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生产技术创新研究

琼脂糖生产技术创新研究

一、琼脂糖生产工艺的革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皓奇[1](2021)在《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的设计加工、机理分析及器件应用》文中认为燃料电池与金属空气电池作为下一代兼具低成本、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能源存储与转化器件,在未来社会的众多领域均有着不错的应用前景。为了使上述器件在运行时具有良好的电极反应动力学,贵金属族化合物通常被用作高效的催化剂,其中铂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氧还原反应,二氧化钌催化剂则被应用于析氧反应。然而,贵金属化合物因资源稀缺、造价高昂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在下一代储能器件中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地壳中含量丰富、成本低廉且具有与铂钌等催化剂在性能指标上不分伯仲的非贵金属材料作为氧电催化剂,将不仅从源头上改善贵金属化合物的上述缺点,而且种类繁多的非贵金属化合物也可拓宽催化剂材料选择的数据库。本文立足于如何设计加工具有优异氧电催化活性的非贵金属基催化剂(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单原子分散铁-氮-碳材料、莫特肖特基材料),如何识别催化过程中的活性中心与反应路径并提高活性位点的载量,如何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制备具有内部自建电场的催化剂并拓展其在实际器件中的进一步应用等三个方向展开深入探究,具体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尽管氮掺杂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作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具有不弱于商业Pt/C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及稳定性,但高质量的石墨烯及碳纳米管在制备过程中会用到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这也导致其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这类催化剂在设计时通常需要引入外部氮源如尿素、三聚氰胺等,难以达到大规模、普适化制备。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具有可持续特性的生物质明胶和廉价易得的氯化钠分别作为前驱体和牺牲模板,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策略,制备出一种具有三维交联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的氮自掺杂碳气凝胶,该结构有利于加快氧还原催化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此外,可从海洋鱼鳞及哺乳动物骨头组织中提取出的明胶本身含有大量的含氮官能团,因此在热解时可无需引入外部氮源。而且,以氯化钠作为模板也避免了传统氢氧化钾活化对高温设备的腐蚀性。温度优化实验表明,于800℃热解时所获得的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卓越的氧还原活性。不仅如此,该氮自掺杂碳催化剂还表现出比商业化Pt/C更为优异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在连续4 h运行后的氧还原电流仍保持在95.7%,而同时期Pt/C催化剂的氧还原电流仅保持在74.3%。(2)近年来,单原子分散的铁基催化剂因具有明确定义的配位环境和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从而在活性位点鉴别与反应机理探究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由于铁物种在单原子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迁移和团聚现象,因此使得高载量单原子铁催化剂的设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由于金属原子配位环境和所用电极结构的不同,单原子铁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氧还原机制也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凝胶电泳试剂琼脂糖作为络合剂与碳前驱体,通过络合-固定策略成功地合成出一种具有铁单原子分散的氮掺杂多孔碳电催化剂。一系列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先进X射线吸收表征证实了该催化剂中的Fe-N4位点构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表明单原子铁在该催化剂中的含量高达2.17 wt.%。得益于如此高载量的原子级分散Fe-N4位点,所制备出的催化剂可在较宽的p H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活性、长期运行稳定性与甲醇耐受性。更重要的是。本研究不仅提出了原子级分散Fe-N4中心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机理;而且以p H=0和p H=14的反应条件为代表,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阐明了该催化剂具有优异氧还原性能的深层机制。(3)尽管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非贵金属双功能氧催化剂时具有杰出的氧还原反应和析氧反应催化活性,但在实际的金属空气电池器件中,过渡金属磷化物仍旧面临着安全化制备和本征半导体特性这两个方面的阻碍。首先,在高效磷化制备过渡金属磷化物时,通常会将金属化合物前驱体与次磷酸钠一起煅烧,但该次磷酸钠在高温退火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剧毒且易燃的磷化氢气体;其次,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半导体特性通常使其表现出较低的电子导电性,从而大大限制了电催化活性。因此,本研究通过机械化学-热解策略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核壳结构莫特-肖特基电催化剂,该催化剂以Co/Co2P肖特基异质结为核,以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管为壳层。这种高性价比的机械化学方法可在不使用任何溶剂的情况下触发Co(II)与三聚氰胺的固相络合反应,因此是一种经济、可持续且环保的策略。该催化剂中的莫特肖特基Co/Co2P异质结纳米粒子和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管可协同提高整体的电子导电性和双功能电催化活性,而内部中空的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管可增强含氧物种的传质。氧电催化实验表明,所合成出的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可作为一种卓越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种双功能电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器件中具有超越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异性能,长期循环稳定性甚至可超过200 h。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Co/Co2P异质结界面可以产生从Co侧到Co2P侧的自发电子传输以形成内部自建电场,从而导致Co/Co2P异质结的d带中心上移,有利于中间产物在电催化过程中的吸附。

杨志恒[2](2020)在《改造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高效生产核黄素》文中提出相对于嗜温微生物的常温发酵工艺,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嗜热微生物进行高温发酵生产,具有提高生化反应速率、降低染菌风险、减少发酵冷却能耗等潜在优势。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60℃,生长代时16分钟,并且能够充分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物,因此是高温微生物发酵的优秀底盘候选菌株。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作为生产菌株能够将其耐高温、生长快速、利用廉价碳源等特性,与工业生产中减少冷却水的使用、降低染菌风险、缩短发酵周期和降低发酵原辅料成本等多种需求相互契合,具有极大地开发价值。本论文利用耐热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反筛标记,开发了一种快速便捷的地芽孢杆菌遗传操作方法。使用该方法对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进行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产量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高温核黄素生产菌株的开发。在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中引入异源核黄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获得第一代核黄素菌株Rib-Gtd,核黄素产量达28.7 mg/L;对ribCGtg进行点突变,获得降低核黄素细胞消耗的第二代核黄素菌株Rib-Gtdl,核黄素产量达84.6mg/L;敲除嘌吟途径的调控蛋白PurRGtg解除对嘌呤途径的抑制,获得第三代核黄素菌株Rib-Gtd2,核黄素产量达110.7mg/L;为了避免嘌呤合成途径的代谢流流向腺嘌呤,进一步敲除了 purAGtg增加前体供应获得第四代核黄素菌株Rib-Gtd3,核黄素产量达171.6 mg/L;敲除ccpNGtg调节中心碳代谢到核黄素的生产获得第五代核黄素菌株Rib-Gtd4,核黄素产量达260±15 mg/L;敲除乳酸脱氢酶基因ldhGtg阻断副产物乳酸的生成获得第六代核黄素菌株Rib-Gtd5,核黄素产量达445.8mg/L。最后,工程化的菌株在葡萄糖-木糖混合物作为碳源的矿物盐培养基中发酵12-h核黄素产量达1034.5 mg/L。本研究通过对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进行一系列代谢工程改造,实现核黄素在嗜热菌中的高温发酵生产。该研究表明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有望克服常温工艺的天然缺陷,突破目前常温发酵生产核黄素面临的诸多限制因素,成为工业生产中核黄素高温发酵的高产宿主,具有继续深入改造的潜力以及提高我国核黄素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前景。

李昌明[3](2020)在《C、D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二价二联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文中提出梭菌病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致病性菌种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通常包括产气荚膜梭菌、腐败梭菌、破伤风梭菌等。其中对于我国威胁最大的便是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梭菌病发病急促,病程短,死亡率高。动物一旦发病往往来不及治疗便发生死亡。因而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的三联四防疫苗其主要抗原成分多为菌体或类毒素,而腐败梭菌作为一种严格厌氧菌,本身的培养难度大,产毒能力弱,使得疫苗的防护能力大打折扣。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可以保留天然毒素的免疫原性,同时生产工艺简单,可以用于三联四防疫苗的升级换代。因此,本研究拟制备C、D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二价二联疫苗。在本研究中,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NCTC 3180)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NCTC 8346)进行复苏、增菌和产毒。利用一次性细菌滤器过滤除菌获得毒素溶液。并利用本实验室构建完成的表达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的质粒通过原核表达系统生产重组蛋白。将C、D型产气荚膜梭菌天然毒素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过甲醛灭活后,加入白油佐剂制得二联二价疫苗。对制备的疫苗进行物理性状检查、无菌检查、安全性检查和动物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所制备的毒素在用终浓度为0.3%的甲醛灭活96 h后能够完全灭活,且能够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制备的二价二联疫苗检验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在对小鼠免疫0.2 mL疫苗后,保护率可达100%。对6-7月龄的绵羊接种5 mL疫苗21天后,通过间接ELISA和毒素中和试验对绵羊血清中抗体效价水平进行评估,发现绵羊血清中抗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的抗体效价为1:3200,抗D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的抗体效价为1:6400,抗腐败梭菌毒素的抗体效价为1:6400;而中和效价分别为400,800和800。根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三部的规定,血清中和效价对快疫达到1(即0.1 mL免疫动物血清可中和1 MLD毒素),对肠毒血症达到3(即0.1 mL免疫动物血清可中和3 MLD毒素),即可判为疫苗合格。说明本实验所制备的疫苗效价高且安全可靠,可以用于针对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梭菌病的预防,并未为将来研制三联四防疫苗打下基础。

赵萍[4](2020)在《坛紫菜和细基江蓠藻红蛋白和琼胶的综合提取及其废液的生物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海洋红藻资源丰富,人工栽培红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红藻天然产物的高效利用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坛紫菜及细基江蓠是我国重要的栽培经济物种,不仅富含藻胆蛋白,还含有琼胶等高值产物。本论文以坛紫菜及细基江蓠为研究对象,综合提取两种海藻的藻红蛋白和琼胶,以达到充分利用生物质、节约资源及减少废液排放量的目的。此外,利用大型绿藻浒苔对综合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生物处理,优化了工艺条件,明确了原废液最佳稀释倍数、处理天数及最佳料液比。结果表明这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处理方法可有效地去除废液中的营养元素,大大节约了废液处理成本,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坛紫菜及细基江蓠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和纯化首先从1000克细基江蓠以及100克坛紫菜(鲜重)中提取、分离以及纯化藻红蛋白。利用先进的膨化床吸附技术,每克坛紫菜中可分离0.74 mg的食品级藻红蛋白(纯度<4)。通过阴离子交换的方法,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大于4的分析级藻红蛋白0.24 mg,得率为0.24 mg/g。基于同样的方法从每克细基江蓠(鲜重)中可分离得到81.10μg的食品级藻红蛋白。经纯化从每克细基江蓠(鲜重)中得到纯度大于4的分析级藻红蛋白30.30μg。采用全波长扫描光谱、SDS-PAGE及Native-PAGE的方法对两种藻红蛋白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规模化制备出两种高纯度的藻红蛋白,通过光谱鉴定均为R-型藻红蛋白。2.两种海藻藻渣的琼胶提取利用提取藻红蛋白后的坛紫菜及细基江蓠的藻渣提取琼胶,琼胶的得率分别为5.82±0.17%和21.30±2.00%,与直接从同等质量的两种海藻中提取琼胶的得率比较,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也就是说提取藻红蛋白并不会影响后续琼胶的得率。经过一系列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提取的琼胶凝胶强度分别为796.00±28.10g/cm2和789.60±34.80g/cm2,凝固点分别为38.10±0.22℃和36.20±0.30℃,融化点为89.50±0.55℃和91.00℃,3.6-内醚半乳糖含量为34.00±3.16%和34.10±2.00%,硫酸根含量为3.01±0.24%和4.90±0.30%,与直接从两种海藻中提取的琼胶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均符合工业化产品要求。另外,与采用同等质量的原藻烘干直接制备琼胶相比,综合提取法较直接提取法碱用量和废液量少,每100 g坛紫菜和1000 g细基江蓠的碱用量分别减少0.80 L和1.40L,水用量分别减少了75.40 L和17.40 L,废液总量分别减少78.31 L和21.50 L。由此可见,利用综合提取法生产琼胶既可减少原料成本,节约水资源,又可降低后续废液处理压力。为检测所获琼胶的实际应用价值,对综合提取的琼胶进行DNA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50 bp及2000 bp的DNA marker条带均可以清晰分离。其次,细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琼胶对细菌的生长无抑制且长势良好,菌落数分别为72.30±5.21以及78.20±8.80个,与市售琼胶效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3.综合提取废液的生物处理收集综合提取藻红蛋白及琼胶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利用浒苔对废液进行生物处理,并优化了处理条件。将废液稀释21、22、23、24、25、26以及27倍,利用浒苔处理所有废液2天,以浒苔的光合作用参数为浒苔生长情况参考依据,确定浒苔存活的最佳稀释倍数。以废液指标、浒苔的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以及处理废液后的浒苔的生长率为依据,将浒苔处理废液的培养时间设置为1-7天,料液比分别设置为3.7g:1L、7.4 g:1 L、14.8 g:1 L及29.6 g:1 L,确定浒苔处理废液的最佳时间及料液比。结果表明,浒苔处理坛紫菜废液的最佳稀释倍数为2倍,在料液比7.4 g:1 L条件下处理2天效果最佳。BOD5、COD、总氮、无机氮、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以及无机磷的清除率分别为53.29±0.85%、49.16±0.31%、42.50±6.70%、66.53±0.78%、48.59±1.26%、73.47±1.57%、73.59±1.33%、69.30±4.09%及77.69±4.54%,浒苔生长率为8.33±0.31%。同理,浒苔处理细基江蓠废液最佳稀释倍数为4倍,最佳处理天数为2天,最佳料液比与7.4:1,与处理坛紫菜综合提取的废液结果较为一致。BOD5、COD、总氮、无机氮、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磷以及无机磷的清除率分别为50.27±1.52%、34.02±3.36%、41.34±4.16%、67.30±2.43%、48.53±3.20、74.11±7.11、76.50±2.35、63.71±2.54及76.30±0.30,浒苔生长率为6.63±0.64%。因此,浒苔能有效清除废液中的氮磷元素,可大大减少废液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相关生产企业的废液处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综合提取两种经济海藻的藻红蛋白和琼胶,建立了综合提取方法技术体系,为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利用浒苔对综合提取产生的废液进行生物处理,可有效解决琼胶生产产业面临的废液处理问题,为经济红藻产业的高值化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刘璐[5](2020)在《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拉霉素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抗菌剂,由于其具有热稳定、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低残留、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强大杀菌作用以及促进动物生长等独特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畜禽养殖业中。目前恩拉霉素主要由杀真菌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进行液体有氧发酵生产,然而仍存在恩拉霉素菌株生产水平低、发酵成本高、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了解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论文首次以重离子束辐照作为微生物诱变手段获得大量S.fungicidicus突变体,通过多重筛选得到恩拉霉素高产菌株,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优化和发酵过程调控方面进行了研究。此外,利用基因组学手段分析了突变菌株的变异位点及相关高产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能量为80MeV/u,LET为40keV/μm的重离子束对恩拉霉素产生菌SG-01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通过平板计数法统计菌株的致死率,确定菌株致死率与辐照剂量两者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琼脂块筛选和摇瓶筛选得到了三株高产恩拉霉素菌株M13、M30和M34,并且三株突变菌株连续5代产恩拉霉素能力比较稳定。M13、M30和M34具有显着增强的恩拉霉素合成能力,其中M30发酵至第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达到0.69g/L,恩拉霉素的最大比生产率为0.004g/L/d,比原始菌株高2.48倍。同时,通过平板培养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菌株的产孢能力增强,孢子量比较丰富,这有利于恩拉霉素合成。RAPD分析从分子水平表明重离子束辐照增加了恩拉霉素产生菌的基因组多态性,从而引起基因功能、结构及表达的变化。(2)以M30为研究对象,对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淀粉、玉米浆、KH2PO4和精氨酸的浓度,发酵条件中的初始pH、转速和接种量开展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配方为:葡萄糖4%,玉米浆2%,可溶性淀粉4%,玉米蛋白粉3%,NaCl 1.5%,NH4Cl 0.5%,CaCO3 1.5%,KH2PO4 0.02%,精氨酸0.1%。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0,接种量为4%,转速为220r/min。根据单因素优化结果进行最优条件下的M30摇瓶发酵实验,M30在发酵至第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为0.94g/L,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产量提高了36%。(3)采用除杂甜高粱汁代替葡萄糖发酵生产恩拉霉素。首先,比较了葡萄糖和未除杂甜高粱汁对M30生长和恩拉霉素合成的影响,发现以未除杂甜高粱汁为原料发酵至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为0.77g/L。之后考察甜高粱汁中的杂质成分对M30发酵产恩拉霉素的影响,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甜高粱汁发酵生产恩拉霉素,其产量在第10天达到0.87g/L,这与葡萄糖结果相接近。以初始浓度为40g/L的除杂甜高粱汁为原料进行摇瓶分批补料发酵实验,M30在第11天时可以发酵产生1.01g/L的恩拉霉素,生产率为0.09g/L/d。最后,添加0.04g/L的尼泊金甲酯不仅可以延长甜高粱汁的贮藏期,而且对M30的生长和恩拉霉素的合成不会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4)研究维生素C的添加对M30发酵过程的影响,确定维生素C的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分别为90mmol/L和4天时可以显着提高恩拉霉素的产量。当发酵至第8天时,恩拉霉素产量达到0.82g/L并提高了17%。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酵6天后恩拉霉素合成速率提高。添加维生素C可以显着提高M30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改善了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减轻了活性氧(ROS)对细胞膜及生物大分子的损伤。最后,建立了含尼泊金甲酯的除杂甜高粱汁结合维生素C的摇瓶分批补料发酵策略,恩拉霉素的产量在第11天时达到1.14g/L。(5)利用三代与二代基因组测序相结合的方式,对原始菌株SG-01和突变菌株M13、M30和M34进行基因组信息分析和变异位点的挖掘。结果显示,SG-01、M13、M30和M34的基因组大小在7.62-7.74Mb之间,GC含量为72%左右。以原始菌株SG-01的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在M13、M30和M34的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4个SNP、34个小片段Indels和58个SV。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EndB),糖原合成代谢通路中1,4-α-葡聚糖分支酶(GBE)和Puc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在M13、M30、M34中均发生了变异。这些信息可作为新颖的分子标记用于恩拉霉素产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相关代谢机理和育种的辅助研究中。

李婧[6](2020)在《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潜规律及优良菌株的筛选》文中提出冰葡萄酒(Icewine)是葡萄酒家族中的极品,具有口感润滑、甜美醇厚、香气浓郁等特点。酿制冰葡萄酒的原料—冰葡萄,其生长对气候环境和纬度有严格要求,世界上仅有加拿大、德国、奥地利、中国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冰葡萄酒。目前,世界公认的酿造冰葡萄酒的主要栽培品种为威代尔葡萄。由于冰葡萄汁中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形成的高渗透压环境,一般酵母菌难以正常生长、繁殖和发酵。目前我国冰葡萄酒生产企业大都从国外进口冰葡萄酒酿造用酵母,未能在冰葡萄酒酿造中形成自有菌株的核心技术,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冰葡萄酒产业发展和产品品质提升。本研究以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简称:五女山样品)和沈阳太阳谷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简称:太阳谷样品)两个产地的威代尔冰葡萄为实验材料,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多样性,阐明酵母菌群落的演替规律。通过对酵母菌株的耐受性能、发酵性能及β-葡萄糖苷酶活力等研究,筛选优良酵母菌株,并进一步对其发酵特性进行研究。本研究挖掘和利用具有潜在功能的天然微生物资源,筛选性能优良的适应本地环境及生产条件的野生酵母菌株,可为我国的冰葡萄酒酿造用酵母国产化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酿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冰葡萄酒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揭示了辽宁产威代尔冰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多样性及菌群动态变化。该方法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与5.8S rDNA-ITS区和26S rDNA D1/D2区测序相结合对酵母菌多样性进行了鉴定。(1)五女山样品共检出13个属: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假丝酵母属(Candida),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Curvibasidium(无中文名),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红酵母属(Rhodotorula),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和Zygotorulaspora(无中文名)。(2)太阳谷样品共检出12个属:短梗霉属,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汉逊酵母属,毕赤酵母属(Pichia),红酵母属,酿酒酵母属,锁掷酵母属(Sporidiobolus),孢圆酵母属,接合酵母属和接合囊酵母属(Zygoascus)。(3)优势酵母菌群动态变化:①五女山样品,初期:以假丝酵母属、汉逊酵母属、梅奇酵母属、红酵母属占优势;中期:假丝酵母属、梅奇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后期:酿酒酵母属占优势;②太阳谷样品:初期:以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线黑粉酵母属占优势;中期:以假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后期:假丝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2、利用高通量测序(HTS)方法揭示了辽宁产威代尔冰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多样性及菌群动态变化。(1)五女山样品中真菌共检出68个属:葡萄酒酵母有假丝酵母属、梅奇酵母属、酿酒酵母属等12个属,及短梗霉属、Mrakiella和Mrakia等真菌。(2)太阳谷样品中真菌共检出36个属:葡萄酒酵母有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酿酒酵母属等8个属,及短梗霉属、Alternaria、Davidiella等真菌。(3)优势酵母菌群动态变化:①五女山样品:初期:隐球酵母属和红酵母属占优势;中期:假丝酵母属、隐球酵母属和红酵母属占优势;后期:梅奇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②太阳谷样品:初期:隐球酵母属和线黑粉酵母属占优势;中期:假丝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后期:假丝酵母属和酿酒酵母属占优势。3、解明了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替规律。酵母菌群落的演替与冰葡萄汁中糖的消耗及酒精的产生直接相关。在初期,耐高糖的非酿酒酵母占优势;中期,耐酒精能力差的非酿酒酵母逐渐消失,耐酒精能力强的酿酒酵母逐渐占优势;后期,耐酒精能力强的酿酒酵母及少数非酿酒酵母属种占优势。4、明确了分离得到的葡萄酒酵母假丝酵母属、梅奇酵母属、酿酒酵母属等7个属菌株对高糖浓度、酒精浓度、酸浓度及抑菌剂SO2的耐受能力。通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发酵性能研究,筛选得到了 1株发酵速度快、挥发酸产量低的S.cerevisiae菌株。同时,假丝酵母属、汉逊酵母属等6个属菌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研究发现,假丝酵母属的1株Candida railenensis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高。5、将筛选获得假丝酵母属的C.railenensis菌株与S.cerevisiae菌株进行混合发酵(MF2S2)、S.cerevisiae单菌株发酵(S2)制备冰葡萄酒。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非靶向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对发酵结束后的冰葡萄酒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总共检出600种代谢物,其中MF2S2与S2两组之间差异代谢物共248种,又从中筛选出与冰葡萄酒香气有关的重要代谢物53种。两组冰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呈现出明显差异:苯甲醛、乙偶姻、β-大马士酮等13种物质在MF2S2冰葡萄酒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在S2中的含量,而1-丁醇、乙酸乙酯等40种物质则正相反。利用PEN3型电子鼻及感官分析两组冰葡萄酒的香气,结果显示:MF2S2冰葡萄酒的香气物质比S2的更丰富;MF2S2比S2香气及口感更浓郁,主要表现在烘烤焦糖和干果果仁的香气,S2比MF2S2在热带水果的香气要浓郁。本研究筛选获得的C.railenensis和S.cerevisiae本地酵母菌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和发酵性能,有望成为本地冰葡萄酒酿造用酵母菌株。

周曼[7](2020)在《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宏基因组学挖掘及其在纤维二糖酸生产中的作用》文中认为利用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食品和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基能源和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经济、环保价值。现有生产工艺中的主要瓶颈是缺乏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和高效、经济的产品生产工艺。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质素降解酶,其中果胶酶,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类不重要的辅酶,被严重低估。此外,纤维二糖酸,是一种高附加值但目前产能较低的有机酸,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因此,为了发掘高效、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及降低纤维二糖酸生产工艺成本,本研究主要通过构建具有高效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堆肥生境并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挖掘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并研究其在纤维二糖酸生产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统合生物加工生产纤维二糖酸中预处理工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效木质纤维素降解堆肥生境的构建及宏基因组学分析通过定向富集培养技术,构建了具有高效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堆肥体系(apple pomace-adapted compost microbial community,APACMC)。在富集培养过程中,堆肥体系的最高温度达68℃,呈现出堆肥典型的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和腐熟期四个阶段;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群落得到了良好的富集。随后借助宏基因组学技术对该微生物群落进行高通量鸟枪测序,获得了272,516条开放阅读框;借助多种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分类学和功能注释发现,APACMC主要由来自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的微生物组成;最主要的功能类型是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基于CAZy数据库注释发现APACMC中具有很高丰度、多样性且微生物来源广泛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2.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的宏基因组学挖掘通过刚果红染色试验和酶活测定发现APACMC具有较高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APACMC中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主要来源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功能和代谢注释分析揭示了APACMC中蕴含大量的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潜在生物能源物质的合成路径。基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挖掘到3,882条序列编码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的基因序列;另外,基于漆酶和多铜氧化酶数据库发现了额外94条编码漆酶和多糖氧化酶的序列。同时,根据催化结构域分析发现了有大量的细菌来源的多功能酶、嗜热酶和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等具有工业应用潜能的酶。3.宏基因组学挖掘果胶降解微生物、果胶酶及嗜热果胶酶的分离、纯化及表征钌红染色和果胶降解率试验表明APACMC具有较高的果胶降解能力。COG功能注释发现APACMC中参与果胶降解的功能占总碳水化合物降解的25.8%。总计1,756条序列被注释为果胶降解酶,且大部分序列具有较高的新颖性,追溯其系统起源发现,这些序列主要来自APACMC中丰度很高的微生物。此外,从APACMC中分离得到了36株嗜热果胶降解微生物,其中Bacillus subtilis Z10具有最高的果胶酶活性;通过简并引物以及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了一条1,263 bp编码果胶裂解酶的序列;基于生物信息学对该酶的理论等电点和理论分子量的预测,结合色谱纯化获得了果胶裂解酶Bs Pel-Z10;酶学特性表明该酶属于嗜热果胶裂解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4.宏基因组来源的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异源表达及分析从APACMC宏基因组中筛选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且与数据库中收录蛋白的相似度低于75%的5条来自AA10、CE15、GH43、漆酶和PL11的序列为研究对象,经过去除信号肽等一系列分析及处理后,进行基因合成。随后将编码AA10的序列无缝克隆至p ET-22b(+)表达载体上的pel B序列后;其余序列通过双酶切克隆至p ET-28a(+)载体上。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转导至E.coli BL 21中,获得重组工程菌,并诱导重组酶的表达。这五个重组酶都成功地实现了表达及纯化,并且都具有相应的酶活。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信息、系统发育和结构特性等表明这些酶具有较高的新颖性。5.漆酶、纤维二糖脱氢酶(CDH)和木质素在纤维二糖酸生产中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当以Avicel为底物时,添加外源氧化还原介体ABTS是实现纤维二糖酸高产的必要条件,而以小麦秸秆为发酵底物时ABTS无促进作用。向Neurospora crassa HL10发酵体系和CDH-漆酶无细胞体系中添加小麦秸秆来源的天然木质素后,发现木质素在漆酶的帮助下可以促进CDH将纤维二糖转化为纤维二糖酸。在N.crassa HL10发酵体系中添加适量的木质素可以促进纤维二糖酸的生产,而过量的木质素则造成负面作用。此外,木质素不会影响CDH和漆酶酶活。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仪发现漆酶催化木质素产生的自由基可以被CDH氧化纤维二糖产生的还原性CDH消耗,证实了木质素可以作为CDH-漆酶的氧化还原介体促进纤维二糖酸的生产。此外,停流光谱仪表明CDH和漆酶之间存在电子传递。6.工程菌N.crassa HL10直接从预处理小麦秸秆中统合生产纤维二糖酸比较了碱、稀硫酸和湿热这三种预处理的小麦秸秆作为发酵底物被N.crassa HL10统合生物加工生产纤维二糖酸的产量,结果表明碱预处理的小麦秸秆(AP-WS)具有最高的纤维二糖酸产量(45.722 m M)。此外,从这三种预处理样品中提取了残留的木质素,发现从AP-WS中提取的木质素(AP-WS-L)在N.crassa HL10以Avicel为底物的体内发酵体系和CDH-漆酶无细胞体系中都具有最好的氧化还原介导能力。FTIR、XRD和GPC结果表明这三种预处理小麦秸秆及其相应木质素在结构、纤维素结晶度、分子量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不同纤维二糖酸产量的深层原因。

张石玉[8](2020)在《来源于甲醇芽孢杆菌的普鲁兰酶的重组表达、酶学性质及分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鲁兰酶作为一种淀粉脱支酶可以高效催化普鲁兰糖、支链淀粉等底物中α-1,6-糖苷键的水解,在食品加工、生物能源、制药及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尽管有很多研究集中于挖掘新的催化性能良好的普鲁兰酶,或对现有的普鲁兰酶进行分子改造以适应淀粉糖化工艺的条件。但是,理想的符合工业生产特性的普鲁兰酶,特别是可以用于淀粉冷水解工艺的普鲁兰酶非常少。随着淀粉水解技术的不断革新,淀粉深加工领域的不断拓展,筛选具备优良催化性能的普鲁兰酶对于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淀粉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嗜温菌Bacillus methanolicus PB1的基因组信息,找到一段候选普鲁兰酶基因(pul PB1),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了该基因的异源表达,并研究了相关的酶学性质。依据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对该普鲁兰酶(PulPB1)的氨基酸序列及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基于蛋白质工程技术研究其N末端结构域在酶分子催化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对该普鲁兰酶进行分子改造,提高了热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Bacillus methanolicus PB1基因组中的普鲁兰酶基因克隆至载体p ET-28a,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PulPB1,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表达出重组普鲁兰酶PulPB1。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在菌液OD600值0.8时加入0.2 m M诱导剂IPTG,在20℃诱导16 h可以高效表达重组普鲁兰酶。经Ni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电泳纯的普鲁兰酶,对普鲁兰糖的水解活性约292 U/mg。2.通过分析PulPB1的酶学性质,确定了它是一种冷适应型的Ⅰ型普鲁兰酶,可以选择性水解α-1,6-糖苷键;在30℃–50℃范围内具备高催化活性;最适p H 5.5,最适温度50℃,且50℃稳定性良好,半衰期达123 h。PulPB1对支链淀粉也展现出较强的水解能力,酶活达181 U/mg。此外,将PulPB1与葡萄糖苷酶共同用于40℃条件下支链淀粉的冷水解,效果较单酶水解体系显着提高。3.通过对PulPB1的N末端结构域进行改造研究发现,PulPB1的N末端缺失突变体在表达过程中大部分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酶活和稳定性明显降低,对普鲁兰糖的水解活性由292 U/mg降至141 U/mg,50℃半衰期由137 h降低至10 h;N末端置换突变体的催化活性较PulPB1提高27%,稳定性略微降低。分析确定,PulPB1的N末端为CBM68结构,该结构不仅影响酶分子的可溶性表达,结构的形成和保持,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也有一定关系,并因此影响催化活性和稳定性。4.通过半理性设计对PulPB1进行稳定性改造,构建包含26个突变体的文库,筛选得到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M-(S243L)及M-(K253P),对其进行组合突变得到M-(S243L-K253P),其60℃半衰期达到107.8 min,是野生型普鲁兰酶的3.7倍。突变体结构分析表明,其稳定性提高是由于亮氨酸(L)的引入增强了局部疏水作用,脯氨酸(P)的引入增强了其所在loop环的刚性,两者共同作用增强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稳定性。

陈秀秀[9](2020)在《靶向免疫检查点LAG-3全人源抗体的研制及生物特性的鉴定》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对肿瘤的研究逐渐深入,肿瘤免疫疗法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protein 1,PD-L1)为代表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性抗体,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并研制针对其的治疗性抗体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抑制性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可以抑制T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从而确保免疫稳态。它对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产生不同的抑制作用,并与PD-1具有协同作用,成为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的免疫检测点候选靶点。目前,临床试验正在积极地开展靶向LAG-3的免疫抑制剂疗法,抗LAG-3和抗PD-1的联合免疫疗法在对抗PD-1耐药性方面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中我们成功制备出了靶向免疫检查点LAG-3的新型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鉴定,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目的:通过实验室自行构建的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得到特异性抗LAG-3的单链(sc Fv)抗体,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全人源抗LAG-3的完整抗体并鉴定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本实验室自行构建并优化的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经过多轮的“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全人源抗LAG-3单链噬菌体抗体,采用ELISA实验、DNA序列分析方法初步鉴定后,获得特异性抗LAG-3的全人源单链抗体,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测定抗LAG-3噬菌体源单链抗体的亲和力常数,随后进行噬菌体单链抗体的可溶性表达,再通过PCR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及真核表达系统获得全人源抗LAG-3的完整抗体,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抗体,进一步采用SDS-PAGE电泳鉴定完整抗体纯度,用ELISA方法鉴定抗LAG-3完整人源抗体与不同来源蛋白的特异性,利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鉴定抗LAG-3完整人源抗体与激活T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1.通过3轮筛选富集,经ELISA鉴定及序列分析,获得了29个阳性克隆与人LAG-3重组蛋白结合,其中有16个克隆具有特异性,在16个阳性克隆中有4种基因型,亲和力测定结果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2号、8号、14号、13号。其中2号单链抗体的亲和力最好,为3.48×10-10。2.成功构建了完整的抗LAG-3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真核转染经亲和纯化后鉴定,完整抗LAG-3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纯度达到90%以上。3.采用ELISA方法鉴定完整抗LAG-3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LAG-3-2、LAG-3-8、LAG-3-13完整全人源抗体具有特异性,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LAG-3-2、LAG-3-8、LAG-3-13三种完整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都可与激活T细胞结合,其中LAG-3-2完整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最好。结论:利用大容量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出了4种不同基因型的抗LAG-3的特异性人源单链抗体。随后通过真核表达系统构建出完整的抗LAG-3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鉴定其中完整的LAG-3-2、LAG-3-8、LAG-3-13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特异性,且都可与激活的T细胞结合。

李涛[10](2019)在《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化肥和农药滥施对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且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植物促生菌肥即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制成的生物制剂,PGPR主要包括固氮根瘤菌、溶磷或解钾菌、其他生防菌类等,可在作物根系或根际土壤中定殖存活,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或抑制周围环境中病原菌的生长。PGPR作为一种微生物肥料,在发展绿色农业上应用前景广阔。然而,PGPR菌肥在实际应用中的促生效果并不稳定,实验室肥效显着,大田施用后效果并不稳定,会因地块地理位置、土壤营养状况、作物品种及施用年份不同受到影响,因此开展高效PGPR菌株选育及其促生机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GPR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主要决定于能否和作物根际其他土着微生物群落竞争取胜,从而在作物根部或根际土壤中稳定生长繁殖。PGPR可感知作物根际环境中根系分泌物的浓度变化,借助趋化作用到达植株根际并在根际形成稳定的菌膜结构。趋化性是指细菌感知周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后借助鞭毛等运动器官所作出的趋向引诱剂或远离排斥物的反应。将PGPR与趋化作用相关的基因敲除后,PGPR在作物根际的生存繁殖能力显着下降,大量研究表明PGPR在作物根际的定殖数量直接影响其对作物的促生效果。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尝试找出促使PGPR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质,同时开展高效PGPR菌株选育,以期稳定和提高PGPR的大田施用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ACC是恶臭假单胞菌UW4的强趋化物采用平板点滴趋化分析方法,将UW4对ACC、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常见的其他8种氨基酸以及7种有机酸的趋化响应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精氨酸和琥珀酸对于UW4是强趋化物,然而,UW4对ACC的趋化强度要显着高于这二者。毛细管趋化法定量测定了UW4对ACC、精氨酸和琥珀酸趋化响应阈值及峰值浓度,发现UW4对ACC的趋化阈值为5×10-5M,峰值浓度为5×10-2M,其趋化响应强度高于精氨酸及琥珀酸。同时用定量毛细管趋化法比较了UW4对ACC和人工模拟根系分泌物(artificial root exudate,ARE)的趋化能力,试验结果发现:UW4对ACC的趋化响应最强,对ACC和ARE混合物趋化较弱,对ARE趋化最弱,表明ACC是UW4的强趋化物。2、ACC应是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和真菌菌丝定殖的关键趋化物将UW4、UW4△AcdS及构建的cheR基因缺失突变及回补菌株与双孢蘑菇进行共培养,测得UW4及UW4△cheR+cheR菌株在真菌菌丝表面的定殖数量较多,而UW4△AcdS和UW4△cheR菌株数量较少(p<0.05)。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具有和植物相同的乙烯合成途径,菌丝分泌物中也含有ACC。采用组培瓶栽小麦的方法测定了各菌株在小麦根际的定殖情况与双孢蘑菇相似。将上述菌株接种至小麦种子进行盆栽实验,结果发现:UW4和UW4△AcdS和UW4△cheR+cheR处理的小麦根长、根重、茎长、茎重均显着高于UW4 △AcdS和UW4 △cheR(p <0.05)。表明ACC应是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和真菌菌丝定殖的关键趋化物。3、提高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代谢速率增强其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和根际定殖量提高对代谢依赖型趋化物的代谢速率是否能够增强细菌的趋化响应强度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细菌组成型强启动子PB20序列无痕敲入UW4的AcdS基因的上游,成功构建了 ACC脱氨酶高效表达菌株UW4-PB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UW4-PBA菌株AcdS基因表达量,在未加入ACC时是对照的约30倍,加入ACC诱导45min后上升至约81倍,其AcdS基因表达量与ACC诱导后的UW4的表达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UW4-PBA菌株的ACC脱氨酶活力比UW4高约6μmoL/(μg·min,且数据间差异显着(p<0.05)。定性趋化结果显示,UW4-PBA对ACC、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琥珀酸的趋化圈直径明显大于UW4,且数据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将其与本课题组成员前期构建的带有强中弱启动子PB20、PB10、PB1及UW4AcdS基因自身启动子的 UW4 △AcdS+PB20-AcdS、UW4△AcdS+PB10-AcdS、UW4△AcdS+PB1-AcdS、UW4△AcdS+PA-AcdS菌株、野生株UW4及UW4△AcdS接种至小麦根际,无菌瓶栽实验结果显示,UW4-PBA菌株在小麦根际的定殖数量最多,UW4△AcdS+PB1-AcdS及UW4△AcdS菌株定殖数量则较少,各数据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将上述菌株接种小麦种子后进行盆栽(非无菌条件),实验发现:UW4-PBA菌株在盆栽小麦根际定殖数量显着高于其他6个菌株(p<0.05),UW4 △AcdS+PB20-AcdS和UW4-PBA处理的小麦根长显着高于其他菌株,UW4 △Acds+PB20-AcdS、UW4-PBA和UW4菌株处理后的小麦根重显着高于其他几个菌株,UW4 △AcdS+PB20-AcdS、UW4-PBA菌株处理后的小麦茎重也显着高于其他几个菌株(p<0.05)。综上所述,提高对ACC的代谢速率能够显着增强UW4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及向根际趋化的能力,这一结果更证实ACC确是UW4向作物根系或根际土壤趋化定殖的关键趋化物。4、恶臭假单胞菌UW4的ACC趋化受体的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了 UW4中28种拟趋化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了 ACC诱导下高表达的四个候选拟趋化受体蛋白分别为wp116、wp375、wp616和wp718;分别构建出这四个拟趋化受体基因的敲除突变株及回补株,平板点滴趋化实验发现:与野生株UW4相比,UW4△wp116完全丧失了对ACC、γ-氨基丁酸和精氨酸的趋化,但对琥珀酸的趋化基本未受影响,UW4△wp116+wp116则恢复了对 ACC、γ-氨基丁酸和精氨酸的趋化作用,UW4△wp375、UW4△wp616、UW4△wp718 对 ACC、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琥珀酸的趋化强度有一定影响但并未造成趋化丧失,因此推断wp116可能是ACC的趋化受体,但并非特异性受体,ACC与部分蛋白质类氨基酸的趋化受体可能同为wp116。将wp116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应用荧光热漂移分析发现,该配体结合结构域与ACC亲和力最强,据此推测wp116应为ACC的趋化受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是植物根际分泌物的重要成分,是否是细菌的趋化物尚未见报道。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UW4能够趋化ACC,而其ACC脱氨酶(ACC deaminase,AcdS)基因缺失突变株 UW4 △AcdS和趋化蛋白甲基转移酶(chemotaxis protein methyltrans-ferase,CheR)基因缺失突变株UW4 △cheR则不趋化ACC。与其他趋化物质相比UW4对ACC的趋化响应最强,提高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代谢速率可显着增强其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和根际定殖量,推测ACC是UW4的一种新的代谢依赖型趋化物且为UW4竞争性定殖于作物根际的关键趋化物质。

二、琼脂糖生产工艺的革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琼脂糖生产工艺的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的设计加工、机理分析及器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燃料电池概述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
        1.2.3 锌空气电池
    1.3 氧电催化概述
        1.3.1 氧还原反应
        1.3.2 析氧反应
    1.4 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概述
        1.4.1 生物质衍生碳催化剂
        1.4.2 单原子催化剂
        1.4.3 莫特肖特基异质结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表征
    2.1 实验所用试剂、材料及仪器
    2.2 材料的理化性质表征
    2.3 材料的电催化性能表征
    2.4 锌空气电池器件组装与测试
第三章 明胶衍生三维交联结构氮自掺杂气凝胶用于高效氧还原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与测试
        3.2.1 材料制备与加工
        3.2.2 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3.3.2 元素组成及成分分析
        3.3.3 碱性介质中氧还原活性
        3.3.4 氧还原电子转移路径分析
        3.3.5 氧还原催化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络合固定策略制备单原子铁催化剂用于全介质中氧还原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与测试
        4.2.1 材料制备与加工
        4.2.2 材料的EXAFS数据分析
        4.2.3 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测试
        4.2.4 理论建模与计算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
        4.3.3 全介质中的氧还原活性
        4.3.4 氧还原长期运行稳定性
        4.3.5 不同介质中的氧还原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械化学制备莫特肖特基异质结用于双功能氧催化
    5.1 引言
    5.2 实验与测试
        5.2.1 材料制备与加工
        5.2.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2.3 理论建模与计算细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5.3.2 元素组成和电子结构
        5.3.3 双功能氧催化活性
        5.3.4 实际能源器件中的应用
        5.3.5 验证界面处内部自建电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改造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高效生产核黄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核黄素简介
        1.1.1 核黄素性质与功能
        1.1.2 核黄素的生产方法及面临的问题
        1.1.3 核黄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
    1.2 产核黄素微生物的代谢工程策略
        1.2.1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核黄素的代谢工程策略
        1.2.2 阿舒氏棉囊酵母(Ashby gossypii的高产菌株策略
    1.3 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
        1.3.1 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特性、系统发育和基因组分析
        1.3.2 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发酵的优点
        1.3.3 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的遗传操作工具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目标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质粒和引物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缓冲液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生物学技术
        2.2.2 微生物的培养与发酵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第3章 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遗传操作方法改进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sfGFP是可用的筛选标记
        3.2.2 开发一种便捷DNA编辑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工程改造生产核黄素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可以作为核黄素生产的高温宿主。
        4.2.2 减少核黄素的细胞消耗
        4.2.3 操纵嘌呤途径以增加前体供应
        4.2.4 CcpN_(Gtg)的缺失可调节中心碳代谢
        4.2.5 消除碳代谢中的主要竞争途径
    4.3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3)C、D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二价二联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梭菌属细菌概述
    1.2 产气荚膜梭菌研究进展
    1.3 腐败梭菌研究进展
    1.4 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的诊断
    1.5 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在国内外的流行情况
    1.6 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表达质粒及实验动物
        2.1.2 相关培养基的配制
        2.1.3 相关试剂的配制
        2.1.4 实验所需试剂、材料及引物
        2.1.5 主要实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C型产气荚膜梭菌天然毒素的获取
        2.2.1.1 C型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株的复苏和增菌
        2.2.1.2 C型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
        2.2.1.3 C型产气夹膜梭菌天然毒素的制备
        2.2.1.4 C型产气夹膜梭菌天然毒素的粗提
        2.2.2 D型产气夹膜梭菌天然毒素的获取
        2.2.2.1 D型产气夹膜梭菌参考株的复苏和增菌(同2.2.1.1)
        2.2.2.2 D型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同2.2.1.2)
        2.2.2.3 D型产气夹膜梭菌天然毒素的制备(同2.2.1.3)
        2.2.2.4 D型产气夹膜梭菌天然毒素的粗提(同2.2.1.4)
        2.2.3 腐败梭菌天然毒素的制备
        2.2.3.1 腐败梭菌参考株的复苏
        2.2.3.2 腐败梭菌的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
        2.2.3.3 腐败梭菌天然毒素的制备
        2.2.3.4 腐败梭菌天然毒素的粗提(同2.2.1.4)
        2.2.4 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的制备
        2.2.4.1 表达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质粒的转化
        2.2.4.2 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蛋白的表达
        2.2.5 天然和重组毒素SDS-PAGE鉴定
        2.2.6 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western-blot检测
        2.2.7 蛋白浓度的测定
        2.2.7.1 各毒素的蛋白浓度的确定
        2.2.7.2 蛋白浓度标准曲线的建立
        2.2.8 天然毒素对于小鼠的最小致死量的测定
    2.3 二价二联疫苗的制备
        2.3.1 毒素的灭活
        2.3.2 二价二联疫苗的制备
        2.3.3 二价二联疫苗的检测
        2.3.3.1 稳定性检测
        2.3.3.2 甲醛及硫柳汞的检验
        2.3.3.3 无菌检验
        2.3.3.4 安全性检验
    2.4 疫苗的效力检验
        2.4.1 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比较
        2.4.2 疫苗对于绵羊的免疫保护效果检验
        2.4.2.1 间接ELISA法测定绵羊血清抗体含量
        2.4.2.2 毒素中和试验
3.结果
    3.1 毒素的制备
        3.1.1 C、D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的复苏
        3.1.2 C、D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的PCR鉴定
        3.1.3 表达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
        3.1.4 C、D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的天然毒素粗提结果
        3.1.5 腐败梭菌天然毒素和重组α毒素的鉴定
        3.1.6 标准蛋白曲线的建立
    3.2 各天然毒素的毒力测定结果
    3.3 类毒素灭活时间测定结果
    3.4 二价二联疫苗的检验
        3.4.1 二价二联疫苗的物理性状检验
        3.4.2 二价二联疫苗的无菌检验
        3.4.3 二价二联疫苗的甲醛和硫柳汞残留量测定
        3.4.4 二价二联疫苗的安全性检验
        3.4.5 二价二联疫苗对于小鼠的保护率结果
        3.4.6 免疫绵羊血清间接ELISA的检测
        3.4.7 免疫绵羊的血清中和试验结果
4.讨论
    4.1 制备C、D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二价二联疫苗的意义
    4.2 外毒素制备过程中温度的选择和灭活处理
    4.3 各毒素的配比
    4.4 重组腐败梭菌蛋白的免疫原性
    4.5 血清抗体消长规律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的研究
    4.6 C、D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抗毒素血清的研究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坛紫菜和细基江蓠藻红蛋白和琼胶的综合提取及其废液的生物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红藻资源的研究现状
        1.1.1 紫菜的经济价值及研究现状
        1.1.2 细基江蓠的经济价值及研究现状
    1.2 末水坛紫菜及细基江蓠天然产物的综合提取及研究意义
        1.2.1 藻胆蛋白的概述
        1.2.2 琼胶的概述
    1.3 废液处理概述
        1.3.1 工厂废液处理技术
        1.3.2 藻类处理工业废水现状
        1.3.3 浒苔的概述及采用浒苔处理废液的可行性分析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选题意义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坛紫菜及细基江蓠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
    2.1 引言
        2.1.1 细胞的破碎以及藻胆蛋白的提取
        2.1.2 藻胆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以及藻胆蛋白的提取
        2.2.2 坛紫菜以及细基江蓠藻红蛋白的分离
        2.2.3 坛紫菜以及细基江蓠藻红蛋白的纯化
        2.2.4 坛紫菜以及细基江蓠藻红蛋白的鉴定
    2.3 结果和讨论
        2.3.1 藻红蛋白的纯度、回收率及产量
        2.3.2 SDS-PAGE对藻红蛋白纯品的鉴定
        2.3.3 藻红蛋白纯品的Native-PAGE鉴定
第3章 坛紫菜及细基江蓠的藻渣提取琼胶工艺和应用
    3.1 引言
        3.1.1 琼胶的结构
        3.1.2 琼胶的理化性质
        3.1.3 琼胶的提取工艺
        3.1.4 提取琼胶面临的问题以及综合提取琼胶的意义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琼胶的提取
        3.2.2 琼胶的理化性质
        3.2.3 琼胶的应用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琼胶的得率
        3.3.2 综合提取的耗水量及废水产生量
        3.3.3 琼胶的理化性质
        3.3.4 琼胶的应用
第4章 浒苔对琼胶综合提取产生废液的生物处理
    4.1 引言
        4.1.1 藻类生理活性的检测
        4.1.2 废液指标的检测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浒苔样品的采集
        4.2.2 废液样品的采集
        4.2.3 浒苔处理废液的最适p H
        4.2.4 浒苔处理废液的最适天数
        4.2.5 浒苔处理废液的最适料液比
        4.2.6 浒苔生理活性的检测
        4.2.7 废水指标的检测
        4.2.8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综合提取废液被稀释后p H的变化情况以及浒苔的生理活性
        4.3.2 浒苔处理综合提取产生废液的最适时间
        4.3.3 浒苔处理综合提取产生废液的最适料液比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恩拉霉素
        1.1.1 恩拉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1.1.2 恩拉霉素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1.1.3 恩拉霉素检测方法
        1.1.4 恩拉霉素的用途及市场前景
    1.2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1.2.1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1.2.2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方式
    1.3 恩拉霉素菌株选育与发酵调控
        1.3.1 恩拉霉素生产菌株
        1.3.2 恩拉霉素菌株改良筛选
        1.3.3 恩拉霉素发酵优化及过程调控
    1.4 重离子辐照育种技术
    1.5 廉价生物原料
    1.6 DNA分子标记技术
        1.6.1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1.6.2 分子标记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7 基因组测序
        1.7.1 测序技术的发展
        1.7.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突变菌株高产机制研究
    1.8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重离子束辐照选育恩拉霉素高产菌株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培养及保存
        2.2.2 重离子辐照处理
        2.2.3 菌株存活测定
        2.2.4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2.2.5 遗传稳定性实验
        2.2.6 扫描电镜观察孢子形态
        2.2.7 发酵参数的比较
        2.2.8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
        2.2.9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重离子束辐照SG-01的致死率曲线
        2.3.2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2.3.3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2.3.4 突变菌株生理形态变化
        2.3.5 原始菌株和突变菌株发酵参数比较
        2.3.6 重离子束诱变对恩拉霉素产生菌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恩拉霉素高产突变菌M30的发酵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主要实验试剂
        3.1.4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培养
        3.2.2 恩拉霉素发酵单因素优化实验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葡萄糖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2 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3 玉米浆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KH2PO4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5 不同浓度精氨酸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6 接种量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7 初始pH值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8 摇床转速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9 S.fungicidicus M30 摇瓶发酵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甜高粱汁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1.3 主要实验试剂
        4.1.4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培养
        4.2.2 甜高粱汁的来源和除杂处理
        4.2.3 不同浓度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4.2.4 除杂甜高粱汁分批补料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4.2.5 尼泊金甲酯对M30发酵的影响
        4.2.6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比较葡萄糖和未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4.3.2 甜高粱汁中的杂质对M30发酵的影响
        4.3.3 未除杂和除杂甜高粱汁主要成分差异
        4.3.4 不同浓度的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4.3.5 除杂甜高粱汁分批补料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4.3.6 尼泊金甲酯对M30发酵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源添加维生素C对恩拉霉素发酵过程的调控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菌株
        5.1.2 主要实验仪器
        5.1.3 主要实验试剂
        5.1.4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菌株培养
        5.2.2 添加维生素C对M30发酵的影响
        5.2.3 抗氧化酶类活性测定
        5.2.4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5.2.5 丙二醛测定
        5.2.6 分批补料发酵实验
        5.2.7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维生素C对M30生长和恩拉霉素合成的影响
        5.3.2 维生素C对M30抗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
        5.3.3 维生素C对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5.3.4 添加维生素C对分批补料发酵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全基因组变异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菌株
        6.1.2 培养基
    6.2 实验方法
        6.2.1 样品收集和制备
        6.2.2 三代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6.2.3 全基因组重测序及信息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品DNA提取与检测
        6.3.2 三代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3.3 变异检测与分析
        6.3.4 恩拉霉素合成相关基因变异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潜规律及优良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绪论
    1.1 冰葡萄酒的概述
    1.2 国内外冰葡萄酒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冰葡萄酒的研究进展
        1.2.2 冰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1.3 葡萄酒酵母的种类及作用
    1.4 葡萄酒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1.4.1 葡萄酒酵母的筛选
        1.4.2 葡萄酒酵母的鉴定
    1.5 葡萄酒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5.1 不同来源葡萄酒酵母菌多样性
        1.5.2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动态变化
        1.5.3 酵母菌的多样性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6 葡萄酒酵母与香气有关的酶及其作用
    1.7 葡萄酒酵母的代谢及代谢组学在葡萄酒研究中的应用
        1.7.1 葡萄酒酵母的代谢
        1.7.2 代谢组学
        1.7.3 代谢组学研究类型及手段
        1.7.4 代谢组学在葡萄酒研究中的应用
    1.8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8.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分析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替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2.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5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分离菌株初步分类
        2.3.2 分离菌株分子鉴定
        2.3.3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动态变化
    2.4 本章小结
3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替规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通量测序基本数据
        3.3.2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分析
        3.3.3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动态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4.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5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酵母菌株的耐受性能
        4.3.2 酿酒酵母S. cerevisiae发酵性能
        4.3.3 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4.3.4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株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5 利用HS-SPME-GC-TOFMS、电子鼻及感官分析方法研究冰葡萄酒代谢产物及香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5.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5.2.5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CO_2及乙醇产生量的变化
        5.3.2 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S. cerevisiae和C. railenensis的动态变化
        5.3.3 利用HS-SPME-GC-TOFMS分析冰葡萄酒的代谢产物及香气
        5.3.4 利用电子鼻分析冰葡萄酒的香气
        5.3.5 冰葡萄酒的感官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S. cerevisiae单菌株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CO_2的产生量
附录B 采样期间气温变化图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7)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宏基因组学挖掘及其在纤维二糖酸生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1.1.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基本结构
        1.1.2 果胶在木质纤维素中的作用
        1.1.3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能源生产的瓶颈
    1.2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
        1.2.1 纤维素水解酶
        1.2.2 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
        1.2.3 纤维二糖脱氢酶
        1.2.4 半纤维素酶
        1.2.5 果胶酶
        1.2.6 木质素降解酶——漆酶
    1.3 宏基因组学技术在挖掘木质纤维素降解酶中的应用
        1.3.1 宏基因组学
        1.3.2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宏基因组挖掘
    1.4 统合生物加工生产纤维二糖酸
        1.4.1 纤维二糖酸
        1.4.2 Neurospora crassa工程菌
        1.4.3 LPMO、CDH、漆酶、GMC氧化还原酶、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关系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木质纤维素降解堆肥生境的构建及宏基因组学分析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苹果渣生物质降解微生物在堆肥环境中的富集
        2.2.2 堆肥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2.2.3 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物种系统分类
        2.2.4 宏基因组测序,de novo序列组装和开放阅读框预测
        2.2.5 序列提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堆肥进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
        2.3.2 堆肥进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2.3.3 APACMC宏基因组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3.4 APACMC宏基因组中预测基因的功能基因分类
        2.3.5 APACMC宏基因组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多样性、丰度和微生物来源
    2.4 小结
第三章 纤维素降解酶、半纤维素降解酶和木质素降解酶的宏基因组学挖掘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降解微生物在堆肥生境中的富集效果的评判
        3.2.2 纤维素酶活和半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3.2.3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因的注释
        3.2.4 木质素降解基因的准确注释
        3.2.5 特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基因:注释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富集的微生物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初级评判
        3.3.2 纤维素酶活和半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3.3.3 APACMC宏基因组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组成分析
        3.3.4 APACMC宏基因组中木质纤维素降解代谢潜能分析
        3.3.5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挖掘
        3.3.6 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挖掘
        3.3.7 需重点关注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及微生物
    3.4 小结
第四章 宏基因组学挖掘果胶降解菌、果胶酶及嗜热果胶酶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果胶降解微生物在堆肥生境中的富集效果的评判
        4.2.2 特定果胶酶降解基因:基因注释和系统发育分析
        4.2.3 果胶酶活的测定
        4.2.4 嗜热果胶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分离
        4.2.5 嗜热果胶降解微生物的鉴定
        4.2.6 编码果胶酶基因序列的克隆、验证及测序
        4.2.7 编码果胶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三维结构模拟
        4.2.8 果胶酶的分离纯化
        4.2.9 温度、pH、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酶的影响
        4.2.10 底物特异性和酶促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富集微生物的果胶降解能力的初级评判
        4.3.2 参与果胶降解的特定COG功能分类分析
        4.3.3 果胶降解酶的挖掘
        4.3.4 果胶降解微生物的挖掘
        4.3.5 嗜热果胶降解微生物的分离
        4.3.6 嗜热细菌来源的果胶降解酶的基因克隆与测序
        4.3.7 果胶酸裂解酶的纯化及分子量的确定
        4.3.8 果胶酸裂解酶BsPel-Z10 的酶学特性
        4.3.9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BsPel-Z10 酶活的影响
        4.3.10 BsPel-Z10 的底物特异性和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4.4 小结
第五章 五个宏基因组来源的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异源表达及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1.1 试验载体与菌株
        5.1.2 工具酶和试剂盒
        5.1.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5.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因的验证及筛选
        5.2.2 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因的分析及合成
        5.2.3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5.2.4 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 的构建及鉴定
        5.2.5 重组工程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酶
        5.2.6 重组酶的分离纯化
        5.2.7 重组酶的蛋白电泳SDS-PAGE检测
        5.2.8 LPMO与铜离子的结合
        5.2.9 重组酶的酶活测定
        5.2.10 重组酶蛋白含量测定
        5.2.11 重组酶系统发育分析、蛋白结构的同源建模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LPMO10-297291的序列分析
        5.3.2 CE15-3258的序列分析
        5.3.3 Lac-4805的序列分析
        5.3.4 GH43-5749的序列分析
        5.3.5 PL11-18811的序列分析
        5.3.6 重组质粒、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验证
        5.3.7 重组酶的诱导表达、纯化及酶活测定
        5.3.8 重组酶的同源建模及结构和催化活性位点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漆酶、纤维二糖脱氢酶和木质素在纤维二糖酸生产中的协同作用
    6.1 试验材料与设备
        6.1.1 试验菌株
        6.1.2 主要试剂、耗材及培养基
        6.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6.2.1 N.crassa F5ΔΔΔ和 HL10 种子的制备
        6.2.2 N.crassa F5ΔΔΔ和 HL10 体内发酵试验
        6.2.3 纤维二糖脱氢酶的制备及纯化
        6.2.4 漆酶的制备及纯化
        6.2.5 纤维二糖脱氢酶和漆酶酶活及浓度的测定
        6.2.6 小麦秸秆原料的制备
        6.2.7 酶解木质素的制备
        6.2.8 CDH-漆酶无细胞体系将纤维二糖转化为纤维二糖酸的体外试验
        6.2.9 纤维二糖酸标品的制备及标定
        6.2.10 纤维二糖、纤维二糖酸、葡萄糖和葡萄糖酸浓度的测定
        6.2.11 木质素对CDH和漆酶酶活的影响
        6.2.12 木质纤维素组分测定
        6.2.13 停流光谱仪监测CDH与漆酶之间的电子传递
        6.2.14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技术测定木质素自由基的形成及消耗
        6.2.15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DH、漆酶酶活及纤维二糖酸标品浓度
        6.3.2 外源添加氧化还原介体对N.crassa HL10 高产纤维二糖酸的必要性
        6.3.3 N.crassa HL10 直接从Avicel和小麦秸秆中生产纤维二糖酸的比较
        6.3.4 木质素对N.crassa HL10将Avicel转化为纤维二糖酸的影响
        6.3.5 木质素对CDH-漆酶无细胞体系将纤维二糖转化为纤维二糖酸的影响
        6.3.6 木质素对CDH和漆酶酶活的影响
        6.3.7 CDH-木质素-漆酶体系的潜在机制
        6.3.8 EPR监测木质素自由基产生及消耗
        6.3.9 停流光谱仪监测CDH与漆酶之间的电子传递
    6.4 小结
第七章 工程菌N.crassa直接从小麦秸秆中统合生产纤维二糖酸
    7.1 试验材料与设备
        7.1.1 试验菌株
        7.1.2 主要试剂、耗材及培养基
        7.1.3 主要仪器设备
    7.2 试验方法
        7.2.1 小麦秸秆的三种预处理
        7.2.2 三种从预处理小麦秸秆木质素的制备
        7.2.3 木质纤维素组分测定及木质素的测定
        7.2.4 CDH和漆酶的制备、纯化及酶活测定
        7.2.5 N.crassa HL10 种子的制备
        7.2.6 不同预处理小麦秸秆的N.crassa HL10 发酵
        7.2.7 三种木质素对N.crassa HL10 生产纤维二糖酸的影响
        7.2.8 三种木质素对CDH-漆酶无细胞体系生产纤维二糖酸的影响
        7.2.9 纤维二糖和纤维二糖酸的检测
        7.2.10 木质素和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7.2.11 三种预处理小麦秸秆及其相应木质素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7.2.12 三种预处理小麦秸秆的X射线衍射分析
        7.2.13 凝胶渗透色谱对三种木质素分子量的测定
        7.2.14 香草醛、丁香醛和阿魏酸对CDH-漆酶无细胞体系产纤维二糖酸的影响
        7.2.15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不同预处理对小麦秸秆中各组分的影响
        7.3.2 三种预处理小麦秸秆统合生物加工生产纤维二糖酸能力比较
        7.3.3 三种木质素对N.crassa HL10以Avicel为底物生产纤维二糖酸的影响
        7.3.4 三种木质素对CDH-漆酶无细胞体系生产纤维二糖酸的影响
        7.3.5 三种预处理小麦秸秆及其制备的相应木质素的FTIR分析
        7.3.6 三种预处理小麦秸秆的XRD特性
        7.3.7 三种木质素的分子大小及分布比较
        7.3.8 香草醛、丁香醛和阿魏酸在CDH-漆酶无细胞体系生产中纤维二糖酸的作用
        7.3.9 N.crassa HL10 从碱预处理小麦秸秆中统合生产纤维二糖酸工艺的初步构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来源于甲醇芽孢杆菌的普鲁兰酶的重组表达、酶学性质及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与普鲁兰酶
    1.2 普鲁兰酶的结构特征与催化机制
    1.3 普鲁兰酶的性质与应用
        1.3.1 普鲁兰酶的性质
        1.3.2 普鲁兰酶的应用
    1.4 普鲁兰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
        1.4.1 酶分子改造策略
        1.4.2 普鲁兰酶热稳定性改造研究进展
        1.4.2.1 产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
        1.4.2.2 普鲁兰酶的异源表达
        1.4.2.3 基于普鲁兰酶结构域改造的研究
        1.4.2.4 基于定点突变的普鲁兰酶分子改造
    1.5 立体依据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Bacillus methanolicus PB1普鲁兰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培养基
        2.2.3 实验试剂
        2.2.4 溶液配制
        2.2.5 实验设备
        2.2.6 生物信息学工具
    2.3 实验方法
        2.3.1 序列同源性分析
        2.3.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2.3.2.1 甲醇芽孢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2.3.2.2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扩增
        2.3.2.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2.3.2.4 重组表达载体的验证
        2.3.3 表达菌株的构建
        2.3.4 目的基因在E.coli BL21 中的诱导表达
        2.3.5 重组普鲁兰酶表达条件的优化
        2.3.6 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2.3.6.1 镍柱亲和层析纯化
        2.3.6.2 蛋白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2.3.7 重组普鲁兰酶酶学性质检测
        2.3.7.1 普鲁兰酶酶活力测定
        2.3.7.2 温度对普鲁兰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2.3.7.3 pH对普鲁兰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2.3.7.4 金属离子及化学试剂对普鲁兰酶活力的影响
        2.3.7.5 底物特异性及水解产物分析
        2.3.7.6 重组普鲁兰酶动力学参数分析
        2.3.7.7 PulPB1用于支链淀粉的冷水解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普鲁兰酶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分析
        2.4.2 普鲁兰酶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2.4.3 重组普鲁兰酶的诱导表达
        2.4.3.1 添加诱导剂时的菌液浓度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2.4.3.2 诱导剂浓度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2.4.3.3 诱导温度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2.4.3.4 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2.4.4 普鲁兰酶的分离纯化
        2.4.5 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2.4.5.1 温度和pH对酶活力的影响
        2.4.5.2 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2.4.5.3 普鲁兰酶的底物特异性及酶解产物分析
        2.4.5.4 普鲁兰酶的动力学参数分析
        2.4.5.5 PulPB1用于支链淀粉冷水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鲁兰酶PulPB1的N末端结构域改造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菌种、质粒与引物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普鲁兰酶PulPB1及其突变体的结构模型构建
        3.3.2 N末端截短突变体的构建
        3.3.3 N末端置换突变体的构建
        3.3.3.1 用于置换的基因片段的获取
        3.3.3.2 N末端基因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3.3.4 PulPB1突变体的诱导表达
        3.3.5 PulPB1突变体的分离纯化
        3.3.6 PulPB1突变体酶学性质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普鲁兰酶三维建模结果分析
        3.4.2 普鲁兰酶N末端截短与置换突变体的三维建模
        3.4.3 普鲁兰酶N末端截短与置换突变体的构建
        3.4.4 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
        3.4.5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分析
        3.4.5.1 突变体的最适温度与pH
        3.4.5.2 突变体的热稳定性分析
        3.4.5.3 突变体的pH稳定性分析
        3.4.5.4 突变体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理性设计提高普鲁兰酶PulPB1的稳定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菌种、质粒与引物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突变位点的选择
        4.3.1.1 二硫键突变位点确定
        4.3.1.2 基于序列比对的突变位点确定
        4.3.2 普鲁兰酶PulPB1突变体的获取
        4.3.3 PulPB1突变体的诱导表达
        4.3.4 PulPB1正突变体的筛选
        4.3.5 正突变体的分离纯化
        4.3.6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分析
        4.3.7 突变体的结构模型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突变位点的确定
        4.4.2 突变体的构建
        4.4.3 正突变体的筛选
        4.4.4 组合突变体的构建
        4.4.5 突变体的表达纯化
        4.4.6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分析
        4.4.6.1 酶活的测定
        4.4.6.2 最适温度与pH分析
        4.4.6.3 突变体稳定性分析
        4.4.6.4 突变体动力学参数分析
        4.4.7 突变体热稳定性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性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靶向免疫检查点LAG-3全人源抗体的研制及生物特性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抗 LAG-3 人源单链抗体(scFv)的筛选及生物特性鉴定
    1.材料、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章 抗LAG-3完整人源抗体的表达纯化及结合活性评价
    1.材料、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LAG-3 及其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肥料及应用
    1.2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及其促生机制
        1.2.1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概述
        1.2.2 PGPR促生机理
    1.3 细菌趋化作用机制及意义
        1.3.1 细菌趋化作用及机制
        1.3.2 细菌趋化作用的意义
        1.3.3 细菌趋化性检测方法
    1.4 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1.4.1 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
        1.4.2 不依赖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1 在作物根际定殖存活是PGPR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1.5.2 推测ACC是PGPR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质
        1.5.3 假单胞菌趋化机理及受体蛋白的鉴定
        1.5.4 思路及意义
第二章 恶臭假单胞菌UW4cheR基因突变株及回补株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药品及耗材
        2.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2.3 UW4cheR基因突变株构建方法
        2.3.1 cheR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
        2.3.2 无痕敲除cheR基因载体的构建
        2.3.3 大肠杆菌高效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3.4 同源重组无痕敲除cheR基因
        2.3.5 UW4ΔcheR的Southern blot鉴定
    2.4 UW4cheR基因突变株构建结果及分析
        2.4.1 cheR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结果
        2.4.2 融合片段连至pEASY-Blunt E1载体
        2.4.3 无痕敲除cheR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4.4 UW4Δche R菌株获得及筛选
        2.4.5 UW4ΔcheR 的 Southern blot 验证
    2.5 UW4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构建方法
        2.5.1 cheR基因的克隆
        2.5.2 cheR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
        2.5.3 三菌杂交构建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
    2.6 UW4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构建结果及分析
        2.6.1 cheR基因克隆结果
        2.6.2 将cheR基因片段连至pMD19-T质粒
        2.6.3 cheR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2.6.4 UW4△cheR+cheR菌株的获得及筛选
        2.6.5 UW4△cheR+pBBR1MCS-2空载菌株的获得及筛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菌株的趋化响应及在作物根际的定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药品及耗材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定性和定量趋化筛选强趋化物质
        3.3.2 实验菌株的定性趋化分析
        3.3.3 扫描电镜(SEM)观察各菌株与双孢蘑菇菌丝吸附
        3.3.4 实验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3.3.5 实验菌株在双孢蘑菇菌丝上定殖数量测定
        3.3.6 实验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
        3.3.7 实验菌株处理下小麦生物量的测定
    3.4 结果及分析
        3.4.1 平板点滴趋化筛选强趋化物质结果
        3.4.2 UW4对几类强趋化物的定量趋化结果
        3.4.3 UW4对模拟根系分泌物的定量趋化结果
        3.4.4 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趋化现象
        3.4.5 实验菌株的定性趋化结果
        3.4.6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与双孢蘑菇菌丝吸附结果
        3.4.7 各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4.8 各菌株在双孢蘑菇菌丝及小麦根际的定殖数量统计
        3.4.9 各菌株处理后小麦生物量测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CC脱氨酶高效表达菌株的构建及促生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PBA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
        4.3.2 无痕敲入PB20序列载体的构建
        4.3.3 无痕敲入PB20序列供体菌的构建
        4.3.4 同源重组无痕敲入PB20序列
        4.3.5 UW4-PBA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4.3.6 UW4-PBA菌株AcdS基因表达量测定
        4.3.7 UW4-PBA菌株ACC脱氨酶的活性测定
        4.3.8 UW4-PBA菌株的定性趋化实验
        4.3.9 验证UW4-PBA菌株对小麦的促生效果
    4.4 结果及分析
        4.4.1 PBA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结果
        4.4.2 将PBA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连至pEASY-Blunt E1载体
        4.4.3 无痕敲入PB20序列目标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4.4.4 UW4-PBA菌株获得及筛选
        4.4.5 UW4-PBA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4.4.6 UW4及UW4-PBA菌株中AcdS基因表达量比较
        4.4.7 UW4及UW4-PBA菌株ACC脱氨酶活性对比
        4.4.8 UW4-PBA菌株定性趋化结果
        4.4.9 瓶栽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结果
        4.4.10 盆栽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结果
        4.4.11 盆栽小麦生物量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趋化受体的鉴定及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药品及耗材
        5.2.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5.3 实验方法
        5.3.1 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PCR测定各拟趋化受体蛋白表达量
        5.3.2 对筛选到的拟趋化受体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5.3.3 拟趋化受体蛋白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并验证其趋化
        5.3.4 拟ACC趋化受体的LBD域克隆、表达及纯化
    5.4 结果及分析
        5.4.1 细菌RNA提取质量检测
        5.4.2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拟ACC趋化受体结果
        5.4.3 拟趋化受体突变株及回补株的定性趋化响应
        5.4.4 拟ACC趋化受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4.5 LBD116功能域克隆、表达及纯化
        5.4.6 LBD116蛋白的荧光热漂移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乙烯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2 糖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3 有机酸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4 氨基酸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5 ACC趋化受体蛋白的表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琼脂糖生产工艺的革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的设计加工、机理分析及器件应用[D]. 杨皓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造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高效生产核黄素[D]. 杨志恒.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C、D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和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二价二联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D]. 李昌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坛紫菜和细基江蓠藻红蛋白和琼胶的综合提取及其废液的生物处理[D]. 赵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5]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D]. 刘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6]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落演潜规律及优良菌株的筛选[D]. 李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7]新颖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宏基因组学挖掘及其在纤维二糖酸生产中的作用[D]. 周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来源于甲醇芽孢杆菌的普鲁兰酶的重组表达、酶学性质及分子改造研究[D]. 张石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靶向免疫检查点LAG-3全人源抗体的研制及生物特性的鉴定[D]. 陈秀秀.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10]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D]. 李涛.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琼脂糖生产技术创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