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始:研究提案

研究开始:研究提案

一、研究的开始:研究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朱雨琪[1](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培智班级识字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具备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智力障碍学生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汉字作为信息的呈现载体,使得识字教学在培智班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2016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识字与写字部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针对培智教师开展识字教学困难,智力障碍学生识字能力较差的现状,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本研究吸收和采纳了生活化和个别化教学理念,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对培智班级的识字教学进行探讨。通过对普通小学和培智学校中识字教学的相关研究梳理,结合培智班级的现实情况以及学生个别化差异,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培智班级开展识字教学的流程,在三轮行动研究中不断对这套识字教学流程进行修订和优化。研究发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增强,识字能力有所提升,表现为识字兴趣高涨,能对字形结构分析,能结合课文内容、生活图片和场景等资料对字义进行分析;教师识字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开展识字教学的思路更清晰,对识字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对识字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更细化,更重视开展生活化和差异化识字教学。基于此,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六点结论:(1)培智班级识字教学的流程包括:确定识字教学目标、选择识字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围绕目标完善教学环节、对识字教学结果进行教学评价四步骤;(2)在确定识字教学目标时,参考《新课标》内容,根据学生能力从字音、字形、字义上制定分层识字教学目标;(3)选择教学形式和识字教学方法时,第一,在教学形式上,根据课文生字数量和字形复杂程度选择集中教学或分散教学;第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依据班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音、形、义上选择切入口;再次,确定教学切入口后选择具体的识字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强化汉字音、形、义三方面的联系;(4)在安排教学环节时,教师在培智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厘清识字教学出现的环节和占用比例。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教学评一致性”对识字内容进行授课,以“新授知识点-巩固练习活动”为一个教学片段安排识字内容,开展“小步子”教学;(5)培智教师对学生的识字结果进行评价时,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在课堂后利用识字单、作业单考察学生。充分利用教室物理环境,布置“识字树”让学生贴一贴所学生字,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所学汉字;(6)学生的个别化情况、《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汉字特点和培智教师教学能力对识字教学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本研究对培智班级开展识字教学提出以下建议: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握识字教学方向;深入研究学情,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我发展,提高教师语文素养;开展校本教研,培养教师识字教学能力。

杨子萍[2](2021)在《凯里市S幼儿园“跳竹竿”游戏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累积了丰富的民间智慧,是幼儿重要的成长资源。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把本土民间游戏作为园本课程进行开发利用,也取得很多的经验和成效。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优化幼儿园民间游戏,帮助提升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质量,让民间游戏符合现在幼儿需要,是当前民间游戏活动开发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民间游戏“跳竹竿”为切入点,采取行动研究的范式,同时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与整理分析资料,并将民间游戏“跳竹竿”活动设计为三轮行动研究:感知“跳竹竿”游戏——体验“跳竹竿”游戏——创新“跳竹竿”游戏。研究针对S幼儿园大班幼儿,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家长助教活动、亲子活动、户外游戏以及在一日生活活动过渡环节的个别活动,优化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活动评价,最后得出民间游戏“跳竹竿”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探索,并通过这一游戏找寻出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活动课程的路径。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促进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家长的自身成长。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章节,分别是绪论部分;第一章,活动方案设计的准备—准备“跳竹竿”游戏;第二章,第一轮行动研究—感知“跳竹竿”游戏;第三章,第二轮行动研究—体验“跳竹竿”游戏;第四章,第三轮行动研究—创新“跳竹竿”游戏;第五章,总结与反思—分析“跳竹竿”游戏。

吕延帅[3](2021)在《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文中指出提到“绘本”,我们并不陌生,这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阅读载体,也是陪伴幼儿最久的阅读伙伴。而中国原创绘本的出现,更是拉近了幼儿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升了幼儿对于传统艺术元素的审美认知,也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观察法对济南市C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C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绘本及原创绘本认知理论与实践层面脱节、绘本活动目标偏重能力掌握、绘本活动内容选择忽略内容解读及潜在的教育价值、绘本组织实施方式沿用传统模式以及绘本活动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基于原创绘本以C幼儿园大二班31名幼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和B两组分别在原创绘本的“生活礼仪”“亲情与爱”和“民俗文化”三个主题系列下进行两轮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的每个主题或者每一轮阅读教学结束后,研究者与合作教师进行反思研讨,为下一主题或者下一轮的阅读教学做准备。三个主题的行动研究结束后,从对幼儿教师影响、家长影响及幼儿影响等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效果分析,最后提出:从幼儿园角度,要开发多种渠道、扩充优秀原创绘本在园数量;创新培训途径、定期对教师进行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培训;加强家园共育、提升原创绘本阅读的宣传力度。从幼儿教师角度,要提高教师的绘本文学素养、加强教师筛选优秀原创绘本能力;培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原创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质量。从幼儿家长角度,要丰富优秀原创绘本的储备、进行有效亲子阅读;积极配合家园共育工作、提升幼儿原创绘本阅读兴趣。同时倡议原创绘本创作者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趣味进行创作,让更多富含教育性和可操作性、突破“中国味道”束缚、主题多样化的原创作品产生等教育建议。多措并举,促进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幼儿阅读教学的更好发展。

冯春艳[4](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赵扬[5](2020)在《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探究药物的安全性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以指导下一阶段的临床试验。在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新化合物首次应用于人体,具有较高的风险,同时常有大量健康受试者参与,需要在试验病房由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展试验与医疗监护,故其质量管理更为独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均针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某个方面或环节,宏观系统性的质量管理研究很少,尤其是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系统性实证研究更加缺乏。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和法律法规回顾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法、横断面调查、典型案例及数理分析等,构建宏观视角下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和微观视角下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提升的建议,以期填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不足,实践上满足现代药物研发管理的迫切需要(如2020年新冠疫苗的研发管理)。【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选择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平台(clinicaltrials.gov)与我国“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www.chinadrugtrials.org.cn)两个数据平台中2013年3月-2018年9月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信息作为资料来源与数据源,并结合文献研究,总结分析国内外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特征、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情况,归纳质量管理要素。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自编结构化问卷。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评分越高质量越好),从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整体质量、受试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试验病房建设与管理水平、试验实施的风险管理等五个方面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对政府监管、行业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研究团队管理、申办方/CRO管理等5类宏观管理影响因素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影响的大小进行评价。使用此问卷调研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相关人员,最终收集604份有效问卷。应用Mplus7.4和SPSS19.0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应用SPSS19.0进行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和5类影响因素影响的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Mplus7.4构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和5类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并在22家医疗机构内进行实证研究,对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数法、TOPSⅠS法等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别计算相关系数(r)和p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分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特征,为提出政策建议打下基础。【结果】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现状:与欧盟国家、日本、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比较,我国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数量较少(中国1458项、欧盟国家2741项、日本344项、美国6388项)、盲法使用比例较低(中国28%、欧盟国家37%、日本42%、美国36%、全球平均水平38%)、试验方案设计随机化比例较高(中国62%、欧盟国家45%、日本42%、美国42%、全球平均水平43%)、使用健康受试者比例较高(中国56%、欧盟国家47%、日本33%、美国32%、全球平均水平37%)、申办方几乎全部为企业(中国96%、欧盟国家60%、日本59%、美国57%、全球平均水平42%)。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式框架:通过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情况的回顾梳理,初步整理归纳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要素清单:(1)在宏观层面,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监管、行业组织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申办方(包括CRO)管理及研究团队管理。(2)在微观层面,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Ⅰ期临床研究室建设与管理;申办方与研究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实施中的风险管理;试验过程的各项工作制度、SOP制定与执行等。基于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以上质量管理要素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框架与问卷。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整体质量总体评分为3.81分(总分5分),介于较好和一般之间;试验实施的风险管理评分相对较低,受试者权益保护评分相对最高。在描述性及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RMSEA=0.057,TLⅠ=0.971,CFⅠ=0.974。除研究团队外(β=0.055,P=0.468),政府监管(β=0.249,P<0.001)、行业监管(β=0.344,P<0.001)、医疗机构管理(β=0.203,P=0.023)和申办方/CRO管理(β=-0.253,P=0.005)均显着影响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构方程模型一致。此外,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影响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各类影响因素之间也相互作用:政府监管与行业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研究团队管理、申办方/CRO管理之间显着相互影响(β=0.664,0.661,0.569,0.560,p<0.001);医疗机构管理与行业管理、研究团队管理、申办方/CRO管理之间显着相互影响(β=0.729,0.766,0.790,p<0.001);行业管理与研究团队管理、申办方/CRO管理之间显着相互影响(β=0.644,0.663,p<0.001);研究团队管理与申办方/CRO管理之间显着相互影响(β=0.777,p<0.001)。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形成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Ⅰ期临床研究室建设与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试验设计与风险管理、试验过程管理;15个二级指标及73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咨询表回收率均为100%,一级和二级指标权威系数均大于0.7,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387(P<0.01)。应用上述指标体系,对22家医院开展实证研究,其中19家医院总评分达到良好(评分4分以上,5分满分),3家医院接近良好(评分3.88-3.99分)。各指标中申办方/CRO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得分较低(评分低于4分,5分满分)。应用直接加和法、TOPSⅠS法、综合指数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直接加和法和TOPSⅠS法的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54,直接加和法和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4。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案例研究:结果显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优秀的复合型研究团队、严谨高效的伦理审查以及有效的风险防控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提升发挥着积极影响。【结论与建议】1.本研究首次构建了多方参与、综合管理为特点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结果显示政府监管、行业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研究团队和申办方/CRO管理等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政府监管、行业管理和医疗机构正向影响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研究团队对试验质量影响不显着,说明研究团队人员在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激发;申办方/CRO管理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影响系数为负值,揭示了申办方/CRO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缺失。上述结论可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2.构建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覆盖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测评工具。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申办方/CRO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是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需要继续加强的两个方面。3.提升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临床研究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的主导作用,建立临床研究体系建设的有效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指导文件,创新监管模式提升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监管效力,建立覆盖申办方/CRO监管的全方位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监管体系;鼓励和推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体系建设,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开展监查稽查,建设受试者招募数据库和区域伦理中心,开展培训工作;医疗机构正确把握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发展方向,关注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各项质量要求。【创新与不足】构建了多方参与、综合管理为特点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管理模型;构建了覆盖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成果丰富了药物临床试验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模型与工具,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微观与宏观循证依据。由于调查对象为中国临床试验的机构,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推广性可能存在局限。

杨娟[6](2020)在《遵义市G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丢沙包”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间游戏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着丰富的民间智慧,是幼儿重要的成长资源。依循民间游戏之内在逻辑,优化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使之成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已逐渐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民间游戏“丢沙包”为切入点,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辅之以观察法、访谈法和作品分析法展开研究。研究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以及在一日生活活动过渡环节的个别活动,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活动方案,最终寻找出一条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路径。本研究采用“三段式”行动研究,将民间游戏“丢沙包”活动设计为三阶段:走进“丢沙包”游戏——探索“丢沙包”游戏——创新“丢沙包”游戏。最后探索得出民间游戏“丢沙包”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并通过这一游戏找寻出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从以上三轮行动研究过程看,欲优化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须厘清几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制定的“教育性”和“层次性”、内容选择的“适宜性”和“生活性”、实施过程的“游戏性”和“渐进性”,结果评价的“多元性”和“动态性”,等等。唯其如此,幼儿、教师及民间文化三者方能联动共生与发展。

孟美任[7](2020)在《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传统学术交流机制中,科研过程中的“非正式交流”与以商业学术出版为代表的“正式交流”相互分离,致使原本贯穿科研过程的“研究产生交流、交流促进研究”连贯一体化的状态被破坏,多元交互的交流机制被碎片化甚至孤岛化。随着数字内容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传播的新形态和以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Linked In、Research Gate、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显着地提升了学术交流的范围、丰裕度和交互程度。随着数字科研和数字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的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表征、标注、揭示、发布、关联,都可以成为并正在成为“交流”的自然对象;几乎所有的科研过程及其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地组织、描述、管理并与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相互关联。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学术交流模式的认识。显然,传统的学术出版机制以及技术转变下的数字学术出版体系已经很难与“上游”的科研群体、科研人员、科研过程及其丰富的信息和信息交互相关联,很难对“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各类来源要素进行细致、便捷、精准地关联和溯源,很难呈现科研成果关联的丰富的科研要素及其演变,很难与“下游”科研社区及其丰富的信息进行关联和交互,难以成为科学发现、科研过程管理、科研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内在、方便、高效的支撑部分。因此,亟需根据科学研究本身的范式演变和学术交流的模式变化,分析学术交流体系可能的新模式新形态,探索支持这类新模式新形态的实施与运行机制,发现和设计这种机制嵌入过程、融汇流程、聚联社区、支持管理的措施与技术,试验从现有科研或出版机制相对平滑转换为新机制的可能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面向科研全谱段的学术交流需求分析本研究从现在及未来的数字科研和开放科学环境出发,根据科学研究“可发现、可理解、可评价、可重用”的基本要求,分析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与行为,调研分析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可数字化表征的要素(计划、过程、方法、工具、材料、人员、各阶段结果、评价等),调研国内外科研机构、科研社区和科技出版商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各种方法、工具和机制,并通过焦点访谈法调研“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分析阻碍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关键问题,为建立新型交流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提出,在数字科研环境下,“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交叉融汇,“显性交流”(人与人间的明显信息传递)和“隐性交流”(文献、数据、计划、方法、工具、评价等各自之间和两两之间的关联)相辅相成,显性交流和非显性迭代反馈密切结合,开放、协同、有效质量控制、有效权益管理成为交流基础能力,从而提出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学术交流模式,提出建立内在、便捷、高效并逐步智能地支持这种新型交流模式的机制已成为科研过程系统、科研社区平台和学术出版平台的迫切需求。(2)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型Pub+Lab本研究发现,支持上述多元、融汇、交互的科研信息交流的学术交流机制可以从科研过程管理平台、科研社区交流平台、或者学术出版平台的不同角度进行延伸、扩展、关联和组织。本研究选择从学术出版平台为切入点,从革新现有期刊出版交流平台入手,嵌入科研生命周期和科研活动及其信息交流过程,提出一种融汇出版(Publishing)与科研(Laboratory)的新型学术交流支持模式Pub+Lab,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核心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场景,将科技期刊从知识载体转型为知识服务工具,将期刊出版平台从内容发布平台转型为可嵌入科研过程和融汇多元交流的科研支持平台,从而打破现有学术出版与科学研究之间的隔离状态,使学术出版与知识创造的过程及其群体联系在一起。(3)研究设计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规范本研究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其对应的具体科研环节所产生的科研要素进行分析,借鉴已有的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方案登记机制、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发布与出版机制、科研社区平台等,重点分析设计能够描述各类科研要素的元数据规范。以科技期刊文献为切入点,对文献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期刊文献结构化描述,以提升描述规范与科研过程多元信息的适配性,从而支持将传统的科技期刊从科研结束后的固化的静态的知识产品转变为可嵌入到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和科研社区的结构化、关联化的知识工具。(4)基于科研共同体需求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以支持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为总体目标,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框架和功能模块,结合科研要素的结构化特征,在现有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试验实现科技期刊文献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等服务。试验结果表明,Pub+Lab学术交流平台能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要素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社区和科研知识域的交互交流,促进对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挖掘与讨论,有助于增强科研透明度和促进成果的检验与复用,初步验证了融汇出版与科研的预期能力。

胡悦[8](2020)在《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点穴疗法对老年清晨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率、中医症候、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的改善效果,以探讨通过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1.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采取两样本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采用抛硬币法将天津市某2所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于2019年7月至11月以2所社区中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例)开展研究。对照组(39例)在研究期间延续干预前日常高血压治疗;干预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和三阴交5个穴位进行每日睡前1次,每次约15分钟,为期8周的点穴治疗。2.在干预前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BIQ)评价患者基本情况;在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采用中医症候积分量表(TCMSSS)、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PRS-bs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价患者中医症候情况、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在干预前、干预2周时、干预4周时、干预6周时和干预8周时(干预结束后)使用医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干预期间患者清晨收缩压(MSBP)、清晨舒张压(MDBP)及清晨脉率(MPR)的变化情况。3.所有数据核对后录入Excel2013并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2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率、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Shapiro-Wilk检验进行数据的正态性检验;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或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检验、?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患者76例,两组各38例,实际有效样本为97.4%。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情况、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率、中医症候情况、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均衡可比。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清晨收缩压的组别效应(F=35.303,P<0.01)、时间效应(F=67.472,P<0.01)以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79.602,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清晨舒张压的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527,P=0.220),时间效应(F=5.714,P<0.01)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4.233,P<0.01)有统计学意义;清晨脉率的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109,P=0.296),时间效应(F=26.100,P<0.01)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25.357,P<0.01)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中医症候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干预组TCMSSS总分(t’=7.601,P<0.01)及主要症候TCMSSS得分(t=7.106,P<0.01)均低于对照组。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点穴疗法对改善患者症候有效(Z=5.512,P<0.01)并可缓解主要症候(?2=25.333,P<0.01)。3.两组血瘀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除情绪维度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799)外,干预组PRS-bss总分(t=6.976,P<0.01)、活动维度(t=6.474,P<0.01)、睡眠维度(t’=3.822,P<0.01)、加重维度(t=5.010,P<0.01)得分均低于对照组。4.两组睡眠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干预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t=3.680,P<0.01),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Z=2.583,P<0.05)。研究结论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中医症候、血瘀情况及睡眠质量,且降低清晨收缩压的效果随治疗时间的积累逐渐增强。然而,虽然本研究发现清晨舒张压与清晨脉率可以随点穴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暂未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点穴疗法对清晨舒张压与清晨脉率的效果及显效时间的确定仍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探讨。总体来看,点穴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护理手段,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清晨血压管理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经济、有效的补充护理思路与方法。

李龙[9](2020)在《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住宅可持续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护自然与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住宅短寿、维修困难、大拆大建和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给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发展可持续性住宅和运用可持续性建造方法两个维度来探索新的住宅建设与发展方式。为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我国引入SI住宅(Skeleton-Infill Building,SIBuilding),并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将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方法相结合,以期实现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建造方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由于SI住宅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研究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建造方法与SI住宅体系划分及功能之间的支撑关系尚不明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协调程度及建造过程集成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厘清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本研究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化协同和过程集成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 SI住宅理论思想源流及其在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 SI住宅的技术方法、建设管理模式及可持续性作用,借助文献计量分析系统综述了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主题及发展趋势;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将SI住宅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目标,论述了研究意义。(2)在SI住宅体系划分及工业化建造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概念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建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界定了住宅建设可持续性的概念;分析了 SI住宅可持续性表现及其与不同可持续性住宅的对比,论述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概述了本研究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分析了整体研究方案、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的支撑作用。(3)根据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通过文献研究和因素过滤确定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要素,界定了各可持续性要素的内容;运用名义小组法确定各可持续性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用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可持续性系统层次结构和各可持续性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运用矩阵实验室法对各可持续性要素分类,分析了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从整体系统层次、基线维度层次和可持续性要素层次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4)根据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关系及网络化特征,运用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了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利益相关方元网络协同模型;根据元网络模型确定了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其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及其对工业化建造方法集成的推动作用;运用二模网分析模型进行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识别了核心工业化方法和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了核心块之间及核心块与边缘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元网络协同关系进行二模转一模,确定了集成程度较高的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5)根据精益建造理论和并行工程理论分析了 SI住宅建造更新过程的离散性过程属性,提出了基于精益和并行的过程集成优化框架;运用IDEFO功能模型分析了建造与更新系统过程内的核心工作流程及工作间逻辑关系,结合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过程集成,构建了过程集成优化模型,优化了系统过程中的迭代、并行与耦合工作关系;分析了过程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住宅产业化理论提出了宏观过程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结合精益建造与并行工程理论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并行建造方案;选取具体的SI住宅建设案例,通过工业化建造方案分析和过程优化效果分析,验证了过程集成模型,探讨了过程集成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本研究从中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出发,结合SI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协同机理和过程集成机理三个部分系统研究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工作对拓展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管理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同时为中国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实践提供了可实施操作的依据。

曹红十[10](2019)在《基于减重步行训练集束化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丧失,引起运动功能障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急救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救援能力的提升,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TISCI)所占比例增加。运动功能康复对TISCI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改善其运动功能,而且可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有助于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因此,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措施与开始干预的起始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康复医学与护理学的不断发展,运动功能康复手段与措施也日益多样化,其中减重步行训练(BWST)是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文献回顾发现临床多采用某种或几种干预措施,缺乏科学构建集束化方案进行干预的研究,也未见BWST运动康复干预最佳起始时间点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索基于循证基础上,科学构建BWST集束化方案用于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并寻找最佳BWST起始时间点,为临床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和科学依据。第一部分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分析急性期TI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长春市某大学附属三甲综合医院脊柱外科入院治疗且损伤平面在T1L5之间的TISCI患者。结果:(1)86名患者完成本研究,男性为主(88.4%),年龄以3550岁居多(44.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为主(76.8%);多数患者有配偶(74.4%);住院时长以4周内为主(72.1%)。损伤平面位于胸段患者居多(67.4%);损伤程度中B级居多(48.8%);损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伤(40.7%)和高处坠落伤(30.2%)为主;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以612小时为主(48.8%);未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患者更多(62.8%);受伤到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间隔时间以24周为主(56.3%)。(2)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多(41.9%)。(3)LEMS评分结果:入院1.0(0.0,8.3)与出院14.0(10.0,22.0)LEM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住院时长(Z=8.308)、损伤水平(T=2.166,P=0.037)、损伤程度(H=31.994,P=0.000)、是否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T=-4.709,P=0.000)及不同损伤到开始康复训练间隔时间(F=12.441,P=0.000)为患者LEMS评分影响因素。(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损伤后到开始康复训练间隔时间每增加2周,出院时的LEMS评分改善程度减少1.670分。结论:(1)本研究TISCI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教育程度较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是主要原因,多数患者为胸段损伤,受伤后能及时得到手术治疗,受伤到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间隔时间以24周为主。(2)研究对象发生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占比最高。(3)早期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损伤水平、损伤程度、损伤后是否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以及损伤后至参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间隔时间。(4)研究对象出院比入院时的LEMS评分有所改善;损伤程度为影响LEMS评分的因素,且随着受伤后至参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间隔时间延长,其入院和出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值降低。第二部分TSCI患者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建立及评价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合循证研究方法,提取国内外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的有效干预措施,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应用DEMATEL分析法对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进行评价,明确该方案中核心措施和辅助措施。方法:(1)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文献计量学和meta分析结果,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2)应用DEMATEL分析法,对建立的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进行评价,依据中心度和原因度,筛选有效措施并确定方案中的核心措施与辅助措施。结果:(1)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1)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得TSCI运动功能康复相关研究最强突变英文文献25篇。文献共引可视化分析获得8个聚类,分别是:“Walking scale”、“Population based study”、“Health outcome”、“Spinal cord injury worldwide”、“International standard”、“Lumbar spinal trauma”、“Inpatient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Traumatic center cord syndrom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获得TSCI运动功能康复研究最强突变关键词共25个。检索CNKI数据库,纳入64篇中文文献进行分析。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获得中心性>0.1关键词7个,包括:“并发症发生及管理”、“外伤性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规律”、“康复”和“康复护理以及康复训练”。检测到突变关键词1个:“脊髓损伤”,强度:9.3609。进行共引文献可视化分析,获得4个聚类。2)meta分析结果显示:BWST对于SCI患者步行能力(Z=5.33,P<0.000 01)、步行速度(Z=5.27,P<0.00001)、步行距离(Z=3.33,P=0.0009)、WISCIⅡ评分(Z=2.06,P=0.04)、下肢运动功能(Z=3.38,P=0.000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Z=3.27,P=0.001)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最终获得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干预重点,包括运动康复相关训练、物理因子康复训练、康复护理、职业康复和作业康复5个方面,共22个重点内容。(2)评价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1)排除无效措施,包括:其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如瑜伽、太极、水疗法、蜡疗法、职业技能评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安置,形成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包括16项措施。2)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包括核心措施和辅助措施。核心措施共8项,包括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维度:减重步行训练(BWST)、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物理因子康复训练维度: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护理维度:二便功能训练、呼吸及排痰训练;作业康复维度:轮椅训练、日常自理能力训练。辅助措施共8项,包括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维度:步行训练、牵伸训练;康复护理维度:轴线翻身、关节活动度训练、体位训练、卧位训练;作业康复维度:垫上运动、转移训练。结论:建立了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包括8项核心措施和8项辅助措施。第三部分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临床实证研究目的:(1)对比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与常规方案对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验证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2)在针对TISCI患者实施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基础上,比较BWST不同起始时间点对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差异,探索该方案BWST最佳起始时间点。方法:(1)采用1∶1匹配的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某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和康复科住院的TISCI患者设为试验组,应用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间TISCI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某大学附属三甲医院脊柱外科和康复科住院的TIS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BWST开始时间,将患者分成A、B、C共3组:A组为术后4周开始BWST,B组为术后8周开始BWST,C组为术后12周开始BWST。3组患者减重步行训练均持续12周。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将按照1:1:1的比例区组随机分配至各治疗组,区组长度为6。所有患者从术后开始均采用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该方案持续至术后24周。结果:(1)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结果。康复训练24周时,两组患者LEMS得分、BBS得分、SCIM III得分比较,集束化方案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Ρ=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19和Ρ=0.009);下肢静脉血栓、痉挛、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Ρ>0.05)。(2)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果1)术后24周时,A组、B组和C组TISCI患者的LEMS得分、BBS得分、SCIMⅢ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34、Ρ=0.015和Ρ=0.020),且B组和C组LEMS得分、BBS得分和SCIMⅢ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2、Ρ=0.007和Ρ=0.008)。2)BWST干预4周时,A组、B组和C组TISCI患者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但A组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略高于B组和C组。3)BWST干预8周时,A组、B组和C组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00和Ρ=0.010)。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A组和B组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显着高于C组(Ρ<0.05)。4)BWST干预12周时,A组、B组和C组的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差异均具有显着性(Ρ=0.004、Ρ=0.001和Ρ=0.003)。A组和B组LEMS得分、SCIMⅢ得分和BBS得分差值显着高于C组(Ρ<0.05)。B组LEMS得分、SCIMⅢ得分、BBS得分差值略高于A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5)术后24周时,A组,B组和C组TISC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1)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可提高TISCI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降低TISCI患者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但未能有效降低TISCI患者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痉挛发生率。(2)在BWST集束化方案的基础上,48周开始BWSTT能显着改善TISCI早期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二、研究的开始:研究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的开始:研究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标背景下培智班级识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识字能力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1.2 识字与写字是《新课标》学习领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培智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增加了识字教学的难度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培智学校
        1.3.2 识字
        1.3.3 识字教学
    1.4 文献综述
        1.4.1 普通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
        1.4.2 培智学校识字教学的研究
        1.4.3 研究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样本
        2.3.1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
        2.3.2 合作教师
    2.4 研究方法
        2.4.1 行动研究法
        2.4.2 访谈法
        2.4.3 观察法
    2.5 研究工具
        2.5.1 自编教师访谈提纲
        2.5.2 课堂观察记录表
        2.5.3 《新课标》生活语文五级识字评量表
        2.5.4 自编识字单
    2.6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6.1 数据的收集
        2.6.2 数据的分析
    2.7 研究思路
3 培智班级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过程
    3.1 理论依据
        3.1.1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1.2 人本主义理论
        3.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前期研究
        3.2.1 研究目标
        3.2.2 研究过程
        3.2.3 反思与讨论
    3.3 识字教学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3.3.1 识字教学目标的制定
        3.3.2 识字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择
        3.3.3 识字教学环节的完善
        3.3.4 教学评价方式
    3.4 第一轮行动研究:初探识字教学流程
        3.4.1 研究目标
        3.4.2 识字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4.3 研究结果
        3.4.4 研究反思
    3.5 第二轮行动研究:修改识字教学流程
        3.5.1 研究目标
        3.5.2 识字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5.3 研究结果
        3.5.4 研究反思
    3.6 第三轮行动研究:完善识字教学流程
        3.6.1 研究目标
        3.6.2 识字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6.3 研究结果
        3.6.4 研究反思
4 结果与讨论
    4.1 培智班级开展识字教学流程得以优化
        4.1.1 从学生能力出发,分层制定识字教学目标
        4.1.2 基于学情和汉字特点,灵活选择识字教学形式和方法
        4.1.3 小步子教学多巩固,合理安排识字教学环节
        4.1.4 巧用材料,多时段多样化选择教学评价方式
    4.2 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增强
        4.2.1 学生的识字能力显着提高
        4.2.2 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提高
        4.2.3 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得到关注
    4.3 教师识字教学能力的提升
        4.3.1 教师开展识字教学的思路更清晰
        4.3.2 教师安排识字教学内容更细化
        4.3.3 教师更重视开展生活化和差异化识字教学
    4.4 影响培智班级开展识字教学的因素
        4.4.1 个别化差异影响识字教学的开展
        4.4.2 《新课标》指导识字教学的方向
        4.4.3 汉字特点影响识字教学方法的选择
        4.4.4 培智教师教学能力影响识字教学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握识字教学方向和目标
        5.2.2 深入研究学情,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识字教学活动
        5.2.3 注重自我发展,提高培智教师语文素养
        5.2.4 开展校本教研,培养教师识字教学能力
6 本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6.1 研究不足
    6.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凯里市S幼儿园“跳竹竿”游戏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价值
        (二)S幼儿园开展“跳竹竿”游戏存在的不足
        (三)幼儿园开展改进“跳竹竿”游戏活动行动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间游戏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
        (三)“跳竹竿”
        (四)游戏活动优化
    四、文献综述
        (一)民间游戏价值的相关研究
        (二)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
        (三)民间游戏“跳竹竿”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活动方案设计的准备:准备“跳竹竿”游戏
    一、研究背景资料
        (一)研究场所及资源
        (二)研究对象
        (三)合作教师
    二、研究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整体实施的现状
        (二)幼儿园“跳竹竿”游戏的具体现状
        (三)家长及社区“跳竹竿”游戏的支持状况
    三、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资料的收集
        (二)资料的整理
第二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感知“跳竹竿”游戏
    一、“跳竹竿”游戏的第一轮行动研究方案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集体活动:有趣的“跳竹竿”游戏
        (二)集体活动:初探“跳竹竿”游戏
        (三)区域活动:“跳竹竿”游戏玩法的实践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一)方案设计的反思
        (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反思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四)家园合作的反思
第三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体验“跳竹竿”游戏
    一、“跳竹竿”游戏的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一日生活活动:跳“井字竿”与“米字竿”
        (二)家长助教活动:舞动竹竿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方案设计的反思
        (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反思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四)家园合作的反思
第四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创新“跳竹竿”游戏
    一、“跳竹竿”游戏的第三轮行动研究方案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亲子活动:竹竿大变身
        (二)幼儿自主创新:“跳竹竿”游戏的多样化拓展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方案设计的反思
        (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反思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四)家园合作的反思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分析“跳竹竿”游戏
    一、民间游戏活动优化的总结
        (一)民间游戏“跳竹竿”活动优化的基本过程模式
        (二)民间游戏“跳竹竿”活动方案优化的设计与制定
        (三)民间游戏“跳竹竿”活动优化的成效
    二、民间游戏活动优化的反思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该领域未来研究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二、原创绘本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提升相关阅读主体认知
        三、目前幼儿园鲜少运用原创绘本开展幼儿阅读教学
        四、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一)理论目的
        (二)实践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绘本
        二、原创绘本
        三、幼儿绘本阅读教学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绘本及原创绘本相关研究
        (一)绘本相关研究
        (二)原创绘本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一)幼儿园阅读教学本体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阅读教学现状相关研究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一)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选择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现状与对策相关研究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应用趋势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四、泰勒原理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参与者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参与者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二、文献法
        三、观察法
        四、访谈法
    第四节 资料编码
    第五节 研究流程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
第三章 现状问题诊断分析及具体行动方案设计
    第一节 现状问题诊断分析
        一、现状分析
        二、问题诊断
    第二节 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案设计
        一、行动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二、行动研究设计方案的确立
第四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第一节 “生活礼仪”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公主怎么挖鼻屎》活动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屎壳郎的生日礼物》活动
    第二节 “亲情与爱”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活动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团圆》活动
    第三节 “民俗文化”主题活动方案的实施
        一、行动的初次实施《六十六头牛》活动
        二、行动的再次实施《一园青菜成了精》活动
第五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一、对原创绘本具有浓厚兴趣,尝试将其作为主要阅读媒介
        二、打破了教师对于传统绘本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势,提供了绘本阅读教学新思路
    第二节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对家长的影响
        一、提高了家长对于原创绘本的认知,原创绘本成为亲子阅读新载体
        二、加强了家长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
    第三节 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对大班幼儿的影响
        一、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幼儿对原创绘本的喜欢,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二、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提高了幼儿阅读的逻辑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基于原创绘本开展阅读教学促进幼儿生活习惯、情感表达和文化素养
第六章 原创绘本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具有可行性
        二、幼儿积极参与和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是其关键环节
        三、基于原创绘本对大班幼儿开展阅读教学蕴含教育价值
    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对幼儿园
        二、对幼儿教师
        三、对幼儿家长
        四、对原创绘本创作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观察记录表(行动研究前)
附录B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观察记录表(行动研究)
附录C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研讨记录表
附录D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访谈提纲(行动研究前)
附录E 原创绘本开展大班阅读教学访谈提纲(行动研究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二、 研究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 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
        (二)相关概念
        (三)小结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三、 研究取向
        (一)质的研究
        (二)个案研究
    四、 具体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文本分析法
        (五)行动研究法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转变理论
        (二)知识结构理论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一)教学分析
        (二)学情分析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三、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制定行动计划
    四、 行动实施
        (一)系统提取
        (二)揭示前概念
        (三)激发元认知
        (四)抽象概括
    五、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六、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五、 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反思不足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 制定行动计划
        (一)确定行动目标
        (二)制定行动计划
    三、 行动实施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四、 效果检测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一)研究成效
        (二)研究反思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一、 研究结论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二、 研究建议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三、 研究不足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 研究展望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和理论回顾
        1.2.1 基本概念
        1.2.2 理论回顾
    1.3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研究基础
        1.3.1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3.2 风险管理理念
        1.3.3 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
        1.3.4 临床试验质量评价工具研究
    1.4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研究基础
        1.4.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特点
        1.4.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研究基础
        1.4.2.1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1.4.2.2 受试者保护与管理
        1.4.2.3 试验病区与试验药房管理
        1.4.2.4 风险管理与不良事件处置
        1.4.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研究的科学问题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2.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及质量管理的政策与实践基础
        2.2.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研究
        2.2.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2.2.4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2.2.5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收集方法
        2.3.2 资料分析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及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监管回顾
    3.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
        3.1.2.1 国外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
        3.1.2.2 我国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
        3.1.2.3 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比较
        3.1.3 小结
    3.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法规梳理
        3.2.1 ICH临床试验法规
        3.2.2 美国药物临床试验法规
        3.2.3 欧洲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法规
        3.2.3.1 欧洲药品管理局
        3.2.3.2 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和英国制药工业协会
        3.2.3.3 意大利药监局
        3.2.3.4 法国相关学术团体
        3.2.4 日本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法规
        3.2.5 我国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法规
        3.2.6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法规中的质量要素
    3.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监管
        3.3.1 国外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监管
        3.3.1.1 美国监管情况
        3.3.1.2 欧盟监管情况
        3.3.1.3 日本监管情况
        3.3.2 我国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监管
    3.4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要素清单
        3.4.1 宏观层面对利益相关方的归纳整理
        3.4.2 微观层面对质量管理主要环节的归纳整理
    3.5 本章小结
4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宏观视角下
    4.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的测量基础
        4.1.1 研究方法
        4.1.1.1 初步设计
        4.1.1.2 专家咨询法
        4.1.1.2.1 对象与方法
        4.1.1.2.2 专家基本情况
        4.1.2 调查结果-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问卷构建
        4.1.3 小结
    4.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的构建
        4.2.1 研究方法
        4.2.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方法
        4.2.1.2 统计学方法
        4.2.1.2.1 信效度分析
        4.2.1.2.2 单因素分析
        4.2.1.2.3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4.2.1.2.4 结构方程模型(SEM)
        4.2.2 研究结果
        4.2.2.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2.2.2 问卷信效度
        4.2.2.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4.2.2.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2.2.2.3 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4.2.2.3 描述性分析
        4.2.2.3.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描述性分析
        4.2.2.3.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4.2.2.4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4.2.2.5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多因素回归的管理模型——有序多分类LOGⅠSTⅠC回归分析
        4.2.2.5.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整体质量)的回归模型
        4.2.2.5.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受试者权益保护程度)的回归模型
        4.2.2.5.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回归模型
        4.2.2.5.4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试验病房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回归模型
        4.2.2.5.5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试验实施的风险管理)的回归模型
        4.2.2.5.6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总体质量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4.2.2.6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基于5 类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微观视角下
    5.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1.2 指标体系的设计
        5.1.3 专家咨询法
        5.1.3.1 专家咨询表
        5.1.3.2 专家咨询分析内容与方法
        5.1.4 专家咨询分析结果
        5.1.4.1 第一轮咨询
        5.1.4.1.1 专家基本情况
        5.1.4.1.2 专家积极系数
        5.1.4.1.3 专家意见权威程度
        5.1.4.1.4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
        5.1.4.1.5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指标筛选
        5.1.4.1.6 专家补充意见
        5.1.4.2 第二轮咨询
        5.1.4.2.1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
        5.1.4.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指标筛选
        5.1.4.2.3 专家补充意见
        5.1.5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5.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评价的实证研究
        5.2.1 研究设计与实施
        5.2.1.1 研究目的
        5.2.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5.2.2 实证研究结果
        5.2.2.1 指标体系的信度系数
        5.2.2.2 各级指标评分情况
        5.2.2.3 各临床试验机构质量管理评分情况
        5.2.2.4 综合评价法、TOPSIS法、综合指数法的结果一致性研究
        5.2.3 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小结
    5.3 本章小结
6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对策——典型案例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调查主题
        6.1.2 调查对象
        6.1.3 研究内容
    6.2 研究结果
        6.2.1 案例医院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概况
        6.2.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特色
        6.2.2.1 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6.2.2.2 优秀的主要研究者
        6.2.2.3 科学的研究团队形成机制
        6.2.2.4 复合型药学专业人员
        6.2.2.5 严格的受试者保护
        6.2.2.6 严谨高效的伦理审查
        6.2.2.7 践行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
    6.3 对进一步提升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期许
    6.4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建议
    7.1 讨论
        7.1.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开展情况及法律法规、监管工作梳理
        7.1.1.1 试验数量及试验设计还存在差距
        7.1.1.2 试验整体质量有待提升
        7.1.1.3 法律法规建设与监管工作需要继续改进
        7.1.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
        7.1.2.1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型的总体讨论
        7.1.2.2 政府监管等因素对试验质量的影响
        7.1.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7.1.3.1 申办方/CRO的责任
        7.1.3.2 试验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7.2 建议
        7.2.1 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7.2.1.1 建立各方协调机制
        7.2.1.2 完善法律法规与技术指导文件
        7.2.1.3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力
        7.2.1.4 建立覆盖申办方/CRO监管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7.2.2 鼓励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试验质量管理
        7.2.2.1 参与制定技术指南
        7.2.2.2 开展监查和稽查
        7.2.2.3 参与建设受试者招募数据库
        7.2.2.4 开展GCP培训工作
        7.2.2.5 助力区域伦理中心建设
        7.2.3 医疗机构应加强试验质量管理
        7.2.3.1 正确定位药物Ⅰ期临床试验
        7.2.3.2 科学配备研究团队
        7.2.3.3 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要求
研究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工具及模型预调查问卷
附件3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工具及模型调查问卷
附件4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6)遵义市G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丢沙包”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高原现象”
        (三)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需要行动研究助力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间游戏
        (二)丢沙包游戏
        (三)幼儿园游戏
        (四)游戏活动优化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民间游戏价值的研究
        (二)关于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研究
        (三)关于幼儿园“丢沙包”游戏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准备“丢沙包”游戏:活动方案设计的准备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场所与资源
    三、合作教师
    四、前期调查与分析
        (一)幼儿民间游戏的经验
        (二)教师民间游戏的开发能力
        (三)家长民间游戏的态度
第二章 走进“丢沙包”游戏: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方案设计与准备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集体语言活动:有趣的沙包
        (二)集体艺术活动:不一样的沙包
        (三)集体体育活动:初玩沙包
        (四)区角沙包材料投放过程的观察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活动方案设计的反思
        (二)幼儿成效的反思
        (三)教师活动组织能力的反思
第三章 探索“丢沙包”游戏: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设计与准备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丢沙包”游戏环境创设的调整与完善
        (二)区域活动:抢沙包和抛沙包
        (三)户外游戏:夹包跑
        (四)集体游戏:跳格子和手扔脚踢沙包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活动方案设计的反思
        (二)幼儿发展的反思
        (三)教师成长的反思
第四章 创新“丢沙包”游戏:第三轮行动研究
    一、第三轮行动研究方案设计与准备
    二、活动实施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堡垒大作战
        (二)幼儿自主创新“丢沙包”游戏的追踪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活动方案设计的反思
        (二)幼儿发展的反思
        (三)教师发展的反思
第五章 走出“丢沙包”游戏:总结与反思
    一、行动研究优化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总结
        (一)关键:方法的选择
        (二)基础:内容的准备
        (三)重点:程序的制定
        (四)保障:结果的评价
    二、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反思
        (一)目标:教育性与层次性
        (二)内容:适宜性与生活性
        (三)实施:游戏性与渐进性
        (四)结果:多元性与动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
附录2 幼儿访谈提纲
附录3 幼儿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4 幼儿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学术交流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发挥积极作用
        1.1.2 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知识获取需求存在严重矛盾
        1.1.3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的迫切需求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学术交流模式的总体现状
        2.1.1 开放化以满足知识获取需求
        2.1.2 透明化以支持科研成果复用
        2.1.3 协同化以吸引科研共同体协同创新
        2.1.4 小结
    2.2 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数字化表征要素调研
        2.2.1 科研成果形态的演变
        2.2.2 数字科研全流程调研
        2.2.3 数字科研要素支撑深度知识发现与精准智能决策
    2.3 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2.3.1 开放科研框架(Open Science Framework)——Center for Open Science
        2.3.2 科研全周期的工具箱——Digital Science
        2.3.3 依托文献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2.3.4 深度知识发现——Springer Nature
        2.3.5 新型论文形式——Elsevier
        2.3.6 小结
    2.4 面向科研生命周期的工具/服务现状
    2.5 研究现状总结和不足分析
    2.6 本文的研究目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研究
    3.1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调研
        3.1.1 调研方法
        3.1.2 调研过程
        3.1.3 调研结果分析
        3.1.4 小结
    3.2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基本模型研究
    3.3 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
        3.3.1 Pub+Lab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3.3.2 Pub+Lab框架的主要应用场景
        3.3.3 Pub+Lab框架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机制研究
    4.1 科研要素类型分析
    4.2 科研要素描述规范研究
        4.2.1 类型一:研究假设(Hypothesis)
        4.2.2 类型二:文献综述(Review)
        4.2.3 类型三:研究方案(Protocol)
        4.2.4 类型四:研究方法(Method)
        4.2.5 类型五:研究数据(Data)
        4.2.6 类型六:软件工具(Software)
        4.2.7 类型七:观点讨论(Insight)
    4.3 元数据描述规范适配性研究
        4.3.1 科技文献知识元结构解析研究
        4.3.2 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Pub+Lab学术交流平台初步设计
    5.1 平台总体目标分析
    5.2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5.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3.1 科研要素生产模块
        5.3.2 基于科研要素的融汇交流模块
        5.3.3 基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ub+Lab学术交流模式示范平台实现及验证
    6.1 平台实现技术方案
        6.1.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6.1.2 数据库设计
    6.2 功能效果展示
    6.3 小同行推荐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贡献与创新
    7.3 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SD文件
    附录4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ML文件
    附录5 数据库表单设计
    附录6 示范平台用于展示效果的文章列表
    附录7 内容(软件)共享协议详细信息
    附录8 小同行推荐核心代码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假设
    5 操作性定义
    6 理论基础
    7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与脱落标准
        2.4 样本量计算
        2.5 分组方法
    3 研究工具
        3.1 基本情况调查表
        3.2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3.3 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
        3.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5 医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4 研究内容
        4.1 研究前准备工作
        4.2 对照组
        4.3 干预组
    5 资料收集
        5.1 资料收集时间
        5.2 资料收集标准
    6 统计分析方法
    7 质量控制
        7.1 准备阶段
        7.2 实施阶段
        7.3 资料收集和分析阶段
    8 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2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情况比较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
        4.1 两组患者清晨收缩压比较
        4.2 两组患者清晨舒张压比较
        4.3 两组患者清晨脉率比较
    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情况比较
    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瘀情况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2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
    3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
    4 点穴疗法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舒张压具有积极意义
    5 点穴疗法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脉率具有积极意义
    6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症候
    7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瘀情况
第五部分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清晨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国内外清晨血压的提出与发展
    2 中西医对清晨高血压的认识
    3 清晨高血压的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
    4 研究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住宅建设可持续面临的挑战
        1.1.2 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的结合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SI住宅研究发展现状
        1.2.2 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1.4.1 研究内容
        1.4.2 课题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基础概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SI住宅建设与更新概述
        2.1.1 SI住宅的概念与体系划分
        2.1.2 工业化建造的内涵分析
        2.1.3 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改造
    2.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概述
        2.2.1 住宅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2.2.2 SI住宅建设更新可持续性的内涵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界定
    2.3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3.1 住宅产业化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协同理论
        2.3.4 精益建设理论
        2.3.5 并行工程理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研究方案设计
        2.4.2 研究框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系统分析
    3.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构成要素
        3.1.1 可持续性要素识别方法设计
        3.1.2 可持续性构成要素的界定
    3.2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集成设计
        3.2.1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理论概述
        3.2.2 集成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步骤
    3.3 基于ISM-DEMATEL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分析
        3.3.1 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3.3.2 基于ISM的可持续系统层次结构分析
        3.3.3 基于DEMATEL的可持续性元素分析
        3.3.4 可持续性系统构成与关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网络协同机理
    4.1 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的界定
        4.1.1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
        4.1.2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的网络化特征
    4.2 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概述
        4.2.1 元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2 二模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3 二模网模型的分析内容
    4.3 可持续性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构建与分析
        4.3.1 可持续性元网络模型构建
        4.3.2 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3.3 利益相关方-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4 可持续性的网络协同分析
        4.4.1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中心性分析
        4.4.2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4.4.3 可持续性元网络协同机理分析
        4.4.4 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集成机理
    5.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的内涵
        5.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属性
        5.1.2 基于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的过程集成实施框架
    5.2 IDEF0与DSM模型概述
        5.2.1 IDEF0模型概述
        5.2.2 DSM模型概述
    5.3 基于IDEF0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建模
        5.3.1 IDEF0整体过程系统功能模型
        5.3.2 基于ICOM子图的过程系统分解建模
    5.4 基于DSM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优化
        5.4.1 过程逻辑关系的DSM界定
        5.4.2 DSM的回路识别算法
        5.4.3 基于路径搜索法的过程优化算法
        5.4.4 基于DSM的过程优化模型
    5.5 SI住宅建造过程集成机理分析
        5.5.1 SI住宅建造与更新过程优化的实施
        5.5.2 面向过程集成的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5.5.3 面向过程集成的现场建造策略分析
    5.6 SI住宅建造过程优化案例分析
        5.6.1 工业化集成建造方案分析
        5.6.2 过程优化效果分析
        5.6.3 过程集成对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附录B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目标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附录C SI住宅利益相关方与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减重步行训练集束化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减重步行训练
        1.2.2 运动疗法
        1.2.3 集束化方案
    1.3 减重步行训练在脊髓损伤运动康复应用的研究现状
        1.3.1 减重步行训练的基础研究
        1.3.2 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研究
        1.3.3 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康复辅助方法
        1.3.4 脊髓损伤康复效果评价
        1.3.5 脊髓损伤运动康复的影响因素
    1.4 集束化方案的研究现状
        1.4.1 集束化方案的临床应用
        1.4.2 集束化方案的构建
    1.5 理论基础
        1.5.1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1.5.2 应激系统理论
        1.5.3 赋能理论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技术路线
    1.8 伦理考量
第2章 创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描述性结果
        2.3.2 单因素分析结果
        2.3.3 运动功能相关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4 讨论
        2.4.1 描述性分析
        2.4.2 TISCI患者下肢运动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文献计量学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检索策略
        3.2.2 数据分析工具
        3.2.3 CiteSpaceⅤ软件相关参数、术语及其意义
        3.2.4 检索结果的归纳与分析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3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3.3.1 国外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3.3.2 国内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3.3.3 T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重点措施
    3.4 讨论
        3.4.1 文献计量学数据分析
        3.4.2 应用Cite Space研究T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文献的科学性
    3.5 小结
第4章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的Meta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资料与方法
        4.2.1 检索词及检索策略
        4.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4.2.3 文献筛选
        4.2.4 文献质量评价
        4.2.5 资料提取
        4.2.6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
        4.3.1 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
        4.3.2 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4.3.3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4.3.4 Meta分析结果
    4.4 讨论
        4.4.1 SCI患者减重步行训练干预方案分析
        4.4.2 减重步行训练对SCI患者干预效果分析
        4.4.3 本系统评价局限性及启示
    4.5 小结
第5章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构建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建立初始方案
        5.2.2 DEMATEL分析法
    5.3 结果
        5.3.1 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方案
        5.3.2 DEMATEL分析法结果
        5.3.3 建立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
    5.4 讨论
        5.4.1 DEMATEL方法分析
        5.4.2 方案的总体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方案的TISCI患者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方法
    6.3 结果
        6.3.1 社会人口学资料、病情资料分析
        6.3.2 康复训练前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6.3.3 康复训练后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6.3.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6.4 讨论
        6.4.1 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对TISCI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分析
        6.4.2 BWST集束化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对TISCI患者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BWSTT在 TISCI早期患者中应用的最佳起始时间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对象与方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研究方法
    7.3 结果
        7.3.1 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7.3.2 康复训练前各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7.3.3 进行BWSTT4 周时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7.3.4 进行BWSTT8 周时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7.3.5 进行BWSTT12 周时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7.3.6 术后24 周各组患者间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7.3.7 各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结果
    7.4 讨论
        7.4.1 BWSTT不同起始时间点对TI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7.4.2 BWSTT不同开始时间点对TISCI患者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7.4.3 BWSTT不同开始时间点对TISCI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7.4.4 BWST在 TISCI早期患者中应用的最佳起始时间点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研究的开始:研究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标背景下培智班级识字教学研究[D]. 朱雨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凯里市S幼儿园“跳竹竿”游戏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D]. 杨子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幼儿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济南市C幼儿园为例[D]. 吕延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模式研究[D]. 赵扬.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遵义市G幼儿园大班民间游戏“丢沙包”活动优化的行动研究[D]. 杨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 孟美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8]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D]. 胡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D]. 李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10]基于减重步行训练集束化方案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D]. 曹红十.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研究开始:研究提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