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模式探讨

电信运营模式探讨

一、电信运营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董喆人[1](2020)在《基于5G背景的YZ移动公司流量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联合推出5G商用套餐,决定于11月1日起上线运行。5G商用套餐的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运营商新流量营销时代的到来。长期以来,增量不增收成为三大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数据统计发现,2019年1-3季度,三大运营商ARPU(单用户月收入)数据持续出现下滑趋势。基于此环境下,三大运营商开始寻求新的市场竞争点,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来弥补传统业务运营的不足。从市场营销策略转型情况来看,中国移动的营销策略更为积极、多元化。现阶段,YZ移动及其他运营商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主要面临产品定位、市场价格、营销策略、产品附加值和延伸化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因此,YZ移动需要转变传统业务营销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流量经营策略,充分发挥数据流量的价值和效益,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浪潮下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对YZ移动流量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得出YZ移动流量业务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具有足够客户黏性的应用产品、套餐多而杂且资费不灵活、渠道无法满足流量经营要求和促销手段相对单一。导致YZ移动流量业务市场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为:产品同质化导致未形成差异化优势、流量附加值变现能力欠缺、渠道管理体系不完善与人员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其次,结合电信行业及流量营销特点,将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并对各细分市场进行目标用户群体特点分析及营销定位。根据营销理论,结合各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特点,提出YZ移动流量营销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最后从强化流量经营的网络和IT支撑、强化大数据在流量经营中的应用、完善流量资费与提醒服务体系、加快未来大连接布局、加强流量营销队伍建设和提升流量业务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YZ移动流量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本文基于5G背景下,为YZ移动提供了全面详细、可操作性的流量业务营销优化策略,对YZ移动未来的流量业务营销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也希望本文能在YZ移动成长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信息专家”过程中发挥些许的作用。与此同时,希望为其他兄弟公司及其他电信运营商提供启迪、引发思考,共同推动流量业务以及其他电信增值业务的蓬勃发展。

刘宁[2](2020)在《5G时代ZGYD移动通信运营策略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ZGYD是基于GSM、TD-SCDMA、TDD-LTE、FDD-LTE及5G网络制式的国有移动通信运营商,从1G到4G时代,ZGYD保持快速发展,占据移动通信行业主导地位。但随着电信运营改革和提速降费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外部竞争加剧,运营商的收入增长放缓,特别是ZGYD在5G时代到来后面临的增收压力更明显,凸显出ZGYD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为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思考ZGYD当前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原因及解决方向。在借鉴国内外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竞争优势、运营战略、共享经济以及创新理论等理论分析,总结出5G时代竞争在本质上的变化、组织理论的新特点,以及ZGYD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三方面系统组合的运营管理新思路。围绕5G时代特点和组织发展特点的运营管理新思路贯穿全文,通过文献调查、规范研究和比较分析,对ZGYD从1G到5G各发展阶段的运营管理情况作了系统总结,归纳出ZGYD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逐项分析问题原因。问题一运营战略未能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是因为未充分认识三网互联、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趋势和实质;未能充分融合价值链并掌握提供业务的核心环节。问题二运营业务未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及用户需求,是因为网络建设模式固化,不适应共同建设网络发展业务的需求;业务服务固化且普遍服务义务重,网络架构缺少灵活服务接口。问题三运营组织未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是因为融合建设5G网络机制未建立;运营商间合作机制范围小,未形成产业合力;商业模式及交易模式未形成以客户为中心。问题四网络结构未具备动态灵活管理能力,是因为网络建设扩容部署困难准确性低;多网并存运营,无法灵活协调服务;网络控制管理集中,不适应业务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归纳出ZGYD在5G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即如何建设优质网络?如何改变商业模式?如何营造5G生态圈?以及如何低成本运营?在总结问题分析根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移动通信运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方法,针对性提出了 5G时代ZGYD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三方面系统组合的运营管理新思路。然后详细分析了 ZGYD运营管理新策略组合的具体措施。技术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的措施包括更强的网络技术、更灵活的网络建设和更灵活的网络运维等策略;业务创新满足社会发展新需求的措施包括选准创新重点业务领域、创新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等策略;组织创新共享合作新资源的措施包括提升ZGYD组织存在价值、把握组织发展周期性机遇、优化组织结构及发挥个人在组织中的力量等策略。

宋庆[3](2020)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信息技术正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政策、产业、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使不同产业相互交叉和渗透,逐渐表现为产业链发生变革,原有的产业角色、商业模式、运营体系都将升级迭代。同时,4G时代即将结束,全球电信行业将迈入5G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跟随,在4G时代实现了并肩,在5G时代必须要引领。战略是企业生死存亡、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通信技术交替的窗口期,如何转型适应时代发展、产业发展是中国电信运营商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交杂范围甚广、内外部战略环境复杂,电信运营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战略焦点模糊、能力布局跟风、外界环境感知弱等一系列问题。论文以此作为研究的源头,逐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过程。论文采用“理论和经验-模型-实证-实践”的研究方法,对商业生态、组织生态、战略管理、战略转型等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辅以国际领先电信运营商转型跟踪,系统性汲取转型优质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并借助问卷调查对多类型企业、多业务线条、多层次组织的相关战略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此进行实证研究,明确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根据实证结果,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模型,并以典型电信运营商和科技公司的转型实践为案例,论证该战略转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结合其具体业务和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其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和组织保障,作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提供具体参考和建议。论文整个过程实现了源于理论和实践融合,终于理论和实践融合。在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的基础上,抽象构建论文的影响因素体系和转型模型,通过实践论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将理论模型落地于国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闭环。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结论:一是,从内部看,商业模式是影响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相对于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平台体系发挥更为的重要作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是一个融合创新能力、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商业模式、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商业模式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微观基础,而平台则是商业模式倡议用户价值主张的承载体。二是,从外部看,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影响深远,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机遇。相比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更能左右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政治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技术趋势、行业趋势都是环境影响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三是,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是电信运营商行之有效的转型方向。平台体系建设是商业模式的关键子项。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体系和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电信运营商的技术平台为战略转型提供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转型提供更多市场的拓展可能性。论文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从内外部出发,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内部因素主要包含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个维度,外部主要包含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根据电信业技术和商业共同演进的特点以及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在战略、业务、营销、研发、网络、组织、运营等领域优质转型经验,论文提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从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体系,从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体系。论文全方面、立体式深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以往研究学者多从1-4个角度进行实践分析,较难全面窥探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论文开展的系统化影响因素分析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文献中尚无先例,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凸显论文的理论价值。该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形成充分体现了新理论源于以往理论成果和实践的抽象。第二,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电信运营商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根据论文开展的实证研究,平台体系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影响重要性排名第一。平台体系之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对产业发挥了赋能和颠覆的重要作用,主要由于其背后的网络效应。技术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多边积极互动的可能性,包括同质用户的互动和异质用户的互动。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的融合使得网络效应对电信运营商通过平台强化战略转型的力度更加强烈。基于此,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同时,韩国电信运营商SKT的转型实践和科技公司微软的转型实践充分论证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的落地实施可能性。该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一方面从实践层面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指明了大方向,另一方面详细阐明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运营模式对战略转型的支撑作用。过往学者多提平台战略和重点开展单平台研究,在通信行业内,电信运营商转型研究鲜有学者开展多平台融合转型研究,论文构建的技术平台和多边融合转型模型具有较好的指引性。第三,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规划,用具体研究案例落地具体化模型,凸显基于模型的差异化价值。战略转型模型的重要检验标准是能否结合电信运营商实际业务落地实施。论文依照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系统分析国内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根据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构建该运营商的转型路径规划以及平台治理和组织保障措施。该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电信运营商在转型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论文结合该运营商具体情况制定的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而且演化的概念模型来源于国际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实践抽象,具有较好的实操性和落地性。

金灿[4](2020)在《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党和政府从未停止对国企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被确定为现阶段“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直接推动国企混改进入具备可操作性的实质阶段。时至今日,国家发改委已推动完成了三批国企混改试点,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当前应是评价和验收成果的时候了。中国联通作为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其改革实践本身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联通所处的电信行业属于国企改革的重难点领域,且中国联通又是唯一一家在集团整体层面进行混改的大型垄断性国企,其改革难度之大超乎想象,而这也意味着联通混改的结果可能对推进当前国企混改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取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两个问题:1.混合所有制改革给中国联通带来了怎么样的财务效应;2.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中国联通财务绩效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进行了梳理,以此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然后运用传统财务指标法,同时结合新型业绩评价指标EVA,分析并印证了联通混改带来的财务效应;接着通过分析中国联通混改后公司治理、投融资行为、商业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总结归纳了混改影响中国联通财务绩效的内在机理。最终,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混合所有制改革给中国联通带来了正向的财务效应,混改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各项传统财务指标以及经济增加值指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改善。2.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中国联通财务绩效的内在机理是:(1)混改以股权变革为起点,优化了公司治理,为财务绩效的提升奠定了基础;(2)混改资金支撑中国联通进行业务的投资和升级,同时还改善了公司的融资结构,扭转了高负债局面,从而增强了偿债能力并产生明显的“节流”作用;(3)中国联通通过混改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深入合作,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本文从财务效应的角度评价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丰富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实践研究,尤其是对垄断性国企开展混改的经济后果这一新兴研究领域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另外,对内在机理的进一步探析也是以往研究鲜少涉及的,其明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其财务效应之间的内在路径,可以为其他拟实施混改的国有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借鉴经验。

刘畅[5](2019)在《A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 ——基于IT支撑视角》文中指出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电信业的黄金发展期已逐渐过去,行业整体的发展增速逐渐放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电信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互联网OTT业务的兴起、连续数年“提速降费”政策的实施,这些都使得企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电信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植入互联网的基因,将互联网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来,构建“新技术”+“新思维”+“新协同”的高效企业运营架构,从而将一个传统企业转型成为一个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强企业。因此,依据相关理论文献和已有经验,对传统电信企业进行系统性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找到关键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意义的思路和策略,对传统电信企业的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等,在以A省电信运营商为典型代表的传统电信企业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核心能力累积的分析模型。根据该分析模型,本文按照“现状、原因分析、启示、对策”的思路,具体探讨了以下问题:传统电信运营商在现阶段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内外成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发展方面所采用的措施和方法,并以A省电信运营商为例来具体阐述传统电信企业在互联网化转型建设上的策略及效果。首先,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和态势因素分析,建立PEST-SWOT综合分析模型,并由此归纳总结传统电信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数字资源缺乏统一整合、系统云化程度有待加强、与外部平台价值共创少、缺乏互联网运营思维、支撑响应不及时。其次,本文以海尔集团、苏宁、德国电信、美国电信Verizon的互联网化转型经验为例,总结这些成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共性特征,提炼出有益的启示: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变革企业本身的生产流程或系统、强调“连接”、提供丰富的长尾型产品、进行有效的组织机构改革。最后,结合A省电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将抽象的互联网化转型战略具体归纳为:数据资源集中化、生产资源高效化、运营模式生态化、业务流程多样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电信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随着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传统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间的竞争可能出现新的局面,机会和挑战总是在时代的浪潮中并存,电信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之路没有终点,对电信企业转型的研究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樊海岚[6](2015)在《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电信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全业务竞争和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信运营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业务受到挑战;传统价值链正在不断细化,分工更加明确,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跨界竞争日益激烈,被管道化趋势明显。同时,3G时代的深入和4G时代的来临也为电信运营企业带来机遇。面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如何高效率、低成本的提升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提升客户视角的顾客让渡价值,持续保持领先的客户满意竞争优势;同时提升企业视角的企业客户价值,实现企业份额和收入双提升的目标,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在客户价值提升的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当前,电信运营企业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电信运营企业探索合适运营模式下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策略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OaaS(运营即服务)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研究,通过深入研究OaaS运营模式,分析OaaS运营模式下电信运营企业移动客户价值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提升移动客户价值的路径和相关策略,通过定量建模的形式对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并结合中国电信运营企业(以中国移动为例)实际,为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在其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策略上提供指导。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电信运营企业运营模式的现状以及电信运营企业新型运营模式OaaS(运营即服务)的内涵研究;(2)从企业和顾客两个视角研究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以及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路径分析;(3)构建OaaS运营模式下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驱动模型;(4)在OaaS运营模式下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体系、策略、手段等层面,从驱动因素入手,逐步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策略;(5)以中国移动为例,提出其客户价值提升的相关策略建议。论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在“服务业驱动”作用下,电信运营企业为用户提供的价值实质就是用户的信息化需求满足,电信运营企业的运营模式的转变就是由标准化电信产品销售模式转变到在提供可靠的网络/设施基础上满足用户的信息化需求的服务模式。(2)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视角和客户视角两个角度来构建。企业视角包含当前价值、潜在价值;客户视角即客户价值让渡,主要通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来衡量。(3)论文依据企业及客户双重视角的移动客户价值指标体系,结合基于OaaS运营模式下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的六项驱动因素,构建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由网络/技术、产品业务、渠道运营、服务运营、管道运营、品牌运营六项驱动因素分别提升客户的基础价值、使用价值、附加价值、感知价值、流量价值和期望价值,基于此实现客户端的顾客让渡价值提升及企业端的客户价值提升,最终实现客户价值总体提升的目标。(4)论文从以上六个驱动因素角度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策略,并将该策略运用到某通信公司试点实施,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SE-DEA)对根据价值提升模型提出的相应策略的实施效率进行实证,验证了模型及策略的有效性。(5)结合中国电信运营企业(以中国移动为例)当前现状,论文从四网协同运营、产品业务运营、渠道体系优化、流量经营和服务运营提升方面提出了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的具体实施建议。论文的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论文从企业视角和客户视角构建移动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信运营企业的企业客户价值提升路径。2.建立了OaaS运营模式下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驱动模型。依据企业及客户双重视角的移动客户价值指标体系,结合基于OaaS运营模式下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的六项驱动因素,构建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通过驱动因素与客户价值的一一对应,实现顾客让渡价值与企业客户价值提升,最终实现客户价值总体提升。3.验证了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策略。结合客户价值提升模型,论文提出提升客户的不同价值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实际公司试点实施,借助超效率DEA方法进行相关策略运用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4.提出了中国移动公司未来网络运营服务发展策略。论文针对中国移动公司实施四网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根据其实际运营情况,分别从四网协同运营、产品业务运营、渠道体系优化、流量经营和服务运营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移动公司未来网络运营服务发展策略。

孟辉[7](2012)在《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通过2008年底新一轮的重组,电信业三家运营商都获得了包含固网业务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在内的电信全业务牌照,实现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同时2010—2012年国务院加快了以互联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为核心的“三网融合”,从而开启了电信业产业融合的新发展趋势。在此产业融合背景下,电信企业应如何发展自身?论文正是基于此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提出产业融合通过一个传导机制影响电信企业发展,这个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是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变革。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使得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变化,三家运营商需要在原有的业务范围内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在整体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战略。论文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中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链理论、现代管理学中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企业营销学中关系营销理论、交叉营销理论和客户细分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思想和价值网络分析法等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研究层面从行业宏观背景到企业微观运营,理论结合实践,力图为新形势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制订提供科学而客观的决策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概述如下:第1章和第2章对论文研究开展做出说明,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第3章首先回顾电信业发展历程,然后分析电信业面临的整体宏观环境和行业微观环境。第4章对电信业产业融合进行研究,构建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表明,促进电信业产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三个方面:技术因素、行业政策因素和客户因素。在国内垄断市场环境背景下,在产业融合初期,融合动力主要来自技术因素和行业政策,当技术具有可行性而且政策允许产业相互进入则促进多产业实现融合;当产业融合开始后,决定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的却是客户需求,客户需求是产业融合最终推动力;产业融合会触发产业价值链发生变化,传统的产业链价值创造模式被打破,形成一个网状的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网状化使得提供综合性业务具有可能性,业务融合也由此开始;业务融合要求电信企业具有能够提供综合性业务的能力,因此,电信企业需要采取能够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全业务运营模式。第5章对电信市场客户细分进行研究,针对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全业务运营模式构建基于挖掘客户总体价值的客户细分模型及三个子模型。论文在现有客户细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关系营销、关系价值和交叉营销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总体价值理论模型,模型包含三个子模型:包括基于交易行为的直接价值模型、基于关系营销的关系价值模型和基于交叉销售的隐性价值模型,运用此模型可对电信客户从价值视角进行细分,为电信企业在全业务环境下寻找具有价值的客户市场提供决策依据。第6章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模型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构建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价值网络分析模型。通过此模型的分析,论文构建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模型表明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可有如下选择:第一,在电信产业边界日趋模糊和产业价值链逐渐由传统的链状向网状转变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竞合战略。第二,在电信业具有自然垄断性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第7章是第6章的延伸,论文运用现代管理中国学派管理的综合集成思想构建一个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资源和客户的无边界化是促使电信企业采取无边界管理的动因,有效的无边界管理包括无边界价值链合作、无边界营销管理、无边界品牌管理、无边界服务管理和无边界组织管理五个部分。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研究思路创新,体现在从产业融合和产业价值链角度开展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二是理论创新,包括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客户总体价值模型及其子模型、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和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

黄河[8](2012)在《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协同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语音业务为主的时代,国内各电信运营商大力发展实体渠道,电子渠道仅作为业务支撑系统的延伸,以简单的功能作为实体渠道的补充。近几年随着全业务竞争的到来,各电信运营商都开始大力发展电子渠道,走在前列的运营商如江苏移动在近几年组建了专门的电子渠道运营团队,在系统建设、服务、营销等层面都深入开展了工作。电子渠道是未来渠道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主战场。但一段时间以来,江苏移动各类电子渠道应用平台(网上营业厅、掌上营业厅、短信营业厅、电话营业厅、自助终端等)呈现独立运营局面,存在以下协同问题:电子渠道的服务内容与需求存在差异、客户感知不一致、服务营销融合度不够、渠道间联动性不强、省市间缺乏协同等。同时,在营销推广方面手段单一,缺乏合力,制约了客户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发展。本论文以研究江苏移动电子渠道统一管理为方向,以解决协同运营问题为目标,研究如何搭建电子渠道协同运营体系。研究如何通过构建个性化的统一门户,实现服务内容与客户需求的统一;通过营建营销推广机制,实现服务及营销功能的有机融合;通过搭建渠道整合运营模式,实现各电子渠道间一体化联动;通过创建省市协同运营体系,实现统一管理与属地运营相结合。本论文综合分析江苏移动电子渠道运营现状,根据电子商务背景下营销环境的新变化,对内外部环境和资源进行SWOT分析;运用现代渠道管理、渠道冲突和整合、市场营销、网络整合营销等相关理论,从电子渠道的系统架构、运营体系、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协同运营模式;设计电子渠道协同运营整体框架,分别提出对统一基础服务平台和统一运营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设计;基于对江苏移动电子渠道的协同运营模式设计,从渠道联动策略、营销推广策略、客户价值评估和提升策略等三方面提出对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具体实施策略的建议,为江苏移动电子渠道统一管理、协同运营提供建设性参考。

胡涛[9](2011)在《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IP网络技术的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成为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广电传媒业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变革因其对一个社会的信息传播、舆论格局,对一个社会的娱乐、思想、文化状况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乃至于整个社会运行方式的巨大影响力,而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目前,三网融合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业的政府规制以及三网融合的技术发展方面,对于在全新的TIMES(电信、互联网、传媒、娱乐、安全等多种生态系统)融合市场环境下,业务提供商特别是广电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对广电运营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博弈论、产业价值链理论、成熟度模型等对TIMES融合运营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过程中,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成熟度能力评估理论的视角,本文对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关键管理维度和发展成熟度层级作出分析后,进一步对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进行审视和评估,提出三网融合下的中国广电运营商运营模式发展策略,并按照产业链价值最大的原则探索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相应改进和创新路径。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要地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内容、论文的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国内外三网融合相关理论、商业模式理论、成熟度评估理论的研究,阐明了商业模式定义、构成要素,并对主要理论进行整合分析,总结出商业模式的重点要素、成熟度模型应用于商业模式评估的大体思路,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第三章为中国广电运营商传统运营模式发展趋势研究。本章结合产业融合理论、商业模式理论和历史分析法,研究广播电视行业的产业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趋势。本文进一步发展了唐世鼎、胡正荣等学者的分类方法,提出将广电行业的历史发展阶段新划分方法,在这一分类基础上,利用商业模式理论,研究每个阶段广电产业价值链的演进规律和商业模式的基本特征,并以价值链创新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融合运营模式将是未来广电运营商的主要运营模式。第四章为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构建。本章运用产业链创新理论、本质能力模型,解释了三网融合的内在机制和融合业务演进的规律,并依据业界最新成果和互联网市场发展的趋势,提出八种TIMES融合业务类别。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三大类八种子模式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体系,分别给出收入来源、业务模式框架,最后,还研究了TIMES融合市场的需求。第五章为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动态博弈分析。本章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TIMES融合业务为例,基于收入共享合同构建了具体的商业模型,运用动态博弈分析解决广电运营商作为内容提供商(CP)与移动网络运营商(NP)的合作业务定价及收入分成问题。在这一商业模型下,又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整个手机阅读产业链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最优的业务分成比例和构建最优商业模型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为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成熟度评估模型。本章结合商业模式评价的研究成果,运用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框架,提出了五个成熟度层级七个评估维度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成熟度评估模型。运用TIMES成熟度评估模型,文章分析了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创新过程与内在机制,并提出TIMES融合业务可能的发展模式。第七章,全文的总结与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在产业价值链创新、动态博弈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基于收入共享合同的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的模型方程,运用Stackelberg模型解决产业链协调问题,并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2、提出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评价体系。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提出了对广电运营商TIMES融合运营模式发展的特征和趋势进行成熟度评估和管理维度定量分析的框架体系,并对其发展差距的成因进行分析,给出改进路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3、提出适合广电运营商的TIMES(适应电信、互联网、传媒、娱乐、安全多种生态系统的)融合业务的运营体系。发展了欧盟UMTS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分类标准,考虑到广电运营商具有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双重身份,提出适合广电运营商的未来主流TIMES融合业务和商业模式体系。4、提出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商如何构建TIMES融合运营模式,以及广电传统运营模式向TIMES融合运营模式框架演化的实践路径。

高佳[10](2011)在《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正处在一个大信息化时代。生活在大信息化时代的民众,早已告别了过去被动接受信息,更多的是主动选择信息。在这样一个以用户需要为主的时代,无论是数字电视还是网络互动电视的发展,都必须依照用户优先的原则,这恰好是新的媒体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网络技术以及电信基础建设的不断更新,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用户选择的标准越来越多元化。在多元化需求的推动下,网络互动电视产业迅速发展。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2012年,中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用户将升至3500万。”从媒介融合的观点来看,全球已经进入一个“三网融合”(电话网、互联网、电视网)的数字化电视时代,网络互动电视产业将成为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三网融合”的产生将对新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阅听大众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从呼吁“三网融合”到大力发展数字电视、网络互动电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多方关注。内地的网络互动电视起步较晚,与拥有较成熟市场环境的欧美、香港地区及台湾地区的行业发展情况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分析全球其他地区网络互动电视行业的发展状况能够为中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思考。本文主要以中国网络互动电视发展为研究主体,以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结合对香港网络互动电视运营模式的个案研究,辅以深度访谈法,探讨目前中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分析未来“三网融合”技术下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对从业者有所借鉴。

二、电信运营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运营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5G背景的YZ移动公司流量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5G相关研究
        2.1.2 流量经营概念
        2.1.3 流量经营发展历程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精准营销理论
        2.2.2 大数据营销研究
第三章 YZ移动流量业务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
    3.1 YZ移动流量业务发展现状
    3.2 YZ移动流量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现状
        3.2.1 产品策略
        3.2.2 定价策略
        3.2.3 渠道策略
        3.2.4 促销策略
    3.3 5G时代流量业务市场营销的特点
        3.3.1 移动体验速度几乎无限制
        3.3.2 平台流量采购和分发
        3.3.3 视频素材风靡、VR应用加速
        3.3.4 智慧终端蓬勃发展
        3.3.5 云和大数据的盛行
    3.4 YZ移动流量业务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3.4.1 缺乏具有客户黏性的应用产品
        3.4.2 套餐多而杂且资费不灵活
        3.4.3 渠道无法满足流量经营要求
        3.4.4 促销手段相对单一
    3.5 YZ移动流量业务市场营销问题成因研究
        3.5.1 产品同质化导致未形成差异化优势
        3.5.2 流量附加值变现能力欠缺
        3.5.3 渠道管理体系不完善
        3.5.4 人员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第四章 基于5G的YZ移动流量营销思路
    4.1 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会分析
        4.1.4 威胁分析
        4.1.5 SWOT矩阵分析
    4.2 重塑流量经营概念
    4.3 面向个人用户按速率或接入设备打包收费的模式
    4.4 开展内容运营盈利模式
        4.4.1 定向前向内容运营盈利模式
        4.4.2 定向后向内容运营模式
    4.5 细化市场,找准差异化价值
第五章 YZ移动5G流量业务营销策略制定实施
    5.1 YZ移动流量业务的STP策略制定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流量业务产品策略
        5.2.1 基础型流量产品策略
        5.2.2 创新型流量产品策略
        5.2.3 附加型流量产品策略
    5.3 流量业务定价策略
        5.3.1 组合定价策略
        5.3.2 差别定价策略
        5.3.3 竞争导向定价
    5.4 流量业务渠道策略
        5.4.1 完善营销渠道体系
        5.4.2 不同渠道的营销策略
    5.5 流量业务促销策略
        5.5.1 线下促销策略
        5.5.2 线上促销策略
第六章 YZ移动流量业务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6.1 强化流量营销的网络和平台支撑
        6.1.1 加强平台建设
        6.1.2 推进PCC流量管控
    6.2 强化大数据在流量经营中的应用
        6.2.1 建设实时事件处理系统
        6.2.2 通过细分场景支撑精准营销
    6.3 加快未来大连接布局
        6.3.1 发展范围更广的大连接
        6.3.2 加速推进大连接建设
        6.3.3 加强大连接的深度变革
    6.4 加强流量营销队伍建设
        6.4.1 加强流量营销团队建设
        6.4.2 提升营销人员综合素质
    6.5 提升流量业务服务质量
        6.5.1 优化基础性服务措施
        6.5.2 完善智能化服务体系
        6.5.3 开展差异化服务创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5G时代ZGYD移动通信运营策略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竞争优势理论
        2.2.2 运营战略理论
        2.2.3 共享经济理论
        2.2.4 创新理论
第3章 ZGYD移动通信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3.1 ZGYD移动通信运营管理概况
        3.1.1 4G前时代ZGYD的运营管理
        3.1.2 5G时代ZGYD的运营管理
    3.2 ZGYD移动通信运营管理存在问题
        3.2.1 运营战略未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
        3.2.2 运营业务未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及用户需求
        3.2.3 运营组织未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3.2.4 网络结构未具备动态灵活管理能力
第4章 5G给ZGYD运营管理带来挑战与应对思路
    4.1 5G时代引领社会变革
    4.2 5G变革对ZGYD移动通信运营管理的挑战
        4.2.1 如何建设一个优质的网络
        4.2.2 如何改变商业模式
        4.2.3 如何营造5G生态圈
        4.2.4 如何低成本运营
    4.3 5G时代ZGYD移动通信运营管理新思路
第5章 5G时代ZGYD移动通信运营策略创新
    5.1 技术创新打造竞争新优势
        5.1.1 采用适配能力更强的网络新技术
        5.1.2 选择更灵活的网络建设模式
        5.1.3 选择更灵活的网络运维模式
    5.2 业务创新满足社会发展新需求
        5.2.1 选准创新重点领域
        5.2.2 创新多样商业模式
    5.3 组织创新共享合作新资源
        5.3.1 体现ZGYD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价值
        5.3.2 把握ZGYD组织发展的周期性机遇
        5.3.3 优化ZGYD的组织结构
        5.3.4 发挥ZGYD员工个人在组织中的力量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价值
        1.2.3 实践价值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整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整体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1.5 小结
第二章 战略转相关理论研究
    2.1 商业生态相关理论
        2.1.1 共生理论
        2.1.2 合作竞争理论
        2.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2.1.4 本节小结
    2.2 组织生态相关理论
        2.2.1 生态位理论
        2.2.2 组织生态理论
        2.2.3 市场化生态组织
        2.2.4 人力资本理论
        2.2.5 本节小结
    2.3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
        2.3.1 战略管理
        2.3.2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
        2.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理论
        2.3.4 本节小结
    2.4 小结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3.1 基于运营商转型实践和扎根理论的因素分析
        3.1.1 国际电信运营商总体战略转型思路
        3.1.2 扎根理论运用
        3.1.3 历史文献分析
    3.2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3.2.1 商业模式
        3.2.2 资源能力
        3.2.3 组织运营能力
        3.2.4 融合创新能力
        3.2.5 文化
        3.2.6 内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
    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3.1 基于结构方程的假设模型
        3.3.2 环境变化
        3.3.3 用户需求
        3.3.4 规模效应
        3.3.5 社会影响力
    3.4 小结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问卷设计和分析方法
        4.1.1 问卷对象和样本
        4.1.2 测量表设计
        4.1.3 分析方法
    4.2 影响因素测量
        4.2.1 融合创新能力测量
        4.2.2 资源能力测量
        4.2.3 组织运营能力测量
        4.2.4 商业模式测量
        4.2.5 文化测量
        4.2.6 环境变化测量
        4.2.7 用户需求测量
        4.2.8 规模效应测量
        4.2.9 社会影响力测量
    4.3 调查问卷回收基本情况
    4.4 信度检验
    4.5 效度检验
        4.5.1 内部影响因素构面相关系数分析
        4.5.2 要素、能力和影响因子拟合度分析
    4.6 战略转型内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4.6.1 因子分析
        4.6.2 相关性分析
        4.6.3 主要结论
    4.7 战略转型外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4.7.0 影响模型拟合度分析
        4.7.1 路径效果分析
        4.7.2 主要结论
    4.8 小结
第五章 平台网络效应视角下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
    5.1 技术平台的网络效应
        5.1.1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5.1.2 作用于运营商的四大特征
        5.1.3 技术网络效应作用机理
    5.2 多边平台的网络效应
    5.3 战略转型模型构建——多边平台和技术平台的融合
        5.3.1 平台相关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5.3.2 基于多平台融合的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
    5.4 典型运营商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战略转型案例
        5.4.1 SKT超5G生态战略
        5.4.2 构建5G生态圈具体实践
        5.4.3 SKT战略转型总结
    5.5 典型科技公司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转型案例
        5.5.1 微软的技术驱动与多边平台的融合
        5.5.2 微软转型总结
    5.6 小结
第六章 以国内某电信运营商为例的战略转型路径分析
    6.1 国内某电信运营商现状
        6.1.1 外部环境
        6.1.2 内部能力的优劣势
    6.2 多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
        6.2.1 转型目标
        6.2.2 转型路径规划及具体策略
    6.3 多平台治理与组织保障
        6.3.1 基础技术研究投入
        6.3.2 研发模式转变
        6.3.3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6.3.4 机制流程优化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局限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联通混改案例介绍
    第一节 公司概况
    第二节 联通混改的动机
    第三节 联通混改方案
第四章 联通混改的财务效应分析
    第一节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
    第二节 经济增加值分析
第五章 混改影响联通财务绩效的内在机理分析
    第一节 “顶层设计”优化公司治理
    第二节 资金注入增强财务实力
    第三节 战略合作创新商业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5)A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 ——基于IT支撑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电信运营商进入关键时刻
        1.1.2 电信运营商需要融入互联网浪潮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框架
        1.2.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相关理论
    2.1 互联网化定义及相关效应
        2.1.1 互联网化定义
        2.1.2 长尾理论
        2.1.3 马太效应
    2.2 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及技术
        2.2.1 企业互联网化转型
        2.2.2 互联网化相关技术
    2.3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2.3.1 核心能力理论与动态核心能力
        2.3.2 分析框架的建立
第3章 A省电信运营商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现状概述
    3.2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治因素分析
        3.2.2 经济因素分析
        3.2.3 社会因素分析
        3.2.4 技术因素分析
    3.3 企业的态势因素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3.4 A省电信运营商现状分析
        3.4.1 PEST-SWOT模型
        3.4.2 A省电信运营商的PEST-SWOT模型
    3.5 存在问题综述
        3.5.1 数据资源缺乏统一整合
        3.5.2 系统云化程度有待加强
        3.5.3 与外部平台价值共创少
        3.5.4 缺乏互联网运营思维
        3.5.5 支撑响应不及时
第4章 国内外典型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典型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借鉴
        4.1.1 海尔集团
        4.1.2 苏宁
    4.2 国外典型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借鉴
        4.2.1 德国电信
        4.2.2 美国电信企业Verizon
    4.3 对A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的启示
第5章 A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战略
    5.1 总体思路和策略
    5.2 具体策略及效果
        5.2.1 数据资源集中化
        5.2.2 生产资源高效化
        5.2.3 运营模式生态化
        5.2.4 业务流程多元化
        5.2.5 组织结构扁平化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运营模式
        2.1.1 定义及内涵
        2.1.2 运营模式的分类
        2.1.3 电信运营企业的运营模式
        2.1.4 电信运营企业运营模式的演进和转型
    2.2 服务化
        2.2.1 服务化的概念
        2.2.2 服务化的驱动力
        2.2.3 服务市场的特点
        2.2.4 服务组件
        2.2.5 管理服务化进程
        2.2.6 ICT产业的服务化
    2.3 价值链
        2.3.1 传统价值链
        2.3.2 虚拟价值链
        2.3.3 价值网
    2.4 客户价值理论
        2.4.1 客户价值的定义
        2.4.2 客户价值的构成
        2.4.3 移动客户价值
    2.5 客户价值提升理论
        2.5.1 客户价值提升的路径
        2.5.2 客户价值提升的策略
        2.5.3 移动客户价值提升路径
        2.5.4 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策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信运营企业OaaS运营理念的提出及内涵分析
    3.1 电信运营企业运营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3.2 OaaS运营理念的提出及内涵延伸分析
        3.2.1 从SaaS到XaaS的演变
        3.2.2 OaaS运营理念的提出
        3.2.3 OaaS运营理念内涵的延伸
    3.3 OaaS与移动互联网价值链
        3.3.1 电信运营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价值链中的角色分析
        3.3.2 OaaS运营模式对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价值链中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分析及提升路径构建
    4.1 电信运营企业移动客户价值研究的重要性
    4.2 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客户价值研究
    4.3 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4.3.1 移动客户价值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3.2 移动客户价值评价指标的选择
    4.4 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路径
        4.4.1 构建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双向循环提升路径
        4.4.2 提升电信运营企业的顾客让渡价值路径分析
        4.4.3 提升电信运营企业的企业客户价值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研究
    5.1 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构建
    5.2 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驱动因素分析
        5.2.1 网络/技术运营
        5.2.2 产品业务运营
        5.2.3 渠道运营
        5.2.4 服务运营
        5.2.5 管道运营
        5.2.6 品牌运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OaaS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6.1 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的效果分析
        6.1.1 多层次模糊分析综合评价法
        6.1.2 对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6.2 基于OaaS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的效率分析
        6.2.1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6.2.2 对基于OaaS移动客户价值提升模型实施效率的实证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移动的客户价值提升策略
    7.1 四网协同策略
        7.1.1 四网协同背景分析
        7.1.2 四网协同机会分析
        7.1.3 四网定位
        7.1.4 四网协同规划建设
        7.1.5 网络运营服务
    7.2 产品运营策略
        7.2.1 业务运营模式转变
        7.2.2 终端运营体系创新
    7.3 渠道运营策略
        7.3.1 渠道一体化
        7.3.2 渠道集中化扁平化
        7.3.3 电子渠道建设
    7.4 流量经营策略
        7.4.1 网络协同和网络智能化建设
        7.4.2 客户细分精准营销
        7.4.3 以流量经营为中心的终端、服务、资费、营销策略
        7.4.4 自有业务创新及后向业务拓展
        7.4.5 跨部门协同机制
    7.5 服务运营策略
        7.5.1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7.5.2 服务转型
        7.5.3 云服务
        7.5.4 在线服务
    7.6 品牌重塑策略
        7.6.1 品牌架构调整
        7.6.2 推出商业主品牌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产业融合理论综述
    2.3 价值链相关理论综述
    2.4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2.5 小结
3 电信产业发展及其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1 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3.2 电信产业环境分析
    3.3 各运营商竞争力量对比
    3.4 小结
4 电信业产业融合分析、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
    4.1 电信业产业融合分析
    4.2 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构建
    4.3 电信业产业融合特征分析——产业价值链网
    4.4 电信业产业融合特征分析——业务融合
    4.5 小结
5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细分模型研究
    5.1 现有电信市场的常见客户分类方法
    5.2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特征分析
    5.3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细分模型构建
    5.5 客户总价值分类模型的应用
    5.6 小结
6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6.1 产业融合后电信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变化
    6.2 产业融合后电信产业特征分析
    6.3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6.4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实证分析
    6.5 小结
7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探索
    7.1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应用
    7.2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构建
    7.3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案例
    7.4 小结
8 研究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件 1: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专家调研
附件 2: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调查问卷——业内人士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清单
致谢

(8)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协同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渠道协同运营理论研究
    2.1 电子商务背景下营销环境的新变化
        2.1.1 客户的碎片化
        2.1.2 市场的碎片化
        2.1.3 通过协同运营整合碎片营销环境
    2.2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渠道冲突
        2.2.1 渠道冲突的起因
        2.2.2 渠道冲突管理
    2.3 企业渠道整合运营
        2.3.1 整合的必要性
        2.3.2 优化渠道体系结构
        2.3.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3.4 实现客户需求管理
        2.3.5 渠道整合的效益
    2.4 企业电子渠道协同运营的基本原则
        2.4.1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实现市场细分
        2.4.2 服务功能实现用户体验一致性
        2.4.3 底层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营销与服务渠道现状分析
    3.1 中国电信业营销与服务渠道的分类
    3.2 中国电信业传统渠道分析
        3.2.1 直销渠道分析
        3.2.2 实体渠道分析
        3.2.3 社会渠道分析
    3.3 中国电信业电子渠道分析
        3.3.1 电子渠道的功能和特点
        3.3.2 电子渠道优劣分析
    3.4 中国电信业电子渠道现状和发展趋势
        3.4.1 电信全业务竞争推动电子渠道的发展
        3.4.2 各电信运营商的电子渠道现状分析
        3.4.3 江苏移动电子渠道SWOT分析
        3.4.4 中国电信业电子渠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 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协同运营模式设计
    4.1 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功能体系
        4.1.1 网上营业厅
        4.1.2 掌上营业厅
        4.1.3 短信营业厅
        4.1.4 电话营业厅
        4.1.5 自助终端
    4.2 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各组成部分的渠道冲突现状
        4.2.1 管理平台冲突
        4.2.2 营销推广冲突
    4.3 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协同运营框架设计
        4.3.1 整体设计原则
        4.3.2 工作组织方式
        4.3.3 协同运营整体框架设计
    4.4 统一基础服务平台功能设计
        4.4.1 通过统一应用逻辑实现用户体验一致
        4.4.2 通过统一信息推送实现基础功能共享
        4.4.3 实现渠道接入平台的接口统一管理
    4.5 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4.5.1 规范营销模版实现精确营销管理
        4.5.2 分析客户消费特点实现个性化营销推荐
        4.5.3 采集各渠道数据实现综合运营分析
        4.5.4 整合业务状态实现实时监控
第五章 基于协同运营的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实施策略
    5.1 渠道联动策略
        5.1.1 总体考虑
        5.1.2 跨渠道分流实现客户向低成本渠道的迁移
        5.1.3 跨渠道业务交叉引导实现客户共享
    5.2 营销推广策略
        5.2.1 AISAS消费者行为模式
        5.2.2 全方位联动传播引起客户关注
        5.2.3 整合外部优势资源激发客户兴趣
        5.2.4 优化搜索引擎提升知晓度
        5.2.5 通过圈子营销分享口碑传播
        5.2.6 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客户行动
    5.3 客户价值评估和提升策略
        5.3.1 客户让渡价值差距模型
        5.3.2 优化客户界面提升客户功能价值满意度
        5.3.3 模拟人工服务提升客户情感价值满意度
        5.3.4 区分客户类型提升客户探求价值满意度
    5.4 运营支撑和组织协作策略
        5.4.1 通过管理体系变革实现统一运营
        5.4.2 通过开发前移快速满足客户需求
        5.4.3 省市各级组织加强分工协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框架图
        1.3.2 论文结构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三网融合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1 三网融合内涵与定义
        2.1.2 三网融合与产业融合
    2.2 运营模式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综述
        2.2.1 运营模式的定义
        2.2.2 运营模式的构成要素
        2.2.3 运营模式的发展
        2.2.4 运营模式评估
    2.3 国外三网融合和广电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发展
        2.3.1 三网融合和广电运营商在美国的发展
        2.3.2 三网融合和广电运营商在英国的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广电运营商传统运营模式的特点与发展
    3.1 中国广电运营商传统运营模式的现状与特点
        3.1.1 中国广电产业发展历史
        3.1.2 中国广电传统运营模式的特点
    3.2 中国广电运营商的运营模式创新
    3.3 三网融合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机遇和挑战
        3.3.1 中国广电运营商的挑战
        3.3.2 中国广电运营商的机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建构
    4.1 三网融合与TIMES 融合市场的形成
        4.1.1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网络融合
        4.1.2 通讯、网络、传媒、娱乐、安全服务(TIMES)的业务融合
        4.1.3 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渠道、终端的价值链融合
    4.2 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构建
        4.2.1 广电运营商的TIMES 融合业务
        4.2.2 广电运营商的TIMES 融合运营模式
    4.3 TIMES 融合业务的市场需求分析
        4.3.1 用户对TIMES 融合业务的需求
        4.3.2 TIMES 融合业务的收费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动态博弈分析
    5.1 构建基于收入共享合同的TIMES 融合业务模型
        5.1.1 收入共享合同
        5.1.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媒体信息业务商业模式
        5.1.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媒体信息业务收入共享合同模型
    5.2 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Stackelberg 博弈分析
    5.3 以“手机阅读”为例的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算例分析
        5.3.1 计算需求曲线:(确定a,b)
        5.3.2 计算网络运营商MNP 的成本函数:(确定C1,c1)
        5.3.3 计算内容提供商CP 的成本函数:(确定C2,c2)
        5.3.4 计算网络运营商MNP 的网络流量价格函数:(确定F,ω)
        5.3.5 算例计算与博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广电运营商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成熟度评估模型
    6.1 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成熟度评估模型
        6.1.1 成熟度评估模型的外部结构设计
        6.1.2 成熟度评估模型的的内部结构设计
        6.1.3 成熟度评估模型的阶梯式进化框架
        6.1.4 成熟度评估模型的评价指标
        6.1.5 成熟度评估模型的应用过程
    6.2 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成熟度评估
        6.2.1 TCBMMM 成熟度评估的步骤
        6.2.2 TCBMMM 成熟度评估的实施
        6.2.3 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成熟度评估
    6.3 三网融合下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实践
        6.3.1 三网融合的进程与TIMES 融合运营模式的发展
        6.3.2 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 融合运营模式实践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成果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电信产业、广播电视产业、互联网产业、娱乐业的业务目录
    2、博弈分析的Matlab 程序
致谢
在读期间成果情况

(10)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研究方法
    1.4.2 个案研究方法
    1.4.3 深度访谈法 第二章 网络互动电视与创新扩散理论
2.1 创新扩散理论
2.2 创新扩散理论的要素
2.3 创新扩散过程中网络互动电视的推广 第三章 全球网络互动电视研究
3.1 美国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2 英国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3 日本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4 台湾地区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研究
3.5 全球网络互动电视研究小结 第四章 香港PCCW模式对内地网络互动电视产业所带来的思考
4.1 香港网络互动电视业发展环境
4.2 香港PCCW模式研究
4.3 香港PCCW模式对内地网络互动电视产业所带来的思考 第五章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现状与前景
5.1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行业发展大环境
5.2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发展业务板块
5.3 电信的网络电视(IPTV)业务
5.4 广电的高清互动电视业务
    5.4.1 试点地区的高清互动电视发展状况
    5.4.2 非试点地区的高清互动电视发展状况
5.5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运营市场现状研究总结
    5.5.1 我国内地"三网融合"推进所面临的问题
    5.5.3 我国内地网络互动电视的发展趋势 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三网融合"下的网络互动电视是未来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6.1.2 网络互动电视应提供多元化互动服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6.1.3 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前景
6.2 研究限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深度访谈题目
附录2:受访者名单
附录3:深度访谈内容摘要整理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电信运营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5G背景的YZ移动公司流量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董喆人.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5G时代ZGYD移动通信运营策略创新研究[D]. 刘宁. 山东大学, 2020(05)
  • [3]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D]. 宋庆.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D]. 金灿. 浙江财经大学, 2020(06)
  • [5]A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转型 ——基于IT支撑视角[D]. 刘畅.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基于OaaS理念的移动客户价值提升研究[D]. 樊海岚.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3)
  • [7]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D]. 孟辉. 暨南大学, 2012(06)
  • [8]江苏移动电子渠道协同运营模式研究[D]. 黄河. 南京大学, 2012(04)
  • [9]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D]. 胡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10]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D]. 高佳. 西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电信运营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