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编目快车》使用评价

《中国图书编目快车》使用评价

一、《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使用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军[1](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马静,刘淑娥,吴素舫[2](2011)在《图书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排行榜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可供图书馆使用的征订书目主要有《全国总书目》、《中国在版编目快报》《、新华书目报》、书商征订书目和出版社书目。其中,书商征订书目成为图书馆中文图书书目预订的最主要选择,而在书商征订书目中,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书目、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书目和武汉三新书业有限公司书目的使用率居排行榜的前3名。

熊伟[3](2010)在《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版编目理论与实践面对当代信息资源管理环境的重大演变,必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深刻变革。本文主要采用资料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描述性统计法和跨学科法等方法,基于对国内外在版编目及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当代编目及在版编目理论与实践主要进展的概述,以及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服务与应用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当代编目的“集成编目原则”,重点论述了为什么和怎么样构建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体系问题。基本结论是:在集成目标上,应建立由技术性目标、水平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组成的集成目标体系;在集成体制方面,应建立跨行业的宏观管理体制、事业与产业互补的行业管理体制、服务导向的数据生产体制和面向图书供应链和书目信息产业链的数据服务体制;在集成机制方面,应建立事业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社会化业务运行机制、多元互补化运行动力机制和水平层次化发展机制;在集成技术方面,应建立CIP相关元数据标准化技术体系、自动化在版编目技术体系、元数据互操作技术体系、书目数据整合技术体系和集成化图书供应链管理体系;依托图书供应链和书目信息产业链,不断拓展和深化CIP数据在更多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编目范围进一步扩大、从源头上强化编目、在过程中简化编目、CIP数据内容全信息化、CIP数据关系融合化、CIP数据应用智能化、CIP活动进一步产业化和编目数据全社会共享化。“在创编目”将是在版编目的未来发展形态。

卞丽琴,李冬梅[4](2009)在《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优化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现状,从多方面探讨了提高中文图书采访质量的措施。

罗华[5](2008)在《高校图书馆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起点,是图书馆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文献采访质量直接影响着馆藏质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如文献价格大幅上涨、购书资金紧张、文献数量剧增以及出版发行混乱等,采访人员受本身知识局限,仅凭个人判断很难采选到令读者满意的图书文献。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专家及学者尝试将科学的采购原则与数据库技术及决策支持技术相结合,构建采访决策支持系统以辅助采访人员做出科学的采访决策。但目前已有的采访决策支持系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图书价值的评估,主要靠专家或采访人员进行人工分析,或是用数学方式作近似的预测,由于采访人员或专家精力毕竟有限,面对众多的待采文献,无法对每一种文献的质量做出精确评价,而运用数学方法对图书价值和读者需求只能作近似的预测,难以精确和科学地计算,因此现有采访决策支持系统难以达到准确决策的效果,从而影响了它的发展与普及。随着网络技术和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荐购系统应运而生,它将海量无序的征订目录信息整合成一个规范、有序的信息源,并通过网络发布,广大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图书馆推荐自己所需文献并提出采访意见。荐购系统的产生使传统采访模式向集体采访模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之下,可以充分把握大多数读者需求情况及读者对文献评价情况等,将这些信息用于采访决策分析,将改善以往只运用数学方法或其它方法对图书价值和读者需求等作近似预测所带来的局限。因此,本文在充分借鉴传统采访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荐购系统自身的性质与特点,提出了采访经费分配模型、同类图书评价模型和复本配置模型,并将之用于荐购系统的决策支持子系统,以辅助采访人员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采访决策,提高文献采访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同时完善现有荐购系统的功能。本系统是基于荐购系统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为了对系统研究环境有所了解,本文首先对荐购系统的产生、定义、类型及特点等作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现有荐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系统模型以解决现有问题。在新模型中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荐购决策支持系统,指出它在荐购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介绍本课题研究环境之后,对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提出荐购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采访经费分配、同类图书评价模型、复本配置三个子模块构成,分析这三个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及他们的逻辑顺序,随后利用相关的采访理论对影响这三个模块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对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最后以西南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吴蕙[6](2007)在《中文样书现购的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当前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的传统模式及其弊端,提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采访模式:样书现购,并就样书现购的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对策。

杨晓萍[7](2007)在《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质量有效控制——由2000-2005年国内图书市场发展状况调查分析所想到的》文中提出本文使用统计、抽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2000-2005年国内图书市场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讨论了图书发行市场给采访工作带来的困扰,提出加强文献采访过程控制确保文献采访质量的新举措。

袁明华[8](2007)在《中文图书采访书目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新华书目报(社科版与科技版)、CIP数据、全国新书目和出版社自编书目等国内主要中文图书采访书目,从书目可供性、预告率、图书预告征订的实际可供时间跨度、着录字段、着录格式(排版显示格式)、采集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落实《图书馆采访工作规范》中的“选择出最适合于本馆使用的书目”提供借鉴。

资芸[9](2006)在《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基础和重要配套设施。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访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整体藏书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的能力。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文献价格大幅上涨;购书经费有限;文献数量剧增以及出版发行混乱;采访人员受本身知识局限,仅凭个人判断很难采选到令读者满意的图书文献等等。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性质、任务及采访原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采访选书的理论及要素,总结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采访选书决策模式,依据“民主选书、集中决策”的原则,将书目信息源提供给读者初选,由采访专家对书目进行价值评价,同时依据图书被选次数及馆藏情况,利用选书决策综合评价模型对图书的可收藏性进行综合评价,给出评价分值。选书决策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三级藏书结构制度,将优选图书按其重要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在全面考虑图书价值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六个图书评价决策要素(学科等级、学术水平、情报价值、出版质量、读者需求、与馆藏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六个要素的权值,用加权和法来最终计算待选图书的评价分值。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设计了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包括五个基本功能模块:读者WEB选书子系统、馆藏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子系统、选书综合评价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模型库管理子系统。系统的决策流程分为:数据收集、数据析取、模型管理、运行模型、结果显示五个步骤。论文最后以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使用本系统的可行性,举例了选书要素的定义方法、要素权重的计算方法、图书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从应用实例来看该系统可用来辅助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进行采访选书工作,提高图书采访的质量。

顾蔷芬[10](2006)在《关注图书出版现状,及时调整文献采访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我国中文图书出版发行的现状,并提出了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必须顺应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采访策略,才能提高馆藏质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使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使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图书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排行榜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文图书征订书目使用现状
2 书商书目成为现阶段图书馆使用的主流书目
3 主要书商书目使用情况
4 结论

(3)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与拟突破的难点
    1.4 在版编目及相关研究综述
    1.5 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基础
第二章 当代在版编目理论与实践发展概况
    2.1 当代编目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进展
    2.2 当代在版编目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进展
    2.3 当代在版编目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三章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服务与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3.1 我国在版编目数据服务现状
    3.2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应用现状
    3.3 我国在版编目数据服务与应用突出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体系的构建
    4.1 图书CIP数据集成服务体系的集成目标
    4.2 图书CIP数据集成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
第五章 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5.1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的应用领域
    5.2 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的发展趋势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现状
    1.1 图书价格上涨与购书经费不足
    1.2 供应商存在问题
    1.3 采访渠道单一和采购图书的种类不全
2 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优化
    2.1 制订采访计划
    2.2 书源收集
    2.3 采访人员素质的提高
    2.4 拓宽采访渠道
        2.4.1 图书预订和现购图书相结合
        2.4.2 招标采购
        2.4.3 网络采购
    2.5 图书的验收把关
    2.6 图书的编目把关
    2.7 加强馆际合作及实现资源共享
    2.8 建立图书采访质量评价体系
3 结语

(5)高校图书馆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文献采访需要科学决策
        1.1.2 现有采访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 荐购系统的产生为采访决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1.4 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有利于荐购系统发展与完善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传统采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与不足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荐购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2.1 荐购系统概述
        2.1.1 荐购系统的定义及作用
        2.1.2 荐购系统与采访系统的关系
        2.1.3 荐购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1.4 现有荐购系统的模型及其优化
    2.2 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及研究的必要性
    2.3 高校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2.3.1 文献采访决策定义及工作流程
        2.3.2 图书采访决策工作流程、工作内容
        2.3.3 高校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3章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3.1 决策支持系统定义
    3.2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3.3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流程
第4章 高校荐购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研究
    4.1 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的采访决策算法
    4.2 采访经费分配模型
    4.3 同类图书评价模型
        4.3.1 高校图书馆采访方针及原则
        4.3.2 影响高校图书采选的主要因素分析
        4.3.3 图书采购价值评价模型
        4.3.4 同类图书评价推理步骤
    4.4 复本计算模型
        4.4.1 与复本数量相关因素分析
        4.4.2 复本计算处理模型
        4.4.3 推理步骤
    4.5 采购价值效益函数算法
第5章 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5.1 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5.2 系统研究目标
    5.3 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
    5.4 系统所需源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5.4.1 征订书目信息
        5.4.2 读者需求信息
        5.4.3 馆藏基本情况
        5.4.4 图书评价及流通信息
        5.4.5 采访政策
    5.5 荐购决策支持系统流程图
第6章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以西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6.1 西南大学图书馆藏书建设基本概况
    6.2 西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访细则
        6.2.1 服务对象
        6.2.2 采访任务
        6.2.3 图书采访细则
    6.3 各功能模块设计
        6.3.1 数据库设计
        6.3.2 基本数据维护模块
        6.3.3 采访约束条件设置模块
        6.3.4 采访经费分配模块
        6.3.5 图书评价模块
        6.3.6 复本计算模块
        6.3.7 采访决策支持模块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质量有效控制——由2000-2005年国内图书市场发展状况调查分析所想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国内中文图书出版业基本情况
3 国内图书发行市场现状
4 图书市场发展状况给采访工作带来的新困扰
    4.1 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困扰
    4.2 市场发行图书的质量隐患
    4.3 图书价格的影响
    4.3 图书与期刊交叉隐忧
5 加强文献采访过程控制确保文献采访质量的新举措
    5.1 采访质量的前馈控制
        5.1.1 竞岗聘岗, 选拔优秀的图书采访人员
        5.1.2 聘请专家为学科馆员, 采访人员协调, 馆领导审核的制度
        5.1.3 完善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系统
        5.1.4 重视教学科研动态, 整理校内各方信息
        5.1.5 广泛收集图书出版信息
    5.2 采访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2.1 招标竞标, 选择合适的书商
        5.2.2 优化现有的采购模式
        5.2.3 注重采访核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5.2.4 重视图书查缺补漏工作
        5.2.5 协作共享
    5.3 采访后的质量控制
        5.3.1 严格的验收制度是保证文献采访质量的有效手段
        5.3.2 读者阅读信息是图书采访的重要反馈
        5.3.3 统计图书利用率是对购书质量的有效评价

(8)中文图书采访书目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样本与指标体系的确定
    1.1 样本书目描述
    1.2 指标体系的确定
    1.3 数据抽样调查方法
2 样本数据统计及其比较分析
    2.1 书目的可供性
    2.2 书目预告率
    2.3 预告征订图书的可供时间跨度比较
    2.4 书目着录字段比较
        (1) 调查书目着录字段概述。
        (2) 抽样书目实例着录字段比较。
    2.5 着录格式 (排版显示格式)
    2.6 收集成本比较
3 结论

(9)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辅助决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2.1 选书模式
        1.2.2 选书模型
        1.2.3 决策系统(DSS)分析和设计
        1.2.4 实例分析
    1.3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高校图书馆与文献采访工作
        2.1.1 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
        2.1.2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的特点
        2.1.3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应遵循的原则
        2.1.4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2 高校图书馆采访选书理论和方法
        2.2.1 几种重要的选书理论
        2.2.2 影响选书决策的要素分析
        2.2.3 高校图书馆几种常见的选书决策方式
        2.2.4 采访书目数据源
        2.2.5 图书采选的评价模式
    2.3 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方法概述
        2.3.1 DSS的概念
        2.3.2 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2.3.3 DSS的特点
        2.3.4 DSS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决策模型研究
    3.1 高校图书馆选书决策模式
        3.1.1 选书决策的目标
        3.1.2 影响选书决策的要素
        3.1.3 决策约束
        3.1.4 决策环境
        3.1.5 决策流程
    3.2 决策问题及决策条件
        3.2.1 明确问题
        3.2.2 决策条件
    3.3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决策过程
    3.4 图书采访决策综合评价模型
        3.4.1 图书评价要素分析
        3.4.2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图书评价要素权重
        3.4.3 模糊指标的定值方法
        3.4.4 用加权和法计算图书评价分值
        3.4.5 复本量问题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与设计
    4.1 系统分析
        4.1.2 系统需求分析
        4.1.2 系统目标的确立
        4.1.3 系统的功能需求
        4.1.4 系统的性能需求
    4.2 系统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4.3 决策系统流程图
    4.4 数据库系统设计
    4.5 模型库设计
        4.5.1 数学模型
        4.5.2 模型库
    4.6 系统实现中主要技术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4.6.1 信息发布和管理
        4.6.2 用户管理、网络安全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藏书建设概况
    5.2 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文献采集原则
    5.3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采访辅助决策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5.4.1 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
        5.4.2 源数据准备
        5.4.3 数据库设计
        5.4.4 图书评价实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要点和主要研究成果
    6.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B 数据字典
致谢

(10)关注图书出版现状,及时调整文献采访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中文图书出版发行的现状
2 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应采取的策略
    2.1 广泛收集图书出版信息
    2.2 拓宽采访渠道, 实现采访方式多样化
        2.2.1 要继续完善和发扬传统的采购方式
        2.2.2 积极尝试招标、网上购买、纲目采购、集体采购等其他采购方式
    2.3 合理控制文献采购速度
    2.4 选准图书供应商
    2.5 加强采访工作的质量控制, 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
    2.6 加强图书馆内部协调
        2.6.1 加强图书采访与期刊采访之间的协调
        2.6.2 加强图书采访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协调
        2.6.3 加强图书采访与图书借阅工作的协调
        2.6.4 由馆领导协调各方面专家, 建立图书选购专家决策支持子系统

四、《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使用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2]图书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排行榜实证研究[J]. 马静,刘淑娥,吴素舫. 图书馆建设, 2011(09)
  • [3]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集成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D]. 熊伟. 西北大学, 2010(10)
  • [4]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优化控制[J]. 卞丽琴,李冬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5)
  • [5]高校图书馆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罗华. 西南大学, 2008(09)
  • [6]中文样书现购的质量控制[J]. 吴蕙.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10)
  • [7]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质量有效控制——由2000-2005年国内图书市场发展状况调查分析所想到的[J]. 杨晓萍. 现代情报, 2007(06)
  • [8]中文图书采访书目比较分析[J]. 袁明华. 图书馆杂志, 2007(05)
  • [9]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 资芸.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10]关注图书出版现状,及时调整文献采访对策[J]. 顾蔷芬.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16)

标签:;  ;  ;  ;  ;  

《中国图书编目快车》使用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