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创新战略选择分析

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创新战略选择分析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马鑫东[2](2021)在《高科技园区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为例》文中指出

徐乐怡[3](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4](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海政发[2021]8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经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刘洋[5](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姚展飞[6](2020)在《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新形势下的国家战略部署,各地政府和多家企业在积极落实这一战略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人力、物力、资源在区域内能够良好的流通与交流的重要保障,对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很大推动作用。有很多国有企业都在积极落实“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其中中关村发展集团做出非常大的贡献。中关村发展集团二级子公司石家庄中关村协同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各种优质资源,积极将产业资源尤其是京津有外溢倾向的成熟企业向石家庄进行产业导入。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分析研究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的竞争力,试图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的问题和难点,为更好的提升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运用产业集聚和增长极理论、竞争力理论、科技产业园区等有关理论,对“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钻石模型”的要素进行分析,从生产环境要素、需求环境要素、支撑环境要素、商业环境要素、政府管理、外部机遇等入手并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基于钻石模型对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构建了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调査量表,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此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提升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从改善园区运营管理、创新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发展体制、引导增强产业集聚、提升周边配套服务水平、增强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等角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完善意见。最后,对本篇论文进行总结,希望此次研究对未来研究产业园区的系列课题有着参考意义。

苏文松,郭雨臣,苑丁波,杨帆,刘双[7](2020)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动力因素和集聚模式》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高科技园区如何促进智慧产业集聚为研究导向,总结智慧产业集群演化、集聚模式等的研究进展,先基于信息产业的已有分类标准,界定高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产业分类;然后基于中关村科技园智慧产业2002—2016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关村科技园智慧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和产业增长格局,以波特经典钻石模型为理论框架,细化分析演化过程背后的动力因素,得出高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细分动力因素模型,继而以主要动力因素为依据,提炼中关村科技园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主要集聚模式,得出结论:①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演化呈现"一核多园"的先政策引导、后自然溢出的协同发展格局,从海淀核心区向周边园区先辐射集聚,然后基于各园区间的交通、楼宇等生产要素,逐步在非园区范围连贯成片;②海淀作为核心区集聚了各细分智慧产业,其他各分园则主要在个别细分智慧产业形成集聚优势;③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的演化主要受生产要素、政府影响变数、相关及支持产业等3大因素影响;④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有生产要素驱动、产业平台驱动、商业地产企业驱动等3种集聚模式。

孟嘉慧[8](2020)在《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全球发展格局的日益变化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各国之间的科技水平竞争逐步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及生产研发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园区街道作为园区公共空间的关键一环,其环境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园区创新环境。随着科技园区以及道路空间变迁发展,许多已建成科技园街道现状空间品质无法匹配更高的使用标准,差异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存在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无法充分展现园区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而现有的研究成果无法很好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对于现有科技园公共空间的研究中,街道通常被视作为各个空间的连接部分存在,很少有对于园区内街道空间进行的系统化指引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科技园范围内的街道很少被作为一种单独的街道类型进行特性研究与更新方法探索,缺乏针对性的引导。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能够基于科技园特性对街道设计搭建完善的框架并形成系统的指引,是对于园区街道空间进行有效管控与更新提质的工具,因此研究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促进园区品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于科技园街道特性进行了研究,梳理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区别,明确了街道设计中现存问题及难点,为后续针对性指引奠定基础。利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科技园街道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于一流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案例从整体氛围、肌理尺度、交通系统、街道界面、周边关联、场所营造、智慧生态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为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内容提供了参考借鉴。进一步对于科技园街道创新环境策略展开了重点研究,阐述了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的关系,从园区街道的创新氛围、空间划分、街道要素三个层次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适合科技园区导则的编制框架,按照总则、分区、要素、案例四个部分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在街道价值导向、策略研究、划分依据、划分方式、展示面、空间配置、空间建设几个方面的差异。最后利用总结验证法将理论联系实际,以丰台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成果是对于科技园街道这一特定街道类型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导则的编制框架以及内容,希望藉此论文能为对科技园道路空间设计和更新以及大都市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孔令瑶[9](2019)在《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战略,明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北京逐渐形成了一个领域广泛、门类齐全、工具多样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分布,发现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为北京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参考。研究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2006-2018年北京市出台的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目标-工具”分析框架,对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进行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将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目标划分为鼓励主体创新、促进主体互动、集聚创新资源和塑造创新环境四大类;根据政策工具影响科技活动的不同层面,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和需求面政策工具;基于“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研究描述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全貌,分析了其政策体系目标均衡与工具使用情况,最后为其合理布局提供了良好的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扩展新的研究视角,构建“目标-工具”的二维分析框架;二是结合分析框架与文本分析方法,描绘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图谱;三是提出优化和完善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邹鑫[10](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目录
第一章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第二节把握战略机遇期
    第三节科学谋划新发展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要求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第二章高标准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
    第一节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一、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二、增强重点区域功能承载力
        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性平台
    第二节着力提升三山五园首都功能
        一、增强政治中心功能保障能力
        二、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功能金名片
        三、提高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
        四、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第三节纵深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一、系统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
        二、有序推进存量空间资源再利用
        三、着力打造极具魅力的城市活力中心
    第四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二、加强“三城一区”及周边城区对接协作
        三、构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第三章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第一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二、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第二节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二、充分释放首都高校院所活力
        三、深入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
    第三节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一、造就国际一流的人才梯队
        二、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三、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四节加快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
        一、完善全创新链金融服务体系
        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体系
        三、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第五节全面升级创新雨林生态
        一、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三、增强高品质专业化服务供给
    第六节建设科技创新治理试验区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四、探索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第四章着力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加速发展数字经济
        一、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
        二、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三、超前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
        四、加强新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第二节加快培育医药健康产业
        一、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竞争优势
        二、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三、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第三节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三、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第四节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
        一、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二、激活消费经济新动能
    第五节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主体
        一、打造世界一流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
        二、支持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做大做强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第六节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一、加强科学城南北区域联动发展
        二、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三、加快多节点融合型创新功能载体建设
第五章加快构建高品质新型城市形态
    第一节高质量推进分区规划实施
        一、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
        二、探索减量发展路径
        三、打造新型城市形态典范区域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
        一、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二、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现代园区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同
    第三节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一、分级分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二、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三、健全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第四节推动乡村振兴融入科学城发展
        一、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推动美丽乡村与科学城功能融合
第六章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建设“智慧海淀”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升级
        三、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
        四、着力推进“经济大脑”建设
        五、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
    第二节建设“畅通海淀”
        一、构建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二、改善重点区域的交通通达性
        三、完善静态交通和绿色出行系统
        四、提高智能交通治理能力
    第三节建设“平安海淀”
        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二、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三、建设可信安全基础设施
        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第四节建设“和谐海淀”
        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建设
        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五节建设“法治海淀”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第七章全力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
    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二、深化大气污染多领域治理
        三、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第二节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
        一、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
        二、加大水环境建设力度
        三、构建水生态格局
        四、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节深化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
        一、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二、不断深化土壤环境风险防控
        三、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
    第四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一、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二、以科技提升生态品质
        三、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第八章全方位提升社会民生福祉
    第一节统筹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
        一、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结构优化
        二、提升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
    第二节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
        一、提升教育发展支撑能力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第三节深化“健康海淀”建设
        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健全“大健康”发展格局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四节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一、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促进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九章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区
    第一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二、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二、加强“两带”保护利用
        三、留住独特的城市记忆
    第三节深度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
        一、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
        二、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第四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持续办好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第五节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一、促进“三山五园”旅游融合发展
        二、挖掘文化遗产赋能高品质旅游
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第一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探索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五、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二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一、加快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
        二、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三、依托“三平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第三节积极深化区域合作
        一、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体系
        二、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第十一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一、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二、做好规划衔接落实
        三、健全央地协同机制
        四、多渠道动员公众参与
    第三节强化重大项目支持
        一、争取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落地
        二、建立区级重大项目储备库
    第四节做好规划体检评估
        一、建立规划体检评估机制
        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

(5)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钻石模型理论
    2.2 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理论
        2.2.1 外部经济理论
        2.2.2 集聚经济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3 科技产业园区定义概念与理论
        2.3.1 科技产业园区的定义
        2.3.2 科技产业园区的作用
        2.3.3 科技产业园区的构成
第三章 基于钻石模型的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要素分析
    3.1 生产环境要素
        3.1.1 人力资源
        3.1.2 天然资源
        3.1.3 知识资源
        3.1.4 资本资源
        3.1.5 基础设施
    3.2 需求环境要素
        3.2.1 产品需求
        3.2.2 科技需求
    3.3 支撑环境要素
        3.3.1 产业链
        3.3.2 研发机构
    3.4 商业环境要素
        3.4.1 企业竞争
        3.4.2 企业战略
        3.4.3 企业生产方式
    3.5 政府管理
        3.5.1 管理模式
        3.5.2 招商策略
        3.5.3 政策与服务体系
    3.6 外部机遇
第四章 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专家团队的确定
    4.2 德尔菲法实行过程
    4.3 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与调査量表的创建
        4.3.1 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创建
        4.3.2 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专家挑选
        4.3.3 问卷结果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4.4.1 创建园区竞争力评价层次构架模型
        4.4.2 园区竞争力权重确定和结果
    4.5 园区竞争力水平问卷调查
        4.5.1 园区竞争力水平调查问卷创建与执行
        4.5.2 问卷收回情况和统计
        4.5.3 问卷数据整理和分析
    4.6 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4.6.1 宏观环境
        4.6.2 运营管理
        4.6.3 基础设施
        4.6.4 技术创新
第五章 提升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1 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对策制定原则
        5.1.1 产业层次与发展质量并重
        5.1.2 整合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与环境保护
        5.1.3 塑造生产与生活职能并重的园区辐射力
        5.1.4 坚持有序引导与市场经济双向调节机制
    5.2 加强运营管理与服务
        5.2.1 改善园区运营管理
        5.2.2 创新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发展体制
        5.2.3 引导增强产业集聚
    5.3 基础建设的完善
        5.3.1 提升周边配套服务水平
        5.3.2 增强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5.3.3 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5.4 促进技术创新
        5.4.1 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5.4.2 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竞争力情况调查表

(7)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动力因素和集聚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方法
    1.2 中关村科技园的智慧产业分类
    1.3 数据说明
2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演化分析
    2.1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
    2.2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
3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因素
    3.1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3.2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生产要素
    3.3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相关及支持产业
    3.4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需求条件
    3.5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政府影响变数
    3.6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演化的机会影响变数
4 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集聚模式
    4.1 生产要素驱动的智慧产业集聚模式
    4.2 产业平台驱动的智慧产业集聚模式
    4.3 商业地产企业驱动的智慧产业集聚模式
5 结论与建议

(8)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创新驱动时代下科技园街道建设的重要性
        1.1.2 课题背景——具体实践项目引伸出本课题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概述及范围界定
        1.3.1 大都市界定
        1.3.2 科技园的概念界定
        1.3.3 街道的概念界定
        1.3.4 街道设计导则的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科技园区研究
        1.4.2 街道空间以及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科技园街道特性研究
    2.1 科技园区及道路空间发展变迁
    2.2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的区别
        2.2.1 空间形态的区别
        2.2.2 空间需求的区别
        2.2.3 空间营造的区别
    2.3 科技园街道问题
        2.3.1 差异化需求与同质化现状的矛盾
        2.3.2 街道空间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
        2.3.3 单一的街道形象无法展现园区内涵
        2.3.4 园区发展背景下街道功能亟待完善
    2.4 科技园街道管理难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基础研究
    3.1 科技园街道设计理论基础
        3.1.1 产业集群理论
        3.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3.1.3 场所理论
        3.1.4 共生理论
        3.1.5 理论总结
    3.2 世界大都市一流科技园区案例分析
        3.2.1 形成开放创新的整体氛围,用空间强化文化
        3.2.2 利用宜人的空间尺度,打造理想的交往环境
        3.2.3 通过安全高效的交通组织,平衡车行与步行关系
        3.2.4 构建丰富积极的街道界面,激发园区活力
        3.2.5 将街道与周边空间紧密关联,融入环境背景
        3.2.6 进行功能复合且特质鲜明的场所营造
        3.2.7 采用智慧生态的街道设计,提升园区品质
        3.2.8 案例总结
    3.3 科技园街道功能需求分析
        3.3.1 科技园道路基本功能需求
        3.3.2 具有展示性的科技园街道
        3.3.3 满足人群使用需求的科技园街道
        3.3.4 具有多样性的科技园街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创新策略研究
    4.1 科技园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
    4.2 创新氛围的策略
        4.2.1 开放边界空间
        4.2.2 创新之地营造
    4.3 空间划分的策略
        4.3.1 构建创新空间格局——层次多样
        4.3.2 丰富创新空间种类——类型复合
        4.3.3 合理分配创新空间资源——差异化供给
    4.4 街道要素的策略
        4.4.1 融入创新要素的街道设计
        4.4.2 塑造创新展示面的街道
        4.4.3 绿色可持续的街道设计
        4.4.4 适应未来发展的街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构架研究
    5.1 导则编制的意义
        5.1.1 针对园区街道设计达成共识
        5.1.2 搭建园区街道系统化的设计框架
        5.1.3 以街道提升促进园区品质提升
    5.2 导则编制的依据
        5.2.1 理论依据
        5.2.2 现实依据
    5.4 导则编制的工作特点
        5.4.1 系统化的特点
        5.4.2 动态化的特点
    5.5 导则编制的指引框架
        5.5.1 总则——价值指引
        5.5.2 分区——氛围指引
        5.5.3 要素——具体落实
        5.5.4 案例——阐明使用
    5.6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的差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丰台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编制
    6.1 丰台科技园现状概况
        6.1.1 园区概况
        6.1.2 街道基本情况
        6.1.3 街道优劣势总结
    6.2 园区导则编制原则
        6.2.1 整体性
        6.2.2 地域性
        6.2.3 层次性
        6.2.4 弹性限定
    6.3 园区导则编制技术路线
    6.4 园区导则总则指引
        6.4.1 秩序高效原则
        6.4.2 生态绿色原则
        6.4.3 活力创新原则
        6.4.4 智慧科技原则
    6.5 园区导则分区指引
        6.5.1 分区指引依据
        6.5.2 分区指引内容
    6.6 园区导则要素指引
        6.6.1 对于交通要素指引
        6.6.2 对于人行道要素指引
        6.6.3 对于建筑前区要素指引
        6.6.4 对于建筑立面要素指引
    6.7 园区导则使用路径
        6.7.1 分类自查,厘清问题
        6.7.2 对标总则,树立目标
        6.7.3 明确分区,统一氛围
        6.7.4 要素指引,确定行动
        6.7.5 落实管理,强化保障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9)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国际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趋势
        1.1.2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
        1.1.3 北京在全国科技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文本分析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篇章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科技创新政策视角
        2.1.1 科技创新政策的概念界定
        2.1.2 科技创新政策内涵的发展演变
        2.1.3 科技创新政策的分类
    2.2 政策体系分析视角
        2.2.1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
        2.2.2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特征
        2.2.3 一般性政策体系的分析维度
    2.3 政策工具视角
        2.3.1 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
        2.3.2 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类
    2.4 文献述评
        2.4.1 科技创新政策着力点转变
        2.4.2 政策目标更加丰富多元
        2.4.3 科技创新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标准
3 “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
    3.2 政策目标维度
        3.2.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3.2.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3.2.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3.2.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3.3 政策工具维度
        3.3.1 供给面政策工具
        3.3.2 环境面政策工具
        3.3.3 需求面政策工具
4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演变与效果
    4.1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及文本统计
        4.1.1 创新型城市建设期(2006-2012)
        4.1.2 首都创新体系建设期(2013-2018)
    4.2 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效果
        4.2.1 创新资源投入
        4.2.2 创新服务与环境
        4.2.3 科技成果产出
    4.3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
    5.1 政策目标维度分析
        5.1.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5.1.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5.1.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5.1.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5.2 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5.2.1 供给面政策工具
        5.2.2 环境面政策工具
        5.2.3 需求面政策工具
    5.3 “目标-工具”双维度分析
        5.3.1 鼓励主体创新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3.2 促进主体互动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3.3 集聚创新资源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3.4 塑造创新环境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科技创新政策目标种类齐全,重资源集聚,轻主体互动
        6.1.2 政策工具体系偏重环境面和供给面工具,需求面工具较少
        6.1.3 环境面政策工具运用频繁,部分工具使用存在过溢
        6.1.4 供给面政策工具组合相对均衡,信息支持略有不足
        6.1.5 需求面政策工具的运用存在缺失与不足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市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本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10)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一、问题的提出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高科技园区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为例[D]. 马鑫东.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4]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5]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6]石家庄中关村产业园区竞争力分析研究[D]. 姚展飞.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7]中关村科技园区智慧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动力因素和集聚模式[J]. 苏文松,郭雨臣,苑丁波,杨帆,刘双.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9)
  • [8]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D]. 孟嘉慧.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9]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D]. 孔令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创新战略选择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