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的设备模型预概念仿真分析技术

基于仿真的设备模型预概念仿真分析技术

一、基于仿真的装备型号先期概念拟实分析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伟[1](2021)在《某型号轴向柱塞泵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轴向柱塞泵由于其独有的结构特点,致使其具有效率高、自吸能力强等优点,再加上轴向柱塞泵拥有多种变量形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去变换工作方式,操作简单且工作寿命长。近年来对于轴向柱塞泵的可靠性要求也随着科技以及市场的发展逐步提高,但由于现阶段国内的相关可靠性试验始终存在不够拟实、样本信息收集不全、能耗太高等弊端,因此研究新型的轴向柱塞泵可靠性试验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吉林大学为主要负责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高压柱塞泵/马达可靠性与寿命实验评估技术研究”平台为基础,研究轴向柱塞泵的可靠性试验与寿命评估。以为了提高轴向柱塞泵、马达等液压零部件的可靠性为目的,通过理论基础研究和试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今后液压零部件的可靠性试验研究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利用失效树分析法与收集整理的大量合作企业反馈回来的轴向柱塞泵失效案例,得出轴向柱塞泵的四种典型失效模式,并对失效案例的失效原因和相应改进措施也做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编程语言编制了一套轴向柱塞泵失效案例数据库,阐述了失效案例数据库的目标及任务,并详尽介绍了其功能需求和模块实现方面的内容;数据库用于长期收集失效案例,便于后期在轴向柱塞泵大量失效数据的支持下进行威布尔分析。其次通过对常见的几种实验室功率回收装置及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择了回收效果较好的电功率回收方式以及能够更好的拟合实际加载工况的变应力加速方案,制定了相应试验方案,依循设计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搭建了与之匹配的轴向柱塞泵加速寿命可靠性试验装备,并详细阐述了起重要作用的辅助液压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对于其中的关键零部件还做了选型。分析了系统的功率回收原理,通过试验测试得到试验台的实际整体功率回收情况与其理论计算回收值作对比发现,二者相差不大,证明试验所选功率回收方式可行有效,且节能效果显着。最后对试验中发生失效的被测轴向柱塞泵做拆解检查,找到失效原因为局部失效,对比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模型的特征后选择适合本次试验失效特征的二参数威布尔寿命分布,还选用逆幂律加速模型来分析被测轴向柱塞泵的特征寿命与压力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容积效率为依据判定轴向柱塞泵失效,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结合试验退化数据求解分布函数三个参数,进而通过Matlab软件得到被测轴向柱塞泵的相关可靠性函数及曲线图,同时计算出其在试验所选变应力加速方案下的特征寿命和平均寿命,完成了被测轴向柱塞泵的寿命评估。

余波[2](2021)在《数字孪生辅助深部原位保温取心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深部地层原位保真取心设备的成功研制是探索深部原位岩石力学规律,构建深部岩石力学理论的基础,是我国“四深一纵”科技战略的先导。深部岩层原位保真取心设备设计属于典型的复杂产品设计,其设计周期长、设计过程复杂,设计需求准确获取难,样机验证实验环境要求高、涉及多学科交叉、耦合等一系列设计与工程难题,使深部装备等复杂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设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屡见不鲜,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正在向智能化转变。数字孪生技术作为现代互联网的产物,其具备高保真可视化模型设计和实验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功能。结合仿真应用平台,有助于构建物理实验平台与孪生模型的虚拟链接,形成实时数据与虚拟环境的交互应用,实现复杂产品创新设计的虚拟验证和可视化展示,加速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的有效迭代和增强对用户的设计表达。本文结合创新设计方法与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概念方案设计初期,运用创新设计方法、理论和工具辅助设计者快速形成概念设计方案,并搭建对应的物理预研实验平台,开展实验进行关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形成对应的动态响应可视化,将复杂产品的设计过程形象直观的对用户进行展示;同时将实验数据作为数字孪生体的边界条件,并将实验室难以实现的实验条件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将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优化,系统性地指导产品进行设计迭代并为方案的进化过程形成数据与方法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针对复杂产品设计的复杂性,结合创新设计方法与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方案表现和技术验证,增加用户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实现设计方案的有效迭代。(2)以深部岩心原位保温系统概念方案设计为例,对深部原位保温系统进行需求获取和分析,根据深部原位环境下设备的使用约束,利用创新设计方法中的AD设计公理和FBS模型确定设计需求,再利用TRIZ求解得到保温系统的初步功能需求模型和系统总体概念设计结构。(3)搭建深部岩心原位保温方案物理预研实验平台。根据创新设计方法得到最佳的主动保温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使用中的140MPa,150℃工作要求,设计并购置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室内进行对应的预研实验,初步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4)基于深部岩心原位保温系统物理预研方案构建对应的数字孪生模型。使用Lab 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和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以及NI-USB-6002数据采集卡为主要软硬件平台,根据主动保温功能需求,构建数字孪生体,结合实际采集的数据和数字模拟工况,形成用户-产品-设计师的虚拟沟通桥梁,并对设计方案形成辅助设计和方案进化指导。

钱东,赵江[3](2020)在《海上实兵作战实验综述——概念、案例与方法》文中提出实兵作战实验是作战概念开发、战法开发、兵力运用和兵力结构优化中的关键环节和军事转型的重要支柱。文中对作战实验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阐述了作战实验的科学及军事意义;简述了美海军的主要作战实验机构和作战实验活动;介绍了实兵作战实验的历史案例和现代案例,重点介绍了美海军着名的"舰队问题"演习和二战水下战的实验探索;讨论了实兵实验设计和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指出:应明确实验目的和目标,通过发现新现象和探索机理来获得新知识;建立相对完整和合理的问题框架是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应对系列化实验进行系统规划,避免针对某些孤立问题、缺乏基础的"跳跃式"实验;应合理选取实验因素及水平数,把握作战想定的粒度和特异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在实施中应注意与演训的结合,适时运用模拟兵力,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最佳效益;应建立专业化的分析评估队伍和专家队伍,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结果和证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出问题的本质。指出实兵实验是发展现代作战学说的必要途径。

葛烽锋[4](2020)在《C公司基于精益管理的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全球工业制造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因为精益管理以最小投入创造最大价值的理念,可以助力企业提升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正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接受和应用。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又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C公司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代表企业,也正在应用精益理念促进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对现有的生产和运营模式进行优化提升,是C公司亟需解决的环节。本论文以C公司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为研究对象,在精益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现有节拍化生产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对节拍构建、异常解决机制、VSM价值流应用等典型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提炼出现有节拍化生产模式存在的不足。对上述不足开展问题的诊断分析、综合运用精益管理及运营管理的知识理论结合工作实际,对每一类问题都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建议,如建立精益培训课堂、持续改善、供应商JIT供货、均衡式生产等具体措施和方案,为C公司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优化提升提供思路。

黄景帅[5](2020)在《高超声速滑翔目标跟踪与拦截制导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高超声速滑翔目标(Hypersonic Glide Target,HGT)突破了传统弹道式目标的飞行模式,凭借大升阻比的气动外形在临近空间长时间滑翔飞行。作为当前最具威胁的进攻性武器之一,兼具速度和机动性,如何拦截HGT是当前导弹防御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论文以此为背景,主要针对目标跟踪和拦截制导方法开展了研究。首先,针对HGT跟踪模型中的建模误差导致跟踪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nsencted Kalman Filter,UKF)框架构造了一种鲁棒非线性滤波算法用于目标运动状态的估计。目标跟踪精度与目标跟踪模型和滤波估计算法密切相关。鉴于HGT复杂多变的运动模式,难以建立与其真实运动模式实时匹配的目标运动模型,于是导致模型误差。从动力学角度将未知的气动加速度表征为广义气动参数,假定其符合维纳随机过程,并扩展至目标运动方程中与其运动状态联合进行估计,建立了地基雷达对目标的量测模型。将强跟踪滤波理论和Huber方法嵌入至UKF框架下,分别用于提高UKF对状态模型误差和量测模型误差的鲁棒性,并抑制了两方法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鲁棒非线性滤波算法能够降低模型误差存在时的状态估计误差。其次,提出了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IMM)和量测新息的机动频率自适应跟踪方法,通过自适应机动模型参数来增强跟踪方法对HGT复杂多变运动模式的适应性。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机动模型,并将HGT的气动加速度建模为Singer机动模型。基于IMM方法对Singer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机动频率进行自适应,以扩大运动模型的覆盖范围。基于量测新息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机动频率的跟踪方法,依据正交性原理由量测新息计算得到可反映模型误差的调整因子,用于实时调整Singer模型中的机动频率。针对多种形式的HGT机动,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上述两种方法的模型适应性,降低了模型参数固定带来的建模误差,提高了跟踪精度,但基于量测新息方法的估计精度优于IMM方法,且计算量小。然后,针对大气层内拦截弹相对于HGT不再具有速度优势的问题,基于微分几何理论提出了可用于大气层内迎面拦截HGT的新型微分几何制导律(Differential Geometric Guidance Law,DGGL)。在拦截弹弧长体系下对弹目拦截交战进行了微分几何建模,在未对拦截弹和目标运动状态作任何假设的条件下推导得到了由曲率和挠率指令构成的扩展DGGL,并分析了捕获性能,给出了捕获充分条件。在扩展DGGL的基础上,给出了可二次设计的广义DGGL,省去了复杂的挠率计算,不再依赖目标加速度信息。通过不同交战场景的仿真,验证了新型DGGL迎面拦截HGT的有效性。最后,将广义DGGL与现代控制方法相结合来抑制由HGT的强机动性引起的弹目视线旋转,分别设计了基于快速趋近律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自适应积分滑模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和基于路径跟踪的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为获得拦截制导律对目标机动的鲁棒性,同时指令不发生抖振,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跟踪预设的滑模面,并对目标机动实施自适应处理,推导了具有不同收敛特性的先进拦截制导律。通过仿真拦截不同机动形式的HGT,结果表明三种制导律均能够灵活地控制视线转率的收敛,终端脱靶量小,制导指令连续,较好地平衡了鲁棒性和抖振之间的矛盾,并在量测噪声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鲁棒性,利于工程实现。论文紧跟导弹防御技术的发展前沿,丰富了HGT跟踪与拦截制导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能为我国发展HGT防御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案参考。

黄麟[6](2019)在《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军队兴。依靠创新科技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为迎接世界局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演化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结合演化经济学中的适应性原理、复杂系统原理以及耗散结构原理,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视作一个具有非线性、动态性、多层次性的复杂创新系统。依照演化经济学理论中“新奇”的创生、传播、适应三个演化过程为线索,创造性地将复杂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研发阶段,二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阶段,三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构变迁阶段。另外,突破主流经济学说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将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主体假设成为“有限理性”的,并且具有“群体思考”的特点。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各阶段活动中协同创新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协作方式开展定量研究。通过分析各阶段协同创新主体自身行为目的和特征,探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寻找在各个阶段中,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实现稳定均衡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一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演化经济学为解析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本文依托演化经济学基础,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上升到抽象理论层面。以演化经济学中“新奇”的演变为逻辑主线,运用动态演变的发展观,创造性地将国防科技创新活动划分成为三阶段,并使各阶段有效衔接起来。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本质和内涵。二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研发阶段,通过分析协同创新活动的演化特征,构建技术研发阶段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并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对该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针对融合程度较高的军民两用技术,要鼓励具有协同创新研发;针对融合程度较低,民用需求较小或保密性较强的技术,需要依靠专业程度较高的团队开展研发。三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转移阶段,探讨了参与技术转移活动的技术本身,技术的供给方和技术的需求方三方协同问题。分别建立了复制动态二阶和三阶演化博弈模型。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对上述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国防科技创新活动中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技术转移在军改过程中溢出现象较为显着的情况,本文构建了一个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并从数学上证明了这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及稳定条件,为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四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结构变迁阶段,分析得出“创新要素对新变化的再适应,创新系统通过自发调整实现再均衡”是结构变迁的主要演化原理。通过构建三方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以国防科技大学与湖南省政府组建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为了优化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结构,要注重建立补偿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合理的评估论证与评价机制,加强协同创新活动的事前评估与事后监督;要完善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主体的选拔机制,通过拓展准入渠道,完善竞争机制,充分考察并选拔优秀的创新主体参与到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来。

冉少林[7](2019)在《基于鲁棒控制的磁悬浮柔性转子建模及稳定性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旋转机械设备对转子转速要求越来越高。高转速提升了设备的诸多性能,包括提高功率密度、简化结构等。受传统轴承机械接触方式的限制,转速的进一步提升导致轴承磨损严重,寿命得不到保证,难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磁悬浮轴承作为新型高性能轴承,突破传统轴承的束缚,其无接触的特点为旋转机械提供了更广阔的性能提升空间,并使磁悬浮轴承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磁悬浮高速电机、磁悬浮压缩机及燃气轮机等。此外,在流体旋转机械中,共轴直驱式的能量转换方式致使转子设计成细长结构。对高转速的要求以及直驱方式最终促使转子工作在其弯曲临界转速以上,转子成为“柔性转子”。柔性转子在启动或停车过程中通过临界转速时会引发剧烈共振,转子振幅急剧增加,最终失稳,破坏机械结构,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利用磁悬浮轴承刚度阻尼可调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柔性转子过临界时的剧烈振动问题。磁悬浮轴承本身是开环不稳定的,控制器决定了系统性能的好坏;此外,在转子系统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影响控制器的控制性能,降低系统稳定性。柔性转子过临界振动问题使高性能控制器的设计更加困难。经典的PID(Proportion-Integration-Derivatiation)算法虽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不能处理复杂的转子动力学特性问题,不能直接将系统不确定性考虑在内,尤其在控制转子柔性模态时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引入鲁棒控制理论,展开基于鲁棒控制的磁悬浮柔性转子建模及稳定性控制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有限元法建立了柔性转子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基于遗传优化算法获得转子的修正模型,并采用模态截断法对转子模型降阶。建立了电磁轴承的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得到电磁轴承的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采用理论建模和系统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功率放大器和传感器模型。最后,通过扫频试验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对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加以分析,包括:电流刚度,位移刚度,模态振型,模态频率以及转子阻尼。基于v-gap度量建立了各参数不确定性的摄动量与v-gap度量值的关系,进而揭示了系统各不确定性对系统闭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鲁棒控制器设计过程中模型不确定性非保守表征奠定了基础。基于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H∞和μ综合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μ综合控制对模态频率摄动具有优良的鲁棒性能,并可进一步提高系统闭环模态阻尼水平,抑制转子过临界振动。同时,针对加权函数选取问题,给出了一些选取经验和准则。搭建了磁悬浮柔性转子实验平台,并将设计的鲁棒H∞和μ综合控制器应用于该平台。对各控制器作用下的柔性转子进行起浮、静态悬浮、灵敏度函数测量、动态柔度函数测量以及升速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μ综合控制器对转子的过临界振动具有较好的振动抑制效果,并实现转子的超临界运行,验证了μ综合控制器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针对目前在鲁棒控制理论中加权函数选取具有随机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置信区间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对系统不确定性边界进行评估,并拟合出低阶的加权传递函数,得到转子系统不确定性的非保守表征。基于辨识的加权函数设计了μ综合控制器,并进行性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辨识权函数设计的μ综合控制器同样对转子过临界振动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王林美[8](2019)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某型制动系统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轨道交通车辆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常用之选。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质量安全不容小觑,装备制造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就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项目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和ISO/TS22163)理论,结合Z公司旗下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试图梳理出一个适用于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便于在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参照标准化的体系,有序、高效地进行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项目质量管理。本文首先通过轨道交通装备项目的特点分析将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划分为需求识别、质量策划、设计开发、采购外包、生产制造、验证确认、售后维保和测量评价等八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和过程的质量,分析质量管理内容、构建质量管理措施,并引入先进的质量工具和办法,使其具备可操作性。然后以某型制动系统开发项目为例展开,分析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质量管理情况并进行评价,从而验证梳理出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以及有效性。本文梳理出适用于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不但有助于保证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高质量输出,同时对于企业完善自身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类产品的质量管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姜梁[9](2018)在《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无人机系统作为新兴高端装备,是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载体,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国防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装备。研究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无人机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对较少,尤其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复杂作用机理、融合度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甚少,相关问题研究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军民融合、协同管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仿真、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评价体系、推进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论的扩展和完善,而且有助于为中国无人机行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梳理了本论文需要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概念,详细分析了其内涵,揭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复杂属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采用扎根理论深入地挖掘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要素,建立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素模型,实证研究确定了4种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及评价体系提供指标依据。结果表明:军民融合政策是前提,企业管理机制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技术融合是基础。再次,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研究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因果回路图以及各主要变量间相互关系,构建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的引入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军民融合的理论研究。然后,基于德尔菲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权值。并对三家典型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水平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无人机国有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客观量化的评价。最后,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从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和技术融合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和提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屈美娇[10](2018)在《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不断提高,以及薄壁机匣结构的广泛采用,转子和静子之间的耦合振动效应对发动机整机临界转速、转静子振型协调以及整机响应特性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航空发动机转静耦合振动机理,建立更为科学的整机振动定量评价指标,结合现代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先进高效的结构优化方法,在设计阶段进行发动机结构优化,实现整机振动控制,对于提升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有限元模型,对该试验器进行了整机模态测试。由于水平和垂直方向刚度不对称,整机模态测试分别在两个方向进行。基于模态测试结果,采用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支承刚度和安装节刚度进行了智能辨识。采用辨识得到的刚度,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仿真了试验器的谐响应,与试验得到的测点频率响应函数进行对比,各测点均达到了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2)改进了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建模的等效圆环法,提出多级等效圆环法。采用简单盘轴系统验证了二级等效圆环法。等效前后模型前4阶(除去前6阶刚体振型)自由振动模态振型一致,固有频率误差均在1%以内,前3阶临界转速的误差均在0.5%以内,一致性较高。单元数减少34.8%,节点数减少38.5%,自由模态计算时间减少44.8%。将该方法运用到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建模中,建立了某型发动机的整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高、低压转子以及静子系统振动模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包含静子结构的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以及包括安装节和静子系统在内的整机临界转速,结果表明,与双转子系统相比,整机临界转速的阶次顺序及转速值均发生了变化,转子系统模态振型基本吻合。3)基于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准则,提出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用以定量评价航空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振动,分析了3个指标的合理性。采用所提出的指标,对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和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振动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具体阐述3个指标的计算方法,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基于所提出的3个评价指标,研究了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整机耦合振动机理。分析了安装节刚度和支承刚度对试验器前3阶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以及压气机叶盘截面和涡轮叶盘截面的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规律,探究了转静耦合振动的产生、变化因素。分析表明所定义的指标参数能够准确反映试验器临界转速、转子应变能及截面转子静子碰摩危险程度的特性。5)基于所提出的3个评价指标,研究了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整机耦合振动机理。分析了各支承刚度值变化时,该型航空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各阶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以及风扇截面、第1级增压级截面等5个关键截面的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各支承刚度对耦合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支承刚度对各指标的影响规律极其复杂,支承刚度的优化设计受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且需要满足的各个指标相互制约,对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进行优化非常困难。6)提出了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多目标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支承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支承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抽样方法在刚度变量空间内抽取刚度组合,代入有限元模型计算并构造“刚度-设计指标”的样本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拟合构造“刚度-设计指标”的计算代理模型,采用NSGA-II(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多组最优支承刚度组合,并进行筛选,最终得到需要的设计刚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对整机耦合振动进行优化,选择了3组结果作为最终优化结果。第1组解使得临界转速危险系数降低了5.79%,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降低了9.36%,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降低了8.6%。第2组解使得临界转速危险系数降低了2.95%,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降低了13.12%,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降低了7.13%。第3组解使得临界转速危险系数降低了4.80%,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降低了17.25%,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降低了2.94%。

二、基于仿真的装备型号先期概念拟实分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仿真的装备型号先期概念拟实分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某型号轴向柱塞泵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2 轴向柱塞泵国内外发展文献综述
        1.2.1 轴向柱塞泵国外发展现状
        1.2.2 轴向柱塞泵国内发展现状
    1.3 柱塞泵可靠性研究概述
        1.3.1 柱塞泵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
        1.3.2 柱塞泵可靠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1.3.3 柱塞泵可靠性模型研究
    1.4 柱塞泵可靠性试验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5.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2章 轴向柱塞泵失效分析与数据库研究
    2.1 失效分析理论基础
        2.1.1 失效的分类
        2.1.2 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2.1.3 失效树分析法
    2.2 轴向柱塞泵失效分析
        2.2.1 轴向柱塞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2.2.2 轴向柱塞泵失效树分析
        2.2.3 轴向柱塞泵失效判定方法
        2.2.4 轴向柱塞泵失效维修反馈分析
    2.3 失效案例数据库研究
        2.3.1 数据库目标与任务
        2.3.2 数据库功能需求分析
        2.3.3 数据库功能模块实现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轴向柱塞泵可靠性试验系统研究
    3.1 轴向柱塞泵可靠性试验方案
        3.1.1 试验节能方案研究
        3.1.2 试验加速方案研究
    3.2 轴向柱塞泵可靠性试验台研究
        3.2.1 被试柱塞泵介绍
        3.2.2 液压原理图
        3.2.3 试验台架主体及创新点介绍
    3.3 可靠性试验台辅助系统研究
        3.3.1 冷却系统设计
        3.3.2 加载系统设计
        3.3.3 主供油、补油系统设计
        3.3.4 过滤系统设计
        3.3.5 传感器元件选型
    3.4 可靠性试验台监控系统研究
    3.5 试验台安装与调试
        3.5.1 液压元件安装
        3.5.2 试验台测试
    3.6 可靠性试验台节能效果分析
        3.6.1 功率回收原理
        3.6.2 系统功率回收分析
        3.6.3 试验过程中的功率回收效果分析
    3.7 本章小节
第4章 轴向柱塞泵可靠性数据分析与评估
    4.1 可靠性的基本函数
        4.1.1 可靠度函数
        4.1.2 失效率函数
        4.1.3 平均寿命函数
    4.2 常见概率分布
        4.2.1 对数正态分布
        4.2.2 威布尔分布
        4.2.3 指数分布
    4.3 性能退化数据与失效分析
        4.3.1 性能退化基本理论
        4.3.2 容积效率退化轨迹
        4.3.3 性能退化试验数据
        4.3.4 被测柱塞泵失效现象及原因分析
    4.4 可靠性数据处理
        4.4.1 确定寿命分布函数
        4.4.2 加速模型
        4.4.3 试验变应力下的失效时间累计
        4.4.4 参数计算
    4.5 轴向柱塞泵可靠性寿命评估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数字孪生辅助深部原位保温取心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保温取心技术现状
        1.2.2 数字孪生技术在复杂产品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深部岩心原位保温数字孪生辅助创新设计模型
    2.1 复杂产品创新设计
        2.1.1 复杂产品设计
        2.1.2 产品创新设计
    2.2 产品概念设计中数字孪生关键技术
        2.2.1 高保真实时动态渲染技术
        2.2.2 产品三维模型实时渲染绘制流程
        2.2.3 基于Lab VIEW的虚拟仪器控制
        2.2.4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可视化
    2.3 复杂产品方案设计与数字化进化过程
        2.3.1 亲和图(KJ)法和公理(AD)设计
        2.3.2 TOPSIS评价方法
第三章 深部岩心原位保温取心机理及概念方案设计
    3.1 取心器保温功能问题描述
    3.2 基于TRIZ的主动控温系统设计
        3.2.1 主动控温系统问题定义与分类
        3.2.2 主动控温系统的需求获取与功能转换
        3.2.3 建立设计参数矢量及设计矩阵
        3.2.4 主动控温系统设计矩阵
    3.3 主动控温系统组成及结构布局
        3.3.1 主动控温系统组成
        3.3.2 深部岩心保温系统结构设计
第四章 深部岩心原位保温方案物理预研实验平台
    4.1 室内预研实验需求分析
        4.1.1 石墨烯加热器相关实验规划
        4.1.2 芯片测试实验规划
    4.2 室内预研实验平台搭建
        4.2.1 室内主动控温预研实验原理
        4.2.2 主动控温预研实验平台主要构成
        4.2.3 实验平台搭建
    4.3 预研实验测试
        4.3.1 石墨烯加热器升温性能测试
        4.3.2 石墨烯加热水测试
        4.3.3 石墨烯加热导热油测试
        4.3.4 石墨烯加热器耐压性能测试
        4.3.5 芯片+石墨烯加热油测试
    4.4 实验结论
第五章 深部岩心原位保温方案数字孪生辅助设计与验证
    5.1 Lab VIEW主动控温虚拟仪器系统需求分析
        5.1.1 主动控温系统功能需求及控制逻辑
    5.2 主动控温系统虚拟仪器设计方案
        5.2.1 软件构成设计
        5.2.2 硬件构成设计
    5.3 主动控温虚拟系统设计
        5.3.1 用户注册程序与控制面板设计
        5.3.2 用户登录程序与控制面板设计
        5.3.3 数据采集系统程序与界面设计
        5.3.4 数据采集与自动储存
    5.4 虚拟仪器控温过程可视化
        5.4.1 模拟岩心温度变化建模
        5.4.2 模拟岩心温度变化材质选择
        5.4.3 模拟岩心温度变化的动态表现
        5.4.4 数据与提心过程可视化的结合
    5.5 主动控温系统数据反馈指导设计过程
    5.6 基于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的方案评价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海上实兵作战实验综述——概念、案例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作战实验的概念、分类及意义
    1.1 概念
    1.2 分类
        1.2.1 按实验目的分类
        1.2.2 按实验方法和手段分类
    1.3 实兵作战实验与作战试验、演习、技术演示验证试验的异同
        1.3.1 实兵作战实验与作战试验的异同
        1.3.2 实兵作战实验与作战演习的异同
        1.3.3 实兵作战实验与先期概念技术演示验证试验的异同
    1.4 作战实验的科学及军事意义
2 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作战实验机构及作战实验活动
    2.1 主要作战实验机构
        1)CNA
        2)海上战斗中心与SBBL
        3)其他战斗实验室
    2.2 主要作战实验活动
3 实兵作战实验案例
    3.1 历史案例
        3.1.1 美海军“舰队问题”系列演习——作战概念和战术的开发平台
        1)航母作用与地位的确立
        2)航母特混舰队的形成
        3)航母作战理念和战术的孵化、开发和实践检验
        3.1.2 二战时期的水下战——与作战实践相结合的作战实验
        1)潜艇战——“狼群”战术
        2)反潜战
        3.1.3 二战时期的水面战和两栖战
    3.2 现代案例
        3.2.1“寂静铁锤”实验
        3.2.2 新时代的“舰队问题”演习和实验
        3.2.3 海上无人装备的作战实验
        3.2.4“马赛克战”(Mosaic warfare)及其实验
4 作战实验设计和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4.1 规划与设计
        4.1.1 目的与目标
        4.1.2 问题设计
        4.1.3 实验规划
        4.1.4 方案设计
        4.1.5 想定设计
    4.2 实施
        4.2.1 实兵作战实验与演习、训练、试验的结合
        4.2.2 实兵作战实验中的模拟兵力
    4.3 分析与评估
        4.3.1 分析和评估队伍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3.3 关于效能评估问题
        4.3.4 评估结论
5 结束语

(4)C公司基于精益管理的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精益管理及节拍化生产理论综述
    2.1 精益管理理论介绍
        2.1.1 精益管理理论的来源
        2.1.2 精益管理理论的发展
        2.1.3 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
    2.2 拉动与推动式生产模式
        2.2.1 推动式生产模式介绍
        2.2.2 拉动式生产模式介绍
    2.3 节拍化生产模式
        2.3.1 生产节拍的定义
        2.3.2 生产工位的介绍
        2.3.3 节拍化生产
第三章 C公司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的现状分析研究
    3.1 C公司及闸片产业介绍
        3.1.1 C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1.2 C公司高铁闸片产业板块介绍
    3.2 节拍化生产模式构建的背景与实施路径
        3.2.1 精益管理思想在C公司的应用介绍
        3.2.2 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构建的背景
        3.2.3 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构建的实施路径
    3.3 C公司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分析
        3.3.1 日生产计划与节拍化生产构建运行
        3.3.2 异常处理机制的构建运行
        3.3.3 压制瓶颈工序的效率提升
        3.3.4 通过看板实现现场的目视化管控
        3.3.5 VSM价值流分析应用
第四章 C公司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节拍化生产模式主要问题描述
        4.1.1 员工精益意识不足
        4.1.2 供应链不能匹配内部节拍化生产
        4.1.3 节拍化生产模式未能持续改善
        4.1.4 少量多品种订单的节拍化生产缺陷
    4.2 节拍化生产模式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员工精益意识不足的原因分析
        4.2.2 供应链不能匹配内部节拍的原因分析
        4.2.3 节拍化生产模式不能持续运行与改进的原因分析
        4.2.4 少量多品种订单的节拍化生产缺陷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C公司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问题的对策
    5.1 员工精益意识不足的对策
        5.1.1 建立精益培训课堂
        5.1.2 建立知识分享与积累
        5.1.3 制定有效的制度保障
    5.2 供应链匹配内部节拍的对策
        5.2.1 建立供应商的拉动式节拍化供货
        5.2.2 制定战略供应商制度
        5.2.3 加强信息化提升
    5.3 节拍化生产模式持续运行与改进的对策
        5.3.1 全面推进节拍化生产模式的覆盖
        5.3.2 应用持续改善方法
        5.3.3 打造公司精益管理文化
    5.4 少量多品种订单的节拍化生产对策
        5.4.1 按照需要逐渐构建新产品的节拍化生产模式
        5.4.2 提高产线自动化程度
        5.4.3 均衡式生产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超声速滑翔目标跟踪与拦截制导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发展现状
        1.2.1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由来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动态
    1.3 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现状
        1.3.1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
        1.3.2 其它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1.3.3 美国高超声速目标防御系统项目进展
        1.3.4 高超声速滑翔目标防御难点分析
    1.4 目标跟踪与拦截制导方法研究进展
        1.4.1 目标跟踪方法
        1.4.2 拦截制导方法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鲁棒滤波的高超声速滑翔目标跟踪方法
    2.1 目标跟踪模型
        2.1.1 地基雷达坐标系下目标运动建模
        2.1.2 地基雷达量测模型
    2.2 基于UKF框架的鲁棒非线性滤波方法
        2.2.1 经典UKF滤波理论
        2.2.2 鲁棒非线性滤波方法
    2.3 仿真分析
        2.3.1 高超声速滑翔目标轨迹生成
        2.3.2 雷达量测量真值生成
        2.3.3 跟踪滤波性能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适应机动模型的高超声速滑翔目标跟踪方法
    3.1 基于机动模型的目标运动建模
        3.1.1 典型机动模型
        3.1.2 运动学建模
    3.2 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的机动频率自适应跟踪方法
        3.2.1 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3.2.2 模型集设计
        3.2.3 仿真分析
    3.3 基于量测新息的机动频率自适应跟踪方法
        3.3.1 机动频率自适应
        3.3.2 基于UKF算法的自适应实现
        3.3.3 仿真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高超声速滑翔目标拦截微分几何制导方法
    4.1 经典比例导引律
        4.1.1 拦截交战建模
        4.1.2 经典比例导引律
    4.2 微分几何制导方法
        4.2.1 微分几何基本理论
        4.2.2 拦截交战微分几何建模
        4.2.3 扩展微分几何制导律及捕获性能
        4.2.4 广义微分几何制导律
    4.3 仿真分析
        4.3.1 拦截性能分析
        4.3.2 捕获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高超声速滑翔目标拦截先进制导方法
    5.1 基于快速趋近律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
        5.1.1 制导律设计
        5.1.2 稳定性证明
        5.1.3 仿真分析
    5.2 自适应积分滑模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
        5.2.1 制导律设计
        5.2.2 稳定性证明
        5.2.3 仿真分析
    5.3 基于路径跟踪的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
        5.3.1 标准跟踪路径
        5.3.2 制导律设计
        5.3.3 稳定性证明
        5.3.4 仿真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6.1.1 论文研究成果
        6.1.2 论文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CAV-H模型
附录B 坐标系定义及转换关系
    B.1 坐标系定义
    B.2 坐标转换关系
附录C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运动模型

(6)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协同
        1.2.2 协同创新
        1.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
        1.3.2 关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1.5.2 运用动态平衡观描述国防科技创新的演化阶段
        1.5.3 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剖析国防科技创新要素的协同
        1.5.4 证明了一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
        2.1.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2.1.2 演化经济学的内涵机理
        2.1.3 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2 运用演化经济学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
        2.2.1 加强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性研究
        2.2.2 提供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量研究工具
        2.2.3 深化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本质规律的认识
    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2.3.1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
        2.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
        2.3.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第三章 技术研发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3.1 技术研发阶段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3.1.1 技术研发的演化原理
        3.1.2 技术研发的演化动力
    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中技术研发的演化路径
        3.2.1 模仿式技术研发
        3.2.2 渐进式技术研发
        3.2.3 突破式技术研发
    3.3 技术研发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3.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3.3.2 模型的建立
        3.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3.3.4 仿真分析
        3.3.5 结论
    3.4 案例分析: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
        3.4.1 案例背景介绍
        3.4.2 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转移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4.1 技术转移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4.1.1 技术转移的演化原理
        4.1.2 技术转移的演化动力
    4.2 技术转移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模型的建立
        4.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4.2.4 参数分析
        4.2.5 结论
    4.3 技术溢出较为显着时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3.2 模型建立
        4.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4.4 案例分析: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
        4.4.1 基本情况
        4.4.2 各时期国防科技转移供需双方演化博弈分析
        4.4.3 应对策略实证分析
        4.4.4 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构变迁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5.1 结构变迁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5.1.1 结构变迁的演化内涵
        5.1.2 结构变迁的演化动因
        5.1.3 结构变迁的演化方式
    5.2 结构变迁管理主体的策略选择模型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5.2.2 模型的建立
        5.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5.2.4 管理主体策略分析
        5.2.5 仿真分析
        5.2.6 结论
    5.3 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例
        5.3.1 背景介绍
        5.3.2 结构变迁的需求
        5.3.3 结构变迁的供给
        5.3.4 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6.1 增强创新主体的技术协同研发能力
        6.1.1 提升创新主体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
        6.1.2 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技术研发合作
    6.2 建立高效的创新成果协同转移机制
        6.2.1 抓好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
        6.2.2 优化技术转移渠道与环境
        6.2.3 规范新技术知识产权管理
    6.3 构建动态演化的多元协同创新系统
        6.3.1 完善制度供给和管理规划
        6.3.2 高效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
        6.3.3 探索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基于鲁棒控制的磁悬浮柔性转子建模及稳定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概况
        1.2.1 磁悬浮柔性转子在旋转机械领域的应用现状
        1.2.2 磁悬浮转子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
        1.2.3 磁悬浮转子系统控制算法及过临界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1.2.4 磁悬浮转子系统不确定性评估的研究现状
        1.2.5 磁悬浮转子系统加权函数选取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课题支撑
第2章 磁悬浮柔性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及验证
    2.1 引言
    2.2 磁悬浮柔性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2.2.1 电磁轴承模型
        2.2.2 磁悬浮柔性转子动力学建模与修正
        2.2.3 功率放大器与传感器组件建模
        2.2.4 建立控制模型
    2.3 磁悬浮柔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v-gap度量的磁悬浮柔性转子系统不确定性评估
    3.1 引言
    3.2 v-gap度量
        3.2.1 v-gap度量的定义
        3.2.2 v-gap值的计算
        3.2.3 v-gap度量的频域解释
    3.3 基于v-gap度量的转子系统不确定性评估
        3.3.1 电流刚度K_i不确定性
        3.3.2 位移刚度K_x不确定性
        3.3.3 模态振型不确定性
        3.3.4 模态频率不确定性
        3.3.5 转子阻尼不确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悬浮柔性转子鲁棒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4.1 引言
    4.2 鲁棒控制理论
        4.2.1 鲁棒控制下的闭环回路传递函数
        4.2.2 混合灵敏度问题
        4.2.3 模型不确定性描述与加权函数选取
    4.3 磁悬浮柔性转子H_∞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4.3.1 构建转子系统增广被控对象
        4.3.2 基于3块与4块混合灵敏度H_∞控制器的设计与比较
        4.3.3 转子系统加权函数选取
        4.3.4 H∞控制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4.4 模态频率摄动下的μ综合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4.4.1 结构奇异值 μ
        4.4.2 模态频率摄动下的转子系统不确定模型构建
        4.4.3 转子系统加权函数选取
        4.4.4 μ控制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悬浮柔性转子鲁棒控制器应用与过临界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的柔性转子过临界实验
        5.2.1 转子起浮特性
        5.2.2 转子静态悬浮
        5.2.3 转子系统灵敏度函数测量
        5.2.4 转子系统动态柔度函数测量
        5.2.5 转子升速实验
    5.3 基于混合灵敏度H_∞控制的柔性转子过临界实验
        5.3.1 转子起浮特性
        5.3.2 转子静态悬浮
        5.3.3 转子系统灵敏度函数测量
        5.3.4 转子系统动态柔度函数测量
        5.3.5 转子升速实验
    5.4 基于μ综合控制的柔性转子过临界实验
        5.4.1 转子起浮特性
        5.4.2 转子静态悬浮
        5.4.3 转子系统灵敏度函数测量
        5.4.4 转子系统动态柔度函数测量
        5.4.5 转子升速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神经网络辨识的磁悬浮柔性转子系统加权函数选取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置信区间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
    6.3 基于置信区间的神经网络不确定性边界辨识
    6.4 基于辨识权函数的μ控制器设计与性能实验研究
        6.4.1 基于辨识权函数的μ控制器性能分析
        6.4.2 基于辨识权函数的μ控制器性能实验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
    7.3 研究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国家发明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8)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某型制动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研究
        二、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质量管理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质量和全生命周期
        二、轨道交通装备产品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全生命周期理论
        二、项目质量管理
        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质量特性
第三章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研究
    第一节 全生命周期适用范围及展开原则
        一、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适用的产品类型和项目类型
        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展开原则
    第二节 需求识别阶段
        一、需求来源及内容
        二、需求识别的过程控制
    第三节 基于目标的质量策划阶段
        一、基于乌龟图法的质量策划
        二、基于QFD方法的质量策划
        三、基于APQP方法的质量策划
    第四节 规范有效的设计开发阶段
        一、设计开发关键控制要素
        二、基于可靠性的设计开发
        三、基于DFX的并行设计
    第五节 精益的生产制造阶段
        一、工艺设计的质量控制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六节 供应商的协同融入
        一、供应商的准入及管理
        二、采购过程(设计、生产外包)、产品的质量控制
    第七节 充分的验证、确认和售后维保阶段
        一、验证、确认
        二、售后维保
    第八节 测量评价
        一、自评价
        二、基于顾客满意度的评价
第四章 某型制动系统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案例研究
    第一节 产品及项目概述
        一、项目特点分析
        二、产品概述
    第二节 某型制动系统产品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一、识别需求及质量策划阶段
        二、设计开发阶段
        三、生产制造及外包采购阶段
        四、验证、确认阶段
        五、售后维保阶段
        六、测量评价
    第三节 设计品质与总体质量评价
        一、设计品质评价
        二、总体质量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案例分析表格
致谢

(9)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1.3.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现状
        1.3.4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概念界定
    2.1 军民融合理论要点
        2.1.1 军民融合的概念
        2.1.2 军民融合的核心要义
    2.2 协同管理理论
        2.2.1 协同与协同组织
        2.2.2 协同管理特性
    2.3 扎根理论
        2.3.1 扎根理论介绍
        2.3.2 扎根理论的思路
    2.4 系统动力学
        2.4.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原理
        2.4.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模型特征
    2.5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5.1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5.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键影响因素
    3.1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3.1.1 研究方法
        3.1.2 实施步骤
    3.2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式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模型阐释分析
        3.3.1 军民融合政策
        3.3.2 企业管理机制
        3.3.3 人才队伍建设
        3.3.4 技术融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
    4.1 建模方法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4.1.3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4.1.4 系统动力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2 模型构建
        4.2.1 建模目的
        4.2.2 系统边界
        4.2.3 系统框架结构
        4.2.4 系统模型构建
    4.3 仿真与分析
        4.3.1 参数的初始量化
        4.3.2 模型有效性校验
        4.3.3 仿真结果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体系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要素构建
    5.2 体系评价方法
        5.2.1 评价权重设定
        5.2.2 模糊评价方法
    5.3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5.3.1 实例简介
        5.3.2 评价过程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策略
    6.1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的基本要素
    6.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推进策略
        6.2.1 建立标准制度衔接的政策体系
        6.2.2 建立统一规范的行业组织管理体系
        6.2.3 建立准确清晰的工作运行体系
    6.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推进策略
        6.3.1 企业多元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6.3.2 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6.4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策略
        6.4.1 构建完备人才队伍体系
        6.4.2 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6.4.3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6.4.4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6.5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技术融合推进策略
        6.5.1 技术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6.5.2 安全防护技术应用
        6.5.3 军民共享通信网络技术融合
        6.5.4 军民融合基础技术发展
        6.5.5 军民融合技术标准发展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的可靠性和适航性设计要求
        1.2.2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建模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
        1.2.3 航空发动机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实体有限元建模及验证
    2.1 航空发动机整机建模简化原则
    2.2 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有限元建模及模型验证
        2.2.1 试验器简介
        2.2.2 试验器整机模态测试
        2.2.3 试验器的有限元建模
        2.2.4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试验器安装节刚度及支承刚度辨识
    2.3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有限元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
        2.3.1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结构分析
        2.3.2 一种改进的叶片建模方法
        2.3.3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几何建模
        2.3.4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有限元建模
        2.3.5 典型高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动力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空发动机整机固有耦合振动分析
    3.1 引言
    3.2 航空发动机设计准则
        3.2.1 航空发动机设计流程
        3.2.2 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准则
    3.3 航空发动机整机固有耦合振动特征的无量纲指标参数
        3.3.1 临界转速危险系数
        3.3.2 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
        3.3.3 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
    3.4 带机匣的转子试验器固有耦合特性无量纲参数评估
        3.4.1 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计算
        3.4.2 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计算
        3.4.3 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计算
    3.5 典型高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固有耦合特性无量纲参数评估
        3.5.1 临界转速危险系数计算
        3.5.2 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计算
        3.5.3 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机匣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耦合振动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安装节刚度对耦合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分析
        4.2.1 安装节建模方式对整机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4.2.2 安装节刚度对整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4.2.3 安装节刚度对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4.2.4 安装节刚度对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4.3 支承刚度对耦合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分析
        4.3.1 支承刚度对整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4.3.2 支承刚度对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4.3.3 支承刚度对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整机振动耦合机理研究
    5.1 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支承刚度分析
    5.2 某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的模态分析
    5.3 支承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3.1 支承1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3.2 支承2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3.3 支承3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3.4 支承5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4 各支承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4.1 支承1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4.2 支承2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4.3 支承3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4.4 支承5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转子应变能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5 支承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5.1 振型的归一化
        5.5.2 分析截面的选择
        5.5.3 支承 1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5.4 支承2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5.5 支承3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5.6 支承5 刚度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态振型及截面转静碰摩危险系数的影响分析
    5.6 规律总结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智能优化设计
    6.1 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智能优化设计方法
        6.1.1 方法流程
        6.1.2 关键技术
    6.2 某型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智能优化设计实例
        6.2.1 某型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优化参数及优化目标选择
        6.2.2 基于LCVT和有限元的样本计算
        6.2.3 基于SVM的计算代理模型获取
        6.2.4 基于单参数变化的支承刚度优化问题的NSGA-Ⅱ算法验证
        6.2.5 某型航空发动机支承刚度多目标智能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基于仿真的装备型号先期概念拟实分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型号轴向柱塞泵可靠性研究[D]. 张志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数字孪生辅助深部原位保温取心系统设计研究[D]. 余波. 四川大学, 2021(02)
  • [3]海上实兵作战实验综述——概念、案例与方法[J]. 钱东,赵江.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0(03)
  • [4]C公司基于精益管理的高铁闸片节拍化生产模式优化研究[D]. 葛烽锋. 苏州大学, 2020(03)
  • [5]高超声速滑翔目标跟踪与拦截制导方法研究[D]. 黄景帅.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D]. 黄麟.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鲁棒控制的磁悬浮柔性转子建模及稳定性控制研究[D]. 冉少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 [8]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某型制动系统为例[D]. 王林美. 青岛大学, 2019(02)
  • [9]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D]. 姜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系统耦合振动及其智能优化研究[D]. 屈美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基于仿真的设备模型预概念仿真分析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