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长白山区火山机构研究

基于RS和GIS的长白山区火山机构研究

一、基于RS、GIS的长白山地区火山机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于曦[1](2021)在《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文中认为安图县位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着质优量丰的天然矿泉水资源,是我国鲜有的优质矿泉水资源聚集地。近年来,统一、恒大、农心、伊利等知名矿泉水企业相继落户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根据该区矿泉水特色,实现在保障生态安全前提下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开展矿泉水资源补给来源及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明确其多年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分布特征,划分出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生态红线,对指导安图县近、中、远期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地统计分析软件与同位素技术结合,开展了矿泉水水化学、典型组分时空特征分析,计算矿泉形成时间,确定补给来源,还原其形成机制。以InVES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研究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的年际变化、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和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圈定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如下:(1)经水化学、同位素分析,安图县矿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Na型水,HCO3-CaMg型;形成时间为27.7-77.8 a,平均值为39.8 a;补给高程为998-1467 m,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凝结水。偏硅酸组分是地下水不断溶解研究区内主要含水介质为气孔状玄武岩,地下水与围岩(含水介质)密切接触过程中,经水岩交互作用,不断溶解硅酸盐岩的可溶性SiO2,形成偏硅酸组分。深层次承压地下水沿导水断裂上涌,过程中CO2溶解度降低,以游离形态从水中逸出,形成“含气矿泉”。(2)经InVEST模型模拟及地理信息系统运算,安图县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65.14 mm、365.83 mm、332.08 mm、364.27 mm、392.82mm、444.24 mm。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林地、草地贡献最大;按照乡镇行政区划,二道白河镇贡献最大,新合乡、松江镇次之。矿泉集中分布区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459.37 mm、402.79 mm、428.32 mm、446.25 mm、447.28 mm、499.28 mm,大幅超出安图县平均水平。(3)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因子包括降水量P、蒸散量Ep、数字高程DEM和土地利用类型,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构造判断矩阵求解各因子权重,得到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数计算公式。最终将安图县水源涵养重要性分为5类,即一般重要、比较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极重要,分别占18.26%、19.02%、21.82%、22.79%和18.11%。(4)结合《指南》中的评估分级步骤设置节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将水源涵养能力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与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得到25个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的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于二道白河镇中南部、松江镇东北东南部、永庆乡东部,囊括矿泉补给区,可以有效保证矿泉水源涵养。

阿鲁思[2](2021)在《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白山作为吉林省内集各种资源(包括:旅游、生态环境和矿产等一系列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吉林省的区域经济总量疾速攀升,社会财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介于此原因使得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各种资源的价值不断地升高。且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致使旅游开发区内的人口密度持续增高,因此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着增加。截至2018年为止,长白山保护区内的10条泥石流沟共计发生25次泥石流灾害,造成2635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2009年六月发生于长白山北坡瀑布景区南侧48m处的泥石流破坏了景区旅游与生态环境等资源,造成了约700万元的经济损失。且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降水与降雪等事件)趋多趋强,结合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情,使得由极端降雨事件所诱发的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再不断地增加。不仅如此,长白山火山正处于千年、百年复活期的节点上。火山的活动势必迫使天湖水位的抬升,湖水顺北坡溃坝或漫坝而下会导致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此外,区域尺度上进行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时,由于对风险中各个因素之间联系的考虑不足,致使无法得到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结果,因而导致最终的风险评价结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由多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风险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为研究区,从泥石流灾害及灾害链形成机理出发,对区域内由不同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分析,随后确定以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作为切入点,结合基于灾害事件关系的灾害链模型建立评价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优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使其能够运用在区域尺度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同时以该模型关联灾害链系统内各个灾害事件,并对长白山北坡区域内不同致灾因子在不同强度或频率下所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评价。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耦合多模型,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并以模型的耦合来建立风险评价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最终进行区域尺度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地质环境因子与研究区内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发现坡度、曲率、物源厚度、地形湿度指数与植被覆盖等9个地质环境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选取这9个指标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长白山北坡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不易发区面积占全研究区面积的51.22%,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2.05%。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11.94%。而高与极高易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82%与7.97%。易发性评价结果中的中、高与极高易发区普遍分布于研究区内的凹形斜坡。同时评价结果AUC值更是达到了0.9048,说明基于随机森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极为可信。(2)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与灾害链形成机理对两种灾害链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基于灾害事件之间关系的灾害链模型为框架,分别建立了极端降雨诱发与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选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作为反映灾害链内各个灾害要素之间关系的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其后,通过耿贝尔分布模型计算了极值降雨量并选定以10年、30年和50年一遇的极端降雨(分别为85.9415mm、132.5655mm与153.8496mm)为例结合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三个重现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值超过0.5的区域均只占33%左右。这是由于该模型通过随机森林的结果进行了筛选。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大于0.5的值域内变化情况则与基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不同。研究区内危险性大于0.5的区域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产生了变化,说明研究区随着重现期变久,泥石流的发生将更加频繁且泥石流的强度也将持续增强。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每个重现期的危险性评价结果精度明显高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的结果。证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拥有良好且稳定的表现。(3)针对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通过Flow3D模型对三种假设情况下发生的天池溃决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三个模拟情景下发生的天池溃决淹没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域的55.17%、69.97%和86.32%。淹没深度在0至2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11.84%、9.83%和12.66%。淹没深度在2-5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8.07%、8.9%和8.51%。其余区域水深超过了5m。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淹没水量均超过了该区域可承受阈值水量的10倍以上,表明三种情况的天池溃决均可以较容易的诱发泥石流灾害。随后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区内三种假设情况下的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危险区面积的增多幅度远远超过了高与中等危险区,表明不同模拟情景下,随着水位的升高、水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区域受到淹没影响。同时,这些区域在极为充足的水源条件支撑下更加容易发生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4)通过分析已有的灾损数据后,明确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移动的物源厚度作为表征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的指标。结合吉林省泥石流灾害历史灾损数据对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承灾体灾损率进行计算并建立了相应的脆弱性曲线。通过泥石流物源量动静储量关系公式将危险性评价结果与脆弱性评价进行关联,并对研究区内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两种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极值雨量和天池溃决水量的增加,泥石流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增加。其中由极端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中可能产生最大损失的是药王庙、聚龙泉等旅游景点。而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威胁最大的则是长白山瀑布、聚龙泉、小天池等旅游景点。本研究将弥补泥石流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长白山景区,对于提高景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于成龙[3](2021)在《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龙市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是长白山地区的一座边境旅游城市,坐落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市内90%以上面积被山地覆盖,山高谷深,水系发育,降水集中,加之构造活动与火山地震活动强烈,使得区内地质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随着和龙市旅游开发、工矿业开采、工程活动的频繁进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高。逐年增加的地质灾害与日趋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和龙市人类经济社会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和龙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对指导区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以及协调区内人类生产生活与地质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和龙市为研究区域,在考虑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的基础上,对区内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展开研究,然后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区内地质、生态、社会环境因子,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和山地工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查明了和龙市内已发生地质灾害点173处,均未稳定,潜在地质灾害点63处,均为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已发生的、未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二是潜在地质灾害点。因此,可以确定研究区内分布有2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崩塌80处、泥石流72处、不稳定斜坡63处、滑坡1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2处。对各类隐患点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内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多受控于斜坡结构与人类工程活动,泥石流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均因地下采煤活动而产生。(2)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形状多处于正三角形与圆形之间、面积更为均匀、内部坡向与坡度变化较小的斜坡单元为制图单元;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相关性、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相关文献建立了包含岩土体类、地质构造类、地形地貌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人类活动类、诱发因素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8大类共计13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长白山火山活动因子进行重点研究;接着对评价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与J、坡度区间为18~24°与24~30°、SE与S坡向、高程区间为255~860 m、起伏度为103~180 m、252~339 m、339~595 m、凸形坡、距离断层、河流、道路越近、裸地和人工植被与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最高;然后选取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随机森林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建模,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区划结果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高、极高崩滑危险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40.28%、27.75%、19.09%和12.88%,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0、2、31和126个,分别占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个数的0.00%、1.26%、19.50%和79.24%,且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内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较为集中的各城镇周边,一旦发生崩滑地质灾害,将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大崩滑灾害监测力度,实现对崩滑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3)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适用于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的流域单元作为制图单元;接着建立包含岩土体类、地形地貌类、地质构造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流域发育阶段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7大类共计11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K与J、坡度区间为6~11°、E、S与SW坡向、面积区间为2.55~7.77 km2、相对高差为0~206 m、圆度区间0.14~0.52、裸地、人工植被、地貌信息熵区间0.349~1.357、距离道路、河流、断层越近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较高;然后选取频数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建模,并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泥石流低危险性、中危险性、高危险性和极高危险性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32.92%、39.07%、18.72%、9.29%,低、中、高、极高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泥石流灾害点2、11、20和39个,分别占已知泥石流灾害点数的2.78%、15.28%、27.78%和54.16%,且研究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龙城镇东北部、八家子镇、头道镇中部和东城镇北部地区,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研究。(4)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以下五个评价指标:道路密度、房屋密度、人口密度、农民人均收入和耕地密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崩滑地质灾害易损性与泥石流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易损性等级以低易损性为主。基于易损性与危险性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地质灾害极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龙城镇东北~东城镇一带和边防公路大部分沿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03%,主要危胁对象为省道S206、居民房屋、农田和边防公路等,建议在这一区域内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地质灾害中风险区面积占比34.22%,应适当开展地质灾害的治理、监测工作。地质灾害低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广,面积占比为37.75%。(5)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GIS技术,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特征,采用地质环境类:高差、坡度、地貌类型、断层距离、地震、岩土体类型、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社会环境类:建筑物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生态环境类: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河流距离、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矿产资源等3个大类,共计18个评价指标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组合赋权法,对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为(前五):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地层岩性、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地震、人口密度;然后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建模研究,结果显示低承载力等级面积为471.38 km2,中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097.24 km2,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416.67 km2,极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2,083.34 km2,这四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30%、21.65%、27.95%、41.10%。建议在地质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区域,控制新资源开发、大型人类工程的建设等,使其不遭受更严重的破坏,转变现有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开采方式和利用强度,逐步改善这一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

郑文丽[4](2020)在《长白山地区地名景观分布及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地名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世界对于地名的重视也逐渐加深。地名作为自然、文化、人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本文由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将长白山地区地名进行分类,利用ArcGIS进行核密度分析,其中将地名密度作为主要的研究指标,得出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长白山地区共14464个地名进行分类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本文将长白山地区地名分为两个大类、十四亚类,其中自然地名数量远多于人文地名数量,寄意地名、方位地名、山系地名、动植物地名、水系地名占所有地名的67%。中国境内水系地名、方位地名、动植物地名、姓氏地名、寄意地名是占所有地名比例的前五名,朝鲜境内山系地名、水系地名、方位地名、动植物地名、寄意地名占所有地名比例的前五名。(2)通过ArcGIS对长白山地区地名进行核密度分析可以看出长白山地区地名分布不均匀,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中国境内的地名呈现出两点式聚集,分别是东南部、西北部地区地名密度高于中间部分地名,朝鲜境内的地名聚集于东南部,东南部地名密集度高,中间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名密度较低,自然地名的分布与地貌类型存在正相关关系,海岸地名为朝鲜半岛特有地名,源于海岸地貌的分布,人文地名也与自然地理环境难以分割,从而说明自然与人文二者是不能够完全分隔理解的。(3)长白山地区地名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主要包括地貌、资源两方面影响。地名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对于不同时期的地名,命名存在差异。长白山地区地名反映出长白山地区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民族文化和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包括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朝鲜境内单一民族文化。移民文化是由于长白山地区国内移民与国外移民并存产生的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融合的成果。

韩丽娜[5](2020)在《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地球上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如火山、地震等,及其导致的次生灾害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正在不断吸引全球的关注,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自然灾害引发次生灾害的形成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展了相关研究。这种由一种灾害的发生启动另一种或多种灾害的现象称为灾害链。目前针对灾害链的定义、分类方法、形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但是对于灾害链风险的定量评价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形式。这是由于存在因果关系的灾害事件在灾害链系统中会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灾害链的风险评价研究难上加难,但概率推理模型如贝叶斯网络的开发为研究这些复杂相关性提供了机会。本研究首先依据历史上发生的大型灾害链案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灾害链的形成机理,并依据长白山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总结了长白山火山喷发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链类型,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的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其次,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理论基础,构建了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其中包含地震烈度、高程、坡度、坡向、岩性、与河流距离、与断层距离、土地利用方式和年平均降雨量9个影响因素。最后,根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从风险形成要素危险性与脆弱性两个方面来构建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长白山火山喷发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链类型包括:火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火山喷发(伴生地震)-天池溃决(洪水)-火山泥石流灾害链、火山(伴生地震)-天池溃决(洪水)-泥石流-崩塌、滑坡灾害链。(2)在长白山地区,火山喷发诱发的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高、中风险区主要集中于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半径约为10km左右的区域内;研究区的北部、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低及非常低的风险。(3)ROC曲线法对灾害链风险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012,表示模型的评价效果较准确。本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可为长白山地区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预测预警、灾害救援及断链减灾工作提供较好的决策支持,并为因地制宜地制定长白山火山喷发引发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措施提供基础。

马晴[6](2020)在《长白山火山土壤质量及有害元素环境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危险的火山之一,也是我国最具潜在灾害性喷发的一座大型近代活动火山。火山一旦喷发将会对该区域的人身安全、生态环境、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等造成巨大的威胁,除此以外,火山喷发产生的物质将会对区域内的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火山喷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天池火山周围收集火山土壤和火山灰样本,并测定理化性质和21种金属元素(Al、Fe、K、Ca、Na、Mg、Mn、Ti、Cu、Pb、Zn、Cr、Ni、Ba、Ga、Li、Co、Cd、As、Sn和Sr)的浓度。根据理化性质,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的方法得到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情况,综合Pearson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金属的来源进行分析。使用地理累积指数(Igeo)、富集因子(EF)、污染因子(CF)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评估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并使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金属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价。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物理性质除含水量外变异系数较小(3.03%-16.93%),较为稳定;化学性质除pH外变异系数较大(13.61%-64.59%);对于火山灰土特性指标,火山玻璃的变异系数较小(2.92%-6.68%),磷酸盐吸持量的变异系数较大(32.03%-63.85%)。对于理化性质含量,基本上呈现出表层火山土壤>次层火山土壤>火山灰或者次层火山土壤>表层火山土壤>火山灰两种规律。变异系数大的原因可能是受土壤理化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地形地貌、土壤母质、当地降水和蒸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采样点的不均匀分布等人为因素的影响。(2)土壤肥力质量整体呈现中等水平,受人为因素影响小,植被自然生长的区域土壤肥力质量高。常用二级标准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质量标准,显示存在轻度污染。研究区内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极高的等级,土壤质量主要受海拔、降雨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和景区开发情况等人为因素的影响。(3)天池火山样本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平均浓度低于其它火山或与其它火山浓度相似,仅有少数金属(如Zn)的平均浓度非常高。Fe、K、Na、Mn、Pb、Zn、As和Sn元素在天池附近浓度较高;Ca、Mg、Ti、Cu、Cr、Ni、Ba、Co和Sr元素在研究区北部至西部浓度较高,且存有部分低浓度区域,而在南坡存有部分高浓度区域。(4)理化性质和火山灰土特性指标中只有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有效磷、海拔和磷酸盐吸持量对多数金属的累积存在一定影响。Fe、Mn和As主要为人为来源;其他元素(Al、K、Ca、Na、Mg、Ti、Cu、Pb、Zn、Cr、Ni、Ba、Ga、Li、Co、Cd、Sn和Sr)主要为自然来源,但Li、Pb和Zn可能有人为来源。长白山地区主要为林地和旅游景区,研究区内的人为来源主要为交通源。(5)金属元素浓度较低,不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和非致癌风险,但是要注意Cr和As对儿童的致癌风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标准、增加污染金属元素的监测种类、重视交通源污染和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等5个方面的风险管理措施。研究区域内火山喷发对土壤质量影响,可以为火山喷发对土壤环境效应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有害元素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从环境风险的角度为我国在火山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保障长白山地区的粮食安全、地下水饮用以及土壤环境。

于健[7](2019)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及温度重建》文中研究指明树木年轮资料具有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和易于获取多个复本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评估树木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古气候重建。位于我国东北中纬度地区的长白山,受温带大陆性季风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反映剧烈。该地区的阔叶红松林为我国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非常丰富,原始阔叶红松林目前已接近森林演潜的顶极阶段。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长白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探讨该区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森林的响应,尤其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进行研究,在林内对7个树种采集树木年轮样芯。首先,建立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树轮宽度年表,旨在明确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径向生长的影响。其次,建立不同海拔梯度红松和水曲柳标准年表,探索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标准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旨在明确气候变化对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树木径向生长影响的关键气候因子,并解释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此外,对北坡阔叶红松林与暗针叶林过渡带地区树轮样芯进行采集,建立长白松和鱼鳞云杉标准年表,以期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过渡带地区2种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未来在该区域开展古气候重建提供基础数据。最后,利用树木年轮宽度数据重建了长白山地区过去200多年来平均温度变化,旨在为长白山乃至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数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综上所述,上述研究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尤其是长白山森林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该区阔叶红松林的合理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长白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93℃,气候倾向率为0.39℃·10a-1。该区年降水量波动幅度较小,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平均降水量为682.34mm,气候倾向率为6.49 mm·10a-1。除秋季年降水量略呈下降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均不明显。综上所述,该区气温具有明显增加趋势,而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明显。(2)相同立地条件下,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红松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降水量控制,表现出与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水曲柳和春榆树木径向生长受温度影响强于降水,温度升高均有利于其树木径向生长量增加。蒙古栎和黄檗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不是十分敏感,表现出受温度和降水量的综合影响。(3)2个树种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长白松较鱼鳞云杉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加敏感,更适合用于树轮气候学研究。响应函数分析表明,长白松主要受温度限制,温度升高有利于长白松树木径向生长量增加。鱼鳞云杉受温度和降水量的综合影响,升温导致的干旱胁迫是限制鱼鳞云杉树木生长的主要原因,如果未来全球气温进一步增加,将对鱼鳞云杉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一些大尺度的大气-海洋变化的耦合作用也可能对长白山树木径向生长产生影响。(4)低海拔红松和水曲柳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强于高海拔。气候变化对红松与水曲柳树木径向生长产生不同的响应模式。低海拔红松生长主要受降水量控制,温度增加对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海拔高度上升,高海拔红松受温度和降水量共同限制,温度和降水增加可以增加高海拔红松径向生长量。然而,与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式不同的是,不同海拔水曲柳树木径向生长均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均能增加其生长量。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因子冗余分析的结果与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冗余分析可以有效量化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5)相关分析表明,夏季平均温度是控制长白山北坡高海拔地区长白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使用标准年表重建了该区过去243年7-8月平均温度变化。该重建方差解释量为32.4%,在过去243年长白山地区夏季平均温度变化共经历了3个主要冷期和4个主要暖期,一些冷年可以联系到一系列主要热带火山爆发。温度重建能够成功捕捉到最近的气候变暖事件,与邻近地区其它温度重建在年代际时间尺度较为一致。空间分析发现重建序列对于采样点周边较大范围地区7-8月平均温度变化特征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功率谱和小波相干性分析揭示存在显着周期峰值,这也许与大尺度大气-海洋-陆地循环系统变化有关,例如ENSO、太阳活动和PDO。(6)温度是限制长白山北坡水曲柳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尤其是秋季平均温度,降水对其生长的影响相对薄弱。树木生长与上年8-11月平均温度相关性最高(r=0.665,,p<0.0001)。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重建长白山过去249年以来的8-11月平均温度,该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4.3%,经逐一剔除(leave-one-out)进行方程检验,发现该重建序列结果稳定可靠。过去249年间该区存在5个偏冷期和5个偏暖期。本文重建序列的冷暖时期与其他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表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空间分析发现重建序列对于采样点周边较大范围地区8-11月平均温度变化特征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海温数据空间分析也显示,温度重建序列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均呈显着正相关。利用多窗谱分析(MTM)表明,重建序列存在 2.0,2.6,3.1,3.5,4.5,6.4,16.6,22.9 和 26.2年的显着周期(p<0.05)。同时,8-11月平均温度与ENSO、PDO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对比上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上表明,ENSO和PDO对研究区8-11月平均温度有较大影响。

徐嵩[8](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赵保宁[9](2017)在《基于GIS和RS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以长白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滑坡灾害属于地质灾害中的一个重要灾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它不仅给人类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对居民区、生命线工程、生态环境等具有破坏性。滑坡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世界性的,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中,每年给世界各国造成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是不可估量的。通过有效的方法减少滑坡灾害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GIS等3S技术做好该地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滑坡风险评估和滑坡灾害预测等工作,提前将人员和财物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区。由于滑坡灾害的发生相关因素较多,发生机理复杂,对于一个地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精确地预测滑坡灾害的发生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对于现今滑坡研究领域里也成为了热点和难点课题。长白山地区的地形地貌主要是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因此周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高低起伏差比较大,以长白山为中心,向周围坡度减缓,山势陡峭险峻,地质环境和条件比较复杂并质量也较差,岩体破碎,降雨量较多,并且根据地震记录表明最近长白山附近也经常发生构造地震,频率较大,这些地形地貌、地质等不利条件和降雨、地震等诱发因素最终会导致各种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尤其是滑坡灾害。但对于该地区所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还没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和预测,并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并且很多学者对该区域滑坡研究的主要是单体滑坡,与历史滑坡灾害相关的现场调查资料和滑坡规模、地理位置、发生环境条件等相关统计资料也是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数据库形式的整体系统。因此,有必要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研究区滑坡灾害空间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AHP和ANN技术对研究地区的滑坡灾害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和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以提高对该区的各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防治措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滑坡灾害的空间信息;3S技术分析发生在长白山地区的滑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HP和ANN技术等各种方法相结合,分析影响滑坡灾害的各种因数的权重;基于GIS的叠加功能,根据AHP和ANN得出的权重分析长白山地区滑坡灾害敏感性。通过上述研究内容获得了以下几点结论:1.利用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信息提取,并进行对比分析后得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滑坡灾害信息的方法中PCA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更有效。2.为了有效提取滑坡灾害信息,本研究将PCA监督分类法和GIS技术相结合,利用滑坡发生条件的界定进行了分类,从分类结果可以得知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滑坡灾害信息获取精度。3.经A HP和ANN方法对坡度、地质、土壤、坡向和土地利用5个因子进行分析和权重计算,两种方法得出的因子权重分别为44%、24%、15%、7%、1 0%和 36%、18%、25%、6.25%、14.25%,由此表明本研究中为敏感性分析选择的五个影响因子中坡度、地质和土壤3个因子对研究区滑坡灾害发生产生的影响较大。4.对长白山地区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的分析得出,极高敏感性区域(敏感性≥0.9)主要分布在集安市、白山市、临江市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地区中临近中朝边界的森林区域。延边地区中主要分布在和龙市、安图县和汪清县交界处的森林区域,并与遥感分析得出的滑坡灾害点和实际发生的历史滑坡灾害点相吻合。这表明基于AHP和ANN方法的长白山地区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方法是可行的,并且ANN方法得到的敏感性区划图的精度高于AHP方法。

王茜[10](2014)在《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白山天池火山是长白山火山群中最大的一座休眠活火山。近年来,地质监测及研究表明,该区域内地壳活动日益频繁,预示着未来具有潜在喷发的可能性。因此,为保障人民生活及生产安全,减轻社会经济财产损失;保证城镇化建设、产业经济合理布局;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火山灾害安全防范提供建议,本文以吉林省地震局《长白山天池火山防灾专项规划》项目为依托,针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通过大量阅读火山灾害机理及灾害应急相关文献,归纳国内外火山灾害研究现状,了解长白山天池火山基本概况,基于火山灾害风险三大决定因素:致灾因子危险性、受灾区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分别进行风险管理研究。首先,进行研究区风险因素识别,归纳总结气体、固体、流体三大类致灾因子基本特征及灾害形式,分析各致灾因子危险性;其次,借鉴前人以古论今研究方法,以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为研究背景,限定模拟各致灾因子影响范围,利用ArcGIS绘制各致灾因子区划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受灾区内各乡镇实际社会因素情况,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受灾覆盖面积最广,其次分别为抚松县、安图县、和龙市及白山市;2)白山市由于其城市规模最大、人口最为密集,因此三项损失均最为严重;3)以天池火山口为中心,0-60km范围内,人口伤亡程度最为严重,约占整体伤亡人数的一半;60-90km范围内,耕地及固定资产破坏最为严重。再次,为提高灾害区防灾减灾能力,从灾害前期防灾及预警机制、灾害中期应急管理、灾后善后及重建三方面阐述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应急管理举措。

二、基于RS、GIS的长白山地区火山机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RS、GIS的长白山地区火山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源涵养能力
        1.2.2 生态保护红线划分
        1.2.3 长白山矿泉水资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2.2.2 经济产值
    2.3 地质地貌条件
        2.3.1 地层
        2.3.2 地形地貌
    2.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矿泉水形成机制与补给来源
    3.1 矿泉水水化学特征
        3.1.1 样品采集及测试
        3.1.2 水化学组分统计特征
        3.1.3 水化学类型
        3.1.4 偏硅酸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3.2 矿泉水形成机制
        3.2.1 矿泉水水化学形成机制
        3.2.2 离子来源相关性分析
        3.2.3 特殊组分形成机制
    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3.3.1 矿泉水补给条件
        3.3.2 矿泉水形成时间
        3.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泉水资源涵养能力评估
    4.1 产水及水源涵养原理与算法
        4.1.1 产水模块原理及算法
        4.1.2 水源涵养原理及算法
    4.2 产水模块参数处理与结果分析
        4.2.1 产水模块参数获取与来源
        4.2.2 产水模块主要模型参数处理与分析
        4.2.3 产水模块运行结果
    4.3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结果分析
        4.3.1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来源
        4.3.2 水源涵养模块运行结果
    4.4 模型校验
    4.5 模型结果分析
        4.5.1 水源涵养能力年际变化
        4.5.2 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
        4.5.3 矿泉区水源涵养能力时空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泉水水源涵养生态红线划定
    5.1 划定方法
        5.1.1 总则
        5.1.2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方法
        5.1.3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评价方法
        5.1.4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5.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5.2.1 构建层次结构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3 构造评价判断矩阵
        5.2.4 权重求解及一致性检验
        5.2.5 重要性指数算法
    5.3 划定结果
        5.3.1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
        5.3.2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划分
        5.3.3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5.3.4 划定水源涵养生态红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3.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3.3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4 评价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4.2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
    4.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4.4 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优化
    4.5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阈值水量分析
    4.6 长白山北坡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7 长白山北坡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1 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确定
    5.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评价
    5.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管理研究
    6.1 泥石流风险管理体系
    6.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1.2.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1.2.3 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1.2.4 现存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
    2.3 植被
    2.4 社会经济概况
    2.5 地形地貌
    2.6 地层岩性
    2.7 地质构造
    2.8 地下水类型
    2.9 工程岩土体类型
    2.10 地震活动
    2.11 火山活动
    2.12 人类工程活动
    2.13 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3.1.1 遥感数据获取
        3.1.2 DEM数据获取
        3.1.3 遥感影像处理
        3.1.4 解译标志
        3.1.5 遥感解译结果
    3.2 地质灾害总体特征
        3.2.1 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3.2.2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规律
    3.3 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
        3.3.1 崩塌发育及分布特征
        3.3.2 泥石流发育及分布特征
        3.3.3 滑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3.3.4 地面塌陷发育及分布特征
        3.3.5 地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
        3.3.6 不稳定斜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流程
    4.2 崩滑地质灾害编录数据
    4.3 崩滑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4.4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4.1 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4.4.2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
        4.4.3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4.4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4.5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与优选
        4.5.1 信息量模型
        4.5.2 层次分析模型
        4.5.3 随机森林模型
        4.5.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4.5.5 崩滑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4.5.6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4.6 崩滑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5.1 泥石流编录数据
    5.2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5.3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5.3.1 地质环境特征与泥石流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5.3.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5.3.3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5.4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
        5.4.1 频数比模型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4.3 支持向量机模型
        5.4.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5.4.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5.4.6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5.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6.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
        6.1.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6.1.2 评价指标选取
        6.1.3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模型
    6.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6.3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7.1 评价单元选取
    7.2 评价指标选取
        7.2.1 地质环境
        7.2.2 社会环境
        7.2.3 生态环境
    7.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3.1 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7.3.2 组合赋权法
        7.3.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4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7.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结果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长白山地区地名景观分布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长白山地区文化研究现状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地名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 长白山地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2 人文历史环境概况
    2.3 小结
第三章 长白山地区地名类型统计
    3.1 数据来源
    3.2 地名分类统计
        3.2.1 自然地名
        3.2.2 人文地名
第四章 长白山地区地名空间分布
    4.1 自然地名空间分布
        4.1.1 山系地名空间分布
        4.1.2 水系地名空间分布
        4.1.3 方位地名空间分布
        4.1.4 动植物地名空间分布
        4.1.5 矿藏地名空间分布
        4.1.6 数字地名空间分布
        4.1.7 海岸地名空间分布
        4.1.8 小结
    4.2 人文地名空间分布
        4.2.1 历史文化地名空间分布
        4.2.2 经济地名空间分布
        4.2.3 社会地名空间分布
        4.2.4 姓氏地名空间分布
        4.2.5 寄意地名空间分布
        4.2.6 移植地名空间分布
        4.2.7 语言地名空间分布
        4.2.8 小结
第五章 长白山地区地名区域特征
    5.1 受自然环境影响巨大
    5.2 明显的时代性
    5.3 文化多样性
        5.3.1 民族文化
        5.3.2 移民文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火山、地震诱发崩、滑、流灾害相关研究
        1.2.2 贝叶斯网络相关研究
        1.2.3 火山喷发(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1.4 课题来源(项目支持)
2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介绍
    2.2 理论依据
        2.2.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2.2.2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
        2.2.3 灾害链风险评估概念模型
    2.3 研究方法
        2.3.1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2.3.2 贝叶斯网络
        2.3.3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2.3.4 贝叶斯网络的学习
        2.3.5 地质灾害数据样本与专家知识的收集
    2.4 本章小结
3 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形成机理的研究
    3.1 灾害链定义
    3.2 灾害链分类
        3.2.1 按时空因素划分地质灾害链
        3.2.2 按诱发因素划分地质灾害链
    3.3 火山喷发(或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链的类型及形成机理
        3.3.1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
        3.3.2 火山喷发(伴生地震)-火山泥石流灾害链
        3.3.3 地震-滑坡-堰塞湖灾害链
    3.4 本章小结
4 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风险识别
    4.1 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单一灾害事件的三层结构模型
    4.2 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
        4.2.1 单一灾害事件的贝叶斯网络结构
        4.2.2 单一灾害事件贝叶斯网络的合并
        4.2.3 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
        4.2.4 模型参数
    4.3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推理
    4.4 本章小结
5 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风险评价
    5.1 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
        5.1.1 灾害链链发概率分析
        5.1.2 灾害链致灾强度分析
        5.1.3 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
    5.2 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脆弱性评价
        5.2.1 脆弱性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5.2.2 脆弱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5.3 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风险评价
    5.4 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的风险评价结果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长白山火山土壤质量及有害元素环境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火山喷发与火山土壤研究
        1.2.2 土壤质量评价
        1.2.3 土壤元素的含量及来源分析
        1.2.4 土壤有害元素的环境风险评价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课题来源(项目支持)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依据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样品采集
    2.4 土壤样品分析
        2.4.1 土壤样品前处理
        2.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3 土壤元素含量测定
    2.5 研究方法
        2.5.1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2.5.1.1 模糊数学法(隶属度函数)
        2.5.1.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2.5.1.3 熵值法
        2.5.1.4 加权综合评价法
        2.5.2 生态风险评价
        2.5.2.1 地累积指数(I_(geo))
        2.5.2.2 富集因子(EF)
        2.5.2.3 污染因子(CF)
        2.5.2.4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
        2.5.3 健康风险评价
第三章 火山土壤质量评价
    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1.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1.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1.3 火山土壤特性指标分析
    3.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3.1 评价指标与分级
        3.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3.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山土壤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4.1 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4.1.1 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对比分析
        4.1.2 土壤中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4.2 土壤中金属元素累积影响因素分析
        4.2.1 理化性质与金属累积相关性分析
        4.2.2 海拔、火山玻璃含量和磷酸盐吸持量与金属累积相关性分析
        4.2.3 样本类型对金属累积影响
    4.3 土壤金属元素来源分析
        4.3.1 Pearson相关分析
        4.3.2 聚类分析
        4.3.3 主成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山土壤中有害元素的环境风险评价
    5.1 土壤中有害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5.2 土壤中有害元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5.3 风险管理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7)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及温度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树轮气候学研究发展历程
        1.2.2 长白山树轮气候学研究概述
    1.3 本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类型
    2.2 研究树种介绍
        2.2.1 红松
        2.2.2 水曲柳
        2.2.3 蒙古栎
        2.2.4 黄檗
        2.2.5 春榆
        2.2.6 鱼鳞云杉
        2.2.7 长白松
    2.3 树轮气候学基本原理
    2.4 年轮取样和年表建立
        2.4.1 年轮取样
        2.4.2 年轮样芯的预处理
        2.4.3 年轮宽度的测量与交叉定年
        2.4.4 年表的建立
    2.5 树轮气候学研究方法
        2.5.1 相关和响应分析
        2.5.2 气候因子的重建与检验
        2.5.3 重建气候因子的空间代表性
        2.5.4 重建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分析
3 长白山地区气候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长白山气候因子年际变化
        3.3.2 长白山气候因子季节变化
    3.4 讨论
4 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年轮样芯野外采样
        4.2.2 不同树种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树种年表基本统计特征分析
        4.3.2 不同树种标准年表与逐月气候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5 过渡带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年轮样芯野外获取
        5.2.2 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5.2.3 气候数据获取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年表的统计特征分析
        5.3.2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3.3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动态关系
        5.3.4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拟
    5.4 讨论
        5.4.1 不同树种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2 未来气候变暖对长白松和鱼鳞云杉的影响
6 不同海拔梯度径向生长的气候敏感性差异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年轮样芯野外取样
        6.2.2 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6.2.3 气候数据获取
        6.2.4 生长-气候响应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年表的统计特征分析
        6.3.2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3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冗余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海拔红松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4.2 不同海拔水曲柳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 重建长白山地区夏季平均温度变化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年轮样芯钻取
        7.2.2 年表建立
        7.2.3 气候数据获取
        7.2.4 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树轮宽度年表建立
        7.3.2 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3.3 夏季温度重建
        7.3.4 重建温度的空间代表性
        7.3.5 与附近温度敏感性序列比较
        7.3.6 与中国,北半球和全球温度对比
        7.3.7 重建温度的周期性分析
        7.3.8 可能的驱动机制
    7.4 讨论
        7.4.1 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
        7.4.2 与区域气候记录的比较
        7.4.3 可能的驱动机制
8 重建长白山地区秋季平均温度变化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年轮样芯取样
        8.2.2 年表建立
        8.2.3 气候数据获取
        8.2.4 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8.3.2 秋季平均温度重建
        8.3.3 秋季平均温度变化规律
        8.3.4 空间代表性
        8.3.5 与附近温度重建序列对比
        8.3.6 重建序列中存在的周期
        8.3.7 联系的驱动机制
        8.3.8 与北半球重建温度对比
    8.4 讨论
        8.4.1 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
        8.4.2 与温度重建记录对比
        8.4.3 大尺度环流分析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GIS和RS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以长白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主要难点及创新点
        1.4.1 主要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及滑坡信息提取
    2.1 长白山地区概况
    2.2 长白山地区遥感图像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3.1 辐射校正
        2.3.2 几何校正
    2.4 长白山地区影像分类
        2.4.1 非监督分类
        2.4.2 监督分类
    2.5 设定滑坡发生条件并获取滑坡灾害信息
        2.5.1 滑坡发生坡度条件
        2.5.2 滑坡发生土地利用条件
        2.5.3 滑坡发生条件适用及滑坡灾害信息提取
第三章 长白山地区滑坡影响因子分析
    3.1 地形地貌
        3.1.1 坡度
        3.1.2 坡向
    3.2 水文地质
    3.3 土壤
    3.4 土地利用
    3.5 基于AHP方法的影响因子权重确定
    3.6 基于ANN方法的影响因子权重确定
第四章 长白山地区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1.2.2. 火山灾害研究现状
        1.2.3. 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研究现状
        1.2.4. 我国相关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天池火山灾害风险分析
    2.1. 研究区地质因素概况
        2.1.1. 地理及地质特征
        2.1.2. 历史喷发概况
    2.2. 天池火山灾害风险因素识别
        2.2.1. 气体致灾因子——火山喷发气体
        2.2.2. 固体致灾因子——火山砾及火山灰
        2.2.3. 流体致灾因子
        2.2.4. 小结
3. 基于千年大喷发的天池火山灾害区划
    3.1. 气体致灾因子区划
    3.2. 固体致灾因子区划
    3.3. 流体致灾因子区划
4. 天池火山灾害风险评估
    4.1. 研究区社会因素概况
    4.2. 各致灾因子灾害风险评估
        4.2.1. 计算原则及方法
        4.2.2. 各灾种灾害风险评估
    4.3. 天池火山灾害风险综合评价
5. 天池火山灾害风险应急管理
    5.1. 灾害前期防灾及预警机制
        5.1.1. 火山灾害地质研究及监测
        5.1.2. 火山灾害预警机制
        5.1.3. 公众教育及宣传
    5.2. 灾害过程中应急管理
        5.2.1. 各灾种减灾措施
        5.2.2. 群众避灾疏散
        5.2.3. 应急基本保障
    5.3. 灾害结束善后及重建
        5.3.1. 灾后善后及重建
        5.3.2. 火山资源开发及利用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学术论文
主要研究成果

四、基于RS、GIS的长白山地区火山机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D]. 马于曦.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D]. 阿鲁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于成龙. 吉林大学, 2021
  • [4]长白山地区地名景观分布及特征研究[D]. 郑文丽. 延边大学, 2020(05)
  • [5]长白山火山喷发诱发地质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D]. 韩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6]长白山火山土壤质量及有害元素环境风险评价[D]. 马晴.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7]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及温度重建[D]. 于健.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9]基于GIS和RS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以长白山地区为例[D]. 赵保宁. 延边大学, 2017(11)
  • [10]长白山天池火山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王茜.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基于RS和GIS的长白山区火山机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