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动态

法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动态

一、法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李程[1](2021)在《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地资源勘查是国家战略需求,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的方法研究可为该需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成矿空间三维精细化建模、深部成矿有利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深层次提取与推断和大深度段定量成矿预测是三维定量矿产预测需要解决的三个核心的科学问题。鉴于此,论文采用了基于三维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相结合的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可视化展示、基于多重分形含量-体积(C-V)模型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基于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提取与推断、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大深度段定量矿产预测的系列方法。具体如下:(1)针对成矿空间三维精细化建模的科学问题,通过三维显式建模与三维隐式建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深部三维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在浅表数据丰富区采用显式建模方式尽可能地控制建模精度,在大深度段数据匮乏区,采用地质约束的隐式建模方式推断深部控矿要素的空间展布。构建了地形、矿体、岩体及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分别构建了基于显式建模和隐式建模的原生晕数据体模型和深部定量矿产预测的可视化模型,为深部定量预测提供了可视化支撑。(2)针对深部成矿有利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深层次提取与推断的科学问题,以非线性理论为指导,探讨多重分形模式下三维地球化学异常提取的方法,提取了成矿空间12种成矿相关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异常特征,为成矿空间元素分布、分带与组合特征的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研究了基于成分数据分析的元素组合特征提取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定量提取了控矿构造对应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合(Sb-Hg),为深部控矿构造的推断提供了数据支持;基于知识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框架定量提取了前缘晕(As-Sb-Hg)、近矿晕(Au-Ag-Cu-Pb-Zn)和尾晕(W-Mo-Co-Bi)的元素组合,为深部原生晕结构解析提供了量化指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原生晕模型,通过与常规剖面原生晕方法的对比,圈定了深部靶位,为深部定量矿产预测提供了定性参考。(3)针对大深度段定量成矿预测的科学问题,以矿床成矿模式为依托,定量提取了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构建了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设计了用于深部定量矿产预测的最大熵模型、高斯混合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三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定量矿产预测模型,以构造缓冲区、控矿构造元素组合Hg-Sb、主成矿元素Au、近矿晕元素组合Au-Ag-Cu-Pb-Zn、前缘晕和尾晕元素组合比值(As-Sb-Hg)/(W-Mo-Bi)五个找矿指标为输入变量,对大深度段矿体赋存地段开展了定量、定位、定概率的矿产预测。论文形成的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体系是以早子沟金矿成矿空间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托,在充分剖析地质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在定量提取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构建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开展大深度段定量矿产预测的思路下形成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早子沟科研深钻在深部取得了显着的找矿成果,该深钻一方面验证了本论文深部预测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在加入深钻数据的基础上,为深部定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

曾奕[2](2021)在《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文中认为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将会显着改变全球碳循环,系统研究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和收支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土壤侵蚀对碳循环的影响仍不明确。此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范围的水土保持显着改变了土壤侵蚀过程,进一步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移和沉积。目前关于侵蚀环境下的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对水土保持措施响应机制的研究仍然很少。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堰沟小流域(0.69 km2)和岔巴沟流域(187 km2)为研究对象,使用沉积泥沙反演方法精确计算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沉积速率。在此基础上,开展野外监测采样与室内分析,结合地理信息技术、长期水文观测资料、同位素分析、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等方法手段,重构小流域尺度和流域尺度侵蚀历史;明确流域侵蚀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分析流域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的水平差异以及不同深度沉积泥沙有机碳的垂直差异;探讨流域内部土壤有机碳的沉积埋藏和分解特征;基于放射性碳同位素的二元混合模型分析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组成;结合泥沙-有机碳收支方程量化流域不同侵蚀阶段的泥沙输移特征和土壤有机碳收支平衡;阐明侵蚀环境下的土壤有机碳再分布和组成对水土保持措施(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估算小流域尺度和流域尺度的泥沙淤积量和土壤侵蚀速率的合适方法。对于流域面积较小且流域内沉积泥沙和沟道基岩具有明显差异的小流域,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准确识别沉积泥沙和河道基岩之间的界限,再结合现场调查获取坝地横截面形状等数据构建三维地形,可以估算小流域淤地坝泥沙淤积量及其对应的流域土壤侵蚀速率。对于流域面积大、淤地坝数量多且地形相似的流域,基于无人机的坝地面积-库容曲线拟合法可以模拟淤地坝泥沙沉积过程,并拟合坝地面积和泥沙淤积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估算流域尺度的泥沙沉积总量和流域土壤侵蚀速率。(2)探明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两个阶段的土壤有机碳来源和收支。从1969年到2015年,沙堰沟小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为1085.8±170.1 t,其主要来源是农业活动区,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68.5%,其次为植被恢复区,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23.6%,最后为沟道,仅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7.9%。淤地坝沉积区共埋藏土壤有机碳532.9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17 t·ha-1·yr-1。其中退耕还林前埋藏的土壤有机碳为409.1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20 t·ha-1·yr-1,退耕还林后埋藏的土壤有机碳为123.8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11 t·ha-1·yr-1。1969年到2015年沙堰沟小流域在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552.9±170.1 t,约占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50%。其中退耕还林前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389.2±127.8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损失速率为0.19±0.06 t·ha-1·yr-1。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162.3±49.1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损失速率为0.14±0.04t·ha-1·yr-1。(3)明晰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侵蚀源地、搬运过程和沉积区中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和年龄。在沙堰沟小流域,农业活动区和植被恢复区的土壤有机碳主要由较年轻的生物源有机碳组成,而沟道则以较老的化石源有机碳为主。泥沙搬运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是生物源有机碳,包括现代生物源有机碳和预陈化生物源有机碳。这些相对年轻的生物源有机碳的分解可能是短时间尺度上的大气碳源,但对长期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的影响较小。侵蚀的土壤有机碳被淤地坝拦截并发生沉积,其中约64%是化石源有机碳,导致沉积泥沙有机碳具有较老的放射性碳年龄(9349±2026年)。(4)阐明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在岔巴沟流域,与粗放农业阶段(1959~1969年)相比,淤地坝修建阶段(1970~1999年)和植被恢复阶段(2000~2019年)的土壤侵蚀速率分别下降了31.5%和75.4%。植被恢复主要通过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横向输移,减少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增加年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产生显着的固碳协同效益。在淤地坝修建阶段和植被恢复阶段,被侵蚀搬运的土壤有机碳分别以2125±478 Mg C yr-1和1420±282 Mg C yr-1的速率埋藏在淤地坝前,这些沉积的土壤有机碳在几十年尺度内被有效保存。(5)量化了流域内沉积和输出的土壤有机碳组成,确定水土保持措施对不同组分土壤有机碳的调控机制。在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的协同作用下,岔巴沟流域土壤有机碳输出速率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显着下降,并主要由预陈化生物源有机碳组成。而沉积区泥沙的放射性碳年龄约为5490±2249年,土壤有机碳中有52%是化石源有机碳,剩下的部分主要由现代生物源有机碳组成。化石源有机碳的重新埋藏不会影响碳循环,而现代生物源有机碳在沉积区的有效埋藏则构成了长期的陆地碳汇。如果没有这些水土保持措施,流域中的化石源有机碳会输移到大型河流系统中,在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发生氧化,成为地质时间尺度上大气碳库的重要碳源。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流域生物有机碳和化石有机碳的输出,对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的调节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泥沙和土壤有机碳在不同流域尺度的侵蚀、沉积和输出特征,阐明了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对理解土壤侵蚀相关的碳汇/碳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黄土高原进一步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宋吉雪,明红霞,石婷婷,苏洁,陈泉睿,金媛,樊景凤[3](2021)在《辽河口沉积物中参与主要生物地化循环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分析》文中认为辽河口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参与常见地球化学循环的功能基因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对揭示和预测辽河口沉积物微生物的功能代谢潜力和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 4.0)技术开展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到各类型功能基因48742个,反映了9个微生物介导的关键生物过程。其中,碳循环相关功能基因最多,其次是氮循环和硫循环,而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较少。各站位生物过程相关的功能基因数量和荧光信号值整体呈由远海到近海上升的趋势,即河相区的微生物功能基因较海相区与混合区普遍丰富。碳循环中参与碳固定的基因荧光信号值最高。氮循环中反硝化功能基因荧光信号值最高。总磷与硝酸盐是影响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环境变化对辽河口沉积物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辽河口表层沉积物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马鹏飞,刘志飞,拓守廷,蒋璟鑫,许艺炜,胡修棉[4](2021)在《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的现状、特征及其汇编的科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大洋钻探50余年来已执行297个航次,累计采集长度超过4×105m的岩芯,同时获取大量观测数据。然而,这些岩芯样品测试和观测数据却以多源、异构的形式散布在不同文献和数据库中,无法做到广泛共享和高效利用。通过系统调研国际大洋钻探各阶段的航次报告、数据库以及学术论着等资料,理清了数据分布、数据载体及数据类型等现状。认为大洋钻探科学数据包括船上数据和航次后数据两大部分,共在表、图、文中包含了钻井取芯、岩石地层特征、沉积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15类近200项数据类型。研究发现国际大洋钻探现有数据体系具有层次清晰、时空属性明确、来源简单又复杂、存储格式多样、类型一致又多样等特征,是地球科学领域典型的科学大数据。开展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的汇编除可实现数据快速获取外,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不仅有潜力解决海洋生物演化、全球物质循环、古海洋与古气候、深海矿产资源评价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还能为推动地球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做出积极贡献。最后,就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统一格式和汇编建库这一关键步骤提出了具体建议。

周珂亮[5](2021)在《墨西哥湾白垩系沉积有机质对大洋缺氧事件OAE1b的响应》文中认为

韦炳干,尹舒慧,杨林生,虞江萍[6](2021)在《浅层地下水砷对地表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现状与未来》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砷暴露是人类的一大环境健康灾难,地下水砷既受地质因素、地下水文条件和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影响,也受地表环境变化影响。综述了农业灌溉、农业用地、气候变化等地表环境变化改变地下水文条件、地下水地球化学性质等引起地下水砷变化的影响机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提出地下水砷对农业活动的响应机制;着重研究地下水砷时空变化对种植作物类型尤其是物质输入类型,对灌溉模式包括灌溉水源和耕地类型,以及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农业用地类型的响应机制。地下水砷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着重研究地下水砷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影响机制,地下水砷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机制,以及地下水砷在未来地表环境变化情景下的时空变化趋势模拟。

于贵瑞,张黎,何洪林,杨萌[7](2021)在《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与空间变异的过程模型及模拟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更加关注区域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及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在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要素、过程、功能、格局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基础上,发展生态系统定量化描述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集成构建大陆尺度的"多过程耦合-多技术集成-多目标应用"的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器已成为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科学研究的重要科技任务。本研究围绕宏观生态系统模拟分析方法问题,在回顾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开发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和空间变异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模拟系统的理念,以及模拟系统的功能定位、结构设计等基本问题,为构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器提供参考。

邓思宇[8](2021)在《泥炭沼泽湿地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炭沼泽湿地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而碳储量却占全球的30%,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泥炭地碳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本研究以德国典型矿养泥炭沼泽湿地(MP)和雨养泥炭沼泽湿地(OP)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介导电化学分析法、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探讨剖面孔隙水、地表水等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特征,以及DOM官能团与其氧化还原性质的关系,拟厘清泥炭分解过程中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机制,为评估有机质参与下泥炭地地下部碳循环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矿养型泥炭沼泽湿地主要呈现以无机盐为主导的土壤厌氧呼吸过程,此类样地只有在无机电子受体耗尽情况下有机质参与厌氧呼吸作用才会凸显,此外有机质与无机盐交互作用也可影响土壤厌氧呼吸,相应机制复杂需要进一步定量定性分析;雨养型泥炭沼泽湿地中无机电子受体浓度极低(通常在微摩尔级),有机质作为电子受体对厌氧呼吸过程贡献显着,同时其氧化还原能力随剖面深度发生变化,实验结果证实主要受实际氧化还原电位以及相应深度泥炭基质化学组成差异控制,结果证实介导电化学法可准确定量评估环境样品中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变化。此外,介导电化学法只可分析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研究结合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可进一步探讨DOM中主要参与氧化还原变化的官能团,故研究结果发现:在泥炭沼泽中电子转移能力(ETC)与DOM中的氧化还原官能团(酚基和醌基)呈强相关关系,表明醌基和酚基是影响泥炭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泥炭分解过程中DOM中的醌基仅在没有淹水、有氧的近地表20 cm深度影响DOM氧化还原能力的变化;而酚基全程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是评估DOM参与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同时DOM中的酚基含量随泥炭分解程度变化而变化,对泥炭分解本身以及泥炭分解输出的DOM也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综上,本研究结果可定量、定性评估溶解性有机质参与下土壤厌氧呼吸过程的关键作用,丰富了湿地生态系统厌氧呼吸理论,可为湿地生态系统碳排放收支核算提供理论支撑。

张怡悦[9](2021)在《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文中提出露天金属尾矿中残留的重金属通过风蚀、水蚀等途径向环境中扩散。为了探究废弃尾矿周边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以典型金/铁矿区土壤-植物(猪毛菜)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铅同位素技术对重金属污染源进行源解析;通过同位素分馏效应揭示锌在土壤-植物体系迁移转化过程;基于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探究寡营养闭库铁尾矿库中自然定居植物—猪毛菜的生存策略,阐明尾矿土壤-猪毛菜体系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及演化过程,揭示尾矿土壤-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猪毛菜的重金属污染具有空间分布特异性。表层土壤中Pb、Zn、Cu、Cd、Cr、Ni、As 以及 Hg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9、124、42、0.47、103、39、7.64以及0.05 mg/kg,总体上呈轻度污染,其中矿业活动密集区呈中度到重度污染。土壤-猪毛菜体系中重金属主要分布于根际土及叶片,猪毛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为Cr>Zn>Pb>Cu>Fe>Cd,转移系数为Fe>Cd>Zn>Cu>Pb>Cr。(2)矿区206Pb/207Pb及208Pb/206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土壤1.10-1.18,2.10-2.19;尾矿 1.04-1.09,2.24-2.32;植物 1.11-1.16,2.11-2.20。尾砂是土壤及植物根部铅的最主要来源,其中对土壤铅的贡献率为43%-75%,对植物铅的贡献率为32%-50%。(3)猪毛菜地上部分富集锌的轻同位素,δ66/64Zn为-0.25%o;地下部分富集锌的重同位素,δ66/64Zn为0.17%o。锌在土壤根际迁移过程、根系吸收过程以及根部向地上部位转运过程均发生了同位素分馏效应,三种过程的Δ66/64Zn 分别为 0.26%o、-0.16%o以及 0.16%o。(4)重金属(Cu、Fe、Zn、Pb)显着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土壤-猪毛菜体系的核心功能菌群普遍具有重金属抗性,演化形成的核心功能菌群主要包括Pantoea等溶磷菌、Methylobacterium和Sphingomonas等有机物降解菌、Rhizobium等固氮根瘤菌。(5)贫瘠铁尾矿库微生物-猪毛菜演化过程为:猪毛菜产生有机酸及类黄酮素等代谢产物以吸引促生菌到根部定殖,根际促生菌分泌吲哚乙酸(IAA)、合成铁载体等促进植物生长,内生菌则通过遗传增强后代对矿山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形成微生物-猪毛菜互惠共生体。

许佳男[10](2021)在《化学刺激剂对河北马头营区增强型地热储层改造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凭借其分布广泛、运行稳定的特点被世界多个国家所关注。干热岩储层蕴含丰富的地热能,运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可从干热岩地热储层岩体中经济地开采出深层地热能。但地热储层岩体渗透率很低,为了满足产能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储层改造。化学刺激技术是储层改造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向地热储层注入化学刺激剂,化学刺激剂与岩石发生溶蚀作用,溶解地热储层裂隙通道矿物,扩展原生裂隙或者生成新的裂隙,从而提高地热储层的渗透性。由于该技术具有穿透性强、可控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EGS场地。本文以河北马头营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储层岩石矿物特征,开展了7种酸性化学刺激剂和5种碱性化学刺激剂的静态溶蚀实验,优选出5种溶蚀效果良好的化学刺激剂;运用优选出的化学刺激剂进一步开展岩心流动实验,揭示化学刺激剂-岩体矿物相互作用机理;结合岩心流动实验数据,建立反应性溶质运移模型,确定化学刺激剂-岩石矿物相互作用概念模型中的参数条件,探究流动条件下岩石矿物的溶解和沉淀规律;构建一维径向流模型,开展了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注入速率条件下化学刺激剂-岩石反应的水文地球化学数值模拟,提出该地区增强型地热储层化学刺激改造方案。本次研究得到的主要认识如下:(1)从岩石溶蚀效果来看,酸性化学刺激剂2.5mol/LHCl+0.5mol/LHF、2.5mol/LHCl+0.5mol/LHF+1%缓蚀剂LAN-826反应时长12小时,岩石单位面积溶蚀率达到1.5%,碱性化学刺激剂2.5mol/LNaOH+1mol/LDTPA反应时长12小时,岩石单位面积溶蚀率达到0.51%。(2)实验室条件下,化学刺激剂对岩柱渗透率增强有一定效果,其中酸性化学刺激剂2.5mol/LHCl+0.5mol/LHF使得岩柱渗透率增加了1.62倍;2.5mol/LHCl+0.5mol/LHF+1%缓蚀剂LAN-826使得岩柱渗透率增加了1.5倍;而碱性化学刺激剂2.5mol/LNaOH可以使得岩柱渗透率增加2.4倍;2.5mol/LNaOH+1mol/LDTPA使得岩柱渗透率增加了2.45倍;但是2.5mol/LNaOH+1mol/LNTA使得岩柱渗透率下降了66%。酸性化学刺激剂与岩石反应易生成次生沉淀:绿泥石、球状二氧化硅、蒙脱石;碱性化学刺激剂与岩石反应易生成次生沉淀斜长石,螯合剂DTPA可抑制次生沉淀斜长石的产生。(3)一维径向流动模型结果显示:酸性化学刺激剂2.5mol/LHCl+0.5mol/L HF与地热储层岩石反应强烈,可有效溶蚀石英、斜长石、钾长石,但生成绿泥石、蒙脱石等次生沉淀;碱性化学刺激剂与地热储层岩石反应较弱,可以溶蚀石英、钾长石、绿泥石、蒙脱石,但由于碱液中富含大量的Na+,产生了较多的次生沉淀斜长石,DTPA可减少斜长石次生沉淀的生成,提高溶蚀效果。(4)酸性化学刺激剂对储层溶蚀的径向距离较大,且注入流速越大,反应时间越长,注入井附近的储层渗透率增加的越多,化学刺激剂对储层改造的径向距离越长;碱性化学刺激剂对储层矿物溶蚀强烈,渗透率提高明显,且渗透率提高效果随着时间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对储层改造的径向距离较小。(5)针对河北马头营地热储层,提出4种化学刺激储层改造方法,分别为酸性化学刺激剂2.5mol/LHCl+0.5mol/LHF、2.5mol/LHCl+0.5mol/LHF+1%缓蚀剂LAN-826、碱性化学刺激剂2.5mol/LNaOH+1mol/LDTPA以及碱性化学刺激剂与酸性化学刺激剂联合使用的方法。

二、法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定量矿产预测理论概述
        1.2.2 地球化学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1.2.3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2.4 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小结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矿床特征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大地构造演化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岩浆岩
        2.2.3 区域构造
        2.2.4 区域变质作用
        2.2.5 区域矿产
    2.3 矿区地质特征
        2.3.1 矿区地层
        2.3.2 矿区构造
        2.3.3 矿区岩浆岩
    2.4 矿床地质
        2.4.1 矿体
        2.4.2 矿化特征
        2.4.3 矿床蚀变带特征
        2.4.4 成矿期次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方法
    3.1 含量-体积(C-V)多重分形模型
    3.2 成分数据分析方法
        3.2.1 成分数据理论基础
        3.2.2 连续二值分解技术
        3.2.3 地球化学成分数据分析框架
    3.3 空间插值算法研究
        3.3.1 区域化变量
        3.3.2 三维变异函数分析
        3.3.3 三维克里金插值
    3.4 基于机器学习的定量矿产预测方法
        3.4.1 最大熵模型
        3.4.2 高斯混合模型
        3.4.3 卷积神经网络
第4章 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建模与原生晕数据分析
    4.1 三维建模数据库构建
    4.2 三维地质建模
        4.2.1 三维地形模型
        4.2.2 三维矿体模型
        4.2.3 三维构造模型
        4.2.4 三维岩体模型
    4.3 三维原生晕数据体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三维原生晕数据体建模
        4.3.3 基于多重分形C-V模型的三维原生晕异常数据体建模
        4.3.4 基于数据驱动的成分数据分析及其元素组合特征提取
    4.4 小结
第5章 原生晕分带模式研究与三维原生晕模型构建
    5.1 剖面原生晕模型构建与深部预测
        5.1.1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5.1.2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特征
        5.1.3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5.1.4 剖面原生晕地球化学模型及成矿预测
    5.2 三维原生晕模型构建与预测
        5.2.1 基于隐式建模的三维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5.2.2 基于知识驱动的原生晕地球化学元素在组合提取
        5.2.3 三维原生晕模型与深部预测
    5.3 小结
第6章 深部定量矿产预测
    6.1 成矿条件分析与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构建
        6.1.1 成矿条件分析与早子沟成矿模型
        6.1.2 早子沟金矿深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6.2 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深部定量矿产预测
        6.2.1 训练样本构建
        6.2.2 ROC曲线
        6.2.3 最大熵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6.2.4 高斯混合模型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6.2.5 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不确定性评价
    6.3 对比分析靶位圈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
        1.2.1.1 土壤侵蚀与碳循环
        1.2.1.2 土壤侵蚀碳源汇问题
        1.2.1.3 土壤有机碳组成与碳循环
        1.2.2 水土保持对碳循环的影响
        1.2.2.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2.2 淤地坝修建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1 土壤侵蚀速率估算方法精度有待提高
        1.3.2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组成的研究缺乏
        1.3.3 侵蚀影响下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支研究较少
        1.3.4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不明确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沙堰沟小流域
        2.1.2 岔巴沟流域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遥感数据收集
        2.2.2 流域水文数据收集
        2.2.3 典型子流域选取
    2.3 野外实验
        2.3.1 沙堰沟小流域野外实验
        2.3.2 岔巴沟流域野外实验
    2.4 样品处理及分析
        2.4.1 土壤粒径测定
        2.4.2 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2.4.3 放射性~(137)Cs测定
        2.4.4 土壤有机碳测定
        2.4.5 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
    2.5 研究方法
        2.5.1 高密度电阻率法
        2.5.2 流域尺度淤地坝的提取
        2.5.3 流域尺度淤地坝淤积库容估算
        2.5.4 复合指纹示踪法
        2.5.5 二端元混合模型
        2.5.6 泥沙和有机碳收支模型
        2.5.7 统计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3.基于沉积泥沙的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3.1 小流域侵蚀速率估算
        3.1.1 电阻率成像和沉积物底部检测
        3.1.2 淤地坝库容、淤积量和对应的侵蚀速率估算
    3.2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沉积速率估算
        3.2.1 坝地面积和淤积库容关系拟合
        3.2.2 淤地坝提取结果分析
        3.2.3 流域泥沙沉积速率和土壤侵蚀速率估算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小流域尺度侵蚀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支
    4.1 淤地坝沉积剖面定年
    4.2 复合指纹示踪泥沙来源
    4.3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4.3.1 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差异
        4.3.2 沉积泥沙有机碳含量垂直差异
    4.4 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和收支
    4.5 土壤有机碳放射性组成
    4.6 讨论
        4.6.1 土壤有机碳来源分析
        4.6.2 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收支
        4.6.3 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和年龄
    4.7 本章小结
5.流域尺度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
    5.1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侵蚀
    5.2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沉积
    5.3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输出
    5.4 流域沉积和输出的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5.5 土壤有机碳的收支和动态变化
    5.6 讨论
        5.6.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5.6.2 淤地坝修建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5.6.3 流域输出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5.7 本章小结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3)辽河口沉积物中参与主要生物地化循环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环境参数测定
    1.3 基因芯片测试与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的理化特征
    2.2 辽河口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
    2.3 表层沉积物中参与碳、氮、磷、硫循环的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
    2.4 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功能基因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组成
    3.2 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碳循环的微生物多样性
    3.3 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氮循环的微生物多样性
    3.4 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硫、磷循环的微生物多样性
    3.5 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功能基因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 结论

(4)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的现状、特征及其汇编的科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体系
3 国际大洋钻探不同阶段的科学数据分布及载体
    3.1 船上数据
    3.2 航次后数据
        3.2.1 官方报告
        3.2.2 学术论文
4 国际大洋钻探不同阶段的科学数据类型
5 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特征总结
6 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汇编的科学意义及建议

(6)浅层地下水砷对地表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现状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下水砷对农业活动的响应
    1.1 地下水砷对农业灌溉的响应
    1.2 地下水砷对农业用地的响应
2 地下水砷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1 地下水砷对季节变化的响应
    2.2 地下水砷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3 地下水砷对地表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领域

(7)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与空间变异的过程模型及模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宏观生态系统模拟分析的理论假设及发展趋势
    1.1 宏观生态系统模拟分析及其基本理论假设
    1.2 宏观生态系统模型的发展趋势
        1)基于科学数据-过程模型融合的知识挖掘。
        2)基于地球系统概念的跨学科多过程综合。
        3)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自然-人文过程耦合。
2 宏观生态系统模拟分析研究的挑战
    1)多来源、多尺度时空数据整合及数据同化的困境。
    2)宏观生态系统复杂性及生态过程耦合关系的科学认知缺位。
    3)生态系统模型的尺度演绎理论隐含的假设存在生态学理论缺憾。
    4)大尺度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变异的关联性认知不足。
    5)生态系统模拟系统设计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系统学特征。
3 新一代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器设计的理念及技术途径
    3.1 新一代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器设计的科学框架及生态学基本原理
    3.2 新一代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器的系统设计理念
    3.3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器的功能定位及结构设计
4 结 语

(8)泥炭沼泽湿地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炭沼泽湿地形成、发展和分类及对碳循环的意义
        1.2.2 泥炭沼泽湿地的地下部碳排放过程
        1.2.3 溶解性有机质参与碳循环机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保存
    2.3 实验设备
    2.4 实验测定
        2.4.1 样品分析
        2.4.2 介导电化学分析法
        2.4.3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介导电化学方法评估溶解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
    3.1 研究区域水体化学组成特征
    3.2 不同来源水样DOM氧化还原能力对比
    3.3 剖面孔隙水中DOM及无机盐的氧化还原能力变化规律
        3.3.1 雨养泥炭沼泽剖面孔隙水中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3.3.2 矿养泥炭沼泽剖面孔隙水中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3.4 不同来源水样有机电子受体和无机电子受体贡献率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表征溶解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4.1 DOM氧化还原能力表征指标的选取
    4.2 EEM-PARAFAC联合ETC指标定量评估氧化还原官能团贡献率
    4.3 泥炭分解过程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
        2.1.1 金属矿山开采及尾矿
        2.1.2 尾矿的环境危害
        2.1.3 废弃尾矿库的生态恢复
    2.2 铅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2.1 铅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2.2 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3 矿山环境微生态研究
        2.3.1 矿山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3.2 组学技术分析环境微生物潜在功能活性
        2.3.3 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背景介绍
        3.1.2 铁尾矿库自然定居植物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3.4.2 化学前处理
        3.4.3 环境因子分析测定
        3.4.4 铅同位素分析测试
        3.4.5 锌同位素分析测试
        3.4.6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3.4.7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3.4.8 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
        3.4.9 DNA提取与检测
        3.4.10 高通量测序及宏基因测序
        3.4.11 代谢物分析测试及数据预处理
        3.4.12 数值计算及统计分析
    3.5 实验试剂及设备
        3.5.1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3.5.2 实验设备
4 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4.1 采样区详情
    4.2 表层土壤及尾矿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2.1 土壤及尾矿理化性质及肥力
        4.2.2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2.3 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4.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4.3 琉璃河沿岸植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4.3.1 植物元素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3.2 植物根/茎/叶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4 重金属在土壤-猪毛菜体系中的迁移机制
        4.4.1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迁移特征
        4.4.2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5 土壤-猪毛菜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
    5.1 表层土壤及尾矿铅同位素特征
        5.1.1 土壤及铁尾矿的铅同位素组成
        5.1.2 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5.2 猪毛菜体系铅同位素特征
        5.2.1 猪毛菜铅同位素特征值
        5.2.2 植物(猪毛菜)污染源解析
    5.3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特征
        5.3.1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组成及分馏特征
        5.3.2 锌同位素在矿山环境中溯源的可行性
    5.4 小结
6 尾矿土壤-猪毛菜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6.1 微生物群落结构
        6.1.1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6.1.2 Beta多样性分析
        6.1.3 群落组成分析
    6.2 物种差异分析及功能物种比较
        6.2.1 细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6.2.2 真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6.2.3 功能物种比较分析
    6.3 物种共现网络分析
        6.3.1 共现网络拓扑特征分析
        6.3.2 功能物种及关键物种分析
    6.4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6.4.1 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
        6.4.2 环境因子与群落组成分析
        6.4.3 环境因子与功能物种关联分析
    6.5 小结
7 尾矿土壤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7.1 根际微生物功能基因
        7.1.1 固碳途径
        7.1.2 氮循环
        7.1.3 磷循环
        7.1.4 重金属抗性基因
    7.2 猪毛菜生长过程根系分泌物的演变
        7.2.1 根系分泌物组成与HMDB分类
        7.2.2 KEGG化合物分类与功能通路
        7.2.3 不同生长阶段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聚类
    7.3 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
    7.4 小结
8 总结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化学刺激剂对河北马头营区增强型地热储层改造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现状及示范工程
        1.2.2 化学刺激技术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区域地质构造
        2.2.3 地层岩性
    2.3 地热地质条件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增强型地热系统化学刺激技术原理
    3.1 地热储层分类
    3.2 酸性化学刺激技术原理
    3.3 碱性化学刺激技术原理
第四章 化学刺激静态溶蚀实验
    4.1 实验方案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原理与方法
        4.1.3 实验方案设计
        4.1.4 实验仪器
        4.1.5 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酸性化学刺激剂对岩石溶蚀率的影响
        4.2.2 不同碱性化学刺激剂对岩石溶蚀率的影响
    4.3 反应后刺激剂化学组分变化分析
        4.3.1 酸性刺激剂组分变化分析
        4.3.2 碱性刺激剂组分变化分析
    4.4 反应后岩石矿物组成变化分析
        4.4.1 酸性化学刺激剂对岩石矿物含量的影响
        4.4.2 碱性化学刺激剂对岩石矿物含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刺激岩心流动实验
    5.1 实验方案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原理与方法
        5.1.3 实验方案设计
        5.1.4 实验仪器
        5.1.5 实验步骤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超纯水与岩石作用结果
        5.2.2 酸性化学刺激剂与岩石作用结果
        5.2.3 碱性化学刺激剂与岩石作用结果
    5.3 反应后刺激剂化学组分变化分析
        5.3.1 酸性刺激剂组分变化分析
        5.3.2 碱性刺激剂组分变化分析
    5.4 反应后岩石矿物组成变化分析
        5.4.1 酸性化学刺激剂对岩石矿物含量的影响
        5.4.2 碱性化学刺激剂对岩石矿物含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化学刺激剂-岩体矿物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6.1 模型基本原理
    6.2 数值模型建立
        6.2.1 水文地球化学概念模型
        6.2.2 模型参数及初始条件
        6.2.3 模型动力学参数设置
    6.3 数值模拟方案
    6.4 模拟结果
        6.4.1 2.5mol/LHCl+0.5mol/LHF模拟结果
        6.4.2 2.5mol/LNaOH模拟结果
        6.4.3 2.5mol/LNaOH+1mol/LDTPA模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河北马头营区深部高温储层化学刺激改造方案设计
    7.1 EGS目标热储层基本矿物特征
    7.2 数值模型建立
        7.2.1 水文地球化学概念模型
        7.2.2 模型参数及初始条件
        7.2.3 模型动力学参数设置
    7.3 模拟方案设计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酸性刺激剂2.5mol/LHCl+0.5mol/LHF模拟结果
        7.4.2 碱性刺激液2.5mol/LNaOH模拟结果
        7.4.3 碱性刺激剂2.5mol/LNaOH+1mol/LDTPA模拟结果
    7.5 干热岩储层化学刺激改造方案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取得成果
致谢

四、法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深部地质地球化学三维定量矿产预测方法研究 ——以西秦岭早子沟金矿为例[D]. 李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D]. 曾奕.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辽河口沉积物中参与主要生物地化循环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分析[J]. 宋吉雪,明红霞,石婷婷,苏洁,陈泉睿,金媛,樊景凤. 海洋与湖沼, 2021(04)
  • [4]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的现状、特征及其汇编的科学意义[J]. 马鹏飞,刘志飞,拓守廷,蒋璟鑫,许艺炜,胡修棉.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6)
  • [5]墨西哥湾白垩系沉积有机质对大洋缺氧事件OAE1b的响应[D]. 周珂亮. 浙江大学, 2021
  • [6]浅层地下水砷对地表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现状与未来[J]. 韦炳干,尹舒慧,杨林生,虞江萍. 水文, 2021(03)
  • [7]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与空间变异的过程模型及模拟系统[J]. 于贵瑞,张黎,何洪林,杨萌. 应用生态学报, 2021(08)
  • [8]泥炭沼泽湿地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评估研究[D]. 邓思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9]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D]. 张怡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10]化学刺激剂对河北马头营区增强型地热储层改造作用研究[D]. 许佳男. 吉林大学, 2021

标签:;  ;  ;  ;  ;  

法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动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