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甲苯排泄规律的研究

尿液中甲苯排泄规律的研究

一、尿中甲苯排泄规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振蕊[1](2021)在《高良姜对吲哚美辛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赵楠楠[2](2021)在《蛋白饲料中有机磷酸酯的赋存及其在蛋鸡体内迁移代谢》文中提出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是应用广泛、种类繁多的一类添加型阻燃剂,具有持久性、毒性、生物放大效应。与亲脂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同,OPEs可通过蛋白赋存途径进入动物体。动物饲料是养殖动物的主要食物,动物饲料中的污染物很容易在食物链中生物积累。因此饲料污染可能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造成威胁。目前,环境介质、食品、野生动物和人体中OPEs赋存的报道已较多,但动物饲料中OPEs尚未有报道。本研究以OPEs及代谢物有机磷酸二酯(organophosphate diesters,di-OPEs)为研究对象,以饲料为研究基质。了解OPEs、di-OPEs在动物蛋白饲料中的赋存特征,同时通过养鸡暴露实验,探讨OPEs在鸡体内的代谢过程。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本研究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8种动植物源饲料中OPEs、di-OPEs的分析方法及蛋鸡组织中OPEs的分析方法。动植物源饲料、蛋鸡组织中各个化合物的相对添加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良好,满足不同基质中OPEs、di-OPEs分析的要求。其次,我们调查了动物蛋白饲料中OPEs的赋存特征,填补了OPEs在饲料污染研究领域的空白。动植物源饲料均检出OPEs,16种OPEs含量范围为12.6-301 ng/g干重(dry weight,dw)。OPEs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肉粉、羽毛粉、植物源饲料、血粉。目前植物源饲料是养殖动物暴露于OPEs的重要来源。羽毛粉和植物源饲料中OPEs与灰尘附着有关。动植物源饲料中OPEs同系物分布不同。植物源饲料和血粉中以磷酸三(2-氯丙基)酯为主,肉粉和羽毛粉中以磷酸三(2-氯)乙酯和磷酸三苯基酯为主。动物蛋白饲料中磷酸三正丁基酯和磷酸三异丁基酯具有显着相关性,表明它们有类似的环境行为或污染来源。再次,我们研究了动物蛋白饲料中OPEs主要代谢产物di-OPEs。动植物源饲料中di-OPEs浓度介于1.98-182 ng/g dw之间。肉粉中di-OPEs平均浓度最高(52.1 ng/g dw),其次是血粉(49.9ng/g dw)、羽毛粉(23.3 ng/g dw)、植物源饲料(18.3 ng/g dw)。动物蛋白饲料中di-OPEs与OPEs的浓度处于同一数量级。肉粉中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主,血粉、羽毛粉和植物源饲料主要是双(1,3-二氯-2-丙基)磷酸。动植物源饲料中di-OPEs/OPEs对的比值通常高于1,表明与母体OPEs相比,di-OPEs转化产物可能同样对动物体OPEs暴露产生贡献。动物蛋白饲料和灰尘样品中某些di-OPEs/OPEs对的比值相似,表明灰尘可能是某些动物蛋白饲料中OPEs的直接外部来源。最后,本研究进行鸡饲喂含磷酸三(2-氯)乙酯(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饲料的暴露研究。在暴露期间,发现肝脏中TCEP水平是蛋黄中的194倍,TCEP在肝脏中有明显的生物富集现象。在清除期间,各组织中TCEP浓度均在17d趋于平稳。肝脏是TCEP主要分布的组织,这可能与肝脏的解毒、代谢、排泄作用相关。

马学林[3](2021)在《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荧光传感器是利用被测物与某种荧光分子或材料之间的特定的相互作用引发荧光强度的增强或降低,或者是所发射的荧光波长的变化来实现对被测物质的检测与信号的传递。化学荧光传感器作为分析化学进行分析测试的新手段,因其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选择性好、能实时在线检测、响应时间短、准确度高等优点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纳米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同时在工业生产、化工科技、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催化科学、环境监测、工厂的自动化控制及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都彰显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总体研究思路是通过设计、合成了两种三嗪衍生物及两种金属有机配化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元素分析(Vario EL)、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粉末多晶衍射仪(P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荧光材料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组成。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荧光性能研究。着重考察了荧光材料对过渡金属阳离子(含稀土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性能,初步研究多响应荧光识别材料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为多响应荧光识别材料的合成和离子分子的识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荧光传感器(L),研究了该传感器对金属阳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结果发现Zr4+对该荧光材料具有较强的荧光增强效应,而Fe3+和丙酮对该荧光材料具有典型的荧光猝灭效应,初步分析了引起荧光增强与荧光猝灭的影响机制。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人体尿液和饮用水中Fe3+的检测应用。第二部分,以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L)和Zr ONO3·2H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Zr-L)。Zr-L在沸水和不同p H值溶液中,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荧光强度在不同的p H值溶液中呈现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分布。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识别发现,该荧光材料对Fe3+、Cr2O72-、丙酮、CCl4和二甲苯都表现出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与文献报道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相比,该荧光材料具有用量少(0.001 mg/m L)和多重识别的特点,但由于都是促使荧光猝灭不利于进一步拓展新荧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不同真实水样中Fe3+的检测以及模拟检测有机溶剂中CCl4和二甲苯。第三部分,以2,2’,2’’-[(1,3,5)-三嗪-2,4,6-三亚胺基]三苯甲酸(L)和Al NO3·9H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Al-L)。Al-L在沸水和不同p H值溶液中,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荧光强度同样在不同的p H值溶液中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识别中发现,该荧光材料对Fe3+、Sr2+和SiO32-离子表现出强的荧光增强效应,尤其是当SiO32-离子浓度为10-8 M时都能促使该荧光材料的荧光强度增强,具有高的选择性和敏感性。相反,在有机溶剂识别检测中发现,甲苯对该荧光材料具有强的荧光猝灭效应。同时,Fe3+、Sr2+和SiO32-离子对该荧光传感的荧光增强效果为进一步拓展新的荧光传感器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了该传感器对不同水样和蔬菜中Fe3+离子进行了检测。第四部分,设计合成了1,1’-(6-氯-1,3,5-三嗪-2,4-二基)双(1H-苯并[d][1,2,3]三唑)荧光传感器(Q)。该传感器与第一部分相比,不含-COOH,但含有丰富的氮原子,合成原料没有荧光特性,然而合成的配体Q却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具有聚集发光的性质。在对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识别中发现,配体Q对Fe3+、Cr2O72-和硝基苯表现出典型的荧光猝灭效应;相反,配体Q对甲苯和二甲苯却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增强效应。同时研究了该传感器不同水样和蔬菜中Fe3+的检测应用以及油品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检测应用。从合成化学荧光传感器分析,本论文合成两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嗪衍生物荧光传感器,一个含-COOH,一个不含-COOH,并对这两种化学荧光传感器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以Fe3+离子为例,Ksv(L)>Ksv(Q),LOD(L)>LOD(Q),含有羧基的三嗪衍生物(L)对Fe3+离子的选择性明显优于不含羧基的三嗪衍生物(Q)。这主要是配体L中的-COOH容易与Fe3+离子参与配位,形成不具有荧光特性的金属配合物。同时,通过含-COOH的化学传感器(L)拓展了两种金属有机配合物(Zr-L和Al-L)荧光传感器。Zr-L延续了配体L的荧光特性,对识别的离子(Fe3+和Cr2O72-)和分子(丙酮、CCl4和二甲苯)都表现出强的荧光猝灭效果;Al-L与配体L荧光性能不同,既能够通过荧光增强识别Fe3+、Sr2+和SiO32-离子,又能通过荧光猝灭识别甲苯。从离子和分子识别效应分析,通过调控三嗪衍生物的结构,既能通过荧光猝灭来检测Fe3+、Cr2O72-、丙酮、甲苯和硝基苯,也能通过荧光增强来实现检测Fe3+,Sr2+、SiO32-、甲苯和二甲苯。同时,在现行的离子和分子荧光识别中,丰富了离子和分子的检测种类,如,能实现了化学传感器对Sr2+、SiO32-、CCl4、甲苯和二甲苯的检测。就Fe3+而言,从检测限分析来看,LOD(Zr-L)>LOD(L)>LOD(Al-L)>LOD(Q)。表明四种荧光材料中,配体L与Zr4+离子形成的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Zr-L)对Fe3+离子的检测能力最强,但还是通过传统的荧光猝灭来实现对Fe3+离子的检测。

王茜[4](2021)在《基于刺激土着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芳香烃的无机盐缓释修复药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石油化工、焦化、油气开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污染物以多种途径进入地下环境中,导致地下水有机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其中典型有机污染物芳香烃类(苯系物、萘等)较为普遍且危害性大,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和危害,成为国家和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阻碍,迫切需要对芳香烃类污染地下水进行风险管控和修复。随着可控缓释技术在地下水环境修复领域受到关注,利用缓释材料研究缓释药剂,延长有效成分使用寿命,实现降低成本、减少工序、提高修复时效性,成为解决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瓶颈的研究趋势之一。目前针对芳香烃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的缓释药剂研究,主要集中在释放氧化剂、释氧剂等方面,在适应地下水环境、刺激土着功能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提高缓释性能等方面都有待于深入研究,亟需低成本、时效性好、能够有效刺激地下水中土着功能微生物发挥降解作用的缓释药剂研究。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寒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溯源辨识、传质过程与原位修复及在线监测技术研究(U19A20107)”—“基于反应基质调控的石油烃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调控型营养基质缓释药剂研发(2020YFC1808804)”,以东北某石油污染场地为研究区,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针对地下水中典型芳香烃类污染物(苯系物和萘),在污染场地样品采集测试基础上,进行土着功能微生物菌群特性分析,优化营养基质,研制具有刺激土着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芳香烃的无机盐缓释修复药剂,并通过模拟原位修复过程进行小试验证,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芳香烃污染地下水原位刺激生物修复和缓释修复药剂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通过论文研究,主要取得研究成果:(1)浅层污染地下水中芳香烃和土着微生物分布规律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00%、75.00%、18.75%、81.25%,含量区间主要在μg/L-mg/L级别上,污染物含量分布在空间上各异性明显,其中沿地下水流向距离污染源相对较近的JC14和JC3点位苯系物含量最高,在下游处JC11点位含量次之,共存多环芳烃类污染物为萘,含量较低,在0μg/L-1.00mg/L之间;微生物多样性较好,Shannon指数在3.002和4.852之间,与污染物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群落中优势菌主要包括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Parcu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其中Proteobacteria占主要地位。(2)以芳香烃为唯一碳源,筛选经济、安全、来源广泛、易被土着功能微生物摄取的无机盐类,进行土着功能微生物营养基质优化研究,通过室内模拟低温、缺氧地下水微环境实验,结合现代检测分析技术,确定了土着功能微生物无机营养基质,分析了土着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生理生化特性和降解产物。最终确定无机盐缓释修复药剂营养配方为NH4Cl:KNO3:KH2PO4:Mg SO4·7H2O:Na2HPO4·12H2O:Na NO2=1:150:100:10:100:1,刺激土着功能微生物降解芳香烃,7d时降解率从大到小依次是甲苯(91.22%)、乙苯(83.44%)、苯(80.11%)、邻二甲苯(78.10%)、对二甲苯(75.21%)、萘(70.32%)。群落中优势菌属为Phenylobacterium和Bradyrhizobium,占比分别为20.64%和12.91%,菌落直径在1mm左右,菌株为短杆状,长约为1μm、直径约0.2μm,革兰氏染色显阳性,生理生化和降解产物分析,显示土着功能微生物在无机盐营养基质刺激下能够有效发生降解作用。(3)选取海藻酸钠作为缓释材料,采用低成本、简单易操作的注滴法和外源乳化法进行无机盐缓释药剂制备,通过考察缓释药剂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微观形态,确定了外源乳化法。进一步对比缓释药剂包封率和载药率,确定了无机盐缓释药剂的最佳配比:海藻酸钠浓度2%,Ca Cl2浓度6%,药剂浓度3.62%,呈微球状,粒径在20-60μm间,包封率和载药率为:53.5%,10.6%,缓释15d时,营养基质的累计释放率为:P(85%)、N(87%)、Mg2+(55%)、K+(72%)、Na+(79%)、SO42-(80%)Cl-(79%),释放规律符合Fick扩散机理。对比不同缓释药剂投加量和不同芳香烃初始浓度对芳香烃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mg/L,最适宜缓释药剂投加量200mg,刺激土着功能微生物降解芳香烃7d时,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萘的降解率(%):88.01、94.00、92.12、85.21、86.08、76.14。(4)模拟原位注入无机缓释药剂刺激地下水中土着功能微生物降解芳香烃污染物小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盐缓释药剂能够高效刺激土着功能微生物降解芳香烃,缓释周期约为15d,土着功能微生物群落响应显着。在未投加无机盐药剂的情况下,土着功能微生物降解效果不明显,芳香烃在含水层介质中迁移速度依次为: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萘,沿着地下水流方向,接近药剂注入井(A5)的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萘的降解率(%):79.01、90.12、81.10、76.00、76.12、71.12,在小试试验条件下,缓释初期存在出水中无机盐含量增高现象,说明无机盐缓释迁移作用范围较大,修复后微生物菌群在缓释药剂刺激下DNA总量显着增加,多样性减小,丰度占统治地位的菌属主要为Arthrobacter、Masssilia、Pseudomonas、Rhodococcu,Arthrobacter、Acinetobacter所占比例显着增大,最大增幅分别为23.31%、18.17%。Arthrobacter、Acinetobacter、Pseudomonas、Rhodococcu是常见的石油烃降解菌,说明无机盐缓释药剂能够有效刺激芳香烃污染地下水中的土着功能微生物生长和降解作用。

王泽帅[5](2021)在《鹿茸中三类常见外源污染物的分布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鹿茸中外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鹿茸生长过程中梅花鹿对所接触的土壤、大气、饲料、水等环境中吸附和积蓄,以及在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残留。因此,建立和优化鹿茸中残留的外源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以及对含有外源污染物的鹿茸进行安全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鹿茸中的重金属、赛拉嗪和醋酸氯地孕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污染物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并分别进行安全性评价。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相同饲养管理模式下梅花鹿5只,将采收的5副鹿茸按蜡片、粉片、纱片、骨片粉碎。采用湿法消解前处理及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鹿茸中5种重金属Pb、Cd、As、Hg、Cu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鹿茸中As、Hg含量超出《NYT 1162-2006鹿茸片》要求限量,且元素Cu含量蜡片>粉片>纱片>骨片。利用基于THQ(目标危险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方法和PTWI(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方法对含重金属鹿茸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发现重金属的总危险系数(TTHQ)结果为0.2198,重金属最高EWI占PTWI为2.2%。二、相同饲养管理模式下梅花鹿15只,于注射盐酸赛拉嗪10、20、30、40、50 min后锯鹿茸,每个时间点各取3副,鹿茸按蜡片、粉片、纱片、骨片粉碎。应用ICP-MS/MS法对鹿茸中赛拉嗪及代谢产物2,6-二甲基苯胺(DM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鹿茸中均检出赛拉嗪及DMA,赛拉嗪含量为蜡片>粉片>纱片>骨片;鹿茸中赛拉嗪与DMA含量随麻醉剂注射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在30min时达到最高。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和28d喂养试验开展了含赛拉嗪鹿茸粉的毒理学评价,实验结果显示:以6g/kg·BW的样品给小鼠灌胃,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也未见死亡现象。28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在体重、脏器重、血液学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切片均未有明显差异。三、相同饲养管理模式下梅花鹿5只,锯头茬茸时在鹿颈背部注射增茸素,主要成分为醋酸氯地孕酮。待再生茸长成后收取,鹿茸按蜡片、粉片、纱片、骨片粉碎。应用Qu ECHERS前处理技术及ICP-MS/MS法对鹿茸中醋酸氯地孕酮等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测出醋酸氯地孕酮,含量自蜡片至骨片依次降低。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和28d喂养试验开展了含外源激素鹿茸粉的毒理学评价,实验结果显示:以9.9g/kg·BW的样品给小鼠灌胃,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也未见死亡现象。28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在体重、脏器重、血液学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切片均未有明显差异。

孙龙[6](2021)在《基于VDR/RXR/FGF23信号通路探讨肾元颗粒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骨代谢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20%-40%DM患者在发病后的20-25年内进展为DKD,目前在中国DKD已成为住院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首要病因。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骨痛、骨质疏松、骨折或骨骼畸形等骨骼质量和强度的损害,是DK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代谢异常的危害不仅引发骨骼病变,其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还会加剧罹患心血管等高死亡率并发症的风险。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健脾补肾、通腑泄浊功效的肾元颗粒(Shenyuan Granules,SYG)具有改善DKD模型动物肾功能、血管钙化和骨密度降低等并发症的作用,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其在改善DKD骨代谢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目的:基于VDR/RXR/FGF23信号通路探讨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代谢作用的机制,为中医药防治DKD骨代谢异常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内实验采用db/db小鼠配合高磷饮食构建DKD小鼠模型,将3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b/db+蒸馏水)、肾元颗粒低剂量组(db/db+SYG 1.5g/kg,db/db+SYG-L)和肾元颗粒高剂量组(db/db+SYG 6g/kg,db/db+SYG-H),每组10只,给予1.2%高磷饲料。另用10只db/m小鼠作为对照组(db/m+蒸馏水),给予0.2%正常磷含量饲料。各组小鼠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药物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体重、饮水、摄食、毛发及反应状态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的变化。于药物干预的第12周收集各组小鼠24h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 ALB)和尿肌酐(UCr),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12周药物干预结束后,用10%水合氯醛麻醉收集各组小鼠的血液、肾脏和骨骼等标本。检测其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i)、甲状旁腺激素(PTH)、1,25(OH)2D3(1,25D)、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和Klotho的含量。采用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采用HE、TRAP、Von Kossa和Goldner`s三色法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骨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通过Micro CT检测骨微结构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改变。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骨组织中ALP、OC和CTSK骨代谢标志分子的表达,及FGF23、VDR和RXR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各组小鼠骨组织中VDR/RXR的共表达。体外实验采用成骨细胞UMR-106,首先观察高糖环境对UMR-106细胞活力和FGF23表达的影响,分别用5.5mmol/L、10mmol/L、20mmol/L和30mmol/L浓度的葡萄糖干预UMR-106细胞,通过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GF23的表达。然后观察在高糖和非高糖环境下1,25D对UMR-106细胞FGF23表达的影响,分别于高糖环境和非高糖环境(30mmol/L)下向UMR-106细胞中添加0.1nmol、1nmol和10nmol的1,25D,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FGF23的表达,筛选合适浓度的1,25D用于后续实验。观察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VDR/RXR/FGF23信号通路的影响。先制备肾元颗粒含药血清,给予Wistar大鼠(n=15)2.72g/kg肾元颗粒灌胃,对照组(n=15)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日2次,连续7天,于第7天末次灌胃1h后收集两组大鼠血液,经离心、灭活、过滤和分装后备用,经课题组前期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得血清中主要含有淫羊藿苷、黄芪甲苷和大黄素等药效成分。通过CCK-8法筛选出合适的肾元颗粒含药血清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UMR-106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渗组、1,25D组和肾元颗粒组,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VDR、RXR和FGF23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各组细胞VDR/RXR的共表达。结果:1.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一般状况和肾脏结构功能的影响。(1)一般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和FBG均明显增加(P﹤0.01),并出现体型肥胖、颈部背侧毛发脱落、伤口愈合延迟、活动频率降低和反应迟钝等表现。与模型组比较,肾元颗粒组小鼠的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和FBG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其未出现毛发脱落,且反应较灵敏。(2)肾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SCr、BUN、Pi、PTH、1,25D和FGF23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Ca的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肾元颗粒干预后db/db小鼠血清SCr、BUN、Pi、PTH、1,25D和FGF23的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血清Ca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m ALB含量显着升高(P﹤0.01),而UCr水平显着降低(P﹤0.01),导致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显着增加(P﹤0.01),肾元颗粒干预后db/db小鼠m ALB含量降低(P﹤0.05),使得UACR也明显降低(P﹤0.05)。(4)肾脏形态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肾小球面积增大、系膜基质增生、纤维化面积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还伴随肾小管的管腔扩张和刷状缘脱落。肾元颗粒干预后,db/db小鼠的肾小球面积、系膜基质和纤维化面积呈不同程度的减小(P﹤0.05或P﹤0.01),而且肾小管的损伤也有所减轻。2.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1)骨微结构和骨形态计量学: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量明显丢失,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密度(BMD)均显着降低(P﹤0.01),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结构模型指数(SMI)均增加(P﹤0.01)。肾元颗粒干预使db/db小鼠的BV/TV、Tb.N、Tb.Th和BMD(P﹤0.05或P﹤0.01)增加,并降低Tb.Sp和SMI(P﹤0.05或P﹤0.01)。(2)骨组织形态结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股骨远端干骺端松质骨的骨体积明显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厚度变薄、分布稀疏、连接减少,骨髓腔中充满大量的脂肪细胞,填充于骨小梁之间,皮质骨中出现广泛的侵蚀样空洞。此外,模型组小鼠股骨远端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标记区域和骨中钙盐沉积均明显降低,同时伴有骨小梁的矿化功能的损害。与模型组相比,肾元颗粒干预使db/db小鼠的骨小梁数量、厚度、分布和连接增多,骨髓腔中脂肪细胞的数量减少,并且破骨细胞标记区域面积、钙盐沉积和矿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组织中ALP和OC m RNA与蛋白的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而CTSK m RNA与蛋白的表达则显着降低(P﹤0.05)。经肾元颗粒干预,db/db小鼠骨组织中ALP、OC的表达降低(P﹤0.05),而CTSK的表达升高(P﹤0.05),改善db/db小鼠的骨代谢功能。4.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组织VDR/RXR/FGF23信号通路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组织中FGF23、VDR和RXR的表达均显着上调(P﹤0.01),免疫荧光双标显示VDR/RXR的共表达增加。而肾元颗粒干预使db/db小鼠骨组织中FGF23、VDR和RXR的表达降低(P﹤0.05),并降低骨组织中VDR/RXR的共表达。5.高糖环境对UMR-106细胞活力及FGF23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环境并不会改变UMR-106细胞的活力和FGF23的表达,而高浓度葡萄糖(30mmol/L)环境则明显降低细胞的活力,并抑制其FGF23的表达(P﹤0.05)。6.1,25(OH)2D3对高糖环境下UMR-106细胞FGF23表达的影响。在非高糖环境下,1,25D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细胞中FGF23的表达,当用10nmol 1,25D干预时细胞FGF23的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对照空白组相比,高糖环境使UMR-106细胞FGF23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但10nmol 1,25D依然会使高糖环境下该细胞FGF23的表达升高(P﹤0.05)。7.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UMR-106细胞VDR/RXR/FGF23信号通路的影响。CCK-8法显示10%浓度的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故选择此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FGF23、VDR和RXR m RNA与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且细胞中VDR/RXR的共表达也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中FGF23、VDR和RXR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与高糖组比较,1,25D组细胞FGF23、VDR和RXR的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且细胞中VDR/RXR的共表达也显着升高。而与1,25D组比较,用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干预会使细胞FGF23、VDR和RXR的表达均下调(P﹤0.05),且VDR/RXR的共表达也降低。结论:1.db/db小鼠联合高磷饮食动物模型表现出肾脏结构功能受损和钙磷代谢紊乱,肾元颗粒可以改善db/db小鼠的肾功能和钙磷水平,并缓解其肾脏病理改变;2.db/db小鼠的骨微结构、骨形态计量参数和骨病理形态等均出现损害。肾元颗粒可以改善db/db小鼠骨量的丢失、骨骼微结构的破坏和骨重塑的异常,发挥改善其骨骼质量和强度的作用;3.肾元颗粒可以改善db/db小鼠骨代谢异常并抑制其骨骼中FGF23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肾元颗粒调节骨组织中VDR/RXR/FGF23信号通路有关。4.本研究初步从肾-骨轴探讨了DKD骨代谢异常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应用。

盛旭光[7](2021)在《表面活性剂辅助微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氯苯的2种代谢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一氯苯广泛应用于农药、有机合成中间体、医药、染料等,多种行业的作业工人均可能暴露于一氯苯环境。一氯苯作为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具有难分解、污染强的特点。我国氯苯的供应和消费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一氯苯生产约占氯苯产量的75%。在职业卫生环境中,一氯苯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工人体内,其次也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吸收的部分一氯苯可蓄积于神经组织,皮肤脂肪组织和肝肾组织中,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和皮肤硬化,肝肾和造血系统损伤,甚至畸变或癌症。吸收的约73%一氯苯在体内代谢为4-氯邻苯二酚(4-Chlorocatechol,4-ClCat)和对氯苯酚(p-Chlorophenol,4-ClPh),并与葡萄糖苷酸或者硫酸结合,主要以尿液形式排出。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将一氯苯代谢产物4-ClCat和p-ClPh列为生物接触指标,并制定了职业接触生物限值:4-ClCat100mg/g Cr(120mg/L)和4-ClPh 20mg/g Cr(24mg/L)。我国尚未制定一氯苯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和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构建表面活性剂辅助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一氯苯的尿中代谢产物4-ClCat和4-ClPh方法。可为后期我国制定一氯苯的生物接触指标提供技术参考,对保护职业和非职业接触一氯苯接触人群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 对结合态的尿样水解后,以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为前处理方法富集样品中的目标分析物,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对处理后的样品分离、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准曲线,计算分析物的含量。(1)仪器条件的优化方法包含两部分:通过试验探讨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紫外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及水相有机盐含量;文献经验结合实验室条件选择色谱柱、柱温、流量、进样量。(2)运用单因素轮换法对前处理过程中的萃取剂种类及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萃取时间、pH、离子强度进行优化,选择最优水平。(3)本研究的质量控制:通过回收试验计算准确度及精密度,以及计算试验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相关系数等方法学性能指标;分析试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并且量化相应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控制。(4)通过动物代谢尿样及实际样品的检测来验证表面活性剂辅助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氯苯的尿中代谢产物4-ClCat和4-ClPh的可行性。结果 (1)4-ClCat和4-ClPh检测选定的仪器条件为色谱柱:RD-C18,250×4.6mm,3μm;柱温:25℃;紫外检测器波长:280nm;流量:1.0ml/min;进样量:20μl;流动相:甲醇-0.15%的磷酸水溶液(65:35,v/v)。(2)尿样前处理优化后的条件:取4.5m L尿样于试管中,加2m L浓盐酸,沸水浴1.5h,冷却后滤膜过滤移至倒置胶头滴管中,将胶头滴管倒置于离心试管。调pH为6,加0.15g氯化钠,注入0.5m L浓度为1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与正辛醇100μL,涡旋4min后2500r/min离心7min,取上层有机相进样。(3)4-ClCat、4-ClPh在0~600μg/L范围内线性方程分别为Y=749.04x-8.346、Y=612.33x-87.238;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9;检出限(LOD,S/N=3)分别为1.67×10-3 mg/L、2.23×10-3 mg/L;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5.55×10-3mg/L、7.43×10-3 m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25%~100.64%和89.70%~104.56%,日内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4%~4.90%和2.13%~4.7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93%~5.11%和2.47%~5.28%。(4)为了观察大鼠尿中一氯苯2种代谢产物含量,用3000μg/L的一氯苯水样喂养大鼠,尿中代谢的4-ClCat和4-ClPh含量均值分别为715.36μg/L、93.95μg/L。(5)影响4-ClCat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从大到小依次为体积、拟合标准曲线、重复测定、回收试验、标准物质纯度、称重;影响4-ClPh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从大到小依次为拟合标准曲线、体积、重复测定、回收试验、称重、标准物质纯度。结论 (1)建立了表面活性剂辅助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氯苯尿中2种代谢产物的新方法,方法灵敏度高,溶剂用量少、绿色环保、成本低,操作简便可行,适用于职业接触一氯苯人群的尿样监测。(2)建立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均低于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2019年)制定的生物接触指数,方法学性能指标均符合我国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GBZ/T 210.5-2008)。(3)动物代谢试验中4-ClCat、4-ClPh与杂峰有效分离,可准确定性定量。(4)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不降低4-ClCat和4-ClPh的分配系数、降低尿样界面张力从而增大萃取剂与样品的接触面积、通过离子对的形式使离子化合物被萃取。

陈代金[8](2021)在《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域VOCs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人群呼吸健康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生产量逐年增加,且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导致电子垃圾的产生量快速增,已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问题。电子垃圾在回收过程中极易产生一系列的污染,影响区域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对电子垃圾相关的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重金属和有机阻燃剂等领域,而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研究关注较少。拆解电子垃圾会排放出大量VOCs,不仅会导致臭氧污染和颗粒物污染,从而会影响局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还可能对人体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长期系统地研究电子垃圾拆解区域的VOCs污染特征,并对典型VOCs污染进行人体呼吸健康风险评价。本文选择我国华南地区某典型的电子垃圾拆解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网格化采样法在电子垃圾拆解区域设置81个采样点,分别在2015年四季、2016年到2018年秋季采集空气中的VOCs。2019年四季,在81个采样点的基础上,在电子垃圾集中拆解园区内新增设置9个采样点,采集大气中的VOCs。系统分析了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大气中的VOCs季节变化污染特征和年际演化趋势,并对典型VOCs的来源贡献、大气反应活性、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了探讨。在VOCs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子垃圾拆解职业人群上班前和下班后、园区内的拉货司机当地普通居民和对照人群的呼吸气体的检测,进一步来探讨电子垃圾排放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可能实际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目前电子垃圾拆解小镇不同功能区的VOCs时空污染特征。分析发现整个区域浓度最高的几类物质分别为异戊烷、正戊烷、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氟氯烃(一氟三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2-DCA)和1,2-二氯丙烷(1,2-DCP)。且发现在每个功能区所有物质在秋季或冬季浓度较高。通过时间和空间分布发现:电子垃圾拆解园区是BTEX、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丙烷的热点,预示着这些物质可能是电子垃圾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分析发现汽车尾气(28%~56%)是园区外区域VOCs最主要来源,同时发现电子垃圾(20%)是EP内的VOCs重要来源之一。进一步对9种VOCs进行癌症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园区内的1,2-DCA、1,2-DCP、1,3-丁二烯、苯、乙苯和氯仿存在可能致癌风险;园区外区域的1,2-DCA、1,2-DCP、1,3-丁二烯和苯存在可能的致癌风险。对23种VOCs进行非致癌风险评估,所有VOCs的非癌症风险均低于安全阈值。然后,本文选择BTEX作为典型电子垃圾相关VOCs讨论对象,研究了电子垃圾拆解区域VOCs的组成、浓度、空间分布、空间相关性、大气反应活性和健康风险的多年演化过程。2015年四季BTEX浓度中位值分别为19.07,8.07,3.73和5.92μg m-3,发生了明显下降,而2015年秋季到2018年秋季,BTEX浓度无明显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表明2015年内VOCs分布特征演化过程明显,2015年春季BTEX在电子垃圾拆解区域浓度最高,夏季在交通区域最高,秋季在塑料回收区和居民区最高,冬季在居民区最高。2016年秋季到2018年秋季BTEX分布特征无明显变化,BTEX在交通区域浓度较高。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BTEX污染源的空间相关系数逐年增大,污染源类型逐年简化。比较甲苯/苯(toluene to benzene,T/B)比值的变化发现,2015年春季T/B中位值达到6.5,可能受到了电子垃圾的影响,而其它采样期间,T/B值均在1~2之间,处于交通污染的特征范围内。BTEX光化学活性在2015年内出现了明显下降,春季到冬季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潜势(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Potential,SOAFP)中位值分别为81.41,41.12,13.85和25.71μg m-3,OFP臭氧形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中位值分别为66.87,33.10,10.53和21.16μg m-3。2016年秋季到2018年秋季光化学活性无明显变化,SOAFP中位值分别为11.68,26.30和8.10μg m-3,OFP中位值分别为9.11,21.33和6.87μg m-3。健康风险分析发现,所有年份和季节中苯的致癌风险均小于1.0×10-6,不存在致癌风险。在非致癌风险评价结果中,每次采样时BTEX中所有物质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无非致癌风险。电子垃圾拆解区域BTEX污染的多年演化结果表明,电子垃圾集中拆解改造期间,区域BTEX污染浓度、组成和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集中拆解后,区域BTEX污染无明显年际变化趋势。最后,本文选取了在电子垃圾拆解区域的典型暴露人群,以广州学生或居民作为对照人群,通过PTR-TOF-MS(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呼气VOCs,研究了电子垃圾拆解区域典型暴露人群的VOCs暴露特征和代谢特征。分析发现干扰呼气VOCs检测最主要的因素是吸烟和背景浓度。下班后工人呼气检测时C6~C9苯系物环境背景平均浓度分别是工人上班前的0.69,0.70,0.72和0.69倍,但呼气中的平均浓度却是上班前的1.59,1.45,1.27和1.03倍,表明电子垃圾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对苯系物有一定的吸收。电子垃圾拆解工人下班后呼气中的甲醇和异戊二烯浓度显着低于上班前工人、司机、当地居民和对照人群,表明电子垃圾拆解可能对人体代谢产生一定干扰,且这种干扰在休息一夜后已经消除。通过热图,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呼气中的VOCs组成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拉货司机和下班后的工人与对照组人群差异较明显。最后通过PCA分析,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和对照组的呼气组成差异最小,而拉货司机与对照组差异最大,下班后的电子垃圾拆解工人与对照组的差异大于上班前。以上结果表明,电子垃圾拆解区域的居民受到电子垃圾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电子垃圾拆解工人上班期间存在对苯系物的吸入,并且拆解工人的自然代谢可能受到电子垃圾的干扰。综上所述,本论文分析了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域VOCs四季时空污染特征和多年时空分布演化特征,确定了区域VOCs污染来源和健康风险,并初步探讨了典型暴露人群的呼气VOCs代谢特征,为科学管理电子垃圾提供了理论支撑,且拓展了呼气VOCs诊断在环境健康领域的应用。

杨刚[9](2021)在《形态差异对重金属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的影响》文中指出重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了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形态重金属对机体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形态重金属在单独和共存条件下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了解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毒性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采用多种光谱法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三种不同形态重金属(锑,锰,铬)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机制,及其对BSA二级结构和氨基酸微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锑(Sb)的毒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采用多光谱方法研究了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分别或同时与BSA作用的结合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对BSA的荧光猝灭都是静态猝灭,二者都会以中等强度的结合力与BSA形成1:1的复合物。在298 K,焦锑酸钾与BSA的结合力大于酒石酸锑钾与BSA的结合力。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均会使BSA二级结构变化。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均在BSA的位点Ⅰ结合。在三元体系中,酒石酸锑钾/焦锑酸钾与BSA的荧光猝灭机制没有改变,且酒石酸锑钾和焦锑酸钾同时存在时,它们与BSA的结合力减小,α-螺旋含量下降更多。这表明一种形态的Sb会干扰另一种形态Sb与BSA的结合。2.研究两种价态锰(Mn(Ⅱ)和Mn(Ⅲ))分别及同时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n(Ⅱ)和Mn(Ⅲ)对BSA的荧光猝灭都是静态猝灭过程,即形成了Mn(Ⅱ)-BSA和Mn(Ⅲ)-BSA复合物。相比而言,Mn(Ⅲ)-BSA的结合常数大于Mn(Ⅱ)-BSA,Mn(Ⅲ)与BSA的复合物更稳定。疏水相互作用为Mn与B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Mn(Ⅱ)/Mn(Ⅲ)会引起的BSA的构象变化。与二元体系相比,三元体系的结合力均降低,结合距离略有增加,BSA的构象变化更大。这表明两种形态的Mn均会互相干扰与BSA的结合。3.研究了无机铬(Cr(Ⅲ)和Cr(Ⅵ))和有机铬(吡啶甲酸铬(Crpic))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分析表明,Cr(Ⅲ)和Cr(Ⅵ)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而Crpic对BSA的荧光猝灭则是动态猝灭与静态猝灭混合的过程。在298 K,三者之间的结合力大小为Cr(Ⅵ)>Crpic>Cr(Ⅲ)。Cr(Ⅲ),Cr(Ⅵ)或Crpic都会引起BSA的构象变化,但影响程度不同,Cr(Ⅵ)对α-螺旋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Crpic和Cr(Ⅲ),并且Crpic/Cr(Ⅵ)改变了氨基酸残基周围的微环境。氢键和范德华力是Cr(Ⅵ)与BSA的主要结合力;疏水性作用是Crpic与BSA的主要结合力;静电力和范德华力是Cr(Ⅲ)与BSA主要结合力。在三元体系中,Cr(Ⅵ)和Cr(Ⅲ)与BSA的竞争降低了Cr(Ⅵ)与BSA的结合亲和力,并且Cr(Ⅲ)改变了Cr(Ⅵ)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但是Crpic和Cr(Ⅲ)与BSA的结合竞争的存在增加了Crpic与BSA的结合亲和力。且Cr(Ⅲ)的存在对Cr(Ⅵ)/Crpic-BSA的二级结构影响更大。Cr(Ⅲ)会影响Cr(Ⅵ)/Crpic与BSA的结合。

李家庆[10](2014)在《黄酮类衍生物Fla-CN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前期委陵菜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发现了抗糖尿病主要化学成分委陵菜黄酮(tiliroside),委陵菜黄酮药代动力学的初步评价发现,该化合物在体内受到羧酸酯酶的作用大量分解,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影响了委陵菜黄酮的药效发挥。进一步的衍生合成及活性筛选发现了活性更强的黄酮衍生物Fla-CN,动物实验结果表明Fla-CN抗糖尿病作用优于二甲双胍。本实验对Fla-CN进行药代动力学性质初步研究,一方面研究口服Fla-CN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六种亚型 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体内代谢活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Fla-CN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HPLC-MS/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考察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使用6种特异性探针药物:咖啡因、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美托洛尔、氯唑沙宗和咪达唑仑,通过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来评价大鼠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六种亚型的体内代谢活性。将大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Fla-CN组、中剂量Fla-CN组、高剂量Fla-CN组、抑制剂对照组、诱导剂对照组。连续给药14 d后,腹腔注射“Cocktail”探针药物溶液,并于各时间点取血,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各探针药物浓度,通过对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各探针药物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评价Fla-CN对大鼠CYP450六种亚型体内代谢活性的影响。2.取健康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Fla-CN 140 mg/kg,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制备分析样品,以委陵菜黄酮(tiliroside)为内标,HPLC-MS/MS分析,色谱条件为乙腈-水(65:35),流速0.4 mL.min-l,Agilent XDB-C18色谱柱,通过电喷雾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对其质谱图及提取离子流进行分析,推测其可能代谢产物,再合成相应对照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最后通过检测离子对进行定量分析,绘制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经DAS2.0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Fla-CN组咖啡因的AUC、MRT降低,CL升高(P<0.05);高剂量Fla-CN组咖啡因的AUC、MRT降低(P<0.05)。高剂量Fla-CN组美托洛尔的AUC升高,CL降低(P<0.05),t1/2没有明显变化。中、高剂量Fla-CN组咪达唑仑的AUC升高,CL明显降低(P<0.05),t1/2没有明显变化。各组氯唑沙宗和甲苯磺丁脲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2.通过LC-MS/MS手段对给药后大鼠血浆进行分析,鉴定出给药后大鼠血浆中可能存在的两种Fla-CN代谢产物M1和M2。同时我们建立了LC-MS/MS方法对Fla-CN和两种代谢产物M1及M2进行定量分析,血浆中Fla-CN、M1和M2在0.5-1000、0.1-1000和0.2-1000 ng·mL-1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9%,准确度(RE)在±6.2%之内。给药后Fla-CN、M1和M2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分别为173.982、24.271和0.557 μg.L—1.h,Tmax分别为 1.500、10.375和0.500 h,Cmax分别为22.117、0.722和0.077 μg.L—1,t1/2z分别为8.516、6.055和9.146 h。结论:本实验进行了 Fla-CN对CYP450活性影响的初步评价,结果提示Fla-CN对CYP3A4和CYP2D6的体内代谢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诱导CYP1A2的体内代谢活性,CYP2E1和CYP2C9的体内代谢活性没有影响。大鼠灌胃给药Fla-CN 140 mg/kg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后Fla-CN在体内主要以Fla-CN形式进行分布,代谢产物分布较窄,Fla-CN及其代谢产物M1和M2达峰浓度均较低,说明灌胃给药Fla-CN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吸收不完全或是胃肠道代谢酶的影响等,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尿中甲苯排泄规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中甲苯排泄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蛋白饲料中有机磷酸酯的赋存及其在蛋鸡体内迁移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性质及使用现状
        1.2.1 性质
        1.2.2 OPEs在国内外的限制情况
        1.2.3 OPEs在国内外的生产使用
    1.3 OPES的 POPS特性
        1.3.1 OPEs的毒性
        1.3.2 OPEs的生物富集性
        1.3.3 OPEs的持久性及长距离迁移
    1.4 OPES的环境赋存及人体暴露风险
        1.4.1 大气
        1.4.2 土壤
        1.4.3 水体
        1.4.4 生物体
        1.4.5 饲料
        1.4.6 食品
        1.4.7 人体
    1.5 本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动物蛋白饲料中有机磷酸酯浓度及同系物分布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标准品、仪器
        2.2.2 样品收集
        2.2.3 动物蛋白饲料中有机磷酸酯分析方法的建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动物源饲料中的OPEs污染水平
        2.3.2 植物源饲料中的OPEs污染水平
        2.3.3 动物源饲料和植物源饲料间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磷酸酯代谢产物在动物蛋白饲料中的赋存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标准品、仪器
        3.2.2 样品收集
        3.2.3 动物蛋白饲料中有机磷酸酯代谢产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i-OPEs在动物蛋白饲料中的污染水平
        3.3.2 Di-OPEs的组成分布及来源解析
        3.3.3 动物蛋白饲料中OPEs和 di-OPEs的来源追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CEP在蛋鸡体内的分布
    4.1 前言
    4.2 暴露方案设计与实施
    4.3 材料和方法
        4.3.1 试剂、标准品、仪器
        4.3.2 仪器分析
        4.3.3 定性和定量
        4.3.4 分析方法的质控
        4.3.5 前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蛋鸡组织中TCEP的组织分布
        4.4.2 差异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N原子的荧光传感器
        1.2.1 异烟酸类荧光传感器
        1.2.2 嘧啶类荧光传感器
        1.2.3 三嗪类荧光传感器
    1.3 锆基和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1 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3.2 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荧光传感器
    1.4 常见阳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的检测
        1.4.1 Fe~(3+)离子荧光识别
        1.4.2 Zr~(4+)和Sr~(2+)离子荧光识别
        1.4.3 Cr_2O_7~(2-)和SiO_3~(2-)离子荧光识别
        1.4.4 有机溶剂的荧光识别
    1.5 荧光传感器小结
        1.5.1 配体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材料分析
        1.5.2 典型金属离子、阴离子和有机溶剂荧光检测分析
        1.5.3 化学荧光传感器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富氮三嗪羧酸衍生物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荧光探针L的合成与表征
        2.2.3 荧光探针L的荧光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L对过渡金属离子识别
        2.3.1.1 Fe~(3+)离子检测
        2.3.1.2 Zr~(4+)离子检测
        2.3.2 丙酮的检测
        2.3.3 人体尿样和水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氮三嗪羧酸锆基金属有机配合物(Zr-L)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荧光探针Zr-L的合成
        3.2.3 荧光探针Zr-L的表征
        3.2.3.1 荧光探针Zr-L的FT-IR分析
        3.2.3.2 荧光探针Zr-L的TG分析
        3.2.3.3 荧光探针Zr-L在不同介质浸泡下的PXRD分析
        3.2.4 荧光探针Zr-L对离子分子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材料Zr-L对 Fe~(3+)离子的识别
        3.3.2 荧光材料Zr-L对Cr_2O_7~(2-)离子的检测
        3.3.3 荧光材料Zr-L对有机溶剂的检测
        3.3.4 pH值对荧光材料Zr-L的影响
        3.3.5 荧光材料Zr-L的猝灭机理分析
        3.3.6 荧光材料Zr-L对实际样品中的Fe~(3+)离子检测
        3.3.6.1 荧光材料Zr-L对人体尿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3.3.6.2 荧光材料Zr-L对水样中Fe~(3+)离子的检测
        3.3.6.3 荧光材料Zr-L对丙酮,CCl_4和二甲苯的模拟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富氮三嗪羧酸铝基金属有机配合物(Al-L)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荧光材料Al-L的合成与表征
        4.2.2.1 荧光材料Al-L的合成
        4.2.2.2 荧光材料Al-L的结构表征
        4.2.3 荧光探针Al-L对离子分子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体L与 Al~(3+)离子的络合比
        4.3.2 Al-L荧光探针对过渡金属Fe~(3+)离子和Sr~(2+)离子的检测
        4.3.3 Al-L荧光探针对SiO_3~(2-)阴离子的检测
        4.3.4 Al-L荧光探针对有机溶剂中甲苯的检测
        4.3.5 溶液pH对Al-L荧光材料的影响
        4.3.6 Al-L荧光材料的识别机理分析
        4.3.7 Al-L荧光材料对水样和蔬菜中的Fe~(3+)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含羧基富氮三嗪衍生物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荧光材料Q的合成
        5.2.3 荧光材料Q对离子分子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材料Q对Fe~(3+)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5.3.2 荧光材料Q对Cr_2O_7~(2-)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5.3.3 荧光材料Q对有机溶剂中甲苯,二甲苯和硝基苯的选择性识别
        5.3.4 pH对荧光材料Q的影响
        5.3.5 荧光材料Q的机理分析
        5.3.6 荧光材料Q的对真实样品的检测
        5.3.6.1 荧光材料Q在水样和蔬菜中识别检测Fe~(3+)离子
        5.3.6.2 荧光材料Q在汽油,柴油和机油中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4)基于刺激土着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芳香烃的无机盐缓释修复药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中芳香烃污染的来源、现状及危害
        1.2.2 芳香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1.2.3 可控缓释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芳香烃污染地下水缓释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下水样品采集、测试与分析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条件
        2.1.3 水文地质
        2.1.4 地下水污染现状
    2.2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测试与分析
        2.2.1 监测点位布设
        2.2.2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2.2.3 研究区地下水中芳香烃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2.4 研究区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机盐营养基质优化研究
    3.1 主要仪器和材料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土着微生物降解芳香烃初步效果研究
        3.2.2 无机盐营养基质优化研究
        3.2.3 芳香烃降解产物检测
        3.2.4 芳香烃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3.2.5 土着功能菌接种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土着微生物降解芳香烃初步效果研究
        3.3.2 无机盐营养基质优化分析
        3.3.3 芳香烃降解产物分析
        3.3.4 芳香烃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3.3.5 接种量对芳香烃的降解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机盐缓释药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主要仪器装置和材料
        4.1.1 主要仪器装置
        4.1.2 主要材料
    4.2 研究方法
        4.2.1 无机盐缓释药剂制备方法优选
        4.2.2 无机盐缓释药剂最佳配比优化
        4.2.3 无机盐缓释药剂释放性能研究
        4.2.4 缓释药剂投加量对降解菌的降解效果影响规律研究
        4.2.5 芳香烃初始浓度对缓释药剂刺激降解菌作用规律研究
        4.2.6 无机盐缓释药剂刺激微生物降解芳香烃的长效性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无机盐缓释药剂制备方法优选结果分析
        4.3.2 无机盐缓释药剂最佳配比优化结果分析
        4.3.3 无机盐缓释药剂缓释性能分析
        4.3.4 缓释药剂投加量对降解菌的降解效果影响规律分析
        4.3.5 芳香烃初始浓度对缓释药剂刺激降解菌作用规律分析
        4.3.6 无机盐缓释药剂刺激微生物降解芳香烃长效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机盐缓释药剂刺激土着功能微生物小试验证研究
    5.1 主要仪器装置和材料
        5.1.1 主要仪器装置
        5.1.2 主要材料
    5.2 研究方法
        5.2.1 原位修复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填装
        5.2.2 芳香烃的动态迁移规律研究
        5.2.3 无机盐缓释药剂刺激土着微生物降解效率研究
        5.2.4 无机盐缓释药剂投加前后土着微生物群落特性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芳香烃在含水层中迁移规律分析
        5.3.2 无机盐缓释药剂刺激土着微生物降解效率分析
        5.3.3 缓释药剂中无机盐浓度刺激微生物降解的变化分析
        5.3.4 无机盐缓释药剂投加前后土着微生物群落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成果
致谢

(5)鹿茸中三类常见外源污染物的分布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鹿产品中重金属危害及研究进展
    1.3 鹿产品中抗生素危害及研究进展
    1.5 鹿产品中镇定剂类药物危害及研究进展
    1.6 鹿产品中激素类药物危害及研究进展
    1.7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危害及研究进展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鹿茸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及毒理学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方法学考察
        2.2.2 不同部位鹿茸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2.3 鹿茸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2.3.1 THQ法
        2.3.2 PTWI法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鹿茸中盐酸赛拉嗪的分布及毒理学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材料
        3.1.3 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法学考察
        3.2.2 质谱条件的优化
        3.2.3 整支鹿茸中赛拉嗪与DMA含量分析
        3.2.4 不同部位鹿茸中赛拉嗪含量分析
    3.3 含麻醉剂鹿茸毒理学评价
        3.3.1 急性毒性试验
        3.3.2 28D喂养试验
        3.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再生茸中外源激素的分布及毒理学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方法学考察
        4.2.2 不同部位鹿茸中外源激素含量
        4.2.3 质谱条件的优化
    4.3 含增茸素鹿茸毒理学评价
        4.3.1 急性毒性试验
        4.3.2 28D喂养试验
        4.3.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VDR/RXR/FGF23信号通路探讨肾元颗粒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骨代谢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体内实验研究
    实验一 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一般状况和肾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代谢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四 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组织VDR/RXR/FGF23 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
    实验一 高糖环境对UMR-106 细胞活力及FGF23 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UMR-106 细胞VDR/RXR/FGF23 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FGF23 在慢性肾脏病骨代谢异常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表面活性剂辅助微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氯苯的2种代谢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与耗材
        1.1.2 试剂
    1.2 方法
        1.2.1 仪器条件优化方法
        1.2.2 前处理单因素轮换法
        1.2.3 试验方法
        1.2.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仪器条件优化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1.2 流动相水相磷酸含量的选择
        2.1.3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
        2.1.4 色谱条件
    2.2 前处理条件优化
        2.2.1 萃取剂的种类与用量选择
        2.2.2 分散剂的种类选择
        2.2.3 CTAB的用量选择
        2.2.4 萃取时间选择
        2.2.5 pH的选择
        2.2.6 离子强度的选择
    2.3 方法适用性评价
        2.3.1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2.3.2 回收试验
    2.4 方法应用
        2.4.1 动物代谢尿样应用
        2.4.2 志愿者尿样的测定
    2.5 测量不确定评定
        2.5.1 不确定来源分析
        2.5.2 A类不确定度评定
        2.5.3 B类不确定度评定
        2.5.4 不确定度的合成及扩展
3 讨论
    3.1 仪器条件
    3.2 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
        3.2.1 萃取剂
        3.2.2 常规分散剂萃取的弊端
        3.2.3 CTAB做分散剂辅助萃取的优点
        3.2.4 萃取时间
        3.2.5 p H和离子强度
    3.3 方法适用性评价
        3.3.1 线性及LOD、LOQ
        3.3.2 准确度及精密度
    3.4 动物代谢试验
    3.5 不确定度应用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尿中代谢物前处理及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域VOCs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人群呼吸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子垃圾概述
    1.2 大气中的VOCS污染及其危害
    1.3 电子垃圾拆解过程排放的VOCS研究进展及其危害
    1.4 呼气体中VOCS的检测及其在人体健康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准备
        2.1.1 环境VOCs的检测
        2.1.2 呼气VOCs的在线检测
    2.2 样品采集
        2.2.1 环境VOCs的采集
        2.2.2 呼吸气体中VOCs的采集
    2.3 仪器分析
        2.3.1 预浓缩GC-MS离线检测
        2.3.2 PTR-TOF-MS在线检测
    2.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4.1 环境VOCs
        2.4.2 呼气VOCs
    2.5 来源解析
    2.6 臭氧与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潜势
    2.7 健康风险评价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电子垃圾拆解区大气VOCS的季节时空变化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结果与讨论
        3.2.1 VOCs的浓度组成特征
        3.2.2 VOCs的浓度季节变化
        3.2.3 VOCs的时空分布变化
        3.2.4 典型VOCs来源解析
        3.2.5 健康风险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垃圾拆解区域典型VOCS的连续四年时空变化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结果与讨论
        4.2.1 BTEX浓度
        4.2.2 时间变化
        4.2.3 空间分布
        4.2.4 物种相关性及来源分析
        4.2.5 OFP和 SOAFP
        4.2.6 健康风险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垃圾拆解区域暴露人群呼气代谢VOCS初探
    5.1 研究背景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背景空气中的VOCs
        5.2.2 影响呼气VOCs浓度的因素
        5.2.3 呼气中的外源VOCs
        5.2.4 呼气中的内源VOCs
        5.2.5 不同人群呼气VOCs组成差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致谢

(9)形态差异对重金属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重金属形态概述
        1.1.1 重金属及其形态的分类
        1.1.2 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来源
        1.1.3 影响重金属形态毒性的因素
        1.1.4 重金属及其形态对环境的影响
        1.1.5 重金属形态对人体健康的毒性影响
    1.2 血清白蛋白概述
    1.3 研究方法
        1.3.1 荧光光谱法
        1.3.2 同步荧光光谱法
        1.3.3 三维荧光光谱法
        1.3.4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
        1.3.5 等温滴定量热法
        1.3.6 红外光谱法
        1.3.7 拉曼光谱法
        1.3.8 圆二色光谱法
        1.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3.10 分子模拟
        1.3.11 其它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2 不同形态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b与BSA作用的荧光光谱
        2.3.2 Sb与BSA的结合等温线分析
        2.3.3 Sb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
        2.3.4 Sb与BSA作用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2.3.5 Sb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2.3.6 Sb与BSA作用的循环伏安分析
        2.3.7 Sb与BSA作用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2.3.8 Sb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
        2.3.9 Sb对BSA构象的影响
        2.3.10 Sb与BSA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
        2.3.11 Sb与BSA作用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2.3.12 Sb在BSA上的结合位点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形态锰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与BSA作用的荧光光谱
        3.3.2 Mn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
        3.3.3 Mn与BSA作用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3.3.4 Mn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3.3.5 Mn与BSA作用的热力学常数及作用力类型
        3.3.6 Mn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
        3.3.7 Mn对BSA构象的影响
        3.3.8 Mn与BSA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形态铬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2 Cr与BSA作用的荧光光谱
        4.3.3 Cr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
        4.3.4 Cr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4.3.5 Cr与BSA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3.6 Cr与BSA之间的能量转移
        4.3.7 Cr对BSA构象的影响
        4.3.8 Cr与BSA的位点竞争
        4.3.9 Cr与BSA的分子对接
    4.4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黄酮类衍生物Fla-CN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黄酮类衍生物Fla-CN对CYP450酶活性的影响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实验动物
        1.1.2 试剂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溶液配制
        1.2.2 色谱条件
        1.2.3 样品预处理
        1.2.4 给药方法及样本采集
        1.2.5 血浆标准曲线制备
        1.2.6 数据处理方法及药代动力学分析
    1.3 结果
        1.3.1 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各探针药物浓度的方法学验证
        1.3.2 Cocktail探针药物血浆浓度测定结果
        1.3.3 Cocktail探针药物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4 讨论
        1.4.1 探针药物的选择
        1.4.2 给药不同剂量Fla-CN后,对大鼠CYP450六种亚型体内代谢活性的影响
二、黄酮类衍生物Fla-CN体内代谢产物的初步分析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动物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方法与结果
        2.2.1 色谱及质谱条件
        2.2.2 给药方法及样本采集
        2.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2.2.4 测定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3.1 测定血浆样品方法的摸索
        2.3.2 液质测定分析的讨论
三、黄酮类衍生物Fla-CN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测定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动物
        3.1.2 试剂
        3.1.3 仪器
    3.2 方法
        3.2.1 色谱及质谱条件
        3.2.2 给药方法及样本采集
        3.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3.2.4 方法学验证
        3.2.5 数据处理方法及药代动力学分析
    3.3 结果
        3.3.1 方法的专属性
        3.3.2 血浆标准曲线
        3.3.3 精密度与准确度
        3.3.4 提取回收率
        3.3.5 基质效应
        3.3.6 稳定性
        3.3.7 大鼠口服给药Fla-CN后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3.4 讨论
        3.4.1 检测条件的摸索
        3.4.2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3.4.3 内标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尿中甲苯排泄规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良姜对吲哚美辛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D]. 谢振蕊. 海南医学院, 2021
  • [2]蛋白饲料中有机磷酸酯的赋存及其在蛋鸡体内迁移代谢[D]. 赵楠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三嗪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荧光识别性能研究[D]. 马学林.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4]基于刺激土着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芳香烃的无机盐缓释修复药剂研究[D]. 王茜. 吉林大学, 2021(01)
  • [5]鹿茸中三类常见外源污染物的分布及安全性评价[D]. 王泽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基于VDR/RXR/FGF23信号通路探讨肾元颗粒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骨代谢的机制[D]. 孙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表面活性剂辅助微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氯苯的2种代谢物研究[D]. 盛旭光.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8]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域VOCs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人群呼吸健康风险评估[D]. 陈代金.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9]形态差异对重金属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的影响[D]. 杨刚. 渤海大学, 2021(09)
  • [10]黄酮类衍生物Fla-CN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D]. 李家庆.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尿液中甲苯排泄规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