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的燃料和食品供应短缺

委内瑞拉的燃料和食品供应短缺

一、委燃料和食品供应告急(论文文献综述)

刘成[1](2020)在《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迁移是社会变迁的直观体现,它对不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十分显着,也是同社会政治稳定紧密相关的问题之一。中亚地区在20世纪30至60年代作为原苏联的五个加盟共和国,经历了从政治形态到社会结构全方位的变化,就中亚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古老、相对原始的社会传统而言,能够促成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对富农的强制性迁移到卫国战争时期国防工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边疆少数民族向中亚的迁移,再到“处女地运动”时期大量劳动力赴中亚垦荒,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对中亚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这一时期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亚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历史特点。本文根据迁移性质、模式和数量等特点,将20世纪30至60年代中亚地区的人口迁移活动分为流放富农、卫国战争和垦荒运动三个主要时期,结合一定的统计数据及资料,希冀能更加清晰、立体地反映人口迁移给中亚地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虞琴[2](2018)在《安徽马鞍山港华燃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能源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的一系列变化,油气体改制导向调整为放开垄断性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实行全产业链的公平准入。因此城市燃气行业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给行业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特别是垄断地位弱化后,城市燃气公司该如何应对政策方向的调整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保持和发展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安徽省马鞍山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天然气行业的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和竞争业态;从战略管理视角,运用SWOT等工具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结合企业使命、愿景和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绘制了战略地图,明确了行动方案。同时,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以关键业务为主线,重塑企业价值链,提升客户满意度,以适应变革、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我国环保政策和能源政策的发展,可以预测天然气行业未来有着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全产业链公平准入政策的不断推出,可以预见国家正在逐步打破行业的垄断格局,天然气市场化的竞争业态将成为常态。第二,随着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城市燃气行业配气价格将按7%的准许收益率进行定价,这将将直接限定城市燃气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想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需要不断寻找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三,城市燃气企业只有准确了解终端用户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品质,才能赢得市场竞争,保持老客户持续稳定用气的同时不断增加新用户以提高售气量和销售收入,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第四,马鞍山港华需要在清楚认知环境的变化后主动调整发展战略,适应市场变化。通过确定战略目标,绘制战略地图,找出支撑战略达成的行动方案,推动战略实施,以提高生产力、服务品质及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认可,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罗中[3](2017)在《踞地为质与保全边圉——杨岳斌抗法护台策略述评》文中指出台湾海峡是中法战争第二阶段的主要作战地,杨岳斌是这一战场的主要指挥者。他组建乾军,远征万里,夜渡海峡,潜入台湾主持军务。针对法国"踞地为质"的侵略行动,他提出了"保全边圉"的应对五策,为筹防台湾、抗击法军入侵而殚精竭虑。台湾防卫的成功,迫使法国最终签订了和约,使中法战争成为近代中国一次没有赔款的中外战争。杨岳斌不顾家难,勇赴国难,以忠君爱国的实际行动为时人做出了表率。这正是值得后人追思与学习的精神之所在。

徐彤武[4](2016)在《全球卫生:国家实力、现实挑战与中国发展战略》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全球卫生包含三大组成部分,即卫生发展、卫生安全和卫生外交。卫生发展构成全球卫生的物质、智力与能力基础;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和国际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卫生外交是在人类道义大旗下为保障国家利益而采取的境外卫生行动。三大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英国、美国和印度在创建国民卫生服务系统、创新卫生外交、增强全球卫生安全及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全球卫生角度看,中国正面临国民健康相对恶化、卫生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全球卫生能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称等困境。为此,中国应树立全球一体的新型健康观,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全民健康覆盖的质量和公平性,加强防控传染病风险的能力,提升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和核生化防御能力,创新生物制药和传统医药产业,积极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改革对外卫生发展援助,主动应对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健康后果,加紧构建吸引聚集医疗卫生人才的制度,从而有效地应对全球卫生挑战。

冯洁[5](2016)在《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文中提出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抗战时期中国银行以陕西西安为中心投资创办的一家适应社会需要的国营工业企业,它在大陆的发展从抗战时期延续至抗战后,贯穿整个20世纪40年代。雍兴公司通过单独投资设厂经营、参加投资或代管中行主办厂矿等方式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它的经营区域集中于西北陕甘和西南川渝,又以陕西等地为主;经营范围涵盖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动力燃料业及其他,又以纺织工业为中心。雍兴公司是近代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其在大陆的十年发展历程,书写了中国近代经济史,尤其是西北近代工业史的重要篇章。西北地区近代工业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30年代,西北近代工业才开始初步发展,至全面抗战爆发后,出现了工矿业全面开发的高潮。西北地区在战时成为大后方,国民政府应抗战建国之需,加大西北开发力度,这是促成西北近代工业在这一时期获得较大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西北工业开发向前推进的同时,中国银行的工业投资活动也在积极进行中。战前,中国银行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项投资事业,其中工业投资比重日益增大。中行通过工业投资,逐步介入企业经营,进而接管企业管理权,完成银行资本向产业资本的渗透。束云章领导的中行天津分行在华北进行的棉纺织业投资活动更是为战时中行经营后方企业提供了经验基础。抗战开始后,中国银行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拓宽经营范围,更加广泛地参与西北工矿企业的投资建设。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和中国银行的工业投资共同构成雍兴公司的创立背景。1940年3月,以发展西北经济、提倡生产事业为目的的雍兴公司正式成立,总公司于次年从天水迁至西安。雍兴公司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增加资本总额、完善组织结构、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会议研讨,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地展开。雍兴公司的业务活动以单独投资设厂经营为主,依托西北自然资源,坚持走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兼营机器制造、动力燃料等工业的经营道路。另外,雍兴公司作为中国银行的附属事业,对中行享有权益的棉纺织业相关工厂实行代管,并对个别纱厂作参与性投资,也参加投资了西北地区的其他工厂,并开设相关学校。抗战时期,雍兴公司成立并迅速发展,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是当时西北地区仅次于资源委员会的工业系统。1945年抗战胜利后,雍兴公司试图在战时获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成全国性的大型企业,但最终并未实现。战后国民政府经济政策发生变化,雍兴公司随之调整经营管理,并根据现实所需先后关停了一些工厂,变更酒精厂的生产重心,新参加投资一家纱厂,继续推进其他厂矿业务。这一时期,国内战事频繁,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雍兴公司各厂矿生产经营遭遇重重阻力,整体发展渐趋停滞。1948年4月,雍兴公司即开始拆迁机器设备,准备撤离。同年12月,总公司迁至上海。至1949年解放前夕,雍兴公司迁往台湾,大陆剩余厂矿被新政府接收。抗战后,雍兴公司努力谋求继续发展,但受时局动荡影响,它的宏大扩张计划落空,最终难逃结束大陆经营的命运。雍兴公司在大陆历经十年发展,就规模和实力而论,当为西北地区工业企业之冠。它是中国银行投资创办、经营工业的附属事业,中行的资金支持和管理保障为其快速发展壮大提供强劲动力;它在国民政府重视西北开发的契机下成立,政府的扶持优待和严格管控又对其生产经营形成正反两面作用力。雍兴公司的发展始终受到中行和政府的双重监管,它与二者关系所构成的发展环境深刻影响其历史进程。雍兴公司本身的发展是西北近代工业史上的重要内容,而雍兴公司的历史影响也对战时经济与西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战时军需民用,有力支援了抗战,同时对改善西北工业布局、储备技术与管理人才、推动西北工业发展作出贡献,并为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冯凡[6](2016)在《纳粹德国《四年计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德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呈现出资源小国、工业大国的特征。位处中欧的不利地缘环境,紧缺的原材料资源使德国人有着深重的危机感,他们一直在探索适应本国国情的战略思想与发展道路。吸取一战威廉德国战败教训,纳粹党高层认为历来的战争都是以经济强大为前提的,而经济以资源为基础,因此国家在经济生产上实现自给自足是一切的保障。20世纪30年代,面对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走到瓶颈期的国内经济局面,纳粹党高层起草了《四年计划》并自1936年开始推行,它的基本政治诉求是实现德国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并以扩军备战为导向。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主体部分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四年计划》背后秉持的理念着手,结合德国当时面临的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分析了纳粹党缘何要推行《四年计划》,并进而介绍了《四年计划》拟定的过程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立。第二章从纳粹政府的宏观政策与措施着手,以工商业几大企业为例,论述了《四年计划》的实施情况,并涉及了纳粹德国为了获得邻国资源而制定的《四年计划》对外政策。此外,本章还指出了《四年计划》实施的阶段性问题,论述了卡琳厅计划和施佩尔中央计划。第三章着重分析《四年计划》推进中遇到的困局与应对方案。一是主政官员们的内耗,二是劳动力的严重短缺,三是普通民众并不高昂的士气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四年计划》的推行,并最终影响了计划的完成情况。第四章由横向、纵向两个视角对《四年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纵向分析聚焦于《四年计划》自身的完成情况,这由统计数据进行支持:横向视角主要是将德国的经济与军备情况与同时代强国进行对比,由此较客观地考察《四年计划》的完成情况。第五章在上述诸章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年计划》与德国战备工作、社会承载能力的分析,论述了《四年计划》在政治、军事上所取得的效果《四年计划》是一个涉及政治、军事与经济的课题,它贯穿纳粹德国史始终。本文在论述和介绍《四年计划》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给予了它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纳粹党行政与体制的特点,思考了《四年计划》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王帆宇[7](2016)在《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正面临持续恶化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逐步呈现的,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其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不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外生变量,而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的内生变量。所以,从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探讨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探讨我国环境问题的。本文坚持以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规范和实证相统一的维度,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逻辑,详尽诠释了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问题的破解之道。本文着重围绕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共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该论文的研究缘由及其研究意义,综述了社会转型进程中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现状与述评,交代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从辨析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人类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必须实现文明观的生态转型,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首先对社会转型及其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通过对此关系理论的阐述,为整个文本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顿展开。这些成就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同时,文章也对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进行了归纳,包括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等。此外,本文还在遵循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诱发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这些因素不仅有其自然原因,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而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因素,而社会原因既表现为制度上的缺失,也表现为人类观念认识上的局限等。第五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包括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目标指向、进程与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效率的价值取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等三个角度阐述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生态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文章也从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等几个方面就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带来的负面效益进行了把握。第六部分侧重于从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述。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政治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嬗变、“全能型”政府裂变、从免责行政到责任行政转变等三个视角进行切入,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七部分通过回顾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概括出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征,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转型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笔者对这种影响的阐述主要围绕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契约文化精神的生成等四点展开。第八部分主要是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之主体和原则等理论维度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层面就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迪茜[8](2015)在《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不断减少的重重压力之下,发展可再生新能源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生物能源不同于常规的化石能源,又有别于其他的新能源,它兼有二者的优势,是人类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是一种可存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的特点,且为碳中性。加强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有望逐步替代日渐枯竭的石化能源的新型能源。本文重点介绍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先进生物质能源技术。通过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调研,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质能源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技术将不断完善,它将改变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净化环境,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中国能源供给紧张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污染和优化环境,促进农村和农业产业的发展,这对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展望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针对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方向,本文建议发展重点应该放在:着重发展非粮生物质资源;发展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加强生物质电厂建设并在前期进行科学布局;科学选择生物柴油及乙醇产业原料及技术路线问题。

丁进孝[9](2014)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也是冷战后仅存的几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越双方之间有着两干余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历史,两国国情基本相似、文化相通、理想相同、经济相关。将近一千一百年之久,越南属于中国的郡县,又有近千年是中国的“藩属”。直到1885年6月9日,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同时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从此结束了中越两国的宗藩关系。近代时期,两国人民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和剥削,所以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愿望,因此双方应该相互帮助和支持。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缘因素,自古以来中国是对越南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革命成功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50年1月18日,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在双方的关系上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国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两场越南战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帮助越南赶走了法国殖民统治者,后是在1960年至1973年期间,援助越南抗击美帝国,使越南成功把美帝国赶出自己的国土,并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可以说,中越两国的关系既是双方的问题,同时也与东南亚、亚洲以至世界局势有着密切联系。立足亚太是中国稳定周边的有力保障,中国对越南发展关系和越南对中国发展关系一样,是中越两国的既定外交政策。发展中越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的原由及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学术界已有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说明。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中越宗藩关系为背景的简述。自北宋时期至1885年6月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为止,宗藩关系是维系中国和越南的纽带,在这条纽带上,中国位于天朝的地位,越南处于藩属的地位。宗藩关系表现在越南新王登基需得到天朝的册封,并定期向中国进献贡品,表示臣服,天朝则以回赐朝贡,维护藩国的安危,以尽其对藩国的义务和责任。近代以来,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后,中越宗藩关系就已经开始慢慢解体了。所以在越南抗法战争中,清朝政府和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越关系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二章阐述了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中越两党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结晶。在这一时期,中越双方形成了“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两国建交,为越南夺取抗法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中国也将得到越南人民的支持,有助于追歼中国大陆解放后逃往越南的国民党残部,巩固祖国的南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阐述了新中国政府积极支持越南反抗法国和美国的侵略,双方在抗法、抗美战争中相互支持与合作,使两国关系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巩固和发展。同时,本文还指出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有关裂痕与分歧。此外,简述了中美缓和及关系正常化等因素,使中越两国之间的裂痕一步一步加深。第六章就阐述了越南华侨华人对抗法、抗美的贡献。华侨华人自古以来与越南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无论是在郡县时期,还是宗藩时期,他们不仅给越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带来了祖国进步的思想文化,为越南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特别是20世纪50年至60年代,在抗法、抗美斗争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同甘共苦,并肩抗法、抗美斗争,为争取越南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了中越关系成功的经验,并且指出双方关系的制约因素。虽然冷战结束后,两国立刻进入恢复正常化时期,同时取得了迅速和全面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两国领海争端、越台关系和越美关系发展迅速等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越关系造成影响。同时也提出对中越关系的发展展望,笔者认为两国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个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指导下,可以肯定友谊、合作与发展,仍然是中越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主导趋势。

杨佩桦[10](2014)在《中澳能矿资源合作之研究》文中指出能源与矿产资源几乎是一切经济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飞速跃进,城市化进程日趋深化,经济增长日益加速,人口数量持续膨胀,使得资源供需缺口不断拉大。步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加快,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品进口国,资源约束瓶颈愈益凸显,近20种能矿产品严重短缺,需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如此严峻的资源状况意味着保障资源以合理的价格持续、稳定、安全的供应是我国面临的关键性挑战之一。澳大利亚以其丰沛且高品位的能矿资源而享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美誉,其资源储量与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其较少的人口使得国内资源消费量增长有限,因此澳大利亚素来也是全球排名领先的、可靠的资源出口大国。此外,澳大利亚拥有比较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较为健全的法律体制。中澳两国同属亚太地区,自1972年12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总体良好。所有上述因素使得双方彼此需要,并为双方的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建交以来,中澳能矿资源贸易的数量与金额双双大幅攀升;两国在资源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向宽领域、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合作涉及的能矿资源品种不断拓展,合作形式从贸易逐渐发展到投资和能源技术合作。中澳资源合作进程总体较为平稳,但也经受过波折、面临着挑战。双方能矿资源贸易与投资协作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两国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状况的迥异,对中国企业投资澳能矿业构成极大挑战。由于上述差异,中国企业正常的利益诉求有时会被一些澳大利亚人曲解为意在控制澳资源的战略行为。如何让我国的利益诉求为澳方理解,消除其担忧或反感,令其意识到中国企业投资澳矿是互利双赢的经济活动,是值得努力寻求破解之道的一项课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双方在资源领域各项协作的梳理和研析,探究两国资源合作对彼此的益处与意义,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期为未来的协作提供些许启迪。本论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一,整理和计算相关数据,并适当绘制成折线图、柱状图或饼图,以直观地反映中澳资源贸易和投资的数量与金额变化等。其二,采用案例分析法,研析典型合作项目的来龙去脉与问题,探寻相应对策。其三,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相关理论,对中澳资源合作的历史、现状、未来加以剖析。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阐述研究的缘起,进行文献综述,解释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作为背景交代,介绍中澳两国能矿产业的政策变迁。第三至五章是论文的主体,横向地划分为中澳能源产品贸易、中澳矿产品贸易与中国对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投资三部分。第三章论述中澳能源产品贸易,这些能源产品包含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和铀矿。第四章论述中澳矿产品贸易,包括铁矿、铜矿及铝矿产品。第五章着重从以下六方面剖析中国对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投资:外国对澳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背景,澳大利亚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制度,中国投资澳矿历程,中国投资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挑战与对策建议,中国对澳矿投资项目下的双方能源技术合作。上述三章内部又纵向地阐述了各能矿产品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历程。第六章为结论,总结中澳资源合作的总体特征,阐释两国合作对双方的益处和意义,就双方合作中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并展望中澳资源合作的前景。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通过数十年来的中澳能矿资源合作,澳大利亚对有效缓解中国的资源饥渴作出了难以替代的积极贡献,促进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的增长;而中国成就了澳大利亚在新世纪的矿业繁荣,使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速长期保持着3-4%这个高于绝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中澳资源合作给两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为增加两国人民的福祉作出了贡献,也令双方对彼此日益依赖。中澳资源合作关系己成为两国整体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和两国关系发展的强劲动力,甚至能在双边关系遭遇险情时起到稳定两国关系的关键作用,中澳资源合作已与两国整体关系形成良性互动。两国能矿资源合作的未来具有很大潜力,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双方持续关注,并以积极、客观的态度予以妥善应对和解决。

二、委燃料和食品供应告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委燃料和食品供应告急(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强制迁移富农至中亚
    第二节 富农在中亚的生存状况
第二章 卫国战争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战前远东朝鲜人移入中亚
    第二节 战时工业、人口向中亚疏散
    第三节 “扁豆行动”——对车臣人和印古什人的惩罚性集体流放
第三章 垦荒运动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在中亚开展垦荒运动的原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过程及数量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第四章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二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安徽马鞍山港华燃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城市燃气市场
    2.2 战略管理
    2.3 PEST分析
    2.4 SWOT分析
    2.5 战略地图
    2.6 波特五力模型
    2.7 Kano模型分析
    2.8 FMEA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第三章 马鞍山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3.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1.1 城市燃气发展历史与现状
        3.1.2 行业业态
        3.1.2.1 法律、法规及政策情况
        3.1.2.2 全球及我国天然气市场供求情况
        3.1.2.3 天然气与环境保护
        3.1.2.4 天然气应用技术
        3.1.2.5 天然气产业规划
        3.1.2.6 天然气价格政策
        3.1.2.7 天然气市场化动态
        3.1.2.8 竞争业态
        3.1.3 城市燃气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1 城市燃气高峰供气季节的气源稳定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薄弱
        3.1.3.2 自然垄断导致行业相对低效率
        3.1.3.3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限制城市燃气企业经营利润增长
    3.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3.2.1 马鞍山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简介
        3.2.2 市情简介
        3.2.3 公司组织结构
        3.2.4 经营业绩
        3.2.5 人力资源情况
        3.2.6 信息化应用
        3.2.7 马鞍山港华PEST分析
        3.2.8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SWOT分析表
    3.3 公司战略管理
        3.3.1 战略研讨
        3.3.2 平衡计分卡及“四大目标管理”
        3.3.3 公司战略管理问卷调查
        3.3.4 问卷调查结果
        3.3.5 问卷调查结论
        3.3.6 高层访谈
第四章 马鞍山港华燃气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4.1 公司2018-2022年战略地图绘制
        4.1.1 战略地图要素
        4.1.2 行动计划
        4.1.3 关键业务的行动方案
        4.1.4 绘制战略地图
第五章 马鞍山港华燃气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5.1 发展战略实施
    5.2 实施战略具体举措
    5.3 天然气竞争性情报系统
    5.4 战略实施权变原则
    5.5 战略实施建议
        5.5.1 强化客户导向和市场导向,提升企业竞争力
        5.5.2 发展新兴业务单元
        5.5.3 加强战略宣传及战略实施管控
        5.5.4 鼓励创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天然气行业未来有着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
        6.1.2 行业的垄断格局正在被打破,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将成为常态
        6.1.3 城市燃气企业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6.1.4 城市燃气企业需要开拓新兴业务
        6.1.5 企业战略地图的制定、实施及动态调整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马鞍山港华战略及组织效能对标问卷
附录二:高层访谈提纲
附录三:马鞍山港华岗位竞聘的通知

(5)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立背景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后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概况
    一、战前西北近代工矿业的初步开发
    二、战时西北近代工矿业的全面开发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后中国银行的工业投资活动
    一、战前中国银行的工业投资活动
    二、抗战开始后中国银行的机构变动
    三、战时中国银行的工业投资活动 第二章 抗战时期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雍兴公司的创建经过和概况
    一、创建过程
    二、基本概况
第二节 雍兴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
    一、单独投资厂矿
    二、参加投资厂矿
    三、接管其他工厂
    四、相关学校 第三章 抗战后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与结局
第一节 雍兴公司的战后发展计划
    一、设计蓝图
    二、准备措施
第二节 雍兴公司的发展情况和结局
    一、调整经营管理
    二、推进业务活动
    三、结束大陆经营 第四章 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雍兴公司的双重发展环境
    一、中国银行的投资和管理
    二、国民政府的监管和优待
第二节 雍兴公司的社会经济影响
    一、满足战时军需民用
    二、推动西北工业发展
第三节 雍兴公司的经营管理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纳粹德国《四年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四年计划》理念的构成与计划的设定
    第一节 纳粹党经济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实施《四年计划》的国内外因素
    第三节 《四年计划》的拟定与执行机构的构成
第二章 《四年计划》的实施情况
    第一节 《四年计划》的宏观面政令和措施
    第二节 《四年计划》在德国工商、金融业的推行
    第三节 《四年计划》的对外政策
    第四节 《四年计划》框架下的卡琳厅计划与施佩尔中央计划
第三章 《四年计划》推行中面对的困局与应对方案
    第一节 《四年计划》中的劳动力问题
    第二节 《四年计划》中普通民众的生活
第四章 《四年计划》的完成情况
    第一节 统计学意义上的完成情况
    第二节 与同时代强国的横向对比
第五章 《四年计划》在政治、军事上的效果
    第一节 《四年计划》对德国战备的作用
    第二节 德国社会对《四年计划》的承受能力
结语
    一、对《四年计划》的评价
    二、《四年计划》折射出的纳粹党行政、体制特点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年计划》与德国经济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外对社会转型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二) 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的现状与述评
    三、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
        (二) 本文研究主要的方法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二)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人类社会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一、生态文明基本理论概述
        (一) 文明概念的解读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 生态文明的特征
    二、人类社会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一) 浑然一体:渔猎文明时代的出场元点
        (二) 分化初现: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然袪魅
        (三) 强力征服: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断裂
        (四) 主动修复: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
    一、社会转型及其中国视野
        (一) 社会转型概念界说
        (二) 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分析
        (三) 中国社会转型特征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概述
        (一)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时空界定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进程
        (三)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标志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
        (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基础并为其提供持续支撑力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在保障
        (三)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以人全面发展为旨归的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困顿
    一、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机遇
        (一)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二) 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三) 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四)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二、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
        (一) 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二)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三) 自然生态破坏异常严峻
    三、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诱发我国生态环境困厄的根源
        (一) 观念根源:“发展主义”至上的理念偏狭
        (二) 经济根源: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
        (三) 体制根源:“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
        (四) 制度根源:相关生态制度体系设计不健全
        (五) 外部根源:西方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进行污染转移或转嫁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一、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概述
        (一)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
        (二)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指向
        (三)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与特征
    二、新时期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正面效应
        (一) 高效的价值取向为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
        (二) 有序的市场竞争为生态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动力条件
        (三) 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新时期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 由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阻滞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时效性
        (二) “经济人”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破坏程度
        (三) 市场经济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外部挑战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一、政治转型相关理论概述
        (一) 政治转型的涵义
        (二) 政治转型的目标指向
    二、政治转型民主化及其在当代在中国的具体表征
        (一) 政治参与化逐步扩大
        (二) 政治世俗化日趋明朗
        (三) 政府管理效能化显着增强
    三、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及其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 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二) “全能型”政府的裂变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三) 从免责行政转向责任行政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一、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概述
        (一) 文化转型的内涵
        (二)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标志
        (三)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
    二、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及其特征
        (二)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三、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极大提升了当代中国人的自我文化意识
        (二) 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四、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 新时期文化转型与法律至上理念在我国的逐渐生成
        (二) 法律至上理念的生成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五、契约文化精神的增强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 契约文化精神的意蕴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逐渐生成
        (二) 契约文化精神的增强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取向
    一、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取向
        (一)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之维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之维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取向
        (一)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层面全过程需要更新经济发展范式
        (二) 把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层面全过程需要强化政治系统的保障功效
        (三)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层面全过程需要发挥观念系统的引领作用
        (四)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生活层面全过程需要加强生态社会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质能源定义
    1.2 生物质能源分类
        1.2.1 生物能源的品种分类
        1.2.2 生物能源的工艺技术分类
    1.3 生物质能源特点
第2章 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调研
    2.1 生物质能源技术品种分类
        2.1.1 热能
        2.1.2 电力
        2.1.3 固体生物质燃料
        2.1.4 液体生物质燃料
        2.1.5 气体生物质燃料
    2.2 国际生物质能源发展概况调研
        2.2.1 美国概况
        2.2.2 欧洲概况
        2.2.3 南美概况
        2.2.4 亚洲概况
        2.2.5 非洲概况
    2.3 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概况调研
        2.3.1 北京地区已建成示范项目
        2.3.2 北京地区新建项目
        2.3.3 其他省市项目
        2.3.4 推广交流活动
        2.3.5 碳排放交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能源优势项目及前景分析
    3.1 生物质电厂
        3.1.1 优势分析
        3.1.2 现状讨论
        3.1.3 问题分析
    3.2 生物柴油
        3.2.1 优势分析
        3.2.2 现状讨论
        3.2.3 问题分析
    3.3 生物燃料乙醇
        3.3.1 优势分析
        3.3.2 现状讨论
        3.3.3 问题分析
    3.4 优势项目小结
    3.5 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向
    3.6 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3.6.1 粮食安全问题
        3.6.2 生物安全性
        3.6.3 环境可持续性
        3.6.4 生物新能源与新殖民主义
        3.6.5 技术瓶颈
第4章 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探讨
    4.1 中国开发生物质能的意义及重要性
        4.1.1 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4.1.2 有利于环境保护
        4.1.3 有利于三农问题
    4.2 中国生物质能源政策规划
    4.3 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建议及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五、论文的布局 第一章 1950年前的中越关系简要回顾
第一节 封建社会时期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
    一、宗藩关系概述
    二、中越宗藩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越宗藩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中越关系
    一、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和越中人民的抗法斗争
    二、中法战争爆发后中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与中越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越两国的革命友谊
    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越南革命的支持和帮助
    二、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第二章 中越新关系的开端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基础
    一、中国外交战略观念中的传统思想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越南对外政策基础
    一、越南古代传统思想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第三节 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一、中越联络处建立的过程
    二、中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章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1950-1954)
第一节 越南为独立自由而战争
    一、中国国民党部队入越受降与法国重返侵略越南
    二、越南人民坚强抵抗
    三、越南努力寻求外援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法战略决策
    一、援越抗法的决策
    二、援越抗法的方针及内容
    三、中国援越抗法的具体原则
第三节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
    一、中国向越南派遣顾问与全面援越抗法
    二、中国帮助越南建设正规部队和提高战斗力
    三、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实施及成就 第四章 日内瓦会议前后中越关系更加紧密
第一节 1954年的国际形势
    一、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美国政府对印度支那的政策
第二节 中越在日内瓦会议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努力
    一、中越两国的准备
    二、越南的八项建议
    三、中国在会议上推动和平进程
第三节 日内瓦会议后中越关系的加强
    一、日内瓦协议签订后各国的反应
    二、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的越南局势
    三、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 第五章 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相互支持与合作(1954-1975)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全面发展的冷战局势
    二、大国间的缓和趋势
    三、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四、美国对越南的干涉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美战略决策过程
    一、中国对越南的外交政策
    二、中国出兵援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
    三、中国对越南援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越在越南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二、中美关系在越南战争中的转变
    三、中越在越南抗美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第六章 越南华侨对抗法、抗美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人移民越南的过程及原因
    一、从秦代至公元968年丁部领统一安南
    二、越南独立建国至1885年《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
    三、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四、从1950年至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
第二节 华侨华人对越南抗法、抗美的贡献
    一、华侨华人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二、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坚持九年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177
    三、越南华侨在日内瓦会议协议后积极参与抗美斗争
第三节 华侨华人在越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越南华侨华人的社团组织
    二、华侨华人的经济状况及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华侨华人的文化状况及其贡献 结语
一、中越关系的制约因素
二、中越关系未来趋势预测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件 博士攻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10)中澳能矿资源合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基础文献
        1.2.2 中国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架构
2 中澳能矿产业政策变迁
    2.1 中国能矿产业政策变迁
    2.2 澳大利亚能矿产业政策变迁
3 中澳能源产品贸易
    3.1 煤炭
        3.1.1 中澳煤炭贸易基础
        3.1.2 煤炭:中澳能源贸易重头戏
        3.1.3 影响因素与合作建议
    3.2 石油
        3.2.1 中澳石油资源禀赋与生产消费概况
        3.2.2 中澳石油贸易实践
        3.2.2.1 原油
        3.2.2.2 液化石油气
    3.3 液化天然气
        3.3.1 中澳液化天然气贸易条件
        3.3.2 液化天然气:中澳能源贸易新领域
        3.3.2.1 大鹏项目:中澳天然气合作先锋和典范
        3.3.2.2 高庚谈判:中澳天然气合作失败案例
        3.3.2.3 中澳天然气合作迈上新台阶
        3.3.3 影响因素
        3.3.3.1 市场供需与燃气价格的波动
        3.3.3.2 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多方博弈
        3.3.3.3 澳大利亚国内的挑战
        3.3.3.4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
    3.4 铀矿
        3.4.1 中澳铀矿贸易背景
        3.4.1.1 国际铀矿与核电产业
        3.4.1.2 中国铀矿资源与核电业发展
        3.4.1.3 澳大利亚铀矿业与弃核能政策
        3.4.2 铀矿:中澳能源贸易另一新领域
        3.4.3 挑战与前景
4 中澳矿产品贸易
    4.1 铁矿
        4.1.1 中澳铁矿贸易基础
        4.1.2 铁矿:中澳矿产贸易先驱和支柱
        4.1.2.1 贸易关系的开启和相互依赖的初步形成(1973~1999)
4.1.2.2 21世纪初期中澳铁矿贸易的飞速发展
4.1.3 激烈的价格之争
    4.2 铜矿
        4.2.1 中澳铜矿贸易动因
        4.2.2 中澳铜矿贸易实践
    4.3 铝矿产品
        4.3.1 中澳铝矿产品贸易条件
        4.3.2 中澳铝矿产品贸易实践
        4.3.2.1 铝土矿
        4.3.2.2 氧化铝
        4.3.2.3 铝
        4.3.3 挑战与机遇
5 中国对澳大利亚能矿业投资
    5.1 外国对澳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5.2 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背景
        5.2.1 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
        5.2.2 中国大举投资澳矿的内因和外因
    5.3 澳大利亚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制度
        5.3.1 澳大利亚外国投资政策总体原则
        5.3.2 澳大利亚外资审批制度框架
        5.3.2.1 外资审批政策和法律框架
        5.3.2.2 外资审查机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
        5.3.3 六点准则和新版“外国投资政策”
    5.4 中国投资澳矿历程
    5.5 中国投资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挑战
        5.5.1 双方的误解
        5.5.1.1 澳方对中方的误解
        5.5.1.2 中方对澳方的误解
        5.5.2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验不足
        5.5.3 投资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
        5.5.4 澳环保与原住民保护政策带来的挑战
        5.5.5 来自其他投资者的竞争
    5.6 能源技术合作投资
        5.6.1 中澳能源技术合作背景
        5.6.1.1 相似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共同的目标
        5.6.1.2 双方政府的政策鼓励与资金支持
        5.6.1.2.1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和发展规划
        5.6.1.2.2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和发展规划
        5.6.1.3 丰沛的资源与优势互补
        5.6.2 中澳能源技术合作机制
        5.6.3 中澳能源技术主要合作领域
        5.6.3.1 新能源领域的联合研究
        5.6.3.2 煤炭技术合作
        5.6.3.3 太阳能领域合作
        5.6.3.4 风能领域合作
6 结论
    6.1 中澳资源合作总体特征
    6.2 中澳资源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6.3 中澳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6.4 中澳资源合作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委燃料和食品供应告急(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 刘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安徽马鞍山港华燃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虞琴.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3]踞地为质与保全边圉——杨岳斌抗法护台策略述评[J]. 罗中. 清史论丛, 2017(02)
  • [4]全球卫生:国家实力、现实挑战与中国发展战略[J]. 徐彤武. 国际政治研究, 2016(03)
  • [5]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D]. 冯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6]纳粹德国《四年计划》研究[D]. 冯凡.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帆宇. 苏州大学, 2016(12)
  • [8]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D]. 张迪茜.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3)
  • [9]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D]. 丁进孝.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中澳能矿资源合作之研究[D]. 杨佩桦.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委内瑞拉的燃料和食品供应短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