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余氯预测研究

供水管网余氯预测研究

一、供水管网余氯预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亦琳,陶涛,赵平伟,姚灵[1](2022)在《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供水管网浊度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浊度作为反映供水管网水质变化的重要指标,建立水质模型对浊度进行预测有利于指导水质控制措施的实施。为了适应浊度监测数据的动态性,选用Elman神经网络构建浊度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异常值识别与处理、标准化和重采样后,构建浊度单指标、浊度-余氯多指标和浊度-压力多指标Elman神经网络对供水管网浊度进行预测和评价。结果标明:3种模型均能满足浊度预测要求;其中,浊度-压力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优,浊度模型次之,浊度-余氯模型第三。当供水管网系统中仅有浊度监测数据时,浊度单指标模型也可以满足初步预测的需求。

种宇飞[2](2021)在《供水管网DMA管控下的减压阀优化布置及泵站协同压力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供水管网漏损是全世界供水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管网漏损造成了水资源巨大浪费,水体污染,我国现如今仍然处于“吃水难”的境地,工业需要太多水量,用户需要用上优质的水。世界各国做了大量漏损分析,而我国在此方面处于落后地位,急需追赶世界前沿科学研究。如何更好地管理供水企业,减低管网系统的漏失水平,这一难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方方面面,所有供水企业都将如何更加有效控漏作为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将漏损量的大小作为企业是否正常运转的评价参考。为了优化城市管网压力控制管网漏损率,分别以东南沿海某城镇供水管网系统和该区域中的一个中型管理分区为研究对象,针对DMA技术、区域内减压阀优化布设以及减压阀协同供水泵站统一管控的一体化调控方案,进行了以下研究:(1)系统的阐述DMA的概念以及目的,从DMA的设计、管理、维护等方面介绍如何规划供水管网以及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2)利用收集到的管网基本参数在EPANET2.0软件中建立模型,对模型利用经验分区协同计算验证的方法进行DMA的实例研究;(3)为了边界条件更好的设定,更好的发挥DMA的作用,采用减压阀设定位置的优化控制模型以更好对管网进行压力管控,采用遗传算法全局寻优最佳的减压阀设定位置;(4)确定好减压阀位置,再通过减压阀协同供水泵站统一管控的一体化调控方案,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变速泵最优转速比和减压阀后压力最佳设置值,使整个管网压力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结果表明:DMA技术可以有效进行管网控漏,不同城市的管网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对管网系统进行DMA时应该协同压力、管理分区原则。利用经验分区法时需要设计多种不同方案,再通过计算验证不同方案的各分区压力均匀性和分区可靠性,最终推荐较好的DMA方案。推荐DMA方案对有些区域内的水质还有轻微改善的作用。遗传算法通过在限定条件下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最终确定减压阀布设位置,从目标函数的寻优结果来看管网的压力会随着减压阀的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还需对减压阀数量的改变影响压力降低的程度进行评估。减压阀协同供水泵站统一管控的一体化调控方案中,分析了变速泵转速比和减压阀后压力设置值,最终求得最优转速比和减压阀后压力最佳设置值,优化整个管网。

齐世华[3](2020)在《基于给水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模拟的非完全混合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及城市化进程加快,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众多从业人士开展研究。给水系统中常因给水末端水质不达标而整体降低饮用水水质达标率。管网作为连接水厂与用户重要基础设施,从空间长度和饮用水停留时间来看,管网水质对龙头水水质达标影响最大。由于节点完全混合的城市供配水管网水质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水质监测数据间存在显着误差,严重影响管网水质模型精确性,因此开展节点水质混合规律研究对提高管网水质模型模拟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管网中常见的三种类型节点(十字节点、双T节点及H型节点)水质混合程度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究节点水质混合规律并改进水质计算模型,为提高给水管网水质模型准确性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结合CFD数值模拟软件,以影响节点混合流态的管径、入流总雷诺数、入流雷诺数比、出流雷诺数比及节点间距作为正交试验因素,依据各因素及对应水平数量设计正交试验工况,分别进行三种交叉型节点模型构建,并设定模拟工况边界条件参数,进行正交性分析。结果表明,入流雷诺数比和出流雷诺数比对三种节点的混合程度均具有显着影响,管径对十字节点及H型节点混合程度影响不显着。双T节点间距离对双T节点混合程度影响最为显着,而H型节点两入流间距离对其节点混合程度影响不显着。相同因素对不同类型节点对应节点混合程度有一定差异。搭建给水管网节点混合实验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正交试验结论,按影响程度大小选取对交叉性节点混合流态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其余研究对象中选取部分作为次要研究对象,以此开展实验室实验研究。通过在线远传设备测量压力、流量及电导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室实验与已有研究、传统EPANET水质模拟及CFD数值模拟四种实验条件下入流及出流雷诺数比、管网中管道内径、节点入流总雷诺数和节点间距对节点处水质混合规律影响。结果表明,节点入流和出流雷诺数比对节点混合流态均有较大影响;节点进出口管道内径以及节点入流总雷诺数对混合规律影响不大;十字节点和H型数据分析结论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而双T节点数据分析结论与数值模拟结果存在显着差异。利用响应曲面法(RSM),将节点入流雷诺数比和出流雷诺数比两个变量作为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因素,采用全因子中心复合序贯设计进行方案设计,通过CFD数值模拟获得实验结果,建立高显着性的给水管网十字节点、双T节点(L=D、L=5D、L=10D)、H型节点(L=D)节点非完全混合流态模型。该模型可反映入流雷诺数比和出流雷诺数比对节点混合的交互作用,为给水管网水质模型改进提供基础。基于EPANET节点完全混合水质模型,结合交叉型节点混合规律,根据管网结构及运行参数特征,改进水质模型为非完全混合模型。构建3×3节点管网模型,比较改进前后节点混合模型在稳态溶质运输和瞬态溶质运输条件下差异。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稳态溶质运输条件下更能接近管网实际运行状况,瞬态水质运输条件下,两模型存在较大差异,证明改进管网水质模型必要性。分别构建4×4节点给水管网数值模拟模型及节点混合实验平台,设置管网同向入流和对向入流两种工况,以管网出口氯化钠浓度为评价指标,比较CFD数值模拟、EPANET模型模拟与实验平台结果在相同工况下异同。结果表明:CFD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平台结果趋于一致,而EPANET模拟与两者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证明了多交叉节点下管网水质非完全混合现象。将改进EPANET节点混合模型用于EQ市管网余氯浓度模拟中,比较各时刻节点完全混合模型和改进模型余氯等值线图分布差异,结果表明,交叉型节点存在是造成模拟结果差异的原因。选定相同节点,分析两种模型下各节点不同时刻余氯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交叉型节点处余氯浓度低于完全混合模型所得余氯浓度,为管网余氯浓度精确计算提供方法。改进节点水质计算模型可进一步拓展到对其它物质分布规律模拟计算上,为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提供准确化模型,提升管网水质管理水平。

王柯[4](2020)在《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中DBPs及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8年,江苏省已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乡镇全覆盖,传统单级消毒方式无法保障长距离、长水龄输配水条件下镇村管网水质持续稳定,镇村段管网水有可能发生余氯不达标和微生物检出现象,因此需要研究多级消毒技术以进一步保障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管网的水质稳定。本文研究了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及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多级消毒策略以保障镇村供水管网末梢水质生物稳定。针对省域内不同原水、不同处理工艺典型城市城乡供水管网水质进行调研,分析管网水质变化规律,考察多级消毒对管网水质的影响,重点关注多级消毒前后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与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化。同时,基于管网数学模型对实际供水管网进行的模拟结果,对多级消毒策略进行优化研究。在冬、夏两季分别对江苏省内三大水系(长江、淮河、太湖)代表性城乡供水管网的水质进行跟踪调研,结果显示,不同流域城市的供水管网水质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以长江水为原水的管网水质优于以太湖水、淮河水为原水的管网水质。三大流域管网水质指标中,浊度均表现出随管线延长而上升的趋势,长江、淮河流域调研管线末段出现余氯不达标和菌落总数检出现象,管网水中三氯甲烷(Trichloromethane,TCM)呈现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此外,管网水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iodegradativ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BDOC)和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均表现出随管线延长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沿程含量受原水季节性波动影响较小。对净水厂而言,经过深度处理工艺后出厂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明显降低,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的生成量减少,表明采用深度处理工艺有助于提升出厂水水质。在采用多级消毒的镇村供水管网中,随着管线延长,管网水中CODMn和UV254逐渐下降,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含量先上升后保持稳定,而卤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含量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多级消毒管线沿程管网水中BDOC和AOC沿程先升高后降低,且管线沿程含量高于出厂水。沿程管网水中微生物检出频率较低,末梢段水中余氯含量满足标准要求,表明多级消毒可以有效保障镇村管网水中余氯浓度,但也存在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增多和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差的风险。此外,多级消毒前后管网水中有机物特性发生改变,分子量<1 k Da的小分子有机物占比上升,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多级消毒后5个区域荧光强度均下降,以富里酸为代表性有机物的Ⅲ区相对荧光强度下降幅度最大,表明该区域内有较多可以与氯发生反应的活性物质,因此该类有机物对该多级消毒管网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贡献较大,需要重点控制。使用EPANET2.0软件构建Y镇实际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调整管道初始海曾-威廉C值进行水力模型校核,控制节点压力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0.02 MPa以内。基于准确的水力模型进一步构建管网余氯衰减和三卤甲烷生成的水质模型,控制水质监测点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30%以内。通过模拟多级消毒方案的调整,以保障管网末梢余氯达标和减少三卤甲烷生成为目标,优化多级消毒的点位设置和分级消毒剂投加量,提出适合Y镇供水管网的最佳多级消毒方案。

冯炜南[5](2020)在《余氯衰减单参数变反应速率模型研究》文中认为供水管网中余氯浓度过高会产生异味和消毒副产物,过低易发生二次污染影响水质安全,因此余氯浓度的监测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建立更为精确的水质模型,模拟供水管网运行过程中余氯浓度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可为供水管网的水质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主体水氯衰减模型中一级模型由于计算简单、参数少、拟合效果较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模拟,但主体水模型的准确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近几年,余氯衰减变反应速率思想涌现,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代表性的变速率系数氯衰减模型(Variable Rate Coefficient Model,简称VRC模型)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好等优势,但VRC模型由于参数过多、结构复杂,未能在供水管网水质模拟中进行应用。考虑到一级模型和VRC模型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一级模型和VRC模型的建立思路,提出了主体水余氯衰减单参数变反应速率模型(Single Parameter Variable Rate Coefficient Model,简称SPVRC模型)。该模型中,总反应系数与氯反应物浓度视为整体变量,定义该变量为新的反应系数K。温度恒定时,K仅与氯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建立K与氯反应物消耗量的数学表达式,K的衰减是连续且随时间逐渐减小的。模型仅含一个参数K0,通过Arrhenius关系式建立SPVRC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并提出二次加氯和水体混合过程中,参数计算和模型调整的方法。设计在不同温度、二次加氯、水体混合情况下的余氯衰减实验,将SPVRC模型用于实验数据的拟合分析,通过拟合优度R2、和方差SSE及标准误差RMSE评估准确性,拟合结果显示,SPVRC模型的对多种情况下的余氯衰减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比于其他主体水余氯衰减模型,SPVRC模型在以下方面更具优势:采用氯反应物浓度消耗量来表示反应进行程度,并通过数学关系建立其与反应速率系数的关系,在二次加氯发生时,氯反应物浓度消耗量不发生突变,计算过程更加简便;SPVRC模型提出了水样混合的余氯浓度衰减规律的模拟方法,用Arrhenius建立了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模型仅含有一个参数,且能反映出反应过程中氯反应物整体活性衰减的规律,使模型既具有简便性又保证了准确性,为后续在epanet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模型的初始氯浓度采用氯投加量比上水样体积计算的理论值,而非为提高模型适用性计算的最优值,减轻了模拟过程工作量。

俞鸿飞[6](2020)在《蓝藻胞外聚合物对供水管网水质及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藻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作为蓝藻细胞产生的高分子聚合物质,有机含量高,是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质重要的内源组成部分。游离态蓝藻EPS因其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不易被去除的特性,导致残留蓝藻EPS进入供水管网,成为重要污染源。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部饮用水的安全输送。多项研究表明:即使在净水厂处理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前提下,若出厂水中含有微量有机物,异养菌在供水输水过程中仍会生长繁殖,饮用水水质安全将得不到保障,居民生活健康亦受威胁,影响我国城市的有序发展。本研究针对经过常规水处理工艺后残留蓝藻EPS进入供水管网的情况,以蓝藻EPS对管网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为研究目标,主要关注并分析了不同管道内部环境条件下,供水管网中蓝藻EPS的降解转化规律,及其对管网水中常规水质指标及生物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同时探究了在动态连续供水管网系统中,不同含量蓝藻EPS对管网水常规水质指标及生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寻求降低蓝藻EPS对供水管网水质影响的办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含有蓝藻EPS的水厂处理出水覆存在不同附膜条件下的供水管道中,蓝藻EPS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蓝藻EPS作为高分子聚合物,进入管网后,提高了水中总有机碳含量。其中一部分与氯发生反应,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成为以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质为主的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增长,水中细菌等微生物利用小分子有机物为食物和能量来源开始生长繁殖,并将残留的蓝藻EPS继续分解利用,同时自养菌的生长繁殖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增多,蓝藻EPS产生及转化的有机组分的积累增加。(2)研究含有蓝藻EPS的水厂处理出水覆存在不同附膜条件下的供水管道中,蓝藻EPS对管道水质指标和细菌生长的影响。当饮用水中含有残留蓝藻EPS,蓝藻EPS易与氯发生反应,从而消耗余氯,降低氯量,减弱余氯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水中细菌活性恢复,逐渐开始生长繁殖,并且将蓝藻EPS作为营养基质和能量来源,加速微生物活动,细菌数量大量增加,细菌总数升高18-20倍,同时反作用于余氯、浊度等常规水质指标,加快余氯衰减速度,导致管网水质浊度在12-24h后即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上限,微生物的生长在与管网水质指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导致水中可被细菌吸收利用的有机物含量出现累积增加,BDOC在72h内增加37.2-39.5%,AOC增加365-393%,水质生物稳定性降低,水质安全受到威胁。(3)研究含有不同浓度蓝藻EPS的水厂处理出水在动态连续供水管网系统中,蓝藻EPS浓度的变化对常规水质指标、水中有机物含量、生物稳定性和细菌生长的影响。在含有蓝藻EPS供水管网中,蓝藻EPS浓度越高,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且经过72h,含不同浓度蓝藻EPS的管网饮用水中TOC含量相较初始时刻增加了 1.86-3.8倍;蓝藻EPS浓度越高,余氯衰减越快,管网水余氯量随蓝藻EPS浓度增加而衰减至体系运行72h、48h、甚至36h后即降为0。蓝藻EPS浓度越高,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越快,细菌数量增加,72h后,含不同浓度蓝藻EPS的管网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相较初始时刻升高21-26倍;含不同浓度蓝藻EPS的管网水中BDOC含量在72h内增加了 41.4-43.9%,AOC在72h内增加了 331-395%,水质生物稳定性降低,容易导致供水管网水质不符合水质安全标准,出现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在目前供水管网系统中,尤其是蓝藻爆发时期的管网运行过程中,合理有效的调控管网水蓝藻EPS的输入对管网生物稳定性及水质安全至关重要。

李明[7](2020)在《基于水力模型的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供水管网是城市的重要输水设施,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供水管网负荷日益加重,导致供水管道老化、漏损、爆管以及水体污染等事件普遍发生,管网末端水体余氯含量较低,管网水体水质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为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整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状况,建立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至关重要,模型的建立能有效保障城市供水管网水体水质安全。该文以C市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对C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和余氯衰减模型的建立及校核的相关内容做了深入研究。首先,系统性的阐述了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原理,对水力模型中管网方程组及其求解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通过C市供水管网GIS数据以及CAD图形,完成C市供水管网静、动态数据的采集,并采用实地现场勘查和人工监测等方式来对数据缺失部分进行补充,初步确定了C市供水管网的管段粗糙系数、节点流量分配方式、典型用户的用水模式以及用水曲线的变化规律,完成了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初步建立,实现了C市供水管网水力的动态模拟,为后续余氯衰减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提高C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精准度,选用6个典型压力监测点的实测数据来对水力模型进行多次校核,并修正水力模型的相关参数。校核结果表明:校核后的水力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符合水力模型建模的最小允许误差要求,所有校核压力监测点的压力误差都≤±4 m,压力误差≤±2 m占全部校核监测点的93.75%,压力误差≤±1 m占全部校核监测点的63.20%。其次,采用余氯衰减一级反应模型和拉格朗日时间驱动法来对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问题进行求解。随后对C市供水管网中各管段的主体水反应系数(Kw)和管壁余氯衰减系数(Kb)进行初步确定,其中通过离线烧杯实验对水厂出水进行主体水反应系数的测定,初步确定Kb值为-0.20 d-1,而管壁余氯衰减系数则根据已报道的研究成果并结合C市供水管网实际情况来综合确定,将管段按照管道铺设年限分为三组,第一组的Kw1值设为-0.03 m/d,第二组的Kw2值设为-0.05m/d,第三组的Kw3值设为-0.07 m/d。当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衰减系数确定后,在准确的水力模型基础上,利用EPANET软件完成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初步建立,实现了C市供水管网余氯的96小时模拟。最后,为保证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准确性,利用15个水质监测点的余氯真实值来对该模型进行校核。校核过程中,采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结合EPANET工具箱对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衰减系数进行自动寻优,算法经过68次迭代运算后,得出模型各组别的衰减系数最优解,其中校核后的第一组Kw1值为-0.03 m/d,第二组Kw2值为-0.053 m/d,第三组Kw3值为-0.124 m/d,而Kb值为-0.247 d-1。将校核后的模型与水质监测点的真实值进行对比发现,校核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模型中15个水质监测点的校正值与真实值的差值较小,所有水质监测点的校核精度都小于30%,满足余氯衰减模型的校核精度要求。通过C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和余氯衰减模型的建立,可以全面了解整个C市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状况,从而及时发现供水管网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保障管网水体水质安全,可以让用户喝到更加安全的饮用水,还可以为供水集团提供辅助管理,有利于加强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对管网水体水质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图[16]表[17]参[81]

毛湘云,徐冰峰,孟繁艺[8](2019)在《PSO-SVM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供水系统余氯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余氯量在供水系统内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建立了PSO-SVM与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管网末端余氯进行预测分析。该模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SVM的特性参数进行优化;采用BP神经网络对模型进行残差修正。通过对单一的BP模型和SVM模型、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比BP和SVM单一预测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62.30%、75.29%,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55.03%、54.27%。综上所述,该模型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预测精度高,运行稳定性强,对供水企业控制余氯的投加量和设置二次加氯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黄常[9](2019)在《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水是维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物质,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城市用水紧张的形势下,节水与提高用水效率是水资源可持续化利用的有效措施。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网布置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城市用地的拓展越来越复杂,城市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管网规模的迅速扩大与其消灾抗灾能力的不匹配是当前管网设计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脆弱性评估是识别管网关键性节点,制定高效的管理对策,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首先明确了脆弱性评估的主要思路,在现有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供水管网分布广、变化大的特性对输配水管网脆弱性的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管网事故影响方式的不同,把管网脆弱性归类为直接脆弱性和间接脆弱性,确定输配水管网直接脆弱性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标函数法将管网脆弱性分为水力和水质脆弱性,并分析了管网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筛选这些因素,分别构建分项指标量化模型、水力、水质及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最后,将已建立的脆弱性评估模型应用于重庆市生态城再生水输配水管网,建立基于水力脆弱性控制方案的经济比较模型以筛选控制系统水力脆弱性的经济技术合理的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脆弱性评估与应用的过程包含脆弱性识别、脆弱性模型建立、脆弱性评估和应用四个阶段。供水管网的脆弱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其存在伴随管网形成直到管网报废拆除。可通过管网系统在最大工况下,因管网水压不稳定、内部腐蚀等内在因素或外部荷载作用下导致管段破坏事故下,系统供水性能受到的损害程度与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的进行表征脆弱性的大小。(2)管网水力脆弱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管网拓扑连接性以及水力特性。水力脆弱性可分为管段和管网系统水力脆弱性。模型的各指标在20%变化范围内,水力脆弱性对管段自由度指标最为敏感,超出范围后模型对事故影响脆弱性指标最敏感。(3)管网水质脆弱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余氯、水龄和拓扑位置。水质脆弱性是以水力脆弱性性为依托。管网系统由管段和点元素组成,水质脆弱性评估模型可分为管段和管网系统水质脆弱性评估模型。(4)生态城再生水输配水管网系统管段流量整体偏低,中度脆弱等级以上的占总管段数的26.67%,且大部分靠近再生水水源或中途加压泵站。管段拓扑结构位置对管段脆弱性等级影响较大。管网系统水力脆弱性指标值为2.027,水质脆弱性指标值为2.423。管段水质脆弱性等级主要在中度脆弱性及以下,占总管段数的81.26%。管网总体能保证供水水质的稳定性,水质脆弱性高的管段位于管网边缘,管段流量较小,水龄较大的管段。在运行管理中,对该片区应重点关注并采取恰当的水质控制手段。系统脆弱性指标值为2.126。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脆弱性评估的定量分析模型。该评估模型能够为有关管理部门进行管网性能评价与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给排水规划设计人员优化设计工作提供研究手段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程郅涵[10](2019)在《基于统计分析和EPANET的供水管网浊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水管网大面积“黄水”事故易造成的大量客户投诉,严重损伤居民用水健康和供水企业社会效益。水务企业在快速解决“黄水”事故中逐步形成了以浊度作为评判“黄水”发生区域、反映水质变化的特征指标。本课题以构建供水管网浊度模型为目标,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索管网浊度变化特征,识别了影响浊度的主要响应指标,构建了基于主要响应指标的多组分水质模拟模型,并利用模型开展了快速应对“黄水”事故的控制策略研究。通过管网水质达标情况、化学稳定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域管网水达标率在99.9%以上,仅存在Fe超标和浊度异常波动的风险;管网水呈低碱低硬度、水质化学稳定性较差、腐蚀性较强的特点。通过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浊度与Fe、总氯、耗氧量和硫酸盐响应关系显着,其中与Fe、耗氧量、硫酸盐呈正相关,与总氯呈负相关。利用统计回归和遗传算法构建了浊度与Fe、耗氧量、硫酸盐、总氯的定量关系,按照拟合性、应用性、科学性等原则进行比选分析,最终选取遗传算法所得定量关系为最优。对其参数敏感度进行分析,得到各因素敏感度系数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Fe、硫酸盐、总氯和耗氧量。将所得到的遗传算法定量关系及主要响应指标主体水一阶动力学反应方程结合,构建了EPANET多组分水质模型。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浊度平稳或上升的实际现象,在0~0.35 NTU范围内浊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总体上吻合较好。利用模型模拟实际管网浊度动态变化情况,发现出厂水Fe含量波动对管网浊度影响最大,为管网“黄水”应急调控的关键控制因素。为保证管网水浊度低于0.5NTU,应控制出厂水的Fe<0.05 mg/L,总氯>1 mg/L,耗氧量<1.2 mg/L。针对某大面积“黄水”事故,该水厂应急调控措施为高锰酸钾投加量0.3~0.5 mg/L、次氯酸钠投加量0.4~0.5 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30~40 mg/L、混凝沉淀pH条件建议8.0~8.5。与此同时应采取事故节点局部管网水应急排放和定期管道冲洗的管网处置方案。

二、供水管网余氯预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供水管网余氯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供水管网浊度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Elman神经网络
2 供水管网浊度预测
    2.1 数据采集
    2.2 数据处理
    2.3 模型建立
    2.4 预测结果与分析
3 结语

(2)供水管网DMA管控下的减压阀优化布置及泵站协同压力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供水管网漏损涵义及成因分析
        1.2.1 管网漏损概念
        1.2.2 衡量漏损控制的指标
        1.2.3 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分析
    1.3 国内外控制管网漏损的研究
        1.3.1 国外控制管网漏损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控制管网漏损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DMA的设计、管理与维护
    2.1 DMA的概念与目的
    2.2 DMA的设计
        2.2.1 DMA的设计原则
        2.2.2 DMA的规划设计与安装
    2.3 DMA的管理
        2.3.1 DMA的初期管理
        2.3.2 DMA的常规管理
    2.4 DMA维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DMA实例研究
    3.1 设计要求
    3.2 初步DMA规划
        3.2.1 计算验证DMA分区可信度
    3.3 推荐方案的DMA对水质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3.3.1 EPANET水质模拟模型简介
        3.3.2 DMA对管网水龄的影响模拟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网漏损控制中阀门位置的优化研究
    4.1 阀门位置优化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
        4.1.1 目标函数的确定
        4.1.2 约束条件的确定
        4.1.3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4.1.4 阀门优化布置问题的特点
    4.2 遗传算法
    4.3 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思路与步骤
    4.4 阀门布置点优化实例
        4.4.1 设置参数说明
    4.5 遗传算法计算结果分析
        4.5.1 压力计算结果分析
    4.6 漏水量计算结果分析
    4.7 管网阀门控制压力的经济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供水泵站协同阀门调控的供水管网压力优化技术研究
    5.1 阀门协同泵站调控压力模型
        5.1.1 变速泵转速比与管网压力的确定
        5.1.2 目标函数的确定
        5.1.3 约束条件的确定
    5.2 模型求解
        5.2.1 粒子群算法简介
        5.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
    5.3 案例分析
        5.3.1 用水节点的漏失系数k_i的确定
        5.3.2 求解模型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3)基于给水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模拟的非完全混合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节点混合流态研究现状
        1.3.1 单节点混合流态研究现状
        1.3.2 小型管网节点混合流态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节点混合原理及研究方法
    2.1 节点水质混合理论
        2.1.1 节点混合理论基础
        2.1.2 节点混合程度评判指标定义
    2.2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方法
        2.2.1 计算流体力学
        2.2.2 正交试验法
    2.3 物理实验模型研究方法
        2.3.1 给水管网变态物理模型
        2.3.2 单节点混合实验模型构建
        2.3.3 小型管网节点混合实验模型
第3章 给水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2.1 十字节点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2.2 双T节点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2.3 H节点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3 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3.3.1 十字节点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3.3.2 双T节点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3.3.3 H节点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3.4 数值模型参数设定
        3.4.1 十字节点数值模型参数设定
        3.4.2 双T节点数值模型参数设定
        3.4.3 H节点数值模型参数设定
    3.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5.1 十字节点模拟结果分析
        3.5.2 双T节点模拟结果分析
        3.5.3 H节点模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给水管网节点混合流态实验模拟
    4.1 引言
    4.2 节点混合实验参数测量
    4.3 十字节点混合流态实验模拟
        4.3.1 实验模拟工况选择
        4.3.2 混合流态实验结果分析
    4.4 双T节点混合流态实验模拟
        4.4.1 实验模拟工况选择
        4.4.2 混合流态实验结果分析
    4.5 H型节点混合流态实验模拟
        4.5.1 实验模拟工况选择
        4.5.2 混合流态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给水管网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构建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5.3 十字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构建
        5.3.1 响应曲面法试验方案
        5.3.2 CFD数值模拟结果
        5.3.3 十字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建立
    5.4 双T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构建
        5.4.1 响应曲面法试验方案
        5.4.2 CFD数值模拟结果
        5.4.3 双T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建立
    5.5 H型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构建
        5.5.1 响应曲面法试验方案
        5.5.2 CFD数值模拟结果
        5.5.3 H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给水管网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验证及应用
    6.1 引言
    6.2 改进EPANET节点完全混合水质模型
        6.2.1 EPANET水质分析基础
        6.2.2 EPANET节点混合水质模型改进
        6.2.3 改进交叉型节点混合水质模型
    6.3 检验改进的EPANET节点非完全混合水质模型
        6.3.1 试验方案设计
        6.3.2 稳态溶质输运模拟检验
        6.3.3 瞬态溶质输运模拟检验
    6.4 小型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数值模拟研究
        6.4.1 小型管网几何模型建立
        6.4.2 小型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模拟求解参数设置
        6.4.3 小型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6.4.4 小型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6.5 小型管网节点混合流态实验模拟
        6.5.1 节点混合流态实验模拟工况设置
        6.5.2 节点混合流态实验模拟结果及分析
    6.6 工程应用
        6.6.1 EQ市管网建模与校核
        6.6.2 给水管网水质模型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中DBPs及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发展现状
        1.2.2 供水管网中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1.2.3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现状
        1.2.4 消毒对供水管网水质影响
        1.2.5 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
    1.3 选题来源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模型软件及水质分析方法
    2.1 管网模型软件
        2.1.1 水力模拟
        2.1.2 水质模拟
    2.2 水样采集与保存
    2.3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2.3.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
        2.3.2 消毒副产物及其生成势检测
        2.3.3 生物稳定性指标测定
        2.3.4 天然有机物分子量分级测定
    2.4 检测仪器与试剂
第三章 典型城乡统筹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江苏省域城乡统筹供水管网水质调研概要
    3.2 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3.3 淮河流域典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3.4 太湖流域典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3.5 同一流域典型城市不同处理工艺对供水管网水质的影响
        3.5.1 浊度
        3.5.2 总溶解性有机碳
        3.5.3 余氯与菌落总数
        3.5.4 三氯甲烷生成量
        3.5.5 生物稳定性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级消毒对实际管网水质影响研究
    4.1 多级消毒供水管线及各监测点位基本情况
    4.2 多级消毒供水管网中常规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4.2.1 浊度变化规律
        4.2.2 余氯衰减情况
        4.2.3 COD_(Mn)变化规律
        4.2.4 UV_(254)变化规律
    4.3 多级消毒供水管网水中DBPs水平分析
        4.3.1 THMs和HAAs变化规律
        4.3.2 DBPs最大生成势变化规律
    4.4 多级消毒供水管网中水质生物稳定性分析
        4.4.1 DOC浓度水平
        4.4.2 BDOC和AOC浓度水平
        4.4.3 菌落总数及大肠杆菌水平
        4.4.4 多级消毒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5 多级消毒对管网水中有机物特性影响研究
        4.5.1 多级消毒对管网水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影响
        4.5.2 多级消毒对管网水中有机物三维荧光特性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管网水力水质模型的多级消毒策略优化研究
    5.1 供水管网模型搭建
        5.1.1 管网水力模型搭建
        5.1.2 管网水质模型搭建
    5.2 多级消毒投加位置优化
        5.2.1 投加位置对管网余氯分布影响
        5.2.2 投加位置对管网三卤甲烷生成影响
    5.3 多级消毒投加配比优化研究
        5.3.1 投加配比对管网余氯分布影响
        5.3.2 投加配比对管网三卤甲烷生成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余氯衰减单参数变反应速率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饮用水消毒技术
        1.2.2 供水管网水质模型
        1.2.3 氯衰减模型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课题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实验用水
        2.2.2 实验试剂
        2.2.3 氯的测定方法
    2.3 氯衰减实验设计
        2.3.1 不同温度下的氯衰减实验设计
        2.3.2 二次加氯实验设计
        2.3.3 水体混合实验设计
    2.4 数据分析方法
        2.4.1 主体水实验数据分析
        2.4.2 供水管网余氯模拟分析
第3章 SPVRC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氯衰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氯衰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 模型建立与氯衰减影响因素的联系
    3.3 SPVRC模型建立
        3.3.1 SPVRC模型的建立目标
        3.3.2 SPVRC模型的数学推导
        3.3.3 SPVRC模型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PVRC模型的求解及验证
    4.1 引言
    4.2 数据分析思路
    4.3 SPVRC模型参数的校核
    4.4 模型应用于不同温度下的准确性
    4.5 模型应用于二次加氯的准确性
    4.6 模型应用于水体混合的准确性
    4.7 SPVRC模型与一级模型准确性的比较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SPVRC模型在epanet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Fosspoly供水管网水力模拟
    5.3 Fosspoly供水管网水质模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蓝藻胞外聚合物对供水管网水质及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蓝藻胞外聚合物的污染趋势
        1.2.2 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现状
        1.2.3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概念
        1.2.4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1.2.5 供水管网生物稳定性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蓝藻EPS在供水管道中的迁移和转化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水样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方法
        2.2.4 检测指标
        2.2.5 实验设备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供水管道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2.3.2 供水管道中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变化
        2.3.3 供水管道中多糖含量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蓝藻EPS对供水管道中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水样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方法
        3.2.4 检测指标
        3.2.5 实验设备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蓝藻EPS对供水管道余氯的影响
        3.3.2 蓝藻EPS对供水管道浊度的影响
        3.3.3 蓝藻EPS对供水管道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3.3.4 蓝藻EPS对供水管道可同化有机碳的影响
        3.3.5 蓝藻EPS对供水管道中细菌生长总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蓝藻EPS对连续供水管网系统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水样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方法
        4.2.4 检测指标
        4.2.5 实验设备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蓝藻EPS对连续供水管网系统余氯的影响
        4.3.2 蓝藻EPS对连续供水管网系统浊度的影响
        4.3.3 蓝藻EPS对连续供水管网系统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4 蓝藻EPS对连续供水管网系统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4.3.5 蓝藻EPS对连续供水管网系统可同化有机碳的影响
        4.3.6 蓝藻EPS对连续供水管网系统细菌总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水力模型的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力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余氯衰减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供水管网动态水力模型的建立及校核研究
    2.1 供水管网水力模拟软件比选
    2.2 水力模型建模步骤
    2.3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基础原理
        2.3.1 节点流量方程
        2.3.2 管段压降方程
        2.3.3 管道能量方程
    2.4 管网拓扑结构的建立
        2.4.1 C市供水管网状况
        2.4.2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所需的相关数据
        2.4.3 C市供水管网拓扑结构的导入及完善
    2.5 管道粗糙系数C的确定
    2.6 管网节点流量分配
    2.7 C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以及校核
        2.7.1 C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
        2.7.2 C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校核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建立研究
    3.1 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基础原理
        3.1.1 余氯衰减模型的模拟机理
        3.1.2 供水管网余氯衰减的原理
    3.2 余氯衰减模型的求解方法
    3.3 余氯衰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主体水反应系数的确定
        3.3.2 管壁余氯衰减系数的确定
    3.4 余氯衰减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校核研究
    4.1 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的校核方法及过程
        4.1.1 模型校核方法
        4.1.2 模型校核过程
    4.2 余氯衰减模型校核工具
        4.2.1 EPANET工具箱
        4.2.2 遗传算法工具箱
    4.3 余氯衰减模型校核数据的获取
    4.4 余氯衰减模型的参数校核
        4.4.1 校核目标函数的确定
        4.4.2 遗传算法工具箱校核参数设置
    4.5 余氯衰减模型的校核结果分析
    4.6 余氯衰减模型的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PSO-SVM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供水系统余氯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PSO-SVM与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2 组合算法模型的建立
    2.1 数据的筛选与处理
    2.2 SVM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2.2.1 SVM模型的建立
        2.2.2 SVM模型的优化
    2.3 BP残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2.4 组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4.1 组合模型的建立
        2.4.2 组合模型的结果验证
3结论

(9)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小结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供水管网脆弱性评估基础理论
    2.1 脆弱性评估基本思路
    2.2 管网的脆弱性识别
        2.2.1 管网脆弱性概念
        2.2.2 管网脆弱性评估范围
        2.2.3 脆弱性评估的原理
        2.2.4 脆弱性评估的主要方法
    2.3 图论的基本概念
        2.3.1 图
        2.3.2 图的路与圈及其连通性
        2.3.3 图的矩阵表达
    2.4 小结
3 供水管网水力脆弱性评估
    3.1 影响管网水力脆弱性的因素
    3.2 管网水力脆弱性评估模型
        3.2.1 管段水力脆弱性评估模型
        3.2.2 管网系统水力脆弱性评估模型
    3.3 水力参数计算
        3.3.1 水力计算基础方程
        3.3.2 管网计算方法分类
        3.3.3 事故工况下管网水力计算
        3.3.4 管网模拟工具
    3.4 管网模型的建立
        3.4.1 管网模型属性
        3.4.2 EPANET模型构建
    3.5 管网水力脆弱性评估模型流程
    3.6 水力脆弱性模型算例
    3.7 敏感性分析
    3.8 算法与程序
    3.9 小结
4 供水管网水质脆弱性评估
    4.1 影响水质脆弱性的因素
    4.2 管网水质脆弱性评估模型
        4.2.1 管段水质脆弱性评估模型
        4.2.2 管网系统水质脆弱性评估模型
    4.3 水质参数求解
        4.3.1 管网水质计算基础
        4.3.2 软件模拟工具
    4.4 管网水质脆弱性评估模型流程
    4.5 算法程序
    4.6 管网脆弱性评估模型
        4.6.1 脆弱性评估模型
        4.6.2 模型的应用
    4.7 小结
5 悦来生态城再生水管网脆弱性评估
    5.1 悦来生态城再生水管网概况
        5.1.1 悦来生态城概况
        5.1.2 生态城再生水概况
    5.2 管网系统水力脆弱性评估
        5.2.1 EPANET管网模型的建立
        5.2.2 正常工况水力模拟分析
        5.2.3 事故工况水力模拟分析
        5.2.4 管网水力脆弱性评估
    5.3 管网系统水质脆弱性评估
        5.3.1 管网水质模拟
        5.3.2 管网水质脆弱性评估
    5.4 管网脆弱性降低与控制
        5.4.1 管网方案经济比较模型
        5.4.2 方案一管网评价
        5.4.3 方案二管网评价
        5.4.4 方案三管网评价
    5.5 基于脆弱性分析的生态城再生水管网风险管理
        5.5.1 管段水头损失最小路径指标分析
        5.5.2 管段水力脆弱性指标分析
        5.5.3 生态城管网水力风险管理建议
        5.5.4 生态城管网水质风险管理建议
    5.6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表1
附表2
致谢

(10)基于统计分析和EPANET的供水管网浊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网浊度的影响因素
        1.2.2 管网浊度模型研究进展
        1.2.3 管网浊度调控方法
        1.2.4 主要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模型数据来源
        2.1.1 供水管网水质调研
        2.1.2 管段管垢取样与分析
    2.2 数据分析与浊度数学模型构建
        2.2.1 水质特征研究
        2.2.2 管垢分析
        2.2.3 数学模型构建
        2.2.4 数学模型比选与分析
    2.3 EPANET多组分水质模型
        2.3.1 物质传输机理
        2.3.2 动态模型求解算法
        2.3.3 物质两相化学反应
第3章 管网水浊度变化特征研究
    3.1 管网水水质特征分析
        3.1.1 水质达标概况
        3.1.2 化学稳定性
        3.1.3 时空变化特征
    3.2 给水管网管垢特征分析
        3.2.1 表观形态
        3.2.2 微观形态
        3.2.3 组成成分
    3.3 浊度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3.3.1 响应指标及相关性
        3.3.2 影响因素及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浊度数学模型构建
    4.1 模型建立
        4.1.1 统计回归方式
        4.1.2 遗传算法方式
    4.2 模型结果讨论
        4.2.1 模型比选
        4.2.2 理论解释
    4.3 敏感度分析
        4.3.1 Fe敏感度
        4.3.2 总氯敏感度
        4.3.3 耗氧量敏感度
        4.3.4 硫酸盐敏感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PANET多组分水质模型构建及应用
    5.1 模型构建
    5.2 模型应用
        5.2.1 基本概况
        5.2.2 水力模拟
        5.2.3 模型验证
        5.2.4 浊度模拟
    5.3 浊度调控策略研究
        5.3.1 制水工艺调控方案
        5.3.2 供水管网处置方案
    5.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供水管网余氯预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供水管网浊度预测研究[J]. 王亦琳,陶涛,赵平伟,姚灵. 中国市政工程, 2022(01)
  • [2]供水管网DMA管控下的减压阀优化布置及泵站协同压力调控技术研究[D]. 种宇飞.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给水管网节点混合流态模拟的非完全混合模型研究[D]. 齐世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多级消毒对城乡统筹供水管网中DBPs及水质生物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柯. 东南大学, 2020(01)
  • [5]余氯衰减单参数变反应速率模型研究[D]. 冯炜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蓝藻胞外聚合物对供水管网水质及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俞鸿飞. 扬州大学, 2020(04)
  • [7]基于水力模型的C市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研究[D]. 李明.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8]PSO-SVM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供水系统余氯的方法[J]. 毛湘云,徐冰峰,孟繁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19(04)
  • [9]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脆弱性评估研究[D]. 黄常.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基于统计分析和EPANET的供水管网浊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程郅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标签:;  ;  

供水管网余氯预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