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一、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施振东[1](2019)在《成都皇花园地铁站建设投资动态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都地铁5号线建设包括土方开挖、支护、盾构机掘进、管片对接、防水、给排水工程、路基、轨道工程、等多工种多工序,工作量繁杂,建设规模大、施工技术方法要求高,这也就导致该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费用高,从而投资风险剧增,难以有效控制,投资测算和控制具有显着的复杂系统特点。近年来,施工单位屡屡反映工程因投标压价,定价太低,实际工程造价超出合同价格,无法获取合理利润,亏损严重,但另一方面通过审计发现,施工单位虚开发票、冒名或伪造发票入账、套取资金现象严重,施工单位可谓是“屡教不改”。为适时监控施工各项实际开支真实性流向,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原因,及时解决问题,预警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控制违规资金苗头,从而真正有效、准确地控制每项投资不超过原定投资目标,实现中铁建总公司投资控制目标要求。经四川中铁建地铁投资管理公司领导和石家庄铁道大学专家学者缜密慎重考虑和决策,决定在成都地铁5号线施工中使用人工智能+投资控制管理模式对地铁投资进行监控和管理,为有效实时解决地铁建设投资难题提供良药秘方。本文将当前国内外先进的人工智能、全面投资动态优化控制等前沿的投资估算和控制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地铁建设投资控制过程中,在施工前能够确定建设投资目标;在施工过程中,针对确定的投资目标,采用适当方法来对相关投资费用进行控制,同时通过研发的软件系统,项目管理层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计算机远程可视化操作系统,实行动态监控,清楚明白地了解已完工程投资地盈亏情况,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施工可能出现哪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如何措施去解决,使各级管理层对于地铁建设投资的全过程都能了如指掌,从而有助于提高地铁建设投资的管理水平。

张家浩[2](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张超[3](2018)在《北冰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生态系统方法为基础》文中认为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大洋,但是其洋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出现了冰川融化、海冰减少、无冰时间增加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在北冰洋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带来了很多机遇。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1982年《公约》”),北冰洋可以被划分为沿海国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以下简称“区域”)。面对北冰洋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机遇,北冰洋沿海国陆续展开对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争夺,以扩大各自资源获取的机会。然而,无论沿海国如何划分其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都有部份海域不属于任何沿海国的管辖范围,其海底则成为“区域”的一部分。因此,在北冰洋进行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分为在沿海国大陆架上的开发和在“区域”的开发活动。众所周知,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北冰洋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弹性较低,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因此在北冰洋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时需要特别注意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在北冰洋已经存在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文件,可以用于规制在此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但是,这些法律文件都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全面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亟需进行完善。本文提出,北冰洋相关国内外的管理者应当用生态系统方法完善北冰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以有效规制开发者在国家管辖范围内、外进行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本文将分五章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具体来说:第一章研究了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法律规制的发展状况。首先,本章对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北冰洋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明确哪些活动需要进行法律规制。此外,本章还研究了大陆架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基础。大陆架开发的国际法基础来源于沿海国对大陆架的主权权利,沿海国必须保证其在大陆架中的活动不对其它国家造成损害。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基础的探析有助于管理者在设计法律制度和采取法律措施时明确并铭记“区域”矿产资源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属性,这对于实现“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最后,本章对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探究。在此方面,本章从大陆架和“区域”法律制度发展中包含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一般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两方面入手进行探究。从大陆架和“区域”法律制度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贯穿着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规制的始终。对一般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发展的探讨有助于管理者明确目前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和不足,能够帮助管理者在完善法律制度和采取法律措施时弥补这种不足。第二章提出相关国内外的管理者应当用生态系统方法来指导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生态系统方法是对人类活动的综合管理,其基于对生态系统中复杂关系的认识,可以平衡生态、社会和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系统方法已经在多种陆地和海洋活动管理中得到了应用,其也可以被应用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实现此种应用,并发挥生态系统方法的作用,必须将生态系统方法法律制度化。本章在分析生态系统方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在法律上应用的发展历程以及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应当包含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测制度,适应性管理制度和预防方法,区域环境管理制度,经济激励制度以及组织机构方面的制度。在应用生态系统方法管理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管理层可以从这几项法律制度出发,完善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三章研究了如何用生态系统方法的理念完善北冰洋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目前在北冰洋已经存在一些可以适用于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机制,包括全球法律治理机制、区域法律治理机制、区域“软法”机制以及北冰洋沿岸五国国内法四个法律机制。本章对这四个机制所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措施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法律机制中已经包含了一些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国际法律机制方面,合作制度、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测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的应用比较普遍,但是对其他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法律制度的应用则略显单薄,尤其是适应性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制度需要加强。在各国的国内法方面,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制度的建立,以协调各国国内法律法规的宽严程度和效力,实现北冰洋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措施的统一。此外,各方必须注意各个法律机制之间的协调,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各个法律机制的作用,这也是生态系统方法理念的要求。第四章研究了如何用生态系统方法的理念完善北冰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此方面,目前在1982年《公约》体系下,1982年《公约》(包括第十一部分、第十二部分、附件三),1994年《执行协定》,国际海底管理局制定的规则、规章和程序,以及国际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咨询意见对管理局、承包者、担保国和1982年《公约》缔约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行了规定。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目前1982年《公约》体系已经采取了诸如预防方法、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测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合作制度以及科学研究制度等符合生态系统方法要求的法律制度。然而,国际海底管理局还应当在适应性管理制度、合作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经济激励制度以及直接责任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在1982年《公约》体系之外,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公约、1992年《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等也可以适用于北冰洋“区域”的海底采矿活动,这些公约建立的合作制度、区域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等也适用于北冰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本章还对国际海底管理局正在制定中的开采规章中所包含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开采规章草案”中对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测制度的拓展以及增加的履行担保制度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开采规章草案”也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方面和提升的空间。国际海底管理局应当在利益相关者的协助下,以生态系统方法为指导,继续完善“开采规章草案”。第五章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北冰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在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有为国际所承认的贡献。而且,中国积极参与北极的治理,包括北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北极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规制“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国内立法方面,本章分析了 2016年《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中规定的法律制度,并探讨了外国相关立法以及生态系统方法对完善该法的启示。在规制中国企业参与北冰洋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国内立法方面,本章分析了此种法律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完善。此外,本章还分析了生态系统方法对于在中国的大陆架上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时应当遵循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的启示。

杨琼[4](2018)在《纽荷尔脐橙水分胁迫监测预警生理生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分胁迫是导致我国经济作物严重减产减质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了解柑橘不同物候期树体理化指标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对开展柑橘树体水分状况监测进行适时适量灌溉提高柑橘果实产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以15年生枳壳砧(P.trifoliate)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CV.Newhall)为试验材料,通过大棚避雨栽培并依据当地蒸散量的100%、65%和35%设置灌溉量(ID)调控土壤水分含量,共设置四个处理:避雨栽培充分灌溉(ET100)、亏缺灌溉(ET65)、严重亏缺灌溉(ET35)和自然生长作为对照(CK),开展不同物候期柑橘树体对水分胁迫理化指标响应规律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果树水分胁迫监测预警指导灌溉、提高柑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避雨栽培不同灌溉量对纽荷尔脐橙产量因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花芽分化期适度亏缺灌溉(ET65)有利于树体花芽分化提高树体总花量,提高树体果实产量;盛花期至生理落果期严重亏缺灌溉(ET35)促进花和幼果脱落,产生大量落花落果;果实膨大期随灌溉量降低果实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和Vc增加,改善果实外观色泽,但过度水分亏缺胁迫(ET35)不利于可滴定酸降解,单果重和出汁率较其他处理显着降低。因此,本试验条件下ET65处理对树体果实产量和品质效果最佳。2.避雨栽培不同灌溉量对树体叶片水势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避雨栽培随灌溉量降低土壤含水量和叶片水势均显着降低,水分胁迫指数显着升高。其中,过度水分胁迫ET35处理树体叶片叶绿素SPAD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均显着下降;而适度水分亏缺ET65处理虽然土壤含水量和叶片水势亦显着下降,树体水分胁迫指数显着提高,但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作用与充分灌溉处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果实膨大期甚至显着提高。3.避雨栽培不同灌溉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果实膨大期至着色期避雨栽培严重水分亏缺ET35处理树体叶片PSII受体侧电子从QA传递到QB受抑制,受体侧QA含量增加,QA还原次数显着降低,t=0时刻单位反应中心(或单位面积)吸收、耗散、传递以及捕获的能量均明显增加,t=M时刻单位反应面积光能吸收、捕获以及传递显着降低,最终ET35处理树体光合性能参数显着性降低;而适度水分亏缺ET65处理树体上述参数与充分灌溉差异未达显着水平。4.避雨栽培不同灌溉量对活性氧代谢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夏季高温果实膨大期ET35处理树体叶片POD和SOD酶活性显着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较明显提高,而适度水分亏缺ET65处理树体酶活性均较高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充分灌溉差异未出现显着差异。同时,整个物候期各处理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第二次生理落果期CK处理脯氨酸含量较避雨栽培处理组显着提高,可能与通过避雨栽培遮荫降低光照和温度进而降低水分胁迫指数有关。另外,可溶性糖含量盛花期至果实膨大期缓慢上升,果实膨大期后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中,ET35和CK处理含量相对较高,可能与CK处理光照条件良好光合产物增加,而ET35处理干旱胁迫引起自身抗逆性反应所致。5.不同物候期水分胁迫纽荷尔产量因子和果实品质关键参数的筛选利用Simca-P 14.1采用PLS方法筛选盛花期总花量和落花量,第一次生理落果期落果量、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落果量和挂果量等产量因子关键参数,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其中,利用盛花期理化指标可建立总花量(R2Y-0.74和Q2-0.63)、落花量(R2Y-0.72和Q2-0.61)和第一次生理落果量(R2Y-0.74和Q2-0.60)监测模型;利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理化指标可建立第二次生理落果量(R2Y-0.47和Q2-0.31)和挂果量(R2Y-0.75和Q2-0.62)监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最终果实挂果量的预测监测模型。同时,利用果实膨大期理化指标可建立果实外观亮度L(R2Y-0.95和Q2-0.91)、最终色泽指标a/b(R2Y-0.57和Q2-0.37)、可食率(R2Y-0.64和Q2-0.57)、果实T/A(R2Y-0.52和Q2-0.36)和单果重(R2Y-0.77和Q2-0.69)监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最终果实主要品质指标预测。

王子牛[5](2018)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17年工作总结》文中指出2017年年初,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协会发布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17年工作要点》,提出了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指引,以服务行业和会员为根本宗旨,通过协助政府完善行业管理政策环境,紧抓行业自律,维护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建立行业协同机制和平台,促进并帮助会员深化经营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拓展

顾磊[6](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程馨[7](2017)在《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矿业城市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大气污染问题。可吸入颗粒物(PM)是矿业城市环境大气的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微观形貌特征以及化学组成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因此,研究矿业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为针对性地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2013DFA2169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3124)项目的支持下,选择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矿业城市攀枝花市为研究区域,以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在对攀枝花市近13年来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逐月及年度变化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3个典型区域2014年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预测了细颗粒物的浓度变化特征。采用ICP-MS、SEM-EDX、IC以及热/光碳分析仪等现代分析方法,探讨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2002-201 4年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SO2和NO2的浓度出现增高-降低交替发展趋势,总体呈逐年增高的趋势。PM10、SO2和NO2月平均质量浓度变化呈“U”型分布,即污染物浓度在每年12份月份和1月份达到最大,6月份和7月份达到最小(2)构建了攀枝花市PM2.5相关因素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攀枝花市2014年PM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吻合度较高。(3)通过SEM-EDX形貌分析,发现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主要有铝硅酸盐颗粒、硫酸盐颗粒、燃煤飞灰、生物质燃烧颗粒、金属颗粒和暂不可辨识的细颗粒物等。根据化学元素成分组成用P(X)法将攀枝花市PM10中的矿物颗粒分为9种类型。(4)与国内其他城市和中国西南地区大气背景监测站大气颗粒物OC/EC浓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EC的浓度较高,突出了一次污染源对碳质颗粒的贡献。(5)攀枝花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无机水溶性离子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O42-、NH4+>Ca2+、Na+>K+、NO3->Cl-、F-。NH4+和Ca2+离子是浓度最高的阳离子,SO42-是浓度最高的阴离子。(6)分析了2014年四个季度PM10和PM2.5中20种微量元素浓度。整体上来看,Fe、Zn、Ti、Pb、Mn、V、Cr和Cu是攀枝花大气颗粒物中主要的微量元素,元素的浓度呈现冬春高于夏秋、工业区高于居民区的变化特征。(7)PM10中金属元素对成年男性的健康风险最大,其次是女性,对儿童的健康风险最小。其中,Cr和Mn的风险水平高于其他元素的风险水平。

陈瑞智[8](2016)在《四川石化A项目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石化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建设浪潮,大量新、改、扩建石化炼化项目得以立项开工建设。CNCEC-X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因海外石油化工市场开拓和长期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师、技师、技术工人被派往海外项目,这就导致了公司国内项目出现了管理及技术人才缺口。此时,国内项目实施期间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趋于年轻化,还出现了技术劳务(如管工、焊工)外包的现象,这就为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埋下隐患。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国内外项目质量控制现状,剖析项目特点,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公司承担的四川石化A项目,剖析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法和因果图法分析了影响管道焊接质量控制五要素:人、机、料、法、环等,对该项目管道焊接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针对四川石化A项目工艺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成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对策。通过对四川石化A项目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主要影响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的因素,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控、监督,改进焊接质量控制体系和保障措施。同时本文提出的改进措施有利于提高管道焊接质量控制水平,能够不断增强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和在国内外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可以为本公司项目管理及国内其他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张洲[9](2016)在《中国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时空分布特征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最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种类之一,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在大气化学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一些区域或全球性气候环境问题有重要影响。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是对流层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影响城市或区域的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对全球变化有间接影响。此外,一些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如苯,是毒害性空气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和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以及机动车保有量也在急剧上升,将越来越多的包括NMHCs在内的多种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最终造成我国面临严峻的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以及空气毒害物健康风险问题。了解我国大气中NMHCs及其关键组分的水平、组成和来源的时空分布格局,对当前和未来我国VOCs减排、大气污染控制和人体健康保护尤为重要。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十二个采样点(包括东部发达地区6个背景点、中西部地区5个城市点、青藏高原地区1个背景点)同步采集了大气NMHCs样品并进行了全组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NMHCs浓度及组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探讨了NMHCs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并对关键组分苯系物的时空分布、主要来源和健康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十二个站点总NMHCs年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6795±845-29013±3185pptv,最低浓度出现在青藏高原背景站点拉萨站,最高浓度出现在中西部地区城市站点重庆站。东部地区背景站点总NMHCs浓度水平(13821-22631 pptv)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站点总NMHCs水平(15569-29013 pptv)相当。各站点NMHCs组成以烷烃为主,贡献了总NMHCs浓度的48.07%到65.94%;自然源BVOCs比例最低,占总NMHCs浓度的1.00-7.49%。乙烷、乙烯、乙炔、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和异戊烷均为各站点NMHCs贡献TOP 10化合物,TOP 10化合物贡献了各站点总NMHCs浓度的69.98-87.76%。2、北方站点(海伦站、沈阳站、禹城站、太原站)受冬季供暖和边界层降低的影响,1月、2月和12月总NMHCs浓度水平远高于3月-11月总NMHCs浓度水平。而受气象条件、排放强度和大气反应等的影响,其他站点NMHCs浓度表现出不同的时间变化。人为源排放的NMHCs组成(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时间变化与总NMHCs时间变化一致。而自然源排放的BVOCs组成的时间变化则不同:受气温、光照等条件影响各站点6月-8月观测到较高的BVOCs浓度和比例。3、十二个站点中总臭氧生成潜势(OFPs)的年均值在21.16±2.62(拉萨站)-104.18±11.00 ppbv(重庆站)范围内。与NMHCs浓度组成不同,总OFPs值贡献最多的组成是烯烃和芳香烃,两者一起贡献了各站点总OFPs值的58.98-80.30%,虽然两者一起仅贡献了总NMHCs浓度的22.54-38.21%。BVOCs对总OFPs值的贡献(3.59-27.90%)也要大于其对总NMHCs浓度的贡献。乙烯、丙烯、1-丁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均为各站点OFPs值贡献TOP 10化合物,TOP10化合物贡献了各站点总OFPs值的63.09-74.73%。4、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背景站点中,苯贡献了东北地区背景站点和华北地区背景站点总BTEX水平的50%以上,而甲苯、乙苯和二甲苯一起贡献了长三角地区背景点和珠三角地区背景点总BTEX浓度的77%以上。北方站点BTEX与燃烧源示踪物一氧化碳(CO)显着性相关(p<0.01)但与机动车排放指示物甲基叔丁基醚相关性弱,说明煤和生物质/生物质燃料燃烧是BTEX的主要来源,且冬季供暖期苯的水平会明显提高。相反,在南方站点BTEX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和(或)工业排放,因为BTEX与CO相关性弱但与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氯乙烯(工业排放示踪物)相关性显着(p<0.01)。观测数据计算的苯/CO初始比值与前期排放清单中排放比值较一致,差异在两倍以内,但是东北地区站点甲苯/CO比值以及华北地区站点邻-二甲苯/CO比值仅是排放清单相应比值的29%和38%,而长三角地区站点乙苯/CO和二甲苯/CO比值是排放清单相应比值的3.2-3.5倍。5、中西部城市站点中,BTEX总浓度的变化范围为2.42±0.35(昆明站)-3.65±0.51 ppbv(重庆站),低于前期中国发达城市地区的观测值。然而苯的观测值,0.72±0.12(昆明站)-1.88±0.46 ppbv(太原站)与前期中国发达城市地区观测值相当,甚至高于美国或欧洲城市的报道浓度。在所有中西部城市站点中,苯(或甲苯)与CO或甲基叔丁基醚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甲苯/苯比值在煤燃烧/生物质燃烧和(或)机动车排放比值范围内,说明中西部城市BTEX主要来自于燃烧源。这些站点可能也偶尔受到工业和溶剂排放的影响,因为少量样品中观测到较高的甲苯/CO、甲苯/苯、C8-芳香烃/CO和C8-芳香烃/苯比值。6、苯系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十二个站点苯的致癌风险值(1.02E-05-7.31E-05)要比美国环保署规定的成年人可接受的长期致癌风险水平1.0E-06高一个数量级,说明我国大气中苯的暴露形势非常严峻,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致癌风险。十二个站点BTEX的非致癌风险(5.56E-02-3.34E-01)均小于美国环保署规定的潜在非致癌风险限值(1),说明我国大气BTEX暴露所引起的非致癌风险并不明显。

刘宇[10](2013)在《太阳能行业产品碳减排潜能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对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约束指标,现已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分解到各地方,地方已经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减排任务,各个行业在此进程中必然背负着重要使命。然而,如何建立减排目标以及如何让减排效果实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MRV),是一个技术和管理的难题。同时,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各个行业作为碳交易的重要参与方,也必然需要尽早的建立被认可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以使各行业完成的减排量具有公信力和可交易性。本文以太阳能行业典型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碳减排潜能新概念,给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结合CDM方法学,对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产品的碳减排潜能计算、监测和核查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首先,从国内外项目层面碳减排及其处理方法入手,提出了太阳能行业碳减排潜能问题,并对其计算、监测、核查进行了论述。其次,对太阳能行业产品和部件的碳减排潜能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通过对基准线情况、排放因子的选取及关键参数的采集和监测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太阳能行业产品和部件的碳减排潜能的评价方法。最后,依据本文给出的潜能计算、监测、核查方法引入案例分析,验证其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本文对于碳减排潜能项目温室气体计算、监测、核查的正确操作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为我国碳认证及后续的市场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二、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皇花园地铁站建设投资动态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标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1.7 文献及理论综述
        1.7.1 BP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1.7.2 投资控制研究现状
        1.7.3 人工智能研究现状
第二章 投资控制相关理论简介
    2.1 神经网络简介
    2.2 EVM已获价值基本原理
第三章 建立皇花园车站建设投资目标动态智能优化系统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简介
        3.1.2 工程投资控制重点及难点
    3.2 建立皇花园车站建设投资目标动态优化系统
        3.2.1 建立类似已完工程投资数据库系统
        3.2.2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皇花园地铁站施工前建设投资控制目标
    3.3 工程投资目标比较分析
    3.4 建立施工前投资目标智能优化计算机软件系统
    3.5 建立皇花园车站施工过程动态投资目标智能优化系统
    3.6 建立类似已完工程工料机投资超耗问题原因对策数据库
        3.6.1 地铁车站人工费用超支问题原因对策数据库
        3.6.2 地铁车站材料费用超支问题原因对策数据库
        3.6.3 地铁车站机械费用超支问题原因对策数据库
    3.7 建立皇花园车站建设工料机投资控制预警系统
        3.7.1 构建人工费用预警响应体系
        3.7.2 构建材料费用预警响应体系
        3.7.3 构建机械费用预警响应体系
    3.8 小结
第四章 建立皇花园站建设过程投资动态智能优化监控预警系统
    4.1 地铁建设投资动态智能优化监控预警系统的内容
    4.2 建立动态地铁建设投资EVM已获价值统计分析系统
    4.3 运用已获价值EVM对投资成本进行控制
        4.3.1 投资目标分解
        4.3.2 人工费用控制
        4.3.3 材料费用控制
        4.3.4 机械费用投资成本分析
    4.4 建立投资目标动态优化系统
    4.5 投资控制效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3)北冰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生态系统方法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法律发展
    第一节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基础
        一、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基础
        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基础
    第二节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
        一、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
        一、大陆架和“区域”法律制度中包含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
        二、一般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法律制度
    第一节 生态系统方法概述
        一、生态系统方法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方法的理论基础
        三、生态系统方法在法律上应用的发展历程
        四、生态系统方法的特性
    第二节 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
        二、具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北冰洋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全球法律治理机制
        一、相关国际公约概述
        二、相关法律措施及其中的法律制度
        三、全球法律治理机制评析
    第二节 区域法律治理机制
        一、区域法律治理机制概述
        二、相关法律措施及其中的法律制度
        三、区域法律治理机制评析
    第三节 区域“软法”机制
        一、区域“软法”机制概述
        二、相关法律措施及其中的法律制度
        三、区域“软法”机制评析
    第四节 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国内法规定
        一、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国内立法概述
        二、相关法律措施及其中的法律制度
        三、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国内法评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北冰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完善
        一、国际法律体系概述
        二、1982年《公约》体系下北冰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完善
        三、其他不与1982年《公约》相抵触的国际法规则中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国际海底管理局“开采规章草案”规定的法律制度及完善
        一、“开采规章草案”中规定的法律制度
        二、“开采规章草案”评析及完善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北冰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和贡献
        一、中国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实践
        二、中国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
    第二节 北冰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中国立法的启示
        一、2016年《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规定的法律制度
        二、2016年《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评析及完善
    第三节 北冰洋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中国立法的启示
        一、规制中国企业在北冰洋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国立法的完善
        二、规制中外企业在中国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国立法的完善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纽荷尔脐橙水分胁迫监测预警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状况
    1.2 植物水分胁迫生理生化响应研究
        1.2.1 活性氧代谢
        1.2.2 渗透调节
        1.2.3 植物光合作用
    1.3 植物水分胁迫监测研究进展
        1.3.1 冠层温度
        1.3.2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
        1.3.3 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
    1.4 水分胁迫预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 研究技术路线
    2.4 研究主要内容
    2.5 研究目标
第三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与时间
        3.1.2 试验方法
    3.2 样品采集
    3.3 数据采集
        3.3.1 橘园土壤和叶片水分状态
        3.3.2 水分胁迫指数
        3.3.3 果实产量因子
        3.3.4 果实品质
        3.3.5 叶片活性氧代谢酶活性
        3.3.6 叶片渗透代谢物、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测定
        3.3.7 叶片光合作用及SPAD值测定
        3.3.8 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3.4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水分胁迫对橘园土壤和树体水分状态的影响
    4.2 水分胁迫对橘园水分胁迫指数(CWSI)的影响
    4.3 水分胁迫对纽荷尔树体生产力的影响
        4.3.1 树体产量因子
        4.3.2 果实内在品质
        4.3.3 果实外观品质
    4.4 水分胁迫对不同物候期纽荷尔脐橙树体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4.1 叶片SPAD值
        4.4.2 叶片蒸腾作用
        4.4.3 叶片气孔导度
        4.4.4 叶片光合作用
    4.5 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4.5.1 叶片光系统II供体侧和受体侧变化
        4.5.2 叶片光系统II单位反应中心能量传递参数
        4.5.3 叶片光系统IIt=0时刻单位面积的能量参数
        4.5.4 叶片光系统IIt=M时刻单位面积能量参数
        4.5.5 叶片光系统II性能参数
    4.6 叶片活性氧代谢
        4.6.1 叶片活性氧代谢酶活性
        4.6.2 叶片丙二醛含量
    4.7 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
        4.7.1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4.7.2 叶片脯氨酸含量
    4.8 水分胁迫指数CWSI与土壤和树体含水量和气体交换参数相关性分析
    4.9 土壤相对含水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性分析
    4.10 柑橘挂果能力监测关键时期和关键参数筛选研究
        4.10.1 盛花期关键参数筛选
        4.10.2 第一次生理落果期
        4.10.3 第二生理落果期关键参数筛选
        4.10.4 树体生产力评估关键时期和模型效果分析
    4.11 柑橘果实品质监测关键时期和关键参数筛选研究
        4.11.1 果实外观品质监测关键参数筛选
        4.11.2 果实内在品质监测关键参数筛选
        4.11.3 果实品质监测关键时期及监测效果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5)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17年工作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行业发展规划研究与政策、信息服务
    (一)开展行业规划和政策研究,促进建立国家工程建设新体制和新机制
    (二)开展行业信息统计和运营分析,为企业对标定位提供科学依据
    (三)为会员单位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和法律救援服务,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
二、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维护行业市场秩序
    (一)建立常态化的行业成本信息动态监测与发布机制,为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提供信息支持
    (二)全面推进面向全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三、引导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行业进步和会员单位能力提升
    (一)加强行业HSE体系和品牌建设,促进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品牌价值提升
    (二)建立和完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体系,增强行业标准的市场供给
    (三)优化完善行业评优激励机制,更好发挥评优引导作用
    (四)建立行业新技术协作研发、推广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五)发挥行业整体协调优势,帮助企业降成本提效益
    (六)积极开展行业技术培训活动,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七)加大信息化推进力度,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八)进一步推进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加强行业宣传工作,提升行业影响力
    (一)加强宣传队伍和媒体的管理
    (二)发挥协会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作用,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的行业宣传渠道
    (三)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工作在同业协会中蔚然成风,提升了行业的凝聚力
五、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行业能力
    (一)树立协会工作系统性、全局性意识,加强内部机构管理和同业协会的工作协调
    (二)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汇聚专家智慧,为行业政策咨询、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三)建立以“为会员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协会文化,加强规章制度、会员关系维护机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高度重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建工作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现状
        1.2.1 颗粒物理化特征
        1.2.2 颗粒物源解析
        1.2.3 颗粒物浓度预测
        1.2.4 颗粒物健康效应
        1.2.5 研究区大气颗粒物研究概况
        1.2.6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创新点
        1.3.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区域地质概况
        2.1.3 矿产资源概况
        2.1.4 矿业开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2 样品采集
        2.2.1 采样点布设
        2.2.2 采样仪器
        2.2.3 采样时间和采样周期
        2.2.4 采样过程质量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攀枝花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3.1 攀枝花市大气总体质量分析
        3.1.1 数据来源与评价标准
        3.1.2 攀枝花市 2002 - 2014 年大气首要污染物分布特征
    3.2 典型区域首要污染物分布特征
        3.2.1 典型区域大气PM_(10)和PM_(2.5) 质量浓度计算
        3.2.2 典型区域气体污染物分布特征
        3.2.3 典型区域PM_(10)/PM_(2.5) 分布特征
        3.2.4 典型区域PM_(10)和PM_(2.5) 的浓度关系
        3.2.5 首要污染物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攀枝花市PM_(2.5) 相关因素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4.1 多元回归模型PM_(2.5) 浓度预测
        4.1.1 回归分析
        4.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1.3 获得最佳拟合线(回归系数 βj的值)
        4.1.4 回归分析的优缺点
    4.2 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统计分析
        4.2.1 PM_(2.5) 与SO2的相关性分析
        4.2.2 PM_(2.5) 与NO2的相关性分析
        4.2.3 PM_(2.5) 与PM_(10)的相关性分析
        4.2.4 PM_(2.5) 与CO的相关性分析
        4.2.5 PM_(2.5) 与O3-8 的相关性分析
    4.3 PM_(2.5) 浓度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
        4.3.1 PM_(2.5) 浓度预测模型定义
        4.3.2 代价函数定义
        4.3.3 训练方法
    4.4 实验结果及模型验证
        4.4.1 实验过程
        4.4.2 评价标准
        4.4.3 实验结果
    4.5 展望和计划
        4.5.1 空气污染指数API预测
        4.5.2 未来各种污染物质量浓度预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攀枝花市PM_(10)和PM_(2.5) 的微观形貌特征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1.1 扫描电镜分析方法
        5.1.2 SEM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的应用
        5.1.3 样品制备与分析
    5.2 攀枝花市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单颗粒类型
        5.2.1 铝硅酸盐颗粒
        5.2.2 硫酸盐颗粒
        5.2.3 燃煤飞灰
        5.2.4 生物质燃烧颗粒
        5.2.5 金属颗粒
        5.2.6 超细暂无法识别颗粒和其他颗粒
    5.3 不同季节可吸入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对比
    5.4 攀枝花市可吸入颗粒物单矿物颗粒的化学组成分类
    5.5 攀枝花市可吸入颗粒物的硫化特征
    5.6 可吸入颗粒物表面元素分布特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6.1 PM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分布特征
        6.1.1 样品分析与测试
        6.1.2 OC/EC的质量浓度和季节变化特征
        6.1.3 OC和EC的来源
        6.1.4 二次有机碳(SOC)的估算
        6.1.5 与其他城市碳质气溶胶的比较
        6.1.6 小结
    6.2 PM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
        6.2.1 样品分析测试
        6.2.2 水溶性离子的浓度水平
        6.2.3 水溶性离子相关性分析
        6.2.4 PM中SO42- 和NO3-的质量浓度比值
        6.2.5 攀枝花市PM_(10)和PM_(2.5) 中水溶性离子质量平衡
        6.2.6 与其他城市对比分析
        6.2.7 小结
    6.3 PM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6.3.1 样品分析与测试
        6.3.2 PM中微量元素浓度水平
        6.3.3 PM_(10)中微量元素与其他城市的比较
        6.3.4 PM中微量元素的来源探讨
        6.3.5 小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可吸入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价
    7.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7.2 PM_(10)中微量元素的健康风险
    7.3 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四川石化A项目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项目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2.2 国内项目质量控制现状
    1.3 思路与方法
        1.3.1 主要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2.1 工程项目质量概念及其特点
        2.1.1 工程项目质量概念
        2.1.2 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2.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2.2.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概念
        2.2.2 工程项目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
    2.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
    2.4 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第3章 CNCEC-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3.1 CNCEC-X公司概况
    3.2 项目质量目标
    3.3 总体要求和质量方针
    3.4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和职责
    3.5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第4章 四川石化A项目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现状和问题
    4.1 四川石化背景介绍
    4.2 A项目概况
    4.3 A项目管道工程焊接质量控制现状
        4.3.1 人员素质问题
        4.3.2 材料质量问题
        4.3.3 制度约束问题
        4.3.4 成品保护问题
        4.3.5 施工环境问题
    4.4 A项目管道工程焊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
        4.4.1 管道焊接方法和工艺
        4.4.2 管道焊缝存在的质量缺陷
        4.4.3 管道焊接质量缺陷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分析
        4.4.4 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分析方法
第5章 四川石化A项目管道焊接质量控制体系的改进与保障措施
    5.1 加强管道焊接质量全过程控制
    5.2 焊接质量控制体系的改进设计
        5.2.1 质量改进工作方法
        5.2.2 质量改进的活动形式
        5.2.3 质量改进的激励
        5.2.4 建立长效机制
    5.3 焊接质量控制体系改进的实施保障措施
        5.3.1 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
        5.3.2 严把工程设备、材料质量关
        5.3.3 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5.3.4 质量体系改进后实施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国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时空分布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概述
    一、挥发性有机物与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
    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来源
    三、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环境健康效应
    一、非甲烷碳氢化合物与近地面臭氧污染
    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
    三、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第三节 国外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观测研究
    一、美国环保署PAMS观测网
    二、其他观测研究
第四节 中国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观测研究
    一、多点同步观测研究
    二、华北地区(京津冀地区)NMHCs研究
    三、长三角地区NMHCs研究
    四、珠三角地区NMHCs研究
    五、其他东部发达地区NMHCs研究
    六、中西部地区NMHCs研究
第五节 本研究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一节 野外样品采集
    一、采样站点介绍
    二、环境VOCs样品采集
    三、样品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第二节 实验室全组分分析方法
    一、VOCs分析方法
    二、一氧化碳分析方法
第三节 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QA/QC)
    一、采样罐的清洗与空白实验
    二、采样过程的QA/QC
    三、实验室分析过程的QA/QC
第四节 后向轨迹模型介绍 第三章 中国NMHCs时空分布
第一节 NMHCs水平的空间分布
    一、总NMHCs浓度的空间分布
    二、烷烃浓度的空间分布
    三、烯烃浓度的空间分布
    四、炔烃浓度的空间分布
    五、芳香烃浓度的空间分布
    六、BVOCs浓度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NMHCs组成的空间分布
    一、NMHCs组成的空间分布
    二、芳香烃组成的空间分布
    三、BVOCs组成的空间分布
    四、NMHCs组成中主要化合物
第三节 NMHCs水平及组成的时间变化
    一、总NMHCs浓度的时间变化
    二、芳香烃浓度的时间变化
    三、BVOCs浓度的时间变化
    四、NMHCs组成的时间变化
第四节 臭氧生成潜势的时空变化
    一、臭氧生成潜势的空间分布
    二、臭氧生成潜势组成的空间分布
    三、贡献臭氧生成潜势的主要化合物
    四、臭氧生成潜势的时间变化
    五、臭氧生成潜势组成的时间变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苯系物的时空分布及来源
第一节 中国发达沿海地区苯的暴露水平、来源及健康风险
    一、研究背景
    二、苯的本底水平
    三、苯的主要来源
    四、苯的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价
第二节 中国发达沿海地区苯系物的时空分布及来源
    一、研究背景
    二、BTEX的浓度水平
    三、组成的空间差异
    四、气团传输轨迹对BTEX水平和组成的影响
    五、BTEX水平的时间变化
    六、BTEX来源识别
    七、人为源排放清单的评估
第三节 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点苯系物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一、研究背景
    二、BTEX污染水平及组成
    三、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站点研究的对比
    四、BTEX浓度与组成的季节变化
    五、BTEX来源识别
第四节 苯系物健康风险评价
    一、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介绍
    二、苯的致癌风险
    三、BTEX的非致癌风险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特色和创新
第三节 不足之处和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太阳能行业产品碳减排潜能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
        1.1.2 太阳能利用形式
        1.1.3 太阳能热利用成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分析总结现状中的问题
    1.3 本论文的准备工作及研究思路
        1.3.1 准备工作
        1.3.2 研究思路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基于项目层面的 MRV
    2.1 项目层面 MRV 的原则
        2.1.1 相关性
        2.1.2 完整性
        2.1.3 一致性
        2.1.4 透明性
        2.1.5 准确性
    2.2 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
        2.2.1 基于计算的 CO2监测方法
        2.2.2 基于测量的 CO2监测方法
        2.2.3 CO2量化等级划分
    2.3 碳减排报告
        2.3.1 排放量报告的内容
        2.3.2 碳排放报告的形式
    2.4 碳排放核查
        2.4.1 核查的前期准备
        2.4.2 核查的内容
        2.4.3 内部核查报告
        2.4.4 核查报告
第3章 碳减排潜能
    3.1 碳减排潜能
    3.2 碳减排潜能的潜在产品
        3.2.1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节能技术改造等方法,直接减少或取代化石燃料使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
        3.2.2 与节能、能效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替代能源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品
    3.3 碳减排潜能的基准线、碳减排预算量和监测计划要点
        3.3.1 预算原则
        3.3.2 碳减排潜能的确定
        3.3.3 监测计划
        3.3.4 碳减排潜能项目成效评价报告的编制
        3.3.5 碳减排潜能量核查
    3.4 碳减排潜能指标定义
        3.4.1 碳交易指标
        3.4.2 相关指标定义
        3.4.3 碳减排潜能指标
        3.4.4 CER、CERC 和 CERP 三个指标的比较
        3.4.5 CERP 的核证过程
    3.5 碳减排潜能计算、监测、核查方法的流程
第4章 太阳能热水器碳减排潜能
    4.1 方法学概述
        4.1.1 终端产品(系统)的定义
        4.1.2 终端产品(系统)碳减排潜能方法学由来
        4.1.3 方法学组成
    4.2 碳减排潜能量计算
        4.2.1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利用部分产热量计算
        4.2.2 基准线排放量计算
        4.2.3 项目排放量计算
        4.2.4 项目泄漏量计算
    4.3 碳减排潜能的监测
        4.3.1 监测条件
        4.3.2 监测方针
        4.3.3 实施监测基本原则
        4.3.4 项目监测内容
        4.3.5 项目减排量参数监测及测试要求
        4.3.6 泄漏的监测
        4.3.7 监测的自动化
        4.3.8 监测人员要求
        4.3.9 监测数据存档
    4.4 碳减排核查
        4.4.1 项目的第三方核查
        4.4.2 项目的内部核查
        4.4.3 项目的定期核查
    4.5 项目签发 CERP
    4.6 方法学总结
        4.6.1 计算框架图
        4.6.2 计算参数表
    4.7 案例分析
        4.7.1 项目活动描述
        4.7.2 评价所应用的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
        4.7.3 确定项目边界和温室气体种类描述
        4.7.4 基准线确定
        4.7.5 电网排放因子计算
        4.7.6 项目碳减排量计算
        4.7.7 碳减排监测计划
        4.7.8 评价结论及建议
    4.8 总结
第5章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产品碳减排潜能
    5.1 方法学概述
        5.1.1 项目产品(部件)的定义
        5.1.2 项目产品(部件)碳减排潜能方法学由来
        5.1.3 方法学的组成
    5.2 项目的边界和基准线
    5.3 终端产品(系统)碳减排量计算
        5.3.1 电网排放因子
        5.3.2 基准线排放量
        5.3.3 项目排放量计算
        5.3.4 项目泄漏量计算
        5.3.5 项目的减排量
    5.4 项目产品(部件)碳减排潜能量计算
    5.5 碳减排潜能监测
        5.5.1 监测条件
        5.5.2 监测方针
        5.5.3 实施监测基本原则
        5.5.4 项目监测内容
        5.5.5 项目减排量参数监测及测试要求
        5.5.6 泄漏的监测
        5.5.7 监测的自动化
        5.5.8 监测人员要求
        5.5.9 监测数据存档
    5.6 碳减排核查
        5.6.1 项目的第三方核查
        5.6.2 项目的内部核查
        5.6.3 项目的定期核查
    5.7 项目签发 CERP
    5.8 方法学总结
        5.8.1 计算框架图
        5.8.2 计算参数表
    5.9 案例分析
        5.9.1 项目活动描述
        5.9.2 评价所应用的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
        5.9.3 确定项目边界和温室气体种类描述
        5.9.4 终端产品碳减排潜能计算
        5.9.5 项目产品(部件)碳减排潜能
        5.9.6 碳减排监测计划
        5.9.7 监测报告
        5.9.8 评价结论及建议
    5.10 总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皇花园地铁站建设投资动态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研究[D]. 施振东.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2]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3]北冰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生态系统方法为基础[D]. 张超. 山东大学, 2018(11)
  • [4]纽荷尔脐橙水分胁迫监测预警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 杨琼. 西南大学, 2018(01)
  • [5]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17年工作总结[J]. 王子牛. 中国勘察设计, 2018(04)
  •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7]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程馨.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8]四川石化A项目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研究[D]. 陈瑞智.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9]中国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时空分布特征初步研究[D]. 张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8)
  • [10]太阳能行业产品碳减排潜能探索研究[D]. 刘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全国环境监测QA/QC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