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一、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媛,陈选英,薛晓会[1](2021)在《GLUT-1、VEGF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MVD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鼻咽癌组织标本(鼻咽癌组)、40例正常鼻炎黏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LUT-1、VEGF、MVD,并分析GLUT-1、VEGF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的关系;分析不同GLUT-1、VEGF表达中与MVD计数的差异。结果鼻咽癌组织中的GLUT-1蛋白、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5%、62.50%,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标本中的30.00%、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GLUT-1蛋白、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灶大小、不同浸润深度的组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UT-1蛋白、VEGF蛋白阳性表达鼻咽癌组织中MVD计数均显着高于阴性表达的鼻咽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GLUT-1蛋白、VEGF蛋白表达上调,与肿瘤发生发展及微血管形成均具有一定的关系。

刘萌,郑德春,陈韵彬,岳秋圆,陈英,林琳[2](2020)在《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鼻咽癌乏氧、血管生成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鼻咽癌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的容量分数(Ve)值与原发灶组织乏氧和血管生成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8例鼻咽癌初诊患者进行鼻咽部DCE-MRI检查,通过图像后处理得出定量参数Ktrans、Kep、Vp、Ve值。所有患者在MRI检查后2周内行纤维鼻咽镜在肿块最明显处取出活检病理结果,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计数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以上相关性应用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鼻咽癌原发灶DCE-MRI参数Ktrans分别与MVD、VEGF、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Ktrans与MVD(γ=0.652)、Ktrans与VEGF(γ=0.551)、Ktrans与HIF-1α(γ=0.469);定量参数Kep与MVD、VEGF、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Kep与MVD(γ=0.441)、Kep与VEGF(γ=0.365)、Kep与HIF-1α(γ=0.485);定量参数Vp与MVD、VEGF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Vp与MVD(γ=0.366)、Vp与VEGF(γ=0.362)。然而定量参数Ve与以上病理指标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可根据鼻咽癌原发灶DCE-MRI定量对肿瘤乏氧状态、血管生成、灌注等微循环状态进行有效评估。

王子卿[3](2020)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通过调节IL-17抑制肺癌血管生成及部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明确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是否能够通过IL-17调控VEGFR-2表达,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是否是通过STAT3信号传导通路进行,深化对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在临床中合理有效应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提供新的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建立了 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31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中药联合顺铂组、顺铂组,共4组,模型组7只,其余三组各8只。模型组予0.4ml/20g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0.4ml/20g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汤液灌胃,中药联合顺铂组予0.3mg/ml浓度顺铂溶液200ul/20g进行腹腔内注射,第1、4、7天给药,同时予0.4ml/20g中药汤液灌胃,顺铂组予0.3mg/ml浓度顺铂溶液200ul/20g进行腹腔内注射,第1、4、7天给药,同时予0.4ml/20g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5天。期间观察Lewis小鼠生存状态;灌胃结束,处死小鼠后,称定小鼠体质量、瘤重及脾脏重,计算抑瘤率和脾指数;HE染色法观察各组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Lewis肺癌小鼠血清IL-17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组瘤组织VEGFR-2及STAT3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1.接种第5 日,在小鼠右腋窝皮下触及黄豆大小肿块,第7日瘤体生长明显加快。随瘤体的生长,各组均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发脱落、缺少光泽、反应迟缓、聚集和进食量减少等现象。与模型组、顺铂组及联合组比较,中药组的小鼠活动度更大,更具活力,一般状态相比其余三组较好,生存质量相对较优。2.中药组、联合组及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28.99%、56.34%、57.99%。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联合组及顺铂组Lewis小鼠瘤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顺铂组相比,中药组瘤重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瘤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及顺铂组脾指数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脾指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组相比,模型组及中药组脾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脾指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肿瘤细胞生长密集程度较高,细胞核大且核染色深,细胞质分布不均匀,细胞核固缩较少,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及凋亡现象;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肿瘤细胞密集度降低,细胞排列欠规则;顺铂组及联合组可见肿瘤细胞结构不完整,体积缩小,排列不规则,可见片状细胞坏死。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联合组及顺铂组Lewis小鼠血清IL-17含量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顺铂组相比,中药组及联合组小鼠IL-17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联合组、顺铂组STAT3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VEGFR-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顺铂组相比,联合组及顺铂组STAT3、VEGFR-2表达所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能提高小鼠一般生存状态,更注重机体整体的生存质量,有一定抑瘤作用,对脾脏生长影响较小,且其对顺铂造成的脾脏损害有一定的逆转作用。顺铂抑瘤作用明显,但对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对脾脏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的损伤较明显。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与顺铂合用,对Lewis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改善的趋势,但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并未体现出明显的联合作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及顺铂都可以降低Lewis肺癌小鼠血清IL-17含量及VEGFR-2蛋白表达,且有下调STAT3的趋势,由此推论,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可能可以通过下调IL-17含量抑制VEGFR-2表达,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产生抑制作用。但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联合顺铂组较顺铂组在降低肺癌小鼠血清IL-17含量、降低VEGFR-2表达方面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效果。

王仲明[4](2020)在《创伤性脑损伤后EGFL7对脑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通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动态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中EGFL7及相关通路蛋白PI3K、AKT的表达情况,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EGFL7表达对脑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探讨阿托伐他汀脑保护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N组)、创伤组(M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每组3只,分别于术后6h,24h及72h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创伤脑组织中CD34的表达情况并计算微血管密度;应用Real-time PCR分析EGFL7、PI3K、Akt m RNA及miR-12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GFL7、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N组相比,A组CD34和MVD在6h、24h和72h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性明显(P<0.01);3、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组中EGFL7m RNA表达明显增加,miR-126表达显着减少,与N组和M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并且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126与EGFL7m 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另外,与N组相比,M组和A组中PI3K、P-PI3K、P-Akt m 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性显着(P<0.05),而Akt m 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组相比,M组和A组EGFL7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M组相比,A组EGFL7蛋白表达显着增加,二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EGFL7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M组和A组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M组和A组中PI3K、P-PI3K、P-Akt蛋白表达显着升高,与N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发生后,miR-126可能通过EGFL7/PI3K/Akt途径调控损伤局部脑组织的微血管修复过程;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EGFL7/PI3K/Akt通路调控血管的生成,进而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

董印军[5](2019)在《18F-Alfatide PET/CT食管癌整合素受体显像及图像纹理预测价值研究》文中提出PET/CT是一种目前最先进的核医学显像技术,不仅可以直观的显示病灶位置和大小,更能够在分子层面上反映代谢、血供等深层次信息。相对于超声、X线等其他传统影像学检查,PET/CT能够更高分辨率的显示人体各部分的组织结构状况以对病变进行诊断,尤其是在肿瘤的诊断上,可以有效提示是否发生肿瘤及是否出现转移等情况。18F-FDG是目前PET/CT最常用也是最成熟的显像剂,然而其并不是肿瘤特异性显像剂。由于炎症以及某些良性肿瘤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呈现18F-FDG高代谢,从而在诊断时出现假阳性结果,并且肥胖、血糖水平和外源性胰岛素的应用也能严重影响FDG在体内的分布状况,从而影响显像的准确性,干扰临床诊断甚至带来其他严重后果。每种示踪剂都有其体内组织分布、代谢过程、显像原理的不同,造成了各个示踪剂的显像特点差异及优缺点。因此探索和研发不同的显像剂已成放射影像领域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目前18F-FDG虽然是最成熟的示踪剂,但随着国内外许多各类型的新型示踪剂的研制和应用,PET/CT单一示踪剂的局面已被逐渐打破,各类示踪剂研究和技术也在迅速进步和发展。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能够促进肿瘤发展和向远端迁移,是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肿瘤生长及癌细胞转移的过程离不开血供,因此往往伴随着新生血管的生成,整合素αvβ3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整合素αvβ3与特异性配体RGD肽的结合,通过PET可以无创地显示高表达整合素αvβ3的肿瘤组织,这种显像技术有望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线索。18F-AL-NOTA-PRGD2(简写为18F-Alfatide)是一种可以特异地识别、结合αvβ3新型的示踪剂,可以作为PET/CT检查的新的示踪剂。前期研究已证实了 18F-Alfatide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及对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对于准确的无创肺癌的分期及预后评估有较好意义,并在食管癌患者PET/CT检查中成功显像。本实验旨在探索18F-Alfatide PET/CT对食管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采用18F-Alfatide显像剂获取的PET/CT纹理参数对食管癌分期及分化程度等的预测价值。第一部分18F-Alfatide PET/CT在食管癌显像及其与αvβ3、VEGF表达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8F-Alfatide PET/CT对食管癌及区域淋巴结显像的诊断价值,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食管癌肿瘤组织的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并分析整合素αvβ3、VEGF表达水平与MVD表达的关系并分析是否存相关,另外分析αvβ3、VEGF、MVD表达与18F-Alfatide PET/CT摄取值的相关关系。从组织学与功能影像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它们在食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研究18F-Alfatide PET/CT参数与反映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浸润转移指标的关系。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就诊且病理诊断的49名胸段食管癌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确认患者无远处转移或明确的临近组织器官侵犯后,最终32人行18F-Alfatide PET/CT检查并行食管癌切除及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术,分别记录每名患者的肿瘤及各组淋巴结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和血液、肌肉摄取值计算比率(Tumour-to-blood/muscle ratio)。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将其切除肿瘤和癌旁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参考病理诊断结果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组织连续切片中avβ3、VEGF和MVD的表达,将免疫组化结果同18F-Alfatide PET/CT病灶的摄取值(SUVmax、SUVavg)对照分析明确其关联关系。结果1.49人完成18F-Alfatide PET/CT,行根治性手术治疗32人,通过组织病理诊断3 1例鳞状细胞癌,1例肉瘤样癌。所有接受检查的患者均未出现示踪剂药物相关反应或检查不良反应。2.18F-Alfatide PET/CT对食管癌原发灶可以清晰显像,周围正常组织有较低的放射性摄取。探测入组患者食管癌原发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食管原发灶最大摄取值SUVmax、平均摄取值SUVavg及靶比本值SUVPT/Bl、SUVPT/MU在性别和肿瘤TNM分期及分化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8F-Alfatide PET/CT显示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18F-Alfatide摄取值高于周围正常组织。食管癌淋巴结最大摄取值SU Vmax-LN、平均摄取值SUVavg-LN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最大摄取值SUVmax-LN、平均摄取值SUVavg-LN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3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αvβ3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及胞膜,其中肿瘤组织阳性22例(73.3%),阴性表达8例,正常食管组织阳性1例(10.0%),阴性表达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其中肿瘤组织阳性26例(86.67%),阴性表达4例,正常食管组织阳性2例(20.0%),阴性表达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采用CD34计数,组织学见食管癌中MVD明显增多,阳性主要表达于小血管上皮细胞,且微血管管壁基底膜发生破坏,致使分布不均,以间质分布多,癌巢内分布少,平均值为21.07±6.432。5.分析食管癌组织中VEGF与αvβ3相关性,其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r=0.681,P<0.01);组间比较显示,VEGF 阳性组MVD的平均值为21.77±6.22,而在阴性组为16.50±6.76,MV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vβ3阳性组MVD(21.75±6.06)显着高于阴性组(11.5±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αvβ3、VEGF表达在不同T分期、N分期间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T分期增高,αvβ3、VEGF表达水平升高,而淋巴结转移组的αvβ3、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αvβ3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显着相关(P<0.0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αvβ3表达越高,反之分化程度越高αvβ3表达则越低。αvβ3随临床分期增加其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MVD在不同N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其他临床资料间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均无发现显着相关性(P>0.05)。7.αvβ3阳性患者组SUVmax显着高于阴性组(P=0.005),两者呈显着正相关(r=0.545,P=0.002);VEGF 阳性患者组 SUVmax 高于阴性组(P=0.033),两者未见明显关联关系(r=0.128,P=0.499),而MVD与SUVmax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680,P=0.001)。结论18F-Alfatide PET/CT在食管癌能够清晰显像,对于食管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用于评价食管癌肿瘤血供、血管生成及其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食管癌的浸润情况,有助于判断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第二部分18F-Alfatide PET/CT与18F-FGD PET/CT在食管癌应用的对比研究目的研究18F-Alfatide PET/CT与18F-FGD PET/CT两种示踪剂在食管癌显像差异。方法61名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18F-Alfatide PET/CT检查(n=29)和18F-FDG PET/CT检查(n=32)。检测肿瘤及淋巴结摄取值,根据术后病理分析确定TNM分期。记录清除淋巴结及阳性淋巴结数,并有病理验证,分别测量记录18F-Alfatide PET/CT and 18F-FDG PET/CT病变显影位置及相应摄取值。结果1.18F-FDG PET/CT或18F-Alfatide PET/CT检查在相同食管癌患者、同一病灶相同层面的影像征象,18F-FDG PET/CT摄取值高于18F-Alfatide PET/CT,但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ET/CT摄取值(SUVs)的差异在18F-Alfatide PET/CT检查病例组,食管癌原发灶SUV值在性别(P=0.40)、病理分期(P=0.374)、T分期(P=0.205)、淋巴结状态(P=0.744)和分化程度(P=0.484)均无差异,而行18F-FDG PET/CT检查组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未见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75、0.81、0.134、0.511 和0.71)。18F-Alfatide PET/CT和 18F-FDG PET/CT两组患者淋巴结SUV值在病理分期、淋巴结状态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和0.001;0.002和<0.001),但是在性别(P=0.128,0.129),T期(P=0.791,0.727),肿瘤分化程度(P=0.049,0.053)无统计学差异。3.PET/CT摄取值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在18F-Alfatide PET/CT和18F-FDG PET/CT两组,食管癌原发灶摄取值与淋巴结摄取值、肿瘤长度、年龄、性别、病理分期、T分期、淋巴结状态、分化程度等无统计学差异,同样淋巴结摄取值与肿瘤长度、年龄、性别和T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18F--Alfatide PET/CT检查组淋巴结摄取值和病理分期(r=0.52,P=0.016)、淋巴结是否转移(r=0.73,P<0.001)和分化程度(r=0.509,P<0.019)呈明显正相关,而18F-FDG PET/CT检查组也呈正相关,分别为r=0.503,P=0.01;r=0.649,P<0.001;r=0.459,P=0.021。4.PET/CT两种示踪剂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诊断效能比较术前行18F-Alfatide PET/CT检查组食管癌患者术中共清扫419枚/95组淋巴结,其中49枚/28组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转移淋巴结;术前行18F-FGD PET/CT检查组食管癌患者术中共清扫520枚/106组淋巴结,其中42枚/23组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转移淋巴结。研究发现18F-Alfatide PET/CT、18F-FDG PET/CT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VS 82.6%、95.5%VS 85.5%、87.4%VS 84.9%、86.4%VS 61.3%、87.7%VS 94.7%,P 值分别为:0.229、0.043、0.786、0.046、0.747,18F-Alfatide PET/CT 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高于18F-FDG PET/CT,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者的敏感性、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淋巴结摄取值SUV-LN与病理分期、淋巴结状态及分化程度有关,也许可以成为食管癌患者预后风险分级的新参数。18F-Alfatide评估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较高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具有积极诊断意义,为18F-Alfatide PET/CT替代18F-FDG PET/CT行食管癌检查提供参考。第三部分18F-Alfatide PET/CT纹理参数对食管癌分期及分化程度预测价值研究目的探讨18F-Alfatide PET/CT食管癌显像相关纹理参数与食管癌分期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以食管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18F-Alfatide PET/CT显像获得的72个纹理参数进行ROC分析,筛选出曲线下面积(AUC)大于0.6的参数。分析剩余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与其他参数相关系数大于0.8的参数。分析残留参数与TNM分期的相关性。比较早期组(Ⅰ期-ⅡA期)与中晚期组(ⅡB期-Ⅳ期)各参数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参数与分期的相关性。根据T分期、N分期和分化程度与帅选出参数进行ROC分析,选出AUC在0.6以上的参数,计算分类截止值。结果1.通过相关分析从纹理参数中经统计筛选出有预测价值的参数。研究发现纹理参数肿瘤体积(Tumor volume,TV),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UV,SUVMa)和低强度区域调强(Low-intensity zone emphasis,LIZE)与 TNM 分期相关;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UV,SUVMa)、对比度(ConC),低强度区域调强(Low-intensity zone emphasis,LIZE)和高强度大区域调强(High-intensity large-zone emphasis,HILZE)与早期或中晚期相关,其中SUVMa和ConC是独立的相关因子;2.肿瘤体积(Tumor volume,TV)、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UV,SUVMa)、平均 SUV(Mean SUV,SUVMe)、SUV 偏斜(SUV Skewness,SUVSk)、对比度(ConC)等与T分期相关,3.肿瘤体积(Tumor volume,TV)、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UV,SUVMa)、平均 SUV(Mean SUV,SUVMe)、SUV 偏斜(SUV Skewness,SUVSk)、对比度(ConC)和同质性(Homogeneity,HomC)与N分期相关。4.标准化摄取值峰度SUVKu、共生矩阵相关性CorC与分化程度相关。结论18F-Alfatide PET/CT食管癌显像所获得的部分纹理参数对食管癌的分期和分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和福[6](2019)在《兔VX2恶性骨肿瘤放疗后DCE-MRI评估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兔VX2恶性骨肿瘤放疗前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 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变化与MVD计数、VEGF表达的相关性,探讨DCE-MRI在反映恶性骨肿瘤微血管变化及无创性评估早期放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VX2恶性骨肿瘤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接受10Gy/1次的放射治疗并分别于放疗前1天和放疗3天后行DCE-MRI扫描,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于相同时间点行DCE-MRI扫描。通过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对所得图像定量分析,获得肿瘤实性区、移行区、坏死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值、速率转运常数Kep值、细胞外血管外容积分数Ve值、血管内容积分数Vp值。第二次DCE-MRI扫描后,将实验兔处死取出瘤体,行HE染色、MVD及VEGF免疫组化检查。统计分析实验组放疗前后和对照组同期DCE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与MVD计数、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不同区域放疗前后DCE-MRI定量参数比较:实验组肿瘤实性区、移行区、坏死区放疗后Ktrans值均较前减小,放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实性区及移行区实验后同期Ktrans值均较前增大,坏死区实验后同期Ktrans值较前减小,实验前后期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疗前后及对照组同期Kep值、Ve值、Vp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放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不同区域MVD计数、VEGF表达:实验组放疗后肿瘤实性区、移行区、坏死区的MVD计数分别为26.47±5.65、18.38±6.99、10.66±4.33,对照组实验后同期MVD计数分别为35.82±6.07、27.12±3.73、16.29±7.25,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疗后肿瘤实性区、移行区、坏死区的VEGF表达分别为4.56±3.46、3.62±2.36、1.99±1.84,对照组实验后同期VEGF表达分别为6.68±2.82、4.83±1.17、3.19±1.19,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放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DCE-MRI定量参数与MVD计数、VEGF表达相关性:放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实性区的MVD计数与Ktrans值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51、0.823,P<0.05),VEGF表达与Ktrans值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01、0.824,P<0.05);移行区的MVD计数与Ktrans值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20、0.765,P<0.05),VEGF表达与Ktrans值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23、0.740,P<0.05);坏死区的MVD计数与Ktrans值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42、0.717,P<0.05),VEGF表达与Ktrans值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14、0.722,P<0.05)。放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三个感兴趣区的MVD计数、VEGF表达与Kep值、Ve值、Vp值之间均无显着的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与VX2恶性骨肿瘤MVD计数、VEGF表达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从而可对骨肿瘤放疗后的早期疗效进行量化评估,为临床制定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雍军,李林格,李亮,马遇庆,冯娟,范宇,赵琦,皮力东,尼力帕尔,张华[7](2017)在《鼻息肉与鼻咽癌标本VEGF水平及微血管密度对比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研究鼻咽癌和鼻息肉标本中VEGF表达强度及MVD差异,同时分析VEGF、MVD和鼻咽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科就诊的鼻咽癌患者57例,鼻息肉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息肉组织中中VEGF蛋白的表达,及MVD强度。分析VEGF、MVD和鼻咽癌患者性别、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血清EBV-Ig A阳性、WHO病理分型相关性。统计分析随访结果,对可能影响鼻咽癌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鼻咽癌组织、鼻咽癌旁组织、鼻息肉组织中VEGF表达、MVD强度具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鼻咽癌临床分期、是否发生远处转移、不同WHO病理分型和VEGF表达、MVD强度具有明显差异(p<0.05)。Cox回归方程显示,远处转移、病理分型、VEGF表达强度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高表达VE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高密度微小血管,和鼻咽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降低其生存率。

鄂宏,胡英,席许平,于小平,李飞平,曾龙武,张芸[8](2017)在《鼻咽癌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及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鼻咽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的定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互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94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在电子鼻咽纤维镜下标记出肿瘤新生物的某一区域为感兴趣区,在治疗开始前行普通磁共振及PWI检查,获取该区域的磁共振图像,计算相关参数[转运常数(Ktrans)、血液回流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分数(Ve)、血浆容量分数(fPV)]。对标记处进行活组织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组织检查标本的VEGF、MVD、HIF-1α表达,分析PWI的定量参数与各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VEGF、HIF-1α阳性率分别为71.27%(67/94)、30.85%(29/94)。VEGF阳性与阴性表达者MVD分别为(31.27±14.81)、(23.63±16.56)个/mm2,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322,P=0.037),HIF-1α与VEGF、MVD无相关性(P>0.05)。VEGF表达与fPV呈正相关(r=0.339,P=0.041),其余参数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鼻咽癌PWI能一定程度反映鼻咽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情况,可能为预测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提供一定指导。

鄂宏[9](2016)在《鼻咽癌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与VEGF、MVD及HIF-1α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的定量参数包括转运常数(Ktrans)、血液回流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血浆容量分数(fpv)与免疫组化法测得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及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间的表达、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对94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首先在电子鼻咽纤维镜下标记出肿瘤新生物的某一区域为感兴趣区,在治疗开始前行普通MR及PWI检查获取该区域的磁共振图像及计算出相关参数(转运常数、血液回流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血浆容量分数);对标记处进行活检,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检标本的VEGF、MVD、HIF-1α表达,分析四者的相关性。结果94例患者的鼻咽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1.27%(67/94),其中染色阳性结果(+)为56例(59.5%),(++)为11例(11.7%)。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322,p<0.05)。鼻咽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30.85%(29/94),HIF-1α阳性表达的MVD平均值为29.4±14.8,而阴性表达者的MVD平均值为28.945±16.07,二者没有显着差异(p=0.929)。由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可知,HIF-1α的表达与MVD(r=0.047,p=0.769),二者无显着相关性。在HIF-1α阴性表达的患者中,VEGF阳性56例,阴性2例,阳性表达率36.7%;而在HIF-1α阳性表达的29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阳性19例(其中2+表达5例),阴性10例,阳性表达率63.3%。分析鼻咽癌磁共振灌注参数与VEGF、MVD及HIF-1α的相关性得知,VEGF的表达与PWI定量参数fpv呈正相关关系(r=0.339,p<0.05),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322,p<0.05),HIF-1α与两者无显着相关;其余参数无显着相关性。结论鼻咽癌磁共振灌注参数fpv与血管内皮因子表达呈正相关,鼻咽癌磁共振灌注成像能一定程度反映鼻咽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

余涛,孙杨,戚乐,丁建平,朱珊珊,张彬彬,潘博文[10](2014)在《VEGF与MVD表达对鼻咽癌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鼻咽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主要依赖于肿瘤内血管的生成,而肿瘤新生血管则主要依赖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又与微血管密度成正相关,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对鼻咽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对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二、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GLUT-1、VEGF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MVD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鼻咽癌组织与鼻咽正常组织中GLUT-1蛋白、VEGF蛋白表达差异
    2.2 鼻咽癌组织GLUT-1蛋白、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2.3 不同GLUT-1蛋白、VEGF蛋白表达的鼻咽癌组织中MVD计数比较
3 讨论

(2)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鼻咽癌乏氧、血管生成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后处理
    1.4 病理指标免疫组化检测和表达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鼻咽癌原发灶HIF-1α,VEGF,MVD表达结果
        2.1.1 HIF-1α表达情况
        2.1.2 VEGF表达
        2.1.3 MVD计数
    2.2 鼻咽癌动态增强MRI参数Ktrans、Kep、Ve、Vp与HIF-1α、 VEGF、MVD的相关性
    2.3 病理指标表达高、中、低组的DCE-MRI定量参数特征
3 讨论

(3)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通过调节IL-17抑制肺癌血管生成及部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癌抗肿瘤血管生成及其与IL-17、STAT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1 肿瘤血管生成及VEGF
        2 IL-17
        3 STAT3通路
        4 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1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现代中医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认识
        3 中药复方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
        4 中药复方与抗血管生成作用西药联合应用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前言
    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制备
        1 实验材料
        2 细胞培养与造模
        3 实验分组
        4 给药方法
        5 小鼠处死及标本留存
    实验一: Lewis肺癌小鼠生存状态观察及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对Lewis小鼠抑瘤率和脾指数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实验二: Lewis小鼠瘤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三: ELISA法检测各组Lewis小鼠血清中IL-17的含量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实验四: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Lewis小鼠瘤组织中STAT3、VEGFR-2的含量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讨论
        1 现代中医对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2 肺癌常见中医证型
        3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组方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章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创伤性脑损伤后EGFL7对脑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GFL7的相关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18F-Alfatide PET/CT食管癌整合素受体显像及图像纹理预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18)F-Alfatide PET/CT在食管癌显像及其与αvβ3、VEGF表达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组织样本采集和免疫组化检测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信息
        2.2 ~(18)F-Alfatide PET/CT影像分析
        2.3 αvβ3、VEGF和MV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附图
        附表
    3. 讨论
        3.1 ~(18)F-Alfatide PET/CT在食管癌显像
        3.2 αvβ3、VEGF和MV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18)F-Alfatide摄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8)F-Alfatide PET/CT与~(18)F-FGD PET/CT在食管癌应用的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步骤
        1.3 图像处理
        1.4 组织样本采集和病理分析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PET/CT两种示踪剂显像对比
        2.2 PET/CT两种示踪剂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显像对比
        2.3 ~(18)F-Alfatide PET/C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诊断价值
        附图
        附表
    3. 讨论
        3.1 FDG显像剂
        3.2 摄取值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研究
        3.3 PET/CT两种示踪剂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诊断价值对比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18)F-Alfatide PET/CT纹理参数对食管癌分期及分化程度预测价值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PET/CT获取参数的初步筛选
        2.3 PET/CT参数对食管癌早中晚期、TNM分期的提示意义
        2.4 PET/CT参数对食管癌T分期的提示意义
        2.5 PET/CT参数对食管癌N分期的提示意义
        2.6 PET/CT参数对食管癌分化程度的提示意义
        附图
        附表
    3. 讨论
        3.1 ~(18)F-Alfatide PET/CT在食管癌诊断的应用
        3.2 纹理特征参数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兔VX2恶性骨肿瘤放疗后DCE-MRI评估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对象
    2 恶性骨肿瘤模型的制备及实验分组
    3 放疗方案
    4 磁共振检查及数据后处理
    5 组织病理学检查
    6 评估方法与观察指标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兔VX2 恶性骨肿瘤放疗前后MRI平扫及DCE-MRI检查结果
    2 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 实验组放疗后及对照组同期DCE-MRI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DCE-MRI研究恶性骨肿瘤放疗疗效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 感兴趣区的定义
    3 DCE-MRI定量参数的意义及其在恶性骨肿瘤放疗评估中的价值
    4 DCE-MRI定量参数与MVD计数、VEGF表达关系
    5 本实验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7)鼻息肉与鼻咽癌标本VEGF水平及微血管密度对比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
    1.3 瘤体组织及旁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微血管密度 (MVD) 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鼻咽癌组和鼻息肉组标本VEGF、MVD差异
    2.2 鼻咽癌VEGF、MVD和临床特征相关性
    2.3 Cox回归分析对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3 讨论

(9)鼻咽癌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与VEGF、MVD及HIF-1α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临床资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治疗方法
    2.3 鼻咽癌组织中MVD.VEGF.HIF-1α的测定
        2.3.1 免疫组化SP法
        2.3.2 结果判定
    2.4 PWI扫描方法及参数的获取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VEGF、MVD 和 HIF-1α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3.2 鼻咽癌PWI参数及其图像
    3.3 鼻咽癌组织PWI参数与VEGF、MVD、HIF-1α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VEGF与MVD表达对鼻咽癌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VEGF与MVD的介绍
2 VEGF表达和MVD与鼻咽癌发展的关系
3 VEGF与MVD表达在鼻咽癌预后判断的应用
4 展望

四、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GLUT-1、VEGF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MVD的关系[J]. 张媛媛,陈选英,薛晓会. 实用癌症杂志, 2021(05)
  • [2]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鼻咽癌乏氧、血管生成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刘萌,郑德春,陈韵彬,岳秋圆,陈英,林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9)
  • [3]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通过调节IL-17抑制肺癌血管生成及部分机制研究[D]. 王子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创伤性脑损伤后EGFL7对脑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通路研究[D]. 王仲明.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5]18F-Alfatide PET/CT食管癌整合素受体显像及图像纹理预测价值研究[D]. 董印军. 山东大学, 2019(03)
  • [6]兔VX2恶性骨肿瘤放疗后DCE-MRI评估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D]. 和福. 青岛大学, 2019(03)
  • [7]鼻息肉与鼻咽癌标本VEGF水平及微血管密度对比及其临床意义[J]. 雍军,李林格,李亮,马遇庆,冯娟,范宇,赵琦,皮力东,尼力帕尔,张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16)
  • [8]鼻咽癌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及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性研究[J]. 鄂宏,胡英,席许平,于小平,李飞平,曾龙武,张芸.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7(03)
  • [9]鼻咽癌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与VEGF、MVD及HIF-1α相关性研究[D]. 鄂宏. 南华大学, 2016(03)
  • [10]VEGF与MVD表达对鼻咽癌的临床意义[J]. 余涛,孙杨,戚乐,丁建平,朱珊珊,张彬彬,潘博文. 健康研究, 2014(01)

标签:;  ;  ;  ;  ;  

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