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妮[1](2020)在《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的效能发挥离不开人的感知、接受和应用,随着教育的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学生对教育模式的感知、接受和参与意愿越来越成为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学习者需求的满足和动机的激发则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内在核心驱动力。本研究以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切入点,以外语口语教学为应用背景,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体验和探索需求出发,研究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如何通过功能和体验设计来满足学习者需求并激发其内在动机和学习投入,以期解决“哑巴外语”、口语交际焦虑、口语交际意愿低等普遍存在的外语口语教学成效和动机低下问题,尽管本研究是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和融合效果研究,但研究成果对线上教育,尤其受目前疫情影响而广泛采用的网络教育,都有广泛的借鉴意义。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仍十分缺乏,在虚拟现实教育研究中也缺乏系统化的对虚拟现实技术感知体验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教学模式接受行为研究以及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弥补这些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教育的应用和普及。本研究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从感知、接受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和网上教育的应用,对虚拟现实对人类心理感知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临场感与3I特征均为能代表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鲜有研究对临场感结构和3I特征的内在联系进行挖掘,概念的割裂可能导致虚拟现实感知表征的不完备,本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环境临场感中的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建了基于临场感核心构成、3I特征和外语教学背景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并实证分析验证了其各维度的相互关系;(2)揭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行为机制在虚拟现实环境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对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深入挖掘,本研究基于临场感理论框架,借鉴心流体验和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揭示了临场感对虚拟现实教学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在虚拟现实教学方式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个人特质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本研究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为多维分类变量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出不同群体的临场感以及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差异。(3)构建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在虚拟现实教育的理论研究层面,鲜有研究关注教学设计、体验感知和内在动机的关联性,对虚拟现实教育成效机理的解释力不够,本研究融合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和体验设计三个层面,系统构建和分析了需求—动机—行动的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所示。第一,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经典临场感理论结构的基础上,将虚拟现实技术的3I特征内化融入到临场感的维度设计,并结合外语口语教学应用背景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临场感理论框架。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由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成。本研究结合经典的媒体感知研究文献制定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量表,通过信效度检验修正了量表的结构,实证分析验证了临场感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为多维分类变量,揭示了临场感的群体差异,研究发现:女性临场感更高;14——18岁年龄段群体的空间临场感更高,对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高的群体的总体临场感更高,第二,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借鉴心流体验对动机信念——学习投入、学习成效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机制,将临场感理论框架作为潜变量融合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并进行了接受模型量表的开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接受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临场感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影响感知易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交互感、空间临场感、沉浸感和真实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社会临场感和交互感。总的来说,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是对接受行为影响最大的临场感维度。第三,揭示了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群体差异。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英语口语水平为多维分类变量,对调研对象进行了多角度的群体划分,通过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对不同群体的接受行为机制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验证了不同群体的临场感对接受行为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利用中介效应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图的影响总效应,研究发现:女性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大于男性群体,男性群体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高于女性;14——18岁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均高于19——23岁群体;高中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较大,感知有用性对接受行为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的群体排序是:高中群体,本科群体、大专群体;文科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低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高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更大。研究成果为了解和提升各群体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意愿提供了参考。第四,虚拟现实教育成效作用机制的构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融合性地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机制和体验设计三层面系统地构建和分析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从本质上揭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成效提升路径,即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三方面协同发力,以需求——动机——行动为成效作用机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两层面进行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包括:个性化学习、反思性学习、情境化学习、协作式学习、任务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教学体验设计包括:整体临场感设计,以群体区分的临场感设计,贴近教学内容的临场感设计。最后,对教学实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VR教学内容、方式和环境设计,VR设备使用体验,教育者涉入的技术门槛,应用成本,学生行为约束等,研究结论为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如何利用和发挥好虚拟现实技术的独特优势为教学服务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更多学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成效进行深入研究,促使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不断拓展,丰富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成果。

文蓉[2](2019)在《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很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此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调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且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着重培养,以此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新时期,高级英语课程在各个高校得到重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效果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尤其是在口语教学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因此,探索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朱雅琪[3](2017)在《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不断的革新,主要发展为面向社会需要型人才,把理论教学与实践不断的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模式中不断凸显。在新时期,高级英语课程作为第二语言在各个高校中得到重视和开展。文章就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不断对口语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增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王久灵[4](2016)在《高校非语言专业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全英文教学改革为例》文中指出为达到在非语言专业运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尝试开展全英文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探索与实践。基于此,以民商法律学院为例,分析全英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目标,阐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内容,并总结改革取得的成果。

吴艺娜[5](2014)在《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独立学院英语听说课堂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从独立学院听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以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一个新的听说课堂教学模式,期待实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有效教学。

岑艳琳[6](2014)在《浅谈整体语言法理论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整体语言法理论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来应用整体语言法理论目的是为了实现英语语言的整体性,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应用整体语言法理论,从而使得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整体水平。

范从燕,李亚琴[7](2014)在《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的师范英语阅读教学——以五年制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为例》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五年制师范英语教育专业阅读教学现状,总结了整体语言教学的核心观点和教学原则,并结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开展了一些教学实践,探索了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与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改变阅读教学现状的可行性。

刘增福[8](2013)在《整体语言教学在师范学校英语阅读中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改倡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但目前的师范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仍然以语法翻译法为主,教师仍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合作完成的内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和写等技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交际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因此,师范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亟需改革,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整体语言教学为师范学校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整体语言教学主张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倡导语言的真实性,重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听、说、读和写等语言技能应同时发展。许多学者论证了整体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并不断将整体语言教学应用于大学的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因此,该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整体语言教学对师范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以及师范学校学生的英语阅读和交际能力的影响。笔者运用英语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工具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实证研究。在研究前,笔者通过测试选取了两个水平相近的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实施整体语言教学,对控制班继续实施传统教学。在研究结束后,笔者对控制班和实验班采用同一份综合试卷进行测试,并运用SPSS17.0对实证研究中采集的测试成绩、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数据进行了分析。该研究表明整体语言教学能有效激发师范学校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能对师范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该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语言教学能有效提高师范学校学生的英语阅读积极性;整体语言教学能显着提高师范学校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整体语言教学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因此,在师范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学习整体语言教学理论,掌握整体语言教学的内涵,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尽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英语阅读环境。

李早霞[9](2012)在《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二者关系是通过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而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一般是由专门的学校来实现的,高等学校就属于这样的专门机构。当今,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通讯、交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一国的教育与发展不但会受到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而且会受到全球一体化潮流的冲击。我国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掌握外语工具和国际交流法则,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以承担国际交流的时代重任。大学英语(本研究主要是指非英语专业)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以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水平就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与文化是不可剥离的,且知识有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之分,这与美国学者霍尔所认为的文化有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之分异曲同工。对于知识的获得,后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即显性知识,还必须由学生自己参与、经历、感受和体验获得缄默知识,进行新知识建构。在建构过程中,语言是思维的媒介,是人们用来交际、交往和认知的工具;同时,语言也离不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即语言与文化是一体两面。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但是,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无法解决英语教学的文化环境支撑问题,所以学生习得的语言只是一具“空壳”,无法顾及到语言的文化内涵,导致学生毕业后无力应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对此情况,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席问题,于是文化教学理论纷纷而出,主要形成两大流派,即文化作为知识的教学和文化作为过程的教学。作者经过认真探讨他们的教学理论,认为应该揉合文化作为知识教学与文化作为过程的教学的研究成果,并吸纳文化体验教学的概念,提出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的论题:一是根据大学英语作为知识的特点,确定贯通性文化主题,并以词汇和言语的形式为切入点,开展语言文化教学活动;二是依据大学英语作为过程的特点,通过文化体验教学的途径,进行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为此,作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对相关教学理论的探讨,并进行了一年多的行动研究,总结概况出这样几个观点或结论:第一,在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中,文化主题这一概念的引入切中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脉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以大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体验教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其研究的部分成果颠覆了或是补充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第三,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不只是单个的词汇或者句子学习,而是整体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为文化的理解,从而改善了他们目前的英语学习方式;第四,根据课堂观察、访谈和调查问卷,结合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活动的实施,初步形成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实施策略。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以文化为中心,以圆周制教学为方法,以体验为学习途径,以学生为主体,竭力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方式方法。在本研究中,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了解英语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一把钥匙,并且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习。其间,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的学习并举,通过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为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扫平”了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状态;显性文化知识获得与隐性文化知识获得同行,两者互相递进,解决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同时,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促进了教师、教材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之,本研究以探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源头,以后现代理论以及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体验教学为途径,提出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思路,并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行动研究,将文化知识、文化过程和文化体验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以及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实施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且在人类思维、语言与文化的一般规律指导下,发挥“做中学”的优势,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尝试隐性文化知识与显性文化知识教学并举,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任扬[10](2012)在《基于格式塔理论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西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视角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中国现阶段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来指导日语教学,阐述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对日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二、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2.1 关键概念
        2.1.1 虚拟现实技术
        2.1.2 3I特征
        2.1.3 临场感
    2.2 基础理论和理论述评
        2.2.1 临场感理论的相关研究
        2.2.2 技术接受模型与临场感
        2.2.3 心流理论与临场感
        2.2.4 虚拟现实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2.2.5 文献评论
    2.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3.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分类
        2.3.2 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潜力
    2.4 虚拟现实技术与外语教学
        2.4.1 技术辅助的外语教学发展趋势
        2.4.2 虚拟现实教育功能与外语教学
        2.4.3 虚拟现实体验优势与外语教学
        2.4.4 虚拟现实外语教学环境的分类研究
        2.4.5 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的应用潜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临场感研究
    3.1 临场感理论框架构建和量表设计
    3.2 数据收集及样本情况
        3.2.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展示
        3.2.2 小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3.2.3 大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3.3 模型的信效度分析
        3.3.1 小样本信效度分析
        3.3.2 大样本信效度分析
    3.4 临场感各维度相关关系分析
    3.5 临场感分群组差异分析
        3.5.1 性别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2 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作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3 年龄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4 文化程度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5 专业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6 结论探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行为研究
    4.1 研究假设
        4.1.1 接受模型的基础假设
        4.1.2 临场感知的影响假设
    4.2 教学接受行为的量表设计
    4.3 研究数据搜集及样本情况
    4.4 模型信效度分析及检验
        4.4.1 信度分析
        4.4.2 效度分析
    4.5 教学接受模型的假设检验
        4.5.1 模型检验结果
        4.5.2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4.5.3 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图的中介效应检验
        4.5.4 临场感各维度对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
    4.6 教学接受模型变量的多群组差异对比研究
        4.6.1 性别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2 年龄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3 文化程度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4 专业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5 英语口语水平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7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4.7.1 感知有用性影响使用态度
        4.7.2 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
        4.7.3 使用态度影响行为意图
        4.7.4 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
        4.7.5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
        4.7.6 临场感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4.7.7 临场感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4.7.8 群体间教学接受模型相关变量差异结果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接受行为的多群组分析研究
    5.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5.1.1 基于统计学要求的模型简化
        5.1.2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1.3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1.4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1.5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2 基础教学接受模型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5.2.1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2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3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4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5 英语口语水平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3 分群组分析的结果解释与讨论
        5.3.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比较分析
        5.3.2 教学接受模型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6.1 建构主义外语口语教学原则和策略分析
    6.2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成效作用机制分析
    6.3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构建
        6.3.1 体验感知设计
        6.3.2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设计
    6.4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实践要解决的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管理建议
    7.1 研究结果总结
    7.2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3 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整体语言教学模式概述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语言技能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启发学生、信任学生
二、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不科学
    (二)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三、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策略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差异化教学
    (三)因材施教
    (四)交际法
四、结语

(3)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级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英语口语知识薄弱以及教学模式缺陷
     (二) 老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二、整体语言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一) 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教学
     (二) 培养语言技能
     (三) 鼓励、启发以及信任学生
三、整体语言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 培养学习兴趣
     (二) 差异化教学
     (三) 因材施教
     (四) 口语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结束语

(4)高校非语言专业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全英文教学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实现全英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二、全英文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一)全英文教学体系设计介绍
    (二)指导思想
    (三)培养目标
三、全英文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课程设置
    (二)师资配备
四、全英教学阶段性效果

(5)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独立学院英语听说课堂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学院听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二、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原则
三、如何应用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以实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有效教学

(6)浅谈整体语言法理论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找到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以更好地创新
    1.1 要注重英语教学的整体性语言能力的培养
    1.2 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1.3 注意营造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综合水平
2 探讨整体语言法理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7)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的师范英语阅读教学——以五年制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师范英语教育专业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核心和控制者,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
    1.2 对学生的个性和阅读品质缺少必要的关注
    1.3 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局限
2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指导下的高师英语阅读教学
    2.1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2.2 高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2.1 将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堂合作学习相结合
        2.2.2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
        2.2.3 结合教材,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
        2.2.4 利用班级群和学生的QQ空间, 分享好的阅读作品和阅读心得
        2.2.5 综合考核,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 结语

(8)整体语言教学在师范学校英语阅读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ading
        2.1.1 The Definition of Reading
        2.1.2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Reading
    2.2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2.3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2.3.1 The Definition of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2.3.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2.3.3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of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2.4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2.4.1 Constructivism
        2.4.2 Holism
    2.5 The Study on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2.5.1 The Study on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Abroad
        2.5.2 The Study on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in China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Objectives
    3.2 Subjects
    3.3 Instruments
        3.3.1 Pre-test
        3.3.2 Post-test
        3.3.3 Questionnaire
        3.3.4 Interview
    3.4 Procedures
    3.5 Application of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to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3.5.1 Teaching Procedures under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3.5.2 Teaching Sample of Applying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Pre-test
        4.1.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4.1.2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of Pre-test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Post-test
        4.2.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4.2.2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of Post-test
        4.2.3 Paired Samples T-test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in Experimental Class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Questionnaire
    4.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Interview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2.1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5.2.2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s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ppendix Ⅳ
Appendix Ⅴ
Appendix Ⅵ
Published Paper
Acknowledgements

(9)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1.1 走向国际化的需要
        1.1.2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
        1.1.3 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1.1.4 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创新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3.1 语言与文化关系:一体两面
        1.3.2 大学英语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合
        1.3.3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并举
    1.4 理论基础
        1.4.1 后现代理论
        1.4.2 语言教学理论
    1.5 概念界定
        1.5.1 文化
        1.5.2 文化体验
        1.5.3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行动研究
    1.7 创新与不足
        1.7.1 创新之处
        1.7.2 不足之处
第2章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行动研究
    2.1.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相关要素分析
        2.1.1.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内容
        2.1.2.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方法
        2.1.3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情境
    2.2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行动研究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方法
    2.3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行动研究设计
        2.3.1 研究问题假设
        2.3.2 研究预想结果
    2.4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行动研究步骤
        2.4.1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2.4.2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行动研究
        2.4.3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实例
    2.5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效果讨论与评价
        2.5.1 访谈情况分析讨论
        2.5.2 观察日志分析讨论
        2.5.3 学生问卷分析讨论
        2.5.4 研究结果评价
第3章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实施策略
    3.1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的内容
        3.1.1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内容的划分
        3.1.2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贯通性文化主题的划分
    3.2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过程
        3.2.1 显性文化知识的体验过程
        3.2.2 隐性文化知识的体验过程
        3.2.3 隐性文化知识与显性文化知识的互相转换过程
    3.3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原则
        3.3.1 文化情景真实性原则
        3.3.2 学生中心原则
        3.3.3 合作学习原则
        3.3.4 渐进性原则
        3.3.5 传授式与探索式相结合原则
    3.4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方法
        3.4.1 词汇文化圆周
        3.4.2 语言文化圆周
        3.4.3 思维文化圆周
    3.5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中教材和教师分析
        3.5.1 大学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
        3.5.2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4章 结论
    4.1 须凸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文化因素
    4.2 以词汇和语句为物理形式形成贯通性文化主题
    4.3 提出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圆周
    4.4 须注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5 须形成英语教师与教材、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基于格式塔理论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现阶段日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格式塔和格式塔心理学
三、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整体语言教学模式
        1、以“整体”为目标进行日语教学
        2、 以“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模式进行日语教学
    (二) 顿悟学习理论
        1、创设情境, 促使学生顿悟的激发与生成
        2、活用顿悟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 学习迁移理论
        1、巩固基础知识, 注重导入环节
        2、加强语言训练, 重视策略培养
四、结语

四、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D]. 张璐妮.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的探索[J]. 文蓉. 国际公关, 2019(10)
  • [3]高级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朱雅琪. 高教学刊, 2017(10)
  • [4]高校非语言专业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律学院全英文教学改革为例[J]. 王久灵. 英语教师, 2016(08)
  • [5]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独立学院英语听说课堂的实践[J]. 吴艺娜.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6]浅谈整体语言法理论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岑艳琳. 时代教育, 2014(21)
  • [7]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的师范英语阅读教学——以五年制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为例[J]. 范从燕,李亚琴.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01)
  • [8]整体语言教学在师范学校英语阅读中的实证研究[D]. 刘增福.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4)
  • [9]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研究[D]. 李早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10]基于格式塔理论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研究[J]. 任扬.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