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交通大学论文数量的大幅增长看科研管理的作用

从上海交通大学论文数量的大幅增长看科研管理的作用

一、从上海交通大学论文数的大幅提升看科研管理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赖晓敏[2](2021)在《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兴农战略下,中国农业专利事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的研发不平衡与转化不充分问题愈发突显。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农业专利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特定技术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跨越。与此同时,专利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研发不平衡、转化不充分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在数量布局、质量层次和研发主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后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的加速扩张与农业经济的增速放缓不相适应,二者的脱钩反映出农业专利的质量不高与应用转化不足。对此,围绕如何量化并解释中国农业专利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研究依次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经济效果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专利文献计量、空间计量经济学、二元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在量化把握农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农业专利产出数量水平的均衡收敛机制,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的长期优化机制,以及农业专利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化扩散机制,并据此提出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中国来源和受理的农业专利规模整体不断扩大,1985-2019年中国来源和受理的累计农业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一;中国农业专利多布局在以植物栽培、农药、饲料、养殖管理和肥料等小类为主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以食品饮料加工处理小类为主的食品加工领域;首要应用行业是以农业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农业中间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制造业,其次是以各种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个体占比趋于下降。整体上,专利数量和申请人规模在1985-1995年技术引进期较小,此后进入技术发展期,并在2008-2019年技术发展期第二阶段加速增长;不同技术领域和研发主体的技术生命周期演进存在一定差异。(2)中国农业专利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分布,数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且各区域研发主体结构不同;数量水平的省域分布高度失衡,失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区域内相对均衡;数量水平分布具有负空间自相关性,省域分布以低高聚类为主,其次是高低聚类。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水平的省域分布呈绝对β收敛,且在技术相似和产业相似两种关联矩阵下的收敛速度快于反距离和邻接关系两种地理矩阵,而科研机构和企业三类专利水平均呈绝对β收敛,个人则仅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水平收敛;引入控制变量后,全样本和各主体的三类专利水平仍呈现条件β收敛,其中技术市场发育对各专利水平增速均有促进效果。(3)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符合技术生命周期演化特点,在1996年进入技术发展期之后质量水平被稀释下降,质量综合指数由期初的0.70降至期末的0.40,质量的子维度技术通用性、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发展期有所下降;空间分布上,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特点,三者分布在前期呈现一定的空间失衡,而技术通用性和综合质量水平始终较为均衡。专利规模扩张也带来泡沫专利规模的上升,累计泡沫23,135件,整体泡沫化程度为11.70%,泡沫规模在2008-2019年呈加速上升趋势,但泡沫化程度略有下降;泡沫专利空间格局与农业专利总量格局一致,即东多西少,省域分布由失衡转为均衡,但本土专利的泡沫化程度远高于境外来源专利。无论是Logit、Probit和异方差Probit模型,还是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各方法对非泡沫专利的预测精度均趋于100.00%,但在泡沫专利的预测上,仅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样本内有99.24%的预测精度,其余方法均有明显第一类错误。(4)静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构成受本地和相关地区农业研发要素投入、研发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在关联矩阵下对专利技术创新性和法律经济的间接效应为负,经费投入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直接效应为正,对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科研机构发育对技术创新性具有正向间接效应,企业发育在地理矩阵下对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为正,在关联矩阵下对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基础研究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负,技术市场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正,科技转化服务对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对临近地区技术创新性的间接效应为正,信息化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但对经济价值为正。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专利的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具有累积性,受经济价值影响,综合质量在地理矩阵下具有累积效应,在关联矩阵下具有收敛性;动态模型中上述长期边际效应依旧成立,并进一步证实长期与短期效应的作用方向多相反。(5)以种植业为例,各空间模型中农业有效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并大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农业专利同时存在地理临近和技术供需联系两种扩散渠道;反距离矩阵、邻接关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四种空间权重下,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总贡献分别为12.30%、12.72%、13.41%和13.16%,贡献率仅次于化肥(50.00%左右)和劳动(20.00%左右)投入,与机械投入(10.00%左右)相近;专利对农业经济的总贡献效应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四种矩阵下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1.97%、16.07%、18.29%和14.36%,而间接效应分别为0.33%、-3.35%、-4.88%和-1.21%,这种差异化的间接效应表明专利的空间溢出包含由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辐射增益效应和农业物候相似凸显的专利权负向排他效应两部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1)拓展并验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在探讨农业科技研发绩效和经济贡献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反距离矩阵和邻接关系矩阵刻画的常见地理溢出效应,还基于夹角余弦定理拓展并检验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相似地区间的技术供需关联溢出效应。(2)基于专利视角测度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果。相比以往研究采用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变量,专利作为应用研究的直接成果,避免了兼顾基础研究的政府经费投入会夸大实际技术研发支出,并能全面涵盖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技术研发主体。(3)探索了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综合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系统量化了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现状格局,并讨论了研发要素投入、科研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对综合质量及其子维度构成的影响。

鲁世林[3](2019)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教师是高校科研发展的活跃力量,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非常重要。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在科研团队中工作,其中团队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的引领带动作用是青年学术人才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研究采集了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信息,采用定量为主、质性为辅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和质性访谈研究,分析了高层次人才对团队中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并对高层次人才影响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主要发现:(1)院士数量与青年教师论文产出数量具有正向关系,但其作用存在峰值;(2)长江学者学术水平提升与青年教师论文产出数量具有正向关系;(3)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h指数的影响不明显;(4)杰青数量与青年教师专利授权数量存在负面关系;(5)高层次人才会通过声誉吸引资源、确立合理的领导方式、构建科研合作网络、把握和确定科研方向、完善科研团队的科研环境等方式带动科研团队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和学术成长;(6)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也可能存在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科研团队青年教师缺少高层次人才的引领,技术转化工作主要由高层次人才承担,高层次人才对实现国家和社会效益更关注。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国家要完善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关注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其次,高校不必过度追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模,而应当更加关注人才的学术水平;再次,帮助高层次人才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其对团队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最后,青年教师要增强与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与合作,从而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吕晓赞[4](2020)在《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文中认为作为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模式,跨学科研究已成为推动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科学发现、知识创新以及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全面理解跨学科研究、系统分析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特征,并通过这种理解达成对科学发展特点的客观认识,是认识当代科学发展规律、有效规划和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从文献计量视角系统认识并研究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维度。为全面系统地考查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根据已有研究总结和归纳科学知识生产的要素系统及其特征,提炼量化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分析框架。文献调研结果发现,当前学术界关于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通过定性描述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新特征,并形成了以“大科学”、“知识生产模式2”、“后学院科学”和“三螺旋模型”等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但关于何为知识生产模式、如何系统地评估和量化知识生产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十分匮乏。据此,本文从科学产出视角出发,以科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理论和知识生产理论,将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分解为知识生产主体、知识生产载体和知识生产客体三个要素系统,并据此建立量化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特征的分析框架。其次,考虑到大数据研究典型的跨学科性,本文以大数据研究为案例,对上述提出的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综合利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方法,量化了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主要特征,发现当前大数据研究具有作者合作程度高、研究主题应用性强和跨学科性明显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思辨式”和“实验型”的科学研究模式,当代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在知识生产的主体、载体和客体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这些变化不仅反映科学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也表明科学与社会其他部门如政府、产业等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联系。与此同时,对比全球大数据研究的模式特征,我国的大数据研究在跨界合作、学科结构分布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均有可提升的空间。据此,本文从知识生产角度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规划跨学科研究总体布局,明确跨学科研究主题及其发展战略;2)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研究,大力支持跨学科和跨界合作;3)顺应科技全球化趋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4)突出研究重点难点,以点带面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整体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基于现有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文献计量分析框架,从知识生产主体、客体和载体角度解析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2)以大数据研究为例对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对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宏观动态发展模式的系统认识;3)以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大数据研究的合作网络、学科结构和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4)从科研管理和科技评价的实践出发,本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方式能够为科学发展和管理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张承杨[5](2020)在《高等学校科研投入对产出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以教育部直属985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作为着力点和核心驱动力,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教育部直属985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科研投入产出情况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因此,科学分析科研投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有助于高效配置利用科研资源,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教育部直属985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2009年至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资料统计汇编数据为数据来源。首先对其科研投入产出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教育部直属985高校在科研人员和经费投入的水平上均有所提高;高校科研产出方面,科技着作和发表论文数量均大幅提升,专利授权产出水平稳中有进,但将专利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水平仍有待提升;校际间各所高校的科研产出总体水平截然不同。接着基于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从整体层面、地域差异、办学类型三个方面系统分析教育部直属985高校科研投入对产出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整体层面上教育部直属985高等学校科研投入对产出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科研经费相比于人员投入影响程度更强烈。具体表现为科研人员投入增加1%时,科研产出水平平均增加0.2172%;科研经费支出增加1%时,科研产出水平平均增加0.3171%。控制变量中社会资本系数绝对值最大,影响最为强烈,而地方经济实力估计系数为负且绝对值较小,影响较为微弱。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科研人员与经费投入分别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高校的科研产出水平影响正向效果显着,控制变量方面,东部地区科研人才影响明显,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影响程度较强。其他类高校科研人员投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强烈,综合类和工科类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明显。控制变量中三类高校的社会资本估计系数绝对值较大,科研人才数量都在5%的水平上正向显着,综合类和工科类两类高校控制变量校企研发合作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均呈正向积极影响作用。本文研究同时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高等学校的科研投入效果不佳,科研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科研投入与产出未能良性匹配。高等学校科研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估计系数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估计系数明显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最后本文建议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升级科研交流平台,提高创新成果质量;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完善科学评价体系。

郭书剑[6](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张嘉琳[7](2020)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上海科创中心辐射效应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长三角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离不开上海科创中心的发展,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对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辐射效应入手,研究其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首先,借鉴经典场论构建辐射场模型,并通过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要素评估体系以及多维距离指标来分析2011-2017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辐射效应演变情况。其次,梳理科技创新中心辐射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机理,构建多维距离下科技创新中心辐射效应影响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国内外经验总结及国家未来发展规划,构建长三角区域科创走廊,并借助深度学习方法探究科创走廊建设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影响,为促进我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科创走廊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结果显示:(1)自2014年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显着提升,对长三角地区的空间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其中,基于技术距离的辐射效应高于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维度下的辐射效应。(2)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多维距离下的辐射效应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经济距离下的辐射效应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效果最好。不同距离维度下的辐射效应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且基于时空压缩理论发现,时间距离的缩短有助于推动技术与经济距离维度下辐射效应的作用发挥。此外,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对于不同创新等级的城市均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中对处于低等的城市,辐射效果最显着。(3)通过EMD-LST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2020年至2035年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区域科创走廊的建设,能够增强其空间辐射效应,以此带动区域创新发展。最后,结合研究结论,针对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辐射效应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韩联郡[8](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认为“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罗发龙[9](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刘路[10](2018)在《“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文中研究表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双一流方案”的实施更是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诸多因素,而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具有“一流的治理”。为了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一流治理”的内在生成机理,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聚焦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综合运用统计分组、案例研究、比较分析、规范性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大学治理的“价值”、“制度”与“行动”三个维度探究其通过“良性治理”实现“一流治理”的关键成因,旨在弄清其权力关系、权利关系与利益关系有效整合、实现大学组织发展最优化目标的机制原理,进而提出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根据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观点,将大学治理视作大学系统中的“行动系统”,结合帕森斯对大学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大学治理的行动结构,阐释了大学自身的价值系统、制度系统、权力系统和文化系统在大学治理的过中发挥着重要的A-G-I-L功能的同时与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价值一制度一行动”作为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实现“良性治理”目标运行逻辑的理论依据。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是为满足治理主体需要,有助于指导大学治理活动和一切治理行为以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理性化思维模式;“制度结构”是维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相关者权、责、利有效统一的内部规则结构方式;“行动模式”是在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三个环节中所形成的有助于实现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良性互动、有效合作和相互制约的行动机制。(2)通过比较ARWU、THE与QS三大排行榜2010-2016年前100名的大学排名结果,遴选出了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样本。研究发现,在过去7年中,始终位居三大排行榜前1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共有45所,这说明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但其中也有一些变动性较大的特殊“个体”,这些大学N年前不在三大排行榜的前100名之列,而现在却均已进入,本研究将其定义为“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这类大学共有14所。对于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而言,持续保持稳定的经费投入、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定专项战略规划是其中一些大学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成因。以C9高校为代表的中国一流大学在三大排行中的整体表现进步巨大,特别是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排名表现具有“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特征。虽然C9大学整体上与美国、英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双一流方案”的重点支持和大学自身的努力下,C9大学的学术竞争力在未来预计会继续提高,少数大学有望实现新突破。(3)对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结构和行动模式进行考察,凝练了实现“良性治理”目标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在“价值维度”,构建基于“契约”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实现政府与大学的“共同治理”;完善学术自由权的司法保护与建立完善的学术伦理价值规范体系,维护学术自由精神;培育源于大学精神的平等、自由、协商、民主的治理文化,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是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和功能价值三个维度下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取向。此外,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在实践中还通过坚持权力的互补性原则、权力的共享性原则及权力的互动性原则来实现对决策权的协调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在“制度维度”,一些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具有“法人性质”定位清晰,法人权力较强,政府管控与法人自治权责清晰等特点。在内部治理制度方面,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董事会制度具有成员构成多元、职责权限清晰和运行机制完善的特点;学术委员会制度则体现了成员代表分配均衡、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及职责权限清晰的共性特征。从“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权力机构的互动关系来看,董事会作为“指导核心”位于最顶部行使行政决策权,同时将有关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权的权力委托给评议会/学术委员会,把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交给由校长领导的行政管理团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协调的关系。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学术取向”,其中,教师岗位聘用制度充分体现了合法性、有效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教师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秉持着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原则;学术评价制度具有注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遵循教学和科研规律的学术评价内容与标准以及灵活的学术评价方式等特征。在“行动”维度,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广泛吸纳普通教师参与决策促进了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决策提升了决策执行的有效性,积极吸纳校外人士参与决策有效缓解了冲突与矛盾。对“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广泛参与及利益兼顾的决策模式成因分析发现,成熟的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科学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及松散联合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影响这一决策模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障决策的有效执行,“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通过精简学校职能机构数量,建立“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以及建立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等举措对决策执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建立起了符合大学治理理念的“大部制”治理框架。“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保障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是通过建立包括决策制定过程监督、决策执行过程监督和决策执行效果监督在内的一整套决策监督机制,使多元利益相关者都能在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作用。(4)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9所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生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究了改进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若干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一流大学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国家“依法治校”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和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这三个方面。在价值、制度和行动三个维度下,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由唯指标化导致的学术功利化、“人治”观念依然存在及缺乏对先进治理文化的充分关照等问题所引致的“价值取向偏离”问题;由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治理边界比较模糊、内部治理的方式仍以科层制与行政手段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作用还未能完全凸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价值选择偏离了学术取向等问题所反映出的“制度创新缓慢”问题;由决策辅助和支持机制尚不健全、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仍比较薄弱、决策制定过程还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所造成的“行动模式滞后”问题。借鉴国外“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经验,获得如下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一是,通过向利益相关者宣传和灌输以共同治理为核心的大学治理文化,完善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及营造“共同治理”的民主氛围等手段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二是,通过重塑政府与大学关系格局,更新治理手段与方式,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制度的学术取向等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三是,通过加强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完善学术决策机构的工作机制,强化决策制定过程监督等举措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二、从上海交通大学论文数的大幅提升看科研管理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上海交通大学论文数的大幅提升看科研管理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专利研发
        1.3.2 专利评价
        1.3.3 专利转化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技术创新理论
        2.1.2 TRIZ创新方法理论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农业专利
        2.2.2 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2.2.3 农业专利质量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农业专利的数量增长与趋同
        2.3.2 农业专利的质量评价与甄别
        2.3.3 农业专利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格局与技术生命周期
    3.1 数据来源与研发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分布
        3.2.1 中国农业专利的全球地位
        3.2.2 中国农业专利的IPC分布
        3.2.3 中国农业专利的行业分布
        3.2.4 中国农业专利的主体分布
    3.3 中国农业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3.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阶段
        3.3.2 主要农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比较
        3.3.3 三大主体的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与收敛性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
        4.2.1 中国农业专利的省域分布
        4.2.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均衡性
        4.2.3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
    4.3 中国农业专利的收敛性
        4.3.1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绝对β收敛
        4.3.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条件β收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分布与泡沫甄别——以授权发明为例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分布
        5.2.1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专利质量比较
        5.2.2 基于专利宽度的技术通用性分析
        5.2.3 基于专利被引的技术创新性分析
        5.2.4 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的法律价值分析
        5.2.5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经济价值分析
    5.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5.3.1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规模
        5.3.2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5.3.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空间均衡性
    5.4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识别
        5.4.1 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泡沫专利识别
        5.4.2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泡沫专利识别
        5.4.3 两类泡沫专利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1.3 空间自相关检验
    6.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影响因素
        6.2.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边际影响
    6.3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6.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通用性路径
        6.3.2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创新性路径
        6.3.3 中国农业专利法律价值路径
        6.3.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价值路径
    6.4 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6.4.1 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稳健性
        6.4.2 技术通用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6.4.3 技术创新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6.4.4 法律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6.4.5 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效果评价——以种植业为例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7.1.1 空间计量模型
        7.1.2 数据来源
    7.2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贡献分析
        7.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7.2.2 地理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7.2.3 供需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7.3 中国农业专利的边际经济贡献
        7.3.1 地理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7.3.2 供需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7.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效果的稳健性检验
        7.4.1 模型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讨论
        7.4.2 异方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7.4.3 含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7.4.4 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中国农业专利数量加速增长,省域间数量水平呈现β收敛
        8.1.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阶段性下降,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8.1.3 中国农业专利具有显着经济贡献,贡献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
    8.2 政策建议
        8.2.1 优化农业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专利产出合理收敛
        8.2.2 壮大市场化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加快农业技术诱致性创新
        8.2.3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量专利应用转化
    8.3 讨论
        8.3.1 研究不足
        8.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高层次人才
        2.1.2 科研团队
        2.1.3 科研产出
    2.2 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科研发展
        2.2.1 青年教师科研发展阶段与特点
        2.2.2 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困境
        2.2.3 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对策
    2.3 高层次人才及高层次人才政策相关研究
        2.3.1 高层次人才的分布和成长规律相关研究
        2.3.2 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积极影响
        2.3.3 高层次人才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不足
    2.4 组织中高层次人才对个人科研产出的作用
        2.4.1 高水平科研产出特征模型
        2.4.2 相关实证研究
        2.4.3 主要分析模型及变量
    2.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有效性
    3.4 研究伦理
第四章 高层次人才特征及其与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关系
    4.1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的个人特征
    4.2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成就
    4.3 高层次人才与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相关关系
        4.3.1 高层次人才数量与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4.3.2 高层次人才学术水平与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分析
    5.1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论文产出数量的影响
    5.2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论文产出质量的影响
    5.3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专利授权数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作用机制
    6.1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积极影响
        6.1.1 高层次人才通过声誉吸引资源带动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
        6.1.2 高层次人才合理的领导方式会带动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
        6.1.3 高层次人才通过构建合作网络带动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
        6.1.4 高层次人才通过把握科研方向影响团队和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
        6.1.5 高层次人才通过构建良好科研环境带动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
    6.2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消极影响
        6.2.1 科研团队及青年教师缺少高层次人才的引领
        6.2.2 高层次人才承担技术转化、市场化等实现利润回流的工作
        6.2.3 高层次人才对实现国家和社会效益更关注
        6.2.4 高校对团队青年教师学术创业不够支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结果
        7.1.1 高层次人才对团队青年教师不同科研产出类型的影响不同
        7.1.2 高层次人才通过多种途径对青年教师科研产出发挥影响
    7.2 研究对理论的回应
        7.2.1 研究发现的贡献
        7.2.2 理论层面的贡献
    7.3 研究的政策启示
        7.3.1 国家层面的政策启示
        7.3.2 高校层面的政策启示
        7.3.3 高层次人才层面的政策启示
        7.3.4 青年教师层面的政策启示
    7.4 研究的局限性
    7.5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高层次人才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及其重要作用
        1.1.2 知识生产模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要素
        1.1.3 文献计量学在发现科学发展规律中的独特作用
        1.1.4 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跨学科特征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跨学科研究
        1.3.2 知识生产模式
        1.3.3 大数据计量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跨学科研究理论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发展
        2.1.2 跨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
        2.1.3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与类型
    2.2 科学知识生产理论
        2.2.1 科学知识及其特征
        2.2.2 科学知识生产的特征
    2.3 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
        2.3.1 “小科学”到“大科学”
        2.3.2 “学院科学”和“后学院科学”
        2.3.3 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
        2.3.4 “三螺旋”理论
    2.4 文献计量学理论
        2.4.1 科学文献及其类型
        2.4.2 科学文献的评价功能
        2.4.3 科学文献评价功能的实现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分析框架建构
    3.1 知识生产要素
        3.1.1 要素构成
        3.1.2 要素间关系
    3.2 分析视角与框架建构
        3.2.1 分析视角
        3.2.2 分析框架构建
    3.3 研究数据与指标介绍
        3.3.1 数据库与检索策略
        3.3.2 主要指标介绍
    3.4 本章小结
4 大数据研究产出概况
    4.1 大数据论文的产出特征
        4.1.1 时间分布
        4.1.2 国家分布
    4.2 大数据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4.2.1 施引文献学科分布
        4.2.2 施引文献主题分布
        4.2.3 高被引论文
    4.3 本章小结
5 大数据研究的主体特征
    5.1 作者及其合作
        5.1.1 规模与特征
        5.1.2 合作模式
    5.2 机构及其合作
        5.2.1 规模与特征
        5.2.2 合作模式
    5.3 国家及其合作
        5.3.1 规模与特征
        5.3.2 合作模式
    5.4 本章小结
6 大数据研究的载体特征
    6.1 期刊与学科分布
        6.1.1 主要期刊
        6.1.2 期刊所属学科分布
    6.2 跨学科性
        6.2.1 跨学科性测度
        6.2.2 主要来源学科
        6.2.3 核心文献
    6.3 本章小结
7 大数据研究的客体特征
    7.1 基于关键词的知识点分析
        7.1.1 高频关键词
        7.1.2 关键词聚类网络
    7.2 基于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7.2.1 CWTS论文主题分类系统
        7.2.2 大数据研究主题分布
    7.3 基于论文聚类的研究方向分析
        7.3.1 耦合网络
        7.3.2 共被引网络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大数据研究的特征
    8.1 主体特征
        8.1.1 核心作者与机构
        8.1.2 合作模式
    8.2 载体特征
        8.2.1 期刊分布
        8.2.2 学科分布
        8.2.3 跨学科性
        8.2.4 核心文献
    8.3 客体特征
        8.3.1 高频关键词
        8.3.2 论文主题分布
        8.3.3 论文聚类网络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5)高等学校科研投入对产出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以教育部直属985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2.3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主要创新与不足
        0.4.1 主要创新
        0.4.2 不足之处
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1.1 高等学校
        1.1.2 科学研究活动
        1.1.3 科研投入
        1.1.4 科研产出
    1.2 理论基础
        1.2.1 人力资本理论
        1.2.2 投入产出理论
        1.2.3 高校层级分类理论
2 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现状
    2.1 高校科研投入现状
        2.1.1 科研人员投入
        2.1.2 科研经费投入
    2.2 高校科研产出现状
        2.2.1 高校科技着作
        2.2.2 发表学术论文
        2.2.3 专利授权数
        2.2.4 专利技术转让的经济效益
    2.3 本章小结
3 教育部直属985高等学校科研投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分析
    3.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1.1 研究假设
        3.1.2 模型构建
    3.2 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
        3.2.1 变量解释
        3.2.1.1 被解释变量
        3.2.1.2 核心解释变量
        3.2.1.3 控制变量
        3.2.2 数据来源
    3.3 教育部直属985高校科研投入产出影响程度实证分析
        3.3.1 回归结果分析
        3.3.2 分样本回归分析
4 结论与对策
    4.1 主要结论
    4.2 相关对策
        4.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4.2.2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4.2.3 升级科研交流平台,提高创新成果质量
        4.2.4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完善科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7)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上海科创中心辐射效应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科创中心相关理论
        2.1.2 创新空间相关理论
        2.1.3 辐射效应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科创中心建设相关研究
        2.2.2 科创中心辐射效应评价相关研究
        2.2.3 科创中心带动区域创新相关研究
    2.3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一体化战略下科创中心建设的空间辐射效应测度
    3.1 一体化战略分析
        3.1.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概述
        3.1.2 上海科创中心功能定位
    3.2 测度模型构建
        3.2.1 辐射场模型构建
        3.2.2 评价指标与方法选择
    3.3 实证结果
        3.3.1 数据来源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创中心辐射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4.1.1 理论假设
        4.1.2 回归模型设计
        4.1.3 变量说明
    4.2 实证检验
        4.2.1 数据来源
        4.2.2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2.3 参数估计
        4.2.4 稳健性检验
    4.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创中心建设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
    5.1 国内外经验借鉴
        5.1.1 国外实践经验
        5.1.2 国内实践经验
    5.2 理论框架设计
        5.2.1 设计思路
        5.2.2 区域科创走廊构建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模型原理
        5.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3 预测结果检验
        5.3.4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附录
致谢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4.4.1 数量的演变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4.4.4 体系的演变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6.3.1 政策状态
        6.3.2 政策结构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9)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10)“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世界一流大学
        2.1.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
        2.1.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制度理论
        2.2.3 社会行动理论
第3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样本遴选
    3.1 排行榜的选用
    3.2 遴选方法
    3.3 遴选结果
第4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价值理念
    4.1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4.1.1 保持政府与大学之间张力的平衡
        4.1.2 维护学术自由精神
        4.1.3 营造民主和谐的治理氛围
    4.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实践原则
        4.2.1 权力互补性原则
        4.2.2 权力共享性原则
        4.2.3 权力互动性原则
第5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制度结构
    5.1 大学治理制度结构的理想框架
        5.1.1 保障大学自治的法人制度
        5.1.2 协调权力配置的内部治理制度
        5.1.3 遵循学术逻辑的内部管理制度
    5.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法人制度
        5.2.1 大学法人制度的缘起
        5.2.2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法人制度的特点
    5.3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制度
        5.3.1 董事会制度的现状与特点
        5.3.2 学术委员会制度
        5.3.3 权力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5.4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
        5.4.1 教师聘用制度
        5.4.2 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5.4.3 学术评价制度
第6章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行动模式
    6.1 决策制定
        6.1.1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建立的逻辑起点
        6.1.2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的特点
        6.1.3 “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决策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6.2 决策执行
        6.2.1 学校职能机构数量的精简
        6.2.2 “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的构建
        6.2.3 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建立
    6.3 决策监督
        6.3.1 决策制定过程监督
        6.3.2 决策执行过程监督
        6.3.3 决策执行效果监督
第7章 国外经验对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启示
    7.1 中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现状
        7.1.1 优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7.1.2 加强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
        7.1.3 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7.2 中国一流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
        7.2.1 价值取向偏离
        7.2.2 制度创新缓慢
        7.2.3 行动模式滞后
    7.3 完善中国一流大学治理的对策建议
        7.3.1 强化大学治理的文化驱动力
        7.3.2 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7.3.3 构建广泛参与和利益兼顾的决策系统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致谢

四、从上海交通大学论文数的大幅提升看科研管理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D]. 赖晓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D]. 鲁世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D]. 吕晓赞. 浙江大学, 2020
  • [5]高等学校科研投入对产出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以教育部直属985高校为例[D]. 张承杨. 辽宁大学, 2020(01)
  • [6]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上海科创中心辐射效应及对策研究[D]. 张嘉琳. 上海大学, 2020(03)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10]“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价值、制度与行动[D]. 刘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从上海交通大学论文数量的大幅增长看科研管理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