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与体育活动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体质与体育活动的关系研究

一、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嵩剑[1](2021)在《对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分析》文中指出该文在分析大学生体能素质差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体质测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0名xx大学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特点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果发现男生的体质综合分要比女生综合分高,女生健康水平亟待提升,且男生参加的活动大多是高强度活动,女生参加的是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但是总体上男女生体育锻炼时间均偏少。

田倩倩[2](2021)在《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加强心血管疾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防控关口前移需从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开始。大学生时期作为青少年到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健康行为和身体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对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研究目的基于国内首个大学生运动健康队列—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本研究旨在:(1)评估体育生和非体育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特征;(2)从健康行为、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身体成分、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分析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3)探究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和关联关系;(4)寻找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构建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选取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研究中数据完整的受试者共计805人(男=421,女=384),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测试;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受试者全身以及区域部位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定义为两个及以上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异常: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血糖升高。评价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各组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实验二:除实验一的测试指标外,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受试者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通过佩戴7天加速度传感器客观测量体力活动包括:静坐行为、轻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利用身体素质测试系统评价受试者握力、最大肺活量、全身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最大摄氧量、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评价各单项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相互作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实验三: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以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为自变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为因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受试者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同性别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Z分的总和)=平均动脉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空腹血糖;身体素质分数(同性别身体素质Z分的总和)=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将身体素质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前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高组,后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低组。参考诊断中国人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体脂率切点,将受试者分为低体脂率和高体脂率。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联合分为: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和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通过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四组间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的差异。采用SPSS插件PROCESS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中是否存在相互中介调节作用。实验四:以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为金标准,使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价值。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寻找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计算体脂率、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的联合预测因子,使用Z检验对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的AUC进行比较。以P<0.05具有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总体检出率为14.9%,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未见性别差异。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分别为:体重较轻(0.0%)、体重正常(11.1%)、超重(25.8%)和肥胖(47.2%);与BMI正常的同龄人相比,BMI正常但体脂率较高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较高,代谢紊乱状态趋于肥胖人群。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19.1%)显着高于体育生(11.6%);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高(23.3%),球拍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低(6.3%)。2.在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水平、身体成分以及身体素质等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方面,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逻辑回归结果发现,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较高BMI(男生:OR=1.277,95%CI=1.152-1.416;女生:OR=1.239,95%CI=1.128-1.361)、体脂率(男生:OR=1.107,95%CI=1.063-1.153;女生:OR=1.095,95%CI=1.044-1.147)和Android脂肪率(男生:OR=1.083,95%CI=1.050-1.117;女生:OR=1.094,95%CI=1.052-1.139)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握力指数(男生:OR=0.524,95%CI=0.356-0.769;女生:OR=0.587,95%CI=0.391-0.880)和最大摄氧量(男生:OR=0.910,95%CI=0.866-0.957;女生:OR=0.867,95%CI=0.810-0.928)等身体素质水平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保护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发现,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相互影响心血管代谢风险的。3.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正相关,身体素质则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负相关。体脂率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最大摄氧量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的下降。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的关联关系,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1.70)、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03)、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0.06)以及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54)。另外,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体脂率具有中介效应,在男生中体脂率的贡献率为85.7%,在女生中为56.7%。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身体素质的中介效应不显着。4.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均可用于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BMI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指标分别为:23.2 kg/m2(体育生男生)、22.0 kg/m2(体育生女生)、25.7 kg/m2(非体育生男生)以及23.3 kg/m2(非体育生女生);通过DXA法测量身体成分,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切点分别为16.3%(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男生)以及35.2%(非体育生女生);Android脂肪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8.7%(体育生男生)、33.8%(体育生女生)、30.2%(非体育生男生)和42.1%(非体育生女生)。身体素质包括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可显着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可能存在专业和性别差异。握力指数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0.53,最大摄氧量诊断体育生男生和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分别为41.2 m L/kg/min和28.3 m L/kg/min。关于体脂率、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存在专业差异。在体育生男生中,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作用大于单独的身体素质(最大摄氧量);而在非体育生男生和女生中,体脂率、身体素质(男生:握力指数,女生: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的联合指标均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有效指标,且诊断价值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有14.9%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存在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情况,且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拍类运动可能是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适宜运动项目。2.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包括握力和最大摄氧量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最高。提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重视体脂率升高和身体素质下降带来的心血管代谢风险。3.确定了诊断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分别为BMI(体育生男生:23.2 kg/m2,体育生女生:22.0 kg/m2,非体育生男生:25.7 kg/m2,非体育生女生:23.3 kg/m2);体脂率(体育生男生:16.3%,非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女生:35.2%);Android脂肪率(体育生男生:18.7%,体育生女生:33.8%,非体育生男生:30.2%,非体育生女生:42.1%);握力指数(非体育生男生:0.53)以及最大摄氧量(体育生男生:41.2 m L/kg/min,非体育生女生:28.3 m L/kg/min)。为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应用于临床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

詹静[3](2021)在《锻炼社会支持与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休闲体力活动快速下降,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体质健康问题,大学生超重和肥胖、营养不良的比例持续上升,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不达标人数也在增加。大学期间是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期间如果没有养成进行体力活动的习惯,大学毕业后,依旧维持不运动的习惯。而由重要他人提供的锻炼社会支持,是最直接、低成本、可持续的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同时,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要求大学生有强大的免疫力,强健的身体离不开规律的休闲体力活动。虽然大学生虽然知道进行体力活动的益处,但是在休闲时间更愿意选择打游戏、看电视等静坐活动。锻炼社会支持的缺乏被认为是制约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大阻碍因素。除此之外,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为大学生参与休闲体力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研究目的:首先,了解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量和四种不同功能锻炼社会支持(情感性、信息性、工具性、同伴性)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大学生不同性别、年级、体质指数分类在休闲体力活动量和锻炼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不同锻炼社会支持程度与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最后分析,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量的关系,以及锻炼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量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63所高校抽取8所高校,共计875名大学生进入问卷调查,最终830名大学生的问卷数据纳入分析,采用钟涛的锻炼社会支持量表测量大学生的锻炼支持部分,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长卷中的休闲体力活动部分,测量大学生的休闲体力活动量。研究结果:(1)大学生一周中休闲时间步行的频率、平均时间以及能量消耗最多,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最少,70.48%的大学生不满足休闲体力活动的标准。男生的大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量大于女性(p<0.01),不同年级间的体力活动量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不同体质指数分类存在差异,大强度和总体力活动中,低体重分别和正常、肥胖人群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存在差异,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量中,低社会支持和中等社会支持有显着性差异(p=0.023),低社会支持和高社会支持有显着性差异(p=0.002)。在大强度体力活动量中,中等社会支持和高社会支持有显着性差异(p=0.002),低社会支持和高社会支持有显着性差异(p<0.001)。总体力活动量中,低社会支持和高社会支持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中等社会支持和高社会支持有显着性差异(p<0.001)。(2)锻炼社会支持的总体水平较高,大学生获取锻炼社会支持的类型从大到小依次是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同伴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不同性别、年级、体质指数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四种类型的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和步行体力活动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情感性支持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量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社会支持类型和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同伴性支持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中等强度、大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量。同伴性支持可以解释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量0.7%的方差,解释大强度体力活动量1.1%的方差,解释总体力活动量0.9%的方差。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的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以步行为主,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最少。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满足休闲体力活动的推荐量。(2)大学生在不同性别、体质指数分类、社会支持程度和休闲体力活动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的休闲体力活动水平优于女性,肥胖人群的休闲体力活动优于低体重人群,对于中等强度的休闲体力活动,中等和高社会支持人群的体力活动量都高于低社会支持人群。对于大强度的休闲体力活动,高社会支持人群的体力活动高于中等和低社会支持人群。(3)大学生获取的情感支持最多,工具性支持最少。不同性别、年级、体质分类指数的锻炼社会支持没有差异。(4)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同伴性支持都和大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呈正相关。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同伴性支持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正相关。四个功能中,只有同伴性支持可以预测大学生中等强度、大强度以及总体力活动量。锻炼社会支持能够促进休闲体力活动的提升,但只有同伴性支持可以预测休闲体力活动。

高文韬[4](2021)在《高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很大程度上落后于中学生,其中耐力素质的指标还在持续下滑。这一问题的出现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严重缺乏体力活动,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功能的发挥有赖于适宜的环境,因此本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体力活动与学校体育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找二者互惠互进的方式。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纳入本研究的2385名校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在问卷编制方面,运用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德尔菲法对学校体育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探索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探索变量间的相关性,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学校体育环境对学生低强度体力活动(LPA)、中强度体力活(MPA)、高强度体力活动(VPA)三种体力活动时间的贡献量。得出以下结果:(1)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生LPA一周活动时间为90.80分钟,MPA活动时间为37.24分钟、VPA活动时间为18.22分钟。工作日静坐时间为332.92分钟,休息日静坐时间为314.72分钟。(2)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体力活动时间与静坐时间上均存在显着差异。(3)体育物质环境各维度得分情况为“体育器材”3.86分高于“体育场地”为3.76分。体育制度环境各维度得分情况为“体育政策”4.10分高于“体育制度”3.97分。体育精神环境各维度得分情况为“体育教学”4.09分高于“体育活动”4.05分等于“体育人文”4.04分高于“体育人际”4.02分高于“体育氛围”4.01分高于“体育信息”3.00分。(4)体育物质环境与MPA、LPA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4、0.110,P<0.01,体育制度环境与MPA、LPA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3、0.111,P<0.01,体育精神环境与学生VPA、MPA、LPA时间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31、0.111、0.137,P<0.01。(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体育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呈正相关,具有一定线性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沈阳师范大学学生的体力活动时间不足,静坐时间过多。(2)人口学变量对学生的体力活动与静坐时间具有一定的影响。男生的体力活动时间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的体力活动时间高于高年级学生。女生无论在工作日于休息日的静坐时间都多于男生,大一与大四年级工作日与休息日的静坐时间高于大二与大三年级。(3)沈阳师范大学校园体育环境建设较好,体育信息环境建设相对薄弱。(4)学校体育精神环境均对学生VPA、MPA、LPA活动时间具有促进作用,体育制度环境与物质环境对学生MPA、LPA活动时间具有促进作用。(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证实高校体育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呈正向影响。

朱厚伟[5](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提出

孙宇[6](2021)在《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指出体力活动提升已经成为应对公共健康挑战的有效路径,尤其对慢病防治具积极作用。街道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是居民进行户外体力活动的主要载体,意味着增进街道体力活动具有巨大健康效益。由于人的行为决策复杂性,人们对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以及与行为目的相关联的认识尚不清晰。这正是街道体力活动提升的必要认知,也是相关研究长期关注但尚未攻克的难点。本文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利用健康行为相关理论对活动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诠释,运用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分析结合的方式,对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进行系统探讨。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构建影响机理分析的理论模型。继而,根据理论模型的影响因素构成,进行问卷设计与信效度检验,并对深圳开展调研。然后,利用所得数据,一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另一方面进行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个体特征的调节逻辑。最后,基于分析所得结果,获取影响机理认知,进而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活动提升策略。关于理论模型构建,具体为提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两个方面的研究假设。其一,基于社会生态模型归纳分析街道体力活动潜在影响因素,体现在个体、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政策环境四个层面。针对行为心理因素呈现出复杂纷繁状态,利用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概念界定进行选取,从而确定影响因素构成,提出研究假设。其二,首先进行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分析,获取作用关系初步认知;继而梳理影响因素各层面之间作用的整体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行为心理因素的具体关系,再以理论关联、理论推演和实证关联三种方式,梳理各影响因素之间作用的具体关系,进而就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关于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体现在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和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两方面。一方面,当前深圳居民的街道步行水平显着高于骑行水平;近9成居民能依靠步行满足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相关标准,其中休闲强身步行水平最高;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明显,这种差异的规律性因活动类型和个体特征的多元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另一方面,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在空间供给、环境治理和行为引导三方面存在不足。其中,骑行专用道及相关设施缺乏问题尤为严峻,是造成居民骑行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关于活动影响机理的量化探讨,具体体现在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因素间作用关系分析和个体特征调节逻辑揭示三方面。首先,通过对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相关性检验,发现社会生态模型所提出的影响因素特定性在物质环境层面尤为突出。其次,分别对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揭示出行为习惯、物质环境和政策环境对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且三者间作用效力的大小关系在各活动类型中不尽相同;从综合表现来看,物质环境的影响作用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最后,经过对个体特征调节逻辑的探讨,发现个体特征主要通过调节各影响因素对外部环境刺激的表征,同时作用于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使作用关系的显着性或效应大小产生差异,从而造成相同干预措施作用于不同群体的效果有所差别。这是实证研究对干预对象异质性予以关注的内在原因。关于街道体力活动干预,要基于影响机理认知,同时结合实际问题对各层面措施予以完善。在影响机理认知方面,作用能力是影响因素诠释的关键;协同合作是因素间作用关系的本质;多层次调节是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途径。在活动提升的整体策略方面,要促进各层面因素的协同合作,注重在规划各阶段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作用能力。在活动提升的具体策略方面,要通过提高居民对体力活动健康效益的认知,形成健康福祉关系城市发展的认同,塑造浓厚的健康行为社区环境,来强化社会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全作用力;通过弥补骑行空间供给短板,有所侧重地优化已有设施,重视使用者的特征差异,提高空间环境运维水平,来激发物质环境的综合作用力;通过形成多层级规划导控体系,进行约束鼓励兼并的行为引导,探索街道治理的创新模式,来巩固政策环境的源驱动力。综上所述,本文在社会生态模型和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支撑下,通过理论分析、假设推理、量化检验等方法,深入探讨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一方面,立足于物质环境领域,深化并拓展了已有认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基于活动影响机理认知的干预策略,为提升居民活动水平提供系统措施。

刘传奇[7](2020)在《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身体活动及其体质健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针,按照习总书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脱贫思想,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研究生支教团计划,每年招募一定数量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身体健康是适应中西部地区恶劣气候、更好开展支教扶贫任务的先决条件,为增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体质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回顾性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全国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为被试与调研对象,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身体活动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服务地区的志愿者的体质健康和身体活动差异性,探讨身体活动和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其身体活动量与体质健康得分的相关性并对其量化。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生支教团男性志愿者下肢力量与爆发较好,上肢力量偏弱。女性志愿者身体形态较好,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较弱,核心力量较弱。2.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中高身体活动量偏低,相对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站立和步行耗能比重较大。相对服务于乡村的志愿者,城镇志愿者步行身体活动量较低。3.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每天静坐累计时长过多且每天睡眠(包括午睡)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的比例过高,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睡眠整体出现不足情况。4.身体活动量和体质健康得分之间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静坐时长与睡眠时长、身体活动量有负相关关系,睡眠时长与身体活动量具有正相关关系。该论文有图9幅,表39个,参考文献87篇。

文宽[8](2020)在《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久坐行为普遍,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力活动长期缺乏可能引发体质下降、肥胖率上升和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体力活动行为与身心健康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定期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益。鉴于体力活动不足现状的普遍存在,社会心理学家主张有必要探讨导致和决定体力活动行为变化的因素和机制。因此,探究相关心理因素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研究目的:调查大学生身体外表的相关心理和体力活动现状,探讨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与身体心理活动间的关系,从外貌心理学角度丰富体力活动行为的相关研究,深入探讨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对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效果。旨在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身体认知观念,提高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设计同一主题的三项研究进行关系探讨。包括调查研究(研究1)、质性研究(研究2)和课程干预研究(研究3)逐步解释研究问题,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其中研究1采用多维身体意象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及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最终得到有效问卷确定被试574名。研究2采用建构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范式,招募22名大学生作为质性研究被试,使用理论编码处理文字资料,补充说明研究1并深入探讨研究问题。研究3采用课程干预实验法,探索40名大学生运动干预前后心理变量的变化情况。研究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及假设检验。研究结果:1)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主要是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严重不足,久坐时间较长;2)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在性别、学科、肥胖程度上有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上无显着性差异。体力活动在性别、年级、学科上有显着性差异,在肥胖程度上无显着性差异;3)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变量的部分维度间呈现小到中等程度的两两相关(r=0.091~0.552,P<0.05);4)性别、学科、年级、外表取向得分、对体格自我表现的不舒适感得分可预测大学生总体力活动水平(R2=0.10,P<0.001);5)路径分析发现大学生身体意象与社会体格焦虑之间呈显着负相关(r=-0.57,P<0.001),大学生身体意象对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的直接效应显着(=0.20,P<0.05),社会体格焦虑与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的线性关系不显着(=-0.05,P>0.05);6)消极身体意象、较高的社会体格焦虑体验对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具有促进和阻碍两种作用;7)40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14周的健美操、太极拳、体操和瑜伽课程学习不能显着改善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结论:大学生身体意象与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的相关关系显着,且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可正向预测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消极身体意象和较高的社会体格焦虑体验可能激励或阻碍大学生运动参与,进而增加或减少体力活动行为。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等外表相关心理状态与体力活动行为有待深入探索。三项研究的发现对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改善身心健康具有应用价值。建议:大学生须正确认识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避免社会体格焦虑带来的负面效应。建议学校及相关部门关注大学生与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并积极促进大三、大四,非体育、艺术类大学生的体力活动。同时,建议大学生通过重构自我认知、思维转移、降低强迫仪式行为等方法调节自我对身体或外表的消极意识,积极参加正念训练以改善身心健康。

吕海龙[9](2020)在《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慢性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生命早期建立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我国社会变迁引发的城市化进程下,家庭对下一代的健康、教育功能正面临着社会多层面、多维度、不同性质因素的冲击。此情形下,积极、稳定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逐渐引起社会关注。然而,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幼儿园情境下的幼儿体育活动、体质、体能展开,对家庭这一影响幼儿体育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家庭社会学视角,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概念做出界定,进而修订、编制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及家庭性影响因素问卷并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对2409名城市家庭的幼儿父(母)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现状、特征和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结构–功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继而,通过家庭中介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性作用,以揭示其中的微观家庭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根据研究的逐步推进,得出如下结论:(1)家庭社会学视角下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家庭为满足3-6岁幼儿健康成长、全面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价值观的制导下,以养成运动习惯为主并辅以一定体育消费所建立的幼儿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2)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在家庭、父母普遍重视且积极的行动下呈现出运动习惯的稳定性和家庭幼儿体育消费的敏感性,同时也呈现出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和造成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多源性;其整体发展水平虽达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要求相比,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中的身体活动量仍然偏低,有待继续提高;根据运动习惯的养成度和体育消费规模的由低至高,可将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形态分为:非习惯化、大众习惯化和结构化三种类型。(3)城市家庭结构-功能在社会变迁引发的城市化进程下,受社会多层面、多维度不同性质因素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成了立体式的影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小型家庭结构更有利于形成结构化、高级形态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明显不利于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此时,家庭如具有部分代际支持则可对大众习惯化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起到保障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抵御父、母外出务工对幼儿健康带来的负面冲击;另外,在我国当前社会的家庭文化、父母角色扮演中,父亲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促进效果表现出明显大于母亲的趋势。(4)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效应表现为:家庭社会资本、工作-家庭冲突在家庭体育环境正向影响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体育环境—家庭社会资本—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说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更有利于保障大众习惯化类型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5)家庭理论模型拟合良好,模型具有正负效应的拮抗性、效应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家庭社会资本效应的核心性等特征;家庭社会资本、工作家庭冲突、家庭体育环境3条外源性路径相互作用传递、形成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性影响揭示了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机制,即:在我国社会变迁引发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广大家庭以其社会资本的核心作用并联合家庭体育环境的直接效应,共同抵御来自外部社会风险(工作-家庭冲突)对成员健康(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隐性负面冲击。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学前教育或公共服务机构可从完善幼儿体育政策、充分发掘幼儿公共体育服务的家庭效应以及构建社区、幼儿园、家庭协同共育模式3个方面出发,以促进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

杨蕙宁[10](2020)在《长春市大学生体力活动意识与体力活动行为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民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康的身体是年轻人为社会服务的基本前提,是年轻人生命力的体现。”当前,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想。《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到:“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工作者、未来的希望育种者和未来的家庭监护人,大学生面临许多角色扮演和双重责任,他们的体力活动意识和行为令人担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查长春市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意识和体力活动水平,以及影响他们意识的因素。简要讨论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当前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调查了长春市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意识和体力活动行为,并探讨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还研究了性别,民族,专业和班级对体力活动意识的影响。结果发现,意识和行为呈正相关,但是,知识与行为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在体力活动意识,推荐知识和体力活动行为方面发现了重大影响,表明教育在提高体力活动意识和促进体力活动行为方面的作用。路径分析结果还证实了四个体力活动意识组成部分对总体力活动水平的显着影响,为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研究结果显示:(1)长春市大学生的体力活动(PA)意识水平较差。(2)长春市各高校间总体体力活动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不同专业大学生总体体力活动现状存在显着性差异。(4)长春市大学生久坐不动时间较长,就整体而言,3成以上学生明显缺乏体力活动,提高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应成为重中之重。(5)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r=.325,p<.01)与体力活动意识(r=.220,p<.01)呈正相关。

二、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体能素质差的原因分析
2 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质测试的相关研究
    2.1 国外对大学生体质活动的相关研究
    2.2 大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质健康的关联性分析
    2.3 大学生体力活动和身体机能的研究
    2.4 大学生体力活动和身体素质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统计处理
4 体力活动和体质测试的相关研究
    4.1 学生体质基本情况
    4.2 身体成分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4.3 学生体力活动基本情况
    4.4 体力活动和体质健康的关联
    4.5 身体成分和体力活动的关系
    4.6 不同体质得分和体力活动的关系
结束语

(2)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背景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
    1.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1 心血管疾病的不可控因素
        2.1.1 年龄与心血管疾病
        2.1.2 性别与心血管疾病
        2.1.3 种族与心血管疾病
        2.1.4 家族史、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2.2 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因素
        2.2.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2.2.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2.2.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2.2.4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2.2.5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2.2.6 吸烟、饮酒与心血管疾病
        2.2.7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
        2.2.8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疾病
    3.心血管代谢风险
        3.1 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评估
        3.1.1 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标准
        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
    4.展望
第一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3.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4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5 身体成分
        1.6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检出率
        2.3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性别差异
        2.4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BMI差异
        2.5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体脂率差异
        2.6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专业差异
        2.7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运动项目差异
    3.分析与讨论
        3.1 成年初期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3.2 青年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率
        3.3 性别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4 BMI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5 体脂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6 运动项目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4.小结
第二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问卷调查
        1.3.1 健康行为
        1.3.2 饮食习惯
        1.4 体力活动
        1.5 身体成分
        1.6 身体素质
        1.6.1 握力
        1.6.2 最大肺活量
        1.6.3 全身反应时
        1.6.4 坐位体前屈
        1.6.5 闭眼单脚站立
        1.6.6 最大摄氧量
        1.6.7 仰卧起坐
        1.6.8 立定跳远
        1.7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7.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7.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8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9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2.1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2.3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3.1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3.2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3.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4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4.1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4.2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4.3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5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小结
    3.分析与讨论
        3.1 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2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3 身体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4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4.小结
第三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身体成分
        1.4 身体素质
        1.4.1 握力
        1.4.2 最大摄氧量
        1.4.3 身体素质分数计算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计算
        1.7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2.3 体脂率联合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2.4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2.5 身体素质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3.分析与讨论
        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3.2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3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中介效应
    4.小结
第四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模型构建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身体成分
        1.4 身体素质
        1.4.1 握力
        1.4.2 最大摄氧量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7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1.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1.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2.2 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2.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3 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2.4 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4.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4.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3.分析与讨论
        3.1 体脂率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3.2 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3.3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4.小结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局限性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三、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五、健康行为量表

(3)锻炼社会支持与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生参与规律的休闲体力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1.1.2 锻炼社会支持是大学生进行休闲体力活动的重要外生因素
        1.1.3 后疫情时代亟需提升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水平
        1.1.4 国家政策为大学生体力活动的促进提供有力保障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锻炼社会支持
        2.1.2 休闲体力活动
    2.2 锻炼社会支持的理论
        2.2.1 锻炼社会支持的来源
        2.2.2 锻炼社会支持的功能
    2.3 测量工具
        2.3.1 锻炼社会支持的测量
        2.3.2 休闲体力活动的测量
    2.4 锻炼社会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现状
        2.4.1 情感性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现状
        2.4.2 信息性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现状
        2.4.3 工具性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现状
        2.4.4 同伴性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现状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基本情况
    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基本情况
    4.3 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分析
        4.3.1 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总体特征分析
        4.3.2 不同性别的休闲体力活动量分析
        4.3.3 不同年级的休闲体力活动量分析
        4.3.4 不同体质指数分类的休闲体力活动量分析
        4.3.5 不同锻炼社会支持程度的休闲体力活动量分析
    4.4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和分析
        4.4.1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及总体特征分析
        4.4.2 不同性别的锻炼社会支持分析
        4.4.3 不同年级的锻炼社会支持分析
        4.4.4 不同体质指数分类的锻炼社会支持分析
    4.5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量的相关关系
        4.5.1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总体休闲体力活动量的相关关系
        4.5.2 大学生不同性别锻炼社会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量的相关关系
        4.5.3 大学生不同功能锻炼社会支持各题项与休闲体力活动量的相关分析
    4.6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休闲体力活动量的回归分析
        4.6.1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量的回归分析
        4.6.2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大强度体力活动量的回归分析
        4.6.3 大学生锻炼社会支持和总体力活动量的回归分析
        4.6.4 小结
5 结论
6 建议
7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4)高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政策大力提倡促进学生体育活动
        (二)学生缺乏体力活动导致身体素质下滑
        (三)环境是促进个体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创新点
        (一)设计创新
        (二)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体力活动
        (二)体育环境
    二、国内外关于体力活动与学校体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关于体力活动与体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关于体力活动与体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调查对象
        (三)抽样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德尔菲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与分析
        (一)不同性别学生体力活动差异分析
        (二)不同年级学生体力活动差异分析
        (三)不同性别学生静坐时长现状与分析
        (四)不同年级学生静坐时长现状与分析
    二、高校体育环境现状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物质环境的现状分析
        (二)高校体育制度环境的现状分析
        (三)高校体育精神环境的现状分析
    三、高校体育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一)高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体育制度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三)高校体育精神环境与学生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一)关注高校学生的体力活动行为
        (二)重视高校体育环境建设
        (三)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精神环境的作用
        (四)加强建设学校体育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校体育环境初选指标
附录2 高校体育环境测量指标的构建专家问卷(第一轮次)
附录3 高校体育环境测量指标的构建专家问卷(第二轮次)
附录4 第一轮次指标纳入结果
附录5 第二轮次指标纳入结果
附录6 国际体力问卷(长卷)
附录7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3.1 社会生态模型
        1.3.2 街道体力活动
        1.3.3 生活性街道
        1.3.4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体力活动相关研究
        1.4.2 街道环境对体力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
        1.4.3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社会生态模型与街道体力活动的基础认知
    2.1 社会生态模型内涵与应用解析
        2.1.1 模型的内涵阐释
        2.1.2 模型应用的基本原则
        2.1.3 模型应用的优势
    2.2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与困境
        2.2.1 西方国家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
        2.2.2 我国街道体力活动发展历程
        2.2.3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面对的困境
    2.3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的应对与挑战
        2.3.1 强调路权平等的共享街道
        2.3.2 兼顾全使用者需求的完整街道
        2.3.3 注重多类型用途的开放街道
        2.3.4 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健康街道
        2.3.5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的其他应对
        2.3.6 街道体力活动发展面临的挑战
    2.4 社会生态模型在街道体力活动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2.4.1 街道体力活动研究存在的难点
        2.4.2 社会生态模型对街道体力活动研究的支撑
        2.4.3 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与社会生态模型的互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1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影响因素构成
        3.1.1 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3.1.2 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3 物质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4 政策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1.5 影响因素的归纳与解释
    3.2 健康行为理论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分析
        3.2.1 健康信念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2 计划行为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3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2.4 社会认知理论下的作用关系分析
    3.3 作用关系梳理与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3.1 影响因素各层面之间作用的整体关系梳理
        3.3.2 个体行为心理因素的选取与具体关系梳理
        3.3.3 各影响因素之间作用的具体关系梳理
        3.3.4 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问卷开发
    4.1 各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1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2 社会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3 物质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1.4 政策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问卷内容设计
    4.2 街道体力活动的问卷内容设计
        4.2.1 街道体力活动水平的表征方式分析
        4.2.2 街道体力活动的数据获取方式分析
        4.2.3 街道体力活动问卷的具体内容设计
    4.3 深圳调研区域选取与数据收集过程
        4.3.1 深圳街道基本情况与样本选取
        4.3.2 问卷调研的方式及其实施过程
        4.3.3 有效问卷筛选及数据整理
    4.4 问卷各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1 检验方法与思路
        4.4.2 行为心理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3 社会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4 物质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5 政策环境因素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4.6 街道体力活动部分的信效度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与实证检验
    5.1 深圳居民街道体力活动的描述性分析
        5.1.1 受访居民的个体特征分析
        5.1.2 受访居民的活动水平分析
        5.1.3 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分析
    5.2 深圳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的描述性分析
        5.2.1 骑行基础设施短板拉低了整体水平
        5.2.2 空间优化是提高可达性的主要问题
        5.2.3 行为管理是影响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5.2.4 环境治理是愉悦性体验的必要保障
        5.2.5 街道体力活动友好性的总结分析
    5.3 各活动类型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5.3.1 各活动类型的行为心理因素检验
        5.3.2 各活动类型的社会环境因素检验
        5.3.3 各活动类型的物质环境因素检验
        5.3.4 各活动类型的政策环境因素检验
        5.3.5 影响因素检验结果的归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6.1 检验分析的方法及思路
        6.1.1 整体思路及参数控制
        6.1.2 变量界定及题项打包策略
        6.1.3 检验模型的转译
    6.2 深圳各步行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1 到工作地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2 交通换乘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3 满足生活需求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2.4 休闲强身步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 深圳各骑行类型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1 到工作地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2 交通换乘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3 满足生活需求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3.4 休闲强身骑行的影响因素作用关系检验
    6.4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效应分析
        6.4.1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归纳分析
        6.4.2 影响因素作用效应的比较分析
        6.4.3 物质环境因素的作用特点分析
        6.4.4 物质环境各维度的作用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1 分析的方法及思路
        7.1.1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调节的分析方法及思路
        7.1.2 个体特征对作用关系调节的分析方法及思路
    7.2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1 人口统计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2 社会经济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3 家庭情况特征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4 身体质量指数对影响因素的调节分析
        7.2.5 个体特征调节能力的总结分析
    7.3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1 人口统计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2 社会经济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3 家庭情况特征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4 身体质量指数对作用关系的调节分析
        7.3.5 个体特征的调节逻辑解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街道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认知与提升策略
    8.1 街道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认知
        8.1.1 作用能力是影响因素诠释的关键
        8.1.2 协同合作是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本质
        8.1.3 多层次调节是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途径
    8.2 提升深圳街道体力活动的整体策略
        8.2.1 促进各层面因素的协同合作
        8.2.2 注重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贯彻落实
        8.2.3 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能力发挥
    8.3 强化社会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全作用力策略
        8.3.1 提高居民对体力活动健康效益的认知
        8.3.2 形成健康福祉关系深圳发展的认同
        8.3.3 塑造积极的健康行为社区环境
    8.4 激发物质环境的综合作用力策略
        8.4.1 着力弥补骑行空间供给短板
        8.4.2 有所侧重地优化已有设施
        8.4.3 重视使用者的空间需求差异
        8.4.4 以运维提升来保障空间品质
    8.5 巩固政策环境的源驱动力策略
        8.5.1 完善多层级规划导控体系
        8.5.2 形成约束与鼓励兼并的行为引导
        8.5.3 探索街道治理的深圳模式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街道体力活动研究的相关问卷梳理
    附录B 调研区域的基本范围
    附录C 街道体力活动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附录D 问卷的信度检验结果
    附录E 个体特征引起的活动水平差异分析结果
    附录F 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结果归纳
    附录G 街道体力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矩阵
    附录H 个体特征对影响因素调节的分析结果
    附录J 体力活动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梳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身体活动及其体质健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生支教团
    2.2 身体活动
    2.3 体质健康
    2.4 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2.5 相似人群的身体活动和体质健康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基本情况分析
    4.2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体质健康情况分析
    4.3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身体活动情况分析
    4.4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身体活动和体质健康相关性分析
    4.5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体育锻炼意愿数学模型构建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测量
    2.2 国内大学生体力活动相关研究进展
    2.3 身体意象与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2.4 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2.5 身体意象与社会体格焦虑的相关研究
    2.6 身体意象和社会体格焦虑基于性别和BMI的研究
    2.7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目标
    3.4 研究设计思路
    3.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4 研究对象、方法与研究工具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工具及信效度
5 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和体力活动的特征与关系初探(研究1)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6 社会体格焦虑是体力活动参与的动力和障碍:印象管理的负面效应(研究2)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设计
    6.3 研究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7 身体表现类课程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的影响(研究3)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方法
    7.3 研究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8 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干预手段探索——基于三项研究的发现
    8.1 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关系辨析
    8.2 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行为的措施探索
9 研究总结、局限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调查问卷及计分方法
附录3 质性研究访谈提纲
附件4 研究工作记录及展示
附录5 科研诚信承诺书
个人简历
致谢

(9)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问题的缘起
        2.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家庭社会学研究
        2.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研究
        3.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4.幼儿体育研究
        5.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
        6.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的技术路线
        5.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现状及特征
    第一节 幼儿运动习惯较稳定、体育生活方式整体发展水平良好
        1.幼儿运动习惯较稳定、家庭幼儿体育消费意识敏感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整体平均水平良好
        3.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幼儿身体活动量偏低
    第二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水平分布的非均衡性
    第三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源性
        1.人口学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2.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3.家庭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差异
        4.幼儿园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差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结构-功能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一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第二节 家庭结构-功能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的影响
        1.建立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tic模型的学科理论依据
        2.建立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ctic回归模型的统计学依据
        3.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tic模型的验证
        4.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效应
    第一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关系
    第二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一元效应
    第三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中介效应
        1.中介模型假设的提出
        2.模型的检验
        3.讨论
    第四节 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调节中介效应
        1.模型假设的提出
        2.模型的检验
        3.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机制——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理论模型构建
        1.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的假设提出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模型的统计学依据
        3.初始结构模型验证及修正
    第二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路径及特征
        1.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内源性路径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外源性路径
        3.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微观家庭机制的特征——内、外源路径的互动特征
    第三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的泛化——基于SEM的跨群组分析
        1.不同群组无参数限制模型的拟合优度检测
        2.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恒等性检验
        3.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
    第一节 与时俱进地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1.提倡建立良好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是幼儿体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2.须考虑社会变迁下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冲击
        3.结合我国社会的家庭文化特征以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4.扶贫政策应对弱势、贫困家庭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保障有所覆盖
    第二节 充分发掘幼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家庭效应
        1.提倡、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
        2.减少父母工作-家庭冲突的负面影响
        3.增强家庭社会资本
    第三节 构建促进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的社区、幼儿园、家庭协同共育模式
        1.明确家庭在协同共育模式中的特征、作用、地位
        2.协同共育模式的构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
        2.研究展望
附录1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附录2 问卷效度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3 预测试表格汇总
参考文献
    1.英文文献
    2.中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长春市大学生体力活动意识与体力活动行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意识的领域
        1.3.3 国内外体力活动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意识与行为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参加调查的大学生基本情况现状与分析
    3.2 大学生体力活动(PA)行为分析
        3.2.1 大学生体力活动(PA)行为分析
        3.2.2 大学生久坐不动行为分析
    3.3 大学生体力活动(PA)意识分析
        3.3.1 大学生体力活动(PA)意识分析
        3.3.2 不同专业大学生体力活动(PA)意识分析
        3.3.3 大学生体力活动(PA)推荐知识分析
    3.4 大学生体力活动(PA)意识与体力活动(PA)行为的分析
        3.4.1 意识、知识与行为的分析
        3.4.2 知识与体力活动(PA)意识的影响
        3.4.3 性别、民族、专业和班级对大学生PA意识与PA行为的影响
        3.4.4 性别、民族、专业和班级对大学生PA意识与PA行为的影响的路径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表
致谢

四、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分析[J]. 薛嵩剑.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22)
  • [2]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D]. 田倩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锻炼社会支持与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D]. 詹静.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4]高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D]. 高文韬.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街道体力活动影响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孙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身体活动及其体质健康研究[D]. 刘传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8]大学生身体意象、社会体格焦虑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D]. 文宽.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D]. 吕海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长春市大学生体力活动意识与体力活动行为的调查研究[D]. 杨蕙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大学生体质与体育活动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