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舰载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舰载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舰载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秋丽,罗承昆,刘颖,张洋铭[1](2021)在《考虑时空因素的美航母作战体系技术贡献率评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技术贡献率评估大多基于静态作战网络、评估结果可信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时空因素的美航母作战体系技术贡献率评估方法。基于OODA(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ision,action)作战环理论,构建考虑时空因素的美航母作战网络模型;提出基于自信息量的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方法,结合技术对装备战技指标的支撑程度,建立技术贡献率评估模型;以美航母防空反导作战体系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充分考虑了作战网络的时空动态特性,能够更加真实客观的评估技术贡献率,为技术规划发展和装备立项论证提供方法支撑。

金亚[2](2021)在《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虽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局部战争从未停止。海上战争是这些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上战争中,反舰导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决定海上战争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反舰导弹的效能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对于反舰导弹效能评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本课题主要提出了仿真法和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反舰导弹的工作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基于解析法和仿真法相结合的反舰导弹效能研究的总体设计。通过对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攻防过程的分析确定反舰导弹的各个分效能,研究反舰导弹在不同航道飞行时,反舰导弹对抗效能的组成。2.研究反舰导弹反探测效能与反舰导弹掠海生存效能。基于经典雷达探测理论和斯威林I型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海杂波对舰载雷达探测概率的影响,从而影响反舰导弹掠海飞行时的反探测效能。研究反舰导弹采用等高掠海飞行时,反舰导弹受海况影响坠海的概率,从而推出反舰导弹掠海生存概率。3.研究反舰导弹突防舰艇干扰和拦截的效能。对反舰导弹攻防水面舰艇时,可能受到舰艇的干扰和拦截进行分析:冲淡干扰、质心干扰、舰空导弹拦截、密集阵武器系统拦截。对反舰导弹以随机搜索突防舰艇质心干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突防质心干扰时,对舰艇运动模型、箔条云运动模型、反舰导弹运动模型以及波束对舰艇以及箔条云团的切割模型进行建模,分析速度对突防概率的影响。在分析反舰导弹突防舰空导弹拦截效能时,对舰空导弹命中概率与损伤概率模型进行构建,最后分析反舰导弹不同高度与不同速度对突防效能的影响。在分析反舰导弹突防“密集阵”武器系统效能时,对反舰导弹末端“跃升俯冲”的模型进行构建,对反舰导弹以一定俯冲角度打击舰艇时,击落反舰导弹的平均必须命中数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不同航道的不同俯冲角度以及不同速度对于突防效能的影响。4.最后对反舰导弹攻防水面舰艇的航道进行规划、对水面舰艇的对抗能力进行规划、对反舰导弹采用多枚齐射时的突防拦截与干扰概率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对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的整体效能进行研究和分析。

王永庆[3](2021)在《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国竞争和国际战略环境激变的背景下,作战样式的变革、潜在的使用需求和先进技术的助推使得未来舰载机发展引向何处的讨论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剖析固定翼舰载机发展主要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梳理了支撑舰载机发展的起飞、着舰、一体化保障、环境适应性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并基于对未来智能技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研判,针对未来舰载机作战使用涉及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多域协同、舰载航空体系化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一代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主要能力和技术特征。

罗磊,谭碧涛,张鹏[4](2021)在《美军舰载激光武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舰载激光武器作为一种定向能新概念武器,与传统舰载武器相结合能够有效增强水面舰艇的体系防御能力和综合打击能力。美军舰载激光武器的发展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基于美军舰载激光武器的研究成果,对舰载激光武器的系统组成、工作流程、使用特点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当前美军典型舰载激光武器的研究现状,并对下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李建广[5](2020)在《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大型水面舰艇是海军发挥力量的有力支撑。鱼雷是现代海战的重要反舰武器之一,是一种战术技术性能日趋先进,结构精密复杂、耗资很大的精确武器。评估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效能,高效率使用鱼雷,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的目的是建立典型大型水面舰艇易损性模型和爆破型鱼雷毁伤效能评估方法,为我国爆破型鱼雷毁伤效能评估提供技术参考。通过解析大型水面舰艇三维模型STL文本文件、确定末端弹道线方向、CEP内随机抽样落点、计算炸点坐标、计算目标点冲击波峰值、毁伤树计算、毁伤概率与毁伤等级关联等多项方法,建立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的计算模型,开发大型水面舰艇底部爆炸毁伤综合评估软件,用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毁伤效能评估具体案例验证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利用两种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不同打击方案进行毁伤效能评估,评估结果为同一爆破型鱼雷攻击大型水面舰艇底部的毁伤效能优于攻击船舷,攻击船舯的毁伤效能优于攻击船艉,攻击船艉的毁伤效能优于攻击船艏;攻击同一位置时,装药量大的重型鱼雷比装药量小的轻型鱼雷毁伤概率大;运用文中毁伤效能评估方法,计算结果与常识相符。得出结论:本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可以为爆破型鱼雷打击典型大型水面舰艇的毁伤效能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姜山[6](2020)在《装备网络靶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高速发展,武器装备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敌方通过网络攻击手段扰乱和破坏我军装备已成为可能。本文立足于海军舰载武器装备网络安全建设需求,针对舰载装备的网络特点,结合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开展装备网络靶场的设计与实现工作。通过对虚实结合的舰载武器装备网络的安全性进行试验,检验舰载武器装备的抗网络攻击能力,评估舰载武器装备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对于海军加强舰载武器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设计、提升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具有现实意义。针对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研究总结了装备网络靶场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试验平台搭建技术、大规模目标网络环境构建技术、靶场资源管理技术、试验过程控制技术以及装备网络安全评估技术等;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虚拟化技术在基础云平台、资源管理、目标网络搭建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为完成装备网络靶场总体方案设计奠定技术基础。(2)完成了装备网络靶场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各分系统功能设计,靶场包括云平台、攻防对抗应用、威胁接入控制、安全评估、态势显示、试验导调6个分系统,为试验环境建设和系统实现提供依据;鉴于舰载装备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搭建某型舰载武控系统的新思路,对其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简化为靶场进行评估实验提供合理有效的评估对象。(3)完成了装备网络靶场实验环境建设和链路测试,基本实现了设计方案预定的基本功能。选取ARP攻击、PLC攻击、U盘攻击等三种具有现实代表性的攻击方式作为目标网络安全测试的手段对某型舰载武器目标网络进行攻击测试,评估其安全状态并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

翟豆豆[7](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敌我双方对抗已由简单的武器间的抗衡转变为装备体系间的抗衡,这导致传统上关于武器对抗的建模方法不再适用,而研究装备体系间对抗的建模方法成为了必然趋势。为了探索装备体系中影响作战效能的具体因素,学术研究上给出了种类繁多的建模方法,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是其中较为简单、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真实的作战过程。目前为止,SD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作战领域,由此得到了众多的理论模型。鉴于其能合理、有效地描绘双方作战模型,本文以红蓝双方海上作战为背景,对武器装备体系(Weapon System of System,WSo S)进行探索剖析,进而扩充了历史作战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论证了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装备体系进行建模是可行的。在阐述装备体系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7种常见的建模方法,与系统动力学建模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后给出了系统动力学及其仿真软件Vensim PLE的介绍,并从作战成本、作战模型的复杂性、作战双方的协同对抗关系以及模型中的定性指标几方面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的建模与仿真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了研究红蓝双方海上作战中的兵力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包以德循环(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作战环)中四个环节的相关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利用OODA作战环理论对体系作战过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采用SD方法构建了红蓝双方海上作战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红方较高的探测获取信息速度会加快蓝方的损耗,同时,红方还可通过电子干扰降低蓝方综合判断的准确度以及探测的可靠性来达到目的。3)为了研究海上反舰作战中的双方兵力损耗,以及电子设备对兵力损耗的影响,在2)的基础上对作战方式、行动环节以及装备类型三方面进行了细化,以提炼红蓝双方对抗系统内的关键因素为基础,分析了变量间的反馈关系,建立了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SD模型,并在Vensim PLE软件平台上仿真,比较了蓝方电子干扰和侦察设备处理信号强度不同时的模拟结果。仿真分析表明,在蓝方电子干扰和侦察设备处理信号强度程度相当时,蓝方的兵力损耗减少,而红方的损耗增多,为双方作战中减少兵力损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刘学星[8](2020)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备体系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化时代下,各种智能设备的运用,使得战争的面貌和作战形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为了积极响应这种巨大的转变,开展装备体系评估方法的研究是必要的,这对武器装备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如今各专家学者对装备体系的评估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使得原本复杂的装备体系变得更为复杂,现有的评估方法已经难以完全满足需求,还有诸如装备体系结构特性有怎样的机理、体系在该机理的影响下如何获取全面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怎样构建科学的评估模型等等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本文引入多变量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紧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备体系评估”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装备体系涌现性的功能特性。本文结合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涌现论等复杂科学理论,分析了信息化战争下的武器装备体系的特征,了解了武器装备体系各系统的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流程,剖析了武器装备体系各系统间的影响关系,论述了武器装备体系产生涌现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表现为宏观和微观两种状态,具有层次性特征,进而层层推进构建了武器装备体系涌现概念模型,研究了武器装备体系涌现机制。(2)建立了装备体系评估的指标体系。在研究装备体系涌现性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武器装备体系中各系统的内在因素,进而分析了装备体系评估的重要指标和指标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网状结构的装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3)构建了基于SEM的装备体系评估模型。结合对装备体系涌现性和内在结构复杂特性的研究,分析了装备体系内在的发展规律,得出装备体系内在因素同时存在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关系。因而,以SEM模型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线性和非线性的装备体系SEM评估模型,构造了两种评估模型的参数结构方程。(4)给出了某航母编队反舰的评估示例,来验证所提装备体系评估模型的性能。以反舰作战为背景,依据反舰作战流程,设计了54组反舰作战方案,仿真获取了54组方案的作战效能数据,分别将上述两种评估模型和效能数据输入LISREL8.70软件中,进行参数估计后确定了两种装备体系SEM评估模型的结构方程,根据该方程评估了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结果显示,与线性的装备体系SEM评估模型相比,非线性的装备体系SEM评估模型更接近实际评估数据。

赵丹玲[9](2019)在《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器装备体系评估是武器装备论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而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已然成为武器装备体系评估的重要方面,其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武器装备体系结构设计与优化等工作提供定量化依据。目前,由于武器装备体系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人员较难建立准确、通用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也较难得到解释和验证。随着网络科学的发展,基于异质网络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将武器装备体系进行形式化描述,也可以借助异质网络的一些评价指标衡量不同装备相互作用产生的涌现效果。本文以武器装备体系异质网络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和面向作战过程的基于体系仿真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评估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通用的评估方法,异质网络是一种能够有效考虑武器装备体系包含不同功能的装备以及装备之间存在不同的交互关系的半结构化描述方法,基于异质网络模型对体系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具有语义信息。本文在分析武器装备体系及贡献率评估特点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先是将武器装备体系抽象成异质网络模型,再分别从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两个视角评估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利用评估结果反馈调整评估模型。本文剖析了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对贡献率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2)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方法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是通过合理的抽象,将体系中的组成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形式化地表示出来,传统的武器装备体系网络化建模方法大多基于同质网络模型,认为装备体系中的节点和边是无差别的,并通过同质网络的一些指标对武器装备体系进行评估。显然,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装备在作战中发挥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复杂联系。本文首先引入异质网络模型,将武器装备体系抽象为异质网络中的要素,并应用网络属性和概念描述武器装备体系的特征。其次,根据武器装备在作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分别构建侦察类、决策类、打击类装备的节点模型,分析各类装备的指标。然后,将装备之间不同的关联关系进行抽象,构建了目标侦察、信息传输、命令下达、目标打击等交互关系模型。最后,考虑时间因素,构建武器装备体系的动态模型,为装备体系的网络化仿真提供基础。(3)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在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方法是先构建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再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指标聚合,得到体系能力评估的综合值。现有的评估方法没能将装备指标和体系作战能力进行很好地映射,评估结果的解释性和可追溯性不强。为此,本文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首先,将作战任务分解成由相应的子体系支撑完成的不同阶段的子任务,分析子任务之间的约束关系得到任务约束网络,用领域映射矩阵DMM模型表示任务与能力以及能力与装备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基于武器装备体系异质网络模型,利用作战环的方法将不同功能装备节点的能力进行聚合,结合装备面向不同元任务时的作战能力以及任务约束网络,综合计算装备面向整个作战任务时的作战能力贡献率。最后,针对评估模型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几种算法用于求解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和装备对体系的能力贡献率。(4)提出了面向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在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中,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解析方程求解双方兵力情况或利用系统动力学等体系方法分析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影响关系,评估过程较为简化,没有和实际的作战过程相结合。本文基于异质网络模型,提出武器装备体系网络仿真方法,根据仿真实验得到效能指标,后基于云模型对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进行评估。首先,分析异质网络建模与基于Agent仿真建模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武器装备实体的能力模型和行为模型,作为体系对抗仿真实验的基础。其次,面向作战过程,筹划作战活动方案并分析装备参与作战的流程,明确各装备在不同作战活动下的行为表现,提出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实现方法和步骤。然后,根据仿真实验得到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的指标,以作战时间、装备战损比、弹药消耗比和胜负结果作为评估指标,利用云模型方法对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进行评估,最终发现以装备战损比和作战胜负结果作为标准评估效能贡献率得到的结果与能力贡献率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周斌[10](2019)在《空海作战导弹攻防对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大规模海上军演频繁在各国竞相展开。海上军演包含模拟攻击方和防御方,并以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为主要演练武器,进行攻防对抗。实战演练需要耗费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但军演也带来了颇多益处,例如,可向他国展示自身实力,为自身作战积累宝贵经验等。美国凭借着“无敌舰队”而雄于全球,或许更能说明海上作战地位的重大意义,更有国家将海洋称为“蓝色国土”。针对日益频繁的海上争端,十分有必要对海上作战双方攻防对抗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本文设计了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攻防对抗的典型作战流程以及建立了主要对抗武器模型:反舰导弹模型和舰空导弹模型,并对导弹攻防对抗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导弹攻防对抗典型作战流程设计。针对海上作战,论文设计了机载反舰导弹和舰载防空导弹的典型作战流程;分别建立了空中目标和海面目标的运动模型;建立导弹三自由度模型;设计典型导弹飞行弹道并进行仿真实验以及在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策略中,通过一体化控制对航行蛇形、纵向蛇形、螺旋、摆式和跃升机动进行了弹道仿真研究,证明了典型作战流程和模型的可行性。2.导弹攻防对抗过程仿真。针对导弹攻防对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具体为:在火控解算中,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采用双变步长来自适应动态调整时间和距离步长;并对导弹不可逃逸攻击区进行了仿真求解。最后应用蒙特卡洛法研究对比了不同机动的反舰导弹对有舰空导弹拦截下的突防概率。3.效能评估。针对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论文在传统ADC方法基础上引入支撑度S概念。在实际对抗情景中,考虑存在对抗措施情况,将导弹作战效能分为基本作战效能和对抗作战效能两部分,建立效能计算体系。

二、信息技术对舰载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对舰载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时空因素的美航母作战体系技术贡献率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考虑时空因素的美航母作战体系建模
    1.1 作战环基础理论
    1.2 考虑时空因素的美航母作战网络模型
2 技术贡献率评估
    2.1 作战体系效能评估模型
    2.2 技术贡献率评估模型
3 算例分析
4 结束语

(2)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反舰导弹系统作战效能算法设计及基本问题
    2.1 引言
    2.2 反舰导弹作战效能建模
        2.2.1 基本效能指标和基本作战效能模型
        2.2.2 对抗效能指标和对抗效能模型
        2.2.3 建立对抗作战效能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反舰导弹反探测效能及生存效能分析
    3.1 引言
    3.2 反探测效能
        3.2.1 反探测效能的定义
        3.2.2 信噪比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
        3.2.3 舰载雷达一次探测概率
        3.2.4 海杂波背景下信噪比的计算
        3.2.5 反舰导弹雷达散射截面积的计算
        3.2.6 舰载雷达探测反舰导弹概率仿真实验
    3.3 掠海飞行生存效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舰导弹突防无源干扰效能分析
    4.1 引言
    4.2 反舰导弹突防冲淡干扰效能分析
        4.2.1 冲淡干扰的作战原理
        4.2.2 随机选择目标工作模式下的捕捉概率
    4.3 反舰导弹突防质心干扰效能分析
        4.3.1 舰艇运动模型
        4.3.2 箔条云的运动模型
        4.3.3 反舰导弹运动模型
        4.3.4 反舰导弹的雷达波束的对舰艇和箔条云团的切割效应
        4.3.5 波束范围内舰艇和箔条云团合成质心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舰导弹突防舰载武器系统效能分析
    5.1 引言
    5.2 反舰导弹突防舰空导弹效能分析
        5.2.1 单枚反舰导弹突防舰空导弹概率模型
        5.2.2 单枚舰空导弹命中概率模型
        5.2.3 单枚舰空导弹损伤概率模型
        5.2.4 拦截反舰导弹次数模型
    5.3 反舰导弹突防“密集阵”火炮系统效能分析
        5.3.1 反舰导弹跃升俯冲模型
        5.3.2 反舰导弹平均必须命中概率确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舰导弹整体效能分析
    6.1 引言
    6.2 航道规划
    6.3 舰艇对抗能力规划
    6.4 反舰导弹基本作战效能
    6.5 反舰导弹整体作战流程图与仿真结果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舰载机发展历程
    1.1 舰载机发展的驱动因素
    1.2 舰载机主要发展历程
2 舰载机关键技术
    2.1 起飞技术
    2.2 着舰技术
    2.3 有限空间的快速保障技术
    2.4 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
        2.4.1 腐蚀防护与控制技术
        2.4.2 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3 舰载机未来发展
    3.1 体系作战的关键要素
    3.2 多域协同作战
    3.3 未来舰载机的主要能力特点和技术特征
4 结束语

(4)美军舰载激光武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舰载激光武器概述
    1.1 系统组成
    1.2 工作流程
    1.3 使用特点
2 美军舰载激光武器研究现状
    2.1 海上激光器验证机(MLD)
    2.2 海军激光武器系统(La WS)
    2.3 激光武器系统验证机(LWSD)
    2.4 固体激光器技术成熟度(SSL-TM)
    2.5 高能激光与一体化光学致盲与监视系统(HELIOS)
    2.6 海军光学炫目拦截器(ODIN)
3 舰载激光武器发展趋势
4 结束语

(5)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外发展概况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水下爆炸研究
        1.3.2 大型水面舰艇易损性分析研究
        1.3.3 弹药对大型水面舰艇的毁伤效能评估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2 大型水面舰艇易损性分析
    2.1 典型大型水面舰艇目标特性分析
        2.1.1 驱逐舰概况
        2.1.2 关键部件
    2.2 大型水面舰艇三维建模
        2.2.1 主舰体建模
        2.2.2 上层建筑建模
        2.2.3 舰载武器与弹药舱建模
        2.2.4 大型水面舰艇装配
    2.3 大型水面舰艇网格模型构建
    2.4 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树构建
        2.4.1 逻辑关系和毁伤权重
        2.4.2 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树
    2.5 大型水面舰艇毁伤准则与判据
    2.6 大型水面舰艇易损性模型构建
        2.6.1 导入“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网格模型
        2.6.2 构建毁伤树模型
        2.6.3 绑定毁伤判据
    2.7 本章小结
3 爆破型鱼雷战斗部威力场数字化表征
    3.1 爆破型鱼雷概述
    3.2 爆破型鱼雷毁伤载荷分析
        3.2.1 冲击波
        3.2.2 气泡
    3.3 爆破型鱼雷毁伤模式
    3.4 鱼雷战斗部模型构建及威力数据计算
        3.4.1 构建鱼雷战斗部
        3.4.2 威力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爆破型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
    4.1 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技术
        4.1.1 水面舰艇目标STL文本文件解析
        4.1.2 靶场坐标系与水面舰艇坐标系
        4.1.3 确定末端弹道线方向
        4.1.4 CEP内随机抽样落点
        4.1.5 计算炸点坐标
        4.1.6 计算目标点冲击波峰值
    4.2 水面舰艇毁伤等级划分
    4.3 毁伤效能评估
        4.3.1 弹目交会条件设置
        4.3.2 计算结果输出
        4.3.3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5.2 未来工作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装备网络靶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网络空间安全现状
        1.2.2 网络安全测试评估现状
        1.2.3 网络靶场建设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装备网络靶场关键技术
    2.1 装备网络靶场技术
    2.2 虚拟化技术
        2.2.1 虚拟化技术分类
        2.2.2 虚拟化关键技术
    2.3 虚拟化在装备网络靶场应用研究
        2.3.1 虚拟化的云平台应用
        2.3.2 虚拟化的资源管理应用
        2.3.3 虚拟化的目标网络构建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备网络靶场设计
    3.1 总体设计
    3.2 云计算管理平台
        3.2.1 平台组成
        3.2.2 平台功能
        3.2.3 目标网络模拟功能设计
    3.3 试验导调系统
        3.3.1 系统组成
        3.3.2 系统功能
    3.4 威胁接入控制系统
        3.4.1 系统组成
        3.4.2 系统功能
    3.5 攻防对抗应用系统
        3.5.1 系统组成
        3.5.2 系统功能
    3.6 安全评估系统
        3.6.1 系统组成
        3.6.2 系统功能
    3.7 态势显示系统
        3.7.1 系统组成
        3.7.2 系统功能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备网络靶场实现
    4.1 系统环境搭建
    4.2 系统实现
        4.2.1 云计算管理平台
        4.2.2 试验导调系统
        4.2.3 威胁接入控制系统
        4.2.4 攻防对抗应用系统
        4.2.5 安全评估系统
        4.2.6 态势显示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5.1 实验设计
    5.2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6.2 本文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装备体系相关研究概述
        1.2.1 装备体系的基本概念
        1.2.2 装备体系建模方法概述
    1.3 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的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动力学介绍
    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史
    2.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2.1 因果关系图
        2.2.2 存量流量图
    2.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步骤
    2.4 Vensim PLE仿真软件
    2.5 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作战兵力数量研究
    3.1 作战背景
        3.1.1 作战想定
        3.1.2 基本假设
    3.2 系统边界的确定
    3.3 作战模型构建
        3.3.1 绘制因果关系图
        3.3.2 构建存量流量图
        3.3.3 数学方程式
    3.4 模拟仿真分析
        3.4.1 初始仿真结果
        3.4.2 调整参数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上反舰兵力损耗分析
    4.1 提取关键因素
    4.2 构建海上反舰作战模型
        4.2.1 反馈回路分析
        4.2.2 构建因果关系图
        4.2.3 构建存量流量图
        4.2.4 数学方程式
    4.3 仿真分析
        4.3.1 初始参数下的仿真
        4.3.2 方案仿真对比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备体系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装备体系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2.1 装备体系的提出及现状
        1.2.2 装备体系评估方法现状
    1.3 SEM的现状
        1.3.1 SEM方法的研究
        1.3.2 SEM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现状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装备体系评估基础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
        2.1.1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
        2.1.2 涌现理论
    2.2 装备体系涌现性研究
        2.2.1 武器装备体系分析
        2.2.2 装备体系涌现性分析技术框架
        2.2.3 装备体系涌现性概念模型
    2.3 装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3.1 体系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2.3.2 体系评估指标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备体系评估的SEM模型
    3.1 SEM方法基本原理
        3.1.1 SEM变量的分类
        3.1.2 SEM的基本形式
    3.2 装备体系评估模型SEM的变量确定
    3.3 装备体系评估模型的构建
        3.3.1 SEM理论模型的构建
        3.3.2 SEM可识别性判断与参数方程式构建
        3.3.3 装备体系评估SEM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武器装备体系SEM评估示例
    4.1 任务背景
        4.1.1 作战背景
        4.1.2 作战想定和系统边界设定
        4.1.3 作战流程
        4.1.4 方案的设计
    4.2 作战效能数据获取
    4.3 SEM评估模型的模拟
        4.3.1 线性的体系SEM评估模型的参数估计
        4.3.2 非线性的体系SEM评估模型的参数估计
    4.4 SEM模型评估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的创造性成果
    5.2 未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方法研究
        1.2.2 复杂网络与异质网络研究
        1.2.3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1.2.4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
        1.2.5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框架
    2.1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的基本概念
        2.1.1 武器装备体系
        2.1.2 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
        2.1.3 武器装备体系评估
    2.2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分析
        2.2.1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的概念与内涵
        2.2.2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度量方式分析
        2.2.3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剖析
    2.3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设计
        2.3.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理论方法
        2.3.2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方法
    3.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
        3.1.1 异质网络模型
        3.1.2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描述模型
    3.2 武器装备体系网络节点建模
    3.3 武器装备体系网络交互关系建模
        3.3.1 目标侦察交互关系建模
        3.3.2 信息传输交互关系建模
        3.3.3 命令下达交互关系建模
        3.3.4 目标打击交互关系建模
    3.4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动态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静态评估
    4.1 任务分解与装备映射分析
        4.1.1 任务约束结构分析与任务分解
        4.1.2 任务与能力的映射分析及能力需求描述
        4.1.3 能力和装备的映射分析与建模
    4.2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模型
        4.2.1 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
        4.2.2 面向任务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
        4.2.3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
    4.3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求解算法
        4.3.1 基于作战环的元任务满足度的求解算法
        4.3.2 面向任务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算法
        4.3.3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动态评估
    5.1 基于异质网络的多Agent对抗仿真模型
        5.1.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框架
        5.1.2 武器装备实体的能力模型分析
        5.1.3 武器装备实体的行为建模分析
    5.2 面向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研究
        5.2.1 作战活动方案筹划
        5.2.2 装备作战过程分析
        5.2.3 武器装备体系仿真实现方法
    5.3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5.3.1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分析
        5.3.2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
        5.3.3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综合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研究
    6.1 作战想定
        6.1.1 背景想定
        6.1.2 装备体系描述
        6.1.3 作战想定描述
    6.2 面向海上联合作战场景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6.2.1 任务描述和任务分解
        6.2.2 武器装备体系的任务满足度评估
        6.2.3 武器装备体系的能力贡献率评估
    6.3 面向海上联合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6.3.1 想定补充与规则分析
        6.3.2 基于动态对抗仿真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指标分析
        6.3.3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评估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体系对抗仿真中形成的作战环
附录 B 体系对抗仿真产生的效能指标

(10)空海作战导弹攻防对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反舰导弹与舰空导弹攻防对抗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导弹攻防对抗典型作战流程设计
    2.1 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典型作战流程
        2.1.1 反舰导弹典型作战流程
        2.1.2 舰空导弹典型作战流程
        2.1.3 典型作战效果图展示
    2.2 导弹攻防对抗机动策略设计
        2.2.1 数学基础
        2.2.2 目标建模
        2.2.3 导弹建模
        2.2.4 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策略及其实现方法
    2.3 仿真
        2.3.1 弹道仿真数据流分析
        2.3.2 仿真条件
        2.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导弹攻击区和末端对抗关键技术及仿真
    3.1 火控解算
        3.1.1 火控解算研究现状
        3.1.2 命中限制条件
        3.1.3 自适应步长的攻击区解算
        3.1.4 不可逃逸攻击区解算
        3.1.5 攻击区解算流程图
        3.1.6 仿真
    3.2 反舰导弹与舰空导弹攻防对抗机动突防概率
        3.2.1 蒙特卡洛法
        3.2.2 服从正态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3.2.3 作战误差因素分析及选取
        3.2.4 末端机动突防概率仿真流程
        3.2.5 仿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
    4.1 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现状
        4.1.1 效能相关概念
        4.1.2 常用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4.2 ADC方法介绍
        4.2.1 方法组成元素
        4.2.2 方法应用过程
    4.3 改进的ADC方法
        4.3.1 基本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4.3.2 对抗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4.4 算例计算与分析
        4.4.1 算例计算
        4.4.2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信息技术对舰载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时空因素的美航母作战体系技术贡献率评估方法[J]. 陈秋丽,罗承昆,刘颖,张洋铭. 现代防御技术, 2021(03)
  • [2]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D]. 金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J]. 王永庆. 航空学报, 2021(08)
  • [4]美军舰载激光武器发展研究[J]. 罗磊,谭碧涛,张鹏. 飞航导弹, 2021(04)
  • [5]爆破型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D]. 李建广. 中北大学, 2020(11)
  • [6]装备网络靶场的设计与实现[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备体系建模与仿真[D]. 翟豆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备体系评估方法研究[D]. 刘学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D]. 赵丹玲.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10]空海作战导弹攻防对抗关键技术研究[D]. 周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信息技术对舰载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