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与盆地沉降

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与盆地沉降

一、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及盆地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1](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陶平,陈启飞,高军波,范玉梅,廖铸敏[2](2015)在《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成矿系列》文中提出为探讨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文章系统识别了贵州西部裂陷构造,分析了各级别构造发展阶段特点、各类别地质环境特点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并对贵州西部晚古生代成矿系列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研究得出,全区共有3个矿床成矿系列、7个亚系列、18个矿床式,其中部分与晚古生代裂陷构造作用有密切关系:1贵州西部晚古生代因板内拉张形成了裂陷构造,以及裂陷槽盆与台地相间排列的古地理格局;2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是在地壳岩石受裂谷作用破坏最强烈的阶段沿着构造薄弱地段发生的,裂谷构造对岩浆活动产物的就位有一定控制作用;3海西期以陆内裂陷为主,主要形成了多种沉积型矿产的矿体及一些后生热液型矿种的矿源层,其中同生断裂对于沉积、成矿产生了积极作用;4印支期以升降运动为主,而燕山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因此主要是燕山期导致大规模褶皱造山和断裂活动,导致晚古生代地质体产生了后生成矿作用,形成了较多的金、铅锌、汞、锑等低温热液矿产。

周佐民[3](2015)在《华南晚中生代多旋回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热成因机制 ——来自广东省典型岩体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晚中生代以大规模成岩成矿为特征,发育着名的大花岗岩省和各类大型-超大型矿床,尽管近几十年来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但目前对于华南板块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属性、演化过程和动力学机制尚存在争议,而且大量的事实表明,华南沿海很多热泉的分布与花岗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但以往我国对地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文和地球物理方面,极少研究地热形成与花岗岩的关系。本文以广东省晚中生代典型侵入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Sr-Nd-Hf同位素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层和区域构造等资料,主要探讨华南晚中生代花岗岩体的时空分布、岩石成因、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华南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放射性生热率和热储量与地热形成的关系。通过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本次在粤东地区发现早侏罗世田东二长花岗岩体,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188Ma。田东岩体具有高Rb/Sr比值和低Sr/Y、Nb/Ta、FeOt/MgO,低P205,很低的Fe203t、MgO、MnO、TiO2、CaO,亏损Ba、Nb、Sr、P、Ti、Zr,富集Rb、Th、U、K、Pb,Eu负异常较为明显,为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岩体具有低Isr、高εNd(t)(ISr=0.7032,εNd(t)=1.09)和高εHf(t)特征(εHf(t)=9.1-13.3,平均值为11.2),Nd-Hf出现解耦现象,Hf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说明岩体并不是通过壳幔混合形成,而是源自新生玄武质地壳,新生地壳为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源于软流圈地幔熔体和富集岩石圈地幔熔体的混合。早侏罗世可能是古太平洋俯冲的起点,古太平洋NW向的俯冲对华南大陆产生挤压应力,促使南岭近E-W向印支期断裂带重新活化,再活化作用使得南岭地区形成了断续的、局部的伸展,从而促使软流圈上涌和底垫作用,软流圈物质与富集地幔在降压熔融条件下混合后形成新生地壳,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后经较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田东花岗岩。(2)丰顺复式岩体位于粤东地区,由两个独立单元构成,分别是馒头山正长-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MTS)和葫芦田碱长花岗岩(HLT),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是多期次多阶段侵入形成的,馒头山花岗岩形成于166-161Ma,葫芦田花岗岩形成于139+2Ma。地球化学特征上,馒头山花岗岩具有相对较大的变化范围,低的稀土元素总量、低Rb/Sr和Nb/Ta比值、明显Eu的负异常。而葫芦田花岗岩则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高的稀土元素总量、高的Rb/Sr;和Nb/Ta比值。同位素组成上,馒头山花岗岩较葫芦田富集Sr-Nd-Hf同位素,馒头山花岗岩的Nd、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相对葫芦田花岗岩更高。因此,两岩体均为高分异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经历了斜长石、钾长石、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过程,但来源于不同的源区。馒头山岩体是由软流圈物质上涌和/或玄武质岩浆底侵诱发中元古代基底地壳的部分熔融,混入了少量软流圈物质,而后岩浆经过高度分异演化形成,与南岭地区E-W向构造-岩浆-成矿带的早燕山期花岗质岩石的成因一致。相比之下,葫芦田岩体卷入了更多的软流圈地幔物质,与东南沿海地区NE-NNE向花岗岩-火山岩带中的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的成因类似。本次研究认为,馒头山形成于板内伸展阶段,而葫芦田岩体形成于弧后伸展背景。-139Ma代表了古太平洋板块SE向板片回撤的启动时间。华南中生代的成矿作用(如W、Sn矿床)很可能与软流圈的上涌和中生代地壳的反复改造以及花岗质岩浆的高度演化所释放出来的流体有关。华南中生代经历了四次构造-岩浆-成矿旋回,燕山期伴随着三次大规模成岩成矿事件。(3)新洲复式岩体位于华南西南部的沿海一带,由新洲中粗粒巨斑黑云母正长—二长花岗岩、东平中细粒斑状石英二长-正长岩和那琴中细粒(碎斑)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三个小岩体组成,分别形成于~150Ma、-140Ma和~117Ma。新洲和那琴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而东平花岗岩属于钾玄岩系列。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各不相同:三者都具有Eu的亏损,但新洲和东平岩体较为亏损Eu,而那琴岩体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0.06,平均值为0.02);新洲和东平岩体呈右倾海鸥式“V”型样式,而那琴岩体呈特征的海鸥式“V”型,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REE/HREE=1.61-2.27,平均值为1.97;新洲岩体的稀土四分组效应不明显,东平岩体没有稀土四分组效应,而那琴岩体却具有明显的稀土四分组效应(TE1,3=1.04-1.17,平均值为1.10);新洲和东平岩体具有明显的Nb-Ta的亏损,而那琴岩体具有Nb-Ta的正异常。三者的Ba、Sr、P、Ti亏损明显,其中那琴岩体亏损极其强烈;东平岩体的Nb/Ta、Zr/Hf比值最高(Nb/Ta=14.38-18.51、Zr/Hf=44.64-48.10),那琴岩体的Nb/Ta、Zr/Hf比值最低(Nb/Ta=2.87-19.36、Zr/Hf=10.62-23.64),新洲岩体介于之间,具有壳源岩石的特征。东平和那琴岩体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组成,新洲花岗岩的εNd(t)((-5.79)-(-5.89))较东平和那琴岩体低。新洲花岗岩的Hf同位素组成较东平岩体低,εHf(t)值分别为(-6.3)-(-3.9)、(-2.2)~(+1.3)。新洲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板内环境而非活动陆缘俯冲体系,是以壳源成分为主的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东平岩体为典型的钾玄岩系列正长岩类,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交代富集地幔与软流圈物质混合的产物。那琴岩体形成于岩石圈伸展构造体制,与板片俯冲无关。(4)中国东南部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演化模式:①中国东南部在早侏罗世(~200Ma-175Ma)启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此时并没有形成火山岩,俯冲应力导致先前印支期形成的E-W向断裂带(薄弱带)发生裂解,形成华南早侏罗世E-W向板内岩浆岩带,即形成于类似板内裂谷的环境,是古太平洋俯冲早期阶段板块边缘挤压应力的远程响应;②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175-140Ma)发生强烈的平板俯冲或低角度俯冲,俯冲应力致使南岭及邻区E-W向断裂进一步拉张,大量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激发地壳大规模重熔而形成华南大花岗岩省(第一次岩浆大爆发)和大型-超大型矿床,俯冲挤压的同时可能伴随板片俯冲角度由缓变陡;③~140-120Ma开始板片回撤,致使沿海地区出露大规模火山岩地层和华南第二次岩浆爆发;④120-110Ma华南板块与西菲律宾板块俯冲-碰撞,使该时期成为岩浆作用“准寂静期”:⑤110Ma之后尤其是~93Ma时的岩石圈伸展,导致了华南第三次岩浆活动大爆发。~100Ma地壳遭受了明显的挤压抬升和剥蚀作用。(5)高放射性生热率的岩体(HHP花岗岩),其ACNK大部分样品点小于1.1,主要集中于1.0-1.1之间,ANK值变化于1.0-1.3范围,也即HHP花岗岩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特点。新洲复式岩体总体热储量为5.58×1014J/a,相当于1.55×108千瓦时/年或1.9万吨标准煤。生热率较高的往往是大型-较大型的岩基,热泉包括中-高温热泉大部分出露于大型-较大型岩基边部或附近,与岩体规模和岩体放射性生热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基底岩石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差异可能不是岩体生热率主要控制因素。放射性生热峰值与华南岩浆活动爆发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暗示在幔源物质与热影响下,地壳物质大规模重熔并反复改造促使U、Th、K等放射性元素在花岗岩中富集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华南底部可能不存在有效的岩浆房或岩浆囊,晚中生代花岗岩是上地壳热的主要来源。

杨庆道[4](2014)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提出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同时也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滇中次级块体和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大型南北向构造带,是中―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部位,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盆地边界由红河断裂、小金河―龙门山断裂和小江断裂等大型岩石圈或地壳断裂所围限,内部由绿汁江断裂等多条基底深大断裂分割。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了楚雄盆地受到周缘多个块体多期推挤作用。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及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多期联合、复合作用过程中,由盆地边界及盆地内先存基底断裂所夹持的不同构造单元在构造发育及后期改造中彼此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性,经历了层块分异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针对楚雄残留盆地现今构造极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基于Kirchhoff偏移/反偏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以及无井、少井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历史大地构造观为指导,详细分析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解释的合理性。针对楚雄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被多条岩石圈或地壳深断裂分割引起不同构造单元表现为各自独立构造演化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基底先存断裂在“斜向挤压”作用下的复合(或多因)裂陷作用与裂陷盆地成因模型。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晚三叠世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楚雄裂陷盆地成因,以及古生代以来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演化背景及盆地内沉积特征,详细分析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不同构造期盆地原型。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些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答。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大伸展期在盆地内形成寒武系筇竹寺组、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普家村组―舍资组三套优质烃源岩,多期升降运动形成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多套储层,寒武系―奥陶系及上三叠统多套直接盖层和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两套区域盖层。燕山期盆地内形成大量平缓褶皱,并开始大规模油气运移,喜山运动对燕山期油气藏强烈改造、破坏和调整。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特点也决定了后期改造变形,在盆地内形成多个由基底断裂分割、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差异的油气保存单元。在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山凹陷中部、平川、双柏、牟定和渡口五个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

郑志红[5](2014)在《美国Stratton油田构造解释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美国德克萨斯州Stratton油田生长断层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三维地震勘探和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区域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进行研究区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利用方差体、曲率、蚂蚁追踪、谱分解等进行多属性分析,尤其是引入最大极值曲率,指出其在断层识别中的优势,研究断层沿走向的变化。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生成断层可能性数据体,辅助构造解释,利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模拟裂缝发育,指示转换带对渗透率的影响。构造解释的结果揭示区域构造的复杂性,研究区中部存在一个转换带,底部发育页岩脊。开展区域应力分析,结合生长断层体系及转换带的形成机制,对区域构造演化提出合理解释。

申重阳,邢乐林,谈洪波,何志堂,李辉,玄松柏,杨光亮[6](2012)在《2010玉树MS7.1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绝对重力变化》文中提出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MS7.1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及时组织实施了地震科学考察,其中对玉树、西宁、姑咱和西昌等4个绝对重力点进行复测,通过比对前期成果,分别给出了2007年以来(地震前后)3~4期各测点H=1.0m(距墩面高)和H=0.0m(墩面)处的绝对重力变化(观测精度均优于3.0×10-8 m.s-2).结合已有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地震活动机制、形变测量成果等,主要结论或认识有:1)地震前后(含同震)玉树、姑咱、西昌绝对重力变化明显呈上升变化,玉树点和姑咱点尤为突出;2)同震模拟结果表明,地震前后玉树点绝对重力变化(H=1.0m)与同震破裂效应基本相当;3)从重力变化角度检核了玉树地震左旋破裂运动对羌塘块体东流运动和川滇菱形块体的南东-南南东运动具有明显激励作用,川滇菱形块体北段尤为强烈,南段可能因南南东向运动遇到中部贡嘎山隆起的阻挡吸收而有所减弱.

姬琦[7](2009)在《元谋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谋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岩浆活动和变形变质作用广泛,矿产丰富,矿化普遍,以往地质找矿工作研究程度较低,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论文选择这一颇具前景的地区开展研究,洞察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其成矿规律,试图建立符合实际的成矿模式,期望为建立该区区域成矿理论和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区地处扬子板块西缘,经历了多期次构造作用,出露地层有元古界、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以元古界普登岩群和羊臼河岩群为主;岩浆活动持续时间长、期次多、岩性复杂,以晋宁-澄江期酸性花岗岩分布最广,华力西期基性-超基性岩次之;变形变质作用以晋宁-澄江挤压-伸展运动为主,形成了以元谋变质核杂岩为主体,元谋-绿汁江断裂为导向的构造格局。通过岩石和土壤化探分析测量,圈定了异常区域,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要素归纳总结出四种有较大经济意义的异常推测:Cu异常,受普登岩群中变质火山岩系控制;Cu、Au异常,与岩浆活动有关,受构造控制不太明显;Cu、Au、Pb、Zn异常,与岩浆活动有关,受断裂控制明显;Ni、Pt、Pd异常,与超基性岩体关系密切。研究区内矿化普遍,矿床类型丰富,主要有分布于普登岩群中的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铁矿床、分布于元谋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或元谋大断裂带中的热液交代充填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分布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岩浆熔离型铂钯矿床三种。总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点)类型及分布规律,分析各种成矿作用,综合得出三个成矿模式:岩浆熔离型铂钯矿床成矿模式、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铁矿床成矿模式、热液交代充填型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为该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对元谋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和成矿模式的认识,提出在阿洒姑一带的普登岩群中寻找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铁矿,在元谋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和元谋—绿汁江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中寻找液交代充填型铜金多金属矿,在黑泥一带超基性岩体中寻找岩浆熔离型铂钯矿的找矿方向。

邹海俊[8](2008)在《楚雄盆地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以大姚六苴铜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博士论文,《楚雄盆地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研究——以大姚六苴铜矿区为例》,结合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试点项目《云南省大姚县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接替资源勘查》(编号:200453001)选题。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成矿作用研究,对于研究楚雄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寻找新的铜矿资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楚雄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为背景,以大姚六苴铜矿区为例,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恢复了该区的构造变形史,进行了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利用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资料研究了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应用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六苴铜矿床的成矿模式,最终对六苴铜矿区及整个楚雄盆地进行了成矿预测。1.确定了楚雄盆地动力学类型,总结了构造演化历史。楚雄盆地属于会聚型的后陆盆地,经历了元古代基底及古生代中间层形成期(Pt~P2)、中生代后陆盆地形成与充填期(T3~K2)、新生代盆山耦合期(E~Q)。2.首次在楚雄盆地使用构造岩ESR定年,确定了大姚六苴铜矿区构造演化的时间序列。在总结提出构造活动分期原则和依据的基础上,研究了六苴铜矿区构造变形特征。制作了构造演化剖面(平衡剖面),恢复构造变形史。喜山早期以来,六苴铜矿区表层地壳缩短率约为20.5%。通过断裂和褶皱构造以及显微构造变形分析,厘定该区经历了燕山中期(137Ma)、燕山晚期(96~65Ma)、喜山早期(46.8±4.5~56.0±5.6 Ma)、喜山中期(32.4±3.0~42.3±4.1 Ma)、喜山晚期(23.5±2.4~29.3±3.0 Ma)五期构造活动,恢复了三维主压应力方向,各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为177°、44°、129°、185°和91°。大雪山背斜形成于喜玛拉雅运动早期(第Ⅰ幕),与滇中大规模成矿作用关系密切。3.使用先进的ANSYS软件,首次模拟了六苴铜矿区不同期构造应力场,研究了构造应力场控矿特征。通过主压应力轨迹图、主压应力场、剪切应力场、平均应力(流体势)场、能量场研究,结合地质特征,认为各变形期构造变形强弱为:喜山早期>喜山中期>喜山晚期>燕山晚期>燕山中期;高值应力集中常出现在强度较高的砂岩层分布区,岩石易产生破裂,并成为流体聚集的有利场所;低值应力集中区出现在断裂带及强度较低的泥岩和砂质泥岩分布区;最大主压应力为流体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平均应力最大梯度方向指示流体运移方向及有利聚集场所;总能量场指示了变形的强弱。燕山晚期铜矿源层(K2m)形成后,喜山早期近EW向主压应力作用使古河道(K2ml)位于强烈的剪切破裂带,应力驱动成矿流体运移,在砂岩层中聚集沉淀;喜山中期(改造成矿期)NW-SE向主压应力的作用形成“裙边”褶皱,产生NE向断裂,沟通了早期断裂构造,形成脉状矿体;喜山晚期时,SN向应力作用形成NW向、NNW的扭性断裂,错断矿体和地层。4.研究了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来源。大姚六苴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原生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偶见气液三相和气液固三相流体包裹体,大小4~20μm,气液比10~30%;包裹体世代特征明显,两组相互穿插为菱形格状。存在四期主要流体活动,分别代表了沉积—成岩期、层状矿体形成期、脉状矿体形成期及破坏期。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成矿流体压力为4×105~30×105Pa,深度为1~1.5km。激光拉曼光谱成分测试表明存在H2O-SO2-CO2-CH4(C3H8-C2H6)—HSO4-—HCO3-型和H2O-SO2-CO2-N2-CO-CH4-HSO4-型两种性质的成矿流体。铜来源于含矿地层(矿源层);成矿流体为大气水—含有机质地层建造水的混合流体;碳质来自下部有机质分解。有机质来源于下部煤层(T3)及有机质分解。SO2(HSO<sup>-)来源于滨湖相及浅湖相沉积物(石膏等蒸发盐类)及生物细菌还原硫。5.首次建立了斜歪褶皱(大雪山—桃树坪褶皱)数学模型,估算了其特征参数。大雪山背斜由纵弯作用形成。大雪山背斜-桃树坪向斜为轴面西倾的斜歪倾伏相似褶皱,完整褶皱波长λ约14.55km,二倍振幅2A约718.35m,计算出大雪山背斜的中和面深度H中和面约为932m,推测中和面深度大约在1~1.5 km。大雪山背斜数学模型为:f(x)=α·sin(2πTx)+b·arctg(c·x-(?))6.首次提出六苴铜矿床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模式,探讨了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模式及其成矿作用:燕山期的构造活动与演化形成了含铜矿源层;喜山早期构造一热演化促使大气降水深循环、深部含有机质流体向上运移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导致矿源层中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及非含矿流体向成矿流体转化;应力梯度和热梯度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驱动力,驱使成矿流体向上、向砂(页)岩储层以及向断裂两侧等高孔渗异常区运移,成矿流体在砂岩储层中聚集,沉淀出矿质,形成层状、似层状铜矿体。7.确定了楚雄盆地和大姚六苴铜矿区成矿预测标志,共提出八个找矿远景区(靶区)。在六苴铜矿床Ⅰ靶区,经钻孔工程验证,发现了深部隐伏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刘峡[9](2007)在《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阴山、燕山以南,秦岭、大别山以北、鄂尔多斯高原以东延伸至沿海一带的广袤区域,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2°~124°,北纬31°~42°,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该区域囿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活跃,为我国大陆强地震频发区域之一。因此,研究该区域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构造应力场特征,继而探讨其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在大型有限元软件平台ANSYS基础上,综合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构建华北地区岩石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框架。以区域GPS观测、地形变观测以及震源机制解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及检验标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该区域现今地壳运动和形变、构造应力场特征,并将表层运动与深部运动相联系,以区域动力学环境和驱动力为中心,探讨其动力学机制。根据华北地区新生代构造发育特征和深部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本文选取了108°E~127°E,32°N~42°N矩形区域构建有限单元数值模拟的几何框架。与此同时,还将现今活动断层及断裂带分布、地形起伏以及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等纳入模型中。本文构建和测试了三个基本模型:即三维模型3DCMⅠ,3DCMⅡ利二维模型2DDMⅠ。模型3DCMⅠ不考虑地壳—上地幔的实际分层,将模型沿纵向分为七个厚度均匀的水平层,分别代表上、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四层)。模型3DCMⅡ则依据该区域深反射地震研究结果进行水平分层。在模型3DCMⅠ、3DCMⅡ中,区域内主要活动断裂带处理为宽度5—6Km,深度不等(10~15km)的软弱带,模型含14736个节点,24829个三维实体单元。在模型2DDMⅠ中断层及断裂带则处理为非连续接触边界,模型含1843个节点,3547个二维实体单元。论文采用有限元弹性静力分析方法,以模型区周边GPS观测作为边界约束,计算华北岩石层形变的水平速度场和应力、应变增量场。并以模型区内部GPS观测作为标准,通过调整模型中断层的物理参数方式,寻求与GPS观测的最佳吻合的有限元解。计算显示,水平运动场的最佳数值解和GPS观测值的平均离散度为10171mm2/year(三维模型)、1.176mm2/year(二维模型)。与此同时,数值模拟预测的区内主要活动断层的错动方式、水平错动速率(三维模型结果为~0.1mm/year,二维模型结果为~0.3mm/year)与地质及跨断层形变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三维模型还显示,在10~15Km深度上,最大、最小主应力轴接近水平,主张应力为主压应力的2~8倍,主张应力方向为NNW,主压应力方向为NEE。这一结果与震源机制解、地应力观测结果比较吻合。三维模型得到的全区应变率较低约10-9/year。并且,大致沿汾渭地堑断裂系、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和郯庐断裂带存在三个北东走向的剪应变梯度带。不过二维模型预测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水平运动速度为1.35~1.45mm/year,远高于其他断层以及三维模型结果。数值模拟结果可以推论:华北地区岩石层水平形变运动主要受控于周边大型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其次才是岩石横向、纵向非均匀性的影响。同时,在周边块体运动的控制下,区内主要断裂带现今的错动方式基本是继承性的,且错动速率较低。只有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错动速度较高,值得关注。论文考虑岩石应力—应变遵从幂指数本构关系,基于三维模型3DCMⅠ,3DCMⅡ的基本框架,采用弹性—蠕变静力学有限元方法对华北地区晚近时期(~4Ma)构造运动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演化的动力学环境和驱动力因素。模拟时以模型周边GPS观测数据作为表层的边界约束,计算时顾及岩石的流变性、重力作用以及大变形导致的位移—应变非线性。本文通过选择侧面、底面边界约束方式,调整岩石的物性参以及分析板块运动、周边块体运动、断层活动、岩石层流变分层等因素的影响,寻求与区内GPS观测、构造应力场观测数据最佳符合的预测模型。论文计算了22个模型。结果表明,当侧面以深部稍快、浅部稍慢的方式运动,并考虑岩石层下部的拖曳运动时,则模拟预测果更接近实际观测。在该约束方式下,相应于模型3DCMⅠ、3DCMⅡ框架的预测与GPS观测的最低平均离散度分别为1.1529mm2/year、1.1451mm2/year,低于弹性模型,而且断层错动与地质研究结果相一致。在相同边界条件下,3DCMⅡ结果优于3DCMⅠ结果,考虑断层运动结果优于不考虑断层运动结果。模型预测应力场显示,深度10Km处的最小主压应力轴均接近水平,方向为NNW向,最大主压应力轴在南部区域接近水平,在北部区域则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以NEE为主。这与其它研究显示的最大、最小应力主轴的方向基本吻合,但与现有的最大、最小主应力轴均接近水平的基本认识存在一定差别。预测应力场随深度的变化明显受控于边界加载方式(应力环境),而断层的影响仅局限于断层内部以及断层附近较小区域内。为研究局部特别是隐伏构造对地表形变的影响,提取形变异常信息,论文发展了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华北地区和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进行了GPS差异形变分析。华北地区GPS差异形变分析显示,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唐山—河间—磁县断裂带为该地区现今构造活动较强烈区域,在未来若干年内需密切关注及防范强震发生。对中国大陆而言,论文分别使用三种有限元模型(均一、分块和多驱动力模型)而进行了GPS差异形变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是多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印度板块向北的强烈推挤以及地幔对流对岩石层底部的拖曳作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者主导了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大陆西部地区构造变形运动,而后者则对华北、华南地区的影响重大。同时,现今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大型断裂系(如阿尔金、张家口—渤海等)对大陆岩石层构造变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综合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得到如下认识:华北地区岩石层形变的区域动力学环境和驱动力十分复杂。总体而言,一方面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华南活动地块以及东北亚活动地块的运动状态决定了华北地区表层运动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地幔对流对岩石层底部的拖曳作用将直接影响该区域岩石层形变运动。与此同时,以张家口—渤海断裂为代表的现今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大型断裂系以及岩石层内流变性非均匀分布(特别是中地壳软弱层的存在),对区域构造变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张曙光[10](2007)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高拱坝建设工程地质适宜性研究》文中指出高拱坝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以白鹤滩水电站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为基础,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室内测试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面成因,包括岩石建造、构造改造和表生改造等,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特征,用三维仿真模型演化了坝区地应力场的变化特征,阐述了与高坝建设适宜性评价有关的岩体质量分级,分析研究边坡破坏机制,并利用UDEC离散元模型对边坡破坏机制进行了模拟,结合坝肩抗力体抗滑稳定性分析,讨论了由层间、层内错动带构成底滑面,断层和基体裂隙构成侧裂面的情况下,坝肩抗力体的抗滑稳定性,进而研究了岩体结构面对坝肩抗滑稳定性的控制作用,最后,对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利用工程地质分级方法,从结构面工程地质性状及工程地质意义出发,对研究区勘探揭露的结构面进行了系统的分级分类,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性状描述体系,很好的解决了研究区岩体结构面的分级问题,从而为分层次深入研究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性状奠定了基础。2、采用了四种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方案对研究区岩体质量进行了研究,这四种方案包括: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GB50267—99)、岩体RMR分类(Bieniawski,1973)、岩体质量指数Z分级(小湾,1995)。结果显示,拟合度最高的是BQ—T,较好的是BQ—Z,以及T—Z,他们的拟合度都能达到74%以上,而且其拟合关系都是对数拟合关系。同时看到凡涉及到与RMR分类系统的拟合,主要为直线拟合,但拟合度均很低,一般都是在57%以下。总体来看在四种岩体质量分级评价保有三种岩体质量分类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好。在此定量化基础上,结合现场分类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通过对比综合,得到研究区岩体质量分级。由于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岩体在地质历史中曾遭受过多期构造地质作用,和后期的浅表生改造作用,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利用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解决了研究区的岩体质量分级问题,这对进一步评价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可利用岩体、制定适宜的工程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对坝区边坡破坏机制研究过程中发现:白鹤滩水电站坝区边坡变形破坏现象从成因机制上可概括为两个类型:一类应是由于表生改造所形成的卸荷松动岩体。另一类是受缓倾角结构面控制的时效变形体,这类变形体主要以蠕滑——拉裂为主。经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认为,白鹤滩水电站坝区边坡变形破坏方式将是以受缓倾角结构面和陡倾角结构面联合控制的分块滑移、解体、崩塌方式为主,整体下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4、在查明坝肩抗力体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刚体极限平衡分析中的矢量法,对白鹤滩坝肩抗力体的不同荷载情况下大块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鹤滩坝肩抗力体的稳定性总体上达到了拱坝设计的要求。左岸坝肩最上部重量很小块体稳定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可避开此块体。右岸块体稳定性总体上满足规范要求,但块体1和块体3在地震力作用下安全储备较小,对侧裂面或底滑面可采取置换或锚固等加固措施进行处理。5、对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得到如下看法:从岸坡的稳定性条件以及从目前勘探调查的岸坡岩体变形破坏现象来看,白鹤滩水电站坝区稳定性是,低高程优于高高程;总体上,右岸天然边破稳定性条件大大优于左岸。右岸边破变形破坏的程度远小于左岸边破的破坏程度。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左岸边坡在天然状态和地下水饱水状态下是稳定的,但在地震(Ⅷ度)以及地下水+地震状态下是不稳定的,其稳定性系数最小只有0.749。从工程安全的角度,应采取一定的工程处理措施。

二、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及盆地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及盆地沉降(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实验测试方法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2.5 小结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3.1.2 边界断裂特征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5.1 测试分析结果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5.1.3 锆石U-Pb年龄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5.4.1 碎屑组分证据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

(2)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1 晚古生代裂陷构造及其相关问题
    1. 1 晚古生代裂陷构造与沉积格局
    1. 2 相关问题讨论
        1. 2. 1 裂陷盆地演化阶段及其动力学机制
        1. 2. 2 裂陷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浆活动的关系
2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2.1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构造旋回、构造期与成矿作用
    2. 2 晚古生代地质环境与几种同生矿床关系
        2. 2. 1 裂谷盆地环境( 泥盆系—石炭系)
        2. 2. 2 陆地-滨岸-台地环境( 石炭系—二叠系)
        2. 2. 3 台缘-斜坡环境
        2. 2. 4 裂谷火山、次火山及火山凝灰岩环境
    2. 3 几种后生矿床与晚古生代地质环境的关系
3相关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的修订和完善
4 结论

(3)华南晚中生代多旋回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热成因机制 ——来自广东省典型岩体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1.1.2 存在的问题与深化华南花岗岩研究的突破口
        1.1.3 地热研究现状
        1.1.4 存在的问题
    §1.2 选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工作量
        1.4.1 研究方案
        1.4.2 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华南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2.1.1 前寒武地质
        2.1.2 早古生代地质
        2.1.3 晚古生代地质
        2.1.4 早中生代地质
        2.1.5 晚中生代地质
    §2.2 中生代地层序列
第三章 岩体地质与年代学
    §3.1 地质背景与岩石学特征
        3.1.1 田东岩体
        3.1.2 丰顺复式岩体
        3.1.3 新洲复式岩体
    §3.2 锆石U-Pb年代学
        3.2.1 田东岩体
        3.2.2 丰顺复式岩体
        3.2.3 新洲复式岩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4.1 田东岩体
        4.1.1 元素地球化学
        4.1.2 Sr-Nd-Hf同位素组成
        4.1.3 岩石成因分析
    §4.2 丰顺复式岩体
        4.2.1 元素地球化学
        4.2.2 Sr-Nd同位素组成
        4.2.3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4.2.4 岩石成因分析
    §4.3 新洲复式岩体
        4.3.1 元素地球化学
        4.3.2 Sr-Nd-Hf同位素组成
        4.3.3 岩石成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
    §5.1 早侏罗世构造-岩浆作用
    §5.2 中侏罗世-白垩纪构造-岩浆作用
        5.2.1 来自粤东丰顺复式岩体的证据
        5.2.2 来自粤西南新洲复式岩体的证据
        5.2.3 区域构造、地层层序和成岩成矿作用的证据
    §5.3 对华南成岩成矿作用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南晚中生代花岗岩与地热成因
    §6.1 地热概况
    §6.2 华南晚中生代花岗岩类放射性特征
    §6.3 花岗岩与地热形成关系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测试分析方法
附录Ⅱ 图版说明及附图
附录Ⅲ 附表

(4)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陷盆地研究现状
        1.2.2 原型盆地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楚雄盆地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研究
        1.4.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
        1.4.2 提高信噪比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1.4.3 地震资料构造―岩性解释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2.1.2 楚雄盆地区域地层及沉积概况
        2.1.3 楚雄盆地周缘区域构造带演化
    2.2 楚雄盆地地壳结构与基底性质
    2.3 楚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4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
    2.5 楚雄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第三章 楚雄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3.1 楚雄盆地构造格局
        3.1.1 楚雄盆地周缘地区断裂特征
        3.1.2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特征
        3.1.3 楚雄盆地构造样式
        3.1.4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控盆作用
    3.2 区域地质事件分析及构造层划分
    3.3 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章 楚雄盆地形成与演化
    4.1 成盆期前变质基底形成与演化
    4.2 楚雄盆地形成演化及原型盆地
        4.2.1 震旦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地台发展阶段
        4.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升隆阶段
        4.2.3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形成与演化
        4.2.4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克拉通坳陷盆地萎缩阶段
        4.2.5 始新世以来抬升改造及残留盆地形成阶段
    4.3 原型盆地叠加复合过程
        4.3.1 多期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
        4.3.2 多期原型盆地叠合与复合
        4.3.3 多期构造―沉积迁移
        4.3.4 层块分异构造演化过程
        4.3.5 断坳叠合的演化过程
    4.4 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问题的探讨
        4.4.1 先存基底断裂多期挤压―裂陷作用及控盆特征
        4.4.2 晚三叠世楚雄裂陷盆地成因
第五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5.2 构造演化对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5.3 构造演化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5.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5.5 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5.5.1 东山有利油气远景区
        5.5.2 牟定有利油气远景区
        5.5.3 平川有利油气远景区
        5.5.4 双柏有利油气远景区
        5.5.5 渡口有利油气远景区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5)美国Stratton油田构造解释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属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地质研究概况
        1.2.3 生长断层体系的研究
        1.2.4 转换带的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墨西哥湾盆地
        2.1.1 构造单元特征
        2.1.2 盆地构造演化
        2.1.3 沉积特征分析
    2.2 德克萨斯海岸平原
        2.2.1 构造单元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体系
    2.3 STRATTON 油田地质
        2.3.1 油田构造概况
        2.3.2 油田地层及沉积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地震属性及其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3.1 地震属性理论基础
        3.1.1 地震属性的定义
        3.1.2 地震属性的分类
        3.1.3 地震属性的提取
        3.1.4 常用的构造识别属性
    3.2 曲率属性基本原理
        3.2.1 曲率的定义
        3.2.2 曲率属性的计算
        3.2.3 最大正曲率与最小负曲率
    3.3 最大极值曲率
        3.3.1 最大极值曲率的定义
        3.3.2 最大极值曲率在断层识别中的优势
        3.3.3 曲率梯度
    3.4 STRATTON 油田构造解释
        3.4.1 三维地震数据体
        3.4.2 曲率及其它地震属性对比分析
        3.4.3 转换带及页岩脊解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神经网络的断层识别
    4.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4.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4.1.2 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
        4.1.3 MLP 人工神经网络
    4.2 多属性神经网络断层识别方法
        4.2.1 工作流程及优化
        4.2.2 地震属性优选及属性集设定
        4.2.3 神经网络的训练
        4.2.4 在断层识别中的优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5.1 裂缝建模方法
        5.1.1 等效连续模型
        5.1.2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5.2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的实现及应用
        5.2.1 三维构造模型的建立
        5.2.2 属性建模
        5.2.3 裂缝几何模型
        5.2.4 模型粗化及等效渗透率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STRATTON 油田构造格局形成演化
    6.1 生长断层体系形成机制
        6.1.1 生长断层的形成机理
        6.1.2 滚动背斜的变形模式
    6.2 转换带的形成机制
        6.2.1 转换带的成因类型
        6.2.2 转换带的分类
        6.2.3 区域应力分析
        6.2.4 研究区转换带成因
    6.3 转换带与区域构造演化
    6.4 转换带的分布对储层的影响
        6.4.1 转换带分布与沉积分布的关系
        6.4.2 转换带分布与裂缝分布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6)2010玉树MS7.1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绝对重力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玉树地震前后绝对重力测量结果
    1.1 震后科考绝对重力测量
    1.2 玉树地震前后绝对重力变化
2 地震前后绝对重力变化涵义
    2.1 同震位错/破裂效应分析
    2.2 地震动力运动分析
    2.3 现代地壳运动分析
3 结 语

(7)元谋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前人研究情况概述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 扬子板块西部地质构造演化
        2.1.2 康滇构造及裂谷作用
        2.1.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带
    2.2 区域地层发育情况
    2.3 区域岩浆岩活动特征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特征
    3.2 岩浆岩特征
        3.2.1 吕梁期
        3.2.2 晋宁—澄江期
        3.2.3 华力西期
    3.3 变质作用
        3.3.1 中深变质岩系
        3.3.2 浅变质岩系
    3.4 矿区构造特征
        3.4.1 元谋变质核杂岩
        3.4.2 断层
    3.5 矿区地质演化史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4.1 概述
        4.1.1 理论方法概述
        4.1.2 异常下限值的确定
    4.2 阿洒姑勘查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2.2 异常下限确定
        4.2.3 次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4.3 黑泥勘查区地球化学特征
        4.3.1 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3.2 异常下限确定
        4.3.3 次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4.4 普登勘查区地球化学特征
        4.4.1 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4.2 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确定
        4.4.3 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4.5 地球化学异常分布规律
第五章 元谋地区矿(化)点分布规律
    5.1 矿(化)点概述
        5.1.1 勘查区内矿(化)点地质特征
        5.1.2 研究区典型矿(化)点概述
    5.2 矿(化)点分布规律
第六章 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
    6.1 岩浆成矿作用研究
        6.1.1 吕梁期火山岩控矿作用研究
        6.1.2 华力西期基性-超基性岩控矿作用研究
    6.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6.2.1 地层岩性控矿作用研究
        6.2.2 构造控矿作用研究
        6.2.3 岩浆控矿作用研究
    6.3 岩浆熔离型铂钯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6.4 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铜铁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6.5 热液交代充填型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6.6 元谋地区综合成矿模式概述
第七章 找矿方向
    7.1 找矿标志
    7.2 找矿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楚雄盆地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以大姚六苴铜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楚雄盆地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科学问题及其科学意义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五、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六、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楚雄盆地区域构造演化
    第一节 沉积盆地分析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一、盆地沉积充填史-沉降史分析
        二、盆地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三、盆地构造变形史分析
        四、盆地古水流分析及盆地流体分析
        五、盆地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第二节 楚雄盆地区域地质
        一、区域地质概况
        二、地层
        三、构造
        四、岩浆活动
    第三节 楚雄盆地形成与地史演化
        一、楚雄中新生代盆地类型归属
        二、楚雄盆地形成与地史演化
    第四节 楚雄盆地构造变形史
        一、楚雄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变形史
        二、盆地褶皱系统变形特征
        三、楚雄盆地的断裂变形特征
        四、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程式
        五、楚雄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演化总体特征
    第五节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分布规律及控矿因素
        一、国内外砂岩型铜矿时空分布特征
        二、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分布规律及控矿因素
        三、典型矿床
第三章 大姚六苴铜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地质
        一、地层
        二、岩性及岩相特征
        三、矿区构造
        四、矿区岩浆活动
    第二节 矿床地质
        一、矿体形态及产状
        二、矿石特征
        三、金属矿物分带特征
        四、元素的分带特征
    第三节 六苴铜矿床成矿条件讨论
        一、物质来源及矿源层的形成
        二、构造条件
        三、岩相古地理条件
        四、物理化学条件
第四章 六苴铜矿区构造样式及变形分析
    第一节 构造变形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一、构造变形分析的内容
        二、构造变形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断裂构造变形分析
        一、构造活动分期的原则和依据
        二、结构面力学性质鉴定的原则和依据
        三、不同方向断裂发育特征
        四、不同方向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力学性质配套和筛分
        五、断裂构造分期及构造体系的划分
    第三节 褶皱构造变形分析
        一、大雪山背斜
        二、大雪山背斜南部倾伏端"裙边"褶皱及其它NW向次级褶皱
        三、火箭山穹隆和小河穹隆
        四、大雪山背斜西翼的NNE向次级褶皱
    第四节 显微构造变形分析
    第五节 构造岩ESR定年及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一、断裂构造带中石英ESR测年
        二、构造层时限划定
        三、构造演化剖面——变形史的恢复
        四、大姚六苴铜矿区褶皱与断裂构造总体变形特征
第五章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控矿特征
    第一节 构造应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简介
        一、理论依据与方法
        二、构造应力场的内涵
    第二节 实验原理及实验结果
        一、岩石力学参数实验原理及结果
        二、声发射(AE)与古应力值测定
        三、现今地应力值
    第三节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过程
        一、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
        二、模型前处理
        三、模型求解计算
        四、模型后处理
        五、模拟检验
    第四节 构造应力场控矿特征
        一、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特征
        二、构造应力场总体特征
        三、构造应力场控矿机理探讨
第六章 大姚六苴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一、样品采集及地质特征
        二、流体包裹体特征
        三、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盐度换算
        四、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总体特征
    第三节 成矿流体物质来源
        一、成矿流体物质来源
        二、流体成矿作用
第七章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
    第一节 构造-流体耦合与成矿作用
        一、构造与流体相互作用
        二、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动力学
        三、构造-流体耦合作用研究方法
    第二节 大姚六苴铜矿区构造-流体耦合作用
        一、大雪山背斜形成机制及其特征参数的估算
        二、流体运移和聚集模式
        三、构造-流体耦合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第三节 大姚六苴铜矿区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
        一、构造对流体的驱动作用
        二、成矿流体运移模式
        三、成矿作用
        四、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模式
第八章 成矿预测
    第一节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成矿预测依据
        一、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成矿条件
        二、成矿预测的地质地球化学标志
    第二节 大姚六苴铜矿区成矿预测
        一、成矿预测标志
        二、大姚六苴铜矿床及邻区找矿远景区
    第三节 楚雄盆地成矿预测
        一、成矿预测标志
        二、楚雄盆地砂岩铜矿成矿预测
第九章 结论及工作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9)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壳运动观测及其动力学研究
    1.1.1 地壳运动观测
    1.1.2 基于地壳运动观测结果的动力学研究
1.2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
1.3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的研究意义。
    1.3.1 华北地台构造演化概述
    1.3.2 板块构造及华北地区动力学环境
    1.3.3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动力学研究意义
1.4 华北地区动力学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华北地区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单元方法基本理论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2.1 有限元方法的起源、基本思想、特点及发展现状
2.2 有限元求解问题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2.3 有限元非线性结构分析
    2.3.1 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几种常见材料的本构关系
    2.3.2 接触问题分析
    2.3.3 Ansys有限元软件中接触单元CONTAC48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北地区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3.1 构建华北地区有限元模型的基本要素
3.2 华北地区新生代构造的主要特征
3.3 华北地区现今构造活动分区及重要活动断裂带
    3.3.1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及其现今构造活动特征
    3.3.2 华北地区重要活动断裂带
3.4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
    3.4.1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3.4.2 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基本特征
3.5 华北地区3维有限元模型(3DCM_Ⅰ,3DCM_Ⅱ)
    3.5.1 华北地区3D有限元模型的几何构架
    3.5.2 三维均匀分层模型—3DCM_Ⅰ
    3.5.3 三维实际分层模型—3DCM_Ⅱ
    3.5.4 二维非连续模型—2DDM_Ⅰ
3.6 模型框架构建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PS约束下华北地区形变及构造应力场特征
4.1 研究思路和计算流程
4.2 华北地区最新GPS观测结果
4.3 基于华北地区3D有限元分析
    4.3.1 基于GPS观测结果的3D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
    4.3.2 模型中非断层单元的材料参数
    4.3.3 模拟结果评价标准以及模形计算
    4.3.4 3DCM_Ⅱ模拟显示的华北地区表面水平运动及变形特征
4.4 基于华北地区有限元模型2DDM_Ⅰ的计算分析
    4.4.1 2DDM_Ⅰ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
    4.4.2 2DDM_Ⅰ模型的单元材料参数及模拟计算
    4.4.3 2DDM_Ⅰ模型显示的华北地区表面水平运动及变形特征
4.5 华北地区2D、3D模型计算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地区形变及构造应力场的动力学机理——基于GPS观测结果的有限元分析
5.1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以及构造应力场的稳定性问题
5.2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
5.3 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流变参数
5.4 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运动及形变特征分析
5.5 基于华北地区模型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几何框架的模拟结果
    5.5.1 基于3DCM_Ⅰ的松弛时间剖面
    5.5.2 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5.5.3 基于华北地区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
    5.5.4 华北地区3DCM_Ⅰ(均匀分层模型)模拟计算的总体认识
5.6 基于华北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3DCM_Ⅱ(实际分层模型)的模拟结果
    5.6.1 基于3DCM_Ⅱ的松弛时间剖面
    5.6.2 基于3DCM_Ⅱ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5.6.3 对华北地区有限元3DCM_Ⅱ模拟计算结果的总体认识
5.7 对华北地区形变及构造应力场动力学机理的初步认识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及应用
6.1 隐伏断层活动对区域表面形变、构造应力场影响及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
    6.1.1 含有隐伏断层的三维地块模型及其构造运动有限元数值模拟
    6.1.2 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的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
6.2 华北地区GPS观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异场分析
    6.2.1 华北地区GPS观测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异速度场
    6.2.2 华北地区差异速度场分析
6.3 利用GPS差异形变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的动力学含义
    6.3.1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及相关研究
    6.3.2 中国大陆构造运动三维有限元模型
    6.3.3 中国大陆构造运动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
    6.3.4 中国大陆构造运动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
    6.3.5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速度场分析
    6.3.6 中国大陆GPS观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差异场分析小结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本人读博期间发表文章:

(10)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高拱坝建设工程地质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工程适宜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内容及主要成果
第2章 坝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7 岩石力学性质
    2.8 小结
第3章 岩体结构成因分析
    3.1 岩体结构的原生建造
    3.2 岩体结构的构造改造
    3.3 岩体结构的表生改造
    3.4 小结
第4章 坝区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4.1 结构面的工程地质分级
    4.2 结构面的描述体系
    4.3 白鹤滩坝区结构面的主要类型
    4.4 层间错动带的工程地质特征
    4.5 层内错动带的工程地质特征
    4.6 断层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特征
    4.7 基体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特征
    4.8 小结
第5章 坝区地应力场演化研究
    5.1 概述
    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模拟过程
    5.4 小结
第6章 坝区岩体质量分级研究
    6.1 岩体质量的分级标准
    6.2 岩体质量分级基本指标
    6.3 研究区岩体质量分级
    6.4 小结
第7章 高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7.1 概述
    7.2 边坡变形破坏的表生改造
    7.3 高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机制及模式研究
    7.4 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7.5 小结
第8章 坝肩抗力体的边界条件及工程地质性状分析
    8.1 坝肩抗滑稳定的基本模式分析
    8.2 坝肩抗力体底滑面分析
    8.3 坝肩抗力体侧裂边界分析
    8.4 小结
第9章 坝肩抗力体抗滑稳定性初步评价
    9.1 坝肩抗滑稳定的理论模型
    9.2 计算参数的确定
    9.3 大块体模式稳定性分析
    9.4 小结
第10章 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0.1 概述
    10.2 右岸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0.3 左岸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0.4 小结
第11章 高拱坝工程地质适宜性分析
    11.1 岩体结构特征
    11.2 坝肩岩体质量
    11.3 坝肩抗力体的抗滑稳定性
    11.4 边坡稳定性
    11.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及盆地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2]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成矿系列[J]. 陶平,陈启飞,高军波,范玉梅,廖铸敏. 矿床地质, 2015(06)
  • [3]华南晚中生代多旋回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热成因机制 ——来自广东省典型岩体的制约[D]. 周佐民.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0)
  • [4]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庆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5]美国Stratton油田构造解释及成因机制研究[D]. 郑志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
  • [6]2010玉树MS7.1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绝对重力变化[J]. 申重阳,邢乐林,谈洪波,何志堂,李辉,玄松柏,杨光亮.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6)
  • [7]元谋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D]. 姬琦.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2)
  • [8]楚雄盆地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以大姚六苴铜矿区为例[D]. 邹海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9]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D]. 刘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10]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高拱坝建设工程地质适宜性研究[D]. 张曙光.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攀西裂谷内陆盆地自由热对流应力分析与盆地沉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