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初步确定

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初步确定

一、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的初步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方斌[1](2021)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期间经历了显着的构造隆升、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和河流系统的重组,这些过程均伴随着岩石的快速剥露,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及驱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重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冷却历史、研究其快速冷却的驱动机制对理解该地区的形成机制以及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磷灰石和锆石(U-Th)/He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低温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并结合二维(QTQt)和三维(Pecube)热历史模拟方法,研究了临沧花岗岩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其次,结合构造资料以及古气候数据分析,探讨了临沧花岗岩岩体快速变冷的驱动机制。最后结合已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及数值模拟(Glide)的方法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期次以及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冷却事件,分别发生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以及中中新世。(2)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气候及地质数据,认为晚始新世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是由于地壳缩短所致,而渐新世的快速冷却则是由于地壳缩短以及侧向挤出共同作用引起,该两次事件的发生与印度板块的斜向俯冲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把中中新世时期快速剥蚀归因为亚洲夏季风增强所导致的加速河流下切作用,河流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加速了该区域的地貌演化。(3)基于三维热-动力学数值模拟(Pecube)的方法分别采用稳定地形、高原-稳定地形以及高原-动态地形3种模型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反演结果揭示了在早新生代(晚始新世)时期,只有高原-稳定地形模拟的结果能够精确的约束研究区冷却剥露的时空演化历史,并论证了在该时期经历了快速的构造抬升事件,从而达到现今海拔高度。该模型结果意味着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新生代早期就开始快速隆升。(4)基于前人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KDE)统计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事件及期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此期间至少发生了6次快速剥露事件,分别为~61-58 Ma,38-35 Ma,32-23 Ma,18-13 Ma,11-6 Ma以及4-3 Ma。(5)通过区域数值模拟方法(Glide)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剥露速率在时空上存在显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于区域构造和(或)气候变化作用所导致。

王慧宁[2](2020)在《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特提斯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古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的系统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东南亚古大陆重建和理解地球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中部的昌宁-孟连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古特提斯洋-陆俯冲增生型造山带。该带位于亲冈瓦纳古陆的保山-腾冲地块和亲印支-扬子陆块的兰坪-思茅地块之间,代表古特提斯主洋盆的残迹,记录了自大洋打开和扩张、经洋壳闭合和板片俯冲消减、直到折返-抬升等一系列完整的造山带演化过程。以往众多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向北可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相连,向南则经过泰国东南部,一直延伸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本文以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围岩变沉积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成因矿物学、相平衡模拟、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和多种矿物联合定年等综合研究,并结合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区域性对比,准确限定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成因、年代格架、变质演化P-T-t轨迹的样式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率先发现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确定榴辉岩和蓝片岩的赋存状态和展布特征,限定古特提斯主缝合带在三江地区的延伸分布规律,揭示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折返演化历史和俯冲隧道折返机制,构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研究区榴辉岩呈南-北向长达200 km、东-西向宽约50 km的狭长带状分布,自北向南主要出露于勐库、根恨河、邦丙-丫口、黑河、谦迈和景洪等地区。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十分复杂,既包括低温型榴辉岩,如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Grt+Omp+Ph+Lws+Amp+Pl+Rt/Ilm/Ttn+Qz)、硬柱滑石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Lws+Tlc+Ph+Amp+Rt+Qz)、多硅白云母/滑石/绿帘石蓝闪榴辉岩(Grt+Omp+Gln+Aln/Ep±Ph±Tlc+Pg+Rt+Qz),也包括中温型榴辉岩,如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Grt+Omp+Ky+Dol+Mgs+Rt+Pg+Aln/Ep+Qz),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Ph+Rt+Qz)和退变榴辉岩(Grt+Amp+Pl+Rt/Ilm/Ttn+Qz±Ky±Ph)。蓝片岩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榴辉岩相似,自北向南主要分布于耿马和章驮、南榔-粟义-安康-小黑江、惠民、西定和布朗山等地区。研究发现,栗允新寨和新寨地区的蓝片岩以保存大量硬柱石为特征,包括绿帘镁钠闪石片岩(Mrbk+Ep/Aln+Chl+Ab+Ttn+Ph+Hem+Lws+Aug-Aeg+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Ttn+Lws+Omp+Ph+Qz±Stp)。硬柱石是洋壳冷俯冲的标志性矿物,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共存于同一造山带中的现象极其罕见,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国内继北祁连造山带和西南天山造山带之后第三处完好保存含硬柱石的榴辉岩和蓝片岩的洋-陆俯冲造山带,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典型的冷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在榴辉岩和蓝片岩内,硬柱石呈单颗粒细小包体赋存于石榴子石和钠质闪石(镁钠闪石和铁蓝闪石)中,硬柱石的完好保存指示不同俯冲深度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经历了快速俯冲和快速折返的演化过程。变沉积岩系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广泛分布,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钠长石英多硅白云母片岩、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硬绿泥钠云多硅白云母片岩和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等。典型的变沉积岩普遍保存了高压变质矿物组合,以发育多硅白云母为特点,其它特征高压矿物包括石榴子石、蓝晶石、硬绿泥石、钠云母和蓝闪石等。综上所述,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系共同组成南-北向延伸规模长达400 km,宽约50 km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十分复杂,显示出与OIB、E-MORB和N-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属性,?Nd(t)值多为正(0.267.89),少部分为负(-5.45-0.04)。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绿帘镁钠闪石片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OIB,?Nd(t)分别为-0.352.98和2.294.40。部分退变榴辉岩的元素配分模式与N-MORB相近,?Nd(t)为7.89;另一部分(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E-MORB相似,?Nd(t)分别为-4.344.78和-5.454.10,表明它们的原岩应形成于洋岛-海山的环境或者来源于富集或亏损的洋中脊岩石圈地幔,且部分原岩成分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同位素比值与古特提斯主洋盆内蛇绿岩套和洋岛-海山的(变)基性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原岩应归属古特提斯洋壳。大量岩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年龄跨度较宽,为451-250 Ma。其中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记录了451 Ma的最老原岩时代,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原岩时代最年轻,为256-250 Ma,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和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变化于二者之间,为317-262 Ma左右。这些变基性岩的原岩时代均与研究区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时代相对应。变沉积岩系的原岩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亚)长石砂岩和硬砂岩类,沉积物源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各类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一致,主要集中于1150-850 Ma和600-450 Ma,相应的年龄峰值分别为950 Ma和550 Ma,最小的年龄峰值限定最老沉积时限约为428 Ma。变沉积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主要为兰坪-思茅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和新元古代泛非期的火成岩,少量与原特提斯洋俯冲或古特提斯洋初始拉张过程相关的火山沉积。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归属兰坪-思茅地块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并受到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变质演化显示了十分一致的顺时针P-T轨迹。俯冲进变质过程的P-T轨迹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演化,以普遍出现硬柱石为标志;退变质阶段多为近等温降压或降温降压,以钠钙质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钙质闪石(阳起石和韭闪石等)、透辉石、绿帘石、钠云母和钠长石等低压矿物相的出现为特征。然而,它们的峰期变质P-T条件和峰期矿物组合存在显着差别,其中,绿帘镁钠闪石片岩(Lws+Mrbk+Aug-Aeg+Ph+Aln+Ttn±Chl+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Omp+Ph+Lws+Rt/Ilm+Qz)记录了硬柱石蓝片岩相峰期矿物组合,峰期P-T条件明显不同,分别为12.4-16.8 kbar和350-406℃,和19.5-22.6 kbar和490-510℃,对应于50-70km的俯冲深度;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滑石蓝闪榴辉岩的峰期矿物组合(Grt+Omp+Gln+Ph+Aln±Tlc+Rt+Qz)与石榴蓝闪片岩接近,记录了更高的峰期变质P-T条件(23-26 kbar和520-610℃),对应于低温/高压硬柱石榴辉岩相,俯冲深度达75-80 km;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Grt+Omp+Ky+Ph+Dol+Mgs+Rt+Qz)以基本无含水矿物为特征,峰期P-T条件(675-754℃和29-32 kbar)达到中温/超高压蓝晶石榴辉岩相的范围,记录了最大俯冲深度90-95 km。变沉积岩系的峰期温压条件与榴辉岩和蓝片岩存在一定差异。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为Grt+Ph+Ky±Jd+Qz,为典型榴辉岩相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600-750℃和19-30 kbar;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则记录了蓝片岩相至榴辉岩相的峰期温压条件(392-553℃和18.8-21.6 kbar);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430-520℃和9-11 kbar,峰期矿物组合为Gln+Ab+Ph+Ttn+Qz。大量变质锆石U-Pb年龄和多硅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综合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中榴辉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时代分别为246-227 Ma和238-231 Ma。其中,原岩年龄最老的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450 Ma)记录了最老的变质年龄246-245 Ma,而原岩年龄最新的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256-250 Ma)则记录了较新的高压变质时代235 Ma。由此可见,不同时代的古特提斯洋壳在246-227 Ma之间发生连续的俯冲消减,早期进变质俯冲时代约为250 Ma,板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和4.5-6.0 km/myr的俯冲速率发生冷的快速俯冲,石榴蓝闪片岩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与变质时代如此接近,表明新生洋壳在形成后随之被古老洋壳强烈拖拽并进入俯冲通道,俯冲至50-80 km的深度,形成硬柱石蓝片岩和低温型榴辉岩;洋壳板片在234 Ma进一步俯冲至90-95 km的最大深度,形成超高压变质的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在新三叠世(227-225 Ma),高压-超高压岩石发生快速折返,折返速率约为3.2-4.2 km/my左右;在新三叠世末期(222-207 Ma),这些岩石最终折返-抬升至浅地表,部分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昌宁-孟连造山带变沉积岩系的高压变质时代与榴辉岩和蓝片岩相近,表明兰坪-思茅地块陆相沉积岩系曾普遍卷入到古特提斯俯冲-造山事件,这进一步充分表明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位于俯冲带上盘的变沉积岩系由于受到构造剥蚀作用而被携带进入俯冲带内,并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随后与榴辉岩和蓝片岩一起折返-抬升。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折返过程不仅受到巨量变沉积岩系的浮力作用的影响,而且与隧道流作用密切相关。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板片的物质来源复杂,既包括年龄跨度达200 Ma的古老洋壳和新生洋壳,也包括上盘的变沉积岩系。这些岩石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和变质演化P-T轨迹的差异性体现出俯冲板块边界复杂的俯冲-折返演化过程,如俯冲洋壳与上覆板片局部耦合或板底垫托作用等;部分高压矿物(如石榴子石和铁蓝闪石)发育的震荡型成分环带指示俯冲带内多期俯冲-折返过程,体现出俯冲板片在隧道环流的驱使下的循环运动;近等温减压或降温降压而无明显高温叠加的退变质过程表明俯冲板片的快速折返受隧道流作用的影响,这些特征均与俯冲隧道折返模式的特点非常吻合。由此可见,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俯冲至不同深度的新-老古特提斯洋壳板片和被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变沉积岩随隧道流发生强烈的机械混合,在隧道回流的作用下快速折返-抬升并发生构造叠置。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野外产状、矿物组合特征、高压-超高压变质时代和地球化学属性均与龙木错-双湖榴辉岩和蓝片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和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在空间上可以相连,共同组成了古特提斯主缝合带,该缝合带自青藏高原北缘可持续延伸到三江地区的昌宁-孟连一带,延伸规模至少达2000 km。青藏高原这一古特提斯主缝合线的准确限定,为深入探讨俯冲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和古特提斯复杂的构造演变机理提供了重要制约。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变质演化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汇聚板块边界洋-陆俯冲带热力学结构、流体活动与元素迁移以及壳-幔物质循环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贺知成[3](2020)在《云南维西地区岩浆演化过程》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维西地区弧火山岩对于澜沧江洋壳俯冲消减作用,建立维西地区火山岩的时空演化格架,以澜沧江缝合带中段维西地区的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物学、岩石学研究。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测试、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等手段,取得以下成果:(1)首次研究区发现新元古代(703Ma)岩浆岩样品,揭示了维西地区存在有新元古代的基底,通过地球化学研究判别构造环境为板内环境,岩浆来源以E-MORB特征的地幔来源为主,对比继承锆石U-Pb年龄(2119Ma2156Ma)与扬子古陆的基底类似,推测澜沧江缝合带中段的维西地区属于扬子板块西缘。(2)通过对吉岔岩体二叠纪样品的锆石CL图像和锆石U-Pb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到变质橄榄岩样品YN16D37B1中的一组谐和度较高的年龄(297Ma)可以作为岩石的形成年龄。岩体与围岩构造接触关系与地化投图结果显示吉岔岩体更可能是蛇绿岩的组成部分,而非阿拉斯加型岩体,支持澜沧江洋盆在晚石炭世处于开启阶段的结论。(3)野外观察到吉岔地区火山序列中的沉积岩夹层在岩性和颜色的特征,结合糜棱岩化流纹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测年结果,共同证实该地区酸性火山岩属于江达-维西弧火山岩,且整条弧火山岩带都处于相似的似弧前或弧内盆地的沉积环境中。对比前人对江达-维西弧火山岩的Hf同位素的变化特征的研究,维西区域弧火山岩εHf(t)正值较小,暗示地壳混染程度较深,认为228Ma左右维西区域的俯冲结束。(4)澜沧江缝合带西侧记录到一次晚侏罗世的辉长岩侵入事件,具有E-MORB特征的地球化学数据与从沙木组到花开左组沉积物愈发凸显的海相特征一致表明,在晚侏罗世,澜沧江缝合带的西缘,基性岩形成于浅海相的洋壳环境。(5)梳理了澜沧江缝合带中段维西地区的4期岩浆事件,记录了维西地区自新元古代起到侏罗纪的海陆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澜沧江缝合带中段的断裂的开启最早可能与新元古代晚期,扬子西缘接受Rodinia大陆裂解所引发的俯冲有关,其后维西地区经历过至少两次旋回,分别与古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开闭有关。

陈俊成[4](2020)在《滇西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变质岩系的时代及构造属性》文中研究说明临沧花岗岩基是西南三江地区着名的复式岩基,在其内部零星出露以片岩为主的一套副变质岩系,前人命名为中元古界大勐龙岩群,认为其与中元古界澜沧岩群一起构成“临沧地体”的基底。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澜沧岩群原始时代属于早古生代,其不是基底岩石,而零星分布于临沧花岗岩基之上的片岩时代和构造属性还未得到较好约束。本论文对临沧花岗岩基中零星分布的片岩开展了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定年等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已经发表的高精度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和地球化学数据,对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等进行了讨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本文对临沧花岗岩基内前人所划“大勐龙岩群”的二云母石英片岩(D1645-TW1)和长石云母石英片岩(17MN21-1)开展高精度U-Pb锆石测年。其中二云母石英片岩(D1645-TW1)锆石年龄分布在517-2699Ma,最年轻的一组年龄为517-550 Ma;长石云母石英片岩(17MN21-1)锆石年龄分布在451-2672Ma,最年轻的一组年龄为451-477 Ma。该结果指示临沧花岗岩基之上前人所划“大勐龙岩群”不是中元古代的基底岩石。(2)通过岩性、锆石U-Pb年龄等综合对比,认为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的片岩可以与西侧的澜沧岩群对比,原始是早古生代特提斯俯冲增生杂岩,现今零星出露的片岩是被临沧花岗岩基侵位破坏后的残余。(3)综合收集临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并将其与澜沧岩群变质年龄对比,发现两者年龄近似一致,结合临沧花岗岩具有强烈的上地壳地球化学性质,认为澜沧岩群很可能是临沧花岗岩母岩,中三叠世后碰撞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带来的热量导致了澜沧岩群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的部分熔融。

罗波[5](2020)在《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文中指出碧罗雪山—临沧花岗岩带是滇西“三江”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复式岩基,是原—古特提斯构造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认识原—古特提斯演化、消亡具有重要的作用。前人对临沧花岗岩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其主体印支期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对早古生代的岩浆岩报道较少。本论文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持下,在临沧花岗岩基南段云县蚂蚁堆地区新解体出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从岩石(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高精确度锆石U-Pb年代学的全面研究,结合研究区近年来取得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该岩体的侵位时代、成因类型和物质来源,为全面认识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提供新的见解。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类主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和(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岩石Si O2含量在66.04~76.97%之间,K2O/Na2O=1.32~8.97,具有富钾特点,具有高硅、富铝、高钾的特征,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属于典型S型花岗岩。明显的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0.27~0.92,显示了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U,Th和Rb富集;而Ba,Nb和Sr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出现Zr的负异常及Ce、Sm的选择性富集,均指示源区来源于陆壳部分熔融和基性岩浆,其成分为变泥质岩为主,变杂砂岩和变安山岩为辅。对2件花岗岩类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35.4±2.1Ma和454.4±2.3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志留和晚奥陶世。多种针对性判别图解显示此岩体落入火山弧与异常洋脊花岗岩区,显示岩石可能形成于具异常洋脊特征的火山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滇西云县蚂蚁堆地区古生代花岗岩类为原特提斯大洋向东俯冲消减的产物,由洋壳脱水作用及地幔源岩浆底侵或贯入使地壳发生熔融,因而显示了火山弧花岗岩和碰撞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区内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岩体具有寻找磷钇矿、独居石等三稀矿和锡钨矿矿产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分布面积较小,容易被忽视。

刘懿馨[6](2019)在《北祁连西段古-中元古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祁连造山带是一条早古生代板块缝合带,其中镶嵌着许多前寒武纪陆壳残块,主要由古元古代北大河岩群以及中元古代朱龙关岩群组成。这些陆壳残块记录有古-中元古代大陆汇聚-裂解以及洋盆形成等构造-岩浆演化的信息,为解析北祁连地区古-中元古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其地质意义提供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全岩与矿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对北祁连造山带西段北大河岩群变质岩系以及朱龙关岩群玄武岩性质、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详细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北祁连地区古-中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取得了以下主要的认识:(1)北祁连造山带现存最古老的变质基底即为北大河岩群,北大河岩群斜长角闪岩岩浆锆石207Pb/235U加权平均年龄为1740±16 Ma,代表其原岩结晶时代,指示北祁连地区于古元古代晚期经历一期剧烈的构造-岩浆作用。北大河岩群不同层位变质岩具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位于下部的斜长角闪岩与上部的黑云角闪片麻岩具一致的SiO2(分别为45.150.5 wt.%,45.851.5 wt.%)、变化较大的MgO(3.529.39 wt.%,1.436.47 wt.%;Mg#=29.752.8,38.147.1;Mg#=100×Mg2+/(Mg2++TFe2+)),TiO2(1.023.55 wt.%,1.783.57 wt.%),高TFe2O3(16.018.7 wt.%,13.717.3 wt.%),富Na2O(1.363.92 wt.%,1.672.91 wt.%)贫K2O(0.141.61 wt.%,0.631.24 wt.%)的特征。中部的斜长角闪片岩具稳定的SiO2(46.448.6 wt.%),MgO(8.418.96 wt.%,Mg#=56.658.0),TiO2(0.710.92 wt.%),Na2O(2.452.62 wt.%)和轻微变化的K2O(0.931.98 wt.%)的特征。通过对北大河岩群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以及黑云角闪片麻岩进行原岩恢复研究发现,其原岩均为钙碱性系列玄武质岩。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以及黑云角闪片麻岩均富集LREE([La/Yb]N=2.023.86、1.992.35和1.156.80),δEu分别为0.760.87、0.851.15和0.951.03。不同层位变质岩均明显富集U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等,部分样品具Ti正异常,与角闪石堆晶作用有关),具岛弧玄武岩(IAB)地球化学特征。其俯冲流体和沉积物熔体活动性元素(Ba、Sr和Th等)、Ce异常以及具由弱亏损向富集地幔演化趋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斜长角闪岩εNd(t)=-7.74-0.59,εHf(t)=-9.85+2.17;黑云角闪片麻岩εNd(t)=-5.03-0.62,εHf(t)=-7.11+2.01),表明北大河岩群变质岩原岩源区为受俯冲流体和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的软流圈地幔,但斜长角闪片岩原岩地幔源区仅受俯冲流体交代。综合研究认为,北大河岩群变质岩原岩形成于陆缘弧环境。此外,斜长角闪岩中磷灰石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表明,磷灰石形成于与俯冲环境有关的磁铁矿-赤铁矿缓冲区(MH)高氧逸度环境,进一步佐证北大河岩群变质岩系原岩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北大河岩群变质岩原岩发生橄榄石、单斜辉石分离结晶作用,部分发生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以及角闪石堆晶作用。(2)朱龙关岩群主要由下部熬油沟组和上部桦树沟组组成。位于熬油沟组玄武岩下部的石英云母片岩岩浆锆石207Pb/235U加权平均年龄为1555±9 Ma,根据野外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约束熬油沟组玄武岩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15551523 Ma)。熬油沟组玄武岩分为上下两层,下部玄武岩具相对低SiO2(42.647.5 wt.%)、MgO(3.745.79 wt.%,Mg#=31.442.4)和TiO2(1.742.27 wt.%),变化较大的CaO(3.6213.2 wt.%),富钠贫钾(K2O/Na2O=0.160.43),高Al2O3(14.918.0 wt.%)和TFe2O3(12.716.2wt.%)的特征,为钠质碱性玄武岩。上部玄武岩相对下部玄武岩具更高的SiO2(48.251.4 wt.%),TiO2(2.103.12 wt.%),MgO(5.757.21 wt.%,Mg#=49.953.4),富钾贫钠(K2O/Na2O=1.665.62),相似的Al2O3(15.416.3 wt.%)以及相对低TFe2O3(11.214.0 wt.%),CaO(2.585.98 wt.%)的特征,为超钾质碱性玄武岩。熬油沟组下部与上部玄武岩均富集LREE([La/Yb]N=5.7614.5,6.929.44)、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Ti),弱的正Eu异常(δEu=1.021.12,1.081.11),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熬油沟组下部与上部均具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全岩Sr-Nd-Hf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704640.70699,0.704900.70791;εNd(t)=-1.02+2.56,+2.15+5.84;εHf(t)=-1.49+5.70,+4.89+9.89),与地幔柱成因OIB源区类似。且Nd-Hf同位素低于地幔趋势线,表明其源区有循环洋壳组分参与。Ce/Pb值(10.816.1和10.616.9)低于OIB(25),且与εNd(t)和εHf(t)呈正比,表明沉积物随俯冲洋壳一起进入地幔。而“循环洋壳”(ROC)为地幔柱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熬油沟组玄武岩形成于地幔柱岩浆作用。且熬油沟组上部玄武岩单斜辉石斑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单斜辉石斑晶最高结晶温度为1470℃,反映极高的地幔潜能温度,进一步表明熬油沟组玄武岩为地幔柱岩浆作用产物,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熬油沟组下部与上部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源区分别为“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和“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部分熔融的程度分别为510%和1015%。二者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橄榄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且在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地壳混染作用。(3)朱龙关岩群桦树沟组玄武岩也可分为下部与上部玄武岩,二者具相似的SiO2(41.744.4 wt.%,43.445.4 wt.%),Al2O3(13.514.4 wt.%,14.214.4),MgO(6.908.76 wt.%,Mg#=54.565.9)。下部玄武岩具相对较高的TiO2(2.653.00 wt.%),TFe2O3(12.312.8 wt.%),K2O(3.153.41 wt.%)与全碱含量(5.966.32 wt.%),相对较低的CaO(7.227.96 wt.%),为钾质碱性玄武岩。上部玄武岩具相对较低的TiO2(1.281.31 wt.%),TFe2O3(10.110.5 wt.%),K2O(0.060.08 wt.%)与全碱含量(0.290.31 wt.%),相对较高的CaO(17.218.2 wt.%),为拉斑玄武岩。下部碱性玄武岩富集LREE([La/Yb]N=27.631.2)、LILE(Rb、Ba)及HFSE(Nb、Ta、Zr),无Eu异常(δEu=1.011.04),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类OIB玄武岩。其Sr-Nd-Hf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704340.70637,εNd(t)=+4.60+8.57,εHf(t)=+2.12+8.60),类似于地幔柱成因OIB源区,且Nd-Hf同位素低于地幔趋势线,表明其源区有循环洋壳组分参与。其Ce/Pb值(17.2822.28)轻微低于OIB(25),且与εNd(t)和εHf(t)呈正比,表明有少量俯冲沉积物随俯冲洋壳一起进入地幔。因此,桦树沟碱性玄武岩同样为地幔柱岩浆作用的产物,其源区为“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部分熔融程度较低(<5%),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单斜辉石分离结晶,且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地壳混染作用,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上部拉斑玄武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整体呈近平坦型,[La/Yb]N=1.331.42),无Eu异常(δEu=0.941.07),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除了亏损Rb、Pb及富集La、Ce外,其余元素配分为平坦型,显示具MORB特征。其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701310.70236,εNd(t)=+8.57+12.64,εHf(t)=+14.73+15.89,表明其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综合研究认为拉斑玄武岩源区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部分熔融程度10%,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且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地壳混染作用,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下,是裂谷进一步扩张形成初始有限洋盆的演化阶段的产物。(4)镶嵌在北祁连造山带中的前寒武纪陆壳残块记录有北祁连地区古-中元古代构造-岩浆演化信息,可能是对Columbia超大陆汇聚-裂解事件的响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认为,北祁连地区经历了古元古代晚期(1.7 Ga)古大洋俯冲、古元古代末期(1.71.6 Ga?)大陆拼合、中元古代早-中期(1.61.2 Ga)陆内裂谷以及裂谷进一步扩张形成初始有限洋盆的构造演化过程。

肖倩茹[7](2019)在《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三江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岩浆记录,是研究特提斯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临沧花岗岩基是该区最大规模的复式岩基,前人对该岩基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对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也取得了深入认识。然而,已有研究均聚焦于岩基的主体——三叠纪二长花岗岩,缺少对临沧花岗岩基开展岩石单元的系统解体,缺少对各岩石序列和时空格架的精细厘定,更缺乏对包体和寄主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研究,这制约了对该区特提斯构造演化、岩浆动力学机制及陆壳演化的准确认识。论文以临沧地区花岗岩类及其包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演化理论,通过精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系统的建立临沧花岗岩基时空格架及岩石演化序列,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其对特提斯构造演化和陆壳生长演化的启示意义。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将临沧花岗基以康太-斗阁断裂划分为东、西岩带。西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东岩带岩石组合以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为主。野外地质学、年代学和岩相学研究揭示,临沧花岗岩基可划分为多个岩石序列,包括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序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序列和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序列。岩体中包体包括变质包体与岩浆包体两类,前者多见残留的变粒岩、片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后者则可分为中-基性岩浆包体及酸性岩浆包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74-465Ma,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30-220Ma),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较早(230.38±0.82Ma),似斑状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间为229.4±1.6Ma,似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8.72±0.80Ma,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5.3±1.2Ma,而似斑状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0.0±1.7Ma。岩浆包体形成时间稍早于二长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237±0.72Ma;变质包体锆石U-Pb年龄自3.2Ga~480Ma均有分布,最年轻锆石峰期为490Ma。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临沧花岗岩基至少存在奥陶纪原特提斯和二叠纪-三叠纪古特提斯相关的岩浆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具有高Si和Alk,低Mg O、K2O/Na2O(1.13-2.0)、ASI(1.46-2.46)和DOI(80.37-96.08)的特征。岩石富集LILE(如Rb、Th、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P、Ti);稀土分馏中等,具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LREE/HREE=3.92-18.30)。Zr饱和温度均值为769.18℃。矿物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Hf(t)=-5.47~-2.73,tMD2=1.48~1.63Ga)显示,奥陶纪花岗质岩浆岩的源区以中元古代壳源为主。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A/CNK比值均大于1.10,为过铝质岩石,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奥陶纪正长花岗岩类似,但其Zr饱和温度均值为790.10℃。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长石和磷灰石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源区为古老壳源物质(87Sr/86Sr=0.7349-0.7369,143Nd/144Nd=0.5120-0.5122)。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Si特征,西段相对于东段更富Na,高Mg及亏损K。东西两段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均富集Rb、Th、U、Pb和Sm,亏损Ba、Nb、Ta、Sr、P、Zr、Hf和Ti。轻稀土轻度富集,稀土分馏中等,负铕异常明显。锆石Lu-Hf和矿物Sr-Nd同位素研究显示,其源区与奥陶纪花岗岩明显不同,主要为晚古元古代-早中元古代的古老壳源物质(εHf(t)=-15.57~-8.91,tDM2=1.62-1.99Ga,87Sr/86Sr=0.7259-0.7340,143Nd/144Nd=0.5119-0.5128)。变质包体Si O2变化较大,其锆石年代学谱系特征复杂,具有多组元古代峰期值。结合包体的岩相学特征,可以认为这些变质包体为临沧地块的基底残余,可能代表了临沧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岩浆包体主要为中-基性及酸性包体,其侵位结晶时代稍早于寄主花岗岩,可能代表了早期形成的晶粥。岩浆包体的锆石Lu-Hf和长石Sr同位素组成与寄主二长花岗岩相似,表明其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综合其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岩浆包体并不是代表底侵的玄武质岩浆,而是起源于寄主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区,是其早期(~237Ma)晶粥产物,该晶粥被晚期(230-220Ma)二长花岗岩的母岩浆侵入改造,其残余物保留下来形成了岩浆包体。综合研究认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富粘土的泥质岩,起源于原特提斯洋壳俯冲阶段的局部减压环境(板片后撤或俯冲角度改变),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古老陆壳物质发生熔融,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过程。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为低分异S型花岗岩,形成于古特提斯陆缘弧环境,是古老陆源泥质岩类的大量熔融产生了富铝熔体,并经历了显着的长石与角闪石分异作用最终形成。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可能为深俯冲板片断离),深部亏损地幔物质发生减压熔融,一方面岩浆直接喷发形成区内基性火山岩(如小定西组),另一方面上升的玄武质岩浆提供热源促使陆壳发生大规模熔融,并形成了长英质岩浆储库。长英质岩浆储库发生了多期次的岩浆补给、晶粥活化和冷凝结晶,形成了结构多样的临沧花岗岩基主体,而早期的晶粥残余体则以岩浆包体的形式局部保留。碰撞后背景下S型花岗岩及岩浆包体的成因与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壳源物质熔融和壳源晶粥活化作用密切相关。而三叠纪东西两个岩带花岗岩的成分差异特征则可能指示古特提斯板片的俯冲极性为由西向东。岩石成因研究及Hf同位素填图显示该区域长英质岩浆作用明显具有古老地壳源区特征。奥陶纪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则指示临沧地块与保山地块在原特提斯造山旋回早期就具有明显的亲缘性,早古生代时期临沧地块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

陶瑞[8](2019)在《滇西凤庆泥盆系“温泉组”岩石特征及变质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滇西凤庆泥盆系“温泉组”地处昌宁-孟连结合带及保山地块与临沧地块交界处。地史时期中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发育多期变质变形。依据实测剖面、路线地质调查,经过岩相学研究、地球化学特征深入分析,认为云南凤庆地区“温泉组(D1w)”主要岩性为黑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片岩和浅变质砂岩,夹少量千糜岩、变粒岩、变硅质岩、含构造角砾的千枚质碎裂岩、碳质板岩等。发育两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M1:黑云母(Bit)+绿泥石(Chl)+更长石(Olgc)+石英(Q);黑云母(Bit)+更长石(Olgc)+石英(Q);黑云母(Bit)+石英(Q);M2:白云母(Mus)+更长石(Olgc)+绢云母(Ser)+石英(Q);黑云母(Bit)+绢云母(Ser)+石英(Q);白云母(Mus)+更长石(Olgc)+石英(Q)。依据地球化学分析及变余沉积构造、层序组合,表明为一套副变质岩组合。原岩恢复结果为长石砂岩类和泥质岩类。变硅质岩为正常生物沉积成因,原岩沉积环境具有滨海-潮坪-浅海陆棚-海湾-(半深海-浅海陆棚)-浅海的变化特征,属被动大陆边缘初始洋盆沉积特征。与温泉组建组剖面对比其原岩组合、沉积层序及沉积环境一致。利用不同期次的黑云母及白云母电子探针数据对“温泉组”变质温压条件进行研究,结合区域资料及变质变形分析结果,认为“温泉组”变质作用类型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方式以重结晶、交代作用为主,同时有变形和碎裂作用及变质结晶作用参与。第一期变质作用压力约为0.2Gpa,第二期变质作用压力在0.31Gpa0.67Gpa范围。变质温度<600℃,总体显示造山变质的进变质过程。综上分析认为:滇西凤庆泥盆系温泉组伴随着昌宁-孟连洋的演化于晚二叠世持续俯冲阶段发生了第一幕同变质变形作用,出现新生矿物黑云母及形成区域挤压面理S1;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主碰撞期出现了第二幕同变质变形作用,以白云母交代早期黑云母及出现轴面面理S2为特征。晚三叠世-晚白垩世陆内造山阶段,出现第三期变形作用,形成挤压剪切面理C,同时伴有微弱变质作用,形成少量绢云母。喜马拉雅期冲断隆升和高原形成,第三期变形作用加强,出现宽缓褶皱及表生脆性断层。形成昌宁-孟连结合带构造混杂岩带,表明本区温泉组具有准原地特征。

刘桂春,孙载波,冯庆来,陈光艳,刘军平,俞赛赢,田素梅[9](2019)在《滇西南团梁子岩组分异石英脉锆石U-Pb年龄——晚三叠世澜沧江构造带区域变质变形的时代制约》文中研究说明在滇西南澜沧江构造带东侧、扬子板块西缘中元古代团梁子岩组含有大量的平行于区域面理(S2)的构造热液石英脉,利用LA-ICP-MS对3件石英脉和1件绿片岩中的锆石进行206U/238Pb测年,获得3组明显的组合年龄:395~461Ma、240~260Ma和222~228Ma,大部分集中于222~228Ma。对比研究表明,区域上2期变质变形(M1D1、M2D2)与获得的锆石年龄有较好的对应性,早期的变质变形(M1D1)形成于早古生代(395~461Ma)原特提斯洋盆向东俯冲阶段;晚期的2期变质变形(M2aD2a,M2bD2b)发生于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240~260Ma)古特提斯洋盆向东俯冲阶段和晚三叠世早期(222~228Ma)古特提斯洋盆闭合阶段。晚三叠世早期变质变形(M2bD2b)构造热液发生在临沧花岗岩侵位和弧陆碰撞型忙怀组火山岩(229~235Ma)之后,早于小定西组/芒汇河组拉伸期火山岩(210~222Ma),是古特提斯洋与扬子陆块碰撞后的应力松弛阶段俯冲岩片快速折返的证据,同时也反映了古特提斯洋盆在晚三叠世早期之前已经关闭。

宋俊龙[10](2018)在《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玉铜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云县-景洪火山弧北端,是该带首个成规模的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准确的测试分析,系统剖析文玉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构造背景、成岩成矿作用,厘定成矿与火山活动关系,探讨成矿作用过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对完善陆相火山岩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玉矿床产于小定西组“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元,矿体受控于火山岩高渗滤带和断层破碎带,多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火山岩高渗滤带矿体矿石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以气液充填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构造为主,多见网脉状、浸染状、角砾状、杏仁状矿石,以结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少量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断层破碎带矿体以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为主,以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蚀变以硅化为主,少量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按脉体穿插关系及蚀变矿化特征,将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细分为黄铁矿阶段(Ⅰ)、黄铜矿-斑铜矿阶段(Ⅱ)、辉铜矿阶段(Ⅲ)和方铅矿-闪锌矿阶段(Ⅳ)。小定西组“双峰式”火山岩由玄武岩为主,少量玄武质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组成。年代学研究表明,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4±2.4Ma(MSWD=1.4)和236.4±3.2Ma(MSWD=1.07),小定西组火山岩活动属于中三叠世早期,而非前人认为的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基性端元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低镁高铝玄武岩系列,具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弱Eu负异常和Sr负异常特征;酸性端元同样具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强Eu负异常、强Sr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系列。Sr-Nd-Pb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性显示基性端元来源于俯冲沉积物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携带的热量造成上覆地壳物质熔融是酸性端元的主要来源。它们具有板内和弧火山岩双重属性,指示形成于保山地块与普洱地块碰撞伸展背景。金属硫化物稀土和微量元素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组成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暗示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显示流体属于高温还原性富Cl体系,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的转变是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H-O同位素是组成显示中晚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与基性火山岩浆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具中低温中低盐度中等密度性质,流体减压沸腾是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S同位素具去气岩浆硫特征,Pb同位素组成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一致,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浆。综合上述研究,文玉矿床成矿作用受控于保山地块与普洱地块碰撞伸展环境之下的火山活动。俯冲沉积物交代岩石圈地幔形成基性岩浆携带大量金属元素上升至地壳深部发生去气作用,残余岩浆继续上升至地壳浅部出溶火山岩浆热液,在火山岩高渗滤带形成了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的矿体,向下循环的大气降水与残余火山岩浆热液混合,将成矿物质迁移至断层破碎带形成以辉铜矿-斑铜矿为主的矿体,最后由于成矿流体温度的迅速下降,在上述铜矿体就近位置形成了以方铅矿为主的矿体。成矿作用发生于火山活动间歇期,终止于后期长时间持续性的火山活动,但形成的巨厚层火山岩为矿体保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基于上述成矿过程,与陆相火山作用相关铜矿床对比研究,确定文玉铜矿为陆相火山岩型矿床,是陆相火山作用成矿的新类型。同时,建立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式,为找寻该类型铜矿提供思路。

二、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的初步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的初步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
    1.7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2.1 青藏高原东南缘
        2.1.1 构造学特征
        2.1.2 地貌学特征
        2.1.3 运动学特征
    2.2 临沧花岗岩带
第三章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3.1 (U-Th)/He测年
        3.1.1 基本原理
        3.1.2 ~4He扩散行为
        3.1.3 封闭温度与部分保存带
        3.1.4 α离子射出效应
        3.1.5 F_T校正
        3.1.6 辐射损伤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测年
        3.2.1 基本原理
        3.2.2 AFT年龄计算
        3.2.3 AFT退火特性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流程
    4.1 样品采集
    4.2 实验流程
        4.2.1 样品预处理
        4.2.2 (U-Th)/He测试
        4.2.3 AFT测试
第五章 临沧花岗岩带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5.1 低温热年代学实验结果
        5.1.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结果
        5.1.2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5.1.3 锆石(U-Th)/He离散性分析
    5.2 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海拔关系
        5.2.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年龄-海拔关系
        5.2.2 磷灰石AFT年龄-海拔关系
        5.2.3 伪海拔(Pseudo-elevation)-年龄关系
    5.3 QTQt热历史反演模型
    5.4 讨论
        5.4.1 晚始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4.2 渐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4.3 中中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三维数值模拟检验
    6.1 基本原理
    6.2 参数设置
    6.3 模拟结果
        6.3.1 晚始新世阶段
        6.3.2 中中新世阶段
    6.4 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探究
    7.1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快速剥露事件时间及期次
    7.2 新生代期间剥露速率时空演化特征
        7.2.1 方法及参数选择
        7.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7.2.2.1 古新世(64-56 Ma)
        7.2.2.2 早始新世(56-44 Ma)
        7.2.2.3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44-32 Ma)
        7.2.2.4 渐新世(32-24 Ma)
        7.2.2.5 中新世(24-8 Ma)
        7.2.2.6 上新世-至今(8-0 Ma)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晚始新世三维数值模拟
附录二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集
附录三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剖面剥露速率一览表
附录四 基于Glide模拟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
附录五 图索引
附录六 表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及分析测试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三江杂岩带
    2.2 昌宁-孟连造山带
第三章 榴辉岩、蓝片岩及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
    3.1 榴辉岩
    3.2 蓝片岩
    3.3 变沉积岩
    3.4 小结
第四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P-T条件及相平衡模拟
    4.1 榴辉岩
    4.2 蓝片岩
    4.3 变沉积岩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1 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5.2 全岩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3 榴辉岩和蓝片岩全岩Sm-Nd同位素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年代学特征
    6.1 岩浆锆石年代学
    6.2 碎屑锆石年代学
    6.3 变质锆石年代学
    6.4 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6.5 小结
第七章 昌宁-孟连造山带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7.1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延伸规律
    7.2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对洋-陆俯冲-造山的意义
    7.3 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隧道折返机制及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3)云南维西地区岩浆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论文研究主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三江中段主要大地构造单元
        2.1.1 三江造山带中段主要大地构造单元
        2.1.2 三江造山带中段岩浆岩
        2.1.3 三江造山带中段变质岩
    2.2 三江造山带古特提斯阶段弧岩浆带
3 维西区域火成岩和吉岔岩体特征
    3.1 维西区域火成岩地质特征
        3.1.1 吉岔超镁铁-镁铁岩带
        3.1.2 维西区域的江达-维西弧岩浆岩
    3.2 吉岔辉长岩脉及维西区域火山岩野外特征
4 样品分析测试结果
    4.1 锆石U-Pb年龄测试分析
    4.2 全岩地球化学测试
    4.3 锆石Hf同位素测试
5 讨论
    5.1 岩浆活动时代
        5.1.1 中三叠世岩浆事件
        5.1.2 晚石炭世岩浆事件
        5.1.3 新元古代岩浆事件
        5.1.4 晚侏罗世岩浆事件
    5.2 成岩环境与源区
    5.3 澜沧江缝合带中段维西地区岩浆演化
        5.3.1 新元古代(703Ma):扬子古陆西缘作为活动大陆边缘
        5.3.2 晚石炭世(297Ma):澜沧江洋盆的扩张阶段
        5.3.3 中三叠世(228-231Ma):洋壳俯冲结束
        5.3.4 晚侏罗世(145.5Ma):新特提斯岩浆事件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滇西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变质岩系的时代及构造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基本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临沧花岗岩
        1.3.2 基底岩系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1.1 临沧-澜沧地层小区
        2.1.2 南澜沧江构造-地层分区
    2.2 区域地质构造
        2.2.1 区域构造划分
        2.2.2 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2.2.3 基底发展史
    2.3 岩浆岩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变质岩
        2.4.1 变质单元区划
        2.4.2 岩石类型及特征
        2.4.2.1 区域变质作用
        2.4.2.2 动力变质作用
第3章 变质岩系剖面列述及岩石学特征
    3.1 剖面列述
    3.2 岩石学特征
第4章 变质岩系的年代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制备及分析方法
    4.2 锆石U-Pb定年
    4.3 变质岩系的时代限定
第5章 变质岩系的成因及构造属性
    5.1 变质岩系与澜沧岩群的关系
        5.1.1 原岩恢复
        5.1.2 成岩时代
        5.1.3 物源区特征
        5.1.4 构造环境
    5.2 变质岩系的成因
    5.3 变质岩系的构造属性
    5.4 澜沧岩群中高压变质岩与临沧花岗岩的关系
        5.4.1 时代对比
        5.4.2 物质来源及其动力学背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状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花岗岩类区的区域地质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区域地质调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2.1 澜沧地层小区
        2.2.2 景谷地层小区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区域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构造
        2.4.1 研究区主要断裂
        2.4.2 构造阶段划分
第3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3.1 野外地质概况及样品采集
    3.2 岩石学、岩相学特征
第4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2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
第5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特征
    5.1 样品采集
    5.2 锆石U-Pb定年
第6章 云县古生代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6.1 岩石成因
        6.1.1 成因类型分析
        6.1.2 源区分析
        6.1.3 成岩温压(深度)条件
        6.1.4 岩浆演化
    6.2 构造环境判别
    6.3 古生代花岗岩的形成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6.4 研究区成矿潜力分析
        6.4.1 研究区地质特征
        6.4.2 研究区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6.4.3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6.4.4 成矿潜力分析
        6.4.5 成矿潜力分析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北祁连西段古-中元古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北大河岩群变质岩系
        1.2.2 朱龙关岩群火山岩系
        1.2.3 Columbia超大陆以及北祁连地区构造属性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拟解决的问题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述
    2.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
    2.4 地质背景
第三章 岩相学特征
    3.1 北大河岩群
    3.2 朱龙关岩群熬油沟组玄武岩
    3.3 朱龙关岩群桦树沟组玄武岩
第四章 分析方法
    4.1 岩相学
    4.2 U-Pb年代学
        4.2.1 锆石分选
        4.2.2 LA-ICP-MS分析
    4.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4.3.1 主量元素
        4.3.2 微量及稀土元素
    4.4 矿物主量及微量元素
    4.5 Sr-Nd-Hf同位素分析
    4.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
    5.1 北大河岩群
        5.1.0 全岩主量元素
        5.1.1 全岩稀土及微量元素
        5.1.2 磷灰石主量及部分微量元素
        5.1.3 锆石U-Pb年代学
        5.1.4 同位素地球化学
    5.2 朱龙关岩群熬油沟组玄武岩
        5.2.1 全岩主量元素
        5.2.2 全岩稀土及微量元素
        5.2.3 单斜辉石主量及微量元素
        5.2.4 同位素地球化学
    5.3 朱龙关岩群桦树沟组玄武岩
        5.3.1 全岩主量元素
        5.3.2 全岩稀土及微量元素
        5.3.3 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六章 讨论
    6.1 北大河岩群变质火山岩
        6.1.1 原岩恢复
        6.1.2 岩石成因
        6.1.3 构造背景
    6.2 朱龙关岩群熬油沟组玄武岩
        6.2.1 岩石成因
        6.2.2 辉石成因
        6.2.3 构造背景
    6.3 朱龙关岩群桦树沟组玄武岩
        6.3.1 岩石成因
        6.3.2 构造背景
第七章 北祁连地区古-中元古代构造-岩浆演化
    7.1 概述
    7.2 北祁连地区古-中元古代构造-岩浆演化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花岗岩研究现状
        1.2.2 滇西地区临沧花岗岩基与特提斯构造演化
        1.2.3 东特提斯构造-岩浆活动
    1.3 研究方案、技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方法
        1.3.3 论文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2 区域地层
        2.2.1 耿马地层小区
        2.2.2 澜沧地层小区
        2.2.3 景谷地层小区
    2.3 区域岩浆岩特征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构造
第3章 临沧花岗岩地质特征
    3.1 岩体地质学特征
        3.1.1 岩体分布及其规模
        3.1.2 岩相、岩段划分
        3.1.3 侵入岩单元岩石组合与接触关系
    3.2 包体地质学特征
        3.2.1 包体类型
        3.2.2 包体基本地质特征
第4章 同位素年代学
    4.1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1.1 正长花岗岩
        4.1.2 花岗闪长岩
        4.1.3 二长花岗岩
        4.1.4 包体
    4.2 临沧花岗岩年代序列
第5章 奥陶纪花岗岩
    5.1 岩相学特征
    5.2 矿物学特征
        5.2.1 黑云母
        5.2.2 长石
    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3.1 主量元素
        5.3.2 微量元素
        5.3.3 稀土元素
    5.4 锆石饱和温度
    5.5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第6章 二叠纪花岗岩
    6.1 岩相学特征
    6.2 矿物学特征
        6.2.1 黑云母
        6.2.2 长石
    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3.1 主量元素
        6.3.2 微量元素
        6.3.3 稀土元素
    6.4 锆石饱和温度
    6.5 同位素地球化学
        6.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6.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6.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第7章 三叠纪花岗岩
    7.1 岩相学特征
    7.2 矿物学特征
        7.2.1 黑云母
        7.2.2 长石
    7.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7.3.1 主量元素
        7.3.2 微量元素
        7.3.3 稀土元素
    7.4 锆石饱和温度
    7.5 同位素地球化学
        7.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7.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7.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第8章 包体
    8.1 岩相学特征
    8.2 矿物化学特征
        8.2.1 黑云母
        8.2.2 长石
    8.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8.3.1 主量元素
        8.3.2 微量元素
        8.3.3 稀土元素
    8.4 同位素地球化学
        8.4.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8.4.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
    8.5 小结
第9章 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9.1 岩石序列与时空格架
    9.2 岩石成因机制
        9.2.1 奥陶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9.2.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成因机制
        9.2.3 三叠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9.2.4 包体成因与地质意义
    9.3 临沧花岗岩对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
        9.3.1 奥陶纪花岗岩
        9.3.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
        9.3.3 三叠纪二长花岗岩
    9.4 临沧花岗岩对陆壳演化的启示
    9.5 临沧地块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图版
    附表

(8)滇西凤庆泥盆系“温泉组”岩石特征及变质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及行政区划
    1.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昌宁-孟连带的研究
        1.3.2 区域变质研究
        1.3.3 变质与变形的关系研究
        1.3.4 研究区构造演化研究
        1.3.5 温泉组研究情况
        1.3.6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及方法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构造
    2.3 地层
        2.3.1 区内地层简表
        2.3.2 耿马地层小区
    2.4 岩石
        2.4.1 岩浆岩
        2.4.2 变质岩
第3章 温泉组岩石学特征
    3.1 温泉组剖面特征
        3.1.1 剖面列述
        3.1.2 剖面对比
    3.2 主要岩石岩性特征
        3.2.1 云母片岩类
        3.2.2 石英片岩类
        3.2.3 变粒岩类
        3.2.4 变质砂岩类
        3.2.5 变质硅质岩
        3.2.6 千糜岩类
        3.2.7 碎裂岩类
    3.3 岩性小结
第4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变质原岩恢复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2 原岩恢复
        4.2.1 DF值计算法
        4.2.2 (al+fm)-(c+alk)-si图解法
        4.2.3 (al-alk)-c图解法
        4.2.4 lg(SiO_2/Al_2O_3)-lg(Na_2O/K_2O)图解法
        4.2.5 Zr/TiO_2-Ni图解法
    4.3 原岩沉积环境分析
        4.3.1 原始沉积特征
        4.3.2 变质硅质岩特点
        4.3.3 沉积盆地构造背景
第5章 变质变形条件及期次分析
    5.1 变质作用
        5.2.1 第一期变质作用(M_1)
        5.2.2 第二期变质作用(M_2)
    5.2 变质P-T条件
    5.3 变形作用
        5.3.1 第一期变形(D_1)
        5.3.2 第二期变形(D_2)
        5.3.3 第三期变形(D_3)
    5.4 变质变形序列
        5.4.1 第一变质-变形幕(M_1D_1)
        5.4.2 第二变质-变形幕(M_2D_2)
        5.4.3 第三变质-变形幕(D_3)
    5.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滇西南团梁子岩组分异石英脉锆石U-Pb年龄——晚三叠世澜沧江构造带区域变质变形的时代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及测试
3 结果分析
4 地质意义及讨论
5 结论

(10)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云县-景洪火山弧研究现状
        1.2.1 大地构造演化
        1.2.2 岩石学
        1.2.3 成矿作用
    1.3 与陆相火山作用相关铜矿研究现状
        1.3.1 矿床分类
        1.3.2 矿床分布及构造背景
        1.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1.3.4 成矿作用过程
    1.4 研究区现状与存在问题
        1.4.1 研究区现状
        1.4.2 存在问题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
    1.7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元古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火山岩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第3章 成矿地质条件
    3.1 火山岩层序
    3.2 构造
    3.3 火山作用
        3.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3.2 岩相学特征
        3.3.3 元素地球化学
        3.3.4 Sr-Nd-Pb同位素
        3.3.5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3.3.6 成岩年代学
        3.3.7 火山作用构造背景
第4章 矿床地质
    4.1 矿体特征
    4.2 矿石类型及成分
    4.3 矿石组构
        4.3.1 矿石构造
        4.3.2 矿石结构
    4.4 主要金属元素赋存状态
        4.4.1 铜
        4.4.2 银
        4.4.3 铅
        4.4.4 其它金属元素
    4.5 小结
第5章 蚀变及成矿期次
    5.1 蚀变类型
        5.1.1 绿泥石化
        5.1.2 硅化
        5.1.3 黄铁矿化
        5.1.4 碳酸盐化
    5.2 主要蚀变矿物特征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2.2 绿泥石矿物学特征
        5.2.3 绿泥石化学成分特征
        5.2.4 绿泥石形成条件
        5.2.5 绿泥石的母岩示踪
        5.2.6 绿泥石形成机制
    5.3 成矿期次
第6章 矿床地球化学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6.1.3 均一温度、盐度及密度
        6.1.4 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6.1.5 成矿压力及深度估算
    6.2 硫化物元素地球化学
        6.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6.2.2 稀土元素
        6.2.3 微量元素
        6.2.4 与火山岩关系
    6.3 同位素地球化学
        6.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6.3.2 H-O同位素
        6.3.3 S同位素
        6.3.4 Pb同位素
        6.3.5 与火山岩关系
第7章 矿床成因及勘查模式
    7.1 成矿地质特征
    7.2 成矿物质来源
    7.3 成矿流体
        7.3.1 成矿流体来源
        7.3.2 成矿流体性质
        7.3.3 成矿流体演化
    7.4 成矿机制
        7.4.1 金属的迁移形式
        7.4.2 金属的沉淀富集机制
    7.5 成矿年龄
    7.6 成矿作用过程
    7.7 勘查模式
        7.7.1 关键控矿条件
        7.7.2 找矿标志
        7.7.3 找矿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四、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的初步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D]. 刘方斌. 兰州大学, 2021
  • [2]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D]. 王慧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3]云南维西地区岩浆演化过程[D]. 贺知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滇西临沧花岗岩基内零星出露变质岩系的时代及构造属性[D]. 陈俊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滇西云县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D]. 罗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北祁连西段古-中元古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D]. 刘懿馨. 兰州大学, 2019
  • [7]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D]. 肖倩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8]滇西凤庆泥盆系“温泉组”岩石特征及变质变形分析[D]. 陶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滇西南团梁子岩组分异石英脉锆石U-Pb年龄——晚三叠世澜沧江构造带区域变质变形的时代制约[J]. 刘桂春,孙载波,冯庆来,陈光艳,刘军平,俞赛赢,田素梅. 地质通报, 2019(01)
  • [10]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D]. 宋俊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标签:;  ;  ;  ;  

澜沧江南段双变质带初步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