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

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

一、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新辉[1](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李法云,王玮,徐斌,梁晶[2](2020)在《路域生态学及其生态工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道路建设对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路域生态学为科学阐明人、车、道路及其相连的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不同区域道路建设的生态环境特点,优化调控路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路域生态产品、构建路域生态工程技术体系,是推动道路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根据我国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发展要求,在对路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的内涵、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张建康,张琼露[3](2018)在《浅析公路设计中生态工程设计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不合理的城镇建设和过量的工业废弃物排放超过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其中城镇环境尤为恶劣。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各种污染使环境质量降低,社会发展滞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加强城镇绿化养护和管理工作不容滞缓,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国研究人员提出通过在公路设计中应用生态工程设计的方法,以此缓解城镇污染的问题。本研究将介绍我国公路设计中应用生态工程设计的概况并着重分析如何解决我国公路设计应用生态工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温晓金[4](2017)在《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文中认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解读是实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有效方式,直接面向环境变化下的区域发展需求。中国山区贫困人口存在发展困局,重大社会、生态工程对农户生计的正面影响是解决这一困局的切实途径。目前,对市域尺度的脆弱性评价研究存在测度尺度较粗、涉及指标较少、演变规律不明等问题,恢复力分析未能系统反映中国山区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复杂态度。因此,本研究梳理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力理论基础,剖析秦岭山区典型市区商洛市和商州区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基于1997-2013长时间序列市县级统计数据,完成多指标集成下的县乡尺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演变规律分析;依托525份农户访谈问卷,解读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感知、决策及生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增强地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和微观政策激励手段,为我国贫困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统筹提供案例指引。(1)基于TOPSIS方法和投影寻踪方法的评估商洛市与商州区县、乡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商洛市柞水县和洛南县的脆弱性程度分属最低(0.148)和最高(0.820),市域脆弱性于2003-2008年间取值达到峰值,2013年脆弱性空间差异最小;商州区西部乡镇脆弱性高于东部,城关街道办事处和北宽坪镇脆弱性程度分属最高(14年高度脆弱)和最低(17年低度脆弱),不同于其他22个乡镇,城关街道办事处依然脆弱性有上升的趋势,商州区乡镇之间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城乡差异不断扩大。山区县乡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发展定位的差异是造成脆弱性分异的内在原因。(2)商州区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内容认知不清(比较了解14.81%)、目的了解不全(改善生态54.63%),同意道路建设增强了社会连通度(改善通达性95.12%),同时认为搬迁改善了居住条件、出行、购物、教育、用能等生活环境以及旧址的生态环境(支持搬迁83.54%),农户对工作条件和收入状况不太满意(平均值3.06和3.19)。男性、年轻、文化程度高、健康状况好、年收入高、家庭人数及劳动力多的家庭,更容易全面认识并接受各种社会、生态工程,收入和就业条件主要影响农户生计满意度。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健康状况、增强土地流转、发展林下经营等途径可以作为提升农村社区恢复力的操作重心。依托本研究所提出的面向社会、生态工程山区农户脆弱性分析框架,可以有效理解山区农户脆弱性形成机制。(3)面向恢复力强化和人类福祉提升,探讨秦岭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对策。针对以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适应性调控,应分别从区域和乡村社区两个尺度保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控制工业与生活污染、关注粮食安全与农业污染、防范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针对以社会系统为主要对象的适应性调控,应在区域尺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建设城乡工程基础设施,在农村社区尺度解决农村突出民生问题、寻求农户可持续生计途径。本研究依托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从时空分异到影响因素再到适应对策的系统研究途径,通过厘清系统脆弱程度、识别农户适应能力,为贫困山区人地矛盾的协调提供切实指引。

杨海芬[5](2017)在《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较多的便利。而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公路建设工作也逐渐向生态方向靠近,力争在建设高质量公路的同时,又建造出良好的生态工程。文章对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为公路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何禾[6](2016)在《基于多级模糊评价的景区公路绿色建设(施工)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自驾车时代已经到来,公路已成为消费升级和个性出行的重要基础保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旅游景区公路建设的进程的加速,从而对景区公路建设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关注程度的增加,迫切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赋予新的认识与关注。在景区公路建设中采用绿色施工工艺,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景区公路建设绿色施工而言,由于国内目前暂未建立系统可行的评价体系。因此,怎样构建科学合理的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系统,从而更好地对景区公路绿色施工提供指导意见与综合效果评价,对于推动景区公路绿色施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作者以景区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为研究方向,提出并建立科学可行的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模型。该模型对于评价绿色施工效果、选择合理的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将有利于推动绿色施工工艺在工程项目中的推广和运用。项目实施阶段是对环境影响最显着的阶段,也是检验绿色施工目标完成情况的关键阶段。为了充分反映项目实施阶段绿色施工的效果,作者通过对绿色施工、景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以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三个阶段作为节点,构建了景区公路绿色施工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同时,以模糊评价模型为基础,最终建立了景区公路绿色施工效果层次分析法—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作者对禾木景区公路养护与生态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经实证验证可知禾木景区公路养护与生态工程绿色施工效果整体评价为良,证明了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此外,作者还从景区公路绿色施工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景区公路绿色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组织保障与工艺措施,为指导绿色施工提供了有效、可行的建议。

韩枫[7](2016)在《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牧区为例》文中认为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可持续是未来牧区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我国于1999年开始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开启了生态保护建设的新篇章。2003年,国家对“退牧还草”生态工程试点推行,2011年,在“退牧还草”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推出了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对生态保护建设进行了制度化的规范与确立。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及相关保护措施对我国草原植被的恢复,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裨益,因此,生态工程的效益评估成为诸多文献研究的重点。就“退牧还草”生态工程而言,一般研究可以分为“退牧还草”实施中、“退牧还草”实施后两个时间段。在实施初期主要探讨如何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工程执行、牧户对生态工程的反映度、参与度等;在实施后期,主要讨论生态建设的成效,如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总体效果评估等。从牧户细节层面看,主要集中于获取生态补偿与替代性生计选择等问题。目前,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得到初步肯定,但是,工程实施中暴露的问题也同样值得重视,如禁牧工程的开展究竟有没有起到预定的目标效果等。总体看来,文献研究的成果肯定了生态环境的恢复,但不同区域存在的差异问题有待深入探讨。甘南牧区与其他牧区相比,生态环境更脆弱,居住环境、人文因素更复杂,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青藏高原牧区的工程建设与微观生计等方面,因此,本文在甘南牧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草原生态保护对牧户生活影响提出如下关注重点:第一,草场生态保护多以工程方式实施,牧民作为直接的参与者、感受者,满意度可以反映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间接说明牧民视角下工程实施的总体效果。本研究首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牧户的满意度进行了全面的路径分析,将牧户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因素、对草原保护政策的理解、牧户生计灵活性等进行了路径规划,共同体现了牧民对生态工程的满意水平。在结果类潜变量设置中,采用牧户的满意度作为反映变量,测量了整体工程的建设效果。说明牧户视角下,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良好,但是在直接效应中,牧户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度、牧户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知因素都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该结果说明,尽管牧户对于生态政策的执行效果良好,但是,国家在牧区应当及时树立环保信念,从宣传层面入手,将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传达给牧民。只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有效时,才可以真正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满意的双赢效应。第二,就牧户生计问题而言,牧民仍然习惯放牧生活,虽然替代性生计措施在农牧交错区有了初步成效,但是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明显可以看出,生计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替代性生计方式的选择。以外出务工为例,农牧交错区公路沿线的牧户,开始具有外出务工的行为,但是整体收入仍然低于纯牧区牧民的放牧收入,即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牧民因减畜造成的收入困境、弱化了机会成本损失造成的生计风险,但是并没有形成可靠的收入增长点。纯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现有替代生计的选择,使牧户面临了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挑战。最好的解决方式存在于发挥牧区整体经济优势,创造切实可行的增收渠道。牧户根植于草原,寄希望于草原,更应该在环保工程措施大力开展的基础上,推行舍饲养殖、棚圈养殖、规模化经营,牧场流转等,以推动草食畜牧业的深度发展。实证过程发现,纯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生态补贴差距较大,前者由于禁牧工程推行面积广,补偿明显多于农牧交错区,但减畜水平与草畜平衡水平却不够理想。可见,禁牧并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因此,在对纯牧区进行草原保护建设时,应该从牧民收入角度出发,多采用轮牧、休牧,鼓励牧民棚圈养殖。综合看来,牧户生计水平受到减畜水平、补贴水平、家中人口数量、有无外出务工、有无工资性收入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与之前文献的观点略有不同,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牧区不适宜推广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替代生计,该种方式一是无法满足牧户减畜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因为牧民多是被迫外出务工,务工热情无法长久维持,间接影响生态保护的总体效益;三是对于坚守草原、长期以放牧为生的藏族牧民而言存在诸多挑战。因此,为了牧民生计的改善与生活选择方式的增加,需要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即符合牧户生计方式又能坚持草畜平衡的发展方式。第三,本研究在上述论证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牧民视角下的环境价值进行了测算,希望通过测算结果反映牧户对草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知。鉴于国家对牧区生态保护付出环境成本是基于草场正外部性的估价,生态环境成本的支付要远超出牧户微观视角下的环境价值。通过调研明显看出,牧户在获取相应的补偿收益后,对草场生态保护较为关注且拥有一定的支付意愿(这部分支付意愿主要用于人工种草等)。笔者以牧场生态环境特性筛选出草原生态重要的三种属性,并且对三种属性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组合与支付水平的测算,牧户最高支付意愿为80元/年左右,验证了牧民对于环保支付的可能性。牧户视角下,案例区的环境价值约为106220元,该数据说明一是牧户环保支付意识不强,对环境价值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牧户受收入水平所限,只能提供的低水平的支付金额,如果加入市民或者其他社会群体,才可能体现整体社会的支付意愿。但牧户现有支付意愿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如果国家加大宣传引导,鼓励牧民主动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可以促成牧区生态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根据上述三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与政策启示:牧民对“退牧还草”生态工程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没有明显的区分意识,但是更乐意接受奖补政策推行期间所采用的工程手段和补偿标准。就牧户满意度而言,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户生活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改善了牧民生活环境,另一面却限制了其放牧数量,导致牧民生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总体看来,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良好,牧民没有因为减畜造成巨大的生活负担,对工程满意度较高。就牧民生计而言,生计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牧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补偿金额较为充足,但是由于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牧户生计选择范围有限,没有形成可靠的增收渠道,致使牧民对补贴依赖程度较高。研究发现,牧民对外出务工热情不高,务工等生计策略的增收效应并不明显。需要在推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寻求适合牧户增收的新途径。目前阶段,牧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保护常识,具有一定的补偿支付意愿,但是限于生活水平,无法提供充足的支付金额。所以,牧区需要在政府引导和牧民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共同保护草场环境,促进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仍需注意:谨慎禁牧政策的选择使用,多使用轮牧和季节性休牧制度;寻找符合牧户习惯与预期的替代性生计方式。就目前环境看,牧区适宜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是以鼓励牧民坚守草原为主,辅之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多元化经营。同时,有效推动牧区草场的流转、棚圈养殖、舍饲养殖,提供规模经济发展的沃土。

卜庆国,曹燕,张姣,段高旗,王新民[8](2015)在《我国生态公路建设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公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通过对公路建设过程生态环境破坏类型的分析,提出了生态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从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等方面明确了生态公路建设的细则,认为生态公路建设是一个综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设计规划与实施集成,生态公路的核心在于通过公路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实现生态系统的结构恢复与功能恢复,以实现生态公路稳定可持续发展。

仝晓辉[9](2014)在《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对道路通过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地形地貌、扰乱土壤结构、破坏植物群落、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局部地域气候、增加水土流失危险性等。若不实施保护措施,不仅公路自身的设施安全和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将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路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成为今后公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公路建设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重点是路域植被和取土场、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难点是坡面保护与植被恢复的统一和困难条件下以及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本文选取陕北地区—神木~佳县~米脂高速公路、关中地区—省级高速蒲城~黄龙段公路和陕南地区—西安~蓝田~商州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陕北、关中和陕南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特点,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区域下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对策措施和技术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初步划分出陕西高速公路网生态恢复区划及模式,分区域、分路段类型、分部位构建了适合陕西省不同区域下公路建设生态景观恢复技术模式,为今后该地区路域生态景观恢复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依据。(2)边坡生态植被恢复建植技术对比研究,进行了路域植被建植技术区域适用性和路段适用性分析,通过对典型路域建植技术的广泛调研和人工边坡建植的模拟试验研究,总结出不同路段适用的建植技术。(3)通过对典型区域植物生态特性和路域生态环境下的植被恢复工程实践对比分析,筛选出了适合不同区域条件下的公路生态恢复的植物种类。

孙贺[10](2013)在《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滨海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与重要的生存环境。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滨海湿地保护认识不足以及过渡地开发与利用,导致其退化损失严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湿地生态系统急需得到恢复和保护。近年来,滨海湿地实验区作为我国滨海湿地开发与利用的区域,其生态化建设进程与规模扩大和发展快速相比严重滞后。某些滨海地区湿地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利用,成为了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本文以滨海湿地实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探索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以实现滨海湿地实验区建设的生态化,促进滨海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滨海湿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实验区位于保护区与外界周边地区的交错地带,边缘效应显着,生态系统脆弱,有别于一般性区域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本文运用实证调查、分析比较、多学科交叉及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遵循调查——研究——实践的研究过程展开研究工作。论文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和具体案例,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分析人们利用滨海湿地实验区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阐述探索适合滨海湿地特征的规划理论与方法的迫切性。其次,本文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化规划设计本质的实际出发,解析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内涵;明确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生态化价值取向和评价准则;通过研究与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建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提出基于CA模型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从方法论的角度,本文以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为基础,建构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适于不同地域环境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的湿地利用模式选择与适应滨海湿地生态特征的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途径两个方面。论文结合已建立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调整理论模型中的约束性因素,提出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生态策略,即自然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策略、人工系统的生态设计策略和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有机组织策略。最后,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运用提出的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应用到具体的滨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实践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基于系统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知识,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课题,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建构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CA理论模型;建立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提出了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滨海湿地区域的生态规划设计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也以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搭建了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的基础性框架和平台,试图通过滨海湿地实验区的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为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迈入更深、更广的领域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2.1.1 评价目的
        2.1.2 被评价对象
        2.1.3 评价者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2.1.5 权重系数
        2.1.6 综合评价模型
        2.1.7 评价结果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2.3.1 事前评价
        2.3.2 事中评价
        2.3.3 事后评价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2.4.1 确定研究范围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3.3.1 小区布设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3.3.3 典型相关分析
        3.3.4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4.1.1 治沙沙障比选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4.3.1 评价对象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4.4 小结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指标体系建立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研究方法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6.3.1 数据来源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路域生态学及其生态工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路域生态学
    1.1 路域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
    1.2 路域生态学研究进展
2 路域生态工程技术
    2.1 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的内涵
    2.2 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3 路域生态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3.1 路域生态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2 路域生态工程技术发展需求
    3.3 路域生态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1) 从传统的道路绿化工程技术向全面提升路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发展。
        (2)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发。
        (3) 基于路域生态系统长期监测的大数据定量评估技术研发及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4)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变化下的资源可持续管理需求
        1.1.2 中国贫困山区的乡村发展困局
        1.1.3 重大社会-生态工程的农户生计响应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程度需要厘清
        1.2.2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适应能力亟需明确
        1.2.3 贫困地区人地矛盾协调途径值得关注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
        1.4.1 研究理论的集成化
        1.4.2 研究尺度的精细化
        1.4.3 地域矛盾的具体化
第二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力理论
    2.1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体系
        2.1.1 概念内涵
        2.1.2 研究范畴
    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2.2.1 概念内涵与分析框架
        2.2.2 国外研究进展
        2.2.3 国内研究进展
    2.3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2.3.1 概念内涵与研究范畴界定
        2.3.2 国外研究进展
        2.3.3 国内研究进展
    2.4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趋向展望
        2.4.1 研究挑战与转型
        2.4.2 人地系统要素时空演化观测
        2.4.3 人地系统关键组分与过程刻画
        2.4.4 城市化的生态影响与响应
        2.4.5 乡村景观可持续管理
    2.5 小结
第三章 商洛市社会-生态系统要素基本特征
    3.1 商洛市概况
    3.2 商洛市生态系统要素概况
    3.3 商洛市经济系统要素概况
    3.4 商洛市社会系统要素概况
    3.5 商洛市代表性社会-生态过程
    3.6 小结
第四章 山区市县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
    4.1 商洛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1.1 区县发展目标界定
        4.1.2 暴露准则层
        4.1.3 敏感性准则层
        4.1.4 适应性准则层
        4.1.5 脆弱性指标度量与权重
        4.1.6 TOPSIS评价模型
    4.2 商洛市脆弱性时空分异规律
        4.2.1 暴露指标叠加
        4.2.2 敏感性指标叠加
        4.2.3 适应性指标叠加
        4.2.4 脆弱性时空变化
        4.2.5 脆弱性多情景探讨
    4.3 商州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3.1 乡镇脆弱性指标与权重
        4.3.2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4 商州区脆弱性时空分异规律
        4.4.1 脆弱性空间分异
        4.4.2 脆弱性时间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恢复力视角下山区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
    5.1 数据收集
        5.1.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5.1.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5.2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感知状况与行为决策
        5.2.1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感知状况
        5.2.2 农户对道路建设的感知状况
        5.2.3 农户对移民搬迁的感知状况
        5.2.4 农户自身生计状况满意度
        5.2.5 农户自身生计关键要素识别
    5.3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感知与决策的影响因素
        5.3.1 农户家庭状况对退耕还林感知的影响
        5.3.2 农户家庭状况对道路建设感知的影响
        5.3.3 农户家庭状况对移民搬迁感知的影响
    5.4 农户对生计状况满意度感知的影响因素
        5.4.1 农户家庭状况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4.3 道路建设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4.4 移民搬迁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5 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与社区恢复力提升
        5.5.1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
        5.5.2 恢复力提升途径
    5.6 小结
第六章 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对策
    6.1 区域生态恢复力强化途径
        6.1.1 保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
        6.1.2 控制工业三废污染
        6.1.3 维系粮食质量安全
        6.1.4 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6.2 乡村生态恢复力提升手段
        6.2.1 提升退耕农户收入水平
        6.2.2 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
        6.2.3 控制农药化肥施用
        6.2.4 灾害移民整体搬迁
    6.3 区域社会恢复力优化方式
        6.3.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6.3.2 建设城乡工程基础设施
    6.4 乡村社会恢复力增益路径
        6.4.1 解决农村突出民生问题
        6.4.2 寻求农户可持续生计途径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山区农户生计感知与行为决策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基于多级模糊评价的景区公路绿色建设(施工)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景区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
        1.1.2 国内外景区公路建设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1.1.3 景区公路建设绿色施工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的主体框架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理论研究
    2.1 景区公路的特点及设计原则
        2.2.1 景区公路的特点
        2.2.2 景区公路的设计原则
    2.2 绿色施工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2.2.1 绿色施工的概念
        2.2.2 绿色施工工艺特点
        2.2.3 绿色施工的主要评价方法
    2.3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4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的保护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3.1.1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3.2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量化
        3.2.1 定量指标量化及无量纲化
        3.2.2 定性指标定量化
    3.3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景区公路施工准备阶段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景区公路施工实施阶段指标体系的构建
        3.3.3 景区公路竣工验收阶段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4.1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4.1.2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4.2 层次结构模型各层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4.2.2 层次总排序权重的确定
    4.3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实证分析
    5.1 工程背景
        5.1.1 项目概况
        5.1.2 项目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
        5.1.3 环境保护措施
    5.2 禾木景区公路养护及生态工程评价因素集合的建立
        5.2.1 中间层评价因素集
        5.2.2 一级指标层评价因素集
        5.2.3 二级指标层评价因素集
    5.3 禾木景区公路养护及生态工程评语集的建立
    5.4 禾木景区公路养护及生态工程绿色施工效果综合模糊评价
        5.4.1 施工准备阶段模糊评价
        5.4.2 施工实施阶段模糊评价
        5.4.3 竣工验收阶段模糊评价
        5.4.4 绿色施工效果综合模糊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6.1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6.2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实施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6.3 景区公路绿色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A 图表目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退牧还草”工程的开展
        1.1.2 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设立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工程与生计可持续研究
    2.2 草原生态建设的综合影响评估
        2.2.1“退牧还草”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研究进展
        2.2.2 禁牧政策的影响评估
        2.2.3 草畜平衡管理的效果评估
    2.3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2.4 草原生态补偿的若干问题探讨
        2.4.1 草原生态补偿的标准界定
        2.4.2 草原生态补偿的效率衡量
    2.5 简单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外部性理论
        3.1.2 公共产品理论
        3.1.3 福利经济学
    3.2 分析框架
        3.2.1 草原利益主体的设定
        3.2.2 草原生态工程对牧民生活的影响
        3.2.3 草场生态保护、牧户生计与牧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界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南草原生态保护现状与调研设计
    4.1 甘南草原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4.1.1 甘南草原基本情况介绍
        4.1.2 甘南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成效
    4.2 案例区基本情况与调研设计
        4.2.1 调研点选取
        4.2.2 调研实施
        4.2.3 问卷及模型设计
        4.2.4 样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原生态工程的牧户满意度分析
    5.1 牧户对草原生态工程满意度分析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介绍
        5.1.2 结构方程和测量方程设立
        5.1.3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5.1.4 理论假说与模型设定
        5.1.5 样本数据分析
        5.1.6 验证式因素分析
    5.2 影响牧户对生态工程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5.2.1 模型估计结果
        5.2.2 测量模型结果
    5.3 基于回归模型的牧户满意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工程对牧民生计影响分析
    6.1 影响牧户生计的主要因素
    6.2 牧区生态补偿的统计分析
    6.3 影响牧户生计方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6.3.2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牧户对草场生态环境价值的认知分析
    7.1 选择实验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7.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选择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实施
        7.3.1 选择试验的设计
        7.3.2 选择试验调研的开展
    7.4 基于牧户补偿支付意愿的价值评估
        7.4.1 模型变量定义及其编码
        7.4.2 模型的构建和结果分析
        7.4.3 草场生态环境价值测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探讨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措施探讨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我国生态公路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分析
2 生态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生态公路建设基本原则
    2.2 生态公路建设细则
        (1)自然
        (2)绿色
        (3)低碳
        (4)稳定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公路建设实施要点
    3.1 生态规划
    3.2 生态设计
    3.3 生态施工
    3.4 生态运营
    3.5 生态管理
4 生态公路建设核心
    4.1 植被系统保护与修复
    4.2 景观系统协调与重建
    4.3 消纳系统建设与应用
5 结语

(9)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及主要符号表
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3 生态恢复定义及界定
        1.3.1 定义
        1.3.2 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分析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水文
    2.3 土壤、生物多样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高速公路概况介绍
    3.1 第一发展阶段
    3.2 第二发展阶段
    3.3 第三发展阶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域生态恢复与路域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4.1 路域生态恢复概念
        4.1.1 路域生态恢复概念
        4.1.2 路域生态恢复的功能
        4.1.3 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2 路域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的概念
        4.2.1 关于公路路域的界定
        4.2.2 关于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范围的界定
        4.2.3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的内容
    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3.1 国外研究现状
        4.3.2 国内研究现状
    4.4 路域植被恢复工程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4.4.1 路域生态设计技术
        4.4.2 路域植被建植技术
        4.4.3 路域植被管养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对策措施及技术策略
    5.1 依托工程Ⅰ:神木至佳县至米脂高速公路
        5.1.1 概述
        5.1.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5.1.3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5.1.4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及对应措施
        5.1.5 景观绿化设计
    5.2 依托工程Ⅱ:黄龙至蒲城高速公路
        5.2.1. 概述
        5.2.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条件
        5.2.3. 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及环境保护
        5.2.4. 预防或改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5.2.5.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及对应措施
        5.2.6. 景观绿化设计的理念及原则
        5.2.7. 分项景观绿化设计
    5.3 依托工程Ⅲ: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
        5.3.1 项目概况
        5.3.2 沿线自然地理与环境特征
        5.3.3 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5.3.4 分段绿化设计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环保模式区划
    6.1. 陕西高速公路生态环保的区划
        6.1.1. 陕北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6.1.2. 关中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6.1.3 陕南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6.2. 高速公路环保恢复模式的构建
        6.2.1. 沙漠区公路防(治)沙环保模式
        6.2.2 黄土高原区环保模式
        6.2.3 关中景观生态型公路环保模式
        6.2.4 秦巴山区环保模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公路坡面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7.1. 坡面生态恢复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7.2. 坡面植被建植技术适用性研究
    7.3. 公路坡面生态恢复关键技术
        7.3.1. 柴草方格+栽植裸根苗恢复技术
        7.3.2. 打穴钻孔容器苗坡面恢复技术
        7.3.3. 生态袋+插栽裸根苗坡面恢复技术
        7.3.4. 高次团粒喷播生态恢复技术
        7.3.5. TBS 客土喷播生态恢复技术
        7.3.6. CBS 植被混凝土坡面恢复技术
        7.3.7. 环保草毯生态恢复技术
    7.4 本章小结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研究结论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释义
        1.2.1 滨海湿地实验区
        1.2.2 生态化规划设计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滨海湿地实验区的基本问题
    2.1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
        2.1.1 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
        2.1.2 较强的环境协调功能
        2.1.3 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
        2.1.4 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
    2.2 滨海湿地实验区利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2.2.1 滨海城建占地
        2.2.2 滨海湿地围垦
        2.2.3 资源过度利用
        2.2.4 湿地环境污染
    2.3 滨海湿地实验区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2.3.1 价值取向偏失
        2.3.2 认知分析不足
        2.3.3 规划设计盲目
        2.3.4 评价保障不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
    3.1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解析
        3.1.1 生态化规划设计内涵
        3.1.2 生态化规划设计要素
        3.1.3 生态化规划设计特征
    3.2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目标与准则
        3.2.1 生态化规划设计目标
        3.2.2 生态化规划设计准则
    3.3 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3.3.1 系统理论思维
        3.3.2 生态主义思想
        3.3.3 工程技术原理
        3.3.4 伦理学的启示
    3.4 滨海湿地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3.4.1 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型建构原则
        3.4.2 理论模型选取——元胞自动机
        3.4.3 生态化规划设计 CA 理论模型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4.1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
        4.1.1 CA 模型指导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思路
        4.1.2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方法框架
    4.2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模式
        4.2.1 生态系统保护模式
        4.2.2 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4.2.3 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4.2.4 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4.3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途径
        4.3.1 调查研究
        4.3.2 分析策划
        4.3.3 规划设计
        4.3.4 论证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
    5.1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
        5.1.1 实验区 CA 模型衍生的生态化策略
        5.1.2 基于 CA 模型的生态化策略框架
    5.2 滨海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策略
        5.2.1 选择适宜的湿地作为拟建范围
        5.2.2 适应滨海湿地的自然生态过程
        5.2.3 保护滨海湿地的自然景观格局
        5.2.4 恢复破损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5.3 人工系统的生态化设计策略
        5.3.1 建成环境的生态化整合
        5.3.2 建筑与设施的节能设计
        5.3.3 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应用
        5.3.4 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5.3.5 景观设施的生态化设计
        5.3.6 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5.4 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有机组织策略
        5.4.1 合理的功能区域划分
        5.4.2 适宜的环境容量控制
        5.4.3 协同的景观形态构建
        5.4.4 便捷的绿色交通组织
        5.4.5 完备的基础设施布局
        5.4.6 高效物质和能源循环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湿地公园生态化规划设计实践
    6.1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项目概况
        6.1.1 规划背景
        6.1.2 规划条件
    6.2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分析
        6.2.1 湿地公园拟建基地生态现状分析
        6.2.2 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 SWOT 分析
    6.3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的价值取向
        6.3.1 湿地公园规划定位与目标的确立
        6.3.2 湿地公园规划原则与理念的形成
    6.4 辽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规划生态策略探讨
        6.4.1 湿地公园所处湿地系统的生态保护
        6.4.2 湿地公园内人工系统的生态化设计
        6.4.3 湿地公园内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的生态化协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2]路域生态学及其生态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 李法云,王玮,徐斌,梁晶. 应用技术学报, 2020(01)
  • [3]浅析公路设计中生态工程设计的应用[J]. 张建康,张琼露.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0)
  • [4]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D]. 温晓金. 西北大学, 2017(03)
  • [5]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J]. 杨海芬. 工程技术研究, 2017(02)
  • [6]基于多级模糊评价的景区公路绿色建设(施工)效果研究[D]. 何禾.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7]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牧区为例[D]. 韩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8]我国生态公路建设探讨[J]. 卜庆国,曹燕,张姣,段高旗,王新民.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5(12)
  • [9]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D]. 仝晓辉. 长安大学, 2014(03)
  • [10]滨海湿地实验区生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孙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