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学生作品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一、学生工作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时新,庄国波[1](2022)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评价体系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变化和技术发展,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呈现出不足,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科学的思政工作评价体系应该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须根据现实需要,尤其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指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重新构建科学化的思政工作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良性发展。

王茂胜,张凡[2](2021)在《“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要求》文中研究说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我国新发展阶段对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高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顺应"五育并举"新趋向新任务,对标教育评价改革新理念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要在评价目的、评价主客体以及评价标准等诸方面进行新的调整和变革。

乔海霞[3](2021)在《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现状,总结出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并构建了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针对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多元化评价主体,具体阐述了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中九个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使用方法、范围区域、周期时段、注意事项等。开展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蒋利平[4](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挑战与破解》文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一定程度上存在投入代表产出、过程代替结果、学业决定思想、当下判断长远、局部说明整体等实践困境,将工作评价与效果评价有机结合,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发展性相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从评价理念、评价机制、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质量评价的实践推动作用。

葛忠鹏[5](2021)在《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学校体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体育更是肩负着国家的重要使命、社会的重要职责、家长的满怀希望、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体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达成度对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审视当前高校体育工作实际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体育课效果不佳,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度不够,课余训练不严谨,课余竞赛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体育工作效果不好。因此,提高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已迫在眉睫。鉴于此,为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必备技能和具备的意志品质。本文借助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进行实践研究。揭示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供相应建议。同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指出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此为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提供有益建议,从而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有效发展。本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体育工作规划发展、体育课程设置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健康发展评价),11个二级指标(体育工作发展规划、体育工作指导思想、体育工作计划、体育课准备、体育课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和46个三级指标。(2)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学生健康发展评价0.4605、体育工作规划发展0.2098、体育课程设置与开展0.1907,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0.1771。二级指标中权重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体育工作指导思想0.6806、运动能力0.6473、体育课程计划0.6308、课外体育活动0.5676、体育工作规划发展0.3194、健康行为0.2404等。三级指标权重占比从大到为场地器材0.7024、体育课程学年计划0.6439、运动认知与技战术掌握0.6232、体育精神0.5101、体育师资储备0.4966、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0.4392、队伍管理0.3935、设备与经费投入0.3932、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度0.3678、体育道德0.3085等。(3)根据研究所构建的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进行模糊评价,最终整体得分为79.722,处在及格及良好之间。分析得出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存在体育工作目标制定不明确、场地建设不全等问题,进而提出了高校体育工作目标应结合该校发展预期去制定,该校场地应投入大量经费建设等建议。

王纲[6](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孙悦[7](2021)在《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是教育实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完善教育实习管理的有效保障。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受传统教育评价理念的影响,注重学生实习成绩的奖惩性评价一直是高校教育实习管理采取的主要评价方式,虽然其强调评价过程具有易于操作、方便管理,评价结果较为客观等特点,但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与多元评价主体的双主体关系,造成评价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弊端出现。随着奖惩性教育实习质量评价弊端的出现,如何解决传统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弊端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为解决传统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弊端提供方法,为高校改进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提供借鉴意义,为高校开展学生教育实习评价管理提供参考。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以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为思想和理论依据。通过对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访谈调查发现,师范生参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基本情况主要是实习校指导教师通过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根据自身经验对实习生的教学表现进行指导与评价;学院专任教师在实习期间对实习生的课堂实录进行教学指导与打分;实习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同伴互相听评课,并相互打分;驻县教师对实习生上交的实习手册、作业以及最后一节课的视频依据评价标准对实习生进行教学实习成绩评价。师范生参与班主任实习质量评价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实习校班主任教师通过指导实习生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参与实习班主任的班会和课余活动,对实习班主任进行指导与评价;驻县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实习生撰写的班主任班会、课余活动、问题学生处理案例等文字材料进行打分。师范生参与教育调研质量评价的基本情况是驻县教师对实习生上交的教育调研报告根据评价标准及自身经验进行打分。根据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对学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师范生参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班主任实习质量评价以及教育调研质量评价存在共性的问题,即学生所处评价地位和参与评价方法存在问题:学生缺少参与评价的机会,在评价过程中以评价客体身份参与评价,被排斥在评价活动外,评价双方处于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学生参与评价方法单一,主要是为评价者提供评价所需材料。通过访谈调查法了解高校师生对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所处地位和师范生参与实习质量评价方法的需求。调查发现,在对学生评价所处地位的需求中,师生认为学生应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发挥其主体地位,建立师生、生生间的主体-主体关系,学生希望参与到评价中,与参评教师交流对话,提高自己;在对学生参与评价方法的需求中,师生普遍认为应对评价参与者开展培训,多频次地开展座谈会、及时的研讨以及实习结束后开展评价总结会议。结合思想及理论基础、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师生对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需求,建议在开展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时,应更新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理念,将评价活动与实习活动二者融为一体;针对实习质量评价参与者开展培训,提高评价参与者的评价能力;改变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组织方式,将学生纳入到评价活动中,强调评价双方的互动作用。

苌宇慧[8](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已经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理论基础与时代依据,这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集中体现,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目标指向包括核心目标的品质、具体目标的知识和关键目标的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型实践、社会考察型实践、劳动教育型实践、校园文化型实践和其他类型的实践,具有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开展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地位认知不断深化,其内容载体丰富多样、保障机制日益形成,但仍然存在学生认知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工作协同性学生评价不高、保障机制学生评价不高和学生评价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在面对功利化价值观对实践育人效能的消解,信息化学习观对传统育人方式的冲击,市场化办学观对育人价值理念的冲击等一系列挑战的时候,其认知有待深化、动力来源有限、协同有待加强、保障有待健全、评价有待改善的问题成因进一步阻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发挥。为推动高校在新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进步发展,提出了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念认知,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运作,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科学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曹猛[9](2021)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加强全媒体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主客体、方式方法等因素都在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相继召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和具体要求,高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任重道远。因此,探讨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应有之义。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智能传播、网络视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并与传统媒体交叉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媒介形态,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和全媒体传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领域,高校师生是全媒体技术运用和推动的主流群体。全媒体不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也是一种认识观念和技术方式,更是影响人、改变人和发展人的时代背景,全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理念、方式、内容、机制等产生深远影响,给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全媒体技术力量有效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坚持理论研究、实证调研、实践探索相结合,根据“理论阐释——现实审视——基本遵循——路径探析”的脉络,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全媒体与高校党建质量提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理论资源入手,进而阐述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特点,分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发展机遇,从而概括总结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遵循,最后从优化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完善评价等方面,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策略进行探析。对高校党建工作现状的调研是开展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的基础环节。论文基于对公办本科、民办本科、高职高专等8所不同类别高校185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及40份访谈记录的综合整理表明,当下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制机制缺畅通、要素资源难协同、技术方法欠创新、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的可借鉴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系统,全媒体技术持续融入高校党建的力量不强,有效的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合力氛围尚未形成等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因素的系统性工程,针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坚持以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坐标轴,以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和具体实践为观测点,以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为突破口,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思路、丰富资源平台、校准技术路线、探析解决路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是: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优化构建:一是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二是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三是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路径:一是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二是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三是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一是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二是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三是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一是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二是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三是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张萌[10](2020)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校本化实践》文中指出“立德树人”背景下,国家对学生德育工作始终保持重视,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历了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到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到培养核心素养等的转变。国家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改革与挑战。这使得“班主任”从一个普通的岗位逐渐走向了专业化。班主任工作评价是促进班主任改进日常工作以及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显然,班主任工作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考核、检查班主任的工作进行绩效管理,更要促进班主任在改革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通过班主任工作评价改革,从重新构建评价标准入手,指向指导班主任如何做日常之“事”,促进班主任之“人”的专业发展,并最终引导班主任更新日常工作观念,实现思想、行为的转变以及自我更新式的发展。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标准内在于其日常实践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践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因此对班主任工作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是评价标准建立的前提。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班主任制度沿革进行分析,制度在不断趋于规范的同时,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相关规定也有所改进,其工作职责变多,角色也更加多元。其次进入小学一线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的方法,了解昆明市H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校本化改革实践。在改革实践中,也改变过去重成绩轻发展、重管理轻教育、重规范轻自主的价值取向,有了一些新的做法,所以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理应发生改变。在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设计理念上,改变过去以绩效为主要价值理念的量化评价,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主,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体现发展功能的前提下,评价标准不是一开始就预先设计好的,而是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渐明确评价指标,与此同时,评价标准体现“班主任”的个人价值,以班主任为本。评价标准是理念的具体化。通过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对政策法规、基本教育理论、班主任日常实践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在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上,主要分为评价的内容,以及各个内容应该达到的程度。因此评价标准分为评价标准框架分析、内容分析、评分规则分析三部分。框架分析中,对一级指标以及二级指标的框架进行分析,阐述设计逻辑以及思路。内容分析中,从班主任的个人发展、班级建设、学校层面的整合、家校社的融通四大一级指标出发,具体到二三级指标,结合案例,阐述每一个指标的具体表现。评分规则分析中,从关注教师的不同发展水平,减轻班主任心理压力,充分发挥评价作用的角度出发,采用等级评分制的方式对各个指标划分等级,并最终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表。帮助班主任确定自己的发展程度,一步步改进工作,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成事成人。

二、学生工作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工作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评价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重构的意义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三、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的不足
    (一)评价主体单一化
    (二)评价指标泛化
    (三)评价方法老化
四、科学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重构
    (一)扩大评价主体体系
        1. 教师评价
        2. 专家评价
        3. 社会评价
        4. 家庭评价
    (二)丰富评价内容指标体系
        1. 强调对高校文化的评价
        2. 加强对网络教育的评价
        3. 增加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性的评价
        4. 完善对资助体系的评价
        5. 扩大对领导干部个人的评价
    (三)更新评价方法体系
        1.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2. 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
五、结语

(2)“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语境下“五育并举”的深刻内涵
    1.“五育并举”明确“为谁培养人”,即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五育并举”指向“培养什么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3.“五育并举”回应“怎样培养人”,即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
二、推进“五育并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之“能”
    1. 引导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
    2. 推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
    3. 推进完善教师潜心育人制度
    4. 促进优化各类育人资源合理配置
    5. 反馈推动全面育人持续改进
三、基于“五育并举”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之“要”
    1. 评价目的要更为精准
    2. 评价主体应更加多元
    3. 评价客体会更加多面
    4. 评价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成效

(3)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评价范围不够全面
    (二)评价指标不完善
    (三)问题的反馈缺乏时效性
    (四)定量定性分析欠合理
    (五)轻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二、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优化
    (一)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
    (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三)指标及其权重确定方法
    (四)班主任评价体系的内容
        1、系部学生管理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2、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3、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4、家长评价指标体系。
        5、班主任自我评价指标体系。
        6、班主任同行专家评价指标体系。
        7、德育专家评价指标体系。
        8、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9、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五)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使用
        1、各个评价指标体系的使用。
        2、综合使用。
        3、运行机制。
三、实施效果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挑战与破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投入代表产出
    (二)过程代替结果
    (三)当下判断长远
    (四)学业决定思想
    (五)局部说明整体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反思与启示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统一
    (二)树立产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基本理念
    (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长效跟踪机制
    (四)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交叉融合的指标体系
    (五)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体系创新

(5)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理论基础
        1.4.1 学校效能理论
        1.4.2 泰勒目标评价理论
        1.4.3 多元智力理论
        1.4.4 核心素养理论
    1.5 概念界定
        1.5.1 学校体育工作
        1.5.2 实效性
        1.5.3 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层次分析法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2.3.1 研究特色
        2.3.2 研究创新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高校体育工作一级指标构建依据
        3.1.2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3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问卷结果与分析
        3.1.4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的应用研究
        3.2.1 确定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性指标集、评价集、权重集
        3.2.2 制定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观测点
        3.2.3 构建评价隶属度矩阵
        3.2.4 权重集与评价隶属度矩阵的合成
        3.2.5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模糊综合评价
        3.2.6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整体情况分析
        3.2.7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提升建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B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C 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权重表
附录D 大连市某高校体育工作评价调查问卷(体育教师、体育领导、体育教练员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研究成果概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1.3 概念的厘清
        1.3.1 高校第二课堂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3 行为研究设计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5.1 案例数据概况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5.1.3 毕业去向
        5.1.4 职业发展状态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6.3.1 精准教育原则
        6.3.2 数据研究原则
        6.3.3 评价反馈原则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相关研究的定量分析
        (二)相关研究的定性分析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实习
        (二)教育实习质量评价
        (三)学生参与评价
第一章 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依据及价值
    一、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依据
        (一)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
        (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
    二、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评价活动的科学性
        (三)完善高校教育实习管理体系
第二章 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现状
    一、师范生参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
        (一)教学实习质量评价参与的基本情况
        (二)师范生参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典型案例
    二、师范生参与班主任实习质量评价
        (一)班主任实习质量评价参与的基本情况
        (二)师范生参与班主任实习质量评价典型案例
    三、师范生参与教育调研工作质量评价
        (一)教育调研工作质量评价参与的基本情况
        (二)师范生参与教育调研工作质量评价典型案例
第三章 基于学生参与需求的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改进
    一、学生对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需求
        (一)在实习质量评价中的地位
        (二)参与实习质量评价的方法
    二、学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改进
        (一)更新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的理念
        (二)针对实习质量评价参与者开展培训
        (三)改变实习质量评价的组织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8)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概述
    一、实践的生成与发展
        (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实践
        (二)知行观在中国哲学中的流变
        (三) “实践”的哲学生成
    二、实践育人的内涵与特征
        (一)实践育人的基本含义
        (二)实践育人的基本特征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概念界定
        (一)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关系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涵界定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蕴含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抓手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和时代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育人的相关观点
        (二)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
        (三)中西方思想家关于实践育人的思想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时代依据
        (一)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二)传承家国情怀的时代使命
        (三)回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四)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基本要义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指向
        (一)核心目标是品质
        (二)具体目标是知识
        (三)关键目标是能力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容结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社会服务型实践
        (三)社会考察型实践
        (四)劳动教育型实践
        (五)校园文化型实践
        (六)其他类型的实践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形态特征
        (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二)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总体情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成效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挑战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存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存问题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问题成因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对策
    一、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认知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任务
        (二)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阶段特征
        (三)合理优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念原则
    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动力的构成
        (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动力来源的原则
        (三)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的实施路径
    三、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运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实施路径
    四、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基本要求
        (三)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构建路径
    五、科学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构建路径
结语 内在需要与现实价值的契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理论探讨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 党建、高校党建的概念梳理
        (二) 质量、党建质量、高校党建质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三) 全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概念与特点
    二、全媒体与高校党建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 全媒体特征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
        (二) 全媒体技术与优化高校党建育人过程具有深度嵌入性
        (三) 全媒体机制与增强高校党建体系合力具有广度协同性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及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
    四、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资源
        (一) 教育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
        (二) 互联网发展及媒体融合的理论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现实审视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总结
        (一) 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
        (二) 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 传统党建机制不适应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新要求
        (二) 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滞后于全媒体时代的新发展
        (三) 发挥全媒体优势进行高校党建资源优化整合不够系统
        (四) 运用全媒体技术推动高校党建创新发展的能力本领不足
        (五) 传统的评价方式与现实的高校党建工作匹配度不高
    三、全媒体给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带来新机遇
        (一) 时空重塑的数字场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创设新场域
        (二) 共享动态的信息资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扩充新内涵
        (三) 交互智能的网络技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增添新平台
        (四) 多维融合的媒介体系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拓宽新路径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目标
        (一)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二)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先进性原则:始终树立走在前列意识
        (二) 坚持人民性原则:始终牢记服务师生的宗旨
        (三) 坚持革命性原则:始终坚持党建创新的高质量方向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
        (一) 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
        (二) 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
        (三) 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
        (四) 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
第四章 优化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
    一、优化机制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前提
        (一) 高校党建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二)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机制优化构建的原则和要求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理论支撑
        (二) 全媒体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提供可能
        (三)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特征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构建进路
        (一) 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影响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
        (二) 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
        (三) 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
第五章 整合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
    一、整合资源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核心
        (一) 资源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可行性
        (三)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支撑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的现状分析
        (一) 资源优化整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原则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的优化整合路径
        (一) 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
        (二) 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
        (三) 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
第六章 创新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
    一、创新方法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抓手
        (一) 方法创新发展的合理性
        (二) 方法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三) 方法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的现实要求
        (一)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方法的新变化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
        (一) 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
        (二) 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
        (三) 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
第七章 完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模块结构与运行路径
        (一) 系统构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模块结构
        (二) 积极探寻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运行路径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发展趋势与遵循原则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
        (一) 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二) 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
        (三) 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校本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通过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的构建,促进班主任工作改革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班主任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评价
        三、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
        四、校本化实践
        五、实践生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以及内容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第五节 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的制度沿革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改革
        一、传统的班主任工作现状以及特点
        二、班主任工作实践的改革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趋势分析
        一、班主任工作价值与目的的转变
        二、对学生的认识转变
        三、班主任走向专业化,实现主动发展
        四、班主任工作评价改革与班主任工作改革同步进行
第三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设计理念
    第一节 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与绩效管理
        一、两种对立的班主任工作评价
        二、避免评价走向误区
    第二节 树立正确评价理念
        一、以成事成人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理念
        二、发挥推进性功能的动态生成性评价理念
        三、班主任为本的人性化评价理念
第四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指标框架分析
    第一节 评价标准制定的依据
        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二、“新基础教育”基本理论
        三、班主任工作的日常实践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指标框架分析
        一、一级指标框架分析
        二、二级指标框架分析
第五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体系指标内容分析
    第一节 班主任的个人发展
        一、班主任的理论学习
        二、班主任的研究意识
        三、班主任的自我反思
        四、下一步重建
    第二节 班级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
        二、岗位建设与小干部培养
        三、主题班队活动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整合
        一、与学科整合融通
        二、年级之间整合融通
        三、与学校大型活动整合融通
    第四节 家校社的融通
        一、家校联系
        二、与社会融通
第六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分规则分析
    第一节 等级评分制的方式
        一、等级评分制在班主任工作评价中的适切性分析
        二、等级评分制的制定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表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学生工作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评价体系重构[J]. 时新,庄国波. 鄂州大学学报, 2022(01)
  • [2]“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要求[J]. 王茂胜,张凡. 思想理论教育, 2021(11)
  • [3]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 乔海霞. 河南农业, 2021(30)
  •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挑战与破解[J]. 蒋利平.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1(04)
  • [5]高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D]. 葛忠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质量评价研究[D]. 孙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D]. 苌宇慧. 兰州大学, 2021(02)
  • [9]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D]. 曹猛.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10]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校本化实践[D]. 张萌.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学生作品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