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家瑜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家瑜

一、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嘉禹(论文文献综述)

段怡冰[1](2020)在《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各专业领域的学术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展开。中国在此背景下,“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海外高层次人才群体快速增长,其对区域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均产生不可忽视的推动力。业缘关系作为主要社会关系网络重要内容之一,对人类空间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而已有研究对此关注极少。基于此,尝试构建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位选择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影响效应进行空间分析与定量测度,希冀为进一步把握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模式与规律,科学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的相关政策,以及促进区域创新转型升级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支持。以业缘关系为视角,以环渤海地区43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业缘关系网络和人才区位选择之间的影响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2011-2016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进行空间分析与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显着。业缘关系影响下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回流人才占比达59.12%,其中回流至母校就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回流至同窗好友或导师母校就职的人才比例一致,表明业缘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中发挥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相当。根据划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模式,回流至生源地所在地级市就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所占比重为73.4%,其中北京以73.19%的比重在所有回流城市中位居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回流城市占比较小;回流至非生源地所在地级市就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占比为26.6%,回流就职地核心城市依旧是北京,但回流城市间格局差异较小,其生源地城市主要来自环渤海临近区域省会或一线城市。业缘影响下的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城市间差异较大。回流就职城市中,北京以69.15%的占比高居榜首,而青岛仅占比2.13%,城市间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呈两极分化结构。随时间的推移,回流至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其中,涉及的生源地城市数量与空间范围逐渐增大;生源地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人才“职源”距离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有逐渐缩小趋势,表明基于时间维度的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至环渤海地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在空间维度上,生源地来自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趋势有逐渐集聚的倾向,逐渐向毗邻生源地城市流入,这些均充分凸显业缘关系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业缘对不同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存在差异。选择工程与材料科学与化学两个典型专业为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工程与材料科学业缘影响下回流至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其学科中所占比重为55.39%,而化学专业所占比重为65.79%,表明业缘对化学专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位选择的作用强度更大。生源地与就职地之间形成的回流格局结构也有所不同,工程与材料科学整体回流格局呈现出以“哈尔滨-北京-西安”一线为界,集聚分布在此线东部和南部地区的空间结构,而化学专业则呈现出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就职地城市,向毗邻省会城市发散的回流格局。选取城市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力资源丰富程度、教育经费投入、医疗卫生环境、不同业缘类型样本数量等变量做泊松回归分析,根据结果可知,在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的影响因素中,事业平台建设在变量中影响最大,作用系数约80%;其次城市等级、集聚效应、与北京市邻近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等影响也较为显着;业缘关系虽在影响因素中显着性不是很高,但也有一定作用;其他因素作用并不明显。总体来说,业缘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的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彼此差异性显着,因而应当从充分发挥区域内龙头城市的主体作用、加强母校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联系、鼓励高层次人才跨学科创新合作、优化不同层次科研平台人才间的业缘关系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调整区域差异,通过强市带动弱市、突出区域优势学科的途径,以更好地引导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就职,推动地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冷文英[2](2019)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竞争已逐渐超越了传统的资源竞争、经济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为提高人才竞争优势,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难题,我国政府自1994年以来相继启动并实施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领军人才,推动了国家科技创新进程,提升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但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人才功能窄化、人才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实施各项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应明确各引才部门职责,制定合理的人才考评机制,形成合理分布、具有正效应的引才环境,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价值。本研究分为六大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并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文章中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第二部分主要概括梳理了我国引才工作的历史经验,介绍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三部分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做了梳理总结,分别概括了它们的国家政策规定以及实施现状。第四部分分析了这三项具有代表性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共同特点,首先均为国家政府主导,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其次在引才上,注重对基础学科人才的引进,形成了各种学科人才互补的局面;最后在遴选过程中,程序规范,层层审核选拔,严格挑选优秀人才,保障了引才计划的公平性。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三项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现存问题,首先引才计划涉及的部门繁多,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导致引才工作不顺畅;其次人才引进后,仅用成果量化考核,窄化了引进人才的功能;最后在引才分布上,落户不均衡,存在马太效应的现象,抑制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第六部分是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要加强各引才部门的协调统筹,明确职责;明确引才目的,将考评方式合理化;合理引才布局,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胡珏[3](2019)在《研究型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与建设进程中,教授委员会及其制度化是大学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教授治学,获得组织合法性,履行大学职能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围绕“教授委员会的制度化及影响因素”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在现有文献研究上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构建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分析框架,之后对浙江大学化学系,浙江大学法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四个探索性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制度三要素的动态演化规律,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收集了 180份有效样本数据,验证了影响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解析制度环境及合法性机制总结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动力机制。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1.总结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阶段特征。教授委员会制度化可以大体分为环境变化、创新尝试、理论化、再制度化和扩散五个阶段。2.发现了教授委员会制度要素的动态演化规律。在制度化的前几个阶段,规制要素的引领作用是先增长再略微衰减,规范要素的显着作用在中期开始直线上升,最后逐步趋于平稳。文化—认知要素的显着作用一直在不断的快速增加,后期一跃成为三种制度要素中作用最为显着的一个要素。3.揭示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动力机制。本研究认为教授委员会的制度化动力机制,是基于制度环境所产生的合法性压力。在以建设现代大学为目标的制度环境中,组织行动者必须兼顾大学组织的学术属性和行政属性,采取“自上而下”强制策略和“自下而上”的驱动策略,从法律规章、社会规范、组织文化三个层面重构教授委员会的合法性基础,推动教授委员会实现制度化。4.提炼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已建立教授委员会的高校进行大样本调研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授委员会制度化中的四个关键要素(规制要素,规范要素,文化-认知要素,行政干预要素)分别显着影响了制度合法性的获得,其中行政干预要素对制度合法性有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理论发现,本研究提出了需要通过构建教授委员会的组织场域,建立完善的教授委员会微观制度保障、加强国家立法和规制层面的顶层设计,创新教授委员会的组织规范,增强学术领袖的作用,营造教授治学的共享价值和文化理念等措施,有效建构教授委员会的合法性基础,从而推进我国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持续发展。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1.制度要素的动态演化规律揭开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黑箱之前一直鲜有对制度三要素的演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研究。本研究运用统一的制度化分析框架,逐一分析了制度化各阶段制度三要素的变化情况并绘图,可以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为后续类似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和思路。2.制度化动力机制的提出为推进教授委员会制度化提供了方向动力机制的解析为推进教授委员会制度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环境生成的合法性机制,既是在创新尝试阶段大学组织变革的催化剂,也是贯穿组织制度化全过程的动力机制。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其合法性基础越扎实,组织稳定性越强。3.影响因素的提炼丰富了对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认知本研究通过对180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提炼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四个影响因素,分别是规制、规范、文化-认知和行政干预。“行政干预”这个影响因素在原有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归于“文化-认知”层面的,新影响因素的出现丰富了我们对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原有认知,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运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李嘉禹,杨云雁,朱晓宝[4](2018)在《Moser-Trudinger不等式及其极值函数的存在性》文中提出回顾Moser-Trudinger不等式及其极值函数存在性的发展历史,介绍变分方法和爆破分析在研究该不等式及其极值函数存在性中的作用.

罗发龙[5](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张珊珊[6](2016)在《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变革不断深化,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研发组织的新型研发机构。研发机构作为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研发组织的一种创新形式。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突破了传统科研机构的地域、组织与技术的限制,新型研发机构在投资建设主体、管理运行机制和产权共享主体等方面都具有更高的创新性、灵活性与先进性。本研究以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对研发机构上交给广东省科技厅的评定材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出了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主要建设模式与其特点。同时,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选取了广东省四个有代表性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地分析探讨了这四个新型研发机构的目标定位、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主要贡献、国际化进程和与高校的合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随后,本研究对这四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相关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今后广东省甚至全国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最后,本研究通过高校职能的视角来分析探讨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为高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在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具有面向市场、围绕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政产学研高度结合和走向国际化的特点;第三,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在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都具有较高的创新性;第四,通过案例研究表明,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成功经验在于其清晰的定位、高效的管理运行模式、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国际化的合作道路和与高校开展的深入合作;第五,为了推动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本文提出政府应该注重人才团队的引进、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对欠发达地区研发机构的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应该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动作用,努力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制定有效机制,探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良性发展的新路径;第六,新型研发机构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为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新参考。

唐琳,吴昊[7](2014)在《20年海纳百川 筑人才高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第一个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百人计划"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它以海纳百川之姿,筑就了中国科研人才新高地。潘建伟,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13年前,他放弃了国外为他建立实验室的机会,回到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百人计划"的支

赵岩,陈伟,王玉鹏,孙牧[8](2008)在《求索八十载 辉煌物理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8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

鲁宁[9](2007)在《国家创新体系下国家实验室的结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实力特别是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一流的科技研发机构作为国家科技战略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计划”,“国防重点实验室计划”,“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等,陆续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的科技研发机构,它们构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但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这些体量小、力量分散、学科相对单一的科研机构已经不能满足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实验室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国家实验室是依托基础好、实力强、水平高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整合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相关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是代表国家整体科研实力的“高地”。本文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为背景,以国家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对国家实验室进行结构分析和功能定位。文章首先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历程的剖析,概括出国家实验室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面向国际市场的技术创新、面向科学前沿的知识创造、面向国家安全的国防科技创新及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国家实验室的功能进行定位,从而说明国家实验室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最后,对如何建设我国的国家实验室提出了对策建议:明确政府职能,建设高素质队伍,重视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文兰[10](2005)在《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嘉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嘉禹(论文提纲范文)

(1)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2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业缘关系
        2.1.2 海外高层次人才
        2.1.3 研究区域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海外高层次人才相关研究
        2.2.2 业缘关系相关研究
        2.2.3 业缘对海外回流人才影响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理论框架构建
    3.1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作用机制
        3.1.1 师生关系驱动
        3.1.2 同窗关系驱动
    3.2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的模型构建
        3.2.1 业缘影响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模式
        3.2.2 业缘影响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职源”距离圈层结构
4 业缘影响下的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研究
    4.1 业缘影响下的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
        4.1.1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路径
        4.1.2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总体格局
        4.1.3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域差异测度
        4.1.4 基于不同“职源”尺度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分布特征
        4.1.5 基于不同“职源”距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时空格局演变
    4.2 基于不同学科的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
        4.2.1 “职源”同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空间格局
        4.2.2 “职源”不同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空间格局
    4.3 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4.3.1 区位选择模型构建
        4.3.2 影响因素选取
        4.3.3 泊松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4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后“跳槽”的影响
5 存在问题及对策
    5.1 存在问题
        5.1.1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域差异显着
        5.1.2 “职源地”之间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不平衡
        5.1.3 业缘对不同学科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分布影响差异明显
        5.1.4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影响强度不高
    5.2 对策
        5.2.1 强市带弱市,缩小地区间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差异
        5.2.2 加强母校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联系
        5.2.3 鼓励高层次人才跨学科创新合作
        5.2.4 优化不同层次科研平台人才间的业缘关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业缘关系网络对人才区位选择有多种作用机制
        6.1.2 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逐渐增强
        6.1.3 业缘影响下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差异性显着
        6.1.4 业缘对不同学科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差异明显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
        1.2.1 研究方法
        1.2.2 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基础
第2章 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背景
    2.1 建国初期的成功经验
    2.2 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
    2.3 “百人计划”的直接影响
    2.4 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
第3章 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政策及实施现状分析
    3.1 “杰青基金”计划政策及实施现状分析
    3.2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政策及实施现状分析
    3.3 “千人计划”政策及实施现状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主要特点
    4.1 政府主导实施,快速推进引才
    4.2 注重基础学科,提高创新能力
    4.3 遴选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引才
    4.4 引才方式多样,人才层次互补
第5章 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政出多门职能交叉
    5.2 对应评估功能窄化
    5.3 落户不均马太效应
第6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几点建议
    6.1 加强政府统筹,明确部门职责
    6.2 明确引才目的,合理考评方式
    6.3 合理引才布局,促进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研究型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关键概念的界定
        1.3.1 制度和制度化
        1.3.2 教授委员会及其制度化
        1.3.3 合法性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教授委员会的内涵和定位
        1.4.2 教授委员会的职能和特征
        1.4.3 教授委员会制度的问题及反思
        1.4.4 我国建设教授委员会制度的实现路径
        1.4.5 文献综述结论
    1.5 基本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 教授委员会制度的历史考察
    2.1 国外教授委员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2 我国教授委员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2.2.1 教授委员会之先河——北京大学案例
        2.2.2 教授委员会之成功运行——清华大学案例
        2.2.3 民国时期教授委员会的特征
        2.2.4 改革开放前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演变
        2.2.5 改革开放后教授委员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2.3 国内外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当代启示
        2.3.1 教授委员会演变的制度环境
        2.3.2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组织条件
        2.3.3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发展动因
3 理论基础
    3.1 新制度主义的理论简介
    3.2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与教育组织研究
        3.2.1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
        3.2.2 组织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组织行为表现
        3.2.3 组织新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教育组织研究
    3.3 组织合法性
    3.4 制度化的内涵及类型
        3.4.1 制度化的内涵和属性
        3.4.2 制度化的类型
    3.5 制度化的微观过程剖析
        3.5.1 制度建构
        3.5.2 制度维持与制度扩散
        3.5.3 制度化研究之价值与缺陷
    3.6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分析框架
4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案例研究
    4.1 案例选取及资料采集步骤
        4.1.1 案例研究概述
        4.1.2 案例研究设计
        4.1.3 收集数据的前期准备(案例遴选)
        4.1.4 案例的数据收集
    4.2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委员会案例分析
        4.2.1 化学系历史沿革
        4.2.2 制度化描述
        4.2.3 实施成效
        4.2.4 存在问题
        4.2.5 化学系教授委员会制度化案例小结
    4.3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委员会案例分析
        4.3.1 光华法学院历史沿革
        4.3.2 制度化描述
        4.3.3 实施成效
        4.3.4 存在问题
        4.3.5 光华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化案例小结
    4.4 加州大学教授委员会案例研究
        4.4.1 加州大学教授会简介
        4.4.2 教授会制度化描述
        4.4.3 案例小结
    4.5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委员会案例研究
        4.5.1 简介
        4.5.2 制度化描述
        4.5.3 成效及小结
    4.6 研究型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化跨案例分析
        4.6.1 环境变化阶段
        4.6.2 创新尝试阶段
        4.6.3 理论化阶段
        4.6.4 再制度化阶段
        4.6.5 扩散阶段
5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5.2. 影响因素的变量定义及测量
        5.2.1. 制度合法性
        5.2.2. 规制要素的定义和测量
        5.2.3. 规范要素的定义和测量
        5.2.4. 文化-认知要素的定义和测量
    5.3. 问卷设计
        5.3.1. 问卷的基本内容
        5.3.2. 问卷设计的基本过程
        5.3.3. 问卷的可靠性说明
        5.3.4.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程序
    5.4. 样本描述性统计
        5.4.1. 样本高校的分布
        5.4.2. 应答者的基本情况
        5.4.3. 样本的专业分布
    5.5. 教授委员会的运行现状分析
        5.5.1. 教授委员会的基本情况
        5.5.2. 运行效果
        5.5.3. 运行存在问题
        5.5.4. 人员构成
        5.5.5. 权力范围
        5.5.6. 运行规范
        5.5.7. 现状小结
    5.6. 数据的信度分析
    5.7. 数据的效度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5.8. 多元回归分析
        5.8.1.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5.8.2. 多元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5.9. 结果与讨论
6.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理论解析及政策建议
    6.1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理论解析
        6.1.1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阶段性规律
        6.1.2 教授委员会制度三要素的动态演化规律
        6.1.3 制度化的动力机制:制度环境触发合法性机制
        6.1.4 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理论解析小结
    6.2 推进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政策建议
        6.2.1 构建组织场域,强化外部合法性
        6.2.2 完善微观制度,提高内部合法性
        6.2.3 加强政府立法,完善顶层设计
        6.2.4 创新组织规范,完善下设机构
        6.2.5 重视学术领袖,引领治学文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概述
        7.1.1 总结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阶段特征
        7.1.2 发现了教授委员会制度要素的动态演化规律
        7.1.3 揭示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动力机制
        7.1.4 提炼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影响因素
    7.2 创新点总结
        7.2.1 制度要素的动态演化规律揭开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黑箱
        7.2.2 制度化动力机制的提出为推进教授委员会制度化提供了方向
        7.2.3 影响因素的提炼丰富了对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的认知
    7.3 不足与展望
        7.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7.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Moser-Trudinger不等式及其极值函数的存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紧黎曼曲面上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及其应用
    1.1 预定高斯曲率问题
    1.2 Kazdan-Warner问题
2 一般维黎曼流形上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
    2.1 紧黎曼流形上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
    2.2 完备非紧黎曼流形上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
3 一类改进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
4 带奇异位势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

(5)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6)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一、新型研发机构概念界定
    二、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动因
        (一)产生和发展的内因
        (二)产生和发展的外因
        (三)动因小结
    三、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
        (一)规模和结构
        (二)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扶持政策
        (三)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支持
    四、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投资建设模式
        (一)院校主体及其投入方式
        (二)企业主体及其投入方式
        (三)政府主体及其投入方式
    五、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运行模式
        (一)新型事业单位运行模式
        (二)事业单位运行模式
        (三)民办非企业运行模式
        (四)企业运行模式
    六、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特点
        (一)面向市场,围绕地方发展需求
        (二)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对接
        (三)政产学研高度结合
        (四)走向国际化
    七、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案例研究及创新经验
    一、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一)目标定位
        (二)组织管理
        (三)运行机制
        (四)业务模式及其贡献
        (五)国际化进程
        (六)与高校的合作
        (七)案例小结
    二、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目标定位
        (二)组织管理
        (三)运行机制
        (四)业务模式及其贡献
        (五)国际化进程
        (六)与高校的合作
        (七)案例小结
    三、广东东阳光药业研究院
        (一)目标定位
        (二)组织管理
        (三)运行机制
        (四)业务模式及其贡献
        (五)国际化进程
        (六)与高校的合作
        (七)案例小结
    四、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目标定位
        (二)组织管理
        (三)运行机制
        (四)业务模式及其贡献
        (五)国际化进程
        (六)与高校的合作
        (七)案例小结
    五、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案例比较分析与经验总结
        (一)清晰的目标定位
        (二)高效的运作模式
        (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四)创新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五)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六)与高校的深入合作
    六、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人才问题及其对策
        (二)科研经费问题及其对策
        (三)欠发达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问题及其对策
    七、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对高校的启示
    一、大学的职能
        (一)人才培养
        (二)科学研究
        (三)社会服务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为高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机遇与挑战
        (二)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机遇与挑战
        (三)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机遇与挑战
    三、高校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启示
        (一)树立协同创新意识,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二)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三)广纳优秀人才,制定科学评价制度
    四、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20年海纳百川 筑人才高地(论文提纲范文)

创先河
成卓越
铸帅才
谋维新

(8)求索八十载 辉煌物理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8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运沧桑 艰苦创业 (1928.06—1949.12)
    2.1 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2.2 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3 恢复重组 为国服务 (1950.01—1983.12)
    3.1 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3.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改革试点 走向世界 (1984.01—1998.12)
    (1) 低纯度钕稀土铁硼永磁材料及其产业化
    (2)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3) 发展直接法处理晶体结构分析
    (4) 研制成功我国首台激光分子束外延设备
    (5) 成功制备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
5 创新跨越 持续发展 (1999.01至今)
    5.1 凝炼学科目标, 优化学科布局
        (1) 轻元素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及表面生长动力学的研究
        (2) 金属薄膜材料的量子效应研究
        (3) 纳米信息器件的相关基础研究
        (4) 超导Pb薄膜垂直临界磁场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进展
        (5) 大块非晶材料研究
        (6) 140英寸大型背投全固态激光彩色投影电视样机
        (7) 锂离子电池产业化
        (8) 碳化硅 (SiC) 产业化
        (9) 一种新型磁随机存取存储器原理型器件
    5.2 创新管理模式, 汇集学界英才
    5.3 自主研发设备, 促进原始创新
        (1) 国际首台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2) 自行研发超强飞秒激光装置
        (3) 超高真空低温强磁场双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谱系统
    5.4 加强技术支撑, 满足科研需求
    5.5 完善评价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
    5.6 增进学术交流, 参与国际合作
6 展望

(9)国家创新体系下国家实验室的结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国家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结构分析
    2.1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架构
    2.2 国家创新体系中基于国家实验室的创新
    2.3 国家实验室的一般特征
3 国家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3.1 面向国际市场的技术创新
    3.2 面向科学前沿的知识创造
    3.3 面向国家安全的国防科技创新
    3.4 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
4 对我国建设高水平国家实验室的建议
    4.1 明确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支持与引导
    4.2 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科技队伍
    4.3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技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4.4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4.5 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10)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各位代表,
    各位来宾,
    各位朋友:

四、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嘉禹(论文参考文献)

  • [1]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D]. 段怡冰.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 [2]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研究[D]. 冷文英. 吉林大学, 2019(10)
  • [3]研究型大学教授委员会制度化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D]. 胡珏. 浙江大学, 2019(05)
  • [4]Moser-Trudinger不等式及其极值函数的存在性[J]. 李嘉禹,杨云雁,朱晓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5]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6]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其机制研究[D]. 张珊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7]20年海纳百川 筑人才高地[J]. 唐琳,吴昊. 科学新闻, 2014(16)
  • [8]求索八十载 辉煌物理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80周年[J]. 赵岩,陈伟,王玉鹏,孙牧. 物理, 2008(06)
  • [9]国家创新体系下国家实验室的结构功能研究[D]. 鲁宁.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J]. 文兰. 数学通报, 2005(10)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李家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