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根系观察及扦插试验研究

杜松根系观察及扦插试验研究

一、杜松根系观察及切根试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巧晓[1](2016)在《杜松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是我国重要的水土保持树种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主要的蒙药、藏药之一,其精油具有重要的保健和医疗功效。目前,关于杜松精油及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鉴于杜松叶、枝在资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杜松资源,本研究对杜松不同部位精油及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旨在为杜松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研究了杜松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杜松精油的方法优越于水蒸气蒸馏法,其具有提取效率高、产油率高、精油质量好等优势。并运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杜松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即为压力18MPa、温度4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杜松不同部位精油的提取率分别为枝2.5%、叶0.8%、果1.0%。2、采用GC-MS对杜松不同部位精油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杜松枝精油含有的化合物最多(94种),叶精油有62种,果精油有76种;枝、叶、果精油被鉴定的化学成分有21、17和14种,其中枝、叶、果精油的共有成分有8种,即为芳樟醇(1.7-6.49%)、2-十一酮(2.5-11.3%)、乙酸龙脑酯(1.6-4.6%)、α-松油醇脂(1.34-4.53%)、石竹烯(5.2-13.1%)、石竹烯氧化物(2.74-10.3%)、α-石竹烯(4.07-5.11%)、大根香叶烯D(2.93-6.52%);枝精油含量较高的为脂类(21.23%)和酮类(13.73%),主要包括石竹烯(7.12%)、α-石竹烯(5.11%)、石竹烯氧化物(8.79%)和2-十一酮(11.34%),叶精油含量较高的为倍半萜类(52.99%),主要包括石竹烯(13.11%)、α-石竹烯(11.72%)、石竹烯氧化物(10.34%)和大根香叶烯D(6.52%),果精油含量较高的为单萜类(53.6%),主要包括α-蒎烯(20.8%)和β-月桂烯(27.4%)。3、采用甲醇对杜松不同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提取,明确了杜松各部位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其中叶提取物中总酚含量最高(19.43±0.85mmol equiv.GAE/100g),其次为枝(15.07±0.25mmol equiv.GAE/100g),果中总酚含量最低;对于总黄酮含量而言,枝提取物中最高(0.33±0.02mmol equiv.QUE/100g),其次为叶和果,即分别为0.28±0.01mmol equiv.QUE/100g和0.26±0.01mmol equiv.QUE/100g。4、采用HPLC对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枝和叶甲醇提物中有10种化合物被确认,分别是绿原酸、儿茶素、香豆酸、芦丁、金丝桃苷、鞣花酸、鬼臼毒素、穗花杉双黄酮、芒柄花黄素、山奈素;果中有6种化合物被确认,分别为香豆酸、芦丁、鬼臼毒素、穗花杉双黄酮、芒柄花黄素、山奈素。各部位化合物的含量有显着的差异(p<0.05),在枝和叶中鬼臼毒素含量最高,分别为36.09±0.02mg/g和131.26±0.25mg/g,另外,叶中绿原酸、儿茶素等的含量也较高,枝和叶中的这些物质在果中含量均较少,果中含量最高的为香豆酸(10.53±0.01mg/g)。5、对杜松不同部位的精油和甲醇提取物分别进行了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其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有显着差异(p<0.05),枝精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IC50为4.24±0.17mg/mL)、ABTS?+清除能力最强(40.29±0.34μmol Trolox/g);叶精油表现出最强的FRAP还原能力(362.90±9.23μmol Trolox/g),但其ABTS?+清除能力(39.84±0.04μmol Trolox/g)与枝相似,而果精油的ABTS?+清除能力(30.31±0.22μmol Trolox/g)和FRAP还原能力(276.56±5.77μmol Trolox/g)最低。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之间的抗氧化能力也有显着差异(p<0.05),杜松叶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IC50为0.20±1.11mg/mL)、ABTS?+清除能力(31.23±0.13μmol equiv.Trolox/g)和FRAP还原能力(479.57±6.78μmol equiv.Trolox/g)最强,其次为枝;果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为0.43±2.57mg/mL)、ABTS?+清除能力(26.56±0.12μmol equiv.Trolox/g)和FRAP还原能力(170.72±0.87μmol equiv.Trolox/g)最低。

张亚芳[2](2014)在《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动态及繁殖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种群的生态学,主要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动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植物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动态,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和种内关系,种群密度的调节等等。种群生态学是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等的规律,增加和开发有益生物的同时减少和防治有害生物,从而达到改善环境和增益人类的目的。杜松(Juniperus rigida)为柏科刺柏属常绿乔木或小乔木,分布于我国多个省份,黄土高原是其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杜松耐干旱瘠薄,对土壤适应能力强,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林,对保持生态平衡和改善当地气候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分别位于内蒙古武川、河北涿鹿、山西浑源、陕西府谷、宁夏贺兰山等的5个有代表性的杜松种群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繁殖特性、表型变异等方面,旨在更好地揭示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及未来的更新发展动态,了解杜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为黄土高原地区杜松种群的保护、可持续利用、资源管理及种群的恢复策略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杜松不同种群的径级、高度级、冠幅级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武川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III型,其余种群则趋于Deevey-II型,各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存分析表明,武川种群前期略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府谷种群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涿鹿和浑源种群前期锐减、后期衰退,贺兰山种群则呈现前期略减、后期衰退的特征。2.杜松不同种群的分布格局存在差异,贺兰山种群表现为均匀分布,其余4个种群为聚集分布。随尺度的增大,各种群的扩散型指数I均趋于1,分布格局趋于随机分布。各种群的聚集强度大多随龄级增长而降低,种群呈扩散趋势,表现出对环境一定的适应能力。只要加强保护,减少干扰,杜松种群将呈现出恢复与发展的过程。3.不同地区杜松的种子大小差异显着,武川的种子最小最轻,府谷的最大最重;种子长及种子长宽比随纬度的升高、土壤全磷含量的增加而变小;种子千粒重随一月和七月均温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全氮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种子大小对萌发特征影响显着,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及发芽指数均有随种子长、种子长宽比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不同地区杜松的萌发差异显着,武川的种子萌发最快最高,府谷与贺兰山最慢最低;萌发率、萌发势及发芽指数均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萌发势和发芽指数随土壤全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武川及浑源地区是杜松优良的选种地。4.杜松的果高、果径、球果形状指数和球果大小指数在种群内存在极显着差异;除种宽、种子形状指数和球果形状指数外,其余性状在种群间存在显着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即群体间变异为35.531%,小于群体内的变异(64.469%),群体内变异是杜松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各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着或显着相关。表型性状与纬度、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和年降雨量相关性显着。

陈云霞[3](2012)在《台湾含笑快繁技术及繁过程中的激素动态》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含笑为优良常绿观赏树种,也可作用材树种,但其结实率低,播种繁殖困难。本文通过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台湾含笑快速繁殖体系,并对其扦插繁殖过程中的激素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建立台湾含笑无菌培养体系,最适合的取材时间是4月到5月,幼苗的顶芽更适合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0.1%的升汞灭菌12min效果最好。台湾含笑最佳侧芽诱导基本培养基是MS+6-BA0.5mg/L+IBA0.05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1.2mg/L+IBA0.1mg/L,最优蔗糖浓度为30g/L,最佳pH值5.2。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组合为MS+6-BA3.0mg/L+NAA0.2mg/L。台湾含笑的最佳种子萌发培养基为B5+GA30.5mg/L,萌发率达到88.9%。台湾含笑扦插繁殖过程中,影响生根的决定性因素是插穗的母树年龄,只有采自2~3年生小苗的插穗可以成功生根。其次是扦插的时间,最适合的扦插时间为7月初。ABT1生根剂可以提高台湾含笑的生根率,最适宜的浓度是800mg/L~1000mg/L。生长素可以促进台湾含笑不定根的形成,扦插初期较高浓度的IAA有利于台湾含笑根源基的形成与分化,后期较低浓度的IAA有利于台湾含笑根的伸长。生根前期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以及后期ZT含量的升高均有利于台湾含笑根的伸长。外源生长素的施加可降低ABA和GA3的含量,有利于台湾含笑不定根的形成。

康霞[4](2012)在《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研究》文中提出镶黄旗黄花山分布的天然杜松林是在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珍贵杜松林。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滥牧和乱砍滥伐,天然杜松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开展对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的研究,可为该群落的稳定恢复以及人工管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以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为研究对象,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天然杜松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生物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物种主要由25科,53属,64种组成。含4种及4种以上植物的科共有6科,以菊科、蔷薇科和禾本科为主,占总科数的24%;含1-3种植物的科共有19科,占总科数的76%。含1种植物的属占总属数的比例较大。乔木层含有植物2科,2属,3种;灌木层含有植物5科,8属,11种;草本层的植物最多,共20科,43属,50种植物。在地理成分方面以温带和北温带成分为主。(2)天然杜松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低,乔木层物种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0.4200和0.8252;灌木层物种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1.3176和1.7618;草本层物种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4.4037和2.9712。群落不同层次结构的物种丰富度大小顺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群落径级结构分布不均,存在明显的径阶缺陷,属于不稳定型。杜松径级分布比较广泛,个体频率的高峰值出现在4-12cm范围内,占总株数的64.57%,旱榆的地径均在2.5cm以下,以低矮灌木形式存在。群落主林层杜松的高度较低,平均高度为1.69m,高度级结构图呈“单峰”型,高度在2m以上的杜松个体数较少。(4)乔木层杜松种群主要以聚集分布格局为主,有少量为均匀分布格局,旱榆种群则为聚集分布格局;灌木层优势种群小叶鼠李和土庄绣线菊的空间分布格局都为聚集分布。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恢复发展阶段。(5)采用“标准木”法,对天然杜松群落乔木层生物量以及各器官分配情况进行研究,各器官生物量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比例依次为树干>树枝>树叶。各样地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值为2.549t.hm-2,灌木层生物量最大值为0.398t·hm"2,草本层生物量最大值为1.910t.hm-2,总生物量最大值为3.903t·hm-2。样地各层次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由于杜松个体较少且分布稀疏,所以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小,此外天然杜松林郁闭度较低,灌木和草本植被长势较好。

康霞,姚云峰,李钢铁,任丽娟[5](2012)在《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林群落结构与种群分布格局研究》文中指出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林内,设置4个有代表性的标准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获得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天然杜松林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天然杜松林群落内,杜松地径较小,个体高峰值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径级结构变化明显;旱榆多以幼苗的形式存在,地径范围在2.5cm以下。群落存在明显的径阶缺陷,属于不稳定型。2)乔木层高度级较低,而灌木层高度级较好。3)乔木层杜松种群主要以聚集分布格局为主,伴有均匀分布格局,旱榆种群则为聚集分布格局;灌木层优势种群小叶鼠李和土庄绣线菊的空间分布格局都为聚集分布。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恢复发展阶段,人为和自然干扰以及种群生物学特性共同造成这种空间分布格局。

褚胜利[6](2007)在《濒危植物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与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隶属于柏科刺柏属,因多年来屡遭破坏,在我国大多地区已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是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先锋树种之一,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植物群落学、种群生态学及多种数量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的杜松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物种间联结性、种群生态位、种群分布格局及构件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中共出现种子植物62种,隶属于24科49属。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属明显多于热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矮高位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和非全缘为主,群落结构较简单,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2.群落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矮高位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和非全缘叶为主,群落结构较简单,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杜松群落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总体关联性的方差值VR分别为8.06、17.68,检验统计量W分别为193.44和371.22,不落入X20.95(N)与X20.05(N)的数值之间,均为显着的整体关联性。灌木层6个种对中,均表现出正关联,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草本层19种主要物种的171个种对间的关联性,其中有95个种对表现为正关联, 72个种对表现为负关联,有4个种对无关联,有8个种对为显着正相关,有2个种对为极显着正关联,有7个种对为显着负关联。4.所调查的群落中,灌木层的生态位宽度大小顺序依次为黄蔷薇>短柄小檗>三裂绣线菊>达乌里胡枝子;草本层的生态位宽度值的大小顺序为远志>白草>阿尔泰狗娃花>茵陈蒿>百里香>老瓜头>铁杆蒿>长芒草>砂珍棘豆>北柴胡>粗根老鹳草=抱茎苦荬菜>细叶石头花>山韭>黄花蒿>糙叶败酱>白花枝子花>披针叶苔草>碱蓬。灌木层主要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草本层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种间将会产生较为激烈的资源利用性竞争。5.杜松种群数量少,幼苗更新不良,属于衰退型种群。杜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左偏正态型,该种群的死亡率与消失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6.杜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从幼苗到大树,其集群程度减小,大树呈随机分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为干扰对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的影响。7.杜松的枝夹角变化于30°90°之间,分枝夹角靠近主干的一级枝最大,其次为树冠中部的二级枝,位于树冠表层的三级枝最小;杜松的枝长变化是一级枝>二级枝>三级枝;枝的数量二级枝>一级枝>三级枝;分枝率是R1,2>R2,3。植株内不同高度上的主枝在利用环境空间的方式上产生分化,高枝位的上层幼枝的枝长和分枝角度都较下层的主枝的枝长和分枝角度小。8.在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内,杜松的实生苗非常少见,其主要靠营养繁殖的方式来延续种群的。

王瑞君[7](2005)在《火烧对森林虫害影响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森林火灾频发的国家,火作为一个生态因子直接作用和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火烧直接影响森林昆虫的寄主和生存条件。火烧之后的林分极易受到森林害虫的再次侵袭,损失严重。本研究在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及牡丹江地区的火烧迹地分别设置样地,在森林害虫发生期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刻揭示了火烧对森林害虫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综合预防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在过火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林内,有多种蛀干害虫的危害,其中以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Linnaeus)]、云杉大黑天牛[M.urussovi(Fischer)]为先锋种,同时也是优势种,种群数量大,占蛀干害虫95%以上,其它均为伴生种。在末过火的林内没有发现这些蛀干害虫的危害,其它类森林害虫危害甚微。在过火和未过火的阔叶林内蛀干害虫种类都很少,但过火林地内的危害较未过火林地内重;不同火烧强度影响了火烧地内害虫的发生数量和种类;不同火烧年限的森林害虫的发生情况的研究显示,蛀干害虫的种类、感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在不同年限上的变化趋势相类似,不同生活史进程的森林食叶害虫在火烧后不同年限的发生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选择胸径、树冠活枝百分比、树干熏黑高度、火烧年限等因子与森林害虫的发生进行多元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除牡丹江地区外,其它地区的树干熏黑高度因子是影响森林虫害发生较为显着的因子,并建立了树干熏黑高度与虫害发生数量间的回归模型。 3.在落叶松人工林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林内分别进行了低强度计划火烧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和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innaeus)]的防治实验。结果表明,特定时段低强度火烧能够有效的控制这两种害虫的发生量,防治效果良好。 4.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火烧对森林虫害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认为,火烧对森林虫害的影响也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害虫抑制作用;二是促进虫害的发生。而影响方式体现为直接和间接影响两方面。 5.针对火烧迹地森林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从火灾后虫害监测、营林措施、化学防治、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预防对策。

邱辉[8](2004)在《湿地松工业用材林集约栽培和经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优良种源选育、苗木培育、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抚育间伐、造林效应等方面对安徽省南部部分山区湿地松工业用材林集约栽培和经营技术进行了研究,组装出了湿地松工业用材林集约栽培和经营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湿地松种源生长及木材材性研究 (1) 19个种源间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着;管胞长度与宽度,以及冲击韧性差异显着,而管胞壁厚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及胞壁率差异不显着。管胞长、宽和壁厚的差异均显着且高于种源间的差异。综合分析不同种源的生长和材性特征,适宜于用作建筑材性培育的优良种源有s4、s15、s16、s5与s6,适宜于作为造纸原料培育的优良种源有s13、s12、s3和s16。 (2) 湿地松不同种源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927、0.2589、0.1101、0.2896和0.1311;树高及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0.4103和0.4759。木材管胞长度及宽度、管胞壁厚、胞壁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707、0.6005、0.7182、0.1636;表明湿地松种源木材主要管胞性状、木材密度及林木生长性状受中度或中上度遗传控制,通过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 (3) 木材气干密度与其力学强度呈极显着相关,但冲击韧性与木材管胞形态相关不显着;木材的管胞形态(胞壁厚度除外)、气干密度和主要力学性质与树木生长速度也相关不显着。 2 湿地松苗木培育技术 (1) 种子分级结果表明,中粒种子的重量、粒数和饱满度明显高于大粒和小粒种子,而大粒的千粒重明显高于其它粒级的种子;大粒种子播种后第7天的发芽率、发芽值及1月芽苗高明显大于其它粒级的种子,而中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小粒种子发芽速度明显超过大粒种子。相同粒级的种子,随种子重量的增加其发芽天数缩短;种子形态影响苗木高和地径生长,大粒种子的苗高和地径明显高于中小粒种子。大粒种子的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Ⅰ级苗的比例、单株苗木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类型的种子。 (2) 切根明显降低地上部分干重(s(9月份一次切根)处理除外)、主根干重(s处理除外)和侧须根干重(ASO(8、9、10月各切根一次)处理除外)。s处理能增加地上部分干重、主根干重及单株苗木生物量。ASO切根处理能显着增加侧须根干重、侧主根干重比。四种切根处理能增加苗木高径比;不同切根处理与根系相关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着。切根使主根生物量减少,侧须根生物量增加;多次切根对生长的影响大于一次切根,侧根与主根干重也随切根次数增加而提高;切根使主根生物量减少,侧须根生物量增加,侧根数和根尖数量增多;切根苗的侧须根与主根干重比显着大于对照苗。 (3) 截顶显着降低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单株总生物量,但8月中旬截顶(pA)和9月中旬截顶(pS)两种截顶处理明显增加侧主根干重比。四种截顶处理中9月中旬截顶(pS)处理效果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3、造林整地及新造林地水土流失 (1) 不同整地方式影响到幼树的栽植当年和栽植第二年的新梢生长、地径生长和苗木的保存率。四种整地方式中采用块状80×80×50cm(SPA)方式整地后的幼树栽植当年和栽植第二年的新梢生长量和苗木保存率最高,而用全面垦复20cm(SPE)整地后的栽植当年地径生长量最大。(2)整地方式不同而导致造林成本产生显着差异。五种整地方式中,全面垦复(sPE)和块状50 x 80 x soCm(sPA)整地方式总投人最高,块状连0 x 40火3oem和块状60 x 60 x Zoem(sPD)最低。 (3)实行大块状(8 0 x 80 x socln)整地,并实行集约经营不致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属于无明显侵蚀类型。造林当年的土壤,养分流失量占前6年总流失量的70%以上。造林当年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从造林后第2年起、,少苦、、产力仕二」/万胜、、Z厅.降水量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降水强度的影响较弱。4、造林密度 (1)造林密度明显影响冠幅生长。随密度增大,湿地松冠幅减小。7年时,全垦整地林木树冠重叠度大于1,而块状整地树冠重叠度小于1。 (2)造林密度对湿地松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影响不显着。密度对树高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减小。初植密度为2 000株/腼,和2500株/腼,的林分平均高最大。 (3)胸径随着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而且随着林分林龄的增加,胸径的密度效应愈加明显。高密度林分小径木比例高、中径木比例低;低密度林分中的中径木比例高,而小径木比例小。 (4)单株材积随密度减小而增大,林分蓄积量则随密度减小而减小。 (5)中密度林分具有较高的净现值,高、低密度林分净现值均偏低。5、植距配置 在湿地松造林密度为1 667株/腼,时,不同植距配置(2 .45x2.45m、Zx3m、1.8x3 .33m、1.6哇x3.67m及i.sx4m)的研究结果表明,Zx3m和1.8x3.33m植距配置显着优于其它处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均以1 .8 x 3 .33m最高,生长量可提高10%以上,蓄积量提高近30%。6、抚育间伐 (1)间伐实施后的第6年,随间伐强度的增大,各林龄湿地松胸径、林木单株材积、总材积等显着提高,但林分蓄积较

孙敏,张宏义,孙成林,秦全仁,刘文[9](2000)在《杜松根系观察及切根试验的研究》文中提出文章通过对杜松根系的观察与系统研究分析 ,对杜松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观察。通过杜松切根试验 ,了解杜松在移植过程中 ,根系受损及恢复状况 ,为提高杜松移植成活率 ,提供科学依据。

二、杜松根系观察及切根试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松根系观察及切根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杜松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杜松概述
        1.2.1 杜松概况
        1.2.2 杜松的资源利用
    1.3 杜松精油的研究进展
        1.3.1 精油的提取方法
        1.3.2 精油的化学成分
    1.4 杜松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1.4.1 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1.4.2 杜松酚类物质研究
    1.5 杜松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杜松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2.1.1 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
        2.2.2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精油
        2.2.3 超临界CO_2萃取法单因素提取实验
        2.2.4 响应面法对提取杜松精油的工艺优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
        2.3.2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单因素
        2.3.3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精油的工艺
    2.4 小结
第三章 杜松不同部位精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及设备
        3.1.1 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GC-MS分析杜松不同部位精油的化学成分
        3.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2.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2.4 FRAP法三价铁还原能力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杜松不同部位精油的化学成分
        3.4.2 杜松不同部位精油的抗氧化活性
    3.5 小结
第四章 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及设备
        4.1.1 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总酚含量的测定
        4.2.2 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4.2.3 HPLC分析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4.2.4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2.5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2.6 FRAP法三价铁还原能力的测定
        4.2.7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总酚含量
        4.3.2 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
        4.3.3 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
        4.3.4 杜松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动态及繁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1.1.1 植物种群结构及动态的研究
        1.1.2 种群繁殖特性的研究
        1.1.3 植物种群表型变异的研究
    1.2 杜松的研究现状
        1.2.1 育种栽培和绿化养护
        1.2.2 化学成分分析
        1.2.3 生理生态研究
        1.2.4 病害防治
        1.2.5 资源保护
        1.2.6 种群与群落特征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方法
        2.2.2 种群分布格局研究方法
        2.2.3 种群繁殖特性研究方法
        2.2.4 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方法
第三章 杜松种群的结构与动态
    3.1 种群结构
        3.1.1 种群径级结构
        3.1.2 种群高度结构
        3.1.3 种群冠幅结构
    3.2 种群标准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3.2.1 杜松种群标准生命表
        3.2.2 杜松各种群存活曲线
    3.3 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
    3.4 生存分析
    3.5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5.1 不同取样单位的空间分布格局
        3.5.2 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
    3.6 小结
第四章 杜松种群的繁殖特性
    4.1 杜松种子形态特征
    4.2 杜松种子萌发特征
        4.2.1 不同地区杜松的种子萌发过程
        4.2.2 不同地区杜松种子的萌发特征
        4.2.3 杜松种子性状与萌发特征相关性
    4.3 杜松种子特征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4.3.1 杜松种子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4.3.2 杜松种子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杜松种群种实性状的变异
    5.1 杜松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形态变异
        5.1.1 种子和球果形态的变异特征
        5.1.2 种子和球果性状的变异系数
        5.1.3 种子和球果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
    5.2 种子和球果性状的相关性
        5.2.1 种子和球果性状间的相关性
        5.2.2 种子和球果性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杜松种群的结构、动态与分布格局
        6.1.2 杜松种群的繁殖特性
        6.1.3 杜松种群种实性状的变异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台湾含笑快繁技术及繁过程中的激素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含笑属植物的基础研究
        1.1 形态分类
        1.2 胚胎学
        1.3 孢粉学
        1.4 细胞学
        1.5 分子系统学
        1.6 植物化学
    2. 含笑属植物的应用研究
        2.1 绿化
        2.2 药用
        2.3 木材
        2.4 工业原料
    3. 含笑属及木兰科植物快繁技术研究
        3.1 扦插与嫁接
        3.2 组织培养
        3.2.1 外植体的选用
        3.2.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3.2.3 激素的选择
        3.2.4 培养条件
        3.2.5 褐变的抑制
        3.2.6 移栽技术
    4. 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5.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5.1 选题意义
        5.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5.3 研究思路
        5.4 技术路线
        5.4.1 组织培养技术路线
        5.4.2 扦插繁殖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台湾含笑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引言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材料的采集及表面灭菌
        1.2.2 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1.2.3 侧芽诱导
        1.2.4 增殖培养
        1.2.4.1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1.2.4.2 激素水平的优化
        1.2.5 培养条件
        1.2.5.1 蔗糖浓度的筛选
        1.2.5.2 pH 值的筛选
        1.2.6 生根培养
        1.2.7 愈伤组织的诱导
        1.2.8 种子的无菌萌发
        1.2.8.1 种子灭菌
        1.2.8.2 两种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1.2.8.3 不同激素及浓度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1.2.8.4 炼苗移栽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植体材料采集时间及表面灭菌时间、灭菌剂的选择
        2.2 侧芽诱导率及其影响因素
        2.2.1 以带腋芽的茎段为材料诱导侧芽
        2.2.2 以顶芽为材料诱导侧芽
        2.3 影响腋芽增殖的主要因素
        2.3.1 基本培养基选择
        2.3.2 激素对侧芽增殖的影响
        2.3.3 不同浓度蔗糖对侧芽增殖的影响
        2.3.4 不同 pH 值对侧芽增殖的影响
        2.4 生根培养
        2.5 不同培养基及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5.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2.5.2 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6 种子的无菌萌发
        2.6.1 种子表面灭菌时间的选择
        2.6.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2.6.3 激素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2.6.4 炼苗移栽
    3. 结论与讨论
        3.1 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3.2 侧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优化
        3.3 生根培养
        3.4 愈伤组织的诱导
        3.5 种子无菌萌发
第三章 台湾含笑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插条的采集
        1.1.2 插床的准备
        1.2 实验方法
        1.2.1 扦插时间
        1.2.2 插条的选取和处理方案
        1.2.3 外部形态观察
        1.2.4 根系效果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外部形态观察
        2.2 外源激素 ABT1 不同浓度处理对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2.3 来自不同年龄母树插穗对生根的影响
        2.4 不同扦插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扦插繁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内源激素测定取样
        1.2 材料准备
        1.3 内源激素的提取和纯化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
        1.5 波长扫描
        1.6 色谱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2.2 生根过程中 ZT 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生根过程中 GA3 含量的动态变化
        2.4 生根过程中 IAA 含量的动态变化
        2.5 生根过程中 ABA 含量的动态变化
        2.6 生根过程中 IAA 与 ABA 含量的比值
        2.7 生根过程中 IAA 与 ZT 含量的比值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展望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4)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群落学特征研究进展
        1.2.1 群落植物区系研究
        1.2.2 群落物种组成研究
        1.2.3 群落结构研究
        1.2.4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2.5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概况
    1.3 生物量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群落物种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3.2.3 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方法
        3.2.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测定方法
        3.2.5 生物量测定方法
4 天然杜松群落植物区系研究
    4.1 天然杜松群落物种组成
        4.1.1 种子植物科的组成
        4.1.2 种子植物属的组成
        4.1.3 群落不同层次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4.2 天然杜松群落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2.1 科的地理分布
        4.2.2 属的地理分布
5 天然杜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5.1 天然杜松群落样地的物种组成
    5.2 天然杜松群落物种重要值分析
        5.2.1 乔木层物种重要值分析
        5.2.2 灌木层物种重要值分析
        5.2.3 草本层物种重要值分析
    5.3 天然杜松群落α物种多样性分析
        5.3.1 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5.3.2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5.3.3 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5.3.4 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分析
    5.4 天然杜松群落草本层p物种多样性分析
        5.4.1 沿海拔梯度β物种多样性分析
        5.4.2 沿生境梯度β物种多样性分析
6 天然杜松群落结构与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6.1 天然杜松群落优势种群的确定
    6.2 天然杜松群落结构分析
        6.2.1 天然杜松群落优势种群的径级结构
        6.2.2 天然杜松群落优势种群的高度级结构
    6.3 天然杜松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6.3.1 乔木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6.3.2 灌木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7 天然杜松群落生物量分析
    7.1 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回归分析
    7.2 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7.3 灌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7.4 草本层生物量分析
    7.5 群落生物量分配特征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林群落结构与种群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调查
    2.2 群落结构分析
    2.3 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花山天然杜松林群落结构分析
        3.1.1 不同样地优势种群的径级结构
        3.1.2 不同样地优势种群的高度结构
    3.2 黄花山天然杜松林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3.2.1 乔木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3.2.2 灌木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4 结论

(6)濒危植物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与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1.2 杜松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1.2.1 杜松形态特征与习性
        1.2.2 杜松的地理分布
    1.3 杜松的研究进展
        1.3.1 系统发育与分类
        1.3.2 抗逆性研究
        1.3.3 杜松资源的开发利用
        1.3.4 杜松育苗技术的研究
        1.3.5 杜松病虫害防治
        1.3.6 杜松形态解剖及其他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样地的确定、调查和取样
        2.2.2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杜松群落特征
    3.1 群落区系结构
        3.1.1 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3.1.2 地理成分分析
    3.2 群落外貌及结构
        3.2.1 生活型
        3.2.2 叶的性质
        3.2.3 群落垂直结构分析
    3.3 群落物种多样性
    3.4 种间关联性分析
        3.4.1 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
        3.4.2 主要物种间关联性分析
第四章 杜松群落中主要物种生态位
    4.1 杜松群落中主要物种生态位宽度
    4.2 杜松群落中主要物种生态位重叠
第五章 杜松种群特征
    5.1 径级结构
    5.2 静态生命表的编制
    5.3 杜松种群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分析
    5.4 杜松种群生存分析
    5.5 种群空间格局
        5.5.1 杜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5.5.2 杜松种群大小径级分布格局及其动态
第六章 杜松构件种群
    6.1 枝构件及格局
        6.1.1 枝夹角
        6.1.2 枝长、数量分布与分枝率
        6.1.3 枝位与枝长、枝夹角的关系
    6.2 无性繁殖特性
第七章 结论
    7.1 群落特征
        7.1.1 群落物种数量特征及多样性
        7.1.2 群落物种间关联性
    7.2 种群结构与适应性
        7.2.1 主要物种生态位
        7.2.2 径级结构
        7.2.3 生命表及生存分析
        7.2.4 种群分布格局
    7.3 构件种群
        7.3.1 枝构件及格局
        7.3.2 无性繁殖特性
    7.4 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火烧对森林虫害影响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林火及森林虫害的基本理论
        1.1.1 林火的含义及后果
        1.1.2 我国森林虫害发生与危害概况
    1.2 火烧与森林虫害关系的研究现状
        1.2.1 火烧对森林虫害的间接影响
        1.2.2 火烧对森林虫害的直接影响
    1.3 以火防虫生态工程的概述
        1.3.1 昆虫不同变态时期与火的关系
        1.3.2 以火消灭松毛虫
        1.3.3 以火消灭蚜虫危害
        1.3.4 以火烧死虫卵和蛹
        1.3.5 以火光和灯光诱杀成虫
        1.3.6 火烧控制小蠹虫的发生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 研究地概况
    2.1 大兴安岭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点
        2.1.4 土壤
        2.1.5 森林植被
        2.1.6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
    2.2 伊春地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特点
        2.2.4 土壤
        2.2.5 森林植被
    2.3 牡丹江地区概况
        2.3.1 地理位置
        2.3.2 地形地貌
        2.3.3 气候
        2.3.4 土壤
        2.3.5 森林植被
    2.4 黑河地区概况
        2.4.1 地理位置
        2.4.2 地形地貌
        2.4.3 气候特点
        2.4.4 土壤
        2.4.5 森林植被
3 火烧迹地害虫种类及其动态变化
    3.1 研究方法
        3.1.1 过火林地及对照样地选择
        3.1.2 调查方法
    3.2 火烧迹地森林虫害发生情况
        3.2.1 大兴安岭地区
        3.2.2 黑河地区
        3.2.3 伊春地区
        3.2.4 牡丹江地区
    3.3 过火林地与未过火林地内森林虫害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3.4 火烧迹地森林虫害动态变化
        3.4.1 不同火烧强度与虫害发生量的关系
        3.4.2 火烧后不同年限森林虫害的动态变化
        3.4.3 不同林分虫害发生种类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火烧后森林虫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地调查
        4.1.2 数据分析
    4.2 火烧后森林虫害发生影响区素分析
        4.2.1 黑河地区火烧与森林虫害发生关系的研究
        4.2.2 大兴安岭地区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因子研究
        4.2.3 牡丹江地区主要虫害发生数量与树干熏黑高度的关系
        4.2.4 伊春地区主要虫害与树干熏黑高度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4.3.1 黑河地区火烧后森林虫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4.3.2 大兴安岭地区火烧后森林虫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4.3.3 牡丹江地区火烧后森林虫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4.3.4 伊春地区火烧后森林虫害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5 低强度计划火烧对森林害虫的防治效果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
        5.1.2 点烧条件、方法和火行为的各项有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5.1.3 落叶松毛虫的调查方法
        5.1.4 分月扇舟蛾的调查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火烧指标分析
        5.2.2 低强度火烧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分析
        5.2.3 火烧对分月扇舟蛾的防治效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5.3.1 结论
        5.3.2 讨论
6 对森林虫害的影响机理分析
    6.1 火烧对虫害的直接影响
    6.2 火烧对虫害的间接影响
7 火烧迹地森林虫害预防对策
    7.1 火烧迹地虫害监测
    7.2 营林措施
    7.3 化学防治
    7.4 生物制剂
    7.5 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湿地松工业用材林集约栽培和经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湿地松研究综述
    1 研究进展
        1.1 生物生态学特性
        1.2 良种选育
        1.3 壮苗培育
        1.4 造林密度
        1.5 抚育间伐
        1.6 定向培育
        1.7 林分施肥
        1.8 森林保护
    2 工业用材林的发展和存在问题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湿地松种源木材材性变异及优良种源综合评定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湿地松种子品质、苗木及林木生长
        2.2 湿地松种源木材管胞特征分析
        2.3 湿地松种源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综合评价
        2.4 湿地松种源材性遗传参数估算
        2.5 木材构造与其力学性质相关分析
        2.6 木材材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湿地松苗木培育生长调控技术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湿地松种子分级结果
        2.2 种子大小对发芽率及芽苗高度的影响
        2.3 各不同粒度级种子苗木生长进程的变化
        2.4 各粒度级种子苗木质量的变化规律
        2.5 切根对湿地松苗生长的影响
        2.6 截顶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湿地松整地方式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整地方式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2.2 整地方式对地径生长量的影响
        2.3 整地方式对苗木保存率的影响
        2.4 造林成本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湿地松新造林地水土流失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水量的月变化
        2.2 降水量级分布
        2.3 造林区的迳流量、泥沙流失量及迳流系数的影响
        2.4 造林区的养分流失
        2.5 造林区的降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6 幼林抚育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7 林木生长对地表迳流及泥沙流失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湿地松造林密度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造林密度对冠幅生长的影响
        2.2 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2.3 造林密度与胸径生长的关系
        2.4 造林密度与径阶分布
        2.5 初植密度与材积生长
        2.6 不同植距配置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2.7 不同密度处理经济效果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湿地松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9)杜松根系观察及切根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试验内容及方法
    1.1 杜松根系观察
        1.1.1 苗圃内不同苗龄杜松根系观察表
        1.1.2 乌拉山天然生杜松根系观测
        1.1.2.1 有粗壮的主根和骨架根:
        1.1.2.2 吸收根的分布:
        1.1.2.3 多为单干的冠型
        1.1.2.4 移栽成活率较高:
        1.1.3 不同立地条件下杜松根系观察
    1.2 切根试验
        1.2.1 切根方法与时间
        1.2.2 切根后根系观察
2 结论与建议

四、杜松根系观察及切根试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杜松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刘巧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2]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动态及繁殖特性研究[D]. 张亚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3]台湾含笑快繁技术及繁过程中的激素动态[D]. 陈云霞.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4]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群落学特征及生物量研究[D]. 康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5]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林群落结构与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 康霞,姚云峰,李钢铁,任丽娟. 林业资源管理, 2012(02)
  • [6]濒危植物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与适应性研究[D]. 褚胜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火烧对森林虫害影响机理的研究[D]. 王瑞君.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8]湿地松工业用材林集约栽培和经营技术研究[D]. 邱辉. 南京林业大学, 2004(01)
  • [9]杜松根系观察及切根试验的研究[J]. 孙敏,张宏义,孙成林,秦全仁,刘文.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0(S1)

标签:;  ;  ;  

杜松根系观察及扦插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