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第一批 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刘霜婷[2](2021)在《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文明的“根”、“脉”、“魂”,从历史脉络的格局深入研究黄河文化,就等于抓住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是新时代下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气。近几年,随着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对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黄河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但是对于黄河文化整体的认知以及黄河文化遗产构成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研究从黄河文化的内涵认知着手,总结归纳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本研究首先以习总书记对黄河文化的本质内涵“根”、“脉”、“魂”三个角度的高度凝练依托和关键点,从时间、空间两大方面全面地进行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构成要素、属性特征等内容梳理。根据社会学、水利学、历史学等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诞生于黄河流域这一独特的地域环境内的黄河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这是由于黄河文化具有连续性和包容性等属性特征。黄河文化最早因华夏始祖炎黄二帝而表现为根祖文化,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渐产生了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等多文化要素。而陕西段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所在,其文化内涵也是由多文化要素的构成,基于此构建了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认知框架和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体系。接着,结合陕西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方志,从空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进行分析,时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在黄河文化内涵框架支撑下,梳理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具体要素,形成了5大文化内涵构成要素,15个文化主题,38个子文化主题,诠释了陕西黄河文化在整体黄河文化五类构成要素——“根祖文化”、“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最后,通过搭建陕西黄河文化“内涵构成——文化主题——遗产载体”遗产构成体系,以内涵构成分类为主体,以体现黄河文化连续性、根源性、主体性为核心梳理遗产载体,明确遗产载体的起源时间、载体类型、空间分布和保护层级,建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出首批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该清单总共包括陕西黄河文化遗产340处,其中“根祖文化”系列遗产85处,“中心文化”系列遗产194处,“农耕文化”系列遗产17处,“治黄文化”系列遗产18处,“红色文化”系列遗产31处。

曹慧君[3](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是时间跨度最长、空间范围最广的文化线路类型的遗产,它是沟通亚欧大陆东西方多种文明区域、多个国家政权间的交流孔道,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其衍生并留存有数量极多的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陕西地区仅有7处遗产点被纳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丝绸之路陕西段是整个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陕西地区参与了线路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留存有大量反映线路历史内涵的文化遗产,若这些文化遗产能与线路的价值产生历史关系,即形成线路特定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就应被视为线路遗产构成要素,共同支撑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论文首先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收集整理,对丝绸之路整体历史脉络与时空框架进行了梳理认知,并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基于世界文化遗产视角下对丝绸之路突出普遍价值进行梳理,在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四个方面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进行归纳总结。继而对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交流内容与丝绸之路陕西段的线路变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梳理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沿革以及不同时期线路上交流输入及输出的不同内容,同时理清陇关道与萧关道两条主干道及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的次要道路。基于对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交流内容、线路变迁的分析研究,得到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作用,结合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自上而下归纳整理得到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四条历史文化价值:(1)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2)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3)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4)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最后在省域范围内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识别判定工作,构建“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真实性与关联性分析,补充完善丝绸之路陕西段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最终得到:(1)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开创发展”系列遗产;(2)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商贸往来”系列遗产;(3)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宗教传播”系列遗产;(4)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张能,武廷海,王学荣,王彬[4](2020)在《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空间是承载历史文化资源的国土空间。以历史文化空间为载体,促进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与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研究阐释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体系,提出对我国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价值评估的思路;进而搭建全国历史文化资源空间信息平台,开展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阐明我国重要历史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支撑全国和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及创新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机制。

李博[5](2020)在《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针对该省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湖南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省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并已开发出众多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仍有许多旅游资源亟待挖掘。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乡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亟需对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素及旅游开发潜力展开研究。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以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探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借助熵权法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文章最后提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区域尺度上,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地区;市州尺度上,主要集中在湘西、怀化、郴州、永州、邵阳等5个市州;在区县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在全省75个县市区,其中11个县市区的传统村落数量不少于20个;传统村落分形特征明显,且分形结构较为复杂,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于3个片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分布带的走向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地区,还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的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态势。(2)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地貌、植被盖度、河流水系、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等是影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而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客源市场、交通区位、高级景区等是重要的外部推手,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影响较为显着。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布面积较广,全省79个县市区内明显分布着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二级潜力区位于一级潜力区的外围。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45个县市区内,即湖南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且一级潜力区主要位于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沿路”、“沿河”等空间分布规律。(3)为保护和发展湖南省传统村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提出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等建议。

勾娜[6](2020)在《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而历史街区是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现有长沙、岳阳、凤凰、永州等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的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也是颇值得注意的。本文选择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七个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即长沙市太平街、潮宗街,岳阳市洞庭南路、陆城南北正街,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沙湾历史街区,永州市柳子街。本文在界定概念和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各街区及其资源,认为其历史文化、教育、科学价值,是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其次,从理念影响、价值驱动、需求推动的角度论述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再次,从开发主体的角度分析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认为其开发利用模式有两种:政企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其中,政企主导型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永州柳子街)和企业主导型(凤凰古城历史街区和沙湾历史街区);政企合作型可分为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型(长沙太平街、潮宗街和岳阳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政府和非国有企业合作型(岳阳陆城南北正街)。结合具体案例,本文对不同类型街区的开发利用作了分析,对其开发利用的成效进行阐述,并总结了这些街区开发利用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本文综合考察,认为七个街区的开发利用有如下问题: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不协调;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针对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和行业趋势,为问题解决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从开发利用入手,为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高永玲[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状况、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保护中国古建筑不仅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学界对古建筑保护的研究大都偏重于三个方面:古建筑维修、古建筑发展历史、古建筑与经济社会发展,很少有关于古建筑保护政策的系统梳理,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重要发展时期国家关于古建筑保护政策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演进的研究,以丰富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的演变。除绪论、结语外,主要包括三章:第一章阐明古建筑保护政策的背景,系统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阐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古建筑保护政策为改革开放后古建筑保护政策奠定了基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兴起的古建筑保护热潮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古建筑保护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借鉴。第二章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主体内容。重点阐明了古建筑保护政策演进的总体脉络、实施的具体政策以及出台的相关专项政策。第三章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具体举措、取得的实际进展及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古建筑保护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乱拆乱建,给古建筑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实施旧城大规模改造,大量古建筑被破坏、建筑遗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尽管经过艰苦的努力,一大批古建筑得到保护、人民群众古建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建筑遗产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但更好地发挥古建筑保护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古建筑,在保护的同时有效利用,特别是在把握古建筑保护规律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出台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形成古建筑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加强对古建筑保护政策的深入研究,把握古建筑保护规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古建筑保护事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陈家欢[8](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张东波[9](2020)在《基于文化景观脉络的聚落保存活化研究 ——以永泰嵩口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传统聚落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研和经济价值。然而,城镇化的进程的加快给传统聚落带来不小的冲击,让不少传统聚落面临走向衰落的困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基础就是要做好乡村的保存活化工作,基于此,本文试从文化景观脉络这一角度出发,结合福州永泰县嵩口镇改造复兴的成功实践,以此探求聚落保存活化的策略。本研究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内容,概括来讲,研究以文化景观脉络为视角,选取嵩口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聚落保存活化现状和问题,挖掘古镇文化景观资产,探究古镇保存活化思路。首先,对文化景观和聚落的前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梳理本文所需的理论研究脉络,了解聚落与文化景观的关联;其次,本文对我国聚落保存现状及问题进行概括和分析,尤其是对福建省聚落保存现状及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究;最后,通过对嵩口镇进行实地调研,整理汇总嵩口镇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在地人文、古镇风物等文化资产基础资料,结合嵩口镇改造复兴的成功实践,从而总结出嵩口镇“规划-营造-营生”一体的整合性保存活化策略,如下。1.规划思路方面:针灸文创理念介入空间整合;自上而下助推村民参与的治理整合;激活村民文化自信的人心整合2.空间营造方面:新旧融合活化建筑风貌空间;原生态改造助推街巷有机更新;重聚人气打造公共空间3.营生发展方面:留住本地人共同建设古镇未来;传统产业的创新与新业态引进共发展。在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能为古镇的保存活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参考,为乡村保存活化贡献一份努力。

杨双莲[10](2020)在《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进步,对传统民居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人类创造了社会历史,而历史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晋中民居作为传统民居中富丽堂皇一脉的代表,一向以规模宏大和精美细致着称。明清时期是晋商最辉煌的时代,其宅院建筑更是山西民居中最为精美的部分,而晋商最为集中的晋中地区,则是山西民居的精华所在。由于晋商宅院承载的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还要展现宅院主人雄厚的财力和深刻的家族内涵,所以这类建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装饰艺术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统称为“大院民居建筑”。本文从晋中气候、地形地貌入手,进行实地考察与人文交流,结合已有的研究,探讨晋中合院式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建造技艺、装饰艺术及文化内涵。基于晋中地区传统民居现状,分析晋中民居产生的原因、建筑形制以及价值,实现传统建筑的开发与设计创新。通过将现代的建筑技术手段与传统的营造方法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传统民居建筑的生存环境,为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提供一种思路。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第一批 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第一批 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讲好中国故事”与住建部课题的提出
        1.1.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关于黄河文化研究
        1.3.2 关于文化遗产研究
        1.3.3 关于黄河文化遗产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黄河文化内涵认知
    2.1 孕育黄河文化的自然环境
        2.1.1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1.2 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壤
        2.1.3 黄河水系支流
    2.2 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
        2.2.1 黄河文化的起源阶段
        2.2.2 黄河文化的形成
        2.2.3 黄河文化的鼎盛时期
        2.2.4 黄河文化的迟滞与式微时期
        2.2.5 黄河文化的挑战与再生时期
    2.3 黄河文化区分布
    2.4 黄河文化本质
        2.4.1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
        2.4.2 黄河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脉”
        2.4.3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2.5 黄河文化构成
        2.5.1 根祖文化
        2.5.2 中心文化
        2.5.3 农耕文化
        2.5.4 治黄文化
        2.5.5 红色文化
    2.6 黄河文化的属性特征
        2.6.1 连续性
        2.6.2 根源性
        2.6.3 正统性
        2.6.4 包容性
        2.6.5 创新性
    2.7 小结
3 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构成研究
    3.1 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
    3.2 陕西黄河文化历史发展沿革
        3.2.1 陕西黄河文化起源
        3.2.2 陕西黄河文化的发展
        3.2.3 陕西黄河文化的鼎盛
        3.2.4 陕西黄河文化的衰退
        3.2.5 陕西黄河文化再生
    3.3 陕西黄河文化内涵研究
        3.3.1 根祖文化
        3.3.2 中心文化
        3.3.3 农耕文化
        3.3.4 治黄文化
        3.3.5 红色文化
    3.4 小结
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
    4.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方法
    4.2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梳理逻辑
        4.2.1 按文化构成要素分类
        4.2.2 体现黄河文化的连续性
        4.2.3 以黄河文化的根源性、主干性为核心
    4.3 遗产载体梳理范围
        4.3.1 时间范围
        4.3.2 空间范围
        4.3.3 载体范围
    4.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清单
        4.4.1 “根祖文化”系列遗产
        4.4.2 “中心文化”系列遗产
        4.4.3 “农耕文化”系列遗产
        4.4.4 “治黄文化”系列遗产
        4.4.5 “红色文化”系列遗产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认知黄河文化内涵
        5.1.2 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
        5.1.3 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建立黄河流域共同体的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所做的工作
附录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信息汇总表
附录2 图录
附录3 表录
致谢

(3)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丝路故事”是“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
        1.1.2 丰富的历史遗产共同支撑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现实指导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遗产研究领域价值认知演变
        1.4.2 文化线路相关理论
        1.4.3 丝绸之路相关研究
        1.4.4 丝绸之路陕西段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5.1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1.5.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1.6 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与整体价值认知
    2.1 丝绸之路历史脉络梳理
        2.1.1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2.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初步发展
        2.1.3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步入黄金时代
        2.1.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2.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认知
    2.3 丝绸之路价值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学者对丝绸之路价值的研究
        2.3.2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突出普遍价值
    2.4 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
        2.4.1 政治交往之路
        2.4.2 经济贸易之路
        2.4.3 文化交流之路
        2.4.4 民族交融之路
    2.5 小结
3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3.1 丝绸之路陕西段自然地理环境
    3.2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沿革
    3.3 丝绸之路陕西段线路变迁
        3.3.1 开通及初发展阶段
        3.3.2 兴盛繁荣阶段
        3.3.3 逐渐衰退阶段
    3.4 丝绸之路陕西段发生的交流内容
        3.4.1 两汉时期
        3.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3.4.3 隋唐时期
        3.4.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
    3.5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作用
        3.5.1 政治管理方面
        3.5.2 经济贸易方面
        3.5.3 文化传播方面
        3.5.4 社会交流方面
    3.6 立足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陕西段历史文化价值认知
        3.6.1 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3.6.2 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
        3.6.3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
        3.6.4 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
    3.7 小结
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4.1 “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构建
        4.1.1 构建理论
        4.1.2 框架构建
    4.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原则
        4.2.1 真实性
        4.2.2 关联性
    4.3 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分析
        4.3.1 真实性分析
        4.3.2 关联性分析
        4.3.3 遗产分析结果
    4.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
        4.4.1 “开创发展”系列遗产
        4.4.2 “商贸往来”系列遗产
        4.4.3 “宗教传播”系列遗产
        4.4.4 “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4.5 小结
5 结语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
    5.4 遗产保护规划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件1 图目录
附件2 表目录
附录3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分析结果表
致谢

(5)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1.2.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4.1 技术路线
        1.4.2 数据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区位
    2.2 自然地理
    2.3 社会经济
    2.4 交通网络
    2.5 旅游发展
        2.5.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概况
        2.5.2 旅游业发展概况
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3.1 传统村落概况
    3.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
        3.2.1 最邻近指数分析
        3.2.2 变异系数分析
    3.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特征
        3.3.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3.3.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3.3.3 网格维数分析
    3.4 湖南省传统村落市县分布特征
        3.4.1 市州分布特征
        3.4.2 县域分布特征
    3.5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特征
    3.6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关联特征
        3.6.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6.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4.1.1 湖南省旅游传统村落概况
        4.1.2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4.1.3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人文地理因素
    4.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与结果
        4.2.1 评价指标确定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评价指标分级
        4.2.4 模型构建与结果验证
    4.3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3.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析
        4.3.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
    5.1 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
    5.2 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
    5.3 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
    5.4 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
    5.5 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市场营销理论
第二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及文化资源分析
    第一节 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长沙市太平街及其文化资源
        二、长沙市潮宗街及其文化资源
    第二节 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岳阳市陆城南北正街及其文化资源
        二、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三、凤凰县沙湾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四、永州市柳子街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第三节 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一、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
        二、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第三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街区保护与活用理念的影响
        一、国际社会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二、国内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第二节 实现历史街区经济价值的现实驱动
        一、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二、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第三节 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推动
        一、社会生活需求的推动
        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推动
第四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模式
        一、政企主导型开发利用模式
        二、政企合作型开发利用模式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一、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二、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三、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特色
        一、保护街区文化遗产,体现遗产的公共属性
        二、发挥街区特色优势,推动资源向资产转化
        三、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四、整合开发遗产资源,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第五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一、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
        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协调
        三、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
    第二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提升遗产管理效力,彰显开发模式的生命力
        二、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
        (二)国外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的国内国际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古建筑保护政策的探索
        (一)确立古建筑国家保护政策
        (二)确立古建筑分层管理、分级保护的制度机制
        (三)古建筑保护专项政策的探索
    二、20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古建筑保护的世界性潮流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演进
    一、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一)被占用的古建筑没有腾退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发生破坏古建筑现象
        (三)基本建设中古建筑遭破坏成为突出问题
        (四)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易受火灾毁坏
    二、从文物建筑保护向建筑遗产保护演变
        (一)完善文物建筑保护政策
        (二)把古建筑纳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三)完善古建筑保护的专项政策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成就
    一、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古建筑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一)开展调查、摸清古建筑保护的底数
        (二)切实解决古建筑“三乱”问题
        (三)建立古建筑保护检查通报曝光等机制
        (四)制定古建筑保护战略规划
        (五)开展研讨、加强对策研究
    二、分类分级实施重点保护,形成立体保护格局
        (一)单体古建筑的保护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状况
        (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状况
        (四)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状况
        (五)工业遗产保护状况
        (六)乡土建筑保护状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1.2.3 时空——明清广东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1.3.6.1 断代史着作
        1.3.6.2 地方志着作
        1.3.6.3 专门史着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田野调查
        1.5.1.2 文献综述
        1.5.1.3 归纳分析
        1.5.2 研究框架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2.2.4.1 土地政策
        2.2.4.2 组织类型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2.5 本章小结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3.3.2.2 盐利与走私
        3.3.2.3 租佃与争讼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3.4 本章小结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4.1.3.5 其它复合型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4.4.1 建设概况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4.5 本章小结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5.1.1 私密居住(P)
        5.1.1.1 实体构成
        5.1.1.2 要素特点
        5.1.2 公共凝结(C)
        5.1.2.1 实体构成
        5.1.2.2 要素特点
        5.1.3 联合对抗(U)
        5.1.3.1 实体构成
        5.1.3.2 要素特点
        5.1.4 自然融合(N)
        5.1.4.1 实体构成
        5.1.4.2 要素特点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5.2.1 借势与造势
        5.2.1.1 山水掩映
        5.2.1.2 连片聚集
        5.2.2 统合与多元
        5.2.2.1 轴心布局
        5.2.2.2 分支布局
        5.2.3 特殊与普及
        5.2.3.1 临时避难
        5.2.3.2 住防合一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5.3.1 网络秩序化
        5.3.1.1 集聚
        5.3.1.2 排列
        5.3.1.3 复合
        5.3.2 层级界域化
        5.3.2.1 线性围合
        5.3.2.2 点式布防
        5.3.3 空间吸引场
        5.3.3.1 错位
        5.3.3.2 迷迭
        5.3.3.3 曲折
        5.3.4 精神布控点
        5.3.4.1 核心性
        5.3.4.2 多样性
    5.4 本章小结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5.4.2.1 环境适应性
        5.4.2.2 安全围合性
        5.4.2.3 族群凝聚性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6.1.1.1 模式特点
        6.1.1.2 实体分化
        6.1.1.3 实例分析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6.1.2.1 模式特点
        6.1.2.2 实体分化
        6.1.2.3 实例分析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6.1.3.1 模式特点
        6.1.3.2 实体分化
        6.1.3.3 实例分析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6.2.1.1 江-佛区
        6.2.1.2 汕-揭区
        6.2.1.3 惠-河区
        6.2.1.4 其他核心点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文化景观脉络的聚落保存活化研究 ——以永泰嵩口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国内外研究概况
        1.6.1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6.2 聚落研究概况
        1.6.3 嵩口镇研究概况
2 文化景观脉络意涵
    2.1 文化景观的起源与变迁
        2.1.1 文化景观的起源
        2.1.2 文化景观的变迁
    2.2 文化景观的特性
        2.2.1 文化景观的功能性
        2.2.2 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2.2.3 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2.2.4 文化景观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3 聚落与文化景观的关联
    3.1 聚落的定义和形塑因子
        3.1.1 聚落的定义
        3.1.2 聚落的形塑因子
    3.2 聚落的类型和特征
    3.3 聚落与文化景观的关联
        3.3.1 文化景观的内涵
        3.3.2 聚落与文化景观的关联
4 聚落保存现状及问题
    4.1 我国聚落保存现状及问题
        4.1.1 我国聚落保存现状
        4.1.2 我国聚落保存问题
    4.2 福建省聚落保存现状及问题
        4.2.1 福建省聚落保存现状
        4.2.2 福建省聚落保存问题
5 嵩口镇文化景观
    5.1 历史变迁下的嵩口镇
    5.2 古镇的时间发展脉络
        5.2.1 古镇的产业活动
        5.2.2 地方文化活动
        5.2.3 在地人的生活轨迹
    5.3 古镇的空间记忆
        5.3.1 古镇的历史建筑
        5.3.2 古镇的传统街巷
        5.3.3 古镇的开放空间
    5.4 古镇的人文资产
        5.4.1 传统工艺
        5.4.2 古镇传统风物
6 文化景观脉络下的嵩口镇整合性保存活化策略
    6.1 古镇营造的规划思路
        6.1.1 空间整合——针灸文创理念的介入
        6.1.2 治理整合——自下而上运作助推村民参与
        6.1.3 人心整合——激活在地人的文化自信
    6.2 古镇空间的营造策略
        6.2.1 新旧融合的建筑空间活化
        6.2.2 注重原生态的街巷空间更新
        6.2.3 重聚人气的公共空间打造
    6.3 古镇的营生策略
        6.3.1 留住本地人共同参与古镇发展
        6.3.2 传统产业再创新与引进新业态共发展
7 嵩口在地实践的其他保存活化策略
    7.1 “景村一体化”助推月洲村和竹头寨的保存实践
8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2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的历史与地理特性
    2.1 晋中合院式建筑的起源
    2.2 晋中合院式建筑的演化与现状
    2.3 晋中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
        2.3.1 气候特征及适应性
        2.3.2 地理环境及适应性
3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艺术与人文内涵
    3.1 晋中合院式建筑的建构研究
        3.1.1 晋中合院模式的构成要素
        3.1.2 晋中合院式建筑的形制分析
        3.1.3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的生态建筑观
    3.2 晋中民居合院模式经验与传承
        3.2.1 择地选址的经验性
        3.2.2 建造中的建筑形式与营造技艺偏好
        3.2.3 建筑装饰的艺术性处理
    3.3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的价值研究
        3.3.1 合院式民居的文化遗产研究价值
        3.3.2 合院式民居遗存的保护与开发价值分析
        3.3.3 符合人居环境与个性化需求的艺术价值研究
4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对现代民居建筑的启示
    4.1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形式与语言对现代民居的启示
        4.1.1 自然地理环境与构筑形态的具象要求
        4.1.2 审美心理与视觉形态的意象目标
        4.1.3 经验延续的技术关键与方法
    4.2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中的人文价值对现代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4.2.1 地域文化遗产的建设
        4.2.2 传统技术和艺术的保留,发扬及创新
        4.2.3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的经济开发与文化发展研究
5 《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的现代化应用》空间设计
    5.1 总体设计布局
    5.2 合院式建筑功能的完善
        5.2.1 优化功能布局,增加建筑功能
        5.2.2 生态景观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第一批 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D]. 刘霜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D]. 曹慧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与保护研究[J]. 张能,武廷海,王学荣,王彬.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0(01)
  • [5]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李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D]. 勾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D]. 高永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8]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文化景观脉络的聚落保存活化研究 ——以永泰嵩口镇为例[D]. 张东波.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10]晋中合院式民居建筑研究[D]. 杨双莲.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