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误差及其控制

教育测量误差及其控制

一、教育测量的误差及其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付开晴[1](2021)在《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环境污染和能源减少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促使人类对新型清洁能源的产出方式进行探索,风能以广泛性、清洁性为代表,表现出巨大的开发潜质。随着各国对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各项政策刺激,风力发电在现代电网中举足轻重。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具有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为风力发电产业的推广提供了设备基础。由此引发了专家学者对其控制技术研究的兴趣。风力发电追求稳定、高效,因此针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研究其网侧变换器控制技术和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技术对促进风电消纳、指导风电生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首先研究了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原理,给出双馈式发电机组结构框图,提出了研究目标、确定了技术路线。根据机组结构框图示意,依次对各环节进行建模分析。包含对风速分类建模、风速信息处理后指导风机选型、能量传动轴建模、双馈式发电机建模、PWM双向变流器建模以及对SVPWM控制器建模。其次对网侧变换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传统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双环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并对其双环控制器进行分别设计,搭建了整体控制系统。针对其PI环节在强时滞、大惯性风电系统中稳定电压能力的不足情况,引入先进控制理论包括滑模控制和内模控制分别对电压环、电流环控制器进行设计,维持系统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然后对其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在对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功率反馈法控制方案,设计一种可以实现转速自平衡的跟踪策略。在此基础上引入滑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对电机转速估计,实现无传感器控制的最大风能跟踪。最后,在Matlab仿真软件中,按照本文所研究控制技术原理,对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和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策略搭建Simulink模型,分别对其稳定性、可实施性进行验证。

曹钰[2](2021)在《扑翼测试平台设计及其控制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目前所有的飞行模式中,扑翼飞行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双翅上下扑动,可以产生所需的升力和推力,靠翅膀运动可以完美的把升力和推力结合在一起。同时鸟类飞行时可以感知周围空气气流方向,利用上升气流,实现滑翔飞行,能量利用率高。仿生扑翼飞行器设计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飞行生物采用的飞行方式,需要轻质强度高材料、微型机电控制系统、灵活可靠的扑动机构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因为仿生扑翼飞行器隐蔽性能好、可以小范围起飞降落、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有一定商业价值。所以本论文针对目前在仿生扑翼飞行器开发过程中,更好的得到实验测试数据,设计了一款特定的测试平台,对其仿生扑翼飞行器进行一系列测试飞行。首先,通过查阅仿生扑翼飞行器研究相关论文资料,对仿生扑翼飞行器设计研发具有一定整体概念,同时了解到仿生扑翼飞行器在国内外发展所达到的技术程度。根据文献调研,发现仿生扑翼机测试飞行目前研究设计方面的资料较少,多数研究机构和大学都是直接采用实物样机进行实际飞行测试,这样测试周期时间较长,且测试设备会增加仿生扑翼机的重量,严重影响其飞行性能。然后,针对仿生扑翼飞行器设计一款测量平台,整体实验测试平台的设计思路是需要在室内有限空间和条件下,实现扑翼无干扰的飞行运动,而且要在扑翼的运动过程中实现数据的采集,最终为扑翼的设计提供平台支撑,因此在平台整体思路设计阶段需要反复迭代,实现多方面的要求,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其次,介绍了一款仿生扑翼机开发设计过程。利用测试平台根据扑翼自身的运动速度,通过采用微功率激光传感器测量目标距离,研究基于PID算法的步进电机控制方式,完成相关算法代码的编写,实现扑翼在平台上的无干扰运动。最后,研究扑翼在平台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测量方法,通过采用重力、加速度等传感器,完成扑翼性能的数据采集和记录的电路设计和相关软件开发。

成蒙[3](2021)在《光伏发电用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全球工业现代化不断发展,人类在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随着世界能源的升级换代,可再生能源为全球能源的开发及利用注进了新的力量。太阳能是一种分布十分广的可再生能源,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其应用的关键方式即为光伏发电,而光伏发电技术以及其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都必须用到逆变器。太阳能发电要求并网,需要先进的逆变器来维持电网的稳定性。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存在光伏电池能量变换效率过低、成本过高、最大功率点跟踪以及孤岛效应等不足,在能源战略的调整以及光伏发电市场不断扩展的背景下,对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以及控制策略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光伏发电并网控制,确定工程中光伏逆变器的结构是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不同的分类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构,在综合分析各分类结构的优缺点后,本文选择了三相单级式光伏逆变器结构。在确定逆变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以及并网要求,基于Sepic、Zeta、Buck-Boost三种DC/DC变换器,构建了新型单级光伏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同时,建立了上述三种新型光伏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非线性滑模控制、模糊PID控制和基于专家系统的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控制方法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基于TMS320F28335搭建了1k W的系统样机,详细介绍了四开关三相Buck-Boost逆变器实验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调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新型逆变器拓扑结构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新型光伏逆变器可以减小系统的大小和成本,切实提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并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将促进并网逆变器的光伏应用进程,并进一步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及革新。本文所提出的光伏逆变器及控制方案将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满足高质量的供电及用电需求。

章夏荷[4](2021)在《伺服电机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研究》文中指出伺服电机是一类能实现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控制的电机,其被广泛应用在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对控制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伺服电机的应用场合对电机的动静态性能及运行的稳定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管是对电机的位置、速度还是加速度进行控制,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对电流的控制,因此电流控制是电机控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易于维护、控制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预测电流控制算法因为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是当前伺服电机电流控制算法的研究热点。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Deadbeat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DPCC)作为预测电流控制算法的一种,具有动态响应迅速、控制算法简单、无需参数整定、计算量小、开关频率固定等一系列优点。但由于DPCC依赖于电机数学模型,其控制性能会因为电机数学模型不准确而下降。本文将应用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DPCC算法作为研究对象,以降低电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对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为目标,对传统DPCC进行了改进。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电机参数误差、逆变器非线性及由坐标变换带来的相位延迟对传统DPCC的动静态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传统DPCC的控制方程,分析了影响传统DPCC控制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电机参数误差会导致传统DPCC出现明显的电流静差和动态性能的下降。在电感误差过大时系统甚至会失稳。逆变器非线性会导致电流静差与电流纹波增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一种死区补偿算法,有效降低了逆变器非线性对传统DPCC的影响。相位延迟也会导致传统DPCC出现电流静差。本文通过引入一种简单的相位补偿算法有效消除了相位延迟对传统DPCC的影响。(2)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电机模型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Incremental model based Deadbeat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IDPCC)。推导了增量式电机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机参数误差、逆变器非线性及相位延迟对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IDPCC控制算法简单且动态响应迅速,在理想条件下能在两个控制周期内消除电流误差。此外,IDPCC还具备优越的静态性能,在存在电机参数误差、受到逆变器非线性及相位延迟影响的情况下均不存在电流静差,但是其稳定运行范围减小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3)针对IDPCC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电机模型的鲁棒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Robust Incremental model based Deadbeat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RIDPCC),并分析了电机参数误差对R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RIDPCC同样具有控制算法简单和静态性能优越的特点,在存在电机参数误差、受到逆变器非线性及相位延迟影响的情况下均不存在电流静差。在理想条件下,RIDPCC也能在两个控制周期内消除电流误差。但在电压裕量不足时,RIDPCC的动态性能较传统DPCC和IDPCC下降更明显。(4)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上述算法的仿真模型。基于TI的TMDSHVMTRPFCKIT套件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本文提出的这两种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比总结了PI电流控制、传统DPCC、IDPCC与RIDPCC的性能特点。

鲁青原[5](2020)在《辽河滨海芦苇湿地有机碳的埋藏过程及控制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滨海湿地被认为是有机碳的主要埋藏区域之一。然而,关于全球滨海湿地有机碳的埋藏量和封存效率,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了解有机碳在滨海湿地的埋藏过程将有助于客观评估滨海湿地的有机碳封存能力,进而提出碳库保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沉积物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荧光定量,以及对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和沉积物剖面的年代学结果,研究了不同生境、不同季节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与微生物时间序列的演替以及耦合关系,以及微生物和环境因子对湿地有机碳封存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辽河滨海湿地不同生境水体可溶有机碳浓度与盐度呈正相关。与表层水相比,沉积物孔隙水可溶有机质具有更高的分子量、芳香度、不饱和度、类腐殖组分丰度和杂原子化合物丰度,提出生物降解和硫化作用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2.辽河芦苇湿地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垂向差异。与表层相比,深层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更低,群落演替速率更慢,细菌由放线菌、硫氧化菌向硫还原菌、假单胞菌演替。同时,有机碳含量和溶解有机质类腐殖组分占比随深度增加降低,与假单胞菌相对丰度、芳环羟基化双加氧酶表达量显着负相关。3.湿地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严格受地理空间制约,潮间带的滩涂由于受潮汐影响,盐度较高,微生物以海洋来源的嗜盐菌为主,有机碳的分解速率远低于低盐度的芦苇湿地。4.辽河芦苇湿地微生物对有机质降解能力受季节性影响明显,非植物生长季微生物对于类腐殖组分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植物生长季。高盐度和高水位条件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功能以及氧化还原条件,抑制有机质特别是其中惰性组分分解的主要因素。5.辽河芦苇湿地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与微生物时间序列的演替结果表明,垂向上有机质降解梯度明显,0–20 cm以好氧降解为主,20–35 cm以厌氧降解为主,有机碳分解速率大幅降低,35–50 cm为严格厌氧区域,有机碳分解极为缓慢,维管植物向深层的氧气输送可能使稳定有机质层下移。有机碳分解速率在0–20 cm为1.42%yr-1–1.70%yr-1、20–35 cm为0.45%yr-1、35–50 cm为0.15%yr-1。6.以高生产力为特征的辽河芦苇湿地,经历了快速腐殖化过程的植物残体是沉积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度腐殖化有机质经过沉积过程中的微生物矿化作用,仅有~14%能得到较为长期(~221年)的封存。

祝洋[6](2020)在《基于多源干扰估计器的鲁棒飞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复杂多变的飞行条件下,飞行器不可避免地受到输入干扰、模型不确定性、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统称为多源干扰。为了保证飞行器的飞行品质和飞行安全,在控制设计阶段必须系统地考虑多源干扰的主动抑制问题。然而,经典控制理论表明,同时抑制多源干扰往往需要做精细的折中,这样的设计过程复杂且极具挑战性。本文针对多源受扰系统的鲁棒轨迹跟踪问题,在标称跟踪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统一的基于干扰估计器的鲁棒控制框架,将针对不同干扰的补偿机制进行结构整合,实现测控系统的多源干扰抑制,并在几种飞行器平台上进行应用与验证。本文创新点总结如下:针对无速率测量系统的鲁棒跟踪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不确定性和干扰估计器(UDE)的输入干扰补偿方法。第一种方法中推导了UDE滤波器在无速率测量条件下的可行相对阶,保证UDE在可物理实现的前提下实现干扰的估计与补偿,并通过passivity技术注入阻尼,替代标称跟踪控制器中不可获得的速率反馈项,实现速率跟踪。第二种方法中提出了一种伦伯格状态观测器(LSO)和UDE的双向耦合结构,LSO为UDE提供速率估计,解决无速率测量问题,而UDE为LSO提供干扰估计,消除干扰对LSO性能的影响。在3-DOF直升机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控制方法都能实现对集总干扰的估计与补偿以及对参考信号的高精度跟踪。针对传感器测量性能受限系统的鲁棒跟踪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测控系统模型的测量误差估计器(MEE)。相比于经典的滤波方法,MEE最大化地利用了传感器、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模型以及控制系统实时的输入输出信息,实现对测量误差的在线精准估计,并在控制系统中进行动态补偿。其次,通过引入预滤波器对测量信号进行预处理,可以降低MEE的带宽要求,从而降低MEE对模型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进一步针对复杂的传感器模型,提出了一个传感器动态时滞补偿器(SLC),利用测控系统模型重构动态时滞误差并在闭环系统中对其进行实时补偿。在2-DOF直升机平台上的仿真实验结果展示了MEE相比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性能优势。针对存在多源干扰的一类二阶系统的鲁棒跟踪问题,提出了一个多源干扰估计框架。该框架利用部分准确的控制系统模型信息和部分准确的状态测量来构建MEE和UDE,以分别在控制系统中估计和补偿多源干扰。此外,通过在多源干扰估计框架中引入奇异摄动参数ε,可以实现两个估计器估计带宽的协同调参,并利用奇异摄动理论证明了减小ε可以提高多源干扰抑制性能和闭环系统稳定性。在2-DOF直升机平台和四旋翼飞行器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MEE+UDE的多源干扰补偿方法相比于经典的鲁棒控制方案在瞬态控制、稳态控制和调参简易性等层面具有更优的性能。针对存在测量误差条件下的固定翼飞机航迹倾角鲁棒同步跟踪问题,研究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飞行器编队控制中的推广应用。考虑固定翼飞机航迹倾角动态模型中的非最小相位特性,通过将基于MEE的测量误差补偿方法与经典的分布式观测技术以及非最小相位系统控制技术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模块的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各个模块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解耦,使得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其中任意模块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对F-16战斗机编队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时变航迹倾角参考信号的鲁棒同步跟踪。

李琦[7](2020)在《基于模糊控制和通风网络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风量空调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以其节能、舒适、灵活等特点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应用尝试和推广普及,其在美国高层建筑中的使用率可达90%以上。但变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变风量空调结构及控制方法较为复杂,其运行中故障隐蔽,而目前国内对于既有系统的故障诊断主要集中于硬件故障诊断,对控制逻辑设计问题及人员操作不当引发的故障研究较少。同时,变风量空调系统各参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耦合关系,易造成系统水力失调从而达不到预期控制效果。本文首先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硬件组成、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从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变风量空调系统运行可能产生的各类硬件软件故障;阐述系统各监控参数状态与故障类型的联系,说明各类故障下的参数表现;形成“硬件故障诊断—控制逻辑诊断—人为操作诊断”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随后,探究影响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效果的因素。从系统水力特性、控制参数、控制方法三个方面出发,利用Trnsys、Matlab、Flowmaster仿真软件建立变风量空调系统模型,量化分析各因素对流量分配和温度控制的影响。探究发现,各末端所受影响主要来自所处之路其他末端阀门调节,影响程度约达18.75%,来自其他支路末端的影响仅约0.82%。控制参数方面,PID参数选择对系统稳定性和快速性有明显影响,控制周期增长可使系统稳定性增强,但快速性减弱。控制方法方面,受自身设计制约,定静压法和总风量法对负荷波动较大的工况控制失效。变静压法可较好适应各工况变化,但其根据末端阀位变频的控制方法使系统波动较大。定静压、变静压、总风量三种方法对与设计负荷不符的工况温度可控时长占比分别为35.51%、75.45%、43.21%。基于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通风网络的新型控制方法。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采用通风网络计算系统管网流量分配,引入模糊控制计算末端需求风量。利用变风量空调系统仿真实验平台仿真软件对比定静压控制法、变静压控制法、总风量法与通风网络法对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温度可控时长占比及系统能耗。实验表明,设计负荷工况下,本文所提新型控制方法温度可控时长占比为100%,较定静压法、总风量法分别节能18.23%、11.42%。在负荷波动工况下温度可控时长占比93.33%,优于变静压法的75.45%,且二者能耗水平相似。

张荣茹[8](2020)在《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特性建模与电阻感知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材料的不断发展,形状记忆合金(SMA)以其独特的形状记记忆效应(SME)和超弹性效应(SE)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通过调研和对比发现,当前的SMA应用对其理论、控制与实际应用之间关系的探索仍有不足,限制了SMA的应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SMA丝状作动器的力、热、电特性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阻反馈控制的SMA丝状作动器控制策略。为更加有效准确地描述SMA的热力学行为,本文建立了SMA晶体变速本构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晶体变速函数K和晶体变速系数k来描述SMA的相变过程,以SMA应变分解为基础建立了本构方程;设计了专用测试系统对SMA进行热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并利用本文提出的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相应的材料参数,测试项目包括DSC测试、高低温拉伸性能测试和温度循环测试;对经典的Brinson模型和所提出的晶体变速模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晶体变速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为使SMA丝的电阻相对变化率成为有效的反馈信号,实现电阻反馈控制,在SMA的晶体变速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金属材料的电阻特性建立了SMA电阻-力-温度关系模型;通过对电热驱动原理进行研究,建立了电流-温度-时间的三维关系模型;针对SMA丝-定载荷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基于晶体变速本构模型和电热驱动原理的前馈设计、变参数PID反馈设计以及基于电阻特性模型的电阻反馈控制设计。设计了相应的SMA丝状作动器控制系统和SMA精密驱动测试系统;在单丝系统中,分别对前馈控制、位移反馈控制和电阻反馈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三种典型的信号进行了追踪,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在双丝系统中,改变环境温度和载荷情况,对不同使用条件下的SMA控制系统进行了同步性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确定了同步控制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电阻反馈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张秋锋[9](2020)在《基于片层体积测量的三维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基于网格片层体积测量的新型三维无损测量方法中,实现对被测机械零件无损测量的测量数据来源于测量装置对被测机械零件的片层体积划分,该装置与其控制系统自身的精密性以及控制的精确度、稳定性将决定最终的获取数据在后期阶段能否有效的完成对被测机械零件的三维重构,因此基于该方法的功能需求,展开对其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首先,基于该新型测量方法,论文总结论述了国内外三维无损测量技术以及测量装置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并依据测量原理及目前的控制技术,明确了实现对被测机械零件三维重构无损测量的测量数据获取的关键性。从而展开对测量装置三个子平台的设计介绍,最后根据该测量装置为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稳定的片层体积测量需具备的功能需求,确定了其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总方案。其次,依据总方案展开了软硬件的设计研究。硬件部分:综合可靠性、操作便捷性等确定了以两台西门子S7-200_SMART PLC相互通信作为装置的主控。接着设计了片层体积测量装置的溢流装置与液位传感器,提高了溢流液体的测量精度。而为实现对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三个子平台的协同工作,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的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板。接着依据控制精度要求,对伺服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与调整,使微步长多次重复定位误差精度在±0.005mm内。软件部分:首先对硬件系统中双PLC控制器进行通信建立,接着依据功能需求展开了相关控制程序的设计,最后通过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操作软件,与下位机形成相互通信,实现对测量装置的自动控制、监测、测量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最后,对测量装置及控制系统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与修正,通过对四个不同机械零件进行不同方向测量的综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每一层允许的测量网格数量误差值控制在5%-7%之间,该设计的控制系统基本满足要求的定位精度,验证了其具备运行稳定、测量数据采集快速、有效等优点,整体达到了课题所需求的设计。

张伟杰[10](2020)在《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政府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激励下,电动汽车的数量正不断增大,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用户对其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无线充电技术是解决车载电池体积大、续航时间短以及充电困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论文总结论述了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从高频逆变电路、谐振补偿拓扑、电能变换电路、磁耦合机构和系统控制器等方面介绍了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基于等效电路理论对系统进行建模求解分析系统的传输特性,在MATLAB软件搭建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并依据仿真结果确定了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电路参数。利用发射端的多个发射线圈实现对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调研了当前几种定位检测技术,综合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选择基于漫反射光电定位检测技术。设计了定位检测模块和发射线圈切换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应用定位控制的系统磁场分布规律,证明了该定位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不仅有效地实现了电动汽车的快速准确定位,还保证了动态无线充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接收端通过DC-DC变换电路对负载进行充电调节,先介绍了DC-DC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利用小信号建模法和状态空间平均法分别计算了接收端充电电路的驱动信号与输出电流的动态特性,而后设计了泄环调制滑模控制器。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模拟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仿真,对控制环路稳定性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器具有充电电流误差量小、充电波动小的特点,并拥有负载适应能力和偏移适应能力。结合前期理论与仿真分析结果搭建了电动汽车静态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了频率特性、横向偏移特性及负载特性实验,为搭建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做基础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当谐振频率为85k Hz、小于10cm的横向偏移、负载为14Ω、传输距离处于0.2m时,不仅符合电动汽车底盘与地面的距离,而且系统传输功率与效率较高。随后,设计控制器调节负载功率,保证接收端接收平稳功率为负载进行充电,搭建动态无线充电实验平台以验证发射端和接收端控制器的可行性,进行了变负载适应性和变速度适应性实验以验证控制器的普适性。实验结果表明发射端控制器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证了充电连续性,接收端控制器能快速调节负载端,使负载接收到平稳电流电压,具有超调量小、控制速度快的特点和很好的变负载和变速度适应能力。

二、教育测量的误差及其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测量的误差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风力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双馈式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章节安排
2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分析及研究目标
    2.1 双馈式发电机励磁分析及功率流动关系
        2.1.1 双馈式发电机励磁分析
        2.1.2 双馈式发电机功率关系
    2.2 双馈式发电机组结构
    2.3 课题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目标
        2.3.2 确定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3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建模
    3.1 空气动力学建模与风速分类
        3.1.1 空气动力学建模
        3.1.2 四种风速数学模型建立
        3.1.3 风速概率统计建模
    3.2 传动轴系统建模
    3.3 双馈发电机建模
        3.3.1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三相静止坐标系模型
        3.3.2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两相旋转坐标系模型
    3.4 PWM变流器建模
        3.4.1 网侧变换器建模
        3.4.2 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建模
    3.5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3.5.1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
        3.5.2 SVPWM算法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网侧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
    4.1 电网电压定向PI双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4.2 基于滑模理论的电压环控制器研究与设计
    4.3 基于内模控制的电流环控制器研究与设计
    4.4 基于滑模—内模控制的双闭环控制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5.1 双馈式发电机矢量控制
        5.1.1 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
        5.1.2 电压前馈解耦
    5.2 基于最佳转矩控制的最大风能跟踪研究与设计
        5.2.1 最佳转矩控制的原理
        5.2.2 转矩参考值的确定
        5.2.3 基于最佳转矩控制的最大风能跟踪系统设计
    5.3 基于滑模—MRAS无传感器控制研究与设计
        5.3.1 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估计
        5.3.2 基于滑模—MRAS转速估计策略建模
    5.4 本章小结
6 仿真分析
    6.1 系统各环节仿真模块搭建
        6.1.1 风力机的仿真模型
        6.1.2 SVPWM脉冲输出仿真模型
        6.1.3 发电机的仿真参数设定
    6.2 网侧变换器控制仿真分析
    6.3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6.3.1 基于最佳转矩的最大风能跟踪仿真结果
        6.3.2 基于滑模—MRAS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仿真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附录

(2)扑翼测试平台设计及其控制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解决关键性问题
第2章 测试平台的硬件设计
    2.1 引言
    2.2 平台运动原理
    2.3 平台结构设计
        2.3.1 设计参数确定
        2.3.2 脚架试支撑架
        2.3.3 转动平台
        2.3.4 末端的活动固定支座
    2.4 平台电控设计
        2.4.1 平台旋转控制部分
        2.4.2 动力测量部分
        2.4.3 距离测量部分
    2.5 平台结构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试平台的监控软件设计
    3.1 引言
    3.2 调参系统介绍
        3.2.1 总体设计
        3.2.2 控制信号
    3.3 PID控制算法说明
    3.4 流程图说明
    3.5 代码编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试平台的实验测试分析
    4.1 引言
    4.2 实物样机制造
        4.2.1 测试平台实物搭建
        4.2.2 仿生扑翼机实物搭建
    4.3 测量部件测试
        4.3.1 原型系统介绍
        4.3.2 监控软件介绍
        4.3.3 升力和推力测试
    4.4 样机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急回特性机构设计
    4.6 实物测试数据
    4.7 室外飞行前检查事项
    4.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光伏发电用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光伏发电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状况
        1.2.2 国内发展状况
    1.3 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1.3.1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1.3.2 集中式逆变器
        1.3.3 级联H桥光伏逆变器
        1.3.4 单级式和两级式拓扑
        1.3.5 带变压器隔离型以及不带变压器非隔离型
    1.4 光伏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4.1 逆变控制技术
        1.4.2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1.4.3 孤岛检测技术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设计
    2.1 工频隔离型和高频隔离型光伏逆变器
        2.1.1 工频隔离型光伏逆变器
        2.1.2 高频隔离型光伏逆变器
    2.2 单级型和两级型光伏逆变器
        2.2.1 单级型光伏逆变器
        2.2.2 两级型光伏逆变器
    2.3 电压型和电流型光伏逆变器
    2.4 光伏逆变器的结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
    3.1 四开关三相Sepic逆变器拓扑结构
    3.2 四开关三相Zeta逆变器拓扑结构
    3.3 四开关三相Buck-Boost逆变器拓扑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4.1 FSTP Sepic逆变器控制策略
        4.1.1 Sepic变换器建模
        4.1.2 非线性滑模控制
    4.2 FSTP Zeta逆变器控制策略
        4.2.1 Zeta变换器建模
        4.2.2 模糊PID控制
    4.3 FSTP Buck-Boost逆变器控制策略
        4.3.1 Buck-Boost变换器建模
        4.3.2 基于专家系统的神经元PID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仿真研究
    5.1 FSTP Sepic逆变器仿真研究
        5.1.1 静态仿真研究
        5.1.2 动态仿真研究
    5.2 FSTP Zeta逆变器仿真研究
        5.2.1 静态仿真研究
        5.2.2 动态仿真研究
    5.3 FSTP Buck-Boost逆变器仿真研究
        5.3.1 静态仿真研究
        5.3.2 动态仿真研究
    5.4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DSP的 FSTP Buck-Boost逆变器系统样机设计
    6.1 系统结构
    6.2 硬件电路设计
        6.2.1 电压采样调理电路
        6.2.2 电流采样调理电路
        6.2.3 驱动电路
        6.2.4 辅助电源电路
    6.3 系统软件设计
        6.3.1 主程序
        6.3.2 定时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6.3.3 PWM设计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伺服电机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的预测电流控制算法
        1.2.1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
        1.2.2 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DPCC)
    1.3 常见的改进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1.1 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1.2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DPCC)
    3.1 传统DPCC的基本原理
    3.2 传统DPCC在实际应用时面临的问题
        3.2.1 由电机参数误差导致的电机数学模型不准确
        3.2.2 给定电压与实际电压之间存在误差
    3.3 仿真验证
        3.3.1 传统DPCC与 PI电流控制的控制性能对比
        3.3.2 相位延迟对传统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3.3.3 逆变器非线性对传统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3.3.4 电机参数误差对传统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增量式电机模型的改进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
    4.1 增量式电机模型
    4.2 基于增量式电机模型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IDPCC)
        4.2.1 基本原理
        4.2.2 电机参数误差对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4.2.3 相位延迟及逆变器非线性对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4.3 基于增量式电机模型的鲁棒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RIDPCC)
        4.3.1 基本原理
        4.3.2 电机参数误差对R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4.4 仿真验证
        4.4.1 理想条件下IDPCC与 RIDPCC的控制性能
        4.4.2 相位延迟对IDPCC与 R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4.4.3 逆变器非线性对IDPCC与 R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4.4.4 电机参数误差对IDPCC与 R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平台介绍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逆变器非线性对PI电流控制、传统DPCC、IDPCC与 R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5.2.2 电机参数误差对传统DPCC、IDPCC与 RIDPCC控制性能的影响
    5.3 PI电流控制、传统DPCC、IDPCC与 RIDPCC的控制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辽河滨海芦苇湿地有机碳的埋藏过程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滨海湿地有机质的来源
    1.3 滨海湿地有机质的埋藏、封存及其机理
    1.4 表生环境溶解性有机质的性质及其对有机碳循环的意义
    1.5 DOM与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碳埋藏的影响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与实际工作量
2 样品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测年
    2.4 基础理化参数的测定
    2.5 沉积物有机质整体参数测定
    2.6 溶解有机质参数测定
    2.7 激发发射矩阵(EEM)光谱和PARAFAC分析
    2.8 FT-ICR MS测试分析
    2.9 沉积类脂化合物提取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2.10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
3 辽河滨海芦苇湿地有机质的来源
    3.1 类脂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2 沉积有机质中极性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本章小结
4 辽河滨海湿地DOM在表层水和沉积物孔隙水中的迁移转化
    4.1 表层水和孔隙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光学性质与DOM分子组成
    4.2 辽河滨海湿地不同生境地表水DOM的异质性
    4.3 DOM从地表到沉积物孔隙水过程的控制因素
    本章小结
5 辽河滨海湿地沉积有机质与沉积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5.1 辽河滨海芦苇湿地沉积物基本物理化学特征
    5.2 辽河滨海湿地沉积物溶解有机质性质的垂向变化特征
    5.3 辽河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特定功能基因表达量的垂向变化特征
    5.4 辽河滨海芦苇湿地DOM与微生物的垂向耦合过程
    5.5 辽河滨海湿地不同地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季节演变
    5.6 不同生境、不同季节沉积物DOM性质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本章小结
6 辽河滨海芦苇湿地有机碳埋藏过程及其关键控制因素
    6.1 沉积物有机碳通量的降解速率及微生物作用对其的制约
    6.2 辽河滨海芦苇湿地中沉积物有机碳的周转周期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基于多源干扰估计器的鲁棒飞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受多源干扰的控制系统
        1.1.2 低成本飞行器的发展现状
        1.1.3 低成本飞行器在受多源干扰条件下的控制难点
    1.2 受多源干扰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受集总输入干扰系统的鲁棒控制
        1.2.2 受输出干扰或传感器数量受限系统的鲁棒控制
        1.2.3 受多源干扰系统的鲁棒控制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1.3.1 主要创新
        1.3.2 主要贡献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速率测量系统的集总输入干扰补偿控制
    2.1 引言
    2.2 无速率测量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分析
        2.2.1 问题描述
        2.2.2 设计难点
    2.3 基于passivity技术和改进的UDE的控制方案设计
        2.3.1 控制方案设计
        2.3.2 改进的UDE设计
        2.3.3 稳定性和性能分析
        2.3.4 3-DOF直升机应用
    2.4 基于改进的LSO+UDE的控制方案设计
        2.4.1 控制方案设计
        2.4.2 改进的LSO设计
        2.4.3 UDE设计
        2.4.4 稳定性和性能分析
        2.4.5 3-DOF直升机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性能受限系统的测量误差补偿控制
    3.1 引言
    3.2 传感器性能受限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分析
        3.2.1 问题描述
        3.2.2 设计难点
    3.3 基于MEE的控制方案设计
        3.3.1 控制方案设计
        3.3.2 MEE设计
        3.3.3 稳定性分析
        3.3.4 2-DOF直升机应用
        3.3.5 固定翼飞机应用
    3.4 被控系统模型精度受限条件下基于MEE的控制方案设计
        3.4.1 改进的控制方案设计
        3.4.2 2-DOF直升机应用
    3.5 传感器动态时滞条件下基于MEE+SLC的控制方案设计
        3.5.1 针对一阶传感器模型的控制方案设计
        3.5.2 针对一阶传感器模型的MEE设计
        3.5.3 针对高阶传感器模型的控制方案和MEE设计的推广
        3.5.4 2-DOF直升机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存在多源干扰系统的一体化补偿控制
    4.1 引言
    4.2 存在多源干扰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分析
        4.2.1 问题描述
        4.2.2 设计难点
    4.3 基于MEE+UDE的控制方案设计
        4.3.1 多源干扰估计框架设计
        4.3.2 控制方案设计
        4.3.3 MEE设计
        4.3.4 UDE设计
        4.3.5 稳定性和性能分析
        4.3.6 与经典鲁棒控制方案的对比
        4.3.7 2-DOF直升机应用
        4.3.8 四旋翼飞行器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定翼飞机高精度编队控制
    5.1 引言
    5.2 固定翼飞机高精度编队控制设计分析
        5.2.1 问题描述
        5.2.2 设计难点
    5.3 基于因果稳定逆的分布式鲁棒同步输出跟踪控制方案设计
        5.3.1 控制方案设计
        5.3.2 分布式观测网络设计
        5.3.3 因果稳定逆设计
        5.3.4 基于MEE的局部鲁棒控制器设计
        5.3.5 稳定性和性能分析
        5.3.6 F-16战斗机编队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基于模糊控制和通风网络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风量空调系统故障检测诊断研究现状
        1.2.2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介绍
    2.1 变风量空调系统介绍
        2.1.1 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
        2.1.2 变风量空调系统结构
        2.1.3 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形式
    2.2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介绍
        2.2.1 定静压控制法
        2.2.2 变静压控制法
        2.2.3 总风量控制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1 控制环路动态特性分析
        3.1.1 新风量控制环路
        3.1.2 送风温度控制环路
        3.1.3 送风量控制环路
        3.1.4 末端温度控制环路
    3.2 故障动态特性分析
        3.2.1 硬件故障
        3.2.2 系统逻辑问题
        3.2.3 人为操作问题
    3.3 系统故障诊断流程
    3.4 基于专家知识的故障诊断规则
        3.4.1 末端温度控制环路故障诊断规则
        3.4.2 送风量控制环路故障诊断规则
        3.4.3 送风温度控制环路故障诊断规则
        3.4.4 新风量控制环路故障诊断规则
    3.5 变风量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实例
        3.5.1 项目概况
        3.5.2 故障诊断手段及流程
        3.5.3 故障诊断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4.1 影响因素分析
        4.1.1 系统水力特性的影响因素
        4.1.2 末端控制环路的影响因素
        4.1.3 变风量控制方式的影响因素
    4.2 变风量空调系统仿真实验平台
        4.2.1 选用软件介绍
        4.2.2 仿真平台数据通讯实现
        4.2.3 系统建模与验证
    4.3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效果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4.3.1 系统水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3.2 末端控制环路影响因素分析
        4.3.3 变风量控制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模糊控制和通风网络的控制方案优化
    5.1 基于中央控制的系统结构改造
        5.1.1 既有控制结构的局限性
        5.1.2 基于中央控制的控制结构改造
    5.2 基于模糊控制的需求风量计算优化
        5.2.1 模糊控制原理
        5.2.2 基于模糊控制的需求风量计算方法
    5.3 基于通风网络的风量分配计算优化
        5.3.1 通风网络求解的理论基础
        5.3.2 通风网络模型建立
        5.3.3 通风网络计算求解
        5.3.4 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的通风网络参数校正
    5.4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仿真对比分析
        5.4.1 仿真工况设计
        5.4.2 对比控制策略选择
        5.4.3 仿真对比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关于国际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特性建模与电阻感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SMA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SMA电阻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SMA驱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SMA特性及晶体组成
    2.3 SMA晶体变速本构模型的建立
        2.3.1 SMA晶体变速相变方程的建立
        2.3.2 SMA晶体变速本构方程的建立
    2.4 SMA性能实验及重要参数识别
        2.4.1 SMA相变温度实验
        2.4.2 SMA拉伸性能测试
        2.4.3 SMA温度循环测试
    2.5 SMA本构模型数值拟合及分析
        2.5.1 常温拉伸数值拟合
        2.5.2 高温拉伸数值拟合
        2.5.3 温度循环数值拟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MA电阻特性研究与SMA控制器设计
    3.1 引言
    3.2 SMA电阻特性模型的建立
        3.2.1 SMA电阻-应变模型的建立
        3.2.2 SMA电阻特性模型数值拟合
    3.3 SMA电热驱动原理
        3.3.1 SMA电流-时间-温度三维关系介绍
        3.3.2 SMA热参数识别
    3.4 SMA控制器设计
        3.4.1 SMA丝-定载荷系统建模
        3.4.2 基于本构模型的前馈设计
        3.4.3 变参数PID控制器设计
        3.4.4 电阻反馈控制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真分析与测试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SMA控制性能仿真分析
        4.2.1 本构模型前馈控制
        4.2.2 基于位移反馈的控制器
        4.2.3 基于电阻反馈的控制器
    4.3 SMA双丝系统同步性能验证
    4.4 控制系统组成与测试系统设计
        4.4.1 SMA控制系统组成
        4.4.2 SMA精密驱动测试系统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基于片层体积测量的三维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三维无损测量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1.3 测量控制系统现状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维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1 片层体积无损测量及重构原理
    §2.2 无损测量装置基本组成
        §2.2.1 精密运动定位平台
        §2.2.2 片层体积测量平台
        §2.2.3 容器自动装卸平台
    §2.3 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总方案设计
        §2.3.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部分方案
        §2.3.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部分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控制系统主控制器选型设计
        §3.1.1 主控制器选型
        §3.1.2 PLC高速脉冲接入与输入、输出I/O分配
    §3.2 溢流装置及其液位传感器的设计
        §3.2.1 溢流装置设计
        §3.2.2 液位传感器设计
        §3.2.3 实验验证
    §3.3 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板的设计
        §3.3.1 主控系统与供电电路设计
        §3.3.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3.4 控制系统整体供电电路设计
    §3.5 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设置调整
        §3.5.1 电子齿数比计算
        §3.5.2 参数分析与调整优化
    §3.6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合理性分析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测量装置运行控制程序设计
        §4.1.1 双PLC控制通信建立
        §4.1.2 精密运动定位平台运行程序设计
    §4.2 上位机操作软件开发设计
        §4.2.1 控制监测模块的设计
        §4.2.2 片层体积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的设计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合理性分析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验证分析
    §5.1 测量装置及其控制系统误差分析与修正
    §5.2 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综合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3 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构成与系统建模分析
    §2.1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2.1.1 高频逆变电路
        §2.1.2 谐振补偿拓扑
        §2.1.3 电能变换电路
        §2.1.4 磁耦合机构
        §2.1.5 系统控制器
    §2.2 基于电路理论的系统建模分析
    §2.3 系统模型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射端定位检测与切换模块
    §3.1 定位检测技术
        §3.1.1 辅助线圈的检测技术
        §3.1.2 发射线圈电压检测技术
        §3.1.3 漫反射光电检测技术
    §3.2 定位检测模块设计
        §3.2.1 定位检测与切换模块整体结构
        §3.2.2 定位传感器的原理和选型
    §3.3 发射线圈切换控制策略设计
        §3.3.1 发射线圈投切控制策略
        §3.3.2 发射线圈切换状态
    §3.4 发射端仿真验证
        §3.4.1 系统磁场分析
        §3.4.2 控制验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收端充电电路建模分析与负载调节模块
    §4.1 接收端充电变换电路工作原理
    §4.2 接收端充电电路建模分析
        §4.2.1 小信号建模方法分析
        §4.2.2 状态空间平均法分析
    §4.3 接收端泄环调制滑模控制设计
    §4.4 接收端仿真验证
        §4.4.1 无线充电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4.4.2 分析仿真结果及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平台搭建及实验研究
    §5.1 系统实验条件介绍
        §5.1.1 高频电源
        §5.1.2 自动阻抗匹配器
        §5.1.3 低通滤波器
    §5.2 静态无线充电有效性实验
        §5.2.1 谐振线圈的制作与测试
        §5.2.2 补偿网络调谐测试与验证
        §5.2.3 系统频率特性实验
        §5.2.4 横向偏移特性实验
        §5.2.5 负载特性实验
    §5.3 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测试
        §5.3.1 接收端功率调节回路设计
        §5.3.2 功率开关的驱动电路设计
        §5.3.3 控制电路设计
        §5.3.4 电流电压检测回路设计
        §5.3.5 A/D功能电路设计
        §5.3.6 信号调理测试实验
        §5.3.7 PWM驱动控制实验
    §5.4 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测试实验
        §5.4.1 发射端定位检测线圈切换验证
        §5.4.2 负载调节控制测试实验
        §5.4.3 控制响应测试实验
        §5.4.4 变负载适应性实验
        §5.4.5 变速度适应性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教育测量的误差及其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D]. 付开晴.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扑翼测试平台设计及其控制测量方法研究[D]. 曹钰.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光伏发电用逆变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成蒙.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4]伺服电机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研究[D]. 章夏荷. 浙江大学, 2021(08)
  • [5]辽河滨海芦苇湿地有机碳的埋藏过程及控制因素[D]. 鲁青原. 浙江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源干扰估计器的鲁棒飞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 祝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7]基于模糊控制和通风网络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李琦. 天津大学, 2020(02)
  • [8]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特性建模与电阻感知控制研究[D]. 张荣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片层体积测量的三维无损测量装置控制系统研究[D]. 张秋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10]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 张伟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教育测量误差及其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