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进程探析

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进程探析

一、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进程问析(论文文献综述)

金江波,张习文[1](2021)在《引领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新美育”建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育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新文科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新时代美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目标等将实现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同时,当代美育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也亟需融入新文科建设浪潮之中,体现出新时代"新美育"的新气象与新作为,形成新时代美育观,构筑中国坐标、中国体系与中国特色的中国美育发展新格局。本文从对新文科建设思想内涵的宏观思考出发,侧重对新文科之于美育的创新引领来透视新时代"新美育"的转型发展,并对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正在发生的"新美育"创新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和展望。

李玲玉[2](2021)在《大家电对城市住宅室内设计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朱开甜[3](2021)在《南洋劝业会教育展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苗苗[4](2021)在《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乡村转向”》文中研究表明

王嫣婕[5](2021)在《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文中研究说明

曹斌华[6](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曹勇[7](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宁[8](2021)在《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1856-1938)》文中研究表明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四百年之后愿意接受西方都市文化,这是第一次改变;随着帝制废除和共和国建立而放弃首都地位,这是第二次改变。这两次非同寻常的改变,重新塑造了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格局、公共空间、市民生活和都市文化。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伊斯坦布尔城市结构的变化和都市文化的重塑,远远超出普通城市史研究的范围,反映的是从晚期奥斯曼帝国到土耳其共和国早期的深刻历史变迁。换言之,帝国衰亡和共和国建立的这段历史,能够从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流变中折射或展现出来。伊斯坦布尔较快地吸收西方文化,大规模接纳欧洲人是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1856年)之后。从那时起直到丧失首都地位(1923年),这座城市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动态的、丰富的,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宗教群体和文化团体。这种流变既是晚期奥斯曼帝国衰落的表征,也是土耳其精英人物和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市民们稳中求变,勇于除旧布新,不懈努力的结果。共和国初期凯末尔推行的世俗化改革基于奥斯曼帝国晚期的西化,而联系帝国和共和国的纽带是伊斯坦布尔。考察两个阶段(1856-1923;1923-1938)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土耳其历史上西化及世俗化的实践效果和利弊得失就一目了然。研究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立足于都市特征,着眼于多重变化。伊斯坦布尔由皇城格局变为现代都市,首先是结构之变。原来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老旧、活动空间狭小。聘请外国专家重新设计、规划和改造之后,欧式马车可以通行,欧式建筑拔地而起,城市风貌焕然一新。其次是秩序之变,首都上至素丹和高官,下至普通店员和商贩,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也表现在他们对高雅、文明、规矩的生活方式的效仿,行为举止改变,社会秩序亦变。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扩大,社会风气的变化。伊斯坦布尔原有的巍峨皇宫、肃穆的清真寺、噪杂的市场之外,新增了公共浴室、咖啡馆、茶馆、报馆、音乐厅、俱乐部、广场、公园,公共空间迅速扩展。于是,伊斯坦布尔市民的日常习惯、风土人情、排场偏好、娱乐消遣都发生了变化。这相应地影响到他们的欣赏水平,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社会风气的变化还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伊斯坦布尔市民职业选择多样化,市民婚丧嫁娶和各种礼节简约化,年轻市民讲究衣着、追求时尚等,也包括市民送子女到西式学校接受教育,常去俱乐部、咖啡馆等公共场所。城市商业经营模式转换,社会服务的理念提升,流行话语的时时翻新,表明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是由表及里,由显而微的。针对这样庞大的主题,宏观的概括和微观的研究,尤其个案的研究必不可少。为此,本文在城市结构之变、公共空间之变、社会风气之变的分层次研究之外,设专章做个案分析,深化主题,揭示本质。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首都和共和国第一大城市,它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是明显的。研究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触及土耳其历史上的西化、现代化、世俗化等问题。论文的结论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不论帝制到共和制的更替经历了多么大的动荡,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联系并未中断,而且始终是世界性大都市所具有的多元文化载体;其二,不管土耳其国家的现代化整体程度如何,伊斯坦布尔是最先迈入现代都市文明之列的,而且,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重塑是土耳其乃至中东地区都市文化塑形的一个样板;其三,从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看,奥斯曼帝国晚期至土耳其共和国早期的社会转型中,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多于抗拒,文化层面的衔接大于龃龉,宗教与世俗的交融多于冲突。

李星露[9](2021)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总体艺术”理论的运用与思考 ——以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古代,中国乡村皆有自成一体的总体性和艺术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乡村在走向衰败的同时逐渐散失其完整性与独特性。为了扭转乡村发展困局,国家陆续提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等政策,乡村建设问题又一次回归人们的视野。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建设主体由前期的硬件“美丽化”逐步转向更深层的乡村产业提振,而美育的加入也为乡村的艺术建设助力。从乡建参与者角度,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歌手、诗人等文化与艺术相关从业者共建乡村使文艺与乡村再次紧密相连,发展出运用总体性思维,以文艺贯穿整体建设的体现“总体艺术”理念的乡建案例。“总体艺术”理论在经历了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表现主义和包豪斯等文艺流派的运用与发展,逐步从文学、歌剧、绘画、建筑等领域扩展。其所带有的融合性突破了专业限制,形成完整、统一的艺术设计思维,对20世纪后艺术教育和设计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并对当代中国乡村个性建设及乡村美育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基于“总体艺术”理论在中国乡村建设的发展,结合国内现有的文艺乡建典型案例,并以屏南县龙潭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总体艺术理论在龙潭村以“人人都是艺术家”为先导的建设思路及整体运用模式做深入探究,试图通过“总体艺术”理念的运用对当代文艺乡建的模式做出分析与讨论。有鉴于此,从实践案例中总结出目前总体艺术在乡村建设的运用策略,并思考以文艺为手段的乡村建设模式的可行思路与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为今后乡建思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陈晶晶[10](2021)在《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传统装饰纹样,源远流长,从开创时期算起,已有七千年的历史。这些纹样在历史过程当中,人的意识和物质的相互碰撞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内在机制,民族气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创造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反映了民族艺术无穷的创造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表达形式的变化,大众传播的多样化,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大的活力,经过世代的锤炼、继承、革新和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臻完善。政治经济的强大为文化自信带来了巨大支持,传统优秀文化在时代文明中得到了更多的传扬和发展,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更加积极,这些宝贵的装饰艺术遗产,在我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光芒,对今天的美术教育和文化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我国历代的装饰纹样,代代相传,代代相异。古老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课题,继承历代优秀的装饰艺术传统,是培养具有现代创新思维、传统文化认同感、民族艺术素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与使命。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传统装饰纹样纳入到初中美术教育当中,不仅是实现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结合现代美术手法进行创作,并更好的利用好区域性特色艺术文化。传统装饰纹样有其复杂性、特殊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有一定的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其思维呈现出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具备学习传统装饰纹样的能力。因此,研究传统装饰纹样在初中美术教育实践就非常重要。基于上述因素,从初中美术教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装饰纹样,目的在于探索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与精神世界,找到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结合的实践途径和策略。以传统装饰纹样及现代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研究为研究的基础,对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通过对传统装饰纹样和现代美术的概念、演化、特点以及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进行实践的可行性进行深层研究,通过对初中生对传统装饰纹样的关注度调查分析,结合了初中的心理与思维发展特点,以及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学习途径等调查分析总结,进而分析两者结合中的审美主客体,以现有的分析为依据,进行了实际的教案设计,得出了教学启示,提出应对策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中学美术课程,实践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创新很有意义,具有其学习借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实践策略主要包括:加以改造、充实,古为今用,突破学生思维限制、拓宽创作素材来源、明确不同传统装饰纹样的差异化教学和创新学习方法,为提高全民文化自信提供必要可行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进程问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进程问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领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新美育”建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文科”建设的精神内涵
二、新文科建设对新时代“新美育”的引领建构
    1.价值重塑:新时代的美育观
    2.学科融通:跨学科的美育教育系统
    3.目标引领:面向人人的“无界之城”
三、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新美育”的转型之路
    1.从“审美教育”转向“美就是创造力”的培育
    2.从“以西释中”走向“中华美育话语体系的构筑”
    3.从“美育修身”到“美育大同”
四、新文科建设语境下“新美育”的创新实践探索
    1.“无问西东”的智慧美育社区
    2.为美好生活赋能的“非遗美育”
    3.协同创新中的“以美育人”
结语

(6)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1856-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论文的创新点
    四、研究时段之说明
第一章 伊斯坦布尔城市结构之变
    第一节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
        (一)伊斯坦布尔城市发展的瓶颈与契机
        (二)伊斯坦布尔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
        (三)伊斯坦布尔城市发展带来的改变
    第二节 伊斯坦布尔的权力、秩序与市民生活
        (一)统治者:素丹与政府官员
        (二)近卫军:士兵、市民还是暴徒?
        (三)新力量:资产阶级的崛起
    第三节 西化生活的缩影:佩拉宫的繁荣与衰落
        (一)繁华:富丽堂皇的佩拉宫
        (二)兴盛:改朝换代时的都市与酒店
        (三)衰落:时代巨变下的佩拉宫
        (四)回望:佩拉宫的变迁与影响
第二章 伊斯坦布尔公共空间之变
    第一节 清真寺:重新成为信仰之地何以可能
        (一)信仰与政治之间:清真寺及其社会功能
        (二)政教分离:来自西方文明的冲击与挑战
        (三)反思:清真寺只作为信仰之地何以可能?
    第二节 咖啡馆:休闲之地与政治空间
        (一)十六世纪伊斯坦布尔的咖啡馆
        (二)娱乐和消遣:咖啡馆的休闲功能
        (三)混乱与秩序:咖啡馆的政治话语
        (四)伊斯坦布尔咖啡馆文化的输出
    第三节 哈马姆:挑战、衰落与新生
        (一)伊斯坦布尔的公共浴室与浴室文化
        (二)瘟疫与疾病: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和应对之道
        (三)社会进步与角色转变:公共浴室的衰落与新生
第三章 伊斯坦布尔社会风气之变
    第一节 伊斯坦布尔城市女性的角色之变
        (一)禁锢与自由:帝国时代的上层女性及其生活
        (二)突破与实践:改革时代的底层女性及其突破
        (三)共性与个性:革命时代的精英女性及其贡献
    第二节 伊斯坦布尔市民的服饰之变
        (一)服饰与政治:撬动改革之路的杠杆
        (二)服饰与文化:社会转型中的时尚元素
        (三)服饰与社会:革命、改革话语下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伊斯坦布尔市民的心态之变
        (一)模式与体系:改革扩大了伊斯坦布尔市民的受教育面
        (二)印刷与出版:阅读成为了伊斯坦布尔市民的常态
        (三)结果与影响:从被动开放到主动放开的心态嬗变
第四章 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流变与重塑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1:烟馆与奥斯曼帝国的航向
        (一)作为“瘾品”的烟草及其扩散
        (二)伊斯坦布尔的烟馆与吸烟现象
        (三)殖民者、政府与烟草工人
    第二节 个案2:人民宫与土耳其人的文化认同
        (一)我们是谁:奥斯曼、伊斯兰还是土耳其?
        (二)来自何方:土耳其人建构的国家史观
        (三)如何培育:以人民宫为主体的市民生活
    第三节 个案3:市民与伊斯坦布尔的兴衰沉浮
        (一)荣耀与向心力:帝国时代的都市魅力
        (二)兴废与离心力:被人遗忘的城市记忆
        (三)定位与竞争力:全球化时代重新出发
结论
    一、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中的“变”与“不变”
    二、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流变中的宗教与世俗化之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硕博连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当代乡村建设中“总体艺术”理论的运用与思考 ——以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2.1 总体艺术理论
        1.2.2 中国乡村建设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基础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基础
    1.5 论文框架结构
第2章 总体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沿革
    2.1 从德国古典文学中探寻总体艺术
    2.2 总体艺术的概念
    2.3 世纪之交,艺术运动中的总体艺术观
    2.4 包豪斯的总体艺术观
    2.5 总体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初步体现
    2.6 总体艺术和艺术介入在乡村建设中的不同
        2.6.1 理论本体不同
        2.6.2 作用对象不同
        2.6.3 影响层面不同
    2.7 小结-总体艺术理论的二元特性
第3章 中国乡村建设中体现出的总体艺术理论
    3.1 乡村建设的萌芽期(1926 年-1937 年)
        3.1.1 民国乡村建设历史背景
        3.1.2 总体艺术在晏阳初乡村文艺教育的运用
    3.2 乡村建设的发展期(1937 年-1968 年)
        3.2.1 延安时期乡村大众化艺术中的总体性(1937 年-1948 年)
        3.2.2 建国初期乡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1949 年-1968 年)
    3.3 改革开放至新农村运动期间(1978 年-2012 年)
        3.3.1 改革开放至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3.3.2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总体艺术实验(2005 年至2012 年)
    3.4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实践(2013 至今)
        3.4.1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兴起
        3.4.2 新时代背景下的总体艺术实验
    3.5 小结-总体艺术在乡建各个时期中的体现
第4章 总体艺术理论在龙潭古村的运用
    4.1 屏南县的全域试点计划
        4.1.1 文创乡建试点计划
        4.1.2 屏南县的乡建模式
    4.2 龙潭村建设的兴起
        4.2.1 村落历史沿革及资源
        4.2.2 解放思想“人人都是艺术家”
    4.3 龙潭村建设的手段
        4.3.1 乡村建设的管理模式
        4.3.2 新村民的筛选和驻留保障
        4.3.3 重建龙潭教育体系
        4.3.4 文化活动活化龙潭
    4.4 后工业时代的龙潭文创
        4.4.1 前工业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型
        4.4.2 疫情下的龙潭村
    4.5 龙潭模式的局限
        4.5.1 龙潭村的发展问题
        4.5.2 “龙潭模式”的传播与局限
    4.6 小结-龙潭村建设过程中展现的总体艺术思想
第5章 乡村建设中总体艺术理论的运用策略
    5.1 总体艺术理论在乡村建设三个阶段的运用策略
        5.1.1 规划设计阶段
        5.1.2 建设实施阶段
        5.1.3 运营管理阶段
    5.2 总体艺术理论在乡村建设中解决的问题
        5.2.1 参与主体问题
        5.2.2 保障机制问题
        5.2.3 长效发展问题
    5.3 小结-总体艺术理论在乡村建设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总体艺术理论在中国乡村建设的体现与运用总结
    6.2 未来的展望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6.4 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10)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传统装饰纹样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教学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传统装饰纹样
        2.传统装饰纹样与美术教育
    (二)传统装饰纹样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1.艺术价值
        2.文化内涵
    (三)传统装饰纹样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动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
        3.提升美术综合素养
二、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实践现状
    (一)教学现状调查
        1.调查设计
        2.调查结果统计
    (二)初中美术教育与传统装饰纹样结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装饰纹样缺乏重视
        2.传统装饰纹样样式单一
        3.学生表达空间受到限制
三、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实践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现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选择
        2.现行教材分析
    (二)教学模式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
        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3.双主模式
    (三)应用教学案例设计
        1.教学实践案例设计
        2.教学启示
四. 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结合的教学探索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初中美术教育中传统装饰纹样的教学形式与内容
        1.突破时空限制
        2.拓宽创作素材来源
        3.结合生活实际创作
    (二)延伸结合作品的内涵意蕴
        1.继承传统并发扬创新精神
        2.立足民族文化并面向世界
        3.保持自身特色并紧随时代
    (三)不同传统装饰纹样差异化教学策略
        1.不同造型风格装饰纹样的教学
        2.不同表现类型装饰纹样的教学
        3.不同构图形式装饰纹样的教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进程问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引领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新美育”建构思考[J]. 金江波,张习文. 装饰, 2021(07)
  • [2]大家电对城市住宅室内设计的影响研究[D]. 李玲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南洋劝业会教育展品研究[D]. 朱开甜. 江南大学, 2021
  • [4]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乡村转向”[D]. 李苗苗. 新疆大学, 2021
  • [5]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D]. 王嫣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6]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伊斯坦布尔都市文化的流变与重塑(1856-1938)[D]. 李宁. 上海大学, 2021
  • [9]当代乡村建设中“总体艺术”理论的运用与思考 ——以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为例[D]. 李星露.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10]传统装饰纹样与初中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D]. 陈晶晶. 延安大学, 2021(12)

标签:;  ;  ;  

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百年历史进程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