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波收发系统研究

小型微波收发系统研究

一、小型微波收发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彭甜[1](2021)在《基于非均匀匹配吸收表面的微型成像暗室》文中提出基于逆散射方法的微波成像是工程电磁波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对于单频连续波照射的被成像物体,通过逆散射微波成像,可以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被成像物体的位置、轮廓、介电常数、折射率等空间和物质信息,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经典的逆散射微波成像的理论,是在理想的无限大空间、或无散射边界条件下推导得到的。在微波工程中,上述空间可以利用电大尺度的微波暗室近似地实现。这是早期的微波成像实验主要是在微波暗室中进行的原因,但其显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实际应用场景。为了推动微波成像的实际应用,本研究针对逆散射微波成像系统工作于单频连续波体制的特点,基于人工完美匹配层的概念,实现了厚度仅为0.012波长、可以同时吸收照射和散射电磁波的薄层匹配吸收表面。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微型转台、天馈系统、PCB集成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实现了一个工作于5.98GHz、直径仅6.9个波长的圆柱形微波暗室,并实验演示了基于上述微型暗室的逆散射微波成像。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有:理论层面,本文基于“简化参数”完美匹配层模型、非均匀人工表面及等效媒质理论,先后推导了针对单入射角度和双入射角度的单频电磁波进行匹配吸收所需满足的等效本构参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实现基于单频连续波的微型逆散射微波成像暗室的可行性,并为后续非均匀匹配吸收表面的设计、仿真和实现提供了明确的设计方法和目标数据。实现层面,本文分为两个步聚,针对固定位置的发射和接收天线,通过大量的仿真和优化,先后实现了工作于单入射角度和双入射角度的两种非均匀匹配吸收表面。在此基础上,分别构造了直径为6个波长和6.9个波长的半封闭圆柱形微型暗室,并采用微扰法测量了暗室内部的空间电压驻波比分布。测量结果与理论预期及Comsol全波仿真结果相符合。系统集成层面,本文在上述双角度匹配吸收表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了天线和馈电系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集成的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基于电动马达的微型转台,实现了功能齐备、高度集成的微型逆散射微波暗室,并通过针对实际样品的微波成像,验证了所得成像暗室的有效性和准确度。以上创新性工作对于推进逆散射微波成像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浩[2](2021)在《阵列天线的耦合建模及其验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射频和基带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进步,MIMO和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发展趋向于集成化和小型化。在保持原有EIRP的条件下,阵列天线系统的小型化必然引起阵列单元间的耦合。对于双极化阵列单元,还将引起单元上的极化耦合。单元间的耦合和极化耦合均会引起阵列天线系统内的干扰,降低系统工作性能。因此,解决单元间的耦合和极化耦合问题对于阵列天线技术的革新至关重要。本文对单元间的耦合和阵列天线中的极化耦合进行了建模,并且利用微波定位和波束综合对单元间的耦合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极化耦合抑制方法对极化耦合模型进行了验证。首先,针对阵列单元间的耦合,提出了一种耦合阵列的场路混合等效电路模型和一种唯相位的微波定位方法,建立了用于进行微波定位的前向方程。将复数反向传播算法用于前向方程的求解。不同于传统的电路等效,在提出的等效电路模型中对入射波、耦合单元和射频接收通路进行了集成建模。基于强耦合阵列和可视化微波定位系统分别进行了关于微波定位的仿真和实验,定位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混合等效电路模型和微波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次,进一步完善了耦合阵列的混合等效电路模型,分别对接收和发射耦合阵列进行了等效建模,建立了入射波、耦合单元和射频通路间以及发射波、耦合单元和射频通路间的确定性关系,推导得到了耦合阵列的互耦求解公式和用于波束综合的广义阵列因子。广义阵列因子替代了线性阵列中的传统阵列因子,可在强耦合或紧耦合条件下实现耦合阵列的波束综合。基于一维非均匀紧耦合阵列和二维紧耦合阵列进行的仿真和实验证明了等效电路模型和广义阵列因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针对阵列天线中的极化耦合,提出了一种极化耦合电场分析模型,阐述了基于镜像子阵列的极化耦合抑制理论,可将其用于改善双线极化阵列天线的交叉极化隔离度。不需考虑原始阵列的尺寸大小和交叉极化隔离度,通过将同相馈电的原始阵列划分为两个或四个相同的子阵列,再对子阵列进行适当的镜像和差分馈电,可显着抑制极化耦合。提出的极化耦合抑制理论也可用于改善圆极化阵列天线的轴比,并且对于低剖面小型双线极化和圆极化阵列的极化耦合问题,是一种实用和鲁棒的解决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测量验证了提出的极化耦合电场分析模型和抑制理论具有有效性。

戴欣华[3](2021)在《36GHz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雷达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大放异彩,毫米波阵列天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具有高增益、宽波束等特性的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能够有效扩展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作用距离和覆盖范围,对于提高目标探测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针对高速飞行体毫米波探测需求,结合实际安装空间和天线设计要求,设计了两种36GHz工作的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基于传输线模型和微带线不均匀性的等效电路,采用在阵元的非辐射边加载寄生条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工作在36GHz频段的宽波束贴片天线。分析了寄生条相关参数对天线贴片辐射性能的影响,随后给出了加载寄生条的贴片的等效电路,并设计馈电网络将宽波束贴片天线组成2*2并联馈电阵列天线。在宽波束天线设计的基础上,借鉴子阵的设计思想,将单个天线阵列划分成若干个子阵,将子阵间的相对位置作为天线的结构参数之一进行建模,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天线的子阵排布进行优化设计,将阵列天线的波束宽度和增益同时作为优化目标并构造适应度函数,利用Matlab和CST MWS协同仿真得到了最优解,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设计天线进行仿真,并制作实物采用矢网和微波暗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30mm直径36GHz微带阵列天线,最大增益为15d B,E、H面波束宽度分别为28°和15°,表明划分子阵并利用遗传算法能够有效优化阵列天线的增益和波束宽度,基本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周伟[4](2021)在《核辐射环境下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研制》文中认为无线供电是一项很早就已经开始研究的技术,它可以将能量在不通过物理连接的情况传递到用电端。无线供电有多种方式,其中微波无线供电便是现目前研究得最多的能够远距离传输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现如今,核物理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例如核电站、核武器等,但是核事故也伴随而生,核应急救援设备的续航问题亟待解决,而采用微波无线供电技术进行远距离无线供电就是一种十分可行并且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核辐射环境场景与微波无线供电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可以承受总剂量为500Gy的2.45GHZ的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系统最大直流输出功率超过50W,最高效率超过10%。本文首先对微波无线供电系统整体结构进行了规划,并进行了相应的指标分解,将系统划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的微波发射端、接收整流天线、后端处理电路。首先本文选取了合适的微波源,以及发射天线,搭建了一套辐射出200W微波功率的微波发射端。然后通过HFS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优化得到了一款参数较优的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以此作为微波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的接收单元的接收天线。紧接着利用ADS仿真软件设计了一款简化结构的倍压微波整流电路,优化了整流电路结构,去掉常规整流电路中的滤波器,降低插损,提升效率。在采用FR4常规板材的条件下,整流效率超过了71%,并且将整流电路与接收天线进行集成,设计制作了结构紧凑小巧的整流天线。为了提升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以单个整流天线为单元,进行串并联组合,组成接收整流天线阵列,最终达到50W的输出功率。为了系统能够适应更多的负载情况,都能够保持最佳传输效率,本文设计了后端处理电路,除了电压变换之外,增加最大功率跟踪算法,针对移动设备的电池充电场景进行充电功率优化,保持最大功率输出,提升系统传输效率。最后设计的系统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进行了耐辐照测试,系统在经受500Gy的辐射剂量后,各项功能指标依旧正常,通过了系统耐辐照测试。

王俊辉[5](2021)在《太赫兹SIP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赫兹技术具备良好的穿透性、高数据容量和无辐射等优点,在医疗生物与安全检测等相关领域被广泛应用。太赫兹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具有小型化和高适配性,已成为太赫兹技术的其中一个主要研究领域,国外已有一些太赫兹SiP收发系统方面相关的报道,而国内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太赫兹收发系统进行SiP研究,对提高太赫兹收发的系统整体性能、提高系统的集成度、降低成本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太赫兹SiP相关理论、关键技术及收发系统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1)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单片到微带探针无金丝键合的一体化封装结构。该结构中,单片的pad和微带通过一种孔形结构互联。该一体化封装结构有效避免了金丝键合过程中人工装配的不一致性,减小了传统波导石英探针-微带通过金丝键合至单片的过渡损耗。(2)研究了太赫兹收发前端原理、SiP收发系统及其相关关键技术,结合国内目前的工艺技术,设计出基于高温共烧陶瓷片(High-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HTCC)的太赫兹收发系统。SiP收发系统中频的输入输出和本振信号的传输采用射频接头SSMP-内同轴-带状线-微带线,高频信号的互连采用在HTCC材料上挖槽放置石英微带基片/探针的方式跳丝连接。(3)对太赫兹SiP收发系统链路中所需要用到HTCC射频微带互联结构、石英微带基片/探针、太赫兹腔体带通滤波器进行了仿真设计。对太赫兹腔体带通滤波器进行了单独模块的加工测试验证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通带196-214.8GHz插入损耗小于0.25dB,回波损耗优于20dB;在阻带216-236GHz有大于25dB的插入损耗。本文还对SiP系统中的驱动放大器芯片和二倍频芯片进行了单独的模块封装,研究其装配方式,检测芯片的装配性能。(4)对220GHz倍频发射系统进行装配测试,结果表明:191-219GHz输出功率最大7.5dBm,平均6.5dBm;对220GHz混频接收系统进行装配测试,结果显示:2-20GHz接收平均功率-25dBm。

岳震[6](2021)在《基于稀疏化腔体的三维无线输能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智能家居、智慧工厂和无人车间等室内环境下,通过分布式传感器可用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极大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如何保证室内大量分布式传感器长时、稳定的能量供应,是能否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腔体谐振无线输能技术,通过在谐振腔内激励出磁场,使接收器与磁场产生共振耦合来传输能量。相比于其他无线输能方式,该技术的能量传输距离远、传输范围大,同时还具有能量传输效率高、安全性好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在目前物联网腔体环境下,为多个小型接收设备提供稳定的能量支持。但是,目前腔体无线输能大都是使用全封闭的金属壁或密集金属网来构成腔体结构,这就会带来系统造价高,建造困难等问题。并且封闭式腔体结构会阻碍通信信号进入腔内与腔内通信接收器进行通信交互。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基于稀疏化腔体的无线输能系统展开研究,通过理论设计出适用于腔体谐振无线输能系统的稀疏化腔体构建方法,同时构建了仿真模型和实验系统对其能量传输效果、通信性能和安全性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理论设计出的基于稀疏化腔体无线输能系统具备很好的能量传输效果和安全性,同时相比于基于封闭金属腔的无线输能系统,其成本更低,并且对于高频的无线通信信号的阻碍作用更小,在未来将更加具有实际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首先,介绍了腔体谐振无线输能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现有的两种腔体谐振无线输能技术的输能机制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耦合模理论和电路理论推导出系统间的耦合系数和输能效率预测公式,为后续稀疏化腔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研究思路;然后,根据腔体无线输能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设计出稀疏化腔体的构建方法,并建立理论和全波仿真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仿真优化确定了最优的稀疏化腔体参数,为实验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方案;最后,根据仿真模型构建了基于稀疏化腔体无线输能的实验系统,用来验证系统的能量传输效果。同时,也分别通过仿真和实验的方式证明了该系统在安全进行无线输能的同时,腔体结构不会对外界的无线通信信号造成过多的阻碍。

谢媛媛[7](2020)在《氮化镓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控阵天线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导航等领域。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收发通道采用了大量的收发组件(T/R module)。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MFC)是T/R组件的关键部件,通常由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技术实现。随着探测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雷达系统急需更新换代,对氮化镓(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提出设计需求。本文介绍了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基于GaN工艺研究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依据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设计目标进行总体架构设计,给核心电路合理分配设计指标,制定多功能芯片分层设计方案。设计分层大大提高了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设计效率。(2)研究GaN微波开关、数字移相器、数字衰减器和增益放大器的拓扑和设计要点,根据核心电路的设计指标进行优化仿真。给多目标、多状态、多变量的幅相控制电路设定合理的优化路径。研制出高性能的GaN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3)设计并仿真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整体电路。根据电路设计结果进行版图设计。完成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制作和测试。本文成功研制出X波段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小型化、高集成度、高精度的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提高新一代T/R组件的性能、降低雷达系统的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倩[8](2020)在《小型X波段天气雷达接收前端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雷达在军用和民用的各个行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小到生活中的车辆导航,大到军用毫米波相控阵雷达等。雷达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不管雷达种类怎么变化,接收机始终是雷达重要的组成部分。雷达接收机主要作用是将天线接收到的探测目标反射回来的微弱的回波信号滤除干扰、放大、变频等处理,最终提取有用的目标回波信息。天气雷达接收机主要是将大气反射回来的微弱射频信号滤波、放大、下变频等处理后送到终端信号处理器中。近几年,随着突发性的灾害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对区域面内机动能力高、小型化程度高、分辨力高、探测精度高、动态范围大的小型天气雷达的应用需求也逐渐增大,那么在研制一款X波段小型化天气雷达时对接收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整部雷达的探测能力。本论文主要针对工作中X波段小型天气雷达的设计,在某小型X波段天气雷达总体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在深入分析天气雷达接收机的基本结构,接收机关键器件的功能以及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根据X波段小型天气雷达中接收机的总体指标要求,综合考虑产品使用环境、器件成本、质量、批产工艺等方面各个因素,合理制定设计方案和选择元器件,制造出符合整机指标要求的接收前端。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梳理接收前端的技术指标,并完成了接收前端整体指标分配。将前端分为接收通道模块和频率源模块两个大的部分,分别对这两个模块进行指标分配、理论研究和计算仿真。2.针对接收机小型化和维修性的要求,确定接收通道和频率源两个模块的结构布局,同时兼顾系统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要求。确定了小型X波段天气雷达接收前端的技术路线、研制方案。3.根据设计和仿真的结果,确定工程实施方案,并开展各个功能模块电路图和PCB电路的详细设计,并对接收前端指标进行测试验证。4.对课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研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后续设计和改进方向提出了思路。本文研究的小型化X波段接收前端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设计完成后在整机上进行了联调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持续发现不足,并对以后设计改进提供方向。

曹蕊[9](2020)在《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下,有源相控阵雷达因其天线波束变化速度快、空间功率合成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可靠、高效完成多目标跟踪、高数据搜索等工作,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舰载预警、敌我识别、气象探测等领域。收发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架构的核心,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雷达系统的工作性能,其中,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是收发组件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合理设计出干扰抑制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收发组件可以提高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工作性能,拓宽其应用场景。本文从提高收发组件干扰抑制能力这一需求出发,设计了一种用于L波段的、可以有效抑制镜像干扰与谐波干扰的有源相控阵收发组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阐述了收发组件的基本理论。包括收发组件中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和目前典型的收发组件结构,针对本次设计的频率范围与镜像抑制指标等,选择采用数字中频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干扰抑制能力强、可靠性高。(2)分析了收发组件中低噪放电路的非线性失真问题。从非线性模型出发,介绍了低噪放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优化偏置、负反馈、谐波终端技术提高线性度的原理及各自优缺点,并通过仿真验证效果。使用优化偏置技术完成了B3频段高线性度低噪放电路的设计,实测表明,该电路增益为33d B,三阶截断点输出功率大于38d Bm。(3)设计了一种有效抑制镜像干扰和谐波干扰的有源相控阵收发组件。根据数字中频结构与收发组件的技术指标,引入窄带滤波器组件降低镜像干扰;通过合理分配指标及各单元电路的器件选型,提高电路的谐波抑制能力。并对收发组件的收发链路进行仿真、加工以及实物测试,结果表明接收链路的输出功率为6.7d Bm,噪声系数为2d B,镜像抑制大于57d B,发射链路的输出功率为39.6d Bm,谐波抑制度大于60dBc,满足指标要求,该电路设计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王翔[10](2020)在《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研究及其5G通信系统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数据传输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越发无法满足人们对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大的用户连接数以及更低时延的需求。目前,为了满足用户更好的体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5G通信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吸引着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与上一代(4G LTE)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通信技术提出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的频率利用率,更低的空口时延以及更庞大的系统容量和连接数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如四分之一模、八分之一模、十六分之一模SIW滤波器,并应用于高集成度多功能器件、低相位噪声振荡器,以及5G通信系统的射频收发前端研制中,实现了良好的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系列新型结构的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EMSIW)带通滤波器。系统的分析EMSIW谐振器的电磁特性、馈电方式和品质因数,采用两阶电耦合和两阶磁耦合研制了多种结构的EMSIW带通滤波器,能够产生各种不同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在带外产生传输零点,相比传统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尺寸减小了87.5%;为了拓展更高阶数的EMSIW滤波器设计,在二阶磁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基础上,通过在两个腔体表面刻蚀共面波导(CPW)结构,研制了CPW加载技术的三阶EMSIW带通滤波器,产生了一个额外传输极点和一个传输零点,提高了选择性,拓宽了带宽;结合源负载耦合技术,研制了EMSIW与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QMSIW)组合设计混合式带通滤波器,不仅减小了电路尺寸,同时在带外产生多个传输零点;结合多层板技术,研制了四阶紧凑型EMSIW带通滤波器,分别具有切比雪夫响应和准椭圆函数响应,滤波器的尺寸相比传统的SIW滤波器减少了93.75%。该研究可应用于微波通信系统前端模块小型化,高集成的电路设计。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和国际会议Proceeding of 2019 International Wireless Symposium(IWS)上发表。(2)提出了加载金属化单/双通孔和表面刻蚀槽线结构的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QMSIW)圆形腔带通滤波器。在QMSIW圆形腔靠近圆心处加载一个金属化通孔可以将基模(TM10/TM01)谐振频率扰动到两个高次模(TM20/TM02,TM12/TM21)谐振频率处,实现三模QMSIW带通滤波器响应。在靠近圆弧处加载另外一个金属化通孔将更高次杂散模频率扰动到较高的阻带处;在传统的QMSIW圆形腔的表面刻蚀“C”形/“E”形槽线实现三模QMSIW带通滤波器响应,“C”形槽线能够在高次模频率附近额外提供一个传输零点和传输极点,而“E”形槽线能够在高次模频率附近额外提供两个传输零点和一个传输极点。以此为基础,研制了金属化双通孔扰动的QMSIW滤波功分器,以及单个金属化通孔扰动的“E”形槽线结构QMSIW带通滤波器。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核心期刊Electronics Letter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F and Microwave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上发表。(3)提出了屏蔽式结构的SIW滤波功分器,提高SIW腔体的品质因数,降低了辐射损耗,具有可拓展性,结合屏蔽式SIW谐振器模式结构的分析,设计了屏蔽式纯半模、纯四分之一模以及半模/四分之一模混合式的滤波功分器,实现了小型化和多功能的特性。此外,提出了基于QMSIW的同相和反相滤波功分器,同相滤波功分器采用单层电路结构,利用角馈输入和边馈输出的方式实现二阶滤波功分特性。反相滤波功分器采用双层电路结构,通过顶层和底层馈电输出,实现180°的相位差,该滤波特性是通过角馈输入输出的方式实现。以上滤波功分器可应用于微波通信系统前端模块中小型化和高集成的电路设计。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Access和国际会议Proceeding of 2018 International Wireless Symposium(IWS)上发表。(4)提出了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SMSIW)谐振腔反馈式振荡器,采用SMSIW谐振腔结合多层电路板集成工艺研制四阶准椭圆函数滤波器,作为反馈式振荡器的谐振回路,在谐振频率左右两侧近端分别产生了一个传输零点,有利于提高谐振频率附近的群延时特性,改善相位噪声的性能,而且SMSIW谐振器比传统的SIW谐振器尺寸减小96.875%。此外,采用平衡式滤波器作为振荡器的谐振单元,研制了X波段反馈型推推式振荡器,其差模响应和共模响应可增强偶次模信号而抑制奇次模信号,既拓宽了反馈型推推式振荡器频率范围,又获得良好的相位噪声性能。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F and Microwave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上发表。(5)提出了K波段双模空气腔基片集成波导(AFSIW)谐振器的反馈式振荡器。AFSIW双模谐振器将中间填充的介质去除,上下表面通过镀银的金属结构件压合,形成空气填充的SIW腔体结构,获得较高的品质因数和较低的损耗,提升了反馈式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性能。并基于AFSIW技术研制了38~39GHz宽带高效发信机,分别设计了两阶和四阶AFSIW结构的双模带通滤波器,增强了对本振和其他杂散频率信号的抑制,降低发射链路中损耗,同时结合包络追踪(ET)和数字预失真(DPD)技术,提高了发信机效率和线性度。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会议2019 Asia-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APMC)上发表,并投稿国际核心期刊IEEE Access。

二、小型微波收发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微波收发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非均匀匹配吸收表面的微型成像暗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创新点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基本理论
    2.1 电磁散射问题理论
        2.1.1 电磁散射问题模型
        2.1.2 双重子空间优化算法
        2.1.3 校准算法
    2.2 非均匀匹配吸收模型理论
        2.2.1 简化参数完美匹配层模型
        2.2.2 等效本构参数反演算法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单角度匹配吸收表面的微型微波暗室
    3.1 微型暗室理论研究
        3.1.1 微型暗室实现原理
        3.1.2 近似解理论
        3.1.3 单角度匹配吸收单元
    3.2 全波仿真
        3.2.1 单角度匹配吸收单元的仿真
        3.2.2 微波暗室的全波仿真
    3.3 微型微波暗室的实现与测量
        3.3.1 微型暗室的实现
        3.3.2 微型微波暗室的测量
    3.4 本章小结
4 便携式微型微波成像系统
    4.1 微波成像理论研究
        4.1.1 微波成像实验原理
        4.1.2 双角度匹配吸收单元
    4.2 全波仿真
        4.2.1 双角度匹配吸收单元的仿真优化
        4.2.2 双角度吸收暗室的全波仿真
    4.3 双角度吸收暗室的实现
        4.3.1 双角度吸收暗室
        4.3.2 PCB集成的矢量网络分析仪
        4.3.3 转台装置
        4.3.4 集成的成像系统
    4.4 成像实验
        4.4.1 空间电压驻波比测量
        4.4.2 校准
        4.4.3 成像实验
    4.5 本章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结束语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阵列天线的耦合建模及其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创新点
    1.4 论文研究内容
2 阵列天线中的耦合
    2.1 阵列单元间的耦合
    2.2 阵列天线中的极化耦合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耦合阵列的微波定位
    3.1 耦合阵列建模
    3.2 唯相位的微波定位方法
    3.3 可视化定位空间模型
    3.4 基于耦合阵列的微波定位仿真研究
        3.4.1 相邻单元间距为0.3λ的强耦合阵列设计
        3.4.2 微波定位仿真及结果分析
    3.5 基于耦合阵列的微波定位实验研究
        3.5.1 相邻单元间距为0.33λ的强耦合阵列设计
        3.5.2 可视化微波定位系统架构
        3.5.3 微波定位实验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耦合阵列的波束综合
    4.1 耦合阵列建模
        4.1.1 接收耦合阵列的混合等效电路模型
        4.1.2 发射耦合阵列的混合等效电路模型
    4.2 耦合阵列的波束综合仿真研究
        4.2.1 一维接收耦合阵列的波束综合
        4.2.2 二维接收耦合阵列的波束综合
        4.2.3 发射耦合阵列的波束综合
    4.3 耦合阵列的波束综合实验研究
        4.3.1 基于紧耦合阵列的收发机系统架构
        4.3.2 波束综合实验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阵列天线的极化耦合抑制
    5.1 极化耦合电场分析模型
    5.2 极化耦合抑制仿真研究
    5.3 极化耦合抑制实验研究
    5.4 极化耦合抑制方法性能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36GHz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微带阵列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增益天线研究现状
        1.2.2 展宽天线波束研究现状
        1.2.3 智能算法优化天线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微带阵列天线基本理论
    2.1 微带天线基本理论
    2.2 微带阵列天线分析方法
    2.3 微带阵列天线综合与优化理论
    2.4 毫米波探测天线
        2.4.1 毫米波探测器工作原理
        2.4.2 探测器天线方案和参数
    2.5 阵列天线设计
        2.5.1 设计指标
        2.5.2 微带贴片阵元
        2.5.3 阵元排布
        2.5.4 阵列馈电网络
    2.6 本章小结
3.小型宽波束天线设计
    3.1 微带线的不均匀性
        3.1.1 微带线的截断端
        3.1.2 微带线的间隙
        3.1.3 微带线的尺寸跳变
    3.2 天线设计
        3.2.1 阵元设计
        3.2.2 参数分析
        3.2.3 馈电网络设计
        3.2.4 制作加工与测试
    3.3 仿真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高增益天线设计
    4.1 天线结构设计
        4.1.1 子阵设计
        4.1.2 馈电网络设计
        4.1.3 收发天线隔离设计
    4.2 遗传算法优化
        4.2.1 遗传算法原理和参数
        4.2.2 天线优化模型
        4.2.3 算法设计与实现过程
    4.3 仿真测试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核辐射环境下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1.1.1 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的研究意义
        1.1.2 核辐射环境下移动无线供电系统的研究意义
    1.2 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研究现状
        1.2.1 微波无线供电国外研究现状
        1.2.2 微波无线供电国内研究现状
        1.2.3 移动微波无线供电发展方向
    1.3 耐辐射无线供电技术的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移动微波无线供电基本理论及耐辐照技术方案
    2.1 微波无线供电系统分析
        2.1.1 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组成
        2.1.2 微波无线供电系统指标
    2.2 微带天线基础理论
        2.2.1 微带天线辐射原理
        2.2.2 微带天线馈电方式
        2.2.3 微带天线极化理论
        2.2.4 天线基本参数
    2.3 耐辐照设计技术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辐照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接收天线设计
    3.1 引言
    3.2 微波无线供电系统发射端搭建
        3.2.1 微波源建立
        3.2.2 发射天线确定
    3.3 接收天线设计
        3.2.1 设计方案
        3.2.2 天线仿真初始值计算
        3.2.3 仿真结果分析
        3.2.4 天线的制作与测试分析
    3.4 接收天线接收功率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辐照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整流电路设计
    4.1 整流电路设计指标
    4.2 整流电路器件选取
        4.2.1 整流二极管选择
        4.2.2 器件耐辐照分析
    4.3 整流电路结构设计
        4.3.1 匹配网络的设计
        4.3.2 整流结构的设计
        4.3.3 电路版图仿真与实物制作
    4.4 整流电路单元实物测试
        4.4.1 整流单元电路回波损耗测试
        4.4.2 整流单元电路效率测试
    4.5 接收整流阵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耐辐照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后端电路设计
    5.1 引言
    5.2 后端处理电路方案设计
        5.2.1 设计指标确定
        5.2.2 后端处理电路方案设计
    5.3 后端处理硬件电路设计
        5.3.1 功率回路设计
        5.3.2 驱动电路设计
        5.3.3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5.3.4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5.4 后端处理电路控制软件设计
    5.5 耐辐照屏蔽材料厚度设计
    5.6 后端处理电路实物与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6.1 系统整体测试
        6.1.1 测试内容与仪器
        6.1.2 测试方法
    6.2 固态微波源输出功率测试
    6.3 系统效率测试
    6.4 系统耐辐照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5)太赫兹SIP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1.2.1 太赫兹单片模块封装发展动态
        1.2.2 太赫兹SiP技术发展动态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太赫兹收发前端及先进封装技术简介
    2.1 太赫兹收发前端原理
    2.2 瓦片式与砖块式T/R组件
    2.3 先进封装技术
        2.3.1 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
        2.3.2 多层布线共烧陶瓷基板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赫兹单片电路互联关键技术研究
    3.1 单片无跳丝互联结构研究思路与原理
    3.2 直通单片互联研究
        3.2.1 互联仿真设计
        3.2.2 腔体设计
    3.3 95GHz_LNA单片互联研究
        3.3.1 互联仿真设计
        3.3.2 腔体设计
        3.3.3 直流版设计
    3.4 220GHz_PA单片互联研究
        3.4.1 互联仿真设计
        3.4.2 腔体设计
        3.4.3 直流版设计
    3.5 一体化无跳丝孔型互联结构实物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赫兹SIP收发前端系统方案设计
    4.1 220GHz SIP倍频发射系统
        4.1.1 系统方案设计
        4.1.2 封装方案具体设计
        4.1.3 直流版设计
    4.2 220GHz SIP混频接收系统
        4.2.1 系统方案设计
        4.2.2 封装方案具体设计
        4.2.3 直流版设计
    4.3 220GHz SIP混频发射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赫兹SIP收发前端用关键部件研究
    5.1 波导微带过度
        5.1.1 微带探针过度原理
        5.1.2 微带探针设计
    5.2 HTCC射频传输互连结构研究
    5.3 金丝键合简单研究
    5.4 220GHz腔体滤波器设计
    5.5 收发前端用芯片模块研究
        5.5.1 二倍频模块
        5.5.2 220PA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赫兹SIP收发前端系统实物装配与测试分析
    6.1 220GHz倍频发射装配与测试分析
    6.2 220GHz混频接收装配与测试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稀疏化腔体的三维无线输能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输能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腔体谐振无线输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腔体谐振无线输能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理论
    2.1 基于谐振模式的腔体无线输能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系统结构
        2.1.2 工作原理
    2.2 基于准静态场的腔体无线输能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 系统结构
        2.2.2 工作原理
    2.3 腔体无线输能的理论分析
        2.3.1 耦合系数推导
        2.3.2 能量传输效率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谐振模式的稀疏化腔体无线输能系统研究
    3.1 系统概述
    3.2 稀疏化腔体的构建方法
        3.2.1 理论构建方法
        3.2.2 仿真结果
    3.3 基于谐振模式的稀疏化腔体无线输能系统
        3.3.1 系统仿真
        3.3.2 系统安全性分析
    3.4 基于谐振模式的稀疏化腔体无线输能实验系统
        3.4.1 整流电路设计
        3.4.2 实验系统
        3.4.3 通信性能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准静态场的稀疏化腔体无线输能系统研究
    4.1 系统概述
    4.2 稀疏化准静态腔的构建
        4.2.1 构建方法
        4.2.2 仿真验证
    4.3 基于准静态场的稀疏化腔体无线输能系统仿真
        4.3.1 仿真模型构建
        4.3.2 系统仿真结果
        4.3.3 匹配网络研究
        4.3.4 系统安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氮化镓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1.2.1 T/R组件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历史与发展
        1.2.2 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研究现状
        1.2.3 GaN幅相控制类芯片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原理基础
    2.1 微波网络参数基本概念
    2.2 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原理
        2.2.1 T/R组件多功能芯片技术
        2.2.2 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分类
    2.3 幅相控制电路基本原理
        2.3.1 开关器件工作机理
        2.3.2 数字移相器基本原理
        2.3.3 数字衰减器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总体架构设计
    3.1 设计需求
        3.1.1 主要技术参数
        3.1.2 设计目标
    3.2 总体架构
        3.2.1 设计原则
        3.2.2 功能单元与构成框图
        3.2.3 核心电路的设计指标
        3.2.4 设计流程
        3.2.5 器件的选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设计及仿真
    4.1 微波开关的设计
        4.1.1 微波开关的基本拓扑
        4.1.2 GaN开关的设计及仿真
    4.2 数字移相器的设计
        4.2.1 数字移相器的拓扑选择
        4.2.2 GaN六位移相器的设计及仿真
    4.3 数字衰减器的设计
        4.3.1 数字衰减器的拓扑选择
        4.3.2 GaN六位衰减器的设计及仿真
    4.4 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4.4.1 增益放大器原理及分析
        4.4.2 GaN增益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4.5 GaN驱动电路设计
    4.6 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整体电路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GaN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实施与验证
    5.1 测试系统
    5.2 测试方案
    5.3 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主要符号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小型X波段天气雷达接收前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天气雷达接收机技术的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天气雷达接收前端方案设计
    2.1 接收机结构分类
        2.1.1 零中频接收机
        2.1.2 超外差式接收机
        2.1.3 镜频抑制接收机
        2.1.4 数字接收机
    2.2 频率合成技术分类
        2.2.1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
        2.2.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2.2.3 锁相环频率合成
    2.3 接收前端指标要求
        2.3.1 接收通道模块具体指标
        2.3.2 频率源模块具体指标
    2.4 接收前端总体方案
    2.5 小结
第三章 接收前端系统设计
    3.1 接收通道指标分解与设计仿真
        3.1.1 增益
        3.1.2 噪声系数
        3.1.3 灵敏度
        3.1.4 线性动态范围
        3.1.5 射频带宽及带外抑制
        3.1.6 镜频抑制度
        3.1.7 中频滤波器带宽及带外抑制
        3.1.8 通道抗烧毁功率
        3.1.9 接收通道模块指标满足情况
    3.2 频率源指标分解与设计仿真
        3.2.1 相位噪声
        3.2.2 杂波抑制
        3.2.3 谐波抑制
        3.2.4 频率源模块指标满足情况
    3.3 小型化设计
    3.4 电磁兼容性设计
    3.5 小结
第四章 接收前端电路设计
    4.1 电路设计总体要求
    4.2 接收通道电路设计
        4.2.1 射频通道电路设计
        4.2.2 中频通道电路设计
    4.3 频率源电路设计
        4.3.1 晶振电路设计
        4.3.2 功分电路设计
        4.3.3 240MHz频率源电路设计
        4.3.4 点频源电路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接收前端实物图
    5.2 接收前端测试结果及分析
        5.2.1 接收通道测试及结果
        5.2.2 频率源测试及结果
        5.2.3 测试结果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发展现状
        低噪声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收发组件的基本理论与方案研究
    2.1 收发组件的关键技术指标
        增益
        噪声系数
        灵敏度
        线性度
        动态范围
        镜像抑制
    2.2 收发组件的主要分类
        超外差结构
        零中频结构
        数字中频结构
    2.3 收发组件的方案选择
        收发组件的技术指标
        收发组件的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收发组件中低噪放电路的线性化分析
    3.1 低噪声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
    3.2 低噪声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谐波失真
        增益压缩
        交调失真
    3.3 低噪声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
        优化偏置技术
        负反馈技术
        谐波终端技术
    3.4 低噪声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验证
        线性度的测量
        L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设计
        线性化技术的验证
    3.5 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技术指标
        方案设计
        电路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波段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设计
    4.1 收发组件的研究设计
        幅相一致性
        谐波、寄生杂波、镜频信号抑制
        收发组件整体框图
    4.2 收发组件的器件选型设计
        接收链路的器件选型设计
        发射链路的器件选型设计
        电源、控制部分选型设计
    4.3 收发组件关键指标的参数估算
        输出功率指标估算
        噪声系数指标估算
        灵敏度指标估算
    4.4 收发组件的链路仿真
        接收电路的链路仿真
        发射电路的链路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发组件的实物测试与结果
    5.1 接收链路的实物测试与结果
    5.2 发射链路的实物测试与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研究及其5G通信系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内容及研究现状
        1.2.1 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研究现状
        1.2.2 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多功能器件研究现状
        1.2.3 低相噪基片集成波导振荡器研究现状
        1.2.4 5G毫米波收发信机系统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EMSIW谐振器分析
        2.2.1 EMSIW谐振器的馈电方式
        2.2.2 EMSIW谐振器的品质因数
    2.3 两阶EMSIW带通滤波器研究
        2.3.1 两阶电耦合EMSIW带通滤波器
        2.3.2 两阶磁耦合EMSIW带通滤波器
    2.4 高阶EMSIW带通滤波器研究
        2.4.1 三阶加载折叠共面波导结构的EMSIW带通滤波器
        2.4.2 三阶EMSIW和 QMSIW混合结构的带通滤波器
        2.4.3 四阶切比雪夫响应EMSIW带通滤波器
        2.4.4 四阶准椭圆函数响应EMSIW带通滤波器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圆形腔滤波器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基于QMSIW圆形腔带通滤波器研究
        3.2.1 基于金属化孔扰动的QMSIW三模带通滤波器
        3.2.1.1 单孔扰动QMSIW带通滤波器
        3.2.1.2 双孔扰动QMSIW带通滤波器
        3.2.2 基于表面刻蚀开槽结构的QMSIW多模滤波器
        3.2.2.1 C形开槽结构QMSIW带通滤波器
        3.2.2.2 E形开槽结构QMSIW带通滤波器
    3.3 基于金属化孔扰动的QMSIW滤波功分器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功分器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基于屏蔽式结构的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功分器研究
        4.2.1 屏蔽式基片集成波导谐振器分析
        4.2.2 屏蔽式纯半模/纯四分之一模滤波功分器研制
        4.2.3 屏蔽式混合结构滤波功分器研制
    4.3 基于QMSIW同相和反相滤波功分器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小型化低相噪反馈式振荡器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振荡器基本原理和相位噪声分析
        5.2.1 振荡器的拓扑结构
        5.2.2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5.3 超小型化低相噪基片集成波导反馈式振荡器研制
        5.3.1 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设计
        5.3.2 振荡器电路设计
        5.3.3 测试结果
    5.4 基片集成波导空气腔振荡器研制
        5.4.1 基片集成波导空气腔谐振器分析
        5.4.2 双模基片集成波导空气腔滤波器设计
        5.4.3 振荡器电路设计
        5.4.4 测试结果
    5.5 推推式低相噪反馈式振荡器研制
        5.5.1 推推式振荡器原理与分析
        5.5.2 折叠式λ/4 谐振器结构的平衡式微带滤波器设计
        5.5.3 推推式振荡器电路设计
        5.5.4 测试结果
    5.6 基于锁相环的频率综合器研制
        5.6.1 锁相环基本组成与原理
        5.6.2 锁相环电路设计
        5.6.3 测试结果
    5.7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5G毫米波通信系统收发信机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38~39GHz宽带高效发信机研制
        6.2.1 38~39GHz发信机架构与分析
        6.2.2 38~39GHz发信机关键部件研制
        6.2.3 38~39GHz发信机测试
    6.3 40.5~42.5GHz全数字波束赋形MIMO收发前端研制
        6.3.1 系统架构和指标分析
        6.3.2 收发前端模块中无源器件研究
        6.3.2.1 40.5~42.5GHz收发前端本振滤波器研制
        6.3.2.2 40.5~42.5GHz收发前端射频滤波器研制
        6.3.2.3 40.5~42.5GHz收发前端天线研制
        6.3.2.4 40.5~42.5GHz收发前端互联电路研制
        6.3.3 收发前端通道的研制与测试
        6.3.3.1 40.5~42.5GHz前端发射通道的研制与测试
        6.3.3.2 40.5~42.5GHz前端接收通道的研制与测试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小型微波收发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非均匀匹配吸收表面的微型成像暗室[D]. 彭甜. 浙江大学, 2021(01)
  • [2]阵列天线的耦合建模及其验证[D]. 王浩. 浙江大学, 2021(01)
  • [3]36GHz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设计[D]. 戴欣华. 中北大学, 2021(09)
  • [4]核辐射环境下移动微波无线供电系统研制[D]. 周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太赫兹SIP关键技术研究[D]. 王俊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稀疏化腔体的三维无线输能系统研究[D]. 岳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氮化镓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的研究[D]. 谢媛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20(04)
  • [8]小型X波段天气雷达接收前端设计与实现[D]. 刘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9]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研究与实现[D]. 曹蕊. 东南大学, 2020(01)
  • [10]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研究及其5G通信系统应用[D]. 王翔.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小型微波收发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