实验理论分析
    4.2 实验平台建立
    4.3 实验仪器设备简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场检测与控尘实验研究
    5.1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5.1.1 实验内容
        5.1.2 测试方法
    5.2 流场分析实验
        5.2.1 吹吸流量比影响
        5.2.2 条缝宽度影响
        5.2.3 条缝口个数及位置影响
    5.3 控尘实验
        5.3.1 附壁旋流通风控尘
        5.3.2 吸风口结构影响
        5.3.3 巷道断面形状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7)塔山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项目后评价发展历程
        1.2.2 国外后评价的理论和进展研究综述
        1.2.3 国内后评价方法综述
        1.2.4 国内后评价的应用综述
        1.2.5 国内煤炭行业的后评价应用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塔山矿井建设经济后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2.1 矿井建设项目的经济后评价概述
    2.2 矿井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内容及指标分析
        2.2.1 矿井建设项目基本财务后评价内容及指标分析
        2.2.2 基于建设过程的矿井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体系
        2.2.3 基于建设过程的矿井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研究
        2.2.4 矿井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内容及指标分析
    2.3 塔山矿井建设经济后评价
        2.3.1 塔山矿井建设基本财务后评价
        2.3.2 基于建设过程的塔山矿井财务后评价
        2.3.3 塔山矿井建设国民经济后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塔山矿井建设技术后评价
    3.1 关于建设项目技术后评价的概念
    3.2 矿井建设项目技术后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3.2.1 矿井建设项目技术后评价的概念
        3.2.2 矿井建设项目技术后评价的研究内容
    3.3 塔山矿井井下运输系统后评价
        3.3.1 矿井井下运输系统后评价的必要性
        3.3.2 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方式后评价
        3.3.3 胶带输送机运输系统后评价
    3.4 塔山矿井采掘技术后评价
        3.4.1 塔山矿井掘进技术后评价
        3.4.2 塔山矿井采煤工艺及设备后评价
        3.4.3 塔山矿井巷道布置后评价
        3.4.4 塔山矿井采区及工作面装备后评价
    3.5 塔山矿井辅助生产系统后评价
        3.5.1 塔山矿井机电通讯系统后评价
        3.5.2 塔山矿井通风系统及设备后评价
        3.5.3 塔山矿井排水系统及设备后评价
    3.6 塔山矿井技术综合后评价
        3.6.1 塔山矿井建设项目技术“三性”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6.2 塔山技术后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3.6.3 塔山矿井建设项目指标权重的确定
        3.6.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塔山矿井建设项目后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综合研究
    4.1 安全事故的致因理论
        4.1.1 轨迹交叉论
        4.1.2 能量转移论
        4.1.3 骨牌理论
        4.1.4 人因事故模型
    4.2 煤矿安全后评价的内容
    4.3 安全评价分类
    4.4 安全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5 塔山煤矿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的具体内容
        4.5.1 塔山煤矿矿井建设巷道工程
        4.5.2 塔山煤矿通风系统
        4.5.3 塔山煤矿排水系统
        4.5.4 塔山煤矿供电系统
    4.6 安全后评价方法介绍
        4.6.1 灰色聚类模型原理
        4.6.2 递阶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4.6.3 最优组合赋权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山矿井建设安全后评价实证研究
    5.1 巷道工程的灰色定权聚类研究
        5.1.1 聚类灰类的划分
        5.1.2 基于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
        5.1.3 各个灰类临界值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5.2 通风系统的安全后评价
        5.2.1 通风系统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5.2.2 指标评分等级标准的制定
        5.2.3 灰数及白化权函数确定
        5.2.4 多层次灰色评价的计算
    5.3 排水系统的安全后评价
    5.4 供电系统的安全后评价
        5.4.1 评价矩阵的确定
        5.4.2 计算指标权重
        5.4.3 灰色运算及综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塔山矿井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
    6.1 煤矿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定义与特点
        6.1.1 社会后评价的定义
        6.1.2 煤矿项目社会后评价的特点
    6.2 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
        6.2.1 煤矿社会后评价的机理分析
        6.2.2 煤矿项目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2.3 煤矿项目社会后评价方法研究
    6.3 塔山煤矿社会后评价实证分析
        6.3.1 基于AHP的煤矿社会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2 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6.3.3 定性指标相对隶属度计算
        6.3.4 结果分析
        6.3.5 煤矿项目社会后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环境影响后评价
    7.1 煤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7.1.1 煤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概念
        7.1.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7.1.3 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7.1.4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
    7.2 环境影响后评价重点
        7.2.1 工程分析及环保措施有效性分析
        7.2.2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7.3 塔山矿环境影响后评价
        7.3.1 环境影响后评价程序
        7.3.2 后评价范围
        7.3.3 大气影响调查
        7.3.4 声环境监测
        7.3.5 水污染源和水环境监测
        7.3.6 生态影响调查
        7.3.7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调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附表 4
附表 5
附表 6
附表 7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要获奖

(8)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煤层自燃机理与开采工艺
    2.1 煤自燃机理
        2.1.1 煤炭自燃学说
        2.1.2 煤炭自燃阶段和条件
    2.2 煤层开采
        2.2.1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
        2.2.2 倾斜长壁采煤法
        2.2.3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2.2.4 柱式体系采煤法
        2.2.5 采煤方法选择原则
    2.3 残留煤柱开采
        2.3.1 残留煤柱开采
        2.3.2 残留煤开采技术及工艺
        2.3.3 残留煤开采中的不利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开采围岩运移规律模拟研究
    3.1 围岩赋存结构特征
    3.2 有限差分的原理
    3.3 FLAC3D数值模拟方案
        3.3.1 FLAC3D软件简介
        3.3.2 FLAC3D数值模拟模型
        3.3.3 FLAC3D数值模拟方案
    3.4 残留煤柱开采岩层断裂研究
        3.4.1 煤柱竖直应力变化规律
        3.4.2 煤柱竖直位移变化规律
        3.4.3 煤柱变形、破坏规律
    3.5 围岩变形破坏模拟研究
        3.5.1 围岩竖直应力变化规律
        3.5.2 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3.6 上覆岩层运移规律模拟研究
        3.6.1 上覆岩层变形、破坏规律
        3.6.2 上覆岩层竖直应力变化规律
        3.6.3 上覆岩层竖直位移变化规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机械化开采工艺研究
    4.1 正梯形工作面开采工艺
        4.1.1 工作面概况
        4.1.2 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4.1.3 工作面变长加架优化理论研究
        4.1.4 正梯形工作面增架开采实践
    4.2 倒梯形工作面开采工艺
        4.2.1 工作面概况
        4.2.2 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4.2.3 倒梯形工作面变短减架优化理论研究
        4.2.4 倒梯形综采工作面开采实践
    4.3 调斜综放开采工艺
        4.3.1 工作面概况
        4.3.2 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4.3.3 综放面调斜开采基本原理
        4.3.4 4105 工作面调斜开采实践
    4.4 连续采煤法开采工艺
        4.4.1 连续采煤法开采工艺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自燃预警体系的建立
    5.1 煤自燃低温阶段特征实验研究
        5.1.1 实验系统和煤样制备
        5.1.2 实验结果数据
        5.1.3 指标气体确定
        5.1.4 耗氧速率分析
        5.1.5 放热强度分析
    5.2 煤自燃高温阶段特征实验研究
        5.2.1 实验装置介绍
        5.2.2 煤热重实验研究
        5.2.3 煤特征温度点与反应动力学参数
        5.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5.3 煤自燃预警体系的建立
        5.3.1 防火理论体系组成
        5.3.2 建立指标气体煤自燃预警体系
        5.3.3 基于指标气体预警分级表格建立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作面自动控制正压通风系统设计及应用
    6.1 工作面正压通风技术
    6.2 正压通风系统布置
    6.3 系统硬件设计
        6.3.1 系统整体设计
        6.3.2 PLC 的选择
        6.3.3 自动调节风窗设计
        6.3.4 风机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方式
    6.4 自动控制正压通风系统软件设计
        6.4.1 力控 6.0 组态软件介绍
        6.4.2 监控软件设计
    6.5 现场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9)掘进工作面传热特性及热害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1.2.1 掘进工作面传热研究现状
        1.2.2 矿井热害治理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2 掘进工作面传热研究
    2.1 概述
    2.2 掘进面传热参数确定
    2.3 掘进面换热实验研究
        2.3.1 实验模型比例确定
        2.3.2 实验装置
        2.3.3 实验数据不确定度分析
        2.3.4 实验结果分析
    2.4 掘进面换热数值模拟研究
        2.4.1 控制方程
        2.4.2 湍流模型
        2.4.3 模拟模型
        2.4.4 模拟和实验研究对比
        2.4.5 模拟结果分析
    2.5 小结
3 深部高温矿井热害规律研究
    3.1 概述
    3.2 气候研究
        3.2.1 实验仪器及方法
        3.2.2 地面气候与井下气候关系研究
        3.2.3 掘进工作面气候研究
    3.3 地温研究
        3.3.1 地温研究理论
        3.3.2 原始岩温
        3.3.3 地温类型
    3.4 热源研究
        3.4.1 空气自压缩热
        3.4.2 围岩散热
        3.4.3 机电设备的放热
        3.4.4 运输中的煤炭和矸石散热
        3.4.5 其它热源
        3.4.6 热源分析
    3.5 小结
4 热害治理研究
    4.1 热害矿井制冷量计算
        4.1.1 冷负荷公式
        4.1.2 冷负荷计算
    4.2 降温系统开发
        4.2.1 制冷主机
        4.2.2 蒸发器
        4.2.3 冷凝器
        4.2.4 矿用空冷器
        4.2.5 矿用回冷器
        4.2.6 监控系统
    4.3 热害治理方案
    4.4 降温系统测试分析
        4.4.1 现场测试
        4.4.2 效果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专利
    C.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工程实践

(10)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含钒石煤资源状况
        1.2.1 钒及钒资源
        1.2.2 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
    1.3 石煤提钒行业及其生产工艺发展现状
        1.3.1 石煤提钒行业发展现状
        1.3.2 石煤提钒国家相关政策管理要求现状
        1.3.3 石煤提钒主要生产工艺发展现状
        1.3.4 石煤提钒行业污染防治现状
        1.3.5 石煤提钒行业存在问题
    1.4 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现状
        1.4.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4.2 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2章 石煤提钒行业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现状
    2.1 现状调研的思路及实施
    2.2 现场调研企业概况
    2.3 石煤提钒行业典型工艺
    2.4 石煤提钒工艺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2.4.1 石煤提钒工艺排污节点、排污方式及特征污染物
        2.4.2 石煤提钒工艺污染防治现状
    2.5 石煤提钒行业及工艺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煤提钒行业生产工艺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特征与原则
        3.1.2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的确立
        3.1.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2 指标体系标准的确定
        3.2.1 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3.2.2 标准等级的确定
        3.2.3 标准值编制方法及依据
        3.2.4 指标具体标准值确定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采集及指标体系合理性验证
    4.1 数据采集体系设计
        4.1.1 现场数据采集方案
        4.1.2 数据采集现场设计
        4.1.3 数据采集指标设计
    4.2 数据采集
        4.2.1 水浸工艺数据采集
        4.2.2 弱酸浸工艺数据采集
        4.2.3 强酸浸工艺数据采集方案
    4.3 现场数据采集结果汇总
    4.4 指标体系合理性验证
        4.4.1 验证方法的选取
        4.4.2 实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5.1 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方法
        5.1.1 SVM类型及需优化的参数
        5.1.2 GA-SVM的适应性分析
    5.2 基于GA-SVM的石煤提钒工艺先进性评价模型建立
        5.2.1 GA-SVM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5.2.2 建立基于SVM的多分类器系统
        5.2.3 GA-SVM模型的建模过程
    5.3 石煤提钒工艺先进性评价模型的训练与评价应用
        5.3.1 数据预处理
        5.3.2 GA-SVM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5.3.3 GA-SVM模型的验证测试
    5.4 GA-SVM与其它机器学习模型的比较
        5.4.1 基于网格搜索法的SVM模型构建与应用
        5.4.2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5 石煤提钒行业先进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议
        5.5.1 技术体系
        5.5.2 政策建议
        5.5.3 环境立法方面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6.4 结束语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四、High Efficiency Dust Scrubbers for Continuous Miner in Underground Mines(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智能快掘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J]. 王虹,王步康,张小峰,李发泉. 煤炭学报, 2021(07)
  • [2]我国连续采煤机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发展40 a与展望[J]. 张彦禄,王步康,张小峰,李发泉. 煤炭学报, 2021(01)
  • [3]预应力矸石混凝土柱支撑体系及其采煤方法研究[D]. 王昆.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D]. 李璞伟. 湘潭大学, 2020(02)
  • [5]红柳林矿业公司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技术研究[D]. 吴升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6]综掘工作面可控循环附壁旋流通风控尘实验研究[D]. 苟尚旭.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7]塔山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 张存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8]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D]. 黄显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4)
  • [9]掘进工作面传热特性及热害治理研究[D]. 姬建虎. 重庆大学, 2014(12)
  • [10]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研究[D]. 李佳.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用于地下矿山连采机的高效除尘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