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去皮解毒方法研究

苦杏仁去皮解毒方法研究

一、苦杏仁脱皮去毒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清安,姚建莉[1](2019)在《苦杏仁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史芳芳,张清安[2](2019)在《超声耦合不同酸度柠檬酸脱苦溶液对苦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超声耦合不同p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颜色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明确各指标间的关系,以简化脱苦酸溶液对苦杏仁品质的评价指标;运用多元数据处理对不同酸度脱苦溶液进行分类,为科学合理选择脱苦溶液从而减少苦杏仁营养及感官品质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杏仁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质构仪等仪器对苦杏仁的质构、β-葡萄糖苷酶活性、苦杏仁苷和水分含量等进行测定,并评定脱苦后杏仁的感官特性。同时,测定脱苦溶液中总酚、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显着性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等多元数据处理方法,对6种不同酸度脱苦液中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未脱苦杏仁相比,6种不同酸度脱苦溶液处理后,脱苦杏仁的颜色、硬度、脆性、咀嚼性、回复性、胶着性及感官评价结果均存在显着差异,且脱苦杏仁中水分含量增多,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显着。当脱苦柠檬酸溶液pH为5时,苦杏仁脱苦所需时间最短,仅需90 min,且苦杏仁中各营养物质损失较少、口感也较好。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各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CA、CA的分析结果一致,即二者均可将6种脱苦溶液分为3大类,且同一大类中各脱苦溶液之间的相关理化指标差异不显着。【结论】综合分析,pH为5的柠檬酸溶液可以作为超声快速脱除苦杏仁苦味的较优脱苦溶液,这样既可以加速苦杏仁脱苦,又能减少苦杏仁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最大程度保持苦杏仁固有的口感特性,可为苦杏仁的产业化快速脱苦提供有力支撑。

史芳芳[3](2019)在《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快速脱苦对苦杏仁理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苦杏仁生产加工的核心环节是脱苦。传统脱苦方法费时、耗能,苦杏仁营养物质流失严重,且会排放大量废水,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大。因此,寻找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同时又能减少加工过程营养物质流失的脱苦新方法,是苦杏仁加工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超声波可以加速苦杏仁脱苦,缩短脱苦时间,但不同脱苦溶液脱苦后苦杏仁品质及口感有较大差异,甚至严重影响食用价值,原因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脱皮苦杏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的关系,判定苦杏仁的脱苦终点;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对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脱苦溶液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进而降低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资源的浪费,促进苦杏仁产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的关系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呈显着正相关,借助奎宁为标准品感官评价结果,初步判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苦味阈值为0.91 mg/g干基,当苦杏仁苷含量低于0.91 mg/g时,已品尝不出苦味。在苦杏仁脱苦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残留量从而科学评判其脱苦程度和终点。(2)超声耦合不同酸度柠檬酸溶液脱苦后,苦杏仁颜色、口感、质构和营养等理化指标均有一定变化,其中pH为5时脱苦速度最快,仅需90 min,且该条件下脱苦所得苦杏仁的感官得分最高。同时,苦杏仁中蛋白质、还原糖、总酚等物质损失也较少,最大程度保留了苦杏仁原有的营养价值。(3)运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SDS-PAGE、圆二色分析及热分析综合研究了超声耦合脱苦溶液对苦杏仁蛋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杏仁蛋白的分子量范围为22-43 kDa,不同酸度的柠檬酸溶液使得苦杏仁蛋白的分子构象及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且pH为5、6、7的柠檬酸溶液超声脱苦后蛋白内部结构改变较少,影响较小。(4)超声耦合不同酸度柠檬酸溶液脱苦后,氨基酸分析表明,苦杏仁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所有样品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以WHO/FAO提出的标准模式谱为参考并结合相关性、主成分、聚类等分析手段对所有样品中氨基酸进行综合评价后,pH为5的柠檬酸溶液结合超声脱苦所得苦杏仁样品得分最高,即该酸度下苦杏仁中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本研究可为苦杏仁脱苦过程中脱苦溶液的选择提供数据理论基础,进一步达到缩短脱苦所需时间、降低营养物质流失、减少能耗的目的。

吴东栋[4](2019)在《饱和热空气法去皮工艺优化及其对苦杏仁和皮理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苦杏仁去皮是苦杏仁加工的第一道关键工艺,目前苦杏仁加工行业常采用沸水烫漂法(在95-100℃沸水中烫漂5-10 min)或热碱液处理等去皮方法。这些去皮方法会导致苦杏仁皮中多酚、黄酮等功能成分通过脱皮水损失,并且,去皮水中有机物含量超标,排放后会严重污染环境并造成资源浪费。针对苦杏仁传统去皮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及污染问题,本研究提出了饱和热空气法来对苦杏仁进行绿色去皮。其基本原理及工艺是先将苦杏仁用一定量水进行浸渍预处理,然后放置于饱和热空气中一段时间使皮受热并胀裂,从而达到去皮效果。首先,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对饱和热空气法脱除苦杏仁皮的最佳工艺进行优化,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苦杏仁和皮中理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苦杏仁去皮过程中,结合温度采集器和温湿度显示仪对蒸汽烤箱内的温湿度动态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发现,经过2 min的滞后期后,蒸汽烤箱内部相对湿度即可迅速达到99.9%,表明试验环境已达到饱和热空气的状态。基于此,采用响应面优化饱和热空气法脱除苦杏仁皮的最佳工艺为:饱和热空气温度(处理温度)65℃,饱和热空气处理时间(处理时间)6min,预浸渍处理时间(浸渍时间)23min,预浸渍料液比(料液比)1:2(g/mL)。在此最佳饱和热空气法去皮条件下,苦杏仁的去皮率高达99.33%,与预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为0.67%,说明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吻合性较好,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2.研究了不同饱和热空气温度、饱和热空气时间对苦杏仁中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沸水法相比,饱和热空气法可以极大保留苦杏仁苷的含量,显着影响(P<0.05)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蛋白质和还原糖的损失均有所下降,苦杏仁油的损失差异不显着(P<0.05)。通过不同处理后对苦杏仁中各理化指标热图分析,可得原样中各理化指标含量均较高,处理温度过高、处理时间过长会引起β-葡萄糖苷酶活力、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的下降,而不会对苦杏仁苷含量、苦杏仁油含量产生太大影响。3.研究了不同饱和热空气温度、饱和热空气时间对苦杏仁皮中理化指标的影响,通过不同处理条件后苦杏仁皮中各理化指标间热图分析,可得经传统沸水法处理的苦杏仁皮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含量最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苦杏仁皮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的含量也会降低。由苦杏仁皮中理化指标与色值间的相关性可知,苦杏仁皮中总酚、总黄酮、儿茶素与b*、C*呈显着正相关。与传统的去皮方法相比,饱和热空气法大大减少了苦杏仁皮中多酚、黄酮类物质的损失,总酚和总黄酮的损失率分别下降了42.3%和50.5%,四种单体酚(原儿茶醛、儿茶素、香草酸、绿原酸)的损失率分别下降了57.8%、63.3%、94.5%、42.5%。

史芳芳,王娜娜,范学辉,张清安[5](2018)在《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苦味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借助奎宁标准品进行苦味鉴评,探究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的关系。以脱皮苦杏仁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浴脱苦[脱苦温度70℃、料液比1:12(g/mL)、脱苦时间6h],每30min取样一次,对各样品进行感官评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的苦杏仁苷含量。结果表明: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呈正相关关系,70℃水浴脱苦5h后,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低至0.91mg/g·干基,苦杏仁苦味等级降为Ⅰ级,品尝时已不苦。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与苦味密切相关,运用HPLC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残留量即可准确判断其脱苦程度。

张馨允[6](2018)在《超声波诱导苦杏仁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及β-葡萄糖苷酶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脱苦是苦杏仁加工过程中的一道必经工序,即通过一定的处理使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降低以脱除杏仁苦味及其潜在毒性的过程。目前,苦杏仁行业所用多为传统脱苦方法,基本存在耗时长,能耗高的缺点,且会排放大量废水,不仅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同时还导致环境污染,不符合我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超声波技术作为苦杏仁脱苦的辅助工具,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得到超声波诱导苦杏仁脱苦最佳工艺方法,并对其原理,尤其是超声波作用下苦杏仁苷及β-葡萄糖苷酶的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超声不仅不会导致苦杏仁苷发生差向异构化,且能激活β-葡萄糖苷酶活性,加快苦杏仁脱苦。即超声诱导苦杏仁快速脱苦法是一种安全、低能耗的绿色脱苦法。该研究可为推动我国苦杏仁产业发展提供有义理论参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的结果显示,超声波诱导苦杏仁脱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55℃,超声功率300 w,超声频率59 kHz。初定在超声时间1h,料液比1:12条件下对苦杏仁进行脱苦,苦杏仁苷的溶出率达到63.17%,与二次模型预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仅为0.52%,说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对苦杏仁苷的实际溶出情况进行模拟。同时,在后续试验中延长脱苦时间,以致苦杏仁完全脱苦。2.超声诱导苦杏仁快速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不会导致苦杏仁苷发生差向异构化生成L-型苦杏仁苷。同时,当苦杏仁中存在β-葡萄糖苷酶时,脱苦效率较高,超声脱苦2 h后苦杏仁苷的溶出率高达92.38%,脱苦效果良好。此外,苯甲醛是苦杏仁及其脱苦水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94.41%和74.86%,说明在苦杏仁的脱苦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发挥了很大作用,可将其视为能够加快苦杏仁脱苦的一种关键酶。3.超声波对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超声时间31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225 w,超声频率28 kHz的条件下,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高,为3.64×105U/g,相较于未经超声处理的β-葡萄糖苷酶,其酶活力提高34.67%。在此超声条件的基础上,对β-葡萄糖苷酶标准品进行SDS-PAGE电泳、荧光光谱、圆二色谱(CD)、差示量热法(DSC)及热重分析(TGA)等试验,可知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量范围为48-63 kDa,经超声处理后,其荧光光谱发生了明显红移现象,说明其内部结构及环境均受到超声波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根据CD结果可知,超声会导致β-葡萄糖苷酶二级结构的组成发生改变,无序性上升,该结论与DSC结果所显示出的热焓值变化情况一致,因此也使得经超声处理后的β-葡萄糖苷酶在TGA中损失更多的质量。即超声处理可使β-葡萄糖苷酶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其酶活性升高,加速苦杏仁脱苦。

陈开虎[7](2017)在《银杏果仁脱毒脱苦研究及食品化》文中研究指明银杏果仁因其有毒性,不能多食,又因其苦涩难吃,造成白果积压,售价逐年下跌,给银杏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银杏树被称为“全身都是宝的活化石”,是绿化风景园林的景观植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白果的产量又逐年增加。然而,关于银杏果仁有效脱毒脱苦的工艺几乎没有。因此,寻找到有效的脱毒脱苦工艺及使其趋向美食产品化的研究非常重要和有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采用苦杏仁脱苦不奏效的情况下,经过不断探索,确定了最终的脱苦方法和工艺条件。即以浸提液A为溶剂,条件为温度50℃、时间为24 h、果仁与A的配比为1:20,Na2CO3浓度为0.5%。结果,银杏果仁脱苦。(2)在对银杏果仁脱苦的过程中,研究其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为脱苦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合理的依据。实验结果,脱苦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及α-氨基酸的损失率为1.39%,还原糖的损失率为2.84%;银杏果仁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含量为0.0706%。(3)对银杏果仁苦味进行了一定探讨。清楚了银杏果仁中的苦味物质是一种极性较大的物质,紫外扫描表明苦味物质中含有苯环或杂环芳烃结构;对脱苦前后白果仁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图谱显示吸收峰的差异变化主要在由2360 cm-1、2067 cm-1和1625 cm-1变为2368 cm-1和1645 cm-1,这些变化说明不饱和键发生了变化,而苦味物质与不饱和键的数量有关。(4)对银杏果仁中毒性物质进行了研究。运用普鲁士蓝法和硝酸银滴定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在检测方法极限内均未检出氰化物;以浸提液B为脱毒剂,对白果仁进行了脱毒研究,其结果是果仁与B的配比为1:20,在常温下脱毒时间为10 h,测算结果为:试样中银杏果仁中毒性物质的最大含量不超过14.7 mg·kg-1。运用化学方法和仪器表征如:UV、IR、HPLC-MS及荧光光谱仪,确定了毒性物质的结构为5’-己糖苷-4-甲氧基吡哆醇。(5)运用前述研究结果,以脱毒脱苦后的白果仁为原料,对其食品型产品化进行了研究。

刘磊[8](2017)在《苦杏仁油提取及其腐蚀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食用油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基本徘徊在40%左右。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苦杏仁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其产量也不断增加。苦杏仁含油量在50%左右,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油来源。苦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甙会在加工的过程中产生氰化物,而且苦杏仁油在提取和精炼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明显的腐蚀作用,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本研究以苦杏仁为原料,对其脱毒工艺进行研究,采用盐效应辅助水剂法(SAAE)提取苦杏仁油的工艺并进行优化研究,构建了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同时,对苦杏仁油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设备产生腐蚀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烘烤法、水煮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对苦杏仁进行脱毒处理,综合考虑脱毒效率和脱毒工艺对苦杏仁油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超声波法进行正交优化得到最佳的脱毒工艺为:超声波功率700 W,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超声波处理初始温度20℃,由此得到在最佳条件下脱毒率为97.59%。超声波处理对苦杏仁油的理化性质并无显着性影响。(2)采用SAAE法提取苦杏仁油并采用响应面(RSM)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碳酸氢钠浓度为0.4 mol/L,液料比为5:1,提取温度为84℃,提取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提油率可达90.9%。SAAE法提取的苦杏仁油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油中HCN含量显着低于其他提取方法。SAAE法通过促进油脂的释放和减少乳化提高提油率。SAAE法提取苦杏仁油工艺可行。(3)综合考虑了酸解物质体积、水解时间、蒸馏时间和蒸馏体积,建立了基于比色法测定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酸解物质体积为1.5(ml:g);水解时间≥120 min,蒸馏体积为所加试剂的53%;蒸馏时间≥120 min时,对不同油样中氰化物含量测定,其RSD均小于10%。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样品中氰化物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接近,且相关系数为0.92,说明所建立的方法测定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含量是可行的。(4)苦杏仁毛油中苯甲醛、苯甲酸的含量高于精炼油和SAAE法提取的苦杏仁油。同时,苦杏仁毛油中氰化物的含量也远高于精炼油和SAAE法提取的苦杏仁油。加入KCN后,油中铁离子、铝离子和锌离子浓度分别增加了428%、283%、43%,镁和钙离子浓度并无显着性变化。添加苯甲酸后,油中铁离子、铝离子和锌离子浓度分别增加了276%、500%、140%,镁和钙离子浓度并无显着性变化。苯甲酸含量≥1.0%,氰化物含量﹥5 mg/L时,长时间接触会造成铁制品产生腐蚀作用。苦杏仁毛油主要通过使铁块表面的保护膜脱落,从而加快对铁制品中的铁、锌和铝元素的腐蚀速度,造成对铁制品的腐蚀。

卫晨曦[9](2017)在《苦杏仁脱皮脱苦水浓缩物的成分分析、抗氧化评价及其苦杏仁苷的回收利用》文中指出对于苦杏仁的加工,先去皮后脱苦为其共性工艺,一方面为了去除种皮对杏仁加工产品色泽、品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去除潜在的有毒化合物—苦杏仁苷。现行去皮和脱苦工艺下,有大量的黄酮、蛋白质、苦杏仁苷等生物活性物质随去皮、脱苦废水一同排放到环境中,既造成了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又污染环境。但企业目前也只是将废水于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并没有对其中活性物质进行利用。基于以上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本论文以苦杏仁去皮、脱苦加工过程副产物废水浓缩物为对象,对其主要成分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分离手段对其中含量最高的苦杏仁苷进行回收利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化学分析法、HPLC法分别对脱皮、脱苦水浓缩物成分和酚类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脱皮、脱苦水浓缩物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糖、苦杏仁苷、酚类等,其中苦杏仁苷含量最高。以DPPH·、·OH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评价两种浓缩物的抗氧化性能,并对其酚类化合物组成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浓缩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而含量最高的苦杏仁苷对清除DPPH·没有贡献;此外,抗氧化活性和所确定的单酚有关联。2.筛选出了XDA-1型树脂对脱皮、脱苦水浓缩物中的苦杏仁苷进行纯化。研究表明:XDA-1型树脂对苦杏仁苷的吸附为放热过程,可在常温下自发进行并具有物理吸附特性,吸附参数可用Freundlich方程较好的拟合;上样浓度为78.05 mg/mL,用80%乙醇溶液解吸。3.以乙醇为成相物质,分别与硫酸铵等无机盐形成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研究各体系的性质及萃取性能,优化萃取参数。同时结合重结晶法进行纯化。结果表明;EtOH/(NH4)2SO4体系成相范围适中、稳定;苦杏仁苷主要分配于醇相中,最佳萃取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30%,硫酸铵质量分数20%,pH=7,温度为35℃,苦杏仁苷萃取率最高可达到90.37%。按最佳参数,在浓缩物水溶液中直接构成乙醇/硫酸铵体系萃取苦杏仁苷,纯度由32.82%提高到了 68.44%。

宋云[10](2016)在《苦杏仁脱苦及干制工艺对杏仁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杏仁是一种典型的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资源。以苦杏仁为原料所开发和形成的苦杏仁系列产品成为近年来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和喜爱的坚果类产品。其中,以“光中杏”为代表的去皮、脱苦杏仁干制品因其方便、耐贮和食用方法多样等优点成为苦杏仁加工品中的紧俏货,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苦杏仁在去皮、脱苦和干制过程中,杏仁的营养成分流失或发生一些复杂化学反应,生成一些有害物质和呈色物质,降低杏仁的营养和感官品质,影响杏仁干制品的食用价值和销售。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苦杏仁的脱苦和干制工艺对杏仁营养品质和色泽指标等的影响,建立了脱苦杏仁的干燥模型,并构建了脱苦杏仁模拟体系,探究其干制过程中色泽变化机理。为在工业生产中设计和制定苦杏仁的脱苦、干制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整个研究的组成和相应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温水脱苦法,研究不同脱苦温度(50,60,70℃)下,脱苦水中主要成分(苦杏仁甙、蛋白质、总糖、总多酚)的变化和脱苦前后杏仁品质变化。研究表明:脱苦水温越高,所需脱苦时间越短,溶于脱苦水中的主要成分越多,且时间越长,溶出量越大。脱苦前后杏仁的重量,过氧化值,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含量有显着差异;酸价,亚油酸、反油酸和棕榈油酸含量变化不显着。2.干燥脱苦杏仁,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脱苦杏仁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对干燥过程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温度对脱苦杏仁的干燥特性影响显着,温度越高,所需干燥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大;以高确定系数R2,低卡方值#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筛选标准,筛选出Midilli et al和Approximation of diffusion模型为脱苦杏仁干燥的较好拟合模型;脱苦杏仁的有效扩散系数(Deft)变化范围为1.39×104-3.5×10-m2/s;所需活化能为16.5 kJ/mol。3.研究了脱苦杏仁在干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脂肪、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和色泽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脱苦杏仁在干制过程中,杏仁中粗脂肪含量随干燥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其它几种物质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脱苦杏仁色泽(L*,a半,b*)在干制过程中存在显着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与杏仁颜色变化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由主成分变化规律和颜色变化可得出,在100℃温度条件下,脱苦杏仁干制的最佳时间为2.5 h。4.用不同温度(60,80,100,110,120,130,140℃)干燥脱苦杏仁,研究温度对其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干燥温度对脱苦杏仁的主要营养成分(粗脂肪、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氨基酸),酸价,过氧化值和色泽变化影响显着;由相关性分析可知,脱苦杏仁的色泽变化与还原糖、蛋白质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等几种成分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当温度为范围在100-110℃时,脱苦杏仁中的营养成分保持率高,且干制品色泽较佳。5.分别建立了氨基酸+糖(M1,M2)、糖(M3,M4)和氨基酸(M5)等5种模型溶液,探究脱苦杏仁干燥过程中的非酶褐变反应机理。结果可知:5种模型体系中,氨基酸+糖体系(M1,M2)的A420、A284值和色泽在加热过程中变化最明显,且不同色泽指标中b*值的变化最显着;美拉德反应可能是影响色泽变化的主要反应,且产品的色泽变化主要体现在黄值上。

二、苦杏仁脱皮去毒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杏仁脱皮去毒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苦杏仁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苦杏仁加工研究现状
    1.1 苦杏仁去皮研究现状
    1.2 苦杏仁脱苦研究现状
    1.3 苦杏仁干制研究现状
2 苦杏仁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
    2.1 苦杏仁油的提取
    2.2 苦杏仁精油的提取
    2.3 苦杏仁蛋白的提取分离
    2.4 苦杏仁苷的提取分离
3 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现状
    3.1 苦杏仁蛋白产品相关研究
    3.2 苦杏仁油的开发利用
    3.3 苦杏仁精油的开发利用
    3.4 苦杏仁苷的开发利用
4 展望

(2)超声耦合不同酸度柠檬酸脱苦溶液对苦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与试剂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1.2.2 配制不同p H的脱苦溶液
        1.2.3 样品制备
        1.2.4 脱苦杏仁颜色指标测定
        1.2.5 脱苦杏仁质构测定指标及参数设置
        1.2.6 脱苦杏仁感官评定[24-25]
        1.2.7 脱苦后杏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1.2.8 脱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
        1.2.9 脱苦溶液中总酚含量测定
        1.2.1 0 脱苦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1.2.1 1 脱苦溶液中还原糖含量测定
        1.2.1 2 脱苦溶液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超声耦合不同p 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苷的影响
    2.2 超声耦合不同p 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颜色的影响
    2.3 超声耦合不同p 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
        2.3.1 对脱苦杏仁质构的影响
        2.3.2 对脱苦杏仁的感官评定
        2.3.3 对脱苦杏仁及脱苦溶液中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
    2.4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后杏仁颜色及品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2.5 主成分分析
    2.6 聚类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3)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快速脱苦对苦杏仁理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苦杏仁
    1.2 苦杏仁苷
    1.3 苦杏仁脱苦
        1.3.1 苦杏仁脱苦方法
        1.3.2 超声波在脱苦中的应用
        1.3.3 脱苦溶剂
    1.4 脱苦评价
    1.5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含量变化及其与苦味的关系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前处理
        2.2.2 样品制备及试验设计
        2.2.3 HPLC测定
        2.2.4 苦杏仁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2.2.5 样品感官评定
        2.2.6 试验检验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脱苦过程中脱苦水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变化
        2.3.2 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残留量的变化
        2.3.3 苦杏仁脱苦过程中感官鉴评结果
        2.3.4 试验检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对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不同pH脱苦溶液配制
        3.2.3 样品制备
        3.2.4 脱苦杏仁颜色指标测定
        3.2.5 脱苦杏仁质构测定指标及参数设置
        3.2.6 脱苦杏仁感官评定
        3.2.7 脱苦后杏仁中水分含量测定
        3.2.8 脱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
        3.2.9 脱苦溶液中总酚含量测定
        3.2.10 脱苦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3.2.11 脱苦溶液中还原糖含量测定
        3.2.12 脱苦溶液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超声耦合不同p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苷的影响
        3.3.2 超声耦合不同p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颜色的影响
        3.3.3 超声耦合不同p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
        3.3.4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后杏仁颜色及品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3.3.5 主成分分析
        3.3.6 聚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对杏仁蛋白结构和热特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脱苦杏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2.3 脱苦杏仁混合蛋白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2.4 脱苦杏仁蛋白质紫外及荧光光谱分析
        4.2.5 脱苦杏仁蛋白质圆二色光谱
        4.2.6 脱苦杏仁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
        4.2.7 脱苦杏仁蛋白质形貌特征的分析
        4.2.8 脱苦杏仁蛋白质热特性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脱苦杏仁中蛋白质含量
        4.3.2 脱苦杏仁混合蛋白中蛋白质含量
        4.3.3 脱苦杏仁蛋白紫外及荧光光谱
        4.3.4 脱苦杏仁蛋白圆二色光谱分析
        4.3.5 脱苦杏仁蛋白电泳试验
        4.3.6 脱苦杏仁蛋白表面形态特征
        4.3.7 脱苦杏仁蛋白热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中氨基酸的影响
    5.1 材料与设备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样品制备
        5.2.2 脱苦杏仁氨基酸测定
        5.2.3 色谱条件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后杏仁中氨基酸组成
        5.3.2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后杏仁营养价值评价
        5.3.3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后杏仁中呈味氨基酸含量分析
        5.3.4 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脱苦后杏仁氨基酸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饱和热空气法去皮工艺优化及其对苦杏仁和皮理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杏及杏仁皮资源
    1.2 苦杏仁去皮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苦杏仁中几种主要有效成分
        1.3.1 苦杏仁苷
        1.3.2 β-葡萄糖苷酶
        1.3.3 苦杏仁油
        1.3.4 苦杏仁蛋白
    1.4 苦杏仁皮中几种主要成分
        1.4.1 多酚类物质
        1.4.2 黑色素
        1.4.3 膳食纤维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饱和热空气法脱除苦杏仁皮工艺优化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饱和热空气法脱除苦杏仁皮及去皮率的测定
        2.2.2 单因素试验
        2.2.3 响应面试验
    2.3 数据分析与统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去皮过程中温湿度监测结果
        2.4.2 单因素试验
        2.4.3 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
        2.4.4 最优预测工艺及验证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饱和热空气法去皮对苦杏仁理化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3.2.3 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
        3.2.4 苦杏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3.2.5 苦杏仁中油的测定方法
        3.2.6 还原糖的测定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处理条件对苦杏仁中苦杏仁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条件对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条件对苦杏仁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条件对苦杏仁油含量的影响
        3.3.5 不同处理条件对苦杏仁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3.6 苦杏仁中理化指标的分布热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饱和热空气法去皮对苦杏仁皮中理化指标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苦杏仁皮多酚提取液的制备
        4.2.3 总酚的测定
        4.2.4 黄酮的测定
        4.2.5 单体酚的测定
        4.2.6 多酚提取液色值的测定
        4.2.7 数据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去皮条件对苦杏仁皮中单体酚及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4.3.2 不同去皮条件对苦杏仁皮多酚提取液色值的影响
        4.3.3 苦杏仁皮中单体酚、总酚、总黄酮含量与色值间的相关性
        4.3.4 不同去皮条件下苦杏仁皮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5 饱和热空气法最佳工艺和传统沸水法各种理化指标损失率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超声波诱导苦杏仁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及β-葡萄糖苷酶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苦杏仁
    1.2 苦杏仁苷
    1.3 苦杏仁的脱苦方法
    1.4 超声波在苦杏仁脱苦中的应用
    1.5 苦杏仁苷的差向异构化
    1.6 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超声诱导苦杏仁快速脱苦的工艺优化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苦杏仁苷的测定
        2.2.3 超声脱苦及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测定
        2.2.4 苦杏仁苷溶出率的计算
        2.2.5 单因素试验
        2.2.6 响应面试验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试验
        2.4.2 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
        2.4.3 最优预测工艺及验证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苦杏仁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的相关变化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D-型苦杏仁苷及其异构体的HPLC方法建立
        3.2.2 苦杏仁及其脱苦水中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苦杏仁苷及其异构体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3.3.2 不同处理下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异构情况
        3.3.3 苦杏仁不同脱苦方式的比较
        3.3.4 苦杏仁中的挥发性成分
        3.3.5 苦杏仁脱苦水中的挥发性成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波对苦杏仁中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超声处理后苦杏仁吸水率的测定
        4.2.3 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制备
        4.2.4 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
        4.2.5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4.2.6 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计算
        4.2.7 单因素试验
        4.2.8 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
        4.2.9 β-葡萄糖苷酶标准液的制备
        4.2.10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4.2.11 荧光光谱
        4.2.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
        4.2.13 圆二色光谱(CD)测定
        4.2.14 热性质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试验
        4.3.2 响应面优化试验
        4.3.3 超声处理对β-葡萄糖苷酶液蛋白浓度的影响
        4.3.4 SDS-PAGE电泳试验
        4.3.5 荧光光谱
        4.3.6 β-葡萄糖苷酶的CD
        4.3.7 β-葡萄糖苷酶的热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银杏果仁脱毒脱苦研究及食品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1.1 银杏果仁研究背景
        1.1.2 银杏果仁脱毒脱苦研究现状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2.白果仁脱苦工艺过程条件及营养物质的变化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仪器和试剂
        2.2.2 苦味的鉴定方法
        2.2.3 脱苦工艺方法的选择
        2.2.4 工艺过程中浸提条件的优化
        2.2.5 脱苦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
        2.2.6 苦味物质的探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脱苦工艺方法的探讨
        2.3.2 工艺过程中浸提条件的优化
        2.3.3 脱苦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变化
        2.3.4 苦味物质的探讨
    2.4 小结
3.白果仁中毒性物质及其除去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3.2.2 白果仁中氰化物的研究
        3.2.3 白果仁中类MPN毒性物质的研究
        3.2.4 白果仁中类MPN的脱除工艺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白果仁中氰化物的研究
        3.3.2 白果仁中类MPN毒性物质的研究
        3.3.3 白果仁中类MPN的脱除工艺研究
    3.4 小结
4.白果仁食品型产品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白果仁的前期脱毒脱苦处理
        4.2.2 白果脱毒脱苦清水罐头制作
        4.2.3 产品质量指标及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白果脱毒脱苦清水罐头的制作成品
        4.3.2 白果食品型产品化工艺的讨论
    4.4 小结
5.结论与问题
    5.1 结论
    5.2 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8)苦杏仁油提取及其腐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用油生产状况
        1.1.1 油脂概述
        1.1.2 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现状
    1.2 苦杏仁概述
    1.3 苦杏仁加工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氰糖苷
        1.3.2 生氰糖苷脱毒工艺
        1.3.3 苦杏仁油提取工艺
        1.3.4 氰化物测定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脱毒方法对苦杏仁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设备
        2.2.4 数据处理方法
        2.2.5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烘烤法对苦杏仁脱毒的影响
        2.3.2 水煮法对苦杏仁脱毒的影响
        2.3.3 超声波法对苦杏仁脱毒的影响
        2.3.4 微波法对苦杏仁脱毒的影响
        2.3.5 不同脱毒处理对苦杏仁油品质的影响
        2.3.6 正交试验分析
        2.3.7 正交优化对苦杏仁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苦杏仁油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
        3.2.2 试剂
        3.2.3 设备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2.5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分析
        3.3.2 SAAE法提取苦杏仁油工艺优化
        3.3.3 苦杏仁油理化指标分析
        3.3.4 苦杏仁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3.3.5 苦杏仁中HCN含量测定
        3.3.6 微观结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苦杏仁油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改进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
        4.2.2 试剂
        4.2.3 设备
        4.2.4 数据处理方法
        4.2.5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酸解物质HCl对测定的影响
        4.3.2 静置时间对测定的影响
        4.3.3 蒸馏体积对测定的影响
        4.3.4 蒸馏时间对测定的影响
        4.3.5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4.3.6 验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苦杏仁油在加工过程中的腐蚀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
        5.2.2 试剂
        5.2.3 仪器
        5.2.4 数据处理方法
        5.2.5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苦杏仁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5.3.2 苦杏仁油中腐蚀成分的确定
        5.3.3 油中金属离子含量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苦杏仁脱皮脱苦水浓缩物的成分分析、抗氧化评价及其苦杏仁苷的回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苦杏仁加工研究现状
    1.2 制约苦杏仁加工的关键技术
    1.3 苦杏仁脱皮水、脱苦水浓缩物
    1.4 苦杏仁苷
        1.4.1 苦杏仁苷理化性质
        1.4.2 苦杏仁苷的生理特性
        1.4.3 苦杏仁苷的药用价值
    1.5 苦杏仁苷的纯化与回收
        1.5.1 结晶法
        1.5.2 柱层析法
        1.5.3 双水相萃取
    1.6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主要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苦杏仁脱皮、脱苦水浓缩物成分分析及抗氧化评价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苦杏仁脱皮、脱苦水浓缩物基本成分分析
        2.4.2 苦杏仁脱皮、脱苦水浓缩物多酚组成分析
        2.4.3 苦杏仁脱皮、脱苦水浓缩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2.4.4 苦杏仁苷标准品清除DPPH自由基
        2.4.5 样品中酚类物质组成与其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孔树脂纯化脱皮脱苦水浓缩物中的苦杏仁苷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树脂筛选结果
        3.3.2 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3.3.3 XDA-1型树脂对苦杏仁苷的静态吸附等温线
        3.3.4 XDA-1树脂对苦杏仁苷的吸附热力学性质
        3.3.5 乙醇浓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3.3.6 静态洗脱曲线
        3.3.7 动态吸附解吸实验
        3.3.8 XDA-1型树脂对苦杏仁苷的纯化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水相萃取一重结晶纯化脱皮脱苦水浓缩物的苦杏仁苷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与性质
        4.3.2 双水相体系的筛选
        4.3.3 乙醇、硫酸铵质量分数对苦杏仁苷萃取过程的影响
        4.3.4 pH对苦杏仁苷萃取的影响
        4.3.5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4.3.6 双水相萃取的热力学过程
        4.3.7 EtOH/(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萃取苦杏仁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苦杏仁脱苦及干制工艺对杏仁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杏及杏仁资源
    1.2 苦杏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保健价值
        1.2.1 苦杏仁的化学成分
        1.2.2 苦杏仁的药用、保健价值
    1.3 杏仁的开发利用现状
        1.3.1 杏仁挥发油
        1.3.2 杏仁油
        1.3.3 杏仁蛋白
        1.3.4 苦杏仁甙
        1.3.5 杏仁种皮黑色素
    1.4 苦杏仁脱苦技术及应用
        1.4.1 带皮冷水拔苦法
        1.4.2 去皮冷水脱苦法
        1.4.3 酸处理脱苦法
        1.4.4 清水热烫处理脱苦法
        1.4.5 真空脱苦法
        1.4.6 超声脱苦法
        1.4.7 微波脱苦法
    1.5 常用干燥技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1.5.1 自然干燥
        1.5.2 真空冷冻干燥
        1.5.3 热泵干燥
        1.5.4 热风干燥
        1.5.5 微波干燥
        1.5.6 喷雾干燥
        1.5.7 远红外干燥
    1.6 选题的依据
    1.7 选题来源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第2章 苦杏仁脱苦过程中营养损失和品质变化
    2.1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温度和时间对苦杏仁脱苦水中苦杏仁甙、蛋白质、总糖和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2.2.2 料液比对苦杏仁脱苦水中苦杏仁苷、蛋白质、总糖和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2.2.3 苦杏仁脱苦前后杏仁的品质变化
    2.3 小结
第3章 脱苦杏仁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建立
    3.1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脱苦杏仁干燥特性
        3.2.2 脱苦杏仁干燥数学模型建立
        3.2.3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
        3.2.4 活化能(Ea)
    3.3 小结
第4章 脱苦杏仁在干制过程中主要成分和色泽变化
    4.1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干制过程中脱苦杏仁中粗脂肪含量变化
        4.2.2 干制过程中脱苦杏仁中蛋白质含量变化
        4.2.3 干制过程中脱苦杏仁中还原糖含量变化
        4.2.4 干制过程中脱苦杏仁中总糖含量变化
        4.2.5 干制过程中脱苦杏仁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4.2.6 干制过程中脱苦杏仁颜色指标变化
        4.2.7 脱苦杏仁干制过程中半胱氨酸、蛋氨酸与颜色变化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干制过程中温度对脱苦杏仁品质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试验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干燥温度对脱苦杏仁干制品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5.2.2 干燥温度对脱苦杏仁干制品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5.2.3 干燥温度对脱苦杏仁干制品过氧化值和酸价的影响
        5.2.4 干燥温度对脱苦杏仁干制品色泽的影响
        5.2.5 脱苦杏仁干制品中蛋白质、还原糖、氨基酸与色泽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模型溶液研究脱苦杏仁干制过程中的非酶褐变反应
    6.1 试验试剂、设备与方法
        6.1.1 试验试剂
        6.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模拟体系褐变度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
        6.2.2 不同模拟体系的全波长扫描
        6.2.3 不同模拟体系色泽的测定
        6.2.4 不同模拟体系色泽与A_(420)、A_(284)相关性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苦杏仁脱皮去毒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苦杏仁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张清安,姚建莉.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9)
  • [2]超声耦合不同酸度柠檬酸脱苦溶液对苦杏仁品质特性的影响[J]. 史芳芳,张清安.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7)
  • [3]超声耦合柠檬酸溶液快速脱苦对苦杏仁理化指标的影响[D]. 史芳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饱和热空气法去皮工艺优化及其对苦杏仁和皮理化指标的影响[D]. 吴东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苦味的关系[J]. 史芳芳,王娜娜,范学辉,张清安. 食品与机械, 2018(07)
  • [6]超声波诱导苦杏仁脱苦过程中苦杏仁苷及β-葡萄糖苷酶变化的研究[D]. 张馨允.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银杏果仁脱毒脱苦研究及食品化[D]. 陈开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8]苦杏仁油提取及其腐蚀性研究[D]. 刘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9]苦杏仁脱皮脱苦水浓缩物的成分分析、抗氧化评价及其苦杏仁苷的回收利用[D]. 卫晨曦.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苦杏仁脱苦及干制工艺对杏仁品质的影响[D]. 宋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苦杏仁去皮解毒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