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深化森林防火综合治理走出一条新路

建德市深化森林防火综合治理走出一条新路

一、建德市深化综合治理森林防火走出新路子(论文文献综述)

姚欣琪[1](2021)在《安徽省C市林长制改革实践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刘毅[2](2020)在《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设计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得益于国家层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政策,国内建筑师主动将创作视角转向乡村地区,主动展开对乡土环境的思考,表现为对新乡土建筑实践的热潮高涨。一些浙江地区的新乡土建筑作品在创作理念或社会效益等方面表现突出,在乡村经济发展、文化复兴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实践与探索,并屡获国内外建筑奖项。这些项目是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设计探索的缩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建筑师在浙江地区的新乡土建筑设计作品研究,探讨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的设计特征,分析当代新乡土建筑设计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以期对往后的新乡土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首先,梳理浙江地区新乡土建筑创作的优势条件。浙江省政府在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设计下乡,良好的经济环境造就了省内开放包容的环境,丰富的传统村落也孕育了独特的乡土文化。密集的地方与周边设计单位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此外,指出丽水松阳、湖州安吉及德清、杭州富阳及桐庐等重点创作区域。其次,阐述当代建筑师的“下乡活动”是一场涉及乡村经济、产业和文化等多维度的乡村振兴活动。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引导可持续的乡村建设经济模式。充分挖掘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脉络。设计过程充分了解村民诉求,营造乡村公共空间,体现建筑师的社会与责任意识。再次,从规划布局、功能空间及形式美学等视角,剖析当代新乡土建筑设计所反映的建筑本体特征。在规划布局层面,对待不同的乡土环境有不同的调适与融合策略。在建筑空间与功能层面,出现了公共服务类、文化展览类、民宿及民居等多种功能的新乡土建筑,不同的项目类型采取灵活的空间组织方式。在形式美学层面,通过建筑形态微调与更新、室内陈列与装饰、光的视觉表达等途径,探索适合乡土语境下的形式语言。最后,指出沿袭乡村传统技艺与介入新技术是当代乡村建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对乡土材料、传统营造方式进行改良,向乡村适度介入新型结构体系与现代化建造方式,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多种策略。

何建峰[3](2020)在《“两山”理论视角下政府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研究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政府绩效考核作为体现政府职能以及行政效率的重要工具。传统的经济绩效评价标准“唯GDP论英雄”,这种评价体系无视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的差异性,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其考核目标、考核指标和考核程序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随着对生态环境关注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推进,地方政绩考核机制将政府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的范畴,逐步探索完善以主题功能区为导向的差异化考核机制。在如此背景下,对实施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的实践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共分绪论、理论、国内情况阐述、自身演变实践、效应分析和优化路径等六个章节。文章以绩效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和“两山”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浙江省淳安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访谈法,对淳安县2013年-2018年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变迁历程进行梳理,阐述其变化调整情况、效应分析、存在问题与原因,以及提出优化建议。本文针对现阶段淳安县差异化考核制度与体系,认为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考核目标与时俱进性不够、推行法制依据不充分、部分内容设置科学程度待优化、配套制度待完善四个方面不足与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区域功能定位与政府职能的不协调、深化改革与法制缺位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衡平和省市与淳安县政府绩效评估在环境与利益上的博弈。最后在“两山”理论视角下提出明确功能定位、健全法律法规、优化考核内容和完善配套制度四个方面优化建议,以期对淳安县生态功能区更好实施和县政府绩效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王忠伟[4](2019)在《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未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实施“五水共治”又是推动浙江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自古以来就有治水传统,源远流长的浙江治水历史与治水精神,是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和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自然环境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水环境恶化以及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这是“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现实背景。“五水共治”主要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区别于以往治水的方式,实现了科学、有效、多样的治水。“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倒逼农村经济的生态转型,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转变发展方式;“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落实水体保护责任制,健全农村水环境治理体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加强农村水文化宣传,促进农村水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推动农村治污水及环境治理,美化农村环境。由此可见,“五水共治”通过水环境治理来推动农村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进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浙江“五水共治”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水文化建设、环境治理这几个方面的顺利实施及其取得的成效,对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五水共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治水理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也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浙江省“五水共治”推进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徐健飞[5](2019)在《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物质水平极大增长,然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引起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为使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摈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优良的城市绿化水平是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做到保护现存的生态空间、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空间,必须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能体现交叉学科的自身优点,是呼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正是绿化模范县城创建所要求落实的内容和任务,所以说“创建绿化模范县城”是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的、具体的体现。马鞍山市当涂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统筹、循序的创建“绿化模范县城”。本文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的规划确立为研究大方向,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绿化模范县城概念的提出、发展背景和国内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概况等,不断通过对国内外经典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的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建设规划的方法。绿化模范县城的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理论依据、特征分析和基本原则。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体系构建、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其二,在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得出一套适用于当涂县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式与方法。采用实际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当涂县绿地进行资源调查和现状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建规划措施、建设策略。其三,将宏观层面的规划理论、规划方法与规划原则详细具体的落实在实际的创建规划建设中。即针对马鞍山市当涂县绿化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数据化指标化,仔细比对《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奖章评选条件》中的各类各项评分要求,严格按照义务植树、城乡绿化、科学造林、森林质量、管理保护、生态文化这六类,进行逐项规划建设,提出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张莎玮[6](2018)在《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存世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是岭南中心地区乡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入手,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空间要素,构建起多层次、综合性的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要素体系。并以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为样本进行剖析,将其空间模式分为四个大类,即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以及沙田型传统村落。针对每一类村落,从山水环境、居祠关系、村落肌理、建筑特征、环境要素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发现每个大类在整体面貌一致性的基础上,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每个大类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十一个亚类,并对每一个亚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村落的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在确保样本空间分布均匀性(每个镇至少有一个样本)的基础上,选择437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开展研究,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合分析,绘制出直观的专题地图。研究表明,广府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基本覆盖广府地区全境,这是广府主流文化主导作用的直接体现;客家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东部和北部,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广,在从化、增城和深圳东北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核心,这与粤东地区客家文化核心区主流文化的西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广客交融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边缘交界的地带,即广府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这些村落同时受到广府与客家文化的影响,在两种文化的势能不均衡的情况下,形成了较为多样的村落空间模式;沙田型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出海口地区,其空间分布范围窄、集聚性强,这与沙田水陆交界地带的环境特殊性密切相关。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形成,是在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化的。在村庄层面,广府村落的梳式巷道,宗祠引领,民居遵从;客家村落的顺应地形,聚族防御,居祠合一;沙田村落的顺堤而建、枕水而居;以及广客交融地区村落因文化形态碰撞而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空间模式,均是在村庄营建过程中为适应自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而摸索形成的村庄营建智慧。在区域层面,高大深远的山体成为文化传播难以逾越的屏障,构成了文化区域的边界,也成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异的界线;而广府地区密布的河流水道以及在丛山峻林中蜿蜒延伸的驿道,成为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主要通道,对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同化作用。而广府与客家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区,则在各自主导文化减弱的情况下,形成了边缘文化交错带,表现出广客交融的村落空间模式,这为我们认识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素材,对完善广府传统村落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冯志峰[7](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汪张杰[8](2014)在《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地全面实施,创建了一系列特色的“美丽乡村”如珍珠散落于各地,但逐渐出现了“重复建设”、“势单力薄”、“停滞发展”等问题,各界人士纷纷探索解决之道:提出了“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的美丽乡村联合发展之路——“美丽乡村精品线”。它是将乡村的“精品”有机连接集成的发展轴线,能更好利用和展示乡村资源,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和新型业态的培育,联合发挥农村农业观光、休闲运动、养老养生等综合功能,有序、整体、系统、科学地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加快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然而在精品线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方向偏差、思路不清、盲目开发、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着重从规划设计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今后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本文通过美丽乡村历史发展路径分析研究、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分析、国外案例研究借鉴、问卷、实地调查研究、AHP层次分析方法以及实际项目参与总结,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得到相应的研究成果如下:一、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理论构造,包括精品线概念、资源评价、布局结构、特征、分类以及规划设计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体系。二、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发展模型构建,包括自然地理主题、产业经济主题、历史人文主题、现代民生主题四大主题精品线的评价模型以及综合评价模型。三、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构造的精品线理论为基础,融合嘉兴市秀洲区各层次精品线案例进行研究,包括各级精品点、道路交通体系、沿线景观风貌、配套设施、产业发展等规划设计策略、引导方向以及措施保障。四、针对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精品线和义乌九都风情线的案例研究,进一步具体分析研究规划设计内容、方法与策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提升措施。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理清思路,明确主题方向,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序开展,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完善,有机更新并使精品线拓展至更长远的未来领域。

金旻[9](2013)在《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文与宗教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近现代发展史上,山区的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山区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山区发展。我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区是我国领土的主体,我国国土面积69.3%的陆地是山区。山区为我国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因山区的地域和生态环境特点所致,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全部在山区。山区发展特别是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协调山区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林业是关键。林地是山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山区林业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如何处理好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关系,化解相互制约和影响,促进协调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典型的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系统深入调查,以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林业建设与贫困的关系及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等问题为重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山区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体林农为对象,对林业建设绩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测度分析,进而提出了可选择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具有较大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贡献,但直接经济贡献不充分,从而导致生态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协调发展的关键;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存在显着制约作用,生态补偿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林农对生态建设的响应;采取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不高,但协调性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现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山区发展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改进余地大。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浙江省人民政府[10](2012)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7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政发[2012]5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2012年7月4日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7年)本规划所指的山区是以山地为基础,包括一部分与其经济社会活动有内在联系的相邻非山地区域。规划范围为富阳市、临安市、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余姚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乐清

二、建德市深化综合治理森林防火走出新路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德市深化综合治理森林防火走出新路子(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设计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新乡土建筑相关研究与实践
        1.2.2 国内新乡土建筑相关研究与实践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浙江地区新乡土建筑创作的优势条件及重点区域
    2.1 良好的政策、经济与自然人文环境
        2.1.1 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设计下乡
        2.1.2 经济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
        2.1.3 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村落数量丰富
    2.2 密集的地方及周边地区设计机构
        2.2.1 院校及其相关设计研究机构
        2.2.2 民营设计院及建筑师事务所
    2.3 重点创作区域及其主要作品
        2.3.1 丽水市松阳地区
        2.3.2 湖州市安吉及德清地区
        2.3.3 杭州市富阳及桐庐地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乡土建筑设计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特征
    3.1 引导可持续的乡村建设经济模式
        3.1.1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
        3.1.2 项目投资建设成本较低
        3.1.3 乡村工坊作为产业复兴的触媒
    3.2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乡村文化脉络
        3.2.1 活化民间技艺等民俗文化
        3.2.2 教化历史人文等精神文化
    3.3 体现建筑师的社会关怀与责任意识
        3.3.1 推进城乡双向互助的积极关系
        3.3.2 营造“主客共享”的乡村公共空间
        3.3.3 倡导乡村内生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乡土建筑设计的规划、功能及形式特征
    4.1 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布局
        4.1.1 调适与融合自然环境
        4.1.2 延续聚落肌理与形态
    4.2 类型多样的功能与多义表达的空间
        4.2.1 公共服务类——乡村公共服务建筑
        4.2.2 文化展览类——乡村书屋与乡村博物馆
        4.2.3 乡村民宿类——集中式民宿与分散式民宿
        4.2.4 乡村民居类——民居规划与私人住宅
    4.3 建筑形态与室内设计呈现乡土美学
        4.3.1 建筑形态的操作方式
        4.3.2 室内陈列与装饰元素
        4.3.3 光呈现建筑视觉意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构及室内热环境改善等技术特征
    5.1 积极运用乡土材料与传统营造方式
        5.1.1 地方乡土材料的延续与优化
        5.1.2 传统营造工艺的借鉴与调适
    5.2 适度介入现代结构体系与建造方式
        5.2.1 新型结构体系的综合运用
        5.2.2 工业化与数字化介入乡村
    5.3 改善室内热环境与提升室内热舒适度
        5.3.1 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防潮设计
        5.3.2 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与房间通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新乡土建筑设计的研究结论
    6.2 新乡土建筑设计面临的困难
    6.3 新乡土建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浙江地区新乡土建筑项目信息统计表
附录B 浙江地区新乡土建筑使用者访谈记录
附录C 浙江地区新乡土建筑的使用评价调研问卷

(3)“两山”理论视角下政府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研究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政府绩效
        2.1.2 差异化绩效考核
        2.1.3 生态功能区
    2.2 理论基础
        2.2.1 绩效管理理论
        2.2.2 政府治理理论
        2.2.3 “两山”理论
第3章 我国政府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的演进
    3.1 差异化政绩考核推行的背景
    3.2 国内差异化政绩考核回顾
        3.2.1 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实践探索
        3.2.2 国内差异化政绩考核的典型做法
    3.3 杭州市绩效考核演变历程
        3.3.1 杭州绩效管理演进阐述
        3.3.2 “3+1”综合考评体系
        3.3.3 区、县(市)综合考评指标体系
第4章 淳安县政府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的演变实践
    4.1 淳安县基本情况概述
    4.2 淳安县政绩考核体系演变历程
        4.2.1 差异化考核前后淳安政绩考核体系阐述
        4.2.2 淳安县与其他区县市考核内容与指标对比分析
        4.2.3 差异化考核体系下政绩考核的实践回顾
    4.3 差异化政绩考核下淳安县政府职能转变重要举措
        4.3.1 强有力抓生态环境保护
        4.3.2 坚持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4.3.3 全面推进临湖综合整治
第5章 差异化政绩考核对淳安县政府绩效的效应分析
    5.1 差异化政绩考核正面效应分析
        5.1.1 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变优
        5.1.2 有效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发展
        5.1.3 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2 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5.2.1 差异化考核目标与时俱进性不够
        5.2.2 差异化考核推行法制依据不充分
        5.2.3 差异化考核部分内容设置科学程度待优化
        5.2.4 差异化考核配套制度待完善
    5.3 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产生困境的原因分析
        5.3.1 区域功能定位与政府职能的不协调
        5.3.2 深化改革与法制缺位的矛盾
        5.3.3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衡平
        5.3.4 省市与淳安县政府绩效评估在环境与利益中的博弈
第6章 “两山”理论视角下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优化路径
    6.1 明确功能定位,落实政府职能及时转变
    6.2 健全法律法规,确保差异化考核法制化
    6.3 优化考核内容,增强差异化考核科学性
    6.4 完善配套制度,提高差异化考核实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
        1.5.2 理论基础
        1.5.3 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
        1.5.4 “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2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的提出
    2.1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背景及过程
        2.1.1 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1.2 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现实背景
        2.1.3 浙江省治水战略及“五水共治”提出的过程
    2.2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特征及意义
        2.2.1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特征
        2.2.2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意义
3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的实施
    3.1 “五水共治”实施情况及成效
        3.1.1 “五水共治”实施情况
        3.1.2 “五水共治”取得的成效
    3.2 “五水共治”倒逼农村经济的生态转型
        3.2.1 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3.2.2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第三产业
    3.3 “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
        3.3.1 “五水共治”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3.3.2 落实水体保护责任制力促水环境治理
    3.4 “五水共治”促进农村水文化建设
        3.4.1 促进水文化宣传教育
        3.4.2 “五水共治”助推水文化建设
    3.5 “五水共治”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3.5.1 农村水环境治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5.2 农村治污水推进环境治理
4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1 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存在的问题
        4.1.2 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的改进措施
    4.2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2.1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4.2.2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改进措施
    4.3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3.1 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3.2 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4.4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4.1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4.4.2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改进措施
5 研究结论与重要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下的生态意识思考
        1.1.2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全国各地争先创建绿化模范县城
        1.2.3 安徽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1.2.4 国外研究与发展概况
    1.3 相关概念
        1.3.1 绿化模范县城
        1.3.2 生态文明建设
        1.3.3 城乡一体化
        1.3.4 景观生态学
        1.3.5 森林城市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
        2.1.1 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筑区域国上绿化网络
        2.1.2 推动城乡绿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2.1.3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增强城市竞争力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研究
        3.1.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依据
        3.1.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3.1.3 绿化模范县城评选检查的内容与步骤
        3.1.4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检查评分标准
    3.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方法研究
        3.2.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体系构建
        3.2.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规划内容
        3.2.3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法
第四章 当涂县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
    4.1 建设条件、区域现状与存在问题
        4.1.1 建设条件分析
        4.1.2 区域现状分析
        4.1.3 存在问题分析
    4.2 规划综述
        4.2.1 指导思想与建设理念
        4.2.2 规划原则
        4.2.3 创建意义
        4.2.4 创建目标
        4.2.5 空间布局
    4.3 建设内容与任务
        4.3.1 贯彻绿化政策加强组织领导
        4.3.2 绿化规划与计划的制定
        4.3.3 义务植树活动建设规划
        4.3.4 建成区绿化建设规划
        4.3.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3.6 古树名木保护建设规划
        4.3.7 绿化管护建设规划
        4.3.8 科学造林与森林质量建设规划
        4.3.9 绿化宣传教育建设规划
    4.4 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4.4.1 实施林长制工作方案
        4.4.2 林业增绿增效增美营造林任务
        4.4.3 “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工程
        4.4.4 相关重点工程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凸显
        1.1.2 传统村落迅速消失
        1.1.3 大数据拓展与深化传统村落研究
    1.2 研究范围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概况
        1.3.2 广东及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3.3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
    1.6 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类及其数据库构建
    2.1 空间模式视角的传统村落研究
        2.1.1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2.1.2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逻辑构成
    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分类
        2.2.1 民系与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关系
        2.2.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类
    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构建
        2.3.1 传统村落研究中的数据思维
        2.3.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数据库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
    3.1 空间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3.1.1 山水环境:背山面水,水塘环绕
        3.1.2 村落肌理:巷深坪阔,曲直井然
        3.1.3 居祠结构:宗祠引领,民居遵从
        3.1.4 建筑特征:三间两廊,独立私密
        3.1.5 环境要素:阡陌纵横,鱼塘广布
    3.2 亚型
        3.2.1 亚型A:梳式
        3.2.2 亚型B:水网切割式
        3.2.3 亚型C:台地环绕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 空间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1 山水环境:山重水复,谷地营生
        4.1.2 村落肌理:筑围防御,顺山延伸
        4.1.3 居祠结构:居祠一体,聚族而居
        4.1.4 建筑特征:家族合居,体量庞大
        4.1.5 环境要素:谷地耕作,梯田层叠
    4.2 亚型
        4.2.1 亚型A:方正包围式
        4.2.2 亚型B:围垅包围式
        4.2.3 亚型C:堂横屋式
        4.2.4 亚型D:排列包围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 空间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1 山水环境:山间盆地,丘陵边缘
        5.1.2 村落肌理:外围封闭,内部井然
        5.1.3 居祠结构:祠宅离合,各不相同
        5.1.4 建筑特征:兼容广客,防御围合
        5.1.5 环境要素:盆地稻作,山田掩映
    5.2 亚型
        5.2.1 亚型A:有围梳式
        5.2.2 亚型B:有围排列式
        5.2.3 亚型C:中心明显混合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田型传统村落
    6.1 空间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
        6.1.1 山水环境:海陆交接,水道纵横
        6.1.2 村落肌理:顺水而居,堤坝建房
        6.1.3 居祠结构:无宗祠,人口组成复杂
        6.1.4 建筑特征:疍艇流徙,茅寮栖身
        6.1.5 环境要素:农田广袤,稻作发达
    6.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总类
        6.2.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总表
        6.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图式分类总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布特征及规律
    7.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分布特征
        7.1.1 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2 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3 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4 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1 大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2 亚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文化区划图
    7.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建筑类型的重合关系
        7.3.1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特征
        7.3.2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规律
        7.3.3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各类建筑的空间重合程度
        7.3.4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中的“同构异形”现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机制
    8.1 自然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1.1 气候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2 地理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3 土地资源与村落空间模式
    8.2 社会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2.1 聚族而居的村落空间模式
        8.2.2 经济基础与村落组构模式
        8.2.3 社会动荡与村落的防御
        8.2.4 社会政策与村落空间模式的演变
    8.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文化演进
        8.3.1 广府传统村落文化的演化、变化与异化
        8.3.2 文化传播与村落空间模式的固化和同化
    8.4 广客交融: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特殊样本
        8.4.1 广客交融的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8.4.2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
        8.4.3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演化过程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1.1 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剖析及其内在规律的揭示
        9.1.2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地理分布
        9.1.3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
    9.2 创新点
        9.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9.2.2 构建了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9.2.3 研究了文化交界地带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特征
    9.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7)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8)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美丽乡村精品线发展历程研究
        1.3.1 “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与浙江省实践发展进程
        1.3.2 美丽乡村精品线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原因剖析
        1.3.3 美丽乡村精品线雏型的理论研究
        1.3.4 美丽乡村精品线理论研究的问题原因剖析
        1.3.5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的政策性参考文件
        1.3.6 小结
    1.4 国外乡村发展相关案例研究
        1.4.1 德国的整合性乡村更新规划
        1.4.2 英国产业驱动乡村可持续发展规划
        1.4.3 韩国新村运动
        1.4.4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与文献分析
        1.5.2 实地调查
        1.5.3 AHP 层次分析法
        1.5.4 实践参与
    1.6 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2章 美丽乡村精品线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综述与联系
        2.1.1 “美丽乡村”
        2.1.2 “美丽中国”
        2.1.3 “美丽乡村精品点”
        2.1.4 “美丽乡村精品线”
        2.1.5 “美丽乡村精品区块”
    2.2 相似概念综述与对比联系
        2.2.1 “乡村旅游线路”
        2.2.2 美丽乡村精品线与乡村旅游精品线对比区分与联系
        2.2.3 “绿道”
        2.2.4 美丽乡村精品线与绿道之间的对比区分与联系
        2.2.5 美丽乡村精品线与绿道规划内容体系对应关系
    2.3 基础理论分析研究
        2.3.1 点轴开发理论对精品线的启示
        2.3.2 城乡统筹理论对精品线的指导意义
        2.3.3 整体系统论对精品线的启发意义
        2.3.4 景观规划学-美学对精品线的指导作用
        2.3.5 景观梯度理论对精品线的指导意义
        2.3.6 新自然观理论对精品线的启发意义
    2.4 基础理论研究与启示总结
第3章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理论构建
    3.1 本文对“美丽乡村精品线”研究概念界定
        3.1.2 从城乡发展角度分析界定(宏观规划发展角度)
        3.1.3 从精品线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界定(微观设计角度)
    3.2 精品线资源的评价分类与汇集梳理
        3.2.1 以新自然观理论对美丽乡村资源梳理分类
        3.2.2 按美丽乡村精品线组成结构对沿线资源梳理分类
        3.2.3 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美丽乡村精品线区域资源评价与划分
    3.3 美丽乡村精品线的布局结构
        3.3.1 县(市)域宏观规划发展层次精品线布局结构
        3.3.2 规划设计微观层次精品线布局结构
    3.4 美丽乡村精品线的特征
        3.4.1 形态特征
        3.4.2 空间特征
        3.4.3 功能特征
    3.5 美丽乡村精品线的分类
        3.5.1 按精品线空间环境划分
        3.5.2 按精品线线性基质划分
        3.5.3 按精品线所在行政区域划分
        3.5.4 按精品线地理位置划分
        3.5.5 按精品线主题特色划分
    3.6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与设计的目标意义
        3.6.1 政策环境下的精品线建设意义
        3.6.2 精品线规划建设整体目标
        3.6.3 精品线规划建设具体目标
        3.6.4 精品线拓展连接的发展目标
    3.7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原则
        3.7.1 因地制宜原则
        3.7.2 系统性原则
        3.7.3 生态性原则
        3.7.4 创新性原则
        3.7.5 经济性原则
        3.7.6 公众参与原则
    3.8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内容体系
第4章 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发展模型创建
    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1 层次性
        4.1.2 独立性与系统性
        4.1.3 易操作性
        4.1.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4.2 层次分析法搭建
        4.2.1 美丽乡村精品线发展类型
        4.2.2 美丽乡村精品线评价因子确立
        4.2.3 各指标因子的定义解释
        4.2.4 不同主题美丽乡村精品线评价模型建立
    4.3 美丽乡村精品线综合评价模型与结果说明
        4.3.1 综合模型权重计算
        4.3.2 结果说明
第5章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5.1 美丽乡村精品线项目建设流程
        5.1.1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流程
        5.1.2 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流程
    5.2 县域概念性初步规划
        5.2.1 精品线布局结构
        5.2.2 现状调查,资源整合
        5.2.3 初步确定精品线主题
        5.2.4 各主题精品线规划建设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
        5.2.5 嘉兴市秀洲区美丽乡村精品线县域规划案例分析
    5.3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阶段
        5.3.1 各级精品点规划设计和提升改造
        5.3.2 精品线道路交通体系
        5.3.3 沿线风貌提升与景观规划设计
        5.3.4 配套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5.3.5 绿道专项规划
        5.3.6 美丽乡村精品线产业引导规划
        5.3.7 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时序规划
第6章 义乌九都风情线规划设计实例分析
    6.1 义乌九都风情线规划建设概况
        6.1.1 规划建设背景
        6.1.2 规划建设概况与创新点
    6.2 九都风情线规划建设内容与方法策略
        6.2.1 现状调查与分析
        6.2.2 分期目标
        6.2.3 风情线形象主题策划
        6.2.4 各级精品点规划设计
        6.2.5 道路交通体系
        6.2.6 沿线景观风貌
        6.2.7 游憩活动策划
        6.2.8 配套服务设施
        6.2.9 产业引导规划
        6.2.10 九都风情线经营管理措施
        6.2.11 风情线生态保护规划与措施
    6.3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不足
    7.3 未来发展展望
附录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研究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9)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区域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2.1.2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3 区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4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从经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2 从山区发展与非山区发展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2.3.3 从山区发展模式角度进行的研究
        2.3.4 从三农角度进行的研究
        2.3.5 从生态旅游角度进行的研究
        2.3.6 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
        2.3.7 从扶贫角度进行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2.4.1 林业建设
        2.4.2 山区发展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3.1 湘西自治州自然资源特点
        3.1.1 地貌气候特点
        3.1.2 生物资源特点
        3.1.3 土地、矿产及水资源特点
        3.1.4 旅游资源特点
    3.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3.2.1 经济发展特点
        3.2.2 社会发展特点
    3.3 湘西自治州林业基本概况和特点
        3.3.1 林业概况
        3.3.2 林业发展特点
    3.4 湘西自治州资源与发展的关联特征分析
        3.4.1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促进作用
        3.4.2 资源禀赋对发展的约束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贡献分析
    4.1 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4.1.1 林业建设概况
        4.1.2 林业建设特点分析
    4.2 林业建设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贡献
        4.2.1 森林资源快速增长
        4.2.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2.3 生物多样性受保护
    4.3 林业建设对山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3.1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
        4.3.2 推动山区旅游业发展
        4.3.3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4.4 林业建设对山区社会发展的贡献
        4.4.1 山区农民就业机会增加
        4.4.2 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4.5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假设
        4.5.2 数据描述
        4.5.3 结果及讨论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相互制约
    5.1 山区发展对林业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5.1.1 经济增长本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5.1.2 森林资源遭破坏难以快速恢复
        5.1.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剧石漠化
        5.1.4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5.2 林业建设对山区发展的制约
        5.2.1 对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
        5.2.2 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相互制约的成因分析
        5.3.1 历史原因
        5.3.2 资源总量不足
        5.3.3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5.3.4 发展能力欠缺
        5.3.5 基层管理薄弱
    5.4 本章小结
6 林业建设与山区贫困问题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贫困现状
    6.2 林业建设在山区减贫中的作用
        6.2.1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特征分析
        6.2.2 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林业建设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3.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6.3.2 退耕还林工程与山区减贫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7.1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一般协调关系分析
        7.1.1 林业建设的生态功能
        7.1.2 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
        7.1.3 林业建设的社会功能
    7.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度计量与分析
        7.2.1. 指标选取及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7.2.2.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综合协调度测算
    7.3 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7.4 基于农户认知的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7.4.1.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业建设
        7.4.2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林业建设和山区发展现行政策分析
    8.1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相关政策分析
        8.1.1 国家和地方层面关于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
        8.1.2 现行的林业建设政策关系
    8.2 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8.3 林业建设政策与山区发展政策的关系及协调性分析
        8.3.1 政策目标不一致
        8.3.2 缺乏政策协调机制
        8.3.3 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合理模式
    9.1 湘西自治州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9.1.1 生态治理模式——凤凰县石漠化治理
        9.1.2 新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古丈县沼气开发
        9.1.3 建设优势作物示范基地的模式——古丈县油茶示范基地
        9.1.4 生态型林场模式——泸溪县生态林场
    9.2 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协调模式探索
        9.2.1 林业经济驱动模式
        9.2.2 生态恢复与保护模式
        9.2.3 生态服务市场化模式
        9.2.4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10 结论与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协调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0.2.1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2.2 利用资源优势兴办绿色产业
        10.2.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2.4 强化能力建设
        10.2.5 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主要成果目录
致谢

四、建德市深化综合治理森林防火走出新路子(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C市林长制改革实践探究[D]. 姚欣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当代中国新乡土建筑设计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D]. 杨刘毅. 华侨大学, 2020(01)
  • [3]“两山”理论视角下政府差异化政绩考核制度研究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D]. 何建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4]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王忠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D]. 徐健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莎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7]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研究[D]. 汪张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9]湘西自治州林业建设与山区发展协调性研究[D]. 金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10]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7年)的通知[J].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Z3)

标签:;  ;  ;  ;  ;  

建德市深化森林防火综合治理走出一条新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