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评价

海林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评价

一、海林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宋立东,佟智强,刘浩,宋林旭,高博,韩佳宏[1](2021)在《牡丹江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牡丹江市资源环境特征,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和灾害4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牡丹江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各要素单项评价为基础开展农业和城镇功能指向集成评价,完成了牡丹江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承载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宁安市、东宁市,占总面积的48.87%;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宁安市北部、海林市南部及市区,占总面积的44.99%,与现状耕地和建设用地相比契合度较高;68.34%的现状耕地具有农业生产承载能力较高以上等级,79.73%的建设用地具有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较高以上等级。评价结果符合牡丹江市实际,可为牡丹江市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赵微,侯新月,郎景波,赵翠,李石琳[3](2020)在《集中供水工程地下水水源中铁锰分布特征浅析》文中提出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地下水水源中铁锰分布特征,本文采用水质化验分析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42个县(市、区)地下水水源中铁锰分布及超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42个县(市、区)中有35个县(市、区)存在铁锰超标现象,地下饮用水水源铁锰超标现象普遍。12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铁锰超标10倍以上,34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铁锰超标10倍以内,仅7个县(市、区)未发现铁锰超标现象。本研究旨在为打井找水、水处理方案制定、水处理设备选型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梁晓燕[4](2020)在《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发展兴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资源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各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怀头他拉灌区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地处内陆河干旱区,农业灌溉需水量大,但存在水资源量不足且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当前有限的水资源基础上开源节流并进行有效、公平、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是该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基于水平衡原理探究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转化规律,并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当地的水资源配置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研究区的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灌区现状供用水结构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5-9月,灌区蒸发量大,主要集中于春季和夏季;灌区供、用水结构单一,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438.6万m3,现状年总供水量1448.49万m3,存在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等主要水问题。(2)构建了怀头他拉灌区散耗水文模型,基于灌区现状农业种植结构,研究了灌区降水/灌溉水-土壤水-作物蒸腾耗水的水分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灌区的水面蒸发约占耗水总量的34%,灌溉地入渗补给地下水量占灌溉地总水量62%,灌区社会经济系统用水占比43%,挤占自然生态系统耗水。(3)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源区-灌区降水径流挖潜能力及实现,分析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相应的供需水状况,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源区降雨挖潜、灌区农艺节水措施条件下,规划水平年2025年枯水年,该灌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缺水率为21.3%;203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水资源缺水率分别为18.9%、39.4%。(4)构建灌区多用户多目标水资源协调高效利用配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基于适用于该灌区的散耗水文模型对水资源配置方案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规划年2025年,农业用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供水量增加,能满足用户需求、保证下游湖泊得到补给维持生态稳定健康发展,还能适当的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2035年在枯水年的条件下用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通过丰水年进行以丰补欠后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实现了该区域系统的最优化配置,且在丰水年、平水年条件下,已无多余水资源可用,因此认为该区农业种植规模已达到最大规模。

于婷婷[5](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佘惠[6](2019)在《基于物元可拓分析法的牡丹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文中提出随着水环境的污染和经济的发展,水生态文明应运而生,水生态文明是在生态文明概念的基础上专门针对水问题提炼出来的,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着陆点。它指的不仅是水生态环境本身的健康,也包括人类的行为,强调人水和谐相处。牡丹江市作为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试点之一,经过20152017三年的努力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也为全国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探索了典型模式和宝贵经验。本文对牡丹江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根据牡丹江市水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建设情况,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构建出适合牡丹江市的评价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充分了解国内外水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及进展,结合牡丹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建设基础,遵循指标选取原则,确定了以评价为目标,以水节约、水环境、水生态、水监管、水安全、水文化为准则,共包含22个指标的牡丹江市评价指标体系。(2)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准则层的权重,考虑层次分析法受主观影响比较大,又鉴于指标数过多,选择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层的权重,将两个权重相乘得到每个指标的最后权重,为评价做好准备。(3)用物元可拓进行分析评价,反映出牡丹江市20142017年水生态文明城市程度分别为较差、一般、良好、良好,与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的现实情况一致,同时说明物元可拓分析法对牡丹江市评价具有实用性。

李哲[7](2019)在《哈尔滨市水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分及非点源污染应对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松花江流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现有对松花江水环境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全流域尺度,对流域水资源及非点源污染规律的解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于地区行政管理需求而言,需要针对特定区域的水文及水污染的规律进行科学研究,以解决区域的特征性环境问题,进行更细致的环境规划管理。本文以哈尔滨市市辖区优先控制单元(后简称哈尔滨优控单元)作为研究区域,分析其近年来的水资源和非点源污染变化情况,并基于三种GCMs(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生成了未来的气候情景,进而预测了未来不同时期水资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分布变化特征,进一步划分水环境管控单元,为区域水环境管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并为河长制的分段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研究选择哈尔滨优控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收集资料并建立数据库,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的SWAT(Soil and WaterAssessment Tool)模型,将研究区划分成25个亚流域,以2008-2014年作为基准期分析区域水资源和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哈尔滨优控单元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性,年降水量呈不显着上升趋势。多年平均降水呈现出北少南多的规律,平均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支流阿什河上游区域,降水量可达700mm以上。基准期哈尔滨优控单元年平均气温在3.38-5.44℃之间,年均流量725-2872m3/s。径流贡献较大的亚流域分布在支流阿什河上游及松花江干流的上游和下游附近。径流贡献最大的是亚流域20,最小的是亚流域12。区域非点源TN和TP负荷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亚流域19的TN和TP负荷最大。基于三个GCMs模式在A1B情景下的输出结果分析未来情景下的水资源和非点源变化情况。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得到可用于SWAT模型的气象数据。结果表明:三个模式在21世纪末期温度增量均高于中期,并且高于基准时期。21世纪中期和末期温度增加最大的模式分别为GFDL和HadCM3,三个模式主要的温度增加时段均出现在冬季。GFDL多年平均降水在21世纪中期降低,末期增加;HadCM3和MIROC在21世纪中期和末期多年平均降水均增加。降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HadCM3,相对较小的是GFDL。季度性降水增加主要出现在秋季,减少主要出现在冬季。21世纪中期,GFDL模式25个亚流域中仅有7个降水量增加,HadCM3模式和MIROC模式25个亚流域中仅有2个降水量降低;21世纪末期,GFDL模式25个亚流域中有7个降水量降低,整体来说,降水在空间上呈现西北增加较多、东南增加较少的规律。采用降尺度后的气象数据得到未来情景下的水资源和非点源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在21世纪中期和末期,GFDL模式流量均降低,HadCM3模式和MIROC模式均增加。在空间分布中,流域内流量贡献较大的地区集中在支流阿什河上游及松花江干流的上游和下游。GFDL模式在21世纪中期全部亚流域流量均下降,21世纪末期有10个亚流域流量增加;HadCM3模式和MIROC模式在21世纪中期和末期仅有13和16两个亚流域流量下降。GFDL模式在21世纪中期的TN和TP负荷均降低,在21世纪末期TN和TP负荷均增加;HadCM3和MIROC模式的降水量在21世纪中期和末期都有所增加,其对应的TN和TP负荷也有所增加。三个模式中,21世纪末期的增加量均高于中期,其中HadCM3模式对应的TN和TP负荷增加最大。非点源TN和TP在空间上的分布较相似,GFDL模式的负荷低于HadCM3和MIROC。三个模式中输出能力最大的均为亚流域19,最小的均为亚流域12,总氮输出较大的亚流域为19、2、17、14、22,总磷输出较大的亚流域为19、2、17、8、22。以《全国水资源分区》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三级分区为参考,结合区域在基准时期和未来时期的水环境变化情况,继续划分了9个水环境管控单元,并按照亚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情况将各亚流域分为优先控制区、重点控制区、基本控制区、一般控制区。由于未来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呈现增加趋势,各控制区的级别也有所上升,优先控制区由基准时期的3个增加至21世纪中期的5个,再增加至21世纪末期的9个。基本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都在逐渐减少。针对管控单元中不同控制级别的亚流域采用了包括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退耕还林,化肥减量、水源涵养林等措施。采用SWAT模拟使用退耕还林、化肥减量、植被缓冲带三种措施后的非点源污染,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对非点源的削减最大,建议在哈尔滨优控单元采用25度以上耕地退耕还林、降低10%化肥和5 m植被缓冲带的综合管理措施。研究结果为哈尔滨优控单元的规划管理和河长制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刘宇舒[8](2018)在《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城镇化正经历一个严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市扩张与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获得巨大经济成效的同时,环境与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多个层面的思考与反省,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发展政策与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发展观与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乡村(村镇)作为城镇化的另外一极,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的抉择,“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美丽乡村”“乡愁”“农民工”等无不反映出“三农”问题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首要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根基的核心问题。论文立足于村镇空间发展的政策背景及国际经验,以生态服务测度为切入点,侧重于空间视角,建立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讨论村镇自然生态空间、农林牧生产空间、人居生活空间的生态服务属性及其构成,进而从“宏观认知-价值审视-系统优化-实现途径”的研究范式展开黑龙省村镇地域的空间研究。“宏观认知”——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生态基础及绿色发展诉求,为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的方向与目标提供战略指引。以国家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与资源、产业发展、空间体系、生态格局等层面形成黑龙江省村镇发展与建设现状的宏观认识与基本理解,并指出当前村镇发展建设的困境与矛盾症结所在,进而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区域规划与建设要求、地方居民诉求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村镇空间发展的多层次目标体系。“价值审视”——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其解析,为村镇空间分析与比较提供量化方法及标准平台。立足于“生态服务”视角,从人类福祉与需求角度解析村镇空间,构建村镇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单位服务功能价值法”进行基础模型的构建及检验,从标准当量价值、当量因子、功能异质性系数、经济社会系数、资源稀缺系数多个维度进行修订,形成适应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地域特征的测度模型,并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空间格局测度。据此,建立应用生态服务测度结果解析村镇空间的框架,包括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以及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4个层次。“系统优化”——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实格局测度及优化格局建构,形成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的解析与优化格局。一是,从“区际平衡”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均衡性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及其综合空间价值的差异强度、类型,主要来源(区际或区内)及其贡献率。并从省域、片区二个层次分别提出了村镇空间均衡发展的优化格局;二是,从“区内协调”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协调度进行测度,结合村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各县(市)单元村镇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解析其发展滞后的关键影响所在,进而提出村镇空间协调发展的优化格局;三是,从“效率提升”的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及综合空间利用效率水平的梯度变化,结合地理分区解释村镇空间价值的数量结构与空间结构。继而从空间发展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安全格局3个层面,构建村镇空间利用效率的优化格局;四是,从“功能优化”视角,构建村镇空间功能的评价模型,结合空间效率水平、差异水平、协调度水平在省域及片区范畴的位序及优势度,确定各县(市)单元的主导功能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功能区划,以优化村镇空间功能格局。“实现途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途径及其保障体系构建。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讨论,着眼于评价结果所凸显的核心矛盾问题的应对,确立与之匹配的价值提升战略目标,总体策略、空间体系规划策略。进而,从数据库构建与应用、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规划编制与表达方面构建价值提升的规划技术体系,并从统筹公共政策、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评价体系、完善公众参与方面提出支撑其实施的保障体系。论文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村镇空间发展与转型问题,明确其绿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多层次的战略意义、美好愿景、政策与技术、空间环境与形态,而广域尺度的村镇地域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此认识,论文开展黑龙江省域范畴的村镇空间研究,以期在理论层面,完成支撑绿色村镇空间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的拓展,提升村镇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实践方面,增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推动黑龙江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倪宝锋,岳卫峰,滕彦国,孟恺恺,侯凯旋[9](2018)在《傍河型渗渠取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以海浪河某水源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一些特殊的河段或地形条件下,渗渠取水在供水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海浪河某傍河型渗渠水源地附近的河水水质、渗渠运行期间的渗渠水水质,以及渗渠停用后渗渠周围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渗渠运行期间河水的水质综合评分在12之间(Ⅱ类水),同期的渗渠水水质综合评分在0.5左右(Ⅰ类水),在渗渠停用后周围地下水水质综合评分在2左右(Ⅲ类水);可见,渗渠水质优于河水。因此,在适宜地段合理布设渗渠,可进一步保障供水安全。

邢译心[10](2015)在《基于Visual MODFLOW的尚志市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预测与开采利用》文中认为黑龙江省尚志市同其他北方农业地区一样,淡水资源紧缺,水体出现污染和洪涝灾害等危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尚志市区生产生活用水一直依靠地表水和浅部地下水,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区需水量逐年增加,原有供水水源地已无法满足开采需求,供水质量也不同程度的有所下降,给供水安全带来了影响。因此,本文对尚志市东北部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研究,寻找良好的的地下水源,解决当地的供水问题。本文根据尚志市供水水文地质详查资料,分析研究区的第四系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含水层概化、水力特征概化和边界条件的概化。根据抽水试验及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圈定富水地段,确定水源地开采区与开采目的层,对区内地下水资源量、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通过水质化验结果,对研究区进行生活用水评价和锅炉用水评价。本次模拟主要利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通过模型的识别和验证,校验模型建立的准确性。根据模型识别时段的地下水头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效果良好,说明含水层结构、边界条件的概化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该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为进一步验证模型建立的可靠性,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降水资料采用当年实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即该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可用于地下水位预测。根据用水统计结果和不同的水源地开采资源量,预测未来10年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并制定不同的开采方案。分析各方案未来10年地下水位平均降速、中心降深及降落漏斗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最终确定方案二为现状条件下的最优开采方案。因此,采用方案二的开采方式在研究区建立水源地。根据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下水数值模拟预测结果,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选定地下水开采开采靶区,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预测与评价,建立卫生防护带,提出水源地保护方案。卫生防护带的建立,防止地下水资源遭受污染,减轻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海林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林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牡丹江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区资源特征
        1.2.1 土地资源
        1.2.2 水资源
        1.2.3 矿产资源
        1.2.4 地质遗迹资源
        1.2.5 旅游资源
    1.3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1.3.1 地质灾害
        1.3.2 水土污染
2 数据来源
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单元
    3.3 评价流程
    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3.4.1 评价结果
        3.4.2 综合分析
        (1)农业承载力与现状耕地对比
        (2)城镇承载力与建设用地对比
4 结论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集中供水工程地下水水源中铁锰分布特征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4)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状况
        2.1.2 河流水系
        2.1.3 气候条件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区水循环要素特征分析
        2.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2.2.2 蒸发量变化特征
    2.3 研究区水资源状况
        2.3.1 降水资源
        2.3.2 地表水资源
        2.3.3 地下水资源量
        2.3.4 水资源总量
    2.4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1 水利工程设施概况
        2.4.2 现状供水量情况
        2.4.3 现状用水结构
    2.5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5.1 用水浪费严重
        2.5.2 管理方式粗犷
    2.6 本章小结
3 灌区水分转化机制
    3.1 散耗模型的结构
        3.1.1 水库水量平衡
        3.1.2 渠系水量平衡
        3.1.3 灌溉地模块
        3.1.4 非灌溉地模块
        3.1.5 地下水模块
    3.2 模型应用
        3.2.1 数据输入
        3.2.2 模型验证
        3.2.3 研究区水循环转化规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供需水量预测
    4.1 研究区可供水量分析
    4.2 需水量预测方法
        4.2.1 回归分析法
        4.2.2 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
        4.2.3 人工神经网络
        4.2.4 组合预测模型
        4.2.5 定额法
    4.3 研究区需水量预测
        4.3.1 生活需水量
        4.3.2 生态需水量
        4.3.3 农业需水量
        4.3.4 总需水量
    4.4 供需平衡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5.1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
        5.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5.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5.2 水资源配置属性
    5.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方法
        5.3.1 传统优化算法
        5.3.2 智能优化算法
    5.4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5.4.1 目标函数
        5.4.2 约束条件
        5.4.3 模型参数确定
        5.4.4 模型求解
    5.5 结果分析
    5.6 耗散模型模拟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1.3.2 景观脆弱性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1.4 研究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2.1.4 人地关系理论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2.4.1 指标体系法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3.1 乡村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3.3.3 自然环境景观
        3.3.4 聚落景观
        3.3.5 经济景观
        3.3.6 文化景观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4.2.1 脆弱性三要素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筛选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评价单元选取
        5.1.3 评价指标体系
        5.1.4 数据来源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1 因子分级方法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6.2.1 目标体系
        6.2.2 规划衔接
        6.2.3 规划模式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物元可拓分析法的牡丹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依据
        1.1.2 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主要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气象
        2.2.3 河流水系
        2.2.4 水文地质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水生态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牡丹江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建立
    3.1 指标体系的概念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3 指标体系建立的步骤
    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评判指标的选择
        3.4.2 评价指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牡丹江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权重
    4.2 熵权法确定指标层权重
    4.3 物元可拓分析法计算建设等级
        4.3.1 指标等级标准
        4.3.2 关联度计算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哈尔滨市水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分及非点源污染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非点源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概述
        1.2.2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1.3 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3.1 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3.2 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1.3.3 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1.4 水环境功能分区研究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SWAT模型基础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流域概况
        2.1.2 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2 SWAT的基本原理
    2.3 基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2.3.1 数字高程模型(DEM)
        2.3.2 土地利用
        2.3.3 土壤数据库的构建
        2.3.4 气象数据库
        2.3.5 水文及水质数据
        2.3.6 污染源数据库
    2.4 未来气候情景模式
        2.4.1 气候模式的选择
        2.4.2 不确定性分析
    2.5 数据计算方法
第3章 哈尔滨优控单元水环境时空变化规律
    3.1 引言
    3.2 SWAT模型的建立
        3.2.1 亚流域及HRU的划分
        3.2.2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3.2.3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3.3 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分布规律解析
        3.3.1 降水变化规律
        3.3.2 温度变化规律
        3.3.3 水资源分布规律
    3.4 非点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3.4.1 非点源时间分布特征
        3.4.2 非点源空间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优控单元水文水质预测分析
    4.1 引言
    4.2 降尺度模型的建立
        4.2.1 降尺度模型的基本原理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3 气象预报因子筛选与处理
        4.2.4 降尺度模型率定与验证
    4.3 未来气候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4.3.1 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4.3.2 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4.4 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4.1 水资源时间变化分析
        4.4.2 水资源空间变化分析
    4.5 非点源负荷时空变化规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5.1 非点源负荷时间变化分析
        4.5.2 非点源负荷空间变化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优控单元规划管理措施
    5.1 引言
    5.2 管控单元的划分
        5.2.1 分区基础
        5.2.2 基于水资源分布的管控单元划分
        5.2.3 基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管控单元划定
    5.3 规划管理措施
    5.4 非点源防控措施情景模拟
        5.4.1 退耕还林
        5.4.2 化肥减量
        5.4.3 植被缓冲带
        5.4.4 综合模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镇与村镇空间
        1.3.2 村镇生态系统
        1.3.3 生态系统服务
        1.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2.1 村镇空间研究理论支撑
        2.1.1 乡村振兴等相关理论
        2.1.2 空间均衡网络理论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1.4 空间格局优化理论
        2.1.5 三生空间优组理论
        2.1.6 空间信息系统理论
    2.2 生态服务理论及方法
        2.2.1 生态服务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2.2.2 生态服务的资源禀赋与价值属性
        2.2.3 生态服务价值分类方案与测度方法
    2.3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关联影响
        2.3.1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构成
        2.3.2 村镇空间及制衡机制
        2.3.3 村镇空间整合及优化
    2.4 理论思辨与技术工具选择
        2.4.1 理论思辨与视角选取
        2.4.2 技术工具比较与选用
        2.4.3 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优化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调查
    3.1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概况
        3.1.1 省域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3.1.2 省域村镇绿色发展基础
    3.2 黑龙江省村镇绿色发展诉求
        3.2.1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定位
        3.2.2 区域层面规划与建设要求
        3.2.3 地方层面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
    3.3 基于发展诉求的村镇空间调研设计
        3.3.1 调查目标与思路
        3.3.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3.4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特征及问题
        3.4.1 区域发展失衡
        3.4.2 空间发展无序
        3.4.3 资源利用低效
        3.4.4 生态环境恶化
        3.4.5 绿色技术缺失
        3.4.6 规划管理滞后
    3.5 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解析
    4.1 县域尺度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
        4.1.1 面向空间优化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4.1.2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指标项测度
        4.1.3 基于功能价值法的指标项测度
        4.1.4 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及检验
    4.2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
        4.2.1 对接测度的村镇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划定
        4.2.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测度模型修订
        4.2.3 黑龙江省村镇生态服务测度及空间格局
    4.3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设计
        4.3.1 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
        4.3.2 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
        4.3.3 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
        4.3.4 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格局
    5.1 村镇空间格局的目标方向
        5.1.1 空间功能协调共生发展
        5.1.2 空间利用效率整体提升
        5.1.3 空间主导功能强化发展
    5.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
        5.2.1 基于基尼系数的优化思路
        5.2.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测度
        5.2.3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优化
    5.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
        5.3.1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优化思路
        5.3.2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测度
        5.3.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优化
    5.4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
        5.4.1 基于价值指数的优化思路
        5.4.2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测度
        5.4.3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优化
    5.5 村镇空间功能格局
        5.5.1 基于多维分析的优化思路
        5.5.2 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及区划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路径及策略
    6.1 村镇空间优化的战略指引
        6.1.1 以村镇空间为支撑的区域协调与城乡一体化格局
        6.1.2 以生态服务价值提升为导向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6.1.3 以生态服务底线为保障的区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6.1.4 对接城镇经济网络的村镇三生空间特色功能提升
    6.2 村镇空间优化的总体策略
        6.2.1 省域四大地域片区功能的协调发展
        6.2.2 重要空间节点职能结构调整与优化
        6.2.3 区域村镇空间联系通道网络的完善
        6.2.4 各生态分区城镇化发展的有序推进
        6.2.5 核心片区空间协调与组织模式优化
    6.3 村镇空间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6.3.1 村镇数据库构建与应用
        6.3.2 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6.3.3 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
        6.3.4 村镇规划编制与表达
    6.4 村镇空间优化的规划设计体系
        6.4.1 省-县(市)双层村镇空间规划体系建立
        6.4.2 城乡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指引
        6.4.3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空间重构
    6.5 村镇空间优化的实施保障体系
        6.5.1 统筹公共政策
        6.5.2 创新管理机制
        6.5.3 优化评价体系
        6.5.4 完善公众参与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傍河型渗渠取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以海浪河某水源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水质评价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2.1 无渗渠数据对比分析
    2.2 渗渠数据对比分析
3 结论

(10)基于Visual MODFLOW的尚志市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预测与开采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尚志市地理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位置及交通
        2.1.2 气象
        2.1.3 水文
    2.2 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利用现状
    2.4 区域地质背景
        2.4.1 地形地貌
        2.4.2 区域地质
        2.4.3 区域构造
第3章 水文地质条件
    3.1 古河道的判定
    3.2 地下水形成条件与赋存规律
        3.2.1 地下水形成条件
        3.2.2 地下水分布规律
    3.3 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分区
        3.3.1 含水岩组
        3.3.2 富水性分区
    3.4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3.5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
    3.6 水化学特征
第4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4.1 抽水试验资料分析及参数计算
        4.1.1 抽水试验资料分析
        4.1.2 参数计算
    4.2 天然资源量计算
    4.3 地下水水质评价
        4.3.1 饮用水水质评价
        4.3.2 锅炉用水水质评价
第5章 地下水开采预测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1.1 含水层概化
        5.1.2 水力特征概化
        5.1.3 边界条件概化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5.2.2 数学模型的求解
    5.3 模型的识别
        5.3.1 初始流场
        5.3.2 源汇项的处理
        5.3.3 识别的结果
    5.4 模型验证
    5.5 模型预报
第6章 水源地建设
    6.1 优选水源地
        6.1.1 开采井布设
        6.1.2 开采量计算
    6.2 水源地开采可行性分析
        6.2.1 水质
        6.2.2 水量
    6.3 水源地卫生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6.3.1 水源地卫生防护带与地下水监测点设计
        6.3.2 地下水水源地管理措施
    6.4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
        6.4.1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
        6.4.2 水源地地下水开发长期规划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四、海林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牡丹江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J]. 宋立东,佟智强,刘浩,宋林旭,高博,韩佳宏. 华东地质, 2021(02)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集中供水工程地下水水源中铁锰分布特征浅析[J]. 赵微,侯新月,郎景波,赵翠,李石琳.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04)
  • [4]怀头他拉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D]. 梁晓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0)
  • [5]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6]基于物元可拓分析法的牡丹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D]. 佘惠.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哈尔滨市水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分及非点源污染应对策略[D]. 李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D]. 刘宇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傍河型渗渠取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以海浪河某水源地为例[J]. 倪宝锋,岳卫峰,滕彦国,孟恺恺,侯凯旋.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05)
  • [10]基于Visual MODFLOW的尚志市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预测与开采利用[D]. 邢译心. 吉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海林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