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证券化分析

助学贷款证券化分析

一、助学贷款证券化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汉康[1](2020)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文中指出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始于住房抵押贷款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开展起来。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中国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适用性方面,比较了住房抵押贷款等12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动因、制约发展的因素。通过中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了各种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运用分值评定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程度。适用性方面侧重于定性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以“违约率”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三类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安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的年化违约率”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风险程度)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化早偿、资产利率、证券利率、次级占比、评级下调、证券年限”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安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流动性方面,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度增长值、证券发行金额、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额”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并将流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盈利性方面,以“证券产品利差”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进行了量化比较。与前两节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将“证券产品利差”作为因变量,而是将“证券利润”作为因变量,以“证券产品利差、发行金额、各种费用”为自变量,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了度量中国资产证券化盈利性的模型。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为引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支撑的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体系(ASLP),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对需大力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了发展路径,包括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资产证券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衡量资产证券产品的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率先进行了探索。(2)在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产品“适用性”的主要依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风险程度),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产品的流动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标准和模型。(3)本文综合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评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四性”体系(ASLP)。

郭园[2](2015)在《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9年我国开始施行国家助学贷款以来,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就一直致力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2004年之前,助学贷款主要由商业银行承办,但是违约率偏高、银行贷款风险大等问题突出,银行出现“惜贷”现象。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开始介入助学贷款业务,推进了助学贷款工作的落实,并在2005年,与河南省教育厅进行合作与创新,成功地探索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并推广至全国。但是在“河南模式”中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会随着办理助学贷款人数的增加而负担更多的责任,导致高校的积极性不高。在2007年,我国又推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但是由于贷款供需失衡、财政高校负担大等问题,助学贷款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仍得不到资助。所以,国家助学贷款还需要继续完善,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2005年开始试点以来,在住房、消费、租赁等多方面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2012年资产证券化重启后,正在加速发展。如果将这种金融创新工具引入到我国助学贷款的管理中,将有助于助学贷款的有效实施。因此,本文以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基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针对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其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可行性,然后以美国联邦家庭教育助学贷款证券化为启示,以“邮元2014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邮元2014MBS)”这一案例模式为基础,探讨了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与邮元2014MBS的异同,提出了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构想,最后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顺利实施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力求通过对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研究,为我国助学贷款的发展找到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左涛[3](2014)在《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我国当前重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切入,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最行之有效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为背景,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通过对我国已开展的资产证券化试点经验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助学贷款的曲折历史沿革的阐述,在国际视野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模式与实践机理进行全面的论述,着重分析中国特色的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构建理论、实施流程和基本功能。论文按照资产证券化等相关理论,探讨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在我国的实践,回顾了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从理论的角度和现实的层面,论证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利弊分析)和可行性,探索了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模式构建的几个关键要素:(1)国家助学贷款的特点。即国家公益性、信贷资产性、贷款人群体特殊性、未来现金流可预测性、贷款人信用建设的集中强化性、中外助学贷款的可比性。(2)有效的贷款回收管理体系。从中央、省、地、县各级教育资助管理部门的功能定位和管理职责,借鉴美国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经验,构建市场化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构。(3)发起人和投资人的行为约束。论述国家助学贷款在满足发起人需求和发行约束方面有三大优势,以及在金融市场中吸引各方面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4)发行场所约束。(5)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设计。考虑到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尚处于规划阶段以及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用了静态现金流折现法,通过对资本资产模型中的β设定不同的理论值,分析在不同风险情况下,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定价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相关建议:(1)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体系。(2)规范助学贷款发放标准化管理。(3)理顺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的信息披露制度。(4)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还款模式。(5)防范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6)完善资产证券化信用的模式和制度。本文借国家“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在实现全国学生管理信息化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基本内容为坚实证据,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人“第一个人生信用”的可控性,是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核心之一。

叶少霞,杨柳菁[4](2014)在《助学贷款证券化中参与者的角色研究》文中指出助学贷款是银行特殊的信贷资产,以往的证券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证券化的产品设计、信用增级、债券定价等技术层面,鲜有讨论助学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政府、商业银行和高校的角色定位。文章首先对助学贷款及其他信贷产品证券化的理论及实践进行梳理,总结现行助学贷款制度的性质与特点、商业银行助学贷款资产的特殊性。其次基于助学贷款的特殊性质,阐述了助学贷款证券化中政府、商业银行及高校不同于其他证券化过程中的角色。最后提出了对未来重构中国助学贷款证券化中政府、商业银行、高校关系的措施进行了简要设想。

冯涛[5](2013)在《来自南美洲的经验:智利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智利是南美洲经济社会体制最发达的国家。其最新的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合理,在申请方式、利率和管理费、还款安排、学生保护安排、担保、助学贷款证券化等方面都颇具特色。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可以借鉴其集中申请的模式、由政府和高校提供担保的安排、先少后多的还款方式和助学贷款证券化等。

邓顺,潘雪[6](2013)在《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模拟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为改变国家扶持教育的现状,资产证券化是将众多社会资金引入教育事业的不二之选。本文从资产证券化和助学贷款均发展不足的现状出发,对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定价运用计量模型和相关软件来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地说明了其定价的合理性,以期吸引更多逐利的投资者们参与到助学贷款事业的建设中来。

黄友文,饶诗涵[7](2012)在《我国助学贷款现状及其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国内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赵雄燕[8](2011)在《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对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进行一个综述,从国外与国内两个角度来概述,同时又把其分为理论综述和实践综述。希望通过对前面学者所做的研究来认识到还有哪些方面是学者们暂时还未深入研究的方面。

臧兴兵,沈红[9](2010)在《生源地助学贷款证券化思路与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目前学生贷款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文章探索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导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式,提出先进行试点,然后推及整个国家助学贷款领域,以改善助学贷款资产结构,获得流动性,实现贷款-证券化-再贷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扩大助学贷款供给面,缓解高等教育公平矛盾。

杨扬,田煜,陈敬良[10](2010)在《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上的缺陷使得国家助学贷款规模不能满足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作为金融创新工具的助学贷款证券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金融体制的改革有其必要性。文章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论述了助学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和法律障碍,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并改善相关法律环境。

二、助学贷款证券化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助学贷款证券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境外研究文献
        1.3.2 国内研究文献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适用性分析
        1.4.2 “三性”原则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综述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结构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2.1.3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2.1.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分类
        2.2.1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2.2.2 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2.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2.3.1 发展现状
        2.3.2 外部环境
        2.3.3 存在的问题
        2.3.4 特点分析
第三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比较
    3.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3.1.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分析
        3.1.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3.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比较
        3.2.1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的评分依据
        3.2.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得分
    3.3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结论
        3.3.1 高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3.3.2 中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3.3.3 低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
    4.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比较
        4.1.1 历史数据比较
        4.1.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4.1.3 验证模型
    4.2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比较
        4.2.1 历史数据比较
        4.2.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4.2.3 验证模型
    4.3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比较
        4.3.1 历史数据比较
        4.3.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5.1 “四性”综合评价体系(ASLP)的建立及运用
    5.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
        5.2.1 大力发展适用性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2.2 适度发展适用性居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2.3 谨慎发展适用性较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5.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策略
        5.3.1 不同类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5.3.2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确定发展策略
第六章 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路径
    6.1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1.1 组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6.1.2 评级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6.1.3 规范汽车贷款证券的后期管理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的发展路径
        6.2.1 规范REITs的流程
        6.2.2 完善REITs的信用增级分析
        6.2.3 分析REITs评级的影响因素
        6.2.4 明确REITs的发展方向
    6.3 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3.1 建立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6.3.2 确定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原则
        6.3.3 合理设计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方案
        6.3.4 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
        6.3.5 规范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和流程
    6.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6.4.1 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6.4.2 稳妥有序地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6.4.3 严格筛选PPP项目资产
        6.4.4 采用主信托方式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6.4.5 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章 结论
    7.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性”的比较
    7.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7.3 衡量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指标、依据、模型及评价体系
    7.4 中国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2.1.1 资产证券化的涵义
        2.1.2 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基本特征
        2.1.3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2.2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希尔博约束诱导理论
        2.2.4 本节小结
    2.3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2.3.1 预期收入理论
        2.3.2 风险与收益理论
第3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我国助学贷款的总体进程
    3.2 我国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
        3.2.2 助学贷款存在流动性风险
        3.2.3 助学贷款供需失衡
        3.2.4 政府高校承担风险、负担大
    3.3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必要性分析
        3.3.1 优化助学贷款信用环境
        3.3.2 增强助学贷款流动性
        3.3.3 缓解助学贷款资金严重不足
        3.3.4 适当减轻国家财政、高校负担
    3.4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3.4.1 助学贷款资产满足证券化基础资产条件
        3.4.2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资本市场环境已基本建立
        3.4.3 证券化的资金来源充足
        3.4.4 投资者具有投资意愿
        3.4.5 我国已初步具备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法律支撑
        3.4.6 我国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成功探索
第4章 国内外相关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4.1 美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分析及启示
    4.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分析——“邮元 2014MBS”
        4.2.1 邮元 2014MBS的基本情况
        4.2.2 邮元 2014MBS的交易结构及分析
        4.2.3 邮元 2014MBS的运作设计分析
    4.3 邮元 2014MBS对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4.3.1. 邮元 2014MBS与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共通性
        4.3.2 邮元 2014NBS和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差异
        4.3.3 邮元 2014MBS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第5章 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分析
    5.1 助学贷款证券化设立公司型特殊目的载体(SPC)
        5.1.1 SPV的两种设立方式
        5.1.2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选择SPC形式设立
    5.2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品种选择
    5.3 助学贷款资产的评级
    5.4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5.5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
        5.5.1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收益分析
        5.5.2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5.5.3 本节小结
第6章 推动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6.1 加强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建设
    6.2 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6.3 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增级等中介机构
    6.4 贷款服务机构建立有效回收机制
    6.5 承销商做好投资者投资教育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范畴的界定
        1.3.1 国家助学金
        1.3.2 国家励志奖学金
        1.3.3 国家奖学金
        1.3.4 国家助学贷款
        1.3.5 资产证券化
        1.3.6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
    1.4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1.4.1 相关理论
        1.4.2 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及我国的实践
    2.1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2.1.1 基础资产的审核
        2.1.2 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结构设计
        2.1.3 资产支持证券的现金流管理
        2.1.4 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增级
    2.2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规避
    2.3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变迁
第3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助学贷款及资产证券化实践
    3.1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
    3.2 美国助学贷款及其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3.2.1 美国助学贷款的历史
        3.2.2 美国助学贷款的主要类别
        3.2.3 美国助学贷款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3.2.4 美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
    3.3 欧洲部分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3.4 亚太地区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第4章 中国助学贷款的发展及其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国家助学贷款的产生与发展变迁
        4.1.1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
        4.1.2 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面推广
        4.1.3 国家助学贷款初遇挫折
        4.1.4 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创新
        4.1.5 国家助学贷款双轨制运行
    4.2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4.2.1 契合普通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教育改革
        4.2.2 有助于减轻国家财政和高校的负担
        4.2.3 有利于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4.2.4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4.2.5 提高助学贷款发放银行放款积极性的需要
    4.3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利弊分析
        4.3.1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4.3.2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弊端
    4.4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4.4.1 国家助学贷款满足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条件
        4.4.2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能够为贷款银行提供激励
第5章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构建
    5.1 有效的贷款回收管理体系: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持续运行的保障
    5.2 提升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
    5.3 发起人和投资人的行为约束
        5.3.1 发起人的需求与发行约束
        5.3.2 投资者类型及行为约束
    5.4 发行场所约束
    5.5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设计
        5.5.1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结构设计
        5.5.2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流程设计
第6章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
    6.1 定价方法介绍
    6.2 模型构建(CAPM)
        6.2.1 国家助学贷款现金流分析
        6.2.2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研究
    6.3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定价数据特征及关键变量估计
        6.3.1 统计性描述
        6.3.2 关键变量估计
    6.4 产品定价估计——以某省助学贷款数据为标的实证分析
第7章 稳定发展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对策与建议
    7.1 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体系
        7.1.1 制定并颁布将国家助学贷款纳入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的相关政策
        7.1.2 加快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7.1.3 建立健全与资产证券化配套的会计和税收制度
    7.2 规范助学贷款发放标准化管理
    7.3 理顺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的信息披露制度
    7.4 完善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信用的模式和制度
        7.4.1 信用体系的建设: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条件
        7.4.2 信用增级评级体系的建设: 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手段
    7.5 完善我国高校贷款学生还款模式
        7.5.1 延长还款期限
        7.5.2 实施灵活的还款方式
    7.6 借鉴美国在风险防控方面的最新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助学贷款证券化中参与者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背景
    (一)助学贷款制度的性质与特点
    (二)商业银行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内涵与意义
三、助学贷款证券化中参与者的角色分析
    (一)助学贷款资产的特殊性
    (二)参与者的角色分析
        1. 发起人:
        2. 服务人:
        3. 特殊目的机构:
四、重构助学贷款证券化中参与者关系的总结

(5)来自南美洲的经验:智利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利助学贷款制度的沿革
二、2005年智利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助学贷款体系要实现的目标
    (二)高等教育助学贷款体系中的主体
        1. 学生:
        2. 高校:
        3. 管理委员会:
        4. 政府:
        5. 金融机构:
        6. 资本市场:
    (三)智利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
        1. 集中申请。
        2. 数额。
        3. 还款期。
        4. 宽限期。
        5. 本金偿还安排。
        6. 利率和管理费。
        7. 续贷。
        8. 学生保护机制。
        9. 特别的招标机制。
        1 0. 担保。
        1 1. 助学贷款的证券化。
三、智利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启示
    (一)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助学贷款集中申请的方式
    (二)延长还款期和还款安排灵活化
    (三)采用担保的做法极大增加了助学贷款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
    (四)尽早实行助学贷款的证券化

(6)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模拟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二) 国内研究情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数据来源介绍
五、对模拟数据的实证研究
    1.参数估计
    2.结果的检验
        (1)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2) 异方差的检验
        (3) 自相关检验
        (4) 统计检验:
    3.模型的调整
    4.结果的说明
六、结论与建议

(7)我国助学贷款现状及其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
2. 资产证券化在助学贷款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2.1.1 助学贷款证券化能够改善存贷结构不合理和助学贷款资金来源单一
        2.1.2 助学贷款证券化有利于增加资本市场投资工具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2.1.3 助学贷款有利于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
    2.2 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2.2.1 我国具备了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
        2.2.2 我国具备了开展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政策和法律条件
        2.2.3 我国助学贷款达到了开展证券化的理论要求

(8)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对资产证券化研究的理论综述
二、国外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实践综述
三、国内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综述

(9)生源地助学贷款证券化思路与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进展情况
二、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证券化模型的构建
    (一) 资产证券化原理及流程
    (二)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型的构建
三、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一) “股改”后的国家开发银行有生源地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天然”诉求
    (二) 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
    (三) 生源地助学贷款符合证券化的基本条件
    (四) 政府为生源地助学贷款证券化提供了充足的担保

(10)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思路
    2.1 特殊目的载体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的建立
    2.2 发起人 (商业银行) 组成国家助学贷款资产池 (Asset Pool)
    2.3 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
    2.4 设计和发行助学贷款支持证券
3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3.1 缓解国家助学贷款资金不足的矛盾
    3.2 促进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模式
    3.3 增加金融市场的投资工具
4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风险
    1) 交易结构风险。
    2) 信用风险。
    3) 利率风险。
5 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障碍
    5.1 ABS性质界定的模糊性
    5.2 与合同相关的法律问题
    5.3 与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发行相关的问题
6 推进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建议
    6.1 培育市场参与主体
    6.2 完善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6.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四、助学贷款证券化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D]. 孙汉康. 河北大学, 2020(02)
  • [2]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D]. 郭园. 河北大学, 2015(12)
  • [3]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与实践[D]. 左涛. 吉林大学, 2014(03)
  • [4]助学贷款证券化中参与者的角色研究[J]. 叶少霞,杨柳菁. 会计之友, 2014(19)
  • [5]来自南美洲的经验:智利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及其启示[J]. 冯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11)
  • [6]我国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模拟实证研究[J]. 邓顺,潘雪. 中国证券期货, 2013(02)
  • [7]我国助学贷款现状及其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 黄友文,饶诗涵.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4)
  • [8]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研究综述[J]. 赵雄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4)
  • [9]生源地助学贷款证券化思路与可行性分析[J]. 臧兴兵,沈红. 大学(学术版), 2010(07)
  • [10]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J]. 杨扬,田煜,陈敬良.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01)

标签:;  ;  ;  ;  ;  

助学贷款证券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