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镇趣事(五首诗)

三镇趣事(五首诗)

一、三镇花絮(诗五首)(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1](2018)在《胡侍及其着述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胡侍(1492—1553)是宁夏明朝时期重要诗文作家。字承之,号蒙谿(溪),又号蒙谿(溪)山人、蒙谿(溪)胡子、蒙谿(溪)子。传世着述有《胡蒙谿诗集》十一卷、《胡蒙谿文集》四卷、《胡蒙谿续集》六卷(《附录》一卷)、《墅谈》六卷、《真珠船》八卷。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检阅各类与胡侍相关的书籍、记载,目验胡侍着述的各种版本,对胡侍进行全方位地研究并对胡侍的着述进行整理。本文分研究篇与整理篇两个部分,研究篇共五节内容:一为引言,介绍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本论文创新点;二为胡侍基本情况研究,包括生平仕履研究、交游状况研究以及笔者对胡侍的评价;三为胡侍着述研究,此节分别从胡侍着述的文献着录、版本情况、内容三方面入手,结合笔者的目验与分析,全面了解着述的具体情况;四为胡侍文学创作的研究,包括其诗文、杂说的基本情况研究及对其文学进行评价,以期对其文学成就有准确定位;五为结语,主要分析胡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整理篇主要对胡侍传世五部着述《胡蒙谿诗集》《胡蒙谿文集》《胡蒙谿续集》《墅谈》《真珠船》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笔者力图通过研究与整理明确胡侍在中国明代文学史、宁夏乃至西北文学史上的地位,整理其着述,嘉惠后学。

赵梦银[2](2017)在《吴则礼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则礼是北宋中后期诗人,以工于诗文着称,与北宋的文人士大夫等广泛交游,在当时文坛具有一定地位。所着诗文由其子吴垧缀辑为《北湖集》三十卷,后散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本整理为《北湖集》五卷,录其诗300余首、长短句20余首、杂文30余篇。目前,学界对吴则礼的研究存有不足。本文以吴则礼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其交游情况与诗歌题材的分布为依据展开论述。首先,考述吴则礼的生平、交游与着述。吴则礼(?—1121),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永兴(今湖北阳新)人。吴则礼与韩驹、曾纡、魏泰以及一些方外僧道等交游的过程中,创作了很多的交游诗、禅理诗与咏茶诗。《北湖集》现存《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抄本等版本。其次,研究吴则礼的交游诗与北宋文人的交游风尚。探究北宋文人交游风尚的成因以及对吴则礼交游诗创作的影响。围绕唱和酬答、寄赠相思、边塞交游、羁旅送别四个主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其交游诗的特点及其交游心态。再次,研究吴则礼的禅理诗与宋代的居士文化。探究宋代的居士文化对宋代文人文学创作的影响,分析其禅理诗人生如梦、归隐五湖、超然忘机的意蕴与禅趣。然后,研究吴则礼的咏茶诗与宋代的茶文化。探究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对吴则礼咏茶诗创作的影响,分析其咏茶诗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禅一味的文化蕴涵和心灵观照,并将其咏茶诗与苏黄的咏茶诗进行比较研究。最后,研究吴则礼诗歌的体裁、风格及诗学意义。其诗古近体兼备,好为生拗,好用典故,创作形式多样,具有峭拔生新、平淡古拙的艺术风格,继承了黄庭坚、江西诗派的诗风。

杨曦[3](2017)在《晚清江苏诗歌史》文中提出有清一代江苏地区诗歌极为繁荣,从清初开一时风气之先的顾炎武,引领诗坛风骚之钱谦益、吴伟业,再至清朝全盛时期格调派首领沈德潜,最后到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高旭,无不为江苏诗人,足可见江苏诗人在清代诗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亦可看出江苏诗歌在全国诗坛中的领先地位,其诗歌发展历程直可视为清代诗歌发展的缩影。道光以降,清王朝由盛而衰,内忧外患交侵,社会动荡激烈程度甚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国家不幸诗家幸,在经历了嘉庆年间诗歌创作的低迷后,受社会大变局的影响,诗歌创作掀起一轮新的高潮。本论文即以晚清江苏诗坛为考察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为晚清江苏诗坛首次作一次全面梳理。旨在充分展现出在时代风气、地域特色、个人经历、诗歌宗趣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晚清江苏诗坛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而一窥晚清全国诗坛的风貌。论题中的晚清特指道光二十年(1840)至宣统三年(1911)这一段时间。就江苏诗坛而言,此段时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一期为道咸两朝,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接踵而至,江苏作为两次战争的主要战场,遭受的破坏和打击尤大。受战争影响,诗歌创作面向社会现实,诗歌内容以忧国家民生之艰、述一己之不遇为两大主旋律。后一期为同光宣三朝,清政府经过战争结束后的修整,迎来了短暂的同光中兴,文化重建亦随之兴起,诗坛宗宋风气逐渐抬头,宗唐之风随之再起,最终发展为宗唐宗宋之争。在全国诗坛喜言唐宋风气的影响下,江苏诗坛自然概莫能外,相较而言,江苏诗坛宗唐风气更盛,而盛行于全国诗坛的同光体对江苏诗坛影响较为薄弱,宗宋诗人相对较少。甲午战败后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文学革命的要求亦随之被提出,和宗唐宗宋的诗歌潮流同时并立于诗坛。论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述道咸时期江苏诗歌发展流变,此时诗歌的特点在于现实主义的回归。太平天国时期士人心态与鸦片战争时期已略有不同,总体而言,鸦片战争时期的士人注重社会大动荡的书写而太平天国时期的士人则偏向自我遭遇的抒写。第一章论述鸦片战争时期的江苏诗坛,选取鲁一同、蒋敦复、贝青乔及陆嵩分节论之。第二章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江苏诗坛,以金和、江湜、王韬等人为代表。第三章通过分析研究吴门寒士群体,探寻道咸时期处于社会底层士人的生态及其诗歌创作趋向。上编所选诗人,不仅注重人物的经历,亦关注其性格,力求多方面、多角度展现战争影响下士人心态的变化和诗人因个性之异所导向的不同诗学道路。下编论述同光宣三朝江苏诗坛流派概况。第四章宗宋诗人选取范当世、王瀣、翁同龢三人为代表,范当世为江苏诗坛学宋的中坚力量,诗学黄庭坚、苏轼,同时和桐城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瀣为江苏诗坛宋诗派后劲,和陈三立等同光体诗人多有交往;翁同龢为诗清隽无俗韵,是当时诗坛学宋的又一种风格。第五章介绍江苏诗坛的宗唐诗人,杨圻因其纯然唐音在同光体风靡的晚清诗坛独树一帜,沈汝瑾多继承杜甫诗史特征,而西昆派诗人则主张由李商隐上溯到杜甫。第六章以金天羽和南社作结。金天羽为诗受诗界革命影响,论诗主张不专宗一家。南社的显着特征在于借文学以倡革命,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编诗人的选取注重身份、交游及履历的独特性,旨在探讨上述因素在他们诗学旨趣、诗歌风格上的作用及影响。

冯雪冬[4](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韩梅[5](2013)在《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文化与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明清两代是山左诗歌史上的辉煌时期,济南、青州等传统文化区人文荟萃,大家迭出,偏居一隅的弱势文化区登莱二州也呈现出诗歌创作活跃的局面,其发展势头甚至有超越传统文化区之势。明清山左登莱二州文学的这种发展势头引人注目,也令人思考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引入探究山左登莱二州的诗歌创作是否与山左其他区域有所不同。本着见微知着的立场,本文以莱州府即墨地区望族蓝氏、黄氏、杨氏为研究对象,探讨即墨地区望族兴起与诗歌创作繁荣的深层原因,以期揭示山左齐鲁文化与即墨区域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丰富明清时期山左望族文化与文学的个案研究。本文分为绪论、上编、下编。绪论扼要论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对本论题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就本论题的研究时段、研究地域、研究对象等相关概念加以界定。上编三章,为总论部分,探讨明清时期即墨望族兴起与发展的深层原因、地域文化影响之下即墨地区望族的诗歌风貌和即墨地区望族的文学交游情况。下编包括三章,为个案研究部分,着重研究明清时期即墨诗歌成就最为突出的黄氏、蓝氏、杨氏三家的家族文化与诗歌创作。第一章探讨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兴起与发展的深层原因。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清明之世与声教首及的政治环境。本节从政治层面上探讨即墨望族兴起的原因,指出明初制定的休养生息等各项政策,明统治者的勤廉施政,使明初的政治环境安定清明;兴办学校、科举规范化等文教政策,使士子有向上流动的途径,这为即墨望族通过自身努力而兴起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保障。而清初山左“声教首及”的政治形势及清廷及时实施的科举政策,是即墨望族能历经改朝换代之痛却能持续发展的原因。第二节为移民开发与海运贸易发达的经济环境。本节从经济方面探讨即墨望族兴起的原因,指出明初即墨以军户为主体的移民的大量输入,改善了即墨农田垦殖的落后情况;胶莱运河及海上运输线的开通,促进了即墨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文化教育的进步。第三节为区域文化与家族文化环境。明清即墨地区望族的兴起及发展得益于即墨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与该地区望族自身密切相关。他们建立书院,搜集整理乡邦、家族文献,进行家族文化的累积与建构,从而保证了本家族的持续发展。第二章为区域文化与即墨地区望族的诗歌创作。本章共分三节,探讨明清即墨地区的文化对望族诗歌的影响。第一节为道教文化与即墨望族诗歌中的仙隐之风。即墨地区古代隶属于齐,道教文化盛行,崂山更是“神窟仙斋”、道教名山,因而即墨望族的诗作题咏即墨、崂山形胜,吟咏道教宫观、描写道士生活,抒发超脱尘世之想,在诗歌内容及艺术表现上均带有浓郁的道教道家色彩,佛教文化对即墨望族诗歌的影响则相对小。第二节为海洋文化与即墨望族诗歌中的海洋色彩。明清时期的即墨濒临海洋,海洋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海洋波浪壮阔、神秘瑰奇的美景、异于内陆的海边风土人情,也有蓬莱、方丈、瀛洲三仙的传说,秦始皇东登琅琊、汉武帝遣人跨海求福、徐福东渡采药的史实,这些海洋文化的内容都在即墨地区诗人的笔下一一展现,使即墨望族的诗歌带有鲜明的海域色彩。第三节为儒家文化与即墨望族诗歌中的家族意识。山左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明清即墨望族成员生活于浓厚的齐鲁儒学环境氛围中,以儒起家,亦以儒传家,无论为人为官,还是为诗,都深受齐鲁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祖德乡贤的尊崇、对小辈的谆谆教诲与爱护,对兄弟子侄间的亲情,体现了他们对儒家文化中孝悌思想的践行。第三章为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的文学交游考。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为蓝田与明正嘉年间诗人的交游考。蓝田交游广阔,他早年参加丽泽诗社,与杨慎、张含交游,晚年参加海岱诗社,与冯裕、刘澄甫等人交游唱和,同时还与“前七子”的边贡、王廷相等诗书往来。蓝田的文学交游反映了明正嘉年间在复古诗潮风靡诗坛的表象下诗歌创作风尚的复杂性。第二节为清初即墨黄氏交游考。本节从三个角度考察了即墨黄氏家族成员的交游情况。一是考察以黄培、黄坦为中心的交游。黄氏与顾炎武的交游是建立在同是遗民的基础上,而他们在黄培文字狱中的友谊破裂也是基于当时二人不同的遗民心态与个性。二是考察以黄培等黄氏家族成员与宋继澄为中心的交游。黄培、宋继澄等人交游唱和,他们所结的“丈石诗社”具有反清复明的时代特点,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丈石诗社”是山左遗民诗社的一个缩影。三是考察以黄垍为中心的交游。黄垍和名列“金台十子”的曹贞吉、颜光敏等山左诗人唱和,也与宦居即墨的周斯盛、董剑锷等人结社,他的交游活动形象地反映出清初山左即墨诗坛唱和活动的活跃。第三节杨还吉的文学交游考。本节分别考察了杨还吉与施闰章、诸城十老、莱阳遗民的交游情况,还就杨还吉应诏博学鸿儒时的交游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考述。杨还吉的交游对象既有明朝遗民,又有清廷新贵,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态势。第四章为即墨蓝氏研究。即墨蓝氏是即墨望族,也是诗歌世家,自蓝章始,诗书传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考述蓝氏家族的世系,描述蓝氏家族的基本发展情况,本节后附即墨蓝氏家族世系简图、进士、举人科举情况一览表。第二节为即墨蓝氏着述考与诗歌创作简论。本节详细考述蓝氏家族成员的着述流传情况,探讨蓝氏家族成员诗作风格,并于本节后附蓝氏着述一览表。第三节是蓝田的个案研究。蓝田的诗歌创作题材较同时代诗人并无明显的拓展,但其诗描眼前景,写身边事,抒真感情,清雅可观,呈现出不同于明中期复古派的清新之风,而且在意象的运用及情感的表达方面深受道教文化与道家思想的影响。蓝田的杂记、志传闳大畅朗,率直简澹,不乏佳作。本节的蓝田交游,是对本文第三章蓝田文学交游的补充,侧重于他与地方官员的交游,更广泛地呈现其社会交际网络及社会影响力。第五章为即墨黄氏研究。即墨黄氏是清初科举文化世家,由黄宗昌、黄培、黄贞麟、黄立世等组成的即墨黄氏诗人群,人数众多,在即墨诗坛和文化界影响最大。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考述黄氏家族的世系,描述黄氏家族兴起、发展、衰落的基本过程。本节后附即墨黄氏家族世系简图、进士、举人科举情况一览表。第二节为即墨黄氏着述考及诗歌创作论。本节详细考述黄氏家族成员的着述流传情况,探讨黄氏家族成员诗作风格,并于本节后附黄氏着述一览表。第三节为遗民诗人黄培的个案研究。黄培之诗倾吐其遗民情怀,包含浓重的反清怀明思想,风格慷慨激昂,悲壮沉郁,发出明清鼎革时遗民心声的最强音,在以展示田园生活,追求隐逸情趣的山左遗民诗中独树一帜。第四节为性灵诗人黄立世的个案研究。黄立世《柱山诗话》中的诗歌主张既受同时代诗人袁枚的“性灵说”影响,讲求性灵,又受山左儒家诗教的熏染,重视道德、涵养,其诗歌主张打上了山左地域文化的鲜明烙印。黄立世的创作是其诗歌主张的体现,他的亲情诗平澹之中深情无限,闪烁着人性的光彩;其岭南风物诗描绘岭南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在山左诗坛上独具特色,为我们了解岭南的风土人情打开了一扇窗口,其纪游诗中的思乡羁旅情绪则唤起同为宦游人的共鸣。第六章为即墨杨氏研究。杨氏由浙江秀水移居即墨,是由武转文的官宦世家,诗歌创作是其家学的主要内容。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考述杨氏家族的世系,描述杨氏家族的基本发展脉络。本节后附即墨杨氏家族世系简图、进士、举人科举情况一览表。第二节为杨氏着述考和创作论。本节详细考述杨氏家族成员的着述流传情况,探讨杨氏家族成员诗作风格,并于本节后附杨氏着述一览表。第三节是杨还吉个案研究。杨还吉之诗因题材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其关注民生之作质朴写实,其山水田园诗灵旷深秀,其咏史怀古诗浑雄深郁,其描写亲情友情之作则真率简澹,在即墨望族诗人中,其艺术成就“非行辈所能及”。本文附录有三,分别是清代山东地图、清代山东莱州府地图和明清登莱二州望族一览。

晁成林[6](2012)在《宋前文人入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前文人入闽研究》是一篇选取宋代以前入闽文人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本文的研究领域实质上是属于中古时期的福建区域文学研究,其切入点为中古时期的入闽文人群体。文章通过对宋前入闽文人在闽地的文化活动和文学创作的全面考察,藉以探求中古时期的福建地区文学生发与演变的情况,找寻二者之间的联系,揭示出宋前入闽文人对福建地区的文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福建地区的文学是从唐代开始的,而从唐前就开始陆续入闽的域外文人,无疑对闽文学的产生起了不小的助推作用,特别是唐五代时期形成的几次文人入闽的高峰时期。无论是唐前还是唐五代时期,入闽文人的闽地创作和交游酬赠等文学活动都直接催生了福建本土文学幼芽最终在唐代的破土而出。因而,闽文学的产生不仅是入闽文人精心浇灌和培育的结果,这也直接影响了闽文学的艺术特质与整体风貌。

田吉[7](2012)在《瞿宣颖年谱》文中研究表明瞿宣颖(1894-1973),字兑之,晚号蜕园。湖南善化人。清末重臣瞿鸿机幼子。出身名门,熟谙文史,工於诗词,兼习书画。治学博涉多通,邃於治史,尤精方志之学。於社会风俗、职官制度、秦汉史料、历代掌故及唐人诗文之笺证,均造诣甚深,撰有专着。才情学养,为世所重。一生涉足政、学两界,往来南北各地,亲历近现代诸历史事件,所交游者多并世贤达。瞿氏以文人而从政、又复回归学者之遭际,既反映其个人之特殊命运,又折射二十世纪社会变迁、学术转型中部分知识分子之命运升沉,足为研究近世学术文化史之典型案例。由於历史原因,今人对於瞿氏生平及学行的研究,既少关注,亦乏深度。深入探讨,须先从基础工作做起。本论文选择年谱形式,以研读瞿氏本人及其父兄师友着述为主,辅以方志、家谱、档案、报刊、书札等材料,兼探相关人士之口述史料,并利用己开放之档案资料,缜密爬梳,按年编次,撰为初稿。年谱以客观再现瞿氏生平经历,完整勾勒其读书、治学、从政、交游等活动为目标,并发掘大量原始资料,试图揭示其思想、性格演化之复杂轨迹,并借此开拓近代文化人物研究之新领域。年谱记录瞿氏生平,略分以下五期:一、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至宣统三年辛亥(1911),一岁至十八岁。其中十四岁以前瞿氏随父母宦游四方,十四岁以後还居乡里。主要接受家庭教育及师友薰陶。二、民国元年壬子(1912)至九年庚申(1920),十九岁至二十七岁。瞿氏求学沪上,先後就读於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大学,“五四”时期曾为上海学生运动领袖。三、民国十年辛酉(1921)至二十六年丁丑(1937),二十八岁至四十四岁。其问瞿氏从政京津等地,历任北洋政府国史编纂处处长、国务院秘书长,“北伐”後任河北省政府秘书长。政务之馀,先後执教於南开、燕京、清华、北师大诸校,并参与中国营造学社、北平研究院等学术团体之活动,政学兼顾,纂述颇多。四、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至三十四年乙酉(1945),四十五岁至五十二岁。抗战期间,滞留北平。改名益锴,历任“华北政务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代理监督,“国立苹北编译馆”馆长。五、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至癸丑年(1973),五十三岁至八十岁。抗战後离开北平,流寓上海,回归学人,笔耕为生。“文革”中遭受迫害,瘐死狱中。年谱五卷以外,并缀《谱前》、《谱後》,分述其瞿氏家世渊源及身後状况。

黄诚[8](2012)在《民初扬州小说家群研究》文中认为扬州小说家群是活跃于清末民初文坛的一个重要群体,文学成就显着,严芙孙认为其成就足以与“苏派”作家相匹敌。本文所称扬州小说家,作为单个的作家,读书界并不陌生。其代表人物李涵秋以其《广陵潮》等社会小说,享有“第一流大小说家”(郑逸梅)的美誉,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范伯群教授则称李氏为“社会小说现代化之传人”;毕倚虹以其《人间地狱》推动了狭邪小说的人情化,当时享誉海上,长期成为上海市民的“樽边谈片”;王锺麒的小说史理论亦颇有建树,文学理论史家王运熙、顾易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称其着述为“我国第一部有意识编撰的小说史”;程善之则的短篇小说得到现代文学史研究学者陈平原、袁进的高度评价,甚至认为其小说在“艺术上可以与五四新小说比肩”。但是,这些作家只是被作为单一的个体被评论,被了解,从未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整体被观察。当我们将这些作家按其原生状态联系起来观察,可以发现,扬州小说作家群,不仅创作成绩突出,而且他们的文学活动时间相对集中,维系这个作家群体的“纽带”也具有时代的地域的特色。不仅如此,这个作家群的文学历程,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指标性意义。他们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初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他们从沿江的半新半旧的城市(扬州)开始文学活动,中经政治文化热点城市(武汉),最后融入较为现代的城市(上海),实现了内地沿江城市文人的现代转型。因此,创作时间前后长达30年,贡献了几千万字作品,上千部小说的这批小说家,已经构成现代文学史上有意义的现象。这一作家群体的生发及创作,亦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欲在此方向作一些拓荒的工作。本文上下编分别就群体与个体展开论述。上编对扬州小说家群的生发和创作进行整体把握;下编以作家论的方式,对学界认识尚不足的扬州小说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作出基本的学术判断。清末民初的扬州小说家实现传统读书人向职业作家的现代转型,是时代语境、地域文化和沿江传媒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科举废除、民族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语境撼动其身份与思想,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不绝地为其提供创作材料,沿江、沿海强大现代传媒力量把他们推上了文坛。扬州小说家的生发既是时代召唤,又是传统在现代语境中被激活。从沿江到沿海的活动空间与路径,必然让他们汇聚于海上文坛。他们在上海通过自己的报人活动和创作实践,丰富了与变动了海上文坛的格局,成为区别于苏州及其它地区作家群体的重要文学力量。民初扬州小说家群体重视小说“救国、济世”功能,也不偏废“娱目悦心”作用。出生地与交通条件决定了他们的视界是沿江城市,其叙述的故事也源于这些地区。他们将言情、历史、狭邪等元素整合进社会小说,对社会小说类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关注沿江城市社会生活,记录沿江辛亥革命情状,揭露腐败的民初政界,抨击连年混战的军阀,反对专制独裁,拥护民主共和,充分表现了民主知识者的政治倾向。他们也揭露旧家庭制度的危害,反对包办与买卖婚姻,主张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显示了在社会生活方面意识的现代性。对于社会生活的现代性问题,他们既非简单的西化派,也不是简单地固守传统,而是试图折中传统与现代,在小说中,表现为力图调和个人的爱情与家庭的冲突,往往乐于叙写个人爱情与父母之命的巧合,达到他们伦理维度上不废纲常而又适应现代要求的一厢情愿。表现在女学生形象塑造方面,亦新亦旧,既有东方美德又有现代个体性的理想女性是他们心目中的女性“模范”。作为身经历史巨变的知识者,他们对时代历史的冲击有着深切的体验,因此,他们作品中民初不同类型读书人面对世变反应的丰富与复杂性,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作为知识者,他们的人道主义倾向也不难在底层女性和劳动者悲惨生活的叙事中发见。作家论部分重点论述贡少芹、李伯通、王锺麒、程善之、毕倚虹、张碧梧六人。贡少芹小说的中长篇,关注民初时政,有强烈的爱国进步意识,在小说叙事描写中通过鲜明的社会政治意识试图干预社会人生方面,堪称早期扬州作家的代表;社会小说之外,贡少芹写有大量的笔记小说,他的笔记小说以实录着称,不仅具有新闻的即时性、真实性,犀利爽快,且不失幽默滑稽,笔记小说这一传统体裁,在他手里,获得了较强的文学性,深受读者喜爱。李伯通早年擅诗文,李涵秋亦曾为之倾倒;李伯通的小说《丛菊泪》转受李涵秋指导和影响,从以诗文获得承认到致力于现代文类小说的创作,从因诗文受尊敬到向他人学习写小说,李伯通的遭际印证了扬州文人的现代转型。《丛菊泪》的叙述时间从清末一直到1926年国民政府建立为止,展现了内地在军阀混战时期的情状。他的小说中的革命与恋爱,对李涵秋的社会小说《广陵潮》的模式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王锺麒、程善之都做过经学功夫,烙印着传统文化的深深印记。他们是有革命倾向的作家,其在文坛活跃的时间短,因革命而起,也在革命退潮后或亡或隐,他们与革命的复杂关系,显示了扬州小说家群与时代社会纠葛的复杂性。他们的小说大旨在救亡图存,他们积极干预社会现实,鼓吹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他们把小说当文章来写,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出了贡献。程善之的短篇小说无论在创作题材的拓展,短篇体式的探索方面,均走在时代前列。王锺麒的小说理论既借重西方现代思维,又取资源于传统,力图融汇中西不同言说,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寻求理论话语,其贡献其意义需要认真估价。“扬派”通俗作家以独特方式融入海上,可以看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内地作家走向都市、走向现代的一个典型案例。毕倚虹、张碧梧是这方面较为突出的代表。他们接受过新式教育,不像前辈那样钟情故乡风物,而是积极融入海上。他们经验的上海生活已经成为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和不竭的创作源泉。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他们尽管视卖文为生为苦,却也成就于卖文为生,赖笔底耕作,他们跻身于上海的中产阶级,这样的人生经历,是新一代扬州小说家的人生样本。他们的作品不弃游戏休闲,但更多将心力投注于中产阶级“生活的破绽”和“苦恼的家庭”,他们也没有放弃知识者的责任,关注底层而表现出人道主义的情怀。他们的作品呈现了百姓众生“为生活”的样式,在反映市民生活的百态中未尝没有“济世”觉民之意。

金妮[9](2011)在《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文中指出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一个重要诗人,对于他的诗歌创作,前人已经有过许多研究。本文试图从他的诗歌创作中提炼出包蕴在其中的审美意识,以便更好的体味义山诗歌的精髓。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与创作,这种日渐衰颓的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的创作背景,以及他那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具有悲剧性的性格,都对他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部分,阐述了李商隐的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忧郁感伤之美,主要从他对时世的忧患、对个人身世命运的感伤以及对爱情的感伤这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李商隐在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婉曲朦胧的艺术追求,这从他那委婉朦胧的政治诗和含蓄迷蒙的爱情诗中便可见出。第四部分,通过对李商隐的某些艳诗、咏物诗等的分析,论述其描写女性形象与生活时所透出的绮艳之美,同时也对诗人笔下带有女性色彩的事物进行关照,领悟藏匿其中的绮艳之美。第五部分,主要论述李商隐的诗歌中所包蕴的风骨悲壮之美,他虽然是个感伤的诗人,但是他的诗歌中却也有着坚韧的意志与不屈的风骨。总之,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所体现的审美意识是多方面的,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曾绍皇[10](2010)在《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杜甫的研究,学界一直多着力于杜诗着作(已刊或未刊)的整理和研究,而对依附于杜诗文本的评点关注较少,对杜诗未刊评点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以杜诗未刊评点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杜诗未刊评点在历代公私书目中的着录状况、发展脉络,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杜诗学、诗学理论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杜诗未刊评本作典型个案剖析。通过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全面整理、考释与辨析,以求还原其历史面貌、肯定其文献价值、发掘其理论意义。全文除绪论、馀论之外,共分六章。主要观点如下:绪论部分从杜诗学的视阈审视杜诗评点本的历史定位,突破了传统杜诗研究不将杜诗评点纳入杜诗学着作范畴的偏颇,指出杜诗评点是杜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未经整理刻印的杜诗评点本还具有与稿本同等重要的文献价值,进而挖掘出杜诗未刊评点所具备的杜诗学意义和所承担的文学批评功能。第一章主要从历代公私目录对杜诗评点文献的着录入手,简略梳理目录学史上杜诗评点着作的收录情况。分别就唐代以来史志目录对杜诗评点的着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历代私家书目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和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的概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它的历史流变及其观念嬗变,并简略回顾了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研究前景。第二章着眼于明清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厘清了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情况和基本特点,归纳了明清时期杜诗未刊评点的几种主要批评范式。宋元时代是杜诗评点的发轫期。杜诗未刊评点则在明代异峰突起,经过明末清初的转型突破,至清代达到顶峰,进入集大成时期,而近代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潮的风云变幻,导致了杜诗未刊评点在内容与语言上的新变。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的构成特点包括:他们具有读者与作者双重角色的基本特质、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与私人藏书家关系的复杂性等。杜诗未刊评点的批评范式则大致可归纳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等几种基本类型。第三章从杜集文献层面对杜诗未刊评点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屈复《杜工部诗评》与申涵光《说杜》为例论证了杜诗未刊评点对杜集着作辑佚的巨大贡献;接着又从钱陆灿、吴农祥两人批杜的具体实例中考辨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潘德舆批《读杜心解》、徐松批《杜工部诗集》、潘贵生批《赵子常选杜律五言注》、顾大文批《杜工部诗集》、何绍基批《杜工部集》、蒋光焴批《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等为例,对杜诗未刊评点中存在的伪托、抄袭和存疑之作进行了辨析;此外还对杜集书目中着录的杜诗未刊评点进行了辑补、指瑕与辨正。第四章主要探讨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相关问题。一方面以桐城方氏望族、海宁陈氏家族的杜诗家学传承为例,阐述了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关系;另一方面从人际传播角度,剖析了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现实功能。另外,还从杜诗学发展演变的视角,探讨了杜诗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轨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随意性、家族性、民间性和非主流性等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解析杜诗未刊评点中的诗学理论。从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等四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其中的诗学问题。既首次发掘和阐释了方拱乾以“绪”批杜、李以峙以“响”为用字之境的批评原则,也详尽论述了诸家评点对刘溶《杜诗集评》、钱谦益《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等杜诗批评着作的批评。第六章选取杜诗未刊评点中颇具代表性的评本进行个案解读。以徐渭、奚禄诒、商盘、严复等人批杜情况为例,逐一介绍评点者生平与诗学趋向、批本评点的形式特征、评点内容的实际价值、批评标准与理论意义,从点的横截面阐述杜诗未刊评点的存在价值与理论意义。馀论部分主要针对杜诗未刊评点的实际情况,评议其是非功过,既肯定其独特的文献辑佚功能、灵动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理论价值,也不避讳因批点随意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对杜诗未刊评点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客观定位。正文之外,列有《杜诗评点编年简目》、《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等三个附录,这是论文得以顺利写作的文献基础与资料来源。

二、三镇花絮(诗五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镇花絮(诗五首)(论文提纲范文)

(1)胡侍及其着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篇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创新点
    第二章 胡侍及其着述研究
        第一节 胡侍基本情况
        一、胡侍生平仕履
        二、胡侍与他人交游情况
        三、胡侍其人评价
        第二节 胡侍的着述
        一、《胡蒙谿诗集》
        二、《胡蒙谿文集》
        三、《胡蒙谿续集》
        四、《墅谈》
        五、《真珠船》
        六、胡侍的散佚着述
        第三节 胡侍的文学创作
        一、创作基本情况
        二、胡侍创作的评价
    第三章 结语
整理篇
    整理说明
    《胡蒙谿诗集》
    《胡蒙谿文集》
    《胡蒙谿续集》
    《墅谈》
    《真珠船》
参考文献
附録
    一、胡侍相关文献资料
    二、胡侍着述版本书影
致谢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2)吴则礼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吴则礼诗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吴则礼及其诗歌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吴则礼生平、交游与着述考
    第一节 吴则礼生平
        一、籍贯与生卒年
        二、家族亲属考
        三、仕途与贬谪
        四、隐居盱眙
    第二节 吴则礼交游考
        一、吴则礼与黄庭坚
        二、吴则礼与韩驹
        三、吴则礼与曾纡
        四、吴则礼与魏泰
    第三节 《北湖集》版本流传考
第二章 吴则礼交游诗与北宋文人的交游风尚
    第一节 北宋文人的交游风尚及成因探究
    第二节 吴则礼交游诗的类型与主题
        一、唱和酬答篇
        二、寄赠相思篇
        三、边塞交游篇
        四、羁旅送别篇
    第三节 吴则礼交游诗的特点及其交游心态
        一、真挚笃厚的情感
        二、丑拙痴嗔的自我形象
        三、谦和重情的交游心态
第三章 吴则礼禅理诗与宋代的居士文化
    第一节 宋代居士文化的盛行与禅宗的世俗化
    第二节 吴则礼禅理诗的意蕴与禅趣
        一、人生如梦的慨叹
        二、归隐五湖的志愿
        三、超然忘机的禅趣
    第三节 以禅理入诗的其他诗歌
第四章 吴则礼咏茶诗与宋代的茶文化
    第一节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与文人意趣
    第二节 吴则礼咏茶诗的文化蕴涵与心灵观照
        一、以茶雅志的诗意追求
        二、以茶会友的交游方式
        三、茶禅一味的高蹈情怀
    第三节 吴则礼咏茶诗与苏黄咏茶诗之比较
        一、描写茶事
        二、以茶抒怀
    第四节 清雅高妙的其他咏物诗
第五章 吴则礼诗歌的体裁、风格及诗学意义
    第一节 吴则礼诗歌的体裁特点
        一、古近体兼备,好为生拗
        二、好用典故,推陈出新
    第二节 吴则礼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峭拔生新,气象高古
        二、平淡古拙,逸趣环生
    第三节 吴则礼诗歌的诗学意义及影响
        一、继承黄庭坚、江西诗派的诗风
        二、归属江西诗派及其诗歌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晚清江苏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一
绪论二
上编 道咸时期的江苏诗坛
    引言
    第一章 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 ——鸦片战争时期的江苏诗歌
        第一节 鲁一同:诗必纬以实事
        第二节 蒋敦复:“箫”“剑”情怀下的救世之心
        第三节 贝青乔:半生书剑梦零星
        第四节 陆嵩:两度遭兵悲世变
    第二章 自身愁绪的抒写——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江苏诗歌
        第一节 着作半从军:以金和、孙文川为代表的金陵作家论
        第二节 半生赢得一生愁:江湜的进退维谷
        第三节 谁怜海外一逋臣:王韬的报国无门
    第三章 道咸诗坛吴门寒士群体
        第一节 吴门寒士群体概况
        第二节 吴门寒士诗人的诗歌主题取向
        第三节 吴门寒士的诗学倾向
下编 同光宣时期的江苏诗坛
    引言
    第四章 同光宣时期江苏诗坛的宗宋诗人
        第一节 范当世:宋诗派的中坚力量
        第二节 王瀣:宋诗派后劲
        第三节 翁同龢:清隽无俗韵的宋诗别调
    第五章 同光宣时期江苏诗坛的宗唐诗人
        第一节 杨圻:纯然唐音,独树一帜
        第二节 沈汝瑾:宗法杜陵,隐怀屋社忧
        第三节 西昆派:玉溪心事几回肠
    第六章 革命派诗人
        第一节 诗者贵有诗人之心:金天羽的进步诗观
        第二节 预借文字有灵,鼓动一世风潮:南社的革命文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一、工商业的繁荣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一、人群概貌
        二、物产工艺
        三、衣食住行
        四、婚丧嫁娶
        五、人际信仰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一、方言词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一、佛教专用词汇
        二、道教专用词汇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四、同源成语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一、惯用语考
        二、谚语考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二、文人隐语
        三、民间隐语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父母称
        二、舅姑称
        三、兄姊称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二、头脑和腿脚
        三、臀和肩臂
        四、皮和肚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一、因声求义
        二、求证方言
        三、钩沉古注
        四、认字辨音
        五、追求语词源流
        六、探究理据
        七、古今对比
        八、二重证据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一、不明词义者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一、补《大词典》词条
        二、补《大词典》义项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结语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後记

(5)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文化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相关资料的搜集与使用
第一章 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清明之世与声教首及的政治环境
        一、明初清明之世与即墨望族的兴起
        二、清初“声教首及”与即墨望族的发展
    第二节 移民开发与海运贸易发达的经济环境
        一、明初移民促进了即墨地区的开发
        二、海运带动了即墨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区域文化与家族文化环境
        一、悠久的人文传统
        二、家族文化的累积与建构
第二章 区域文化与明清山左即墨望族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道教文化与诗歌中的仙道之风
        一、崂山的山水胜景
        二、吟咏道教宫观
        三、反映道士生活
    第二节 海洋文化与诗歌中的海洋色彩
        一、海洋的自然风光
        二、海洋人文景观
        三、海域风土人情
    第三节 儒家文化与诗歌中的家族意识
        一、对乡贤的尊崇与称颂
        二、对后辈子弟的谆谆教诲
        三、对兄弟的关心厚爱
第三章 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文学交游考
    第一节 蓝田与明正嘉诗坛
        一、蓝田与丽泽诗社
        二、蓝田与海岱诗社
        三、蓝田与复古派
    第二节 黄氏与明末清初诗坛
        一、黄坦、黄培与顾炎武
        二、黄培与丈石诗社及莱阳遗民
        三、黄垍与山左及宦游即墨文人
    第三节 杨还吉与康熙初诗坛
        一、杨还吉与施愚山
        二、杨还吉与山左文人
        三、杨还吉与应诏博学鸿儒者
第四章 即墨蓝氏家族文化与诗歌研究
    第一节 即墨蓝氏家世述略
    第二节 即墨蓝氏着述考与诗歌创作简论
    第三节 “海岱八子”蓝田诗歌研究
        一、蓝田生平考
        二、蓝田着述考
        三、清雅可观的诗歌
        四、率直简澹的杂记、志传
        五、蓝田社会交游考
第五章 即墨黄氏家族文化与诗歌研究
    第一节 即墨黄氏家世述略
    第二节 即墨黄氏着述考与诗歌创作简论
    第三节 遗民诗人黄培诗歌研究
        一、黄培着述考
        二、苍凉激越的遗民心声
        三、悲壮沉郁的诗学风格
    第四节 性灵诗人黄立世诗歌研究
        一、黄立世生平与着述考
        二、黄立世的性灵诗论
        三、情辞俱佳的亲情诗
        四、山水奇绝的纪游写景诗
第六章 即墨杨氏家族文化与诗歌研究
    第一节 即墨杨氏家世述略
    第二节 即墨杨氏着述考与诗歌创作简论
    第三节 杨还吉诗歌研究
        一、杨还吉生平及着述考
        二、质朴的关注民生诗
        三、灵旷深秀的山水诗
        四、雄浑高古的咏史怀古诗
        五、真率自然的亲情诗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清代山东省地图
    附录二:清代山东莱州府地图
    附录三:明清时期登莱二府重要望族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宋前文人入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闽文学产生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闽地早期的族群与文化
        一、闽越族的来源
        二、闽越族群的征伐和闽越国的文化
    第二节 闽地早期的艺术发展状况
        一、闽地早期的艺术形式
        二、闽地早期的口传文学
第二章 文人入闽的交通路线
    第一节 唐前福建的省际交通线路
        一、闽北的出入境路线
        二、闽东的出入境路线
        三、闽西的出入境路线
        四、闽南的出入境路线
    第二节 唐前福建境内的交通线路
        一、闽北至闽中的交通
        二、闽西至闽中的交通
        三、闽南与省内其他地方的交通
第三章 唐前的文人入闽
    第一节 早期文人入闽
        一、征战入闽
        二、罪徙与流放入闽
        三、避乱(祸)入闽
        四、释道入闽
    第二节 初仕闽地
        一、平民吏闽
        二、高门大族仕闽
        三、萧氏皇族仕闽
第四章 唐代入闽文人的文化作为
    第一节 教育的倡兴
    第二节 佛学的崇兴
第五章 唐代入闽文人的闽地创作
    第一节 开拓者的放歌
    第二节 仕宦者的咏讴
    第三节 避乱者的哀吟
    第四节 过境者的余韵
第六章 唐代入闽文人的酬赠诗
    第一节 入闽僧人酬赠诗
    第二节 本土诗人酬赠入闽文人诗
    第三节 域外诗人与入闽文人的酬赠诗
        一、域外诗人酬赠文人入闽的饯行诗
        二、域外诗人与入闽文人的酬赠诗
    第四节 域外文人对闽地题材的诗歌叙事
结语 闽文学的发展与文人入闽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瞿宣颖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及相关史料
    三、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凡例
谱前
卷一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一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二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三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四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五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六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七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八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九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十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十一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十二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十三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十四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十五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十六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十七岁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十八岁
卷二
    民国元年壬子(1912) 十九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 二十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 二十一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 二十二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 二十三岁
    民国六年丁已(1917) 二十四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 二十五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 二十六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 二十七岁
卷三
    民国十年辛酉(1921) 二十八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 二十九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 三十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 三十一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 三十二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 三十三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 三十四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 三十五岁
    民国十八年己已(1929) 三十六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 三十七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 三十八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 三十九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 四十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 四十一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 四十二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 四十三岁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 四十四岁
卷四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 四十五岁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 四十六岁
    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 四十七岁
    民国三十年辛已(1941) 四十八岁
    民国三十一年壬午(1942) 四十九岁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1943) 五十岁
    民国三十三年甲申(1944) 五十一岁
    民国三十四年乙酉(1945) 五十二岁
卷五
    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 五十三岁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1947) 五十四岁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 五十五岁
    民国三十八年己丑(1949) 五十六岁
    庚寅年(1950) 五十七岁
    辛卯年(1951) 五十八岁
    壬辰年(1952) 五十九岁
    癸己年(1953) 六十岁
    甲午年(1954) 六十一岁
    乙未年(1955) 六十二岁
    丙申年(1956) 六十三岁
    丁酉年(1957) 六十四岁
    戊戌年(1958) 六十五岁
    己亥年(1959) 六十六岁
    庚子年(1960) 六十七岁
    辛丑年(1961) 六十八岁
    壬寅年(1962) 八十九岁
    癸卯年(1963) 七十岁
    甲辰年(1964) 七十一岁
    乙己年(1965) 七十二岁
    丙午年(1966) 七十三岁
    丁未年(1967) 七十四岁
    戊申年(1968) 七十五岁
    己酉年(1969) 七十六岁
    庚戌年(1970) 七十七岁
    辛亥年(1971) 七十八岁
    壬子年(1972) 七十九岁
    癸丑年(1973) 八十岁
谱後
附录 瞿宣颖着述目录
参考文献
後记

(8)民初扬州小说家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综论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 民初扬州小说家的界定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简述
        四 本课题的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扬州小说家群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扬州地域文化资源与民初扬州小说家群体的生发
        一 扬州文人从事文化生产的自觉意识
        二 平民倾向与通俗文化资源
        三 扬州历史中的民族主义传统
        第二节 扬州小说家因应的历史、地缘形成的发展动力
        一 近代扬州的文教情状与文人的机会
        二 地缘文化结构与人际关系
        三 人生、国运与沿江位移的传媒动力
        第三节 扬州小说家群融入海上文坛
        一 上海文坛魅力与扬州小说家群的融入
        二 扬州小说家群进入之前的海上文坛
        三 扬州小说家群带来海上文坛格局的新变化
        小结
    第二章 扬州小说家群小说创作论
        第一节 扬州小说家群小说创作的分期
        一 生发期(1904 年—1914 年)
        二 全盛期(1915 年—1926 年)
        三 衰落期(1927 年—1932 年)
        第二节 扬州小说家的小说体认
        一 “救国、济世”而不废“娱目悦心”
        二 沿江流动的视界
        三 重视“社会小说”
        第三节 扬州小说家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 民初世变与沿江政治
        二 “怪”家庭的描画
        三 内地众生相的呈现
        小结
下编: 作家论
    第三章 “扬州三杰”及其后继作家
        第一节 社会良知,报人先锋——贡少芹论
        一 扬州到汉口:士子转化为报人作家
        二 直面国难政疴,追求爱国进步
        三 以滑稽有趣之言,作时事政治笔记
        四 办《小说新报》,创《风人》小报
        第二节 写“邗水春秋”,作“革命武侠”——李伯通论
        一 诗文、教书、小说名家
        二 洒“丛菊泪”,录地方史
        三 仗剑革命的武侠小说
        小结
    第四章 专注“革命”与擅长“理论”
        第一节 延续选学,提倡“国粹”——论王锺骐的文学理论
        一 承续扬州选学传统
        二 “国粹”学派观照下的文学理论
        第二节 革命救国与佛道逃逸——论程善之民初小说
        一 成长轨迹中革命佛道思想
        二 革命者的失望与逃逸
        三 避生佛道的“狂人”
        小结
    第五章 融入海派文学的独特方式
        第一节 诉说人世真情——毕倚虹论
        一 从春明到海上:部曹京官到洋场才子
        二 小说家:写青楼纯情,道家庭苦恼
        三 媒体人:创办《上海画报》
        第二节 谈社会问题,作家庭侦探——张碧梧论
        一 没落世家的青年之生存与爱情
        二 “问题小说”之问:金钱、家庭、生育
        三 家庭、侦探的结合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扬州小说家生平及着述系年简编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审美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
    第二节 李商隐的生平创作和思想性格
第二章 流露感伤忧郁之美
    第一节 忧患时世
    第二节 感伤个人命运
    第三节 对爱情的感伤
第三章 推重婉曲朦胧之美
    第一节 政治观点婉曲朦胧的表达
    第二节 缠绵爱情婉曲朦胧的描写
第四章 追求绮丽华艳之美
    第一节 展示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
    第二节 用女性色彩描写其他事物
第五章 包蕴风骨悲壮之美
    第一节 优美之中包蕴风骨
    第二节 凄艳之中透出悲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杜诗学视阈中的杜诗未刊评点
第一章:杜诗评点的文献着录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历代公、私目录与杜诗评点文献
        1、唐代以来史书艺文志对杜诗评点的着录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对杜诗评点的定位
        3、历代私家目录对杜诗评点的有意采撷
        4、当代善本书目着录杜诗未刊评点概观
    第二节:杜诗评点的历史流变及观念嬗变
    第三节:杜诗评点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第二章:杜诗未刊评点的整体观照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历史发展简述
        1、宋元:杜诗评点的发凡起例
        2、明代:杜诗未刊评点的异峰突起
        3、明末清初:杜诗未刊评点的转型突破
        4、清代:杜诗未刊评点的集大成
        5、近代:杜诗未刊评点的承继新变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体构成
        1、杜诗未刊评点作者身分构成的二重性
        2、杜诗未刊评点作者群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3、杜诗未刊评点作者与私人藏书家关系论考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的主要批评范式
        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蜻蜓点水"与"连篇累牍"
        3、"崇本息末"与"寻章摘句"
        4、"论诗及事"与"立象尽意"
        5、"推源溯流"与"切己体认"
第三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辑佚
        1、屈复《杜工部诗评》十八卷辑佚
        2、申涵光《说杜》一卷辑补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已刊评点关系考辩
        (一) 总体关系
        1、过录型手批本
        2、删改型手批本
        3、移花接木型手批本
        (二) 具体实例
        1、钱陆灿批点
        2、吴农祥批点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辨伪
        1、潘德舆批校《读杜心解》质疑
        2、徐松、潘贵生批点杜诗抄袭俞场评点考
        3、顾大文批点《杜工部诗集》选录《读杜心解》考
        4、何绍基批点《杜工部集》存疑
        5、《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评本非蒋光焴批点旁证二则
    第四节:杜集书目对杜诗未刊评点的漏收辑补与指瑕辨正
        1、《杜集书录》"辑评考订类二·批点汇评之属"辑补
        2、诸家杜集书目所录杜诗未刊评点指瑕
第四章: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家族传承
        1、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家族传承的具体表征
        2、桐城方氏望族与杜诗家学
        3、海宁陈氏家族与杜诗家学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的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
        2、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主要形态
        3、杜诗未刊评点人际传播的现实功能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杜诗学的特殊演进
        1、未刊评点相对于已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2、佚名未刊评点相对于署名未刊评点的特殊演进
        3、杜诗学特殊演进的基本特质
第五章: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理论
    第一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学术语
        1、方拱乾批《杜诗论文》以"绪"论诗
        2、李以峙批《杜诗详注》以"响"为用字之妙境
        3、俞场批杜"不笺故实,专论法律"
    第二节:杜诗未刊评点与诗话
        1、诗话与评点外在形式与内在特质的相似性
        2、杜诗未刊评点与相关诗话的具体关系
    第三节:杜诗未刊评点序跋与诗学理论
        1、序跋涵义及杜诗未刊评点中序跋的特殊性
        2、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概观
        3、杜诗未刊评点序跋涉及的诗学理论
        4、杜诗未刊评点序跋的其他功能
    第四节:杜诗未刊评点与文学批评史学
        1、吴广霈对刘溶《杜诗集评》之批评
        2、对钱谦益《杜工部集》的辨正
        3、对仇兆鳌《杜诗详注》的驳议
        4、对浦起龙《读杜心解》的补正
        5、杨静盒批郭正域《杜子美七言律》
第六章:明清杜诗未刊评点举隅
    第一节:徐渭批点《杜工部集》
    第二节:奚禄诒批点《杜诗详注》
    第三节:商盘批点《杜工部集》
    第四节:严复批点《杜工部集》
馀论:杜诗未刊评点功过平议
    一、杜诗未刊评点的独特贡献
    二、杜诗未刊评点的客观缺陷
附录
    附录一:杜诗评点编年简目
    附录二:杜诗未刊评点版本提要
    附录三:杜诗未刊评点汇评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三镇花絮(诗五首)(论文参考文献)

  • [1]胡侍及其着述整理与研究[D]. 李星. 宁夏大学, 2018(01)
  • [2]吴则礼诗歌研究[D]. 赵梦银. 暨南大学, 2017(02)
  • [3]晚清江苏诗歌史[D]. 杨曦. 苏州大学, 2017(04)
  • [4]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5]明清山左即墨地区望族文化与诗歌研究[D]. 韩梅. 山东大学, 2013(10)
  • [6]宋前文人入闽研究[D]. 晁成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7]瞿宣颖年谱[D]. 田吉. 复旦大学, 2012(02)
  • [8]民初扬州小说家群研究[D]. 黄诚. 苏州大学, 2012(09)
  • [9]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审美意识[D]. 金妮.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10]杜诗未刊评点的整理与研究[D]. 曾绍皇. 复旦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三镇趣事(五首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