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女子学校与现代中国妇女教育

教会女子学校与现代中国妇女教育

一、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付玉[1](2021)在《清末女子留日教育研究(1899~1911)》文中提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长期被束缚,她们中的大多数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自由。清政府早期派遣的留美、留欧幼童都是男性,女子留学也就自然被排除在外。教会女子学校为中国女性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门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兴女学为更多中国女性提供接触新式教育的机会。少数女子开始走出闺阁,负笈日本留学。清末女子留日教育是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发展起来的,留日女性身上肩负着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的女子教育都经历着一系列变革,这为中国女性留日创造条件。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留日的中国女性是夏循兰,她于1899年前往日本,继此中国女子留日正式拉开序幕。受到中国男性留日以及日本部分人士游说的影响,少数中国女性负笈东洋。在中国女性留日的初期,江浙地区和湖广地区的生源比较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开始自发前往日本。随着1905年第一批官派女子留学日本得以实现,第一次留日热潮开始形成。在官费与自费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女性赴日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留日女性大多选择师范、家政等专业,这与国内女学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师资短缺问题有很大关系。日本贤妻良母的女子教育目的和短期速成的课程设置也吸引着更多的中国女性。留日学生群体中还出现了自主管理的组织,与官方管理机构共同发挥作用。在学习的同时,留日女性也踊跃参与各种社会活动。1907年开始,速成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而国内女子教育的发展却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留日学生逐渐形成一股革命力量,留日女生群体也加入其中。这不仅与清政府期望培养的贤妻良母相违背,甚至还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这就为限制留日女性的数量埋下伏笔。1907年之后,留日女学生的选拔标准及修读要求都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也限制了留日女性人数的增长。回国后的留日女性或是成为教师,或是创办女学校,为中国女子教育事业的壮大增添力量。她们的组织和宣传使更多的中国女性接受教育,这也为两部女学堂章程的颁布创造条件。清末留日女性也重视女学对女权的作用,并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女性争取权利,解放中国妇女,使其地位得以提升。

罗培佳[2](2020)在《民国时期宁波教会女校国有化发展状况探究——以甬江女子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传教士借机入甬并开办教会女校,使宁波教会女校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1844年,第一所教会女校甬江女子中学的前身宁波女塾创立,为教会女校之滥觞;1927年,甬江女子中学的教育权收归国有,从教育政策、宗教工作到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再到生源、校园文化建设,都出现新的活力。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女校,甬江女子中学的创立打破了以往教育观念,鼓励其他新式女子学校办学,不仅为女性争取了受教育的权利,还促进了宁波教育近现代化发展。

叶定颖[3](2020)在《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代留美女学生群体整体人数不及留美男学生,但是她们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积极贡献不容忽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1880—1937年间留美女性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中国近代女性赴美留学的发展历程,理清历史脉络,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近代女子留学史的研究。本文共分三个部分,通过文献资料、数据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与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的关系为主线,探究中国近代女性赴美留学的发展历程。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了随着19世纪末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情况,中国女性留美教育开始起步,并着重介绍了最早赴美留学的四位女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征,深入分析这四位女学生与教会女子教育之间的关系。文章第二部分关注20世纪初期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发展,对自费留美、官费留美、庚款留美等不同的女学生群体进行分析,总结她们在地域分布与家庭背景、出国前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专业选择等方面所呈现的特点。文章第三部分探究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介绍清华停止选派庚款留美女学生风波,分析留学资格要求的提高对留美女学生人数和质量的影响,论述男女平等思潮对女学生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以俞庆棠、吴贻芳为例探析留美经历对女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从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具有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留美女学生的女性意识逐渐走向觉醒。

任小燕[4](2019)在《近代公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动议、实践与影响——以1920年南高师、北大招收首批女生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开我国近代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尽管两校从动议、决策到实践均有着不同的政策建构,但都遭遇了来自教育界、政府、家族关于女子社会性别、教育性别等认知上的巨大阻力。两校首批女生的学历、专业定位与职业选择,使得这场"破冰之旅"日益呈现出女子中学、女子师范与公立大学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科选择、职业发展等方面由来已久的教育差异,以及制度衔接的矛盾与困境,从而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并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1922年新学制的进程、全国大学乃至中学男女同校的普及,以及女子教育的现代转向。

贾晓云[5](2019)在《“适应”与“改造”:近代知识女性的成长环境研究 ——以五四女作家群体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人与环境,相联相生,密不可分。从环境本位的角度看,环境塑造人,人通过适应环境融入社会。从人本位的角度看,人改造环境,人通过理想的行动为环境的积极变化做出贡献,从而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与环境的互动获得的回馈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社会人更多的是适应和改造人文环境、工作环境。近代以来,得益于与生存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国女性逐渐作为社会主体的“半边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研究人与环境的互动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代知识女性群体的出现与女性生存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五四女作家是近代知识女性的代表群体之一,研究五四女作家成长过程中与之相伴的环境能够展现近代中国知识女性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成长经历。此外,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也能从五四女作家的成长环境中得到体现。家庭的经济基础,重视女教的家风为五四女作家营造了宽松的生活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婚姻生活为五四女作家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思路与素材。学校是五四女作家踏入社会之前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场所,系统的文史教育为她们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也为她们参加社会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五四女作家主要在文化领域探讨女性的生存体验以及救国方法与途径。此外,抗日战争时期五四女作家积极捐款献物,参加社会活动。除文学创作外,五四女作家还以高校教师为业,同时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斐然。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激励着女性承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因此得到提高。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五四女作家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既有利于其进行文学创作,又有助于其参加社会工作,开展社会服务。五四女作家的男女平等思想和生活经历也鼓舞着更多女性关注自我发展,走出家庭,走上职业岗位。

陈雁[6](2017)在《由姊妹而同学:基督教与近代上海女学校、女学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会女校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进入中国,得益于从欧美来到中国口岸城市的女传教士们,她们将在母国所受的教育与中国女校这个发挥她们自主与理想的性别空间有机结合,挑战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中国女教传统,开创了"女子有才始有德"的新型性别观。很快,中美女教士们共同组成女校经营团队,将明清时代"闺塾师"们所开拓的女性文人的社会空间进一步拓展。19世纪50年代前后新式女学在江南出现,随后迅速发展,促使中国女子教育与女性社交网络的形态出现了大的转变。新式女校推动女子教育走出家门,女学生藉由女校建立起了相互扶持的新型社交关系——同学。

吴泉成[7](2016)在《美国在华教会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文中认为美国传教士在近代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同时,创办教会女校,将西方的女子学校教育引入中国,不仅给中国女性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近代中国女性留学海外,对近代中国女性思想解放亦有重要影响。

段越星[8](2016)在《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研究(1850-1937)》文中提出论文《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研究(1850—1937)》,以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发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历史行进的顺序,重点抓住近代每个时期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在办学状况,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女学生与教师几个方面最突出的特点,较完整细致地再现其从无到有,再到初具现代化教育系统的过程,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及不足,为当今女子教育发展提供参考。论文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到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四个阶段对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发展和变化进行梳理。第一阶段为破土阶段(1850—1897),清末,随着传教士涌入上海,教会办女学打破了上海无女子学校的传统,这一阶段以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为代表,出现了女子中学教育萌芽;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1898—1911),仁人志士蹚出一条自办女学的泥泞曲折之路,为后来国人办女子中学教育奠定了基调。上海教会女子教育随着学级的延伸和课程标准化开端,开始进入真正的中学教育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规范阶段(1912—1927),进入民国时期,女子中学教育才真正得到官方认可,男、女中学分设奠定了中学阶段男、女两轨分行的基调。以培养女国民为新目标的上海女子中学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大量的新校建立,旧有学校在原基础上扩大规模,延伸层级,随着一系列学制和课程上的改革,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上海国人自办女子中学教育发展较为鼎盛的时期,逐渐成为与教会女中抗衡的另一轨;最后为建制阶段(1928—1937),进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在发展中呈现两轨逐渐融合的趋势,即教会办学与国人办学都向政府的规制靠拢,呈现教育本土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随着中学阶段男女同校萌芽的出现,中学教育男、女两轨也开始走向融合,呈现去性别化的教育趋势。这阶段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在办学水平、课程、教学质量及管理等方面,已经初具现代化中学教育系统的特点。最后一章为结论,笔者通过前几章对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重点总结了其发展的主要特点及不足之处,发现其两轨的并行之势,后渐趋融合,并不断向现代化教育系统靠拢,但独立性不够,受时局以及政府的教育政策影响很大,亦较少立足于女性自身发展来办学。进而分析了其在近代上海中学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近代上海社会女性解放运动和男女平等进程中的积极影响及历史启示。

徐宁[9](2013)在《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文中指出本文以近代江南女校生存拓展的历史脉络为基本线索,深入分析江南女校如何在时代契机下获得自身发展,如何通过各类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以女学生为主的相关人群的思想行为,从而对江南社会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经济生产、政治活动等产生深远影响。女学生不仅有可塑性,更具有自主发展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使部分女学生率先突破了女校为其设定好的种种社会角色。觉醒了的女学生进入社会后成为社会变革的活跃分子,从而将近代女校的社会影响力推向了顶峰。随着西方坚船利炮进入中国,基督教在得风气之先的江南地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文化传播。西方传教士为了更好地传播福音,在中国兴办起了学校与医院。近代最早的江南女校即在由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福音的背景下建立。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江南教会女校,作为传统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崭新的文化现象,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仍然不断地将女性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向外传播。而江南本为人文昌盛之地,随着中西交流的深入,教会女校几经磨砺,终于在19世纪末获得部分知识精英的认可,迎来了出身中上层社会的女学生。江南女校存在的最初40余年,教会女校一家独大,西方文化、西式生活通过女校较为系统地传输给女学生,渗透入她们的家庭,明显地改变了江南社会日常生活的某些方面。西方传教士是近代中国女校的播种者,而女校的推广则主要依托了以维新派为首的救亡心切的爱国人士。为了动员更多力量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巨大工程中,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开始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女子的社会化教育,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中国女学堂(亦名经正女学堂)因而诞生于1898年的上海。上海是近代江南女子教育的一个中心,女子教育开始在近代蓬勃发展。在朝廷和社会兴废女学的长期争议中,民间办女校之风渐兴,打破了教会女校一家独大的局面。成长中的女校聚合了传教士的宗教热情和国人的救亡激情,它以学校为实践平台,以学会或差会为组织平台,以报刊为舆论平台,将其影响力扩散到社会各个角落,来实现其既定目标。女校学生则是这种影响力发挥的核心力量,她们在学校的多种规训手段下被塑造为各种社会角色,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中。清政府被迫于20世纪初做出变革姿态,实施“新政”,并对女学开禁。此后,官办女校在全国范围内日渐兴盛,而江南女校则始终居于领先地位。从早期的教会女校到国人自行创办的女校,从男性主导近代女校到女性毁家兴女学,从民间办学到官方主导,从女性不入学到女性进女校再到男女同校,均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与女子接受知识这种观念的传播。传统时代女性基本上是作为男性的依附者而存在的,在三纲五常的钳制下女性人格扭曲、社会地位低下。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不断传播,男女平等观念逐渐兴起。欲提高女性之地位则首先应从赋予女性受教育的权力始,近代江南女校的发展壮大不仅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亦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江南社会的面貌。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不断,女校和女学生无可避免地卷入历史洪流中,在改写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创造着历史。经过社会历练后的女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群体意识逐渐萌发,部分进步的在校女生和毕业女生不甘于“他者”的身份,开始为“女界”的未来奔走呼号。近代江南女校最初以唤醒女性担当“家国”责任为目的,却使女性意外收获到“自我”这一果实。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各个领域几乎都能看到知识女性所做的杰出贡献。昔日的女学生超越了女校给她们划定的女性空间,走向了更广阔天地。

尹翼婷[10](2013)在《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研究 ——以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国基督教史和性别史的交叉视角出发考察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重点分析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的传教事业和本土女信徒的活动,通过对档案史料和相关杂志的梳理,重建妇女与中国基督教发展的历史现场,彰显女性在其中的角色和地位。1807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开启了新教传教士在华宣教运动的大幕。早期随同丈夫来华的传教士夫人,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女差会的成立来华的单身女传教士,共同促进了近代中国妇女宣教事业的发展。女差会的成立,使妇女的海外传教运动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组织形式,女传教士在差会管理与发展中得到锻炼。不过,一旦离开“妇女工作为妇女”这一妇女宣教领域,女传教士的话语权就变得很微弱。就中国本土女信徒而言,随着中国近代妇女宣教运动的发展,女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但部分女信徒不满足于教会中妇女地位的现状,积极寻求教会内男女实质上的平等。尽管近代来华女传教士在教会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她们在近代中国传教运动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忽视。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她们在中国妇女中进行了教育、医药等传教事业。从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在中国的教育事业、医药事业与传道事业等个案,可以看出女传教士在教育和医药事业以及直接传道方面的贡献,而女传教士自身一定程度上超越中国性别限制的行为,对于中国妇女女性意识觉醒、以及走出家庭进入公共领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的传教士来中国的主要目的,当然是在中国女性中传播基督教,它们以教会女校和教会医院为中心,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福音传播网络,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这比单纯的福音传道更为有效。福州商人之妻张谢氏(Mrs Ahok)曾经到过英国,由于她的的桥梁作用,圣公会女部在福州社会上层妇女中的传道富有成效,重视上层妇女也成为女部在福建传教事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大部分受女传教士影响的本土女信徒一般都能坚守基督教的性别观念,但在民族主义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女信徒与教会学校的女学生也开始产生分化,一部分人积极地投身于爱国主义运动中。从英国圣公会女部的刊物《印度妇女与中国女儿》中该部女传教士所发表的文章,可以看出女传教士给中国女性以影响的同时,处于多元思想影响中的中国女性同样也会改变女传教士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这些文章也鲜明地彰显了女传教士的立场,她们认为解决中国问题包括女性问题的关键,是使中国基督教化,强调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身份认同的差异,使得这些女传教士与一些具有较强爱国意识的女信徒共同话语越来越少。

二、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女子留日教育研究(1899~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清末女子留日教育背景
    第一节 中国女子教育经历着转型与变革
        一、教会女子学校开创先例
        二、维新派兴女学推波助澜
    第二节 日本具有接收中国留日女性的可能性
        一、藩校和寺子屋为近代女校的发展奠基
        二、《学制令》与女子初等教育体系
        三、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中等教育
第二章 初迈国门:艰难的负笈东洋之路(1899~1905)
    第一节 各界推动下的初步发展
        一、留学救国的现实需求
        二、日本亚洲主义者的鼓动
    第二节 早期留日的中国女学生
        一、学生来源:江浙湖广最多
        二、就读学校:实践女学校为主
        三、留日形式:从伴读转向自发
第三章 小有规模:第一次留日热潮的形成(1905~1907)
    第一节 速成教育下的留日女性
        一、官费派遣使生源扩大
        二、贤妻良母的教育目的
        三、短期速成的课程设置
        四、官方与自主管理结合
    第二节 留日期间的自我解放活动
        一、组织社团及创办报刊
        二、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四章 限量求质:从速成向高等专门教育过渡(1907~1911)
    第一节 限制留日女学生数量的原因
        一、速成教育降低留日质量
        二、国内女子教育迅速发展
        三、违背初衷的女学生组织
    第二节 留日女子教育由量向质转变
        一、越来越严格的管理规定
        二、留日女学生资格的变化
        三、追求高等专门教育为主
第五章 清末留日女性群体的影响
    第一节 促进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一、提供师资或创办女学堂
        二、为女学堂章程的颁布创造条件
    第二节 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一、认识到女学对女权的作用
        二、身体力行于妇女解放运动
附录一 清末女性留日重要事件简表
附录二 清末留日学生人数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民国时期宁波教会女校国有化发展状况探究——以甬江女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宁波教会女校的初期发展
二、民国时期教会女校的国有化
三、教会女校国有化对近代宁波的影响

(3)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对于留学教育史的研究
        (二)国外对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研究
        (三)文献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时间界定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世纪末: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启动
    第一节 19世纪末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中国女性留美教育的先驱
        一、近代中国最早的四位留美女学生
        二、四位早期留美女学生与19世纪末的教会教育
第二章 1900—1910年代: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初兴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形成
        一、中国近代女性自费留美教育的兴起
        二、中国近代女性官费留美教育的发轫
        三、中国近代女性庚款留美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1900-1910年代留美女学生特征
        一、地域分布与家庭背景
        二、留学前教育背景及知识结构
        三、留学专业选择的单一性
第三章 1920—1930年代:近代女性留美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革
    第二节 中国近代女性留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一、女性庚款赴美留学的波折与终结
        二、女性留学资格要求的提高
    第三节 1920—1930年代留美女学生特征
        一、专业选择呈多样化趋势
        二、归国职业选择以教育为主
        三、从事教育工作的留美女学生个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近代公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动议、实践与影响——以1920年南高师、北大招收首批女生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高师、北大男女同校:动议与举措
二、首批女生的教育图景:家庭、学历与专业选择
三、社会性别与传统伦理:来自学界、政府与家族的阻力
四、教育性别与制度衔接:关于学制的困局、讨论及改革
五、公立大学男女同校:近代意义与后世影响

(5)“适应”与“改造”:近代知识女性的成长环境研究 ——以五四女作家群体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写作思路
    三、研究现状
        (一)有关五四女作家产生的原因研究
        (二)有关五四女作家教育经历的研究
        (三)有关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的态度研究
        (四)有关五四女作家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研究
第一章 家庭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个人发展
    一、经济基础的奠定
        (一)衣食无忧
        (二)自强不息
    二、文化氛围的营造
        (一)书香门第
        (二)家风传承
    三、姻缘的纽带作用
        (一)夫妻关系
        (二)亲子关系
    四、亲缘的网络连接
        (一)加强社会交往
        (二)扩大活动范围
第二章 学校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素养提升
    一、学习的起步阶段——私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
    二、学习的提升阶段——教会女校
        (一)课程设置
        (二)知识扩展
    三、学习的精进阶段——高等学校
        (一)专业水准提升
        (二)写作空间扩大
第三章 社会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人格养成
    一、锻造思想
        (一)发表言论
        (二)社交公开
    二、融入社会
        (一)从事教学
        (二)进行科研
    三、关注时局
        (一)探讨救国途径
        (二)投身爱国运动
        (三)参与社会活动
第四章 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互动
    一、五四女作家对环境的适应
        (一)学习场域的创建
        (二)生存空间的拓展
        (三)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二、五四女作家对环境的改造
        (一)推进男女平等思想
        (二)参与社会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美国在华教会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等教育
二、高等教育
三、结束语

(8)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研究(185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四、前人研究
第二章 上海女子中学教育的破土阶段(1850—1897)
    一、办学背景
    二、教会女子学校的草创
    三、教会女子教育的面貌
    四、最早之女学生
第三章 上海女子中学教育的探索阶段(1898—1911)
    一、私立女学堂的初创
    二、私立女子中学教育的胚胎
    三、女学生的新景观
    四、教会女子学校的扩张
第四章 上海女子中学教育的规范阶段(1912—1927)
    一、女子中学教育的正名
    二、此起彼伏,一枝独秀
    三、女子中学之培养目标与课程
    四、女子中学之教学与管理
第五章 上海女子中学教育的建制阶段(1928—1937)
    一、女子中学的稳定与发展
    二、女子中学教育的渐次成型
    三、女中学生之生活旧影
    四、中学教育之男女同校萌芽
第六章 结语
    一、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影响与不足
    二、对当代女子教育的启示
参考资料
后记

(9)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五、 研究思路与章节架构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江南女校的诞生
    第一节 明清江南女学传统与近代女校兴起
        一、 明清江南才女文化
        二、 明清江南女学概况
        三、 近代江南女校兴起
    第二节 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一、 裨文女塾与文纪女塾
        二、 圣玛利亚女校之形成
    第三节 早期女校与江南社会的互动
        一、 教会女校对江南社会的影响
        二、 教会女校与女性生活的变动
    小结
第二章 维新时期江南女校的成长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下兴学思想热潮
        一、 维新派的兴女学理想
        二、 民办女校的曲折历程
    第二节 江南女校的运作机制
        一、 兴学者:从传教士到维新派
        二、 女学校、女学会、女学报
    第三节 江南女校对女学生的规训
        一、 新式社会角色之塑造
        二、 女校与女学生的互动
    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江南女校的发展
    第一节 女校合法地位的确立
        一、 女学章程的颁布
        二、 官办女校的兴起
    第二节 女校的变异与壮大
        一、 “革命”时代的女校
        二、 女子留学热潮的兴起
        三、 女子教育观念的增强
    第三节 女校对江南传统社会秩序之冲击
        一、 日常生活的新突破
        二、 伦理道德的新观念
        三、 政治运动的新现象
        四、 经济生产的新角色
    小结
第四章 民国前期江南女校的壮大
    第一节 新政权对江南女校的影响
        一、 传统女学的回潮
        二、 民初女校的概况
    第二节 江南女校与女学生群体的形成
        一、 女校的控制与女学生的越轨
        二、 女学生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
    第三节 江南新女性的诞生
        一、 新女性的新生活
        二、 职业女性的涌现
        三、 女界未来之展望
    小结
结论
    一、 文化传播与近代女校发展
    二、 学校教育与女性角色塑造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代上海女校举要
    表格一 近代上海教会女校举要
    表格二 近代上海国人自办女校举要
附录二 近代苏州女校举要
    表格 近代苏州女校举要
附录三 近代杭州女校举要
    表格一 1911 年杭州女校举要
    表格二 1917 年杭州女校举要

(10)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研究 ——以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概论
    第一节 运动背景
    第二节 运动的奠基者
    第三节 女差会的成立
    第四节 近代中国女信徒群体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
    第一节 该会缘起与女传教士派遣
    第二节 教会女校的兴办
    第三节 意义与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英国圣公会女部的传教事业
    第一节 早期概况
    第二节 古田教案后的发展
    第三节 与中国妇女的个别接触
    小结
第四章 英国圣公会女部的教育事业
    第一节 女子寄宿学校与女子走读学校
    第二节 习道班与培训女传道的妇女学校
    小结
第五章 英国圣公会女部的医药事业
    第一节 传教士在中国妇女中的医药事业概述
    第二节 英国圣公会女部的医药事业
    小结
第六章 女传教士对新女性的认知与思考
    第一节 女传教士对中国女性的认知
    第二节 女传教士对中国新女性的思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女子留日教育研究(1899~1911)[D]. 付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民国时期宁波教会女校国有化发展状况探究——以甬江女子中学为例[J]. 罗培佳. 文教资料, 2020(34)
  • [3]中国近代女性留美教育发展史研究(1880-1937)[D]. 叶定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4]近代公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动议、实践与影响——以1920年南高师、北大招收首批女生为中心的考察[J]. 任小燕. 高等教育研究, 2019(09)
  • [5]“适应”与“改造”:近代知识女性的成长环境研究 ——以五四女作家群体为考察对象[D]. 贾晓云.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由姊妹而同学:基督教与近代上海女学校、女学生[J]. 陈雁.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2)
  • [7]美国在华教会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J]. 吴泉成. 高教学刊, 2016(24)
  • [8]近代上海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研究(1850-1937)[D]. 段越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9]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D]. 徐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10]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研究 ——以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为中心[D]. 尹翼婷. 山东大学, 2013(04)

标签:;  ;  ;  

教会女子学校与现代中国妇女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