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丽江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丽江地区森林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1](2020)在《小凉山沙村彝族粪塘的社会生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云南小凉山彝族粪塘为研究对象,以物的社会生命为分析理论,试图呈现出粪塘成为彝族社会成员并参与当地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粪塘作为传统肥料生产的空间长期存在于农业社会之中,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在以往的研究中,在科学主义的视角下,粪塘常被视为客观独立的物体用以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及价值意义,而这恰巧忽略了粪塘作为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动态联系。在云南小凉山彝族社会中,粪塘与家庭中、社会中的人和事物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众多的联系中,粪塘的“人”观得以呈现。粪塘不仅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联络着庭院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粪塘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参与了彝族众多的节庆空间。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粪塘社会生命的呈现。首先,彝族庭院式的家庭观为粪塘成为家庭中拥有生命的成员提供了文化基础。其次,粪塘的生育死与庄稼的死育生存在一个辩证交替的过程。庄稼丰收,秸秆入粪塘,粪塘新生开始;冬季育肥,土地修养,粪塘走向成熟;肥料入地,春耕伊始,粪塘迈向死亡。这种辩证的逻辑使得粪塘与庄稼的生命历程在自然时间中得以交替呈现。彝族多鬼神信仰,拥有大量的仪式。粪塘作为仪式的组成部分参与到彝族节律仪式之中,而节律仪式依附于更大的节庆空间。仪式呈现粪塘的生命意义,而全社会参与的节庆空间则赋予了粪塘社会生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粪塘传统的社会生命受到了来自化肥和城市化的威胁。粪塘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粪塘没有消失,而是调试出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模式用以延续生命。

贺源[2](2019)在《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以往象征人类学所关注的通常是既成的象征本身,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各类符号、可分析的内部结构与相应的文化解释,相对缺乏对象征符号赋意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总是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就物质文化而言,这种功能和意义既变迁于物的社会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不断地在符号层面被生产、再生产,被扩充、缩减或迁移。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助皮尔斯符号学与物的社会生命两种理论的动态视角,借助个案研究实现对象征赋意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象征主体能动性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反思作为象征人类学理论渊源之一的皮尔斯符号学对象征符号动态过程研究的启发意义。而旅游纪念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旅游地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旅游地文化有所联系,并因此被人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拣选、塑造和消费的物,旅游纪念品承担着体现旅游地本土文化、构建旅游形象等象征功能。尤其是其中被公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在承担起这种象征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可唤起相应的旅游期待。不仅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还牵扯到异质文化物象的本土化等问题。其物质表象、符号意义和文化形象的变迁则是在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中逐步生成的。也正因此,旅游纪念品作为符号被生产的这一社会生命历程也就为我们研究象征赋意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个案。丽江古城是我国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一处旅游胜地,当地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如布农铃、东巴纸等也屡次被相关研究提及。本文即以丽江古城中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游客群体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布农铃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这一源自滇藏茶马古道的物象在旅游开发中角色、意义和形象的变化:在认识茶马古道铃铛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新的现实语境分析以布农铃为代表的古城铃铛所承袭的地方文化传统,指明其脱离实用物品而走向精神产品和符号化的可能性。进而通过详细梳理布农铃缘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现实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符号在不同阶段发生性质和功能变迁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丽江古城整体旅游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最终,这一物象在消费仪式、主客互动、影像传播和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一种马帮文化中的指示符号实现了向丽江古城文化象征符号的转型,在“吉祥”这一基调之上进一步成为本土纳西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及其文字和影像呈现丽江铃铛这一物象的符号化成果。在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两种动态视角相结合,用以指导对丽江古城布农铃这一地方性文化象征符号的赋意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将知识再生产与符号资本、游客凝视与真实性等相关理论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以增强对其不同阶段符号塑造特点的认知。最后则从这一符号生产个案出发,回应国内象征人类学研究者对象征思维方式的既有探讨:在以往象征人类学所重视的“物因具有某种特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一单向度的象征思维之外,象征符号的生产中存在另一种向度,也即人为了传递既定的意义而从具体物象中加以选择和建构,并在一种主客互动的过程中使之成立并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从而作为一种象征稳固下来。而对这一象征思维向度的再发现,也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象征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带有随机色彩的选择。与此同时,对旅游情境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以及丽江铃铛这一成功个案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张尧[3](2019)在《基于丽江传统聚落空间特质及演变的旅游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丽江地区的传统聚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蕴含着其特殊的空间品质。后期随旅游业的置入,这些传统聚落虽然在其整体上仍维系着原有的空间形态特征,但其内部空间的功能及意义已发生了演变。另外,基于这些传统聚落还扩建了一些新区域,这些区域的空间特征根源于传统,并与现代需求发生着联系,但在某些方面又并未传达出传统聚落空间所具有的“神韵”。在当下的规划设计中,如何兼并传统聚落所具有的空间品质及现代功能的需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论文以丽江地区的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一种在空间特征上能够延续其传统空间的品质,且在空间功能上能够满足当下旅游需求的设计策略。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应对传统聚落空间的生成机制及其形态特征进行相关研究,进而把握住其空间特质信息。其次,还应对旅游影响下发生演变的空间以及一些基于传统聚落而新建的空间进行相关研究,这些空间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反应了当下的一些需求,是在新的设计中把控空间功能属性的关键。本论文试图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挖掘出丽江地区传统聚落所具有的空间特质及旅游背景下对于空间功能的新需求,并通过一项实际案例来阐述本论文所述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王谷[4](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研究说明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曹雪[5](2018)在《生态视野下的明人滇游》文中研究表明明朝中后期社会氛围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局日渐腐败,经济商品化程度加强,思想上心学思想日渐发展成熟,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部分文人群体不再沉迷于书本钻研,而转向追求经世之学,更注重实际学问的获得。很多文人士子走出书房,希冀通过亲近自然而掌握真知,随之旅游活动逐渐兴盛起来。云南虽偏处西南,但自古以来保持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经过元明多年的经营,到明中后期,吸引中原士子来滇旅游,甚至进行科学考察。到明中后期,国家面对的自然灾害日渐增多,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极大的关注,统治者、政府官员通过设立管理机构、发布政令律法来加以改善,很多文人士子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尤其体现在儒、道、佛及堪舆思想中,并影响了旅游文人环境生态思想的形成。云南长期的发展,使很多文人来滇进行旅游,他们在不断的游历观察中,注意到云南境内存在很多的环境生态问题,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他们不仅注意观察环境面貌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更注意考察人为活动的后天影响,包括积极或消极的理念及行为方式。不仅对政府的政策命令加以思考,也对百姓、游人、僧众、商人等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剖析,来分析环境生态问题存在的根源。很多滇游文人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出发,来思考环境资源的利用、人与土地相处关系及利用方式、环境保护、破坏及其影响等问题,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态思想,他们不仅强调了旅游客体的地位,同时更强调把握开发规律、制定合理利用方式等的重要性。这些生态思想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同时还基于他们大量的实地考察,所以相对较为客观且具有针对性,对当时,乃至现今的生态理论思想都有很大的价值与指导意义。

张荣桢[6](2018)在《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云南高原的野生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和整理标本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形成了本地区种子植物名录,对其物种多样性的组成特点、区系性质、特有现象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云南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非常高,现知有野生种子植物5928种(包括种下等级),分属208科1392属;分别占云南省总科数的81.95%,总属数的68.00%,全部种类的54.65%;占中国总科数的79.27%,总属数的44.11%,种的20.28%。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属39种,被子植物有199科1374属5889种。2.云南高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系地理单元,在区划上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区系的性质具有显着的亚热带特征,具有热带区系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特点;区系整体成分复杂,联系广泛,是一个众多区系成分汇集区域。3.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大量古老孑遗类群的集中地;同时拥有大量的新特有物种,是新物种分化形成的重要区域。4.云南高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植物和狭域分布植物种类较多,应加大对这些类群的保护。

胡为佳[7](2017)在《道路、生计与乡村韧性 ——对丽江九河乡社会经济变迁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农民百姓,人们相信作为最基本和必要的物质条件,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今中国社会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道路的建设与升级改造工作,国家在作为西南边疆地区的云南省也大力规划高速路网,以期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这其中,大丽高速公路在丽江九河乡的修建使用成为了影响九河乡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事件”。九河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滇西北区域内的一大交通枢纽,作为“变化的驱动者”,对外道路的出现与升级在九河乡村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条道路的建设与使用作为驱动地方社会经济变迁的外来力量,给地方社会内部带来的影响与改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与之相应,地方社会内部对变迁的适应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社会系统因道路的修建使用经历了平衡-失衡-再平衡的状态变化过程后,变迁依旧不会停止,而是会在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循环中一直继续。这一社会变迁历程则与社会韧性理论下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相符合。同时,道路基础设施作为一项技术,除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背后还包含了更深层的象征意义。道路的修建和使用可能会在短期和微观层面对乡村地方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给地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区隔。但从长期和宏观的角度而言,道路所具有的无限连接性能够将地方社会与外部社会更广泛深入地联系起来,这无疑能为地方社会发展变迁提供更多积极正面的作用。随着这些积极影响与正面作用的一步步凸显,以及社会系统内部韧性的不断提高,道路在短期和微观层面对地方社会带去的负面影响便有逐渐被消解的可能,区隔、不公平等现象也终会被连接和共享所取代。

严洋宇[8](2017)在《1368年以来四川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以南充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人类开发就与生态环境存在着客观的相关关系。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必要过程。1368年以来南充地区人类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关系研究在学术界处于相对薄弱区域,这篇文章拟从人类开发与环境互动之视角出发,力求复原1368年以来至当代南充地区人类开发历程、生态环境变迁,并着力找出人类开发与环境变迁二者之联系。这篇文章主要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中,对这篇文章研究内容的空间范围以及时间作出限定,并且从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阐述了该论文的选题缘由以及意义,回溯了学术界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依次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从南充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着手,并辅以概述1368年以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特点,为之后研究提供地理背景、空间定位以及对比范围。第二至五章,结合文献资料,分别回溯明清至当代南充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背景,概述各时期南充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并结合之前时期的环境表现作出对比,由于南充地区从明清以来都是兵家战斗之地,故结合人口流动、经济开发,生物资源变化来体现该时期南充地区环境变迁,最后结合当代南充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南充地区各县、市、区的环保策略。通过研究,从1368年以来南充区域在人类作用的背景下,开发进程经历了“缓慢恢复—开发高潮—开发回缓—缓慢恢复”的过程,同时伴随生态环境也经历了“部分恢复—破坏—部分恢复”的变迁过程,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中伴随着明清以来社会和人口的变化、农业开发的逐步深入以及区域内生物资源的变迁,这些都是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充分说明了人类在对自然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要采取适度原则,超过一定的阈值,生态环境将不再复原,其所带来的反面影响将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刘荣昆[9](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指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吴建勤[10](2015)在《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是西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西南社会的民族分布、人口构成、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趋向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变革,深刻影响明清乃至近代的西南社会,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移民历史就不得不关注明清时期。学界对如何保护和发展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但针对某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遗留情况、相互之间差异及形成原因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尤其是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将同一个民族在不同背景和环境下进行文化留存方面的比较,探讨其变迁特点及原因的研究尚少。本文以西南地区的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冕宁宏模乡、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五个调查点为研究对象,进行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遗留的比较,探讨不同背景下文化留存变迁的特点及原因,有助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同时注重田野考察,以深化对明至清以来五个调查点在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文化变迁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共计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明以来西南汉族移民的历史大背景,对五个调查点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冕宁宏模乡、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人口构成、经济生活及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田野调查的分析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发展轨迹、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关系五个方面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进行探讨,分析当地汉族移民的文化遗留情况、与周边民族的文化融合情况以及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对文化孤岛的文化适应提出建议,并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构建明清西南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整体研究框架。本文选取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服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缘于田野调查时这四个方面的文化变迁较为显着,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的变迁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不同区域之间的服饰特征差异明显,盐源、木里具有晚清时代服饰特征,冕宁、可渡、九溪具有明代服饰特征。此外,五个点在服装的形式、用色、遗留方面各具特色。在“汉多夷少”或“夷多汉少”的民族分布情况下,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木里、盐源汉族人口数量少处于弱势,服饰、民居更多借鉴周围民族的文化因子,呈现“异族”特征;可渡、冕宁、九溪则体现汉文化的兼容性和优势性。从五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民居的融合程度来看,滇东“一颗印”受少数民族民居影响较少,相反可渡彝族、回族采用“一颗印”;安顺屯堡民居与周围民族民居各自恪守;木里项脚、盐源长柏受当地民族影响以木楞房为主;盐源、木里坝区民居出现由木楞房体系向汉族民居体系过渡呈现混搭局面。五个调查点的文化融合呈现规律性:1)在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因子上呈现不平衡性和递减性。木里项脚、盐源长柏最多,冕宁宏模、宣威可渡次之,安顺九溪最少;2)地域性特征。坝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即“汉多夷少”之地,汉文化因子被民族大量借鉴,山区“夷多汉少”之地,少数民族因子被大量借鉴;3)复杂性特征。因为居住地民族成分复杂、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交融变得更为激烈;4)个性特征。汉族文化不简单是借鉴周围民族文化,而是在不断地冲突和调试中,使之本土化,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汉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汉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今天华夏文明。汉族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以传统汉族文化作为“范本”,在此基础上嫁接其他文化,在冲突和调适的过程中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个过程,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数量而非政治、经济因素。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文化遗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集体性移民是汉族文化孤岛形成的基础,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遗留形成的内因,自然环境是客观条件,国家政策是外部政治条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汉族移民孤岛文化的留存。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化变迁的特点及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为后者提供一种理论支撑,文化孤岛遗留文化的形成,为我们提供如下案例:其一,孤岛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经历数百年的时间,在周边异质文化的挤压下,在吸收周边异质文化因子的同时又坚守和保护原发地文化的某些特质,自身产生新的变异,形成意义、构成更为多元化的“孤岛文化”,其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坚守、保护、吸取和变异,为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二,文化孤岛汉族定居西南地区,部分汉族发生再次移居情形,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中出现“汉变夷、夷变汉”的现象,以及汉族与周围民族由于利益和经济关系呈现动态、复杂的民族关系,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学境界的流动性”,为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保护自己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案例。其三,孤岛祖墓、祠堂及祭祖文化为我们展示儒家文化如何世俗化、生活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一个鲜活的具体案例。其四,作为汉族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文化孤岛汉族的研究拓展了民族集团的研究范围。对文化孤岛汉族身份转型的研究展现了国家、地方和民间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过程及机制提供案例。其五,西南地区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汉族与当地民族和谐相处,文化共赢的模式,为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以及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支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丽江地区森林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丽江地区森林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小凉山沙村彝族粪塘的社会生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物的社会生命的研究
        (二)关于粪塘的研究
        (三)彝族节庆的研究
        (四)凉山彝族农业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结构分析法
    四、理论分析框架
    五、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粪塘:隐身的成员
    一、庭院中的彝族家庭
    二、家屋:人的居所
        (一)家屋地址的选择
        (二)房屋建筑的演变
        (三)人居的空间分布
    三、圈棚:牲畜的修养地
        (一)圈棚的位置
        (二)圈棚的样式
    四、自留地:庄稼的家园
        (一)自留地的位置
        (二)自留地的交换
    五、粪塘:人畜地的联络人
        (一)粪塘的建造
        (二)粪塘的功能
        (三)人畜地的交流
第二章 粪塘的新生与庄稼的死亡
    一、庄稼的丰收
        (一)苦荞的收割
        (二)打苦荞
        (三)苦荞的保存与加工
        (四)其他作物的丰收
    二、粪塘的新生
        (一)粪塘的修整
        (二)粪塘的新生
    三、火把节:尝新、祈福与驱虫
        (一)火把节的尝新仪式
        (二)火把节驱虫与祈福
第三章 粪塘的孕育与土壤的养育
    一、粪塘的孕育
        (一)粪便的收集
        (二)秸秆的堆积
        (三)松针的加入
        (四)肥料的发酵
    二、土壤的养育
        (一)犁地
        (二)牲畜圈地
    三、彝族年:嫁、娶与成年礼
        (一)彝族年:社会的成熟
        (二)彝族女性的成年礼
        (三)彝族婚礼:嫁与娶
第四章 粪塘的死亡与庄稼的新生
    一、粪塘的死亡
        (一)粪肥制作
        (二)肥料的分类
        (三)运输肥料
    二、庄稼种植与施肥
        (一)苦荞的种植
        (二)洋芋的种植
        (三)其他作物的种植
    三、三月三:丰产仪式与春耕
        (一)三月三与二月八
        (二)丰产仪式与春耕
第五章 被威胁的粪塘
    一、化肥:粪塘生命的威胁者
        (一)化肥的进入
        (二)洋芋公司
    二、城市化:人与粪塘的割裂者
        (一)人口移动
        (二)卫生革命
    三、粪塘的适应:传统与现代并行
        (一)农家肥与化肥的混用
        (二)有机肥的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2)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对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二) 国内外的铃铛研究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的引入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及调查情况
        (一) 布农铃简介
        (二) 其他店铺和产品简介
        (三) 田野点的进入和调查情况简介
第一章 古道物象的符号潜质:古城铃铛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丽江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境况
        一、从物产到特产:丽江旅游开发的新语境
        二、丽江特色提炼:民族旅游地方性的构建
        三、同质化与特色:丽江旅游中的一种视角
    第二节 多样并存: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铃铛文化
        一、对铃铛文化内涵的界定
        二、宗教情境中的通神法器
        三、马帮生活中的实用装饰
        四、回响于边缘的古道物象
    第三节 走向前台:旅游与丽江铃铛的转向
        一、古物与视听结合体的再认识
        二、制铃者与铃铛的延续和新变
        三、对产地的策略性表达与认同
        四、铃铛的类别划分和名物对应
第二章 指示符号的意义拓展:创意点化与偏移之始
    第一节 卜布农的拾木成铃:从古道行者到丽江驻客
        一、徒步进藏中的马铃新生
        二、分享与重温的赠礼创意
        三、布农与铃的丽江再结缘
        四、木牌铃铛的偏移与路径
    第二节 布农铃的发展历程:从风景木牌到手工铃铛
        一、现场木牌作画的交流体验与仪式感
        二、手绘变印刷中的重心转移与旅游热
        三、手工铃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
        四、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对布农铃的影响
    第三节旅游者的记忆留存:旅游大潮中的漂泊驿站
        一、不同时代潮流下的古城过客
        二、顾客留言簿里的倾诉与跟帖
        三、怀旧体验:老顾客的记忆唤起
        四、有故事的铃铛与和铃铛的故事
    第四节 布农铃的符号生成:想象与实践的主客互动
        一、丽江古城的浪漫意象生产与旅游开发
        二、布农铃的传奇与理想生活的现实隐喻
        三、布农铃在丽江古城的融入与凸显方式
        四、他者的表达:传奇的重述与符号的成形
第三章 文化共生的符号增长:新路径下的符号消费
    第一节 布农铃产品的符号构成与寓意解释
        一、木牌画与铃铛的创意组合
        二、铃的文化分类与图案解释
        三、符号的连接与意义的强化
    第二节 布农铃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寓意学习
        一、个人文化资本的实践与法器的隐喻
        二、店铺内部的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积累
        三、社会复制中布农铃的符号意义拓展
    第三节 布农铃的消费仪式与铃铛意义传递
        一、镇店之宝的揽客之道与特殊性的赋予
        二、对店铺名称、铃铛分类和功能的介绍
        三、消费者的意义接收与吉祥文化的影响
        四、知识的互动:招鬼铃铛何以寓意吉祥
        五、消费仪式中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再生产
    第四节 铃铛售出后的归宿地与社会生命史
        一、挂家挂车与铃铛功能的延续及其变形
        二、文房摆设中的静心养心物与文化品位
        三、作为礼物馈赠的地方特产与吉祥物品
        四、供养寺院与铃铛象征功能的实现空间
        五、铃铛的符号意义转换与去商品化过程
        六、绝版手工制品的升值可能与再商品化
第四章 地方文化符号的成型:他我共建的古城之铃
    第一节 铃铛地方性的本土再造
        一、本地文化主体的介入与传统的发明
        二、旅游开发潮流之下铃铛的本土记忆
        三、旅游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性与真实性
    第二节 热播影视剧的带动效应
        一、被表述的风情: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
        二、本地人的演绎:符号资本之下的竞争
        三、热销潮流反思:文化传播方式再探索
    第三节 立足于丽江的铃铛收藏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示
        二、古道铃铛与盛世收藏的民间传统
        三、旅游前台的记忆重构与信息传递
    第四节 他者的凝视与意象呈现
        一、他者凝视中丽江铃铛的呈现方式
        二、双向共建的古城印象和铃铛意象
第五章 马铃新生的符号反思:古道物象的蜕变之道
    第一节 马铃新生的方式及其动力
        一、古道铃铛的审美转化及其路径偏移
        二、以铃为媒的象征缔结与需求的互动
        三、铃铛的古城嵌入与文化话语的构建
        四、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塑造与意义联动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中物的象征维度
        一、物的社会生命过程所包含的象征维度
        二、文化商品化中马帮铃铛象征性的获得
        三、趋吉避凶的文化基因与象征的主体性
        四、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双向度的象征研充
结语
附录
    一、田野照片
    二、相关截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丽江传统聚落空间特质及演变的旅游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传统聚落
        1.4.2 旅游适应性设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关于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1.5.2 关于丽江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逻辑框架
第二章 关于聚落空间的解析视角及研究对象的相关调查
    2.1 对聚落空间构成的理解
        2.1.1 空间要素及其组织关系
        2.1.2 本论文对聚落空间研究的层次划分
    2.2 对聚落空间的分析视角——“原型”与“变体”
        2.2.1 类型学中的“原型”
        2.2.2 本论文关于“原型”和“变体”的界定
    2.3 丽江地区的相关概况
        2.3.1 区域位置
        2.3.2 自然环境
        2.3.3 文化内涵
        2.3.4 丽江地区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原型”——丽江传统聚落空间解析
    3.1 本章节研究重点
    3.2 宏观层面——聚落整体空间的形成机制及特征
        3.2.1 大研地区的整体空间特征
        3.2.2 束河、白沙地区的整体空间特征
        3.2.3 整体空间的营造特点
    3.3 中观层面——聚落内部空间秩序
        3.3.1 街坊空间的特征
        3.3.2 结点空的间特征
        3.3.3 街巷空间特征
        3.3.4 街巷与水系间形成的关系
        3.3.5 街巷与地形间形成的关系
    3.4 微观层面——宅院建筑空间
        3.4.1 宅院建筑的特征
        3.4.2 建筑结构体系的适应性体现
        3.4.3 宅院建筑内部空间序列的特征
        3.4.4 宅院建筑与地形间的关系
        3.4.5 宅院建筑与水系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体”——演变的聚落空间解析
    4.1 本章节研究重点
        4.1.1 聚落空间在各层次上的演变特征
        4.1.2 演变下聚落空间中的“持久物”
    4.2 丽江地区的旅游发展
        4.2.1 丽江地区的旅游发展历程
        4.2.2 人口置换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4.3 宏观层面——聚落整体空间格局的演变
        4.3.1 大研空间格局的演变
        4.3.2 束河、白沙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
    4.4 中观层面——聚落内部空间秩序的演变
        4.4.1 街坊空间的演变特征
        4.4.2 结点空间的演变特征
        4.4.3 街巷空间的演变特征
        4.4.4 街巷与水系形成的新关系
        4.4.5 中观层面上的“持久物”
    4.5 微观层面——宅院建筑的演变
        4.5.1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4.5.2 宅院建筑的演变特征
        4.5.3 演变的宅院建筑与地形间形成的新关系
        4.5.4 演变的宅院建筑与水形成的新关系
        4.5.5 宅院建筑空间要素中的“持久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适应性设计的思考
    5.1 当下的旅游需求与空间的矛盾
        5.1.1 当下的旅游需求与传统聚落空间的矛盾
        5.1.2 丽江地区一些新建旅游项目所存在的问题
    5.2 “解脱林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概述
        5.2.1 项目概况
        5.2.2 “解脱林项目”的整体建构策略
        5.2.3 “民居庭院聚落”部分的建构策略
第六章 结论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1.1 传统聚落空间特质的含义及其在旅游背景下的转变
        6.1.2 旅游适应性设计策略
    6.2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4)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与气候
        二、水系与土壤
        三、植物与动物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人口政策
        二、清代人口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二、人口构成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二、清代土地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种植新趋势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森林资源衰减
        二、水土流失
    小结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生态视野下的明人滇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明代旅游活动兴盛及云南旅游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明代旅游文人环境伦理思想和生态意识的研究
    三、论文创新点、重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点、重难点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与观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明中晚期云南的发展与文人滇游的背景
    第一节 明中晚期旅游活动兴盛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明中晚期云南旅游发展的原因
        一、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交往
        二、教育的发展与文明的开化
        (一)明以前各朝的发展与积淀
        (二)明王朝的重视与推广
        三、交通状况与明朝的推进发展
        (一)明以前云南境内的交通状况
        (二)明朝对云南交通状况的改善与发展
        四、移民的迁入与民族的融合
第二章 前代王朝及明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第一节 前代王朝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一、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渊源与流变
        二、资源物产开发机构的设置与沿革
        三、环境资源开发限令的实行与完善
    第二节 明朝对生态问题的重视
        一、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及政策保护
        二、文人群体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第三章 滇游明人的生态思想
    第一节 滇游明人生态思想的主要来源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三、佛家思想的影响
        四、堪舆风水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滇游明人的生态认识
        一、滇游明人对人为活动影响生态的认识
        (一)政府政令作用于生态的利弊
        (二)民间群体行为对生态的影响
        二、滇游明人对自然因素影响生态的认识
    第三节 滇游明人游滇的生态思想
        一、关于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把握
        二、关于人地关系的思考与和谐认知
        三、关于环境保护与主客体观念的思考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云南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1.2 云南高原植物采集历史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2.1 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名录的整理及研究
    2.2 物种丰富度分析
    2.3 植物多样性组成
第3章 特有现象研究
    3.1 科的特有现象
    3.2 属的特有现象
    3.3 种的特有现象
第4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4.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4.2 物种红色名录
    4.3 狭域分布种
    4.4 保护措施
第5章 总结
    5.1 总结
    5.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名录

(7)道路、生计与乡村韧性 ——对丽江九河乡社会经济变迁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的研究综述
        一、路学与路的人类学研究
        二、道路带来的外部影响与内部调适
        三、比较研究与过程-事件研究
        四、社会韧性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田野点概况
        一、九河乡地理区位
        二、九河乡的人口与生计
        三、九河乡道路发展历程与现状
        四、九河乡新文一村概况
    第四节 研究过程及方法概述
第一章 “老路上”的九河乡
    第一节 九河乡的“老路”
        一、国道修建之前九河乡的道路变迁
        二、国道G214线的修建
    第二节 “老路”时期九河乡的“内-外”互动
        一、新中国成立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三、改革开放之后
    第三节 国道时期九河乡的生计
        一、传统农业生产活动
        二、道畔经营
        三、经济作物的引进和外出务工的兴起
    小结
第二章 大丽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的九河乡
    第一节 多重视角下的大丽高速
        一、国家的意志:综合的考量
        二、地方政府的视角与工作
        三、村民的预期
    第二节 修路引发的纠纷与遗留问题
        一、征地补偿与土地再分配
        二、自然生态破坏
    第三节 修建过程中九河乡的“内—外”互动
        一、提供服务
        二、直接参与
        三、矛盾冲突与互惠互利
    小结
第三章 “新路边”的九河乡
    第一节 土地问题引发的生计变迁
        一、征地引发的社会忧虑
        二、高速公路相关的职业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第二节 道路交通格局的重塑
        一、高速公路带来的“区隔”
        二、道畔经营格局的重构
        三、高速公路带来的“连接”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规划与引导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经济变迁中的韧性与相关思考
    第一节 韧性视阈下的九河社会经济变迁
    第二节 道路相关的理论思考与现实问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其他
致谢

(8)1368年以来四川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以南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南充的地理区位与明以前生态环境概述
    第一节 南充的地理区位
        一、明、清、民国时期南充的行政区划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一) 地形、地貌
        (二) 气候
    第二节 明以前南充的生态环境特点
        一、农业开发程度相对较高
        (一) 唐、宋、元代南充土地利用率较高
        (二) 宋元代人口数量差异大
        (三) 农田水利整治情况较好
        二、生物资源丰富
        (一) 植被覆盖率较高
        (二)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小结
第二章 明代南充生态环境
    第一节 明初南充生态环境特点
        一、人口缓慢增长
        二、缓慢开发与农业恢复
    第二节 南充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
        一、农业发展进程
        (一) 土地垦殖率明显提升
        (二) 作物种植范围扩大
        (三) 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迅速
        二、生态环境变迁
        (一) 生物资源锐减
        (二) 自然灾害频繁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南充生态环境
    第一节 清初南充生态环境特点
        一、战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生物资源失衡
        (一) 次生植被复萌且面积空前
        (二) 野生动物剧增威胁人类活动
    第二节 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农业恢复与发展
        (一) 人口恢复与垦殖运动兴起
        1. 移民政策颁布
        (1) 流民返籍
        (2) 湖广填四川
        (3) “棚民”迁入
        2. 减免赋税政策施行
        (二) 农田水利建设
        二、生态环境的变迁
        (一) 生物资源骤减
        1. 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2. 野生动物锐减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南充生态环境
    第一节 军政府主政时期生态环境特点
        一、人口增长缓慢与农业开发的滞后
        二、军阀混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 森林资源减少
        (二) 农田水利荒废,自然灾害严重
    第二节 南京中央政府主政时期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时局相对稳定与人口增长
        二、战时大后方背景下的经济开发
        三、生态环境变迁
        (一) 人类生存条件恶化
        (二) 自然灾害严重
        (三) 生物资源变迁
    小结
第五章 当代南充生态环境
    第一节 当代南充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一、建国初期遗留环境问题较多
        (一)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二) 自然灾害频繁
        (三) 生态系统出现紊乱
        二、城乡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节 当代南充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以人为主导,平衡人地矛盾
        二、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复合生态系统
        三、加大力度保持水土
        四、尊重生物圈法则,提升环保意识,注重生态平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二、建房取材于林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五、木质体育器材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一、山神崇拜
        二、树神崇拜
        三、林神崇拜
        四、花神崇拜
        五、植物崇拜举隅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一、明确森林权属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一、森林状况较好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界定及理论框架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明清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与分布状况
    第一节 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第二节 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
    第一节 滇东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宜威可渡村为例
        一、宣威可渡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宣威可渡村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黔中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安顺九溪村为例
        一、安顺九溪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安顺九溪村的社会形态
    第三节 川西南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冕宁宏模乡、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为例
        一、冕宁宏模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冕宁宏模乡的社会形态
        三、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四、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的社会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历史发展轨迹对比
        一、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来源地特点
        二、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时间的对比
    第二节 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情况对比
        一、三个区域祖墓、祠堂方面的对比
        二、三个区域汉族服饰方面的对比
        三、三个区域汉式民居方面的对比
        四、三个区域服饰、民居融合方面的对比
        五、三个区域民族关系研究
    第三节 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明清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原因
    第一节 集体性迁移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基础原因
    第二节 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内部原因
        一、周围关系紧张时,汉族恪守族群符号,彰显汉文化优势
        二、周围关系缓和时,汉族积极向少数民族学习,对周围民族形成辐射
    第三节 自然社会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条件
        一、自然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原因
        二、交通状况是孤岛文化留存的辅助原因
    第四节 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一、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二、国家政策对汉族与周边民族互渗和交融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总体认识
        (一) 外来文化“本土化”是孤岛文化显着特征
        (二) 汉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处于主流地位
    二、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思考与启发
        (一) 文化孤岛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二) 文化孤岛类型的思考
    三、孤岛文化研究对历史移民地理和民族地理构建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类
    二、现代文献类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丽江地区森林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凉山沙村彝族粪塘的社会生命研究[D]. 王勇.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8)
  • [2]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D]. 贺源. 云南大学, 2019(09)
  • [3]基于丽江传统聚落空间特质及演变的旅游适应性设计研究[D]. 张尧.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生态视野下的明人滇游[D]. 曹雪. 云南大学, 2018(01)
  • [6]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张荣桢. 云南大学, 2018(01)
  • [7]道路、生计与乡村韧性 ——对丽江九河乡社会经济变迁的人类学研究[D]. 胡为佳. 云南大学, 2017(05)
  • [8]1368年以来四川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以南充市为例[D]. 严洋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9]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10]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D]. 吴建勤. 西南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丽江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