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布加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一、布-加氏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磊,张慧芳[1](2019)在《布加氏综合症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布加氏综合症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于2018年-2019年收治的21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中下肢静脉血栓9例。结论布加氏综合征是静脉血栓的一种类型,布加氏综合症发病后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风险较高,布加氏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与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合并出现后治疗难度高,预后效果差。

葛汝秀[2](2019)在《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预后评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isolated fetal ascites)产前检查结果与病因诊断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22日至2018年09月28日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因超声首次诊断为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的病例,取胎儿血、羊水和胎儿腹水,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及生物化学分析。评估胎儿宫内腹腔穿刺等侵入性操作对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产前临床特点及产前检查结果与病因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6年06月22日至2018年09月28日,共有36例孕妇因超声首次诊断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而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系统性产前检查。其中,单胎34例,双绒毛膜性双胎(dichorionicdiamniotic,DCDA)一胎儿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2例。胎儿首次发现腹腔积液的平均孕周为27.41±2.98周,28周前首次发现胎儿腹腔积液者20例(55.56%),28周后首次出现胎儿腹腔积液者16例(44.44%),28周后首次出现的腹腔积液较28周前预后更好(P<0.05)。按腹腔积液分度,轻度2例(5.55%),中度15例(41.67%),重度19例(52.78%),腹腔积液分度与预后无关(P>0.05)。本队列共有31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17例孕妇行脐血管穿刺术,16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4例行治疗性腹腔穿刺,4例行羊水减量术。染色体核型分析19例,1例示46,XY,inv(9)(pllq13)。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36例,1 例 CMA提示染色体在 16p11.2有2.43Mb的重复,为染色体16p11.2重复综合征,与自闭症相关。30例胎儿行宫内感染常见病原体核酸检测,有2例羊水检测提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宫内感染。12例胎儿脐血常规:7例(58.33%)有不同程度的贫血;7例(58.33%)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6例(50%)单核细胞绝对值升高;7例(58.33%)出现血小板不同程度降低,其中3例(25%)血小板小于100*10^9/L,2例为CMV感染,1例为母体镜像综合征。26例患者行腹水常规检测:4例(14.81%)红细胞计数>50*10^9/L,诊断为血性腹水。15例胎儿腹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中,10例(66.67%)淋巴细胞百分比>80%,其中7例(46.67%)淋巴细胞计数>90%,均未发现典型的含空泡化的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14例治疗性腹腔穿刺中,7例于穿刺后腹腔积液减少甚至消失,4例腹腔积液无明显改善,3例腹腔积液变化情况不详。2例孕妇重复行胎儿腹腔穿刺,2例新生儿于分娩后立即行腹腔穿刺抽液。有4例特发性腹腔积液穿刺后腹腔积液未复现,均获得良好预后。妊娠随访结局如下:新生儿活产率72.2%(26/36),男婴18例,女婴8例,婴儿存活率61.1%(22/36);22例婴儿结局良好,4例新生儿因预后差放弃治疗,2例于孕晚期无明显诱因胎死宫内,8例于宫内终止妊娠;共有10例新生儿接受手术治疗,9例结局良好,1例术后放弃治疗;本研究中3例乳糜腹均于30周以前出现腹腔积液,保守治疗后预后良好。病因分布:11例存在消化道相关疾病(4例小肠闭锁、2例肠穿孔、1例肠系膜狭窄、1例肠淋巴管瘤、1例直肠重复合并感染、1例胆道闭锁、1例先天性无肛门)、3例乳糜腹、3例临床综合征(皮罗综合征、布加氏综合征、镜像综合征)、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泌尿道畸形,余16例病因未明。16例病因不明者,9例预后良好(56.25%),2例于孕32周胎死宫内,1例29周发生早产后因预后差放弃抢救,3例要求引产,1例因染色体16p11.2重复综合征与自闭症相关,最终选择引产。12例由于胎儿腹腔脏器结构异常所致腹腔积液中,9例(75%)产前超声均对病因有提示作用:泌尿系统畸形胎儿产前超声可表现为巨膀胱、肾盂积水;消化道相关异常者表现为肠管回声增强、肠管不同程度扩张、羊水过多。孕28周后首次出现的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腹水常规结果中有核细胞计数>350*10^6/L者均可能提示预后良好(P<0.05),腹腔积液分度与预后无关。妊娠结局与腹腔积液病因具有相关性:16例盆腹腔因素所致积液者,13例(81.25%)预后良好。16例病因不明者,有12例妊娠结局明确,其中9例(75%)预后良好。自然妊娠结局明确者32例,预后良好者占68.75%(22/32);妊娠结局明确而腹腔积液好转者,预后良好者占78.95%(15/19);妊娠结局明确、腹腔积液好转且除去产前诊断宫内感染及超声提示系统异常者,预后良好者占90%(9/10)。结论产前诊断对明确胎儿腹腔积液病因和评估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消化道异常是最常见的原因;胎儿乳糜腹于宫内可表现为进行性或持续性胎儿腹腔积液,CMV感染的胎儿血小板显着减少。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的妊娠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因及腹腔积液出现孕周,腹水常规结果中有核细胞计数对于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产前病因诊断对于染色体异常、部分胎儿系统畸形、宫内感染等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腹腔积液减少或者消失且除去宫内感染、染色体异常及显着系统超声异常者,胎儿预后良好。

董君[3](2018)在《布加综合征诊断中彩超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诊断与分型中彩超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疑似布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彩色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CT方式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实验组诊断准确39例,误诊1例,没有漏诊现象,诊断准确率为97.5%;对照组诊断准确37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2.5%;两组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实验组有1例下腔静脉闭塞患者被误诊成下腔静脉狭窄病症。实验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9例不良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5)。实验组检查时间(20.4±3.2)min,对照组检查时间(36.5±3.0)min,实验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1,P<0.05)。实验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P<0.05)。结论采用彩色超声检查布加综合征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对患者损伤较小,诊断准确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顾亚奇[4](2018)在《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疗效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下腔静脉植入支架对布加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究下腔静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临床意义以及术后患者机体功能变化。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方法,通过Pubmed、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关键词“Budd-chiari”、“下腔静脉”、“支架植入”等收集国内外关于下腔静脉膜型、完全栓塞型、狭窄型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血管内植入支架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对检索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及术后再狭窄、再闭塞进行Meta分析。第二部分通过观察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症,并进行血液学和肝肺功能学检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等水平变化,比较患者术前术后FEV1(第一秒用气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MVV(最大通气量)、PEF(呼气峰值流速)、FEV1.0/FVC数值,由此研究我院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后临床效果。结果:1.META分析:依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21篇文献,12篇英文文献,9篇中文文献,共计病例1718例,其中试验组即下腔静脉血管支架治疗下腔静脉布加氏综合征(IVC-BCS)组(IVC-Stent组)(包含PTA后应用ES或再狭窄后应用等)有826例,对照组即单纯下腔静脉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IVC-PTA)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IVC-BCS)组共8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即刻有效率:IVC-Stent组为97.57%,IVC-PTA组为97.3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比较无意义。(2)再栓塞、再狭窄率:去敏感后检验IVC-Stent组低于IVC-PTA组,另外多项研究结果显示PTA治疗B-CS复发后再通可采用植入血管支架的方式。(3)并发症发生几率:介入手术治疗B-CS综合征,术中并发症主要为穿刺道出血、腹部出血、心包填塞、支架脱落等,术后可能继发肝衰竭、肾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病例分析:随机收集我院确诊为布加氏综合征病例35例,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手术,观察发现术后一个月,患者腹水、下肢浮肿、腹壁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显着升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31,2.07,P<0.01);肺功能指标中,FEV1、FVC、MVV、PEF、FEV1.0/FVC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69,1.47,1.69,1.97,P=0.041,0.029,0.046,0.043,0.038)。结论:1.META分析:IVC-Stent治疗IVC-BCS综合征再复发率与单纯IVC-PTA治疗组比较偏低,但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IVC-Stent组主要并发症为支架脱落,易造成二次血管堵塞,引起系列后遗症。因目前研究文献数量以及质量问题原因,IVC-Stent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疗效有待加强研究。2.临床病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血管植入术能有效改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病症,肺功能及肝功能监测指标显示可明确纠正肝肺功能损害。

唐前辉[5](2016)在《55例布—加综合征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比较布-加综合征经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住院部收治的55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其中手术治疗组27例,保守治疗组28例。手术组治疗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单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置管溶栓以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保守治疗组病人均予护肝、护胃、利尿治疗,合并新鲜血栓时予抗凝、祛聚处理,必要时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分别对上述治疗方式的疗效、生存时间及并发症进行随访,并综合对比分析。结果:对该55例患者进行随访1-94个月,其中失访4例,随访率为92.7%,死亡7例,总死亡率为13.7%。手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5.5%,保守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78.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有3例复发,5年复发率为19.1%,通畅率为80.1%。围术期无病人死亡。对比手术与保守治疗组的疗效,手术治疗组的门脉高压症状,以及乏力、食欲欠佳症状明显缓解,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壁静脉曲张、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色素沉着、恶心、呕吐等下腔静脉高压症状两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总体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门脉高压的部分症状,而保守治疗对布-加综合征仅适用于部分症状轻微患者。因此,若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时,及时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张国兵,汪名权,余永强[6](2015)在《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致下腔静脉破裂出血抢救成功一例报道》文中指出患者,男,51岁,系"腹胀一月余"入住我科,PE:胸腹壁及腰背部其血流见粗大的蜿蜒的怒张静脉,方向向上,双侧足靴区色素沉着,双下肢浮肿。2014、8、19我院MRI:布加氏综合征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肝右叶占位,肝癌;肝硬化;腹水;2014、8、19我院AFP:>1000 ng/ml。明确诊断"布加氏综合征伴下腔静脉血栓;肝癌"后。于2014、8、22上午在DSA下拟行下腔静脉溶栓及球囊扩张

任维榕[7](2014)在《布加综合征对妊娠影响的临床研究及并发肝细胞癌的系统综述》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布加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曾有过不孕,复发流产,死胎等不良的产科事件。然而目前,关于布加综合征是否会影响女性生育和妊娠尚缺乏相关报道。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评估了中国布加综合征女性患者妊娠的概况。方法:在这项单中心的回顾性临床研究中,我们纳入自1999年7月到2013年4月于我中心接受介入治疗的46例已婚的布加综合征女性患者。结果:46例纳入的患者中,38例(38/46,82.6%)在出现布加综合征相关症状后有不孕的病史,其中9例(9/46,19.6%)为原发性不孕,29例(29/46,63.0%)为继发性不孕。46例患者共经历妊娠105次。活产,自发性流产,死胎,人工流产的比例分别是46.7%(49/105),33.3%(35/105),15.2%(16/105),4.8%(5/105)。在活产的胎儿中,新生儿死亡占14.3%(7/49)。人均妊娠的次数及孩子的个数分别是2.28次(105/46)和0.91个(42/46)。布加综合征经过介入及药物治疗后,有11例(11/38,28.9%)不孕的患者仍处于育龄期,且有怀孕的意愿。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中位间隔3.3(范围1.0-21.1)月怀孕:5例均为健康活产,1例于孕40天行人工流产,1例在孕2个月时出现自然流产。不孕患者的比例从82.6%(38/46)降低到36.4%(4/11)。结论:布加综合征能引发女性不孕、流产、死胎等不良的妊娠结果。在布加综合征经过有效治疗后,不孕患者的妊娠状况可以得到改善。然而,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已经错过生育年龄,这提示我们针对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患者应该常规排除布加综合征的可能。第二部分布加综合征患者中肝细胞癌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系统评价背景与目的:布加综合征可能并发肝细胞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本研究旨在系统的评估布加综合征患者中肝细胞癌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对涉及到布加综合征患者肝细胞癌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文章进行全面检索。提取文献中有关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1487篇检索到的文献中,有16篇纳入到本研究中。在12个亚洲的研究中布加综合征中肝细胞癌的患病率为2.0-46.2%,2个非洲的研究结果为40.0-51.6%,1个欧洲研究结果为11.3%,1个美洲的研究结果为11.1%。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癌在所有布加综合征患者中总的患病率是17.6%[95%可信区间(CI):10.1–26.7%];在下腔静脉阻塞型患者中总的患病率是26.5%(95%CI:14.4–40.7%);在肝静脉阻塞型患者中总的患病率是4.2%(95%CI:1.6–7.8%);各研究之间异质性检验均显着。布加综合征患者并发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肝静脉压力梯度、下腔静脉阻塞和因子Ⅴ Leiden突变。结论:布加综合征患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常并发肝细胞癌。此外,布加综合征并发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根据研究的地理位置而各有不同。虽然文献间报导的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仍提示布加综合征患者应该常规地筛查肝细胞癌。

魏蕴慧[8](2013)在《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37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介入性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介入科治疗BCS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37例怀疑BCS的患者均经B超和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确诊;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采用了经股静脉或股静脉-颈静脉入路行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或/和血管内支架(Extracranial Manufacturing Stenting,EMS)植入术,对完全闭塞病例实施了3种破膜或闭塞段开通术。结果:11例不完全性狭窄的病例经股静脉入路治疗,成功率为100%(11/11),其中单纯PTA 7例,PTA+内支架植入术4例;26例完全闭塞病例闭塞段或膜开通成功率为96.1%(25/26),其中经股静脉顺行开通19例,经颈静脉贯穿法开通7例,单纯PTA 14例,PTA+内支架植入术12例;治疗后下腔静脉压下降明显,单纯球囊扩张组平均值为14.7 cmH2O,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组平均值为16 cmH2O;术后随访1年再狭窄率为5%(2/37),其中1例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BCS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马敏涛[9](2012)在《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Ultrasound, US)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0例疑似BCS门脉高压症的患者用US进行系统全面检查,其中BCS患者35例(后经CTV、血管造影、手术等证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35例,甲亢性心脏病心衰所致淤血肝1例,门脉海绵样变5例,门脉栓子形成4例,先用二维超声常规观测肝脾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有无腹腔积液,特别注意尾状叶大小,重点观察3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走行、内径,注意有无狭窄或闭塞、闭塞段长度及范围,观察病变血管周围有无交通支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观察各血管血流方向、流速,脉冲多普勒监测其频谱;观察副肝静脉(主要为肝右静脉、尾叶静脉)有无扩张,肝内外有无交通支血管形成及其形态,并追踪扩张的副肝静脉和肝内外交通支的血流方向,观察其频谱及流速。将各种门脉高压症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因门脉海绵样变、门脉栓子等肝前型门脉高压症及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所致淤血肝病例数较少,无法做出统计学分析,本文中仅进行超声描述,仅将肝型门脉高压症(本组资料中主要为肝硬化)和肝后型门脉高压症(本组资料主要为BCS)进行对比分析。本组80例疑似BCS的门脉高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BCS的患者共计37例,经造影或手术证实35例,超声诊断BCS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5.6%、4.4%、0%、97.5%、100%、95.6%。BCS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超声特征的比较:两组间在肝肿大、尾叶增大、门脉增宽、肝静脉闭塞、下腔静脉狭窄、肝静脉交通支形成、副肝静脉扩张等方面有显着差异(p<0.001),在门脉侧支形成、肝静脉狭窄、下腔静脉闭塞等方面有差异(p<0.05),在脾肿大、脾静脉增宽、脾静脉侧支形成、脐静脉开放等方面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见表3)BCS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的比较:两组间在肝掌、蜘蛛痣、肝肿大、胸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方面有显着差异(p<0.001),在下肢色素沉着方面有差异(p<0.05),在脾肿大、腹水、呕血、黑便、腹壁静脉曲张等方面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见表4)BCS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各项超声指标的比较:两组的肝静脉内径、门脉内径、下腔静脉内径、尾叶前后径、肝静脉交通支内径、副肝静脉内径等指标有显着差异(p<0.001),在门脉流速和脾脏厚度上无显着差异。(见表5)门脉海绵样变5例,可见门脉主干及分支结构紊乱,周围呈蜂窝状改变,脾大。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内径及结构未见异常,血流及频谱形态未见异常。门脉栓子形成4例,门脉管腔内可见实性回声充填。脾大,脐静脉开放,内径0.4cm。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导致淤血肝1例,肝、脾肿大,肝实质回声细密、减低,3支肝静脉普遍扩张,肝左、中、右静脉内径分别为1.4cm、1.5cm、1.6cm。下腔静脉扩张,随呼吸及心动周期其内径及频谱形态变化不明显。80例患者中,门脉栓子形成4例,经过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血流再通,腹胀、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门脉高压症状缓解;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导致淤血肝1例,经治疗相关心脏疾患后,肝脏相关临床表现好转。1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BCS患者中,10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门脉高压症状不同程度缓解,肝淤血情况改善,脾脏缩小、腹水减少或消失,人工血管均通畅,其中1例BCS患者术后3月出现腹围较前明显增大,复查超声发现腹腔内大量积液,人工血管吻合口处流速增高,考虑狭窄所致,遂入院进行腹水回输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因该患者肝左、肝中静脉近心段闭塞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病情较重,术后预后不好;1例术后吻合口流速略高);2例经介入治疗下腔静脉阻塞部位后,患者顽固性腹水,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症状消失;1例行肝静脉球囊扩张术,1例行副肝静脉成形术,预后皆良好。1例BCS因原发癌病症,预后不好。结论:一.US可明确疑似BCS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病因和类型,有利于鉴别诊断和进一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二.US可准确提供BCS血管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类型,判断血管病变原因,且无创、价廉、简便易行,可作为临床筛查并明确诊断BCS的一种有效手段。三.US可准确反映BCS患者有无侧枝循环形成及其交通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详细资料,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制定、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邸桂新[10](2010)在《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9年收治的35例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的内容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本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能正确区分其诊断分型,其中下腔静脉型16例,肝静脉型4例,混合型15例;下腔静脉型及混合型患者中2例发现深静脉血栓,肝静脉型及混合型患者中25例观测到肝短静脉,其中16例患者测量了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频谱,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间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最大血流速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本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4.5%。结论: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布-加氏综合征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②根据超声征象布-加综合征可分为下腔静脉型、肝静脉型及混合型。③对于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明确肝静脉病变部位、类型、及通畅情况。④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肝短静脉宽度及血流速度的测量对布-加综合征患者术前肝功能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布-加氏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加氏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布加氏综合症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室检查
    1.3 护理
2 讨论

(2)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预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基本资料
    2. 胎儿首次发现腹腔积液情况
    3. 产前检查内容及产前宫内干预
    4. 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5. 病因诊断及分析
    6.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1. 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临床研究进展及定义讨论
    2. 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临床诊断流程及意义
    3. 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病因诊断
    4. 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宫内干预措施及临床意义
    5. 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临床预后及评估
    6. 优越性与局限性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布加综合征诊断中彩超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检查时间比较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4)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疗效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下腔静脉支架植入对布加氏综合征合治疗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指标
        1.3 数据提取
        1.4 质量评估
        1.5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汇集的资料描述
        2.2 纳入研究质量分析
        2.3 MATE分析结果
        2.3.1 IVC-Stent术后临床有效数据分析
        2.3.2 IVC-Stent术后再栓塞数据分析
        2.3.3 IVC-Stent术中术后引起出血相关、继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数据分析
        2.3.4 IVC-Stent术中术后引起肺栓塞、支架脱落并(或)诱导肝肾衰竭等其他并发症数据分析
    3、讨论
第二部分 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术后临床疗效与肝肺功能变化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材料
        1.2.1 医疗机器器械
        1.2.2 介入诊疗设备
        1.3 研究方法
        1.3.1 手术方法
        2.3.2 手术后抗凝
        1.4 临床观察
        1.4.1 临床症状变化
        1.4.2 肝肺功能指标变化
        1.5 判断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2.2 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改变
        2.3 观察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改变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55例布—加综合征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致下腔静脉破裂出血抢救成功一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讨论

(7)布加综合征对妊娠影响的临床研究及并发肝细胞癌的系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布加综合征对生育和妊娠结果的影响:单中心回顾性的临床研究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布加综合征患者中肝细胞癌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系统评价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3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BCS的病理分型
    3.2 BCS介入治疗术概况
    3.3 BCS闭塞段的开通
    3.4 PTA与EMS的合理应用

(9)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意义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检查方法
        2.1.3 介入检查治疗方法
        2.1.4 Child-Pugh 分级
        2.1.5 疗效标准
        2.1.6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超声诊断结果
        2.2.2 肝短静脉检查结果
        2.2.3 血管造影检查治疗结果
    2.3 讨论
        2.3.1 布加综合征的超声特征
        2.3.2 肝短静脉(副肝静脉)对于布加综合征术前肝功能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2.3.3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
        2.3.4 超声在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的意义
    3.3 布加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学
        3.3.1 胚胎发育因素
        3.3.2 静脉内血栓形成
        3.3.3 布-加综合征组织学与病理学改变
    3.4 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
        3.4.1 门脉高压的症状和体征
        3.4.2 下腔静脉高压的症状和体征
    3.5 布-加综合征的超声学改变
        3.5.1 肝静脉阻塞的声像图表现
        3.5.2 下腔静脉阻塞
    3.6 布-加综合征的造影表现
        3.6.1 肝静脉开口阻塞的造影表现
        3.6.2 肝小静脉闭塞症
        3.6.3 下腔静脉阻塞的造影表现
        3.6.4 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型的造影表现
    3.7 肝短静脉(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及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3.8 布加综合征鉴别诊断
        3.8.1 肝炎后肝硬化
        3.8.2 肝淤血
        3.8.3 两侧髂静脉闭塞
    3.9 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及超声在介入术前评估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布-加氏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布加氏综合症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J]. 孙磊,张慧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3)
  • [2]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预后评估[D]. 葛汝秀. 山东大学, 2019(09)
  • [3]布加综合征诊断中彩超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J]. 董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09)
  • [4]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疗效分析与研究[D]. 顾亚奇.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5]55例布—加综合征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唐前辉.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6]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致下腔静脉破裂出血抢救成功一例报道[J]. 张国兵,汪名权,余永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15(01)
  • [7]布加综合征对妊娠影响的临床研究及并发肝细胞癌的系统综述[D]. 任维榕.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8)
  • [8]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37例临床分析[J]. 魏蕴慧.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3(04)
  • [9]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 马敏涛. 山西医科大学, 2012(10)
  • [10]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意义[D]. 邸桂新. 河北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布加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