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过程中土壤指数划分研究

荒漠化过程中土壤指数划分研究

一、沙漠化过程土壤指标划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民,田鹏,刘利昆,赵广举,穆兴民[1](2022)在《青藏高原典型沙化区草地土壤质量评价》文中提出为了探究青藏高原沙化区草地土壤质量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土壤质量指标构建最小数据集,计算土壤质量指数SQI(Soil Quality Index),评价了青藏高原海晏县、共和县、贵南县3个典型沙化区不同沙化程度下的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沙化程度的减弱,3个典型沙化区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均值由0增大至(0.8±0.18)kg/m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等养分含量增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增大了87.28%;土壤容重减小了33.62%;(2) 3个典型沙化区内不同沙化程度下,贵南县森多镇土壤质量最好,其次为共和县铁盖乡,海晏县三角城镇土壤质量最差;(3)最小数据集与全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呈现极显着相关关系,表明采用最小数据集法代替全数据集法评价典型区沙化草地土壤质量是行之有效的。综上所述,沙化区草地的土壤质量随沙化程度的加剧逐渐降低,不同沙化区草地土壤质量存在空间差异性。

刘云鹤[2](2021)在《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繁荣、维系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家绿色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甘肃省肃南县和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三种典型气候研究区域,针对当前西部牧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六个关键要素入于,对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生态典型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单指标评价法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压力-状态-响应”两种综合模型评价法,研究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并划分其生态环境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西部典型牧区的土壤生态问题,从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风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壤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部牧区土壤容重整体偏大,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土壤平均容重分别为1.58 g/cm3、1.38 g/cm3和1.42 g/cm3。牧区土壤多为碱性砂土,其土壤盐渍化程度均有所减轻,三个地区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分别降低了 24.1 6%、32.93%和32.41%。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牧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时段内,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鄂托克旗增加了165.17%,肃南县增加了 35.10%,乌兰县增加了 79.02%;但各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仍较低,三个地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分别为7.03 g/kg、7.94g/kg和11.2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鄂托克旗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多呈斑块状;肃南县多从中部偏北地区向四周递增或递减,呈带状分布;乌兰县不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同一指标不同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也略有不同。三个研究区中鄂托克旗的风蚀威胁最大,乌兰县最小,肃南县居中。(2)研究了西部典型牧区的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五种因素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典型牧区气候干燥,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近年来,各典型研究区的光热资源减少,鄂托克旗的年活动积温降低了 24.55%,肃南县降低了 4.05%,乌兰县降低了 10.03%。鄂托克旗的干旱程度恶化,当地干燥度指数降低了 17.16%,肃南县和乌兰县则分别增大了 21.00%和32.43%。2016~2019年,肃南县和乌兰县的降水距平为正值,潜在蒸散量均为下降趋势,鄂托克旗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因此鄂托克旗的气候条件最为恶劣。各地区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牧区草地、林地以及农田面积占比逐渐增加,但研究时段内,鄂托克旗和乌兰县的植被年平均成产率分别降低了 8.37%和12.69%,肃南县则升高了 17.21%。从水资源指标来看,乌兰县的水资源状况最不佳,当地水生态压力指数增大了 0.32%,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降低了 17.22%和14.81%,其余两地的水文敏感程度均较低。鄂托克旗和肃南县的放牧压力明显降低,实际载畜量分别降低了 0.87%和4.14%,而乌兰县的实际载畜量仍以线性趋势持续增长。西部典型牧区的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三个地区中,鄂托克旗的经济状况最佳。(3)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表层土壤综合质量分别提升了 57.3%、41.8%和11.4%,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及养分的空间分布类似,鄂托克旗北部、肃南县西南和东南部以及乌兰县东北部的土壤质量相对较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指数均大于0.60,社会生态指数介于0.18~0.42之间,且均处于上升趋势;三个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均大于0.8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中鄂托克旗的协调程度最高,乌兰县最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响应健康综合值分别为属于极优、差、良生态健康等级,其压力健康综合值和状态健康综合值均属于优良生态健康的范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综合值均大于0.60,属于高生态健康等级。两种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西部典型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表明,水资源是限制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同样表明鄂托克旗和乌兰县须重点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肃南县则应以提升土壤质量为首要目标。

王蕊[3](2021)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群落及土壤特征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民勤是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也是全国沙尘最严重地区之一,民勤绿洲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之间,阻碍着两大沙漠的合拢,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绿洲外围的荒漠区域,环绕保护民勤绿洲,保护区的建立及发展对于改善民勤绿洲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其荒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容易受草地沙化、周边人口膨胀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亟待加强其保护和管理工作。对保护区植被群落及土壤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沙漠定点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区退化荒漠系统的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为探究民勤绿洲环境状况,改善干旱荒漠区自然环境,本文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从斑块稳定性、景观破碎化及景观多样性三个角度对连古城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集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地貌的土壤,实验室测定土壤p H、有机质、含水率、氮磷钾等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综合运用传统统计方法、地统计方法及空间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土壤基本特征及与植被群落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群落景观结构一般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群落斑块类型有13个,占地面积约为650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33%。白刺、毛条和发菜群落的斑块数量最多且边缘密度较大,白刺群落所占面积最大,约为181.3 km2,占保护区面积的4.5%,且白刺群落的斑块离散程度较大。(2)植被群落斑块稳定性及破碎化程度分析结果表明,麻黄群落的斑块分维度指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均最小,分别为1.0215和1.2076,形状最接近规则图形。连古城自然保护区Shannon均匀度指数低(0.2962),景观系统中不同类型斑块分布不均匀,斑块分布分散,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0.7818)且Simpson多样性指数较低(0.2956),保护区内的景观丰度与多样性较高。保护区的斑块面积大小不均,50hm2以上的斑块占绝对优势,占斑块总面积的83.02%,群落景观的整体破碎化程度较小。(3)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相关性研究表明,保护区土壤条件较差,为碱性土,土壤含盐量波动较大,土壤湿度及养分含量均较低;土壤理化性质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受土壤p H和盐含量影响不大。土壤各要素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土壤要素在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且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相似性,土壤全磷和p H的空间相关性最强;土壤性质空间自相关变程多集中在200 m~600 m之间;保护区北部尤其是青土湖附近土壤条件最好,中部土壤条件最差。(4)不同地貌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主要地貌类型有沙地、戈壁、丘陵、滩地、盐碱地、湿地六种,其中,湿地土壤水分含量最高(7.05%),丘陵土壤p H最高(8.10),盐碱地的电导率(293.48 us/cm)、土壤有机质含量(16.96‰)、全氮含量(1.13 g/kg)、硝态氮含量(542 mg/kg)及有效磷含量(21.8 mg/kg)、速效钾含量(537.5 mg/kg)均为几种地貌之间的最高值,沙地的铵态氮含量(14.20 mg/kg)及全磷含量最高(0.35 g/kg),滩地的土壤全钾含量(4.41 g/kg)最高。滩地的含盐量较低,含水率、有机质等多项指标均较高,养分条件较好,为土壤条件最好的地貌类型。(5)土壤理化指标与植被群落类型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除土壤电导率、硝态氮含量以外,连古城保护区植被斑块内各项土壤理化性质的值都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小,各植被类型的土壤属性之间差异不大。其中,霸王和绵刺群落所在区域的土壤条件最好,盐含量最低,土壤湿度为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全磷全钾含量也很高,这两种植物对土壤养分的要求相对较高。红砂、柽柳和霸王群落各项土壤理化性质范围均很小,分布范围小,适应性较差;梭梭、白刺、沙蒿和毛条群落的多个土壤指标的范围均较大,对保护区环境的适应性最强,分布范围较大。(6)分析保护区不同小区域群落景观结构与土壤理化特征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小区域的植被群落分维度指数和形状指数越小,速效钾含量越小,p H越高;景观丰度越高,p H越低,全氮与有效磷含量越高;斑块凝聚度越大,斑块密度越小,景观结合度越高,零散斑块越少,含水量和全氮含量越低,p H越高。

刘晓茜[4](2020)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沙化动态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连接地带,其稳定性对绿洲内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具有重大影响。地处沙漠边缘的过渡带极易发生土地沙化,这将导致当地生物和经济生产力的损失,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植被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以及地表裸露土壤持续增加。进行土地沙化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确定其影响因素,是防治土地沙化的关键。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手段,可以了解土地沙化的空间分布变化、成因,提高监测、预警和缓解的效率,从而更快地确定土地沙化的影响程度,以期应对和适应土地沙化有关的未来风险。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为研究区,利用1986、1991、1996、2001、2006、2011、2018年7期遥感影像,建立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模型,勾绘1986、1996、2006及2018年共4期遥感影像中的沙漠边界,监测分析自1986年以来,33年间研究区土地沙化动态变化,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土地沙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探讨这些因子在土地沙化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DDI(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对于研究区土地沙化程度分级,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对DDI模型分类后的图像进行精度验证,Kappa系数位于0.7680.796之间,说明荒漠化差值指数分类一致性处于显着状态,即利用DDI模型对土地沙化程度分级是可行的方法。自1986年以来,研究区土地沙化程度由西到东逐步减轻。重度、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即通古勒格淖尔苏木、木仁高勒苏木西北部和巴润别立镇西北部;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即木仁高勒苏木中部、巴彦浩特镇西部及巴润别立镇东南部;未沙化土地分布在即木仁高勒苏木东部、巴彦浩特镇东部和巴润别立镇东部;林地与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贺兰山地区。1986年-2018年研究区土地沙化过程呈逆沙漠化发展,但在1996年-2001年沙漠化扩张。1986年-1991年重度与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为396.67 km2和211.09 km2,1991年-1996年沙化土地占比为91.32%,土地沙化呈逆转趋势;1996年-2006年中度、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增加,沙化程度加重;2006年-2011年未沙化土地动态度最大,为8.79%,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为1067.91 km2,2011年-2018年沙化土地占总面积的85.97%,逆沙漠化现象好转。1986年-2018年各类土地相互转移,整体表现为沙化土地向非沙化土地转移。1986年-1991年间中度和重度的沙化土地互相转移,且两者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1991年-1996年中度与重度主要转出为轻度和未沙化土地,沙化状况得到改善;1996年-2001年沙化土地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沙化面积增加;2001年-2006年沙化土地转入面积较少,但中度和重度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仍存在沙化风险;2006年-2018年中度与重度相互转移,非轻度沙化土地转入面积最多,沙化程度减轻。1986年-2018年沙漠边界随时间变化移动明显,且研究区南端(巴润别立镇)尤为明显。其中,1986年-1996年和2006年-2018年边界向西,即靠近沙漠一侧移动,平均移动速率分别为57.15 m/a和78.50m/a;1996年-2006年向东,即靠近绿洲一侧移动,移动速率最快,为179.38 m/a。气象因子对研究区土地沙化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其中年蒸发量、年大风日数及年沙尘暴日数与沙化土地面积增加相关性显着。

刘鑫[5](2020)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水热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作为亚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是重要的生态功能服务区、气候变化的“感应器”、碳收支平衡的主导区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稀有种质资源保存基地。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全球变暖已经经历了显着地退化,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退化又会对土壤环境、高寒生态及寒区水文过程产生强烈的影响。冻土的季节性冻融过程及土壤水热动态对陆地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地-气水热交换及碳循环、气候系统以及寒区工程等具有深刻影响。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腹地的风火山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的土壤质量、气象因子、蒸散发、土壤下渗以及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观测、采样研究及数理统计分析,结合冻土区活动层不同冻融循环阶段,开展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水热变化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背景下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MDS):碱解氮、盐分、全磷和有机质。并且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土壤质量指数(SQI)也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即在植被盖度<30%时,SQI的平均值为0.3000.442,在植被盖度为3050%时,SQI的平均值为0.3080.457,在植被盖度为5070%时,SQI的平均值为0.3280.491,在植被盖度>70%时,SQI的平均值为0.3270.532。分别采用线性与非线性的得分函数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基于MDS的土壤质量指数可以较详尽的表达出植被退化背景下土壤质量的变化,相较于其他三种方法得出的SQI(SQIL-A、SQIL-WA、SQIN-A),基于MDS的非线性加权的土壤质量指数(SQIN-WA)可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影响下的土壤做出更准确的评价。(2)在多年冻土区不同土壤冻融阶段,气温与潜在蒸散发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土壤的夏季融化期达到了最大值;并且通过对活动层土壤不同冻融阶段气象要素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各气象要素对潜在蒸散发的贡献率随着冻融循环的更替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净辐射和水汽压差对潜在蒸散发的敏感系数和贡献率较高,其敏感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52和0.44,而风速和气温对潜在蒸散发的贡献率较低,其敏感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08和0.01。(3)冬季降温期和春季升温期蒸散发过程主要表现为冰雪升华,且主要受净辐射的影响;夏季融化期的蒸散发存在一个气象要素的影响范围,即各气象要素同时达到其变化范围时,即土壤热通量达到1.44-4.46 MJ·d-1·m-2,气温达到1.09-3.10 oC,相对湿度达到56.02-63.70%,净辐射达到40.34-48.90 MJ·d-1·m-2,水汽压差达到0.24-0.34 kPa,风速达到5.67-5.79 m·s-1时,实际蒸散发量达到最大值,而在其他条件下蒸散发量均会有所减少;在秋季冻结期,7:00凝结水量达到最大值,且由于9:00气象要素的突变,导致在7:00至9:00蒸散发量发生了突变,且我们发现白天以蒸散发过程为主,夜间以水汽凝结过程为主。(4)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融循环作用下高寒草甸土壤水热过程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且在高盖度植被处,深层土壤水热变化过程相较于低盖度处较为稳定;在高植被盖度下,地表20 cm深度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土壤水分与温度随着观测深度的增加分别与大气相对湿度和气温呈现递减的相关性,低盖度处土壤水热过程的不稳定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即相较于高植被盖度处,低盖度处深层土壤地温变化幅度的加剧会导致各层土壤水分的流失,尤其是浅层土壤水分。

杨晴雯[6](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牛梓宸[7](2019)在《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沙化被称作“地球癌症”,是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已影响和制约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辽河干流流域是辽宁省的主要经济政治中心,近年来土地沙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辽宁省的主要沙源,亟待进行生态修复。本研究以辽河干流流域沙化现状为基础,按照不同地类沙化分布区选择重度及极重度沙化区进行沙化修复模式的调查,确定不同修复模式的典型样地,进行土壤及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基于遥感影像的NDVI指数分析和土壤特征的分析,确定不同修复模式的沙化修复效果。以植被和土壤为关键因素,建立不同修复模式沙化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对不同修复模式的沙化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优的沙化土地修复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比较2014年和2018年辽河干流流域NDVI指数,2018年NDVI指数最小增加了0.008,表明经过为期4年的生态治理和恢复促进了区域植被的恢复。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分布区NDVI指数增加0.06。封育林地修复模式区NDVI指数增长0.02,人工林模式增长0.03,自然恢复草地增长0.07,封育草地增长0.1,农林复合模式下降0.01,农田增长0.02。辽河干流流域内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分布植被盖度增加6.6%。封育林地修复模式区植被覆盖度增加2.4%;人工林模式植被盖度增加0.07%,自然恢复草地植被盖度增加7.5%,封育草地植被盖度增加10.1%,农林复合植被盖度降低2.1%,农田植被覆盖增加2.3%。植被盖度变化:乔灌混栽>封育草地>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农田>农林复合。年生态修复措施中林地乔木基本指标均有增长,2018年与2014比较,1×1样方内,草本植物生物,乔灌混栽模式4年间增加64g;封育林地中4年间增加4g;人工林模式4年间增加13g;自然恢复草地4年间增加35g;农林复合模式五年间减少1g。将2018年与2014年生物多样性指数相比较得出,乔灌混栽模式增加了0.09。封育林地增加0.11,封育草地增加0.03,人工林增加0.07,自然草增加0.01,农林复合模式增加0.02。。(2)实验分析不同修复措施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林复合(1.62g/cm3)>封育草地(1.53g/cm3)>农田(1.42g/cm3)>裸地(1.41g/cm3)>封育林地(1.41g/cm3)>人工林(1.40g/cm3)>自然恢复草地(1.38g/cm3)>乔灌混栽(1.31g/cm3)。土壤含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乔灌混栽(21%)>封育林地(20%)>农田(14%)>人工林(11%)>自然恢复草地(8%)>裸地(6%)>封育草地(5%)>农林复合(4%)。干筛土壤团聚体中,大团聚体所占比例高;>0.25mm的团聚体均达到60%以上。>0.5mm在40%左右;>5-2mm在20%-30%之间;0.5-0.25mm不超过8%。经过湿筛过程后,>5mm团聚体减少;5-2mm团聚体含量减少范围在5%-10%之间;2-1mm、1-0.5mm团聚体含量变化不大。0.5-0.25mm团聚体含量有所增加,乔灌混栽增加99.7%,自然草地增加276%,人工林增加170%。农林复合与封育林地增加7%,封育草地增加了23%,农田增加了65%。经过湿筛,>0.25mm团聚体含量:农林复合减少31%,封育林地减少32%,封育草地减少45%,封育草地减少47%,乔灌混栽减少49%,自然草地减少35%,人工林减少48%,农田减少51%。团聚体破坏率中,农林复合40.98%;封育林地38.44%;封育草地50.38%;乔灌混栽41.20%;自然草地54.18%;人工林41.30%;农田52.27%。团聚体破坏率自高至低:自然草地>农田>封育草地>人工林>乔灌混栽>农林复合>封育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乔灌混栽(40.4g/kg)>人工林(26.6g/kg)>自然草地(22.3g/kg)>农田(16.5g/kg)>封育草地(15.4g/kg)>封育林地(13.8g/kg)>裸地(13.1g/kg)>农林复合(8.5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依次为:农田(40.0mg/kg)>封育林地(27.7mg/kg)>人工林(24.1mg/kg)>封育草地(19.7mg/kg)>自然草地(19.4g/kg)>乔灌混栽(17.3mg/kg)>农林复合(15.8mg/kg)>裸地(14.8mg/kg)。土壤全氮含量水平从高至低顺序为:农田(0.80g/kg)>乔灌混栽(0.70g/kg)>人工林(0.65g/kg)>自然草地(0.63g/kg)>封育草地(0.61g/kg)>封育林地(0.53g/kg)>农林复合(0.50g/kg)>裸地(0.42g/kg)。选取与土壤抗蚀性相关的部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进行确定,随着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增大,土壤抗蚀性也逐渐增强。土壤表层抗蚀性综合指数为:乔灌混栽58.7,封育林地24.3,封育草地23.2,人工林48.27,自然恢复草地34.63,农林复合21.26。抵抗侵蚀能力强弱顺序为:乔灌混栽>人工林>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封育草地>农林复合。(3)采用熵权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为:植被覆盖率0.114,生物多样性指数0.102,生物量0.101,土壤容重0.119,土壤含水率0.038,最大持水量0.048,土壤有机质含量0.192,土壤团聚体含量0.047,土壤全氮含量0.127,土壤有效磷含量0.112。植被指标权重为0.317;土壤指标权重为0.682。乔灌混栽修复模式综合指数为26.96,封育林地综合指数为15.65,人工林修复综合指数为21.51,封育草地综合指数为14.20,自然草地综合指数为17.83,农林复合综合指数为9.33,普通耕作农田综合指数为20.72。修复效果依次为乔灌混栽>人工林>农田>自然恢复草地>封育林地>封育草地>农林复合,说明乔灌混栽修复模式对沙化土地的修复效果最好,适宜在条件合适的区域应用推广

张爱宁[8](2018)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梯度判定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6年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对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土壤的理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植被与土壤的指标体系,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草地退化梯度进行划分,并对不同退化梯度下植被与土壤因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不同退化程度的差异性评价系数,为草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演替过程可划分为4个梯度,即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明显,主要植物种紫花针茅的重要值下降,植被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相同退化梯度内各样地间相似性大,不同退化梯度间样地相似性小;植物α多样性各指数显着降低,而β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2.土壤理化性质在土壤表层0~10 cm变化显着,随着草地退化加剧,土壤表层容重显着提高,含水量显着降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持续下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显着,p H值和电导率变化不明显。3.筛选并建立植被与土壤的指标体系方法不一致,植被指标体系可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性指标即可,而土壤指标需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特征值>1的因子,再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要贡献指标,进而建立土壤指标体系。4.以植被—土壤指标为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差异性评价系数分别为:大尤尔都斯高寒轻度退化草原为0.7046,中度退化为0.6489,重度退化为0.5720。小尤尔都斯高寒轻度退化草原为0.8596,中度退化为0.6714,重度退化为0.5560。

杨梅焕,曹明明,朱志梅[9](2017)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和稳定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揭示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退化及其稳定性变化机制,为沙漠化修复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应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对研究区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结构和功能特征中,植被盖度、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地上生物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营养特征中,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全氮含量在沙漠化进程中逐渐降低,C/N不断升高;且轻度沙漠化阶段植被特征发生突变,是沙漠化逆转的关键阶段。对植被稳定性定量测度结果认为,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稳定性指数不断降低,稳定性等级非沙漠化阶段和潜在沙漠化阶段为稳定和基本稳定,轻度沙漠化阶段开始均处在不稳定状态。[结论]沙漠化过程伴随着植被的退化和植被稳定性程度的降低,维持土壤—植被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植被恢复的关键,也是沙漠化治理的关键。

吴月[10](2017)在《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围栏封育作为一项恢复退化草地植被的有效措施在宁夏盐池县广泛实施并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显着效益,但同时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当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已经逐渐稳定之后,如何管理封育区内的草地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难题。本研究将关注点放在对牧业生产有利的饲用植物资源上,试图通过数量生态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在完全封育条件下,盐池县柳杨堡人工封育区内饲用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与相关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封育管理方式之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和土壤环境之间的差异,来探究封育措施对饲用植物资源的影响,从而为封育草地后续管理方式的改善提供基础资料。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柳杨堡人工封育区内处于完全封育措施下的区域,自2002年至2016年间,共出现42种饲用植物种,6种有毒植物种。饲用植物在群落中占据主要地位,毒杂害草的出现并未对其生长造成威胁;在饲用植物盖度、平均高度、生物量、密度、物种数这几个种群数量特征指标中,饲用植物密度和物种数受年降雨量的影响较大;影响饲用植物在完全封育区内分布最主要的土壤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和土壤速磷。(2)在完全封育区,自2002年至2016年,随着封育时间的增加,饲用植物盖度和生物量在封育前期均明显增加,饲用植物盖度在封育满8年(即2010年)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保持稳定持续至调查结束(即2016年),饲用植物生物量在封育满9年(即2011年)时达到最大值但随后开始下降,并且截止到2016年,依旧保持下降趋势。(3)通过两两比较2016年未封育、半封育区、完全封育区这三个区域之间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以及土壤环境指标的差异发现:完全封育区与半封育区之间的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土壤指标均没有差异;而未封育区与完全封育区之间有2个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生物量、密度)有明显差异,同时还有3个土壤指标(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有差异;未封育区与半封育区之间有1个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指标(生物量)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有2个土壤指标(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有差异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经过14年的围栏封育,完全封育区的饲用植物恢复效果显着,同时,采取完全排除人为干扰的管理或允许有部分人为干扰不会对柳杨堡封育区饲用植物的生长恢复效果以及土壤特征带来明显不同。考虑到完全禁牧会致使偷牧行为的不断发生,我们建议:盐池县可以对当地一些恢复较好的退化草地改变管理方式,例如将部分恢复效果较好的草地解封,允许适当放牧,合理控制放牧的时间和频率;或者采取划区域放牧的方式,通过划分区域,让牧民们在某个区域放牧到一定期限后又换到另一个区域继续放牧这样交替的方式来缓解对一个地区持续放牧的压力,从而缓解退化草地保护与牧民放牧之间的矛盾。

二、沙漠化过程土壤指标划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漠化过程土壤指标划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典型沙化区草地土壤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 土壤质量指数的构建
        2.3.1 最小数据集的建立
        2.3.2 土壤指标评分及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2.3.3 土壤质量指数的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沙化程度下的土壤特征
    3.2 最小数据集的构建
        3.2.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
        3.2.2 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质量评价
    3.4 最小数据集的适用性验证
4 讨 论
    4.1 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状
    4.2 沙化草地土壤质量
5 结 论

(2)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牧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1.2.2 牧区自然生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3 牧区社会经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4 牧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土壤、植被与草地面积
        2.1.4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3 典型气候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2.3.1 气象指标
        2.3.2 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指标和侵蚀估计指标
        2.3.3 植被指标
        2.3.4 水资源指标
        2.3.5 牲畜指标
        2.3.6 社会经济指标
    2.4 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2.4.1 单指标评价
        2.4.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
        2.4.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
3 典型研究区土壤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3.1 典型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3.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3.1.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3.1.3 土壤pH变化特征
        3.1.4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3.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
        3.1.6 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
        3.1.7 土壤导温率变化特征
        3.1.8 土壤Zeta电位变化特征
        3.1.9 土壤基质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3.2 典型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变化特征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2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3.2.4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3.2.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3.3 典型研究区风蚀情况变化特征
        3.3.1 土壤可蚀性指数变化特征
        3.3.2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3.3.3 土壤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研究区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年际变化特征
    4.1 典型研究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4.1.1 年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4.1.2 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4.1.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
        4.1.4 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
    4.2 典型研究区植被因子变化特征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4.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4.2.3 植被年平均生产率变化特征
        4.2.4 植被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2.5 紫花苜蓿归一化生物量对比分析
    4.3 典型研究区水资源因子变化特征
        4.3.1 水生态压力指数变化特征
        4.3.2 水生态盈余量变化特征
        4.3.3 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特征
        4.3.4 用水效益变化特征
        4.3.5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特征
        4.3.6 水文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4 典型研究区牲畜因子变化特征
    4.5 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特征
        4.5.1 人均GDP变化特征
        4.5.2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特征
        4.5.3 经济密度变化特征
        4.5.4 人口密度变化特征
        4.5.5 旅游人次变化特征
        4.5.6 垦殖指数变化特征
        4.5.7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1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单指标评价
        5.1.1 土壤单指标评价
        5.1.2 气象单指标评价
        5.1.3 植被单指标评价
        5.1.4 水资源单指标评价
        5.1.5 牲畜单指标评价
        5.1.6 社会经济单指标评价
    5.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综合评价
        5.2.1 自然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2 社会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3 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变化分析
    5.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
        5.3.1 压力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2 状态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3 响应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4 生态环境健康值变化分析
    5.4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4.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对比
        5.4.2 生态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群落及土壤特征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景观格局
        1.2.1 斑块稳定性
        1.2.2 景观多样性
        1.2.3 景观破碎化
    1.3 土壤特征
        1.3.1 土壤理化性质
        1.3.2 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
    1.4 土壤与植被群落、地貌综合分析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简介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土壤状况
    2.4 动植物概况
    2.5 历史及发展情况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及样品采集
    3.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4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5 土壤特征与植被群落的关系分析
4 植被群落景观结构特征
    4.1 植被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4.2 斑块稳定性分析
    4.3 景观多样性分析
    4.4 景观破碎化分析
    4.5 小结
5 土壤理化性质基本特征
    5.1 保护区土壤理化性质整体情况
    5.2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5.3 土壤理化性质地统计分析
    5.4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格局
    5.5 不同地貌的土壤理化性质
    5.6 小结
6 土壤特征与植被群落的关系
    6.1 土壤特征及植被群落的关系
    6.2 土壤特征及植被群落景观结构特征的关系
    6.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不同植被群落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沙化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
        1.2.2 沙化土地监测指标及分级
        1.2.3 沙化监测方法
        1.2.4 土地沙化成因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与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分布
    2.6 植被类型
    2.7 社会经济状况
3 数据及方法
    3.1 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1 遥感数据来源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构建
    3.3 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3.4 沙漠边界解译
    3.5 相关性分析法
4 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分析
    4.1 Albedo-NDVI特征空间分析
    4.2 荒漠化差值指数模型分析
    4.3 模型精度评价
5 土地沙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5.1 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5.2 面积变化分析
    5.3 土地沙化程度转移分析
    5.4 沙漠边界移动分析
6 土地沙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6.1 沙漠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2 年蒸发量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6.3 年大风日数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6.4 年沙尘暴日数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水热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评价
        1.2.2 蒸散发研究
        1.2.3 土壤水分温度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区域气象特征
        2.1.3 土壤植被特征
        2.1.4 冻土分布特征
    2.2 野外试验及室内分析
        2.2.1 土壤取样及室内分析
        2.2.2 土壤入渗过程试验
        2.2.3 冻融过程观测
    2.3 分析方法
        2.3.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2.3.2 灰色关联分析法
        2.3.3 潜在蒸散发估算方法
        2.3.4 敏感系数及贡献率计算方法
第三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属性分析
    3.1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3.1.1 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总体变化特征
        3.1.2 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3.2 土壤质量指数评价
        3.2.1 不同方法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比较
        3.2.2 土壤质量指数的确定
第四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4.1 潜在蒸散发的变化
        4.1.1 潜在蒸散发的年际变化
        4.1.2 潜在蒸散发在不同冻融阶段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
        4.1.3 气象要素在不同冻融阶段对潜在蒸散发的贡献率
    4.2 实际蒸散发的变化
        4.2.1 不同冻融阶段实际蒸散发与吸湿凝结量日变化
        4.2.2 实际蒸散发量与吸湿凝结量的昼夜变化比较
        4.2.3 不同冻融阶段实际蒸散发对环境要素的响应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的变化特征
    5.1 不同冻融阶段土壤水热变化
        5.1.1 高盖度处土壤物化性质及入渗过程
        5.1.2 高盖度处土壤水热的变化特征
    5.2 土壤水热变化对环境的响应
        5.2.1 土壤水热对水文过程以及气象环境的响应
        5.2.2 冻融循环和植被对土壤水热过程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2.1.3 固土植物遴选
    2.2 试验方法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3.1.1 团聚特性
        3.1.2 渗透特性
        3.1.3 强度特性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3.2.1 团聚特性
        3.2.2 渗透特性
        3.2.3 强度特性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3.3.1 团聚特性
        3.3.2 渗透特性
        3.3.3 强度特性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4.2.3 力学性质强化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4.2.5 土壤“熟化”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1.1 风蚀产沙特性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2.1 风蚀产沙特性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3 冻融产沙特性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6.2.1 力学“加筋”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7.2 坡面修复设计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4 讨论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土地沙化的定义及现状
    1.3 土地沙化的危害
    1.4 国内外生态植被恢复现状
        1.4.1 植被恢复的概念
        1.4.2 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趋势
        1.4.3 沙地植被恢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特征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生态恢复模式调查
        2.2.2 试验区设置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沙化区域植被的作用效果
    3.1 辽河干流流域植被覆盖特征分析
        3.1.1 植被盖度的计算
    3.2 不同恢复模式对植物生长作用的影响
        3.2.1 不同恢复模式区植被生长差异
        3.2.2 不同恢复模式植物地径差异
        3.2.3 不同恢复模式乔木胸径差异
        3.2.4 不同恢复模式生物量差异
        3.2.5 不同恢复模式对植物多样性作用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作用研究
    4.1 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4.1.1 土壤容重
        4.1.2 土壤含水率
        4.1.3 土壤孔隙度
        4.1.4 土壤最大持水量
        4.1.5 土壤团聚体含量
        4.1.6 团聚体结构破坏率
        4.1.7 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作用效果差异分析
    4.2 生态修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作用
        4.2.1 土壤酸碱度pH
        4.2.2 土壤有机质含量
        4.2.3 土壤有效磷含量
        4.2.4 土壤全氮含量
        4.2.5 生态修复对土壤化学性质作用效果差异分析
    4.3 生态修复对土壤抗蚀性作用
        4.3.1 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的确定
        4.3.2 土壤抗蚀性与各指标相关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沙化修复效果综合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5.1.2 指标体系
    5.2 评价方法及过程
        5.2.1 评价方法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梯度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2 草地退化的研究进展
    1.3 草地退化梯度的划分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试验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3章 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植物群落分析
    3.1 大尤尔都斯退化植物群落分析
    3.2 小尤尔都斯退化植物群落分析
    3.3 大尤尔都斯植被群落生态位变化分析
    3.4 小尤尔都斯植被群落生态位变化分析
    3.5 大尤尔都斯植被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3.6 小尤尔都斯植被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3.7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巴音布鲁克草原土壤退化梯度分析
    4.1 大尤尔都斯0~10cm退化土层特征分析
    4.2 大尤尔都斯10~20cm退化土层特征分析
    4.3 大尤尔都斯20~30cm退化土层特征分析
    4.4 小尤尔都斯0~10cm退化土层特征分析
    4.5 小尤尔都斯10~20cm退化土层特征分析
    4.6 小尤尔都斯20~30cm退化土层特征分析
    4.7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草地梯度的评价
    5.1 建立划分高寒草原不同退化梯度的指标体系
    5.2 以植被指标为体系的综合评价
    5.3 以土壤指标为体系的综合评价
    5.4 以植被-土壤指标为体系的综合评价
    5.5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和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选择
    2.2 样方调查和样品采集
        2.2.1 样方调查和植物样采集
        2.2.2 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漠化过程中主要植被特征的变化
    3.2 沙漠化过程中植被营养特征的变化
    3.3 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3.3.1 植被属性指标
        3.3.2 土壤属性指标
    3.4 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稳定性指数测度
        3.4.1 植被稳定性指数的计算方法
        3.4.2 植被稳定性指数的测算与评价
    3.5 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稳定性维持机制
        3.5.1 确保土壤—植被系统的良性循环
        3.5.2 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微环境
4 结论

(10)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荒漠化与草地退化
        1.1.2 草地退化与围栏封育
        1.1.3 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影响
        1.1.4 盐池县治理退化草地存在的问题
        1.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关于围栏封育研究的进展
        1.2.2 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情况
    2.3 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
        2.3.1 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2.3.2 水资源概况
        2.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资源结构
        2.3.4 牧草资源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地布设
    3.2 基本资料收集
        3.2.1 外业调查
        3.2.2 资料查阅
    3.3 内业数据分析处理
        3.3.1 植物种分类
        3.3.2 数量特征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3.3.2.1 饲用植物数量特征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3.3.2.2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选择和计算
        3.3.3 相关分析
        3.3.4 回归分析
        3.3.5 排序
        3.3.6 差异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与相关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4.1.1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基本情况
        4.1.2 饲用植物种群在整个植物群落中的地位
        4.1.3 饲用植物与毒杂草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4.1.4 饲用植物与土壤因子的CCA排序结果
        4.1.5 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与年降雨量的相关性
    4.2 完全封育区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数据的回归分析
    4.3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和土壤指标的差异
        4.3.1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差异
        4.3.2 三种封育管理措施下土壤指标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1-饲用植物营养成分及适口性一览表

四、沙漠化过程土壤指标划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典型沙化区草地土壤质量评价[J]. 刘文民,田鹏,刘利昆,赵广举,穆兴民. 水土保持研究, 2022(02)
  • [2]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D]. 刘云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植被群落及土壤特征初步分析[D]. 王蕊.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沙化动态变化研究[D]. 刘晓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水热特征研究[D]. 刘鑫. 兰州大学, 2020(01)
  • [6]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生态修复措施对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作用效果评价[D]. 牛梓宸.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梯度判定研究[D]. 张爱宁.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和稳定性[J]. 杨梅焕,曹明明,朱志梅.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5)
  • [10]围封对柳杨堡饲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D]. 吴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荒漠化过程中土壤指数划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